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院有比現代高等教育優越的地方嗎?

如果有的話請問強在哪?有哪些值得現代教育借鑒的地方?


為師者的品行


男女分班


優越處:與道爾頓制類似的書院精神。

《胡適文選:演講與時論》第31章 書院制史略 文摘:

我為何講這個題目?因為古時的書院與現今教育界所倡的「道爾頓制」精神大概相同。一千年以來,書院實在占教育上一個重要位置,國內的最高學府和思想的淵源,惟書院是賴。蓋書院為穩固古時最高的教育機關。所可惜的,就是光緒變政,把一千年來書院制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學堂代替教育。要知我國書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國的大學研究院。譬如南菁書院,它所出版的書籍,等於外國博士所做的論文。書院之廢,實在是吾中國一大不幸事。一千年來學者自動的研究精神,將不復現於今日了。

關於道爾頓制:道爾頓制_百度百科 部分摘要:

道爾頓制是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和方法。又稱「契約式教育」,全稱道爾頓實驗室計劃(Dalton laboratory plan)。由美國H.H.帕克赫斯特於1920年在馬薩諸塞州道爾頓中學所創行﹐因此得名。

在該理念形成初期,它在彌補班級教學制度的不足,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並對程序教學、個別指導教育等曾發生過影響;但它偏重學習學科知識,過分強調個性差異,忽視了班集體作用以及德育,在推行時往往形成了教學上的放任自流。此制在20世紀20年代後曾在一些國家試行,中國的上海、北京、南京、開封等地也進行過實驗。從30年代後,採用此制者就日漸減少。道爾頓制又是一種徹底的適應個性的教學方法。此法是要廢除班級授課制,指導每個學生各自學習不同的教材,以發展其個性。

在理念逐步運用和大量的實踐過程中,道爾頓教育理念不斷進行優化和調整。道爾頓制「將學校作為學生的社會實驗室」,認為「每個學生都應該以適合他自己的速度去取得學習進展」。它不是一種學校制度,也不是一種管理系統,甚至也不是課程的代名詞,它「是一種簡單經濟的學校改組法」,目的在於幫助學生與教師提高工作效率並獲得自我發展,使他們在這兩方面浪費的時間與精力都可以減至最少限度」。「自由」、「合作」是道爾頓教育的基本原則,通過「目標明確的作業任務」、「學科教室」和「管理圖表」等具體措施得以施行。

海倫·帕克赫斯特女士創辦美國道爾頓學校,成為美國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典範,享有「天才的搖籃,哈佛的熔爐」的美名。

更多參考:

胡適文選?演講與時論第31章 書院制史略

書院歷史與中國本土的大學傳統(第一講)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程方平

傳統書院與中國大學(上)——陳平原

傳統書院與中國大學(下)——陳平原

批評與借鑒:民國學者對書院改制的反思

中國書院


1.將學術與政治相結合,密切關注社會政治。強調講學不能脫離世道,講習之餘,抨擊政治,評判權貴,以正義的輿論力量給朝廷施加壓力。(東林書院)

2.定期舉行的學術會講,辨析不同學派主張的異同以取長補短。(東林書院)

3.「以勵品學,非以弋功名。」阮元一反當時書院教育的腐朽之風,強調書院應該重品學、輕功名,不習科舉應試之學。教授儒學、史學、天文、地理、演算法等,學生自擇一書肄業。(詁經精舍和學海堂)

4.「各用所長」。教師發揮其學術專長。對學生因材施教。

5.學術氛圍濃厚。注重討論,提倡自由講學。

6.師生情誼深厚。尊師愛生,師生以道相交,關係融洽。

在書院未官學化制度化前,書院講學還是比較自由開放的。


大多都是當地最高官員或退休的高官直接主持,師資力量有保證。


提倡自由講學,注重討論,學術風氣濃厚,注重講明義理,躬身實踐。教學上門戶開放,不受地域、學派限制,一定程度上體現百家爭鳴精神。但南宋起出現官學化傾向。


朝廷不會把書院當成搖錢樹


書法


出來好找工作。


最大的優勢,第一,只研究文科,其他全都看不上。試問中國哪個大學校長敢把本校文科以外專業全砍掉。第二,有錢,古代書院有自己的土地財產,而且不斷有人捐來更多,古代捐資文化很廣泛,很多人常常把一生的財富全都捐給一個書院了。試問哪個大學僅靠地租就能維持運行。第三,廣泛,每個縣都有好幾個書院,有的規模還不小。試問文科大學的縣有幾個。


作為一個被強制要求參加過最新一屆書院聯誼論壇的小透明,答一下。

我認為沒有。

我甚至認為是書院的長期存在導致我國近現代科學發展的滯後。


沒有,書院相當於西歐的神學院。

所有的書院,都自動加上儒學,聖賢之學這個限制,儒學之外的東西,是根本不講的。甚至他們連文學都不講,自動的走向一條死胡同。書院里研究出來的東西,也就是一種宗教化的教義,他們的精神,尚且不如西歐的中世紀神學,中世紀神學肯定了「哲學」(自然科學)的積極作用,提倡從哲學中尋找上帝的蹤跡,它實際促成了科學的發展。而中國的書院,一千年來並未有任何積極作用,產生的成果近似聖經注釋學,實在沒有任何可值得後世紀念的東西。

把中國推向前進的成就,沒有東西是從書院里出現的,甚至沒有從書院學生里出現的。回看四大發明,有道士的發明火藥,有工匠的發明印刷術,有太監的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無從查究了。但說來說去,書院和任何重大的技術進步都無關,甚至在政治制度上,三省六部,大學士,也多是出於君王的個人創造而非書院或書院學生。


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文維基百科包括很多西方歷史圖集裡面唐朝的地圖不包含蒙古高原和高句麗?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對美國,哪個陣營可能會贏得勝利?
中國在古代的國家形象如何?
為什麼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有哪些區別?
為何英法戰爭不比中日少,讎隙卻不如中日?

TAG:歷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