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什麼樣的人會自發性付費下載音樂?

他們是哪一類人?有什麼明顯特徵和標籤?集中在哪裡?


一個經過很多討論的出來最重要的結論:怕麻煩的人。
就像iOS用戶一樣,很多人去買收費軟體和遊戲。我敢打賭,如果收費軟體旁邊有個免費下載按鈕,這些付費的人會有很大一部分選擇免費下載,別笑國內人,全世界的人都這樣,有免費怎麼會不佔便宜。所以如果我們需要去很複雜的到論壇註冊回帖混積分,然後下載一首免費高品質的冷門歌曲,我一定會希望我要麼付費三五元,趕快有個人傳給我吧。所以如果收費能夠方便和減少得到一首高品質歌曲的麻煩。那麼我想,費用,不會是一個大的阻礙,國人下慣免費音樂的概念和習慣也不會是一個阻礙。

補充一個切題的回答:時間成本更高的人會有興趣收費下載
有人的時間成本更高,比如1個小時能賺50元。為什麼我要花1個小時去各個論壇什麼回帖下載那麼麻煩的搞三五首,而且還不確定是否下載的是要的歌,也不能保證是不是真無損。這樣一首歌價值10元了。所以對時間成本高的人來說,收費獲得音樂電影這些,反而是一種省錢。

滿足我要求的情況,我會付費。

  1. 歌曲庫廣,能找到大多歌曲
  2. 下載的音樂至少是真實320kbps的
  3. 歌曲標籤準確,且支持專輯打包下載
  4. 軟體使用方便,比如像酷狗那樣就可以了
  5. 如果能按月收費將會更好,滿足前兩個的,一月30元我都能接受,滿足前4個的,50元一個月我都願意

廠子里的工人,手機智能機不多,累了一天了,看看小說,聽聽歌,宿舍里沒電腦,只能拿手機下。都是通過移動聯通下載的,一首歌一塊錢。當你嘲笑他們的《最炫民族風》的時候,你可能沒想到,他們的鳳凰傳奇是正版的,而你的陳奕迅是盜版的


這個問題未必不好,但是我不太想看到數字音樂的從業者問這個問題。

重要的不是「什麼樣的人會付費下載音樂」,而是「付費下載」這個行為有什麼樣的價值,需要從業者們重新定義。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暫時沒有付費下載音樂的經歷(事實上我很久沒下載過音樂了),但是我會買正版 CD 唱片。唱片這個東西,說白了我根本用不到,就是一種收藏而已,而且唱片能比 mp3 更穩定的保存。

但這不是主要原因,我購買唱片最本質的原因是為了炫耀,或者說潛在的炫耀機會。我曾經掃描過大部分收藏做成 mp3 跟網友分享,也曾經假惺惺的說「唱片和老婆恕不借人」——其實特別歡迎別人問我 xx 唱片你有沒有。

我說這些是因為,一件商品表面上的使用價值和人們為什麼購買它,可能沒有任何關係。左小祖咒賣 500 塊的時候,我第一秒鐘就知道他要火,因為他找到了人們需求的點。

回到問題,「什麼樣的人會付費下載」,取決你怎麼販賣。最不可能的原因就是想聽音樂的人要購買音樂,事實很明顯——你休想撲滅盜版。

如果你在付費人群中隨機發放與韓庚共進晚餐的門票,他的粉絲就會付費下載。

如果你跟網遊合作隨機發放限量裝備,玩家就會付費下載。

如果你僱傭公知在微博上宣揚付費下載是普世價值,不付費是五毛,愛憲政的小青年們就會付費下載。

如果你能在付費用戶的 qq 上點亮一顆碩大無朋的星星,低齡用戶們就會付費下載。

所以,這取決於售賣者的策略,而不是聽眾既有的習慣,因為我們的習慣,是免費。現階段正版能提供的不可被盜版替代的價值,最明顯的可能就是優越感。問題在於如何外化這個優越感,讓人能看到,讓聽眾像果粉一樣支持正版鄙視越獄,藉由虛榮的驅動形成有利的氛圍,這可能很重要。

ps: 與此相關的,我有個看法不知道有沒有道理。一直以來對知識產權消費形成最大阻礙的因素,可能不是費用本身,而是渠道。渠道不通暢會阻礙人們付費。中國的音樂家無法打動聽眾掏錢嗎?我不這麼看,我不相信中國沒有 10 萬人願意付錢給周雲蓬下載他的《牛羊下山》,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如何付錢。噹噹和卓越讓我購買了更多的正版圖書,其中的一些如果不是可以點個按鈕送到家,我是不會去買的。音樂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挺希望豆瓣在豆瓣閱讀之後能試試「豆瓣聆聽」,說不定很多原創音樂人會因此發財的。


