如何提高建築設計的能力和審美?

因為感覺自己理科不是很好但還是理科生而在大二的時候轉到了建築。現在已經大四了,但感覺設計上還是跟同學相比差了很多,想方案時感覺總是比較死板然後容易鑽牛角尖,看到同學靈活有趣的空間布局很羨慕。之前思考了一下應該是理論性的書籍看的不夠多,但又覺得大四開始看是不是太晚了。因此想問一下如何能提高設計能力和審美...


不邀自來,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學生時代的所謂設計思維。
抄是絕對沒有錯的,大量的涉獵會對一個人的眼界有很大的擴展,其實學生作業是非常有意思的。意味著幾乎沒有限制,大膽的發掘自己的思維,我想題主最大的困惑就是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思維或者進行不下去吧。
我個人意見是這樣,首先,接到一個作業題目比如社區活動中心,請不要直接暴力的上百度收索關鍵詞然後開始看開始抄。
我個人更喜歡先適當的分析一下這個題目的建築,並不是直接想這個建築應該長什麼樣,那是後面的問題。
因為建築始終是人的行為方式的呈現,所以這個建築的靈魂就在於你分析後希望的行為方式了。當然我所說的只是一種切入點,然後請你羅列出行為來,其實這有點話泡泡圖了,行為大多數指功能了,不要畫流線。兒童要遊玩,滑梯等等,社區需要綠色通行所以變成自行車集散中心,老人需要各種小的空間但是最好能在一個統一的屋頂下。或者是與優美自然環境的協調。
然後你便會發現似乎有好幾個重要的點支撐著你這個方案 方案一:是以兒童的行為支撐設計的,在屋頂做一個又大又自由的滑梯,加上覆土綠色屋頂,一個中庭加上幾顆大樹,在攀爬的過程中可以有連接到周邊空間。
方案二:以綠色出行為支撐的,把社區活動中心看成是一個類似交通站,因為可以提供綠色的出行,可以在建築周邊設置各種停放自行車的覆土殼體,各種與環境協調的小體量,還可以設計有坡度變化形態自然的自行車道。
方案三:以形體組合如何形成社區感為出發,設置一堆簡單的體量 然後用一個整體的屋頂連接,多推敲形體之間空白的空間如何使用等等。
方案四:以周邊環境為出發:提取等高線、綠化帶、山的形態、地的形態等等元素。抽象成線條、面、體等等,抽象後進行組合,比如一序列與等高線相對應的牆體,透明、遮蔽的序列變化等等。
上述是我在打字中想到的,而且幾乎不佔用功能面積,依舊可以排布功能房間也可以合理的去調整任務書的功能房間。
其實我所說的是在沒有思維的時候更需要找到一個點去支撐一個建築。其實上述的點基本決定了建築大體的形式。而這些點又很簡單,只是人的行為方式,你希望發生的行為方式。帶些烏托邦、帶些綠色、帶些公共性你會發現這個建築越做越獨特。
然後在尋找案例,現在你的思維便可以去尋找一些固定形式的建築了,你會發現上述幾個方案都有很成功的例子,方案一:Pinch社區圖書館 方案二:世博會丹麥館 方案三:藤本壯介 情緒障礙兒童短期治療中心 方案四:中國美院博物館
好了。到這一點我想說的是你先要找到一個支撐你方案的點。當然可以是更牛掰的理念甚至是參數化,我這裡說的只是在沒有思路和你完全不能切入設計時,那麼想想這些細小的行為方式,他們可以為你帶來收穫。
有了行為方式就有了大體的藍圖。記錄下他們,開始分析行為方式了。行為方式不是簡單的流線,我希望你能理解它,它更是一種空間組織。你要去實現它,不要一上來就走道式,用更有意思的組織方式去組織功能空間,來完善你的理念。認真思考過的空間組織往往可以讓平面出彩,一定要多學學大師們的平面,注意邊界、交接和環境的關係等。
最後就是細節,細節包含很多,材質。在你無法hold住多種色系質感材質時請盡量用混泥土、橡木松木、白牆、青磚青瓦等…常見的灰調材料,效果圖根據建築的質量來定,輕的建築要優雅朦朧…細節還有就是開窗啊、牆體屋頂交接啊、踏步啊、扶手啊和一些構件的精細程度啊。
不要放一些低級的錯誤,比如丑的無法拯救的比例,完全不合理的開洞形式,比例材質不協調的屋頂等等。還有,尋找一套適合自己風格的樣式,好的圖紙會使你的設計更好,好的圖紙更能培養你對建築的審美。
總之,建築需要一個支撐的框架,就是我們說的切題的點,一個框架。然後仔細分析過的空間組織就是這個框架,最後精美的,值得推敲的細部來讓建築從表象上更加出彩。