雷瞎了我的雙眼啊

  • 反對@陳新 的答案。看著好像很打臉,但是是沒有調查的發言。
  • 理由:工廠裡面的人下載音樂途徑有如下來源
  1. 自己去網吧下載或者自己有電腦,年齡段在30歲下。我去各大工廠轉悠過。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格力的工廠、服裝廠什麼的。當然這個需要有點文化水平。
  2. 去工廠附近的小店下載,如@張濤 所說。小店提供下載,但是這個下載大多是不向版權方付費的,小店有台電腦,可以聯網就Ok啦。手續費,2—5毛錢一首歌。批量導入。
  3. 買手機交話費代下載音樂、短片。
  4. 智能機的市場份額,目下是2013年不是10年以前。中年階層的工人,大多是沒有用智能機的(因為用不來),這點我承認,但是他們很少去付費下載。第一不捨得花錢、第二有小年輕代勞。我以前在工地搬磚的時候,晚上有很大一部分時間就是幫助廣大工友們copy音樂、copy AV等等。

回歸正題:什麼樣的人會付費聽音樂。

  • 條件
  1. 有支付能力的。
  2. 沒時間折騰的,時間成本過高。
  3. 冷門稀缺資源,沒有不行的,實在沒辦法了。
  4. 音樂發燒友、音樂圈人士。
  5. 不能造成侵權的組織和個人。比如公共場所播送的音樂。

另@郝帥鵬有一個很好的思路,在線音樂。感謝。


1,小眾群體。某些專輯和歌手的東西無法在網上很輕易的獲取到,而某公司可以以合適的價格提供正版。
2,粉絲。購買正版可以支持偶像。
3,如果國內的公司都能把正版下載的體驗做到itunes一樣,簡單快捷,多設備無縫支持,壓縮源由唱片公司直接提供,並且一張專輯的價格控制在10元以內的話,一線城市的前景是很大的。


上個月去東莞廠區調研,工廠的工人因為沒有電腦或者在網吧不方便連接手機。他們手機上的影音資源大多都是在集市上的「影音下載店」下的。
這種店經營模式類似於多年前的 VCD 出租店,老闆有一台電腦,十幾本菜單,菜單上印有各類資源並且分門別類成冊擺放。有言情連續劇、動作電影、卡通、港台歌手等類別。
廠工坐在凳子上瀏覽菜單,將自己喜歡的資源編號寫在一張小紙條上,選定後交給老闆,老闆將這些編號輸入一個叫做「極速影音手機下載系統」的軟體。這個軟體就會把編號對應的資源全部拷到手機 SD 卡上。
價格呢,一元 10 部電影,三元拷滿音樂。


我是 Spotify 付費用戶,說說我自己的購買動機。

我自己的聽歌習慣:
1. 外文歌曲居多,其中外文歌曲又以非『主流』歌曲居多,曾標榜自己是後搖音樂愛好者
2. 豆瓣關注了不少經常聽後搖和搖滾的豆友,他們的聽歌記錄曾是我找新歌的來源

現在買了Spotify付費服務,因為:
1. 一開始搜索盜版音樂,直接上電驢搜索。後來電驢整頓,找不到了,我改用Google搜索Blog的方式找專輯下載鏈接,當時有很多音樂愛好者會將音樂發到國內網盤然後將網盤地址貼到博客上。現在連博客搜索都非常吃力,搜索的時間成本越來越高,有那個時間找歌,不如把那時間省下來掙錢買多點正版音樂好過。
2. 雖然豆瓣關注了不少音樂愛好者,但豆瓣友鄰的聽歌記錄有兩個問題。首先,友鄰們的聽歌速度不夠快,假設一個友鄰一周聽3張專輯,再假設3張中他打四星及以上的專輯有1張,我關注10個友鄰的話,一周也就僅10張專輯供我篩選,量太少,10張篩選下來又符合我口味的又剩下多少?再者,豆瓣的找歌和聽歌體驗不連貫,當我看到一個友鄰給某專輯打了五星,我興沖衝過去標記「想聽」,但事實上,我在豆瓣頁面想聽卻聽不到。如果在豆瓣頁面能直接試聽,我會直接試聽,不好聽就算了,不標記為「想聽」。Last FM解決了我的問題,Last FM會根據我的聽歌記錄源源不斷推薦專輯(找新歌的問題解決了),我從推薦的專輯裡找歌,同時能在Last FM里直接聽歌(找歌和聽歌的體驗連貫問題解決了)。而Spotify打造了開放平台,Last FM已經接入了Spotify,實在太爽啦~我能通過Spotify 享受 Last FM 的演算法推薦服務,聽到好聽的歌還能直接添加到 Spotify 的私人歌單。
3. Spotify 的 Radio based on the song 功能我也很喜歡,基於一首歌、為你創建一個電台,雖然它的電台演算法是購買第三方服務的 。

無論是有目的地找歌、還是沒目的地找歌,Spotify都能幫我完美解決。:)


稍微有點跑題,大多數人的關注點在付費,我卻想到下載:有多少人願意下載音樂。
作為重度網路用戶,輕度音樂消費用戶,我現在幾乎不下載音樂:有豆瓣FM,蝦米等的存在,我實在找不到把音樂下載到客戶端的理由。
與其苦苦尋找「付費下載」這樣一個難以實現的盈利方式,不如放更多精力在在線音樂上。話說中國遊戲業界不是在發現單機遊戲無法盈利後,就在網路遊戲上大展身手了嗎?

純猜想,在線音樂的收費模式:
1。特定音樂有限次播放,循環收費
2。音樂電台免費,插播廣告
3。音樂電台/隨機播放模式,插入需要推廣的新歌(不影響整體風格的前提下)
4。 會員制。(今天第一次知道qq綠鑽,很好的例子)

難點在於如何打造或者發現在線音樂不可替代的特質——好像網遊的互動性是單機無法複製的一樣。目前能想到的一個是無限龐大的雲端音樂庫,一個是不受客戶端局限永不間斷的音樂體驗(設想開車聽音樂,關車門開耳機,音樂繼續;進房間開音響,音樂繼續;熄音響開電腦,音樂繼續,也很美)。

我或許高估了網路覆蓋度了?但我想微信都覆蓋3億用戶了,這網路應該也能支持保證質量的音樂客戶端吧。對,流量費我也沒考慮。至於有朋友質疑網遊現狀,恩,至少從投資的角度看是成功的。


其實對於個體來說,「版權意識」挺虛的,大部分人在乎的只是獲取資源的渠道和成本,而不是是否正版。你試試把一個從「版權意識強」環境中成長的人扔到中國來?他肯定會被大量豐富的免費資源幸福地砸暈……如果有一天獲取盜版資源的成本提升/渠道減少/質量降低,那才是所謂「版權意識」光大的時候吧。

簡單地說,哪天免費的資源消失或者很難獲得了,付費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各位兄台們說的是,倒到苦水吧。

讓所謂的高端用戶付費更是難之又難,因為他們的選擇要比農民工兄弟多的多!酷狗不行換酷我,酷我不爽換多米,多米找不到歌了,換個QQ音樂,總結基本就是一句話:「你這軟體最好別給我屌,敢加個廣告信不信我分分鐘卸了你?想收費?88!」

大環境一家公司決定不了,能決定的只可能是自己的產品力。
從心理學角度上,要打動這樣的用戶,給予的價值要遠遠超出他的預期。想要做到這些,就要把功能和內容做到行業極致。