理論可以晚看(不能不看),抄大師作品不能停,建築系的學生都是抄過來的,誰抄的多,誰進步就大,但是大部分學生都不懂這個道理,所以真正4年下來能做好方案的人並不多。最好每周抄兩個,喜歡哪個建築師就抄他的平面吧,看看他是怎麼處理空間,功能,體量的。比起看理論書然後自己瞎捉摸,這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理論書最好在你掌握了一些建築史的脈絡之後再看,當代建築師寫的理論書多是一家之言,但是也有不少經典之作,各種電商也都有賣,建築類的理論書不多,稱得上有價值的更沒多少了,理論可以後補。但是抄繪這活計,是個長期的過程,越早越好,抄到後來不僅你的方案能力會有大師的影子,而且你的草圖表達,造型的準確性都會有一個飛躍。

抄起吧騷年!


多看多抄,幾年必然有效。


超平面:您的設計理念、所堅持的設計風格?在您的創作中,最重要的元素有哪些?您希望通過自己的創作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陳萬里尊重自然、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我一貫的設計理念。對於普羅大眾,我堅持設計簡潔明了、正常邏輯化構造、細部豐富、天然材料運用得當、色彩柔和、親切感人的空間。陽光、雨露、和風,鳥語花香、竹林河溪、一杯清茶,均是我創作中最重要的元素。對於建築學術,我希望表達東方象形文字感性思維中的意境與創造——解構文化與東方哲學相通。

超平面誰是您最喜歡的設計師?是什麼因素,讓你喜歡他(她)們?

陳萬里: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他探索建築與音樂的深邃融合,情感豐富,作品秉承美國庫柏聯盟藝術的獨特創意,融洽文學、詩歌的先鋒精神,以縝密的製作表達對大地、宇宙深處呼喚的智慧傾聽,也反映出大學制度對思想的寬容孕育。

超平面您的設計靈感的來源?有沒有一些找靈感的小訣竅?

陳萬里:單憑靈感偶爾蹦出一個想法的方式,其實是設計師不成熟的表現。現代設計理論認為人類的創新思維源於以往知識乘以創造力,通過分析要素、推理歸納,盡量窮盡設計構思的可能性,然後在此基礎上用科學的辦法優選。這樣一套方法的設計程序使每個設計達到最優化,實際上即使像色彩設計這種以往被認為很主觀的經驗,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得幾乎絲毫不差。想、觀紗shang信息。我希望我的設計能夠為客戶帶來驚喜和效益。

超平面您認為最好的作品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元素?

陳萬里:最好的作品應該十分符合該空間使用者的生活、興趣、品味,並在此基礎上令使用者達至心理的舒適、精神的幸福、智慧的嚮往。

超平面:對於設計這一「限時藝術」,你是如何力求完美的?

陳萬里:空間設計的實現要靠業主的認同、經濟的投入及當時科技水平的支持。在追求高尚精神生活、有世界眼光的業主基本缺失的現實下,完美二字只能是將來時態;意境高深、親切感動人的和諧空間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減退完美;天然材料的運用也不會因風格變化而過時。

超平面:您在自己所從事的設計領域內的夢想。

陳萬里:我常會被一個簡單問題問得啞口無言,「中國文化那麼精深博大,為什麼世界影響力這麼小?」貝聿銘就讀哈佛大學研究生時,運用對蘇州園林感悟所做的畢業設計「上海博物館」,被譽為哈佛建築系有史以來最好的設計;SOM在上海浦東新區因運用了中國密檐塔理念而使金茂大廈在世界超高層建築中獨樹一幟……國中每個有責任感的設計師都希望能創作出帶有東方高尚精神品格的現代、當代空間精品,相信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可以讓設計師實現創作夢想的現實環境很快到來,優秀創作將大量產生,而我的夢想就是祈禱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超平面目前正在設計或策劃什麼作品?

陳萬里:正在設計一個體現當代嶺南高尚文化的居住空間;同時計劃創作一個希望能代表廣東學術水準的作品參加下一屆威尼斯雙年展。


我覺得設計能力和審美這種東西源自生活。

先說審美。

題主平常除了建築方面有關注其他藝術設計行業的動向嗎?平常刻意接觸的美的東西多嗎?被自然生活或者設計作品敲中心扉的時候多嗎?讀一本書會掩卷而思嗎?看一幅畫會駐足觀賞嗎?看到一幅字會為其中的筆畫頓挫而神往嗎?

相信題主一定會有這樣的時刻,被美的東西擷取住心神的時刻。

在這時停下來,多停留一會兒,觀察一會兒。想一下,它究竟是為什麼吸引你,不過想不出來不要緊,即使是單純的感受美,也是有好處的。

多感受美,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是美的,什麼樣的東西是俗的。多看藝術前輩的作品和評價,可以幫助你分辨。一時分不清不要緊,審美是一輩子的積累,說大點是情懷,說小點是文化積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活計。

分清了美與俗,再去談理論或許會更好。而且理論也不僅僅局限在建築學之中。審美應當被分到美學的範疇里去吧,而美學作為一種玄之又玄的學科,如果沒有適當的積累也是蠻難懂得的。

知道了什麼是美,然後要去創造美。模仿是個好方法,先去模仿那些讓你心悸的作品,然後嘗試自己創作。當然,這也是一個要長時間實踐的活計。安藤忠雄對柯布西耶崇拜至極,將他設計的作品挨個做成模型,研究了四年,自己在剛開始設計的時候,也諸多模仿柯布西耶的風格。距離安藤忠雄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對光與空間的理解,也是有一段光景的。

創造美屬於設計能力。簡單談談我的理解。

題主說自己比較死板,還容易鑽牛角尖。我私自給題主提個建議:

在設計之初,想好自己將要創造出一個什麼樣的空間。或許是一個你曾遇到的美妙場景,你想通過空間再現它,或許是一種對自然生活的感受和致敬,反正是要用到你的審美的。

建築是創造空間的藝術,脫離空間談手法就是在耍流氓【借用下這個梗。創作的手法千千萬萬,建築師設計的過程也各不相同。但無論怎樣一定要明白你創作的意圖——一個什麼樣的空間——我們稱之為意向。題主可以找這方面的書來看,在這裡畢竟講不清楚。

題主接下來可以去了解建築創作的手法了,之前的答主已經為你推薦了書目和方法,非常有用。

最後想說,題主不要覺得現在開始培養是晚的,塌下心來研究和創作才是首要的,建築不是速成的。認真研究,題主一定會成長的很快的。

只是談自己的見解,請選擇閱讀。


多看看別人的優秀設計你會獲得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既然是設計,那麼就應該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從生活中的小事物出發,為他賦予應有的功能,然後讓這個小事物適應這些功能,適應你的理念,設計甲方的需求,這麼說的意思是,從生活中尋找靈感,然後讓這個靈感變得理性,符合當前的環境,符合功能性的需求,最後,才是追求一些形式上的美,視覺上的效果,


推薦閱讀:

理科生該怎麼學習建築學?
建築力學課對於建築系學生來說重要嗎?
當下建築學專業教學中是否應該淘汰手工製圖?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建築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