具體舉些例子:
1. 別人都是320KPS 弱爆了,哥用這軟體聽的都是無損,爽爆了,果斷付費。
2. 擦,逼哥怎麼就跟多米進行版權合作了,別的軟體都沒有,多米最全的,好,只用多米了。
3. XX的音頻指紋連我姥姥放的歌都能識別出來真是太強大了,XX音樂的首首識別不了,太弱了。
4. XX音樂怎麼都有HQ標識,品質真好,別家的HQ看起來都是山寨的,用XX音樂了。
5. 哇,這音樂軟體做得也太漂亮了,還有365種皮膚,真棒,付錢也願意
6. XX音樂的付費節目介紹怎麼能寫這麼多功能,不付費不是虧了?就這點錢,付了!
7. 不付費你也算玩過XX音樂?
。。。。。。
。。。。。。
。。。。。。

你能猜透用戶的心理和需求么?這跟女人的心理一樣是一本厚厚的書。你需要做的是把音樂軟體做到極致,好到讓用戶難以割捨,這點市面上還沒有哪家音樂軟體能做到吧?


從來沒付費下載過音樂。。(扶額),無損以前都是在verycd下,後來去simplecd了,只要是有資源的都能滿足我了,但是還是有很多音樂我想要的沒有下載,比如基辛的拉三,索爾蒂版的巴托克的舞蹈組曲,當時沒有找到資源,最後去買了進口CD。如果有付費下載的話,我當時會直接選擇付費下載的,方便而且可能更便宜,其他付費的也是基於這樣的預期吧!
現在不是賣資源的年代,是賣服務的年代。
去付費下載的,一個是為了方便,另一個是付費下載會有其他地方得不到的資源。


這個回答我也堅決不匿了...

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類似版權問題也一概如此

我簡單說一下兒

就是一個人花10分鐘去找免費下載的音樂節省了比如10塊錢版權費用,那麼如果這個人10分鐘時間如果去掙錢的話他能掙50塊錢

那麼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個人不會把這10分鐘時間浪費在找盜版mp3下載,而是去簡簡單單十分快捷的10塊錢1分鐘拿到自己喜歡的音樂,然後9分鐘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就好像windows系統,我之前說過,如果旗艦版的系統賣到16個工時的價格,我會考慮買正版.具體算下來大概齊就是2011年北京平均工資5w6,一個月就是4k6,一個月算21天,一天就是220,一個小時就是28,,16工時就是450.好吧,就是這麼個意思......下邊扯迴音樂

說到跟兒上,還是人窮.如果你一個月穩穩噹噹掙3w,你真的不會花20塊錢買張你喜歡的音樂嗎?非得習慣性的去找盜版下載嗎?肯定不會吧!

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呢?

單獨說回下載這個渠道,如果去下載繳費的正版獲得的東西和你下載盜版獲得的東西等值,而且付出也是相當,那我估計咱的覺悟還遠遠沒有那麼高......

實際情況可能更加糟糕....我買你正版音樂花著錢你給我一個320k碼率的mp3文件,我隨便在以前的渠道一搜,來一張無損....我又何必呢我,,,,

拿出點兒真正的hack精神來!音樂是用來分享的!國內的音樂人你們就別惦記著跟萬惡的資本主義看齊了,真惦記著寫一首歌版權吃一輩子那也不是老百姓給你掏錢養活你一輩子...

拿我自己來說,我喜歡的音樂我會網上搜個下載,如果真感覺不錯我會買cd,有合適的時間我更會去掏錢賣票看現場,因為live show的感染力絕對是自己跟家感受不到的.所以我覺得假設如果真的沒有了盜版音樂的下載,那麼我估計我接觸音樂會更少,更不會買cd,更不會去看現場!!!

這裡就談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那些根本不懂唱歌不會唱歌純粹依靠名氣撈一票那種心態去做音樂的人..掙不到錢純活逼該著,給你們投資也也都是棒槌.大眾又不是傻子...腦殘粉再多也支撐不了你們永無止境的吸金胃口,能勉強在網上下載一下兒盜版的你們那些垃圾速成口水歌已經是最大的支持了!!!


我一直認為提供消費者認同的音樂服務和音樂品質才是付費的核心。
說白了 要麼你提供拿不到音樂的人下載音樂的服務然後收取費用 或者你用作品質量說話讓消費者買單。
事實上看 提供服務比用品質說話更容易被買單 因為一個是有沒有 一個是獲得更好的 很多人都滿足於有 而不是更好或者最好。
比如以前彩鈴的付費情況就非常可觀 為什麼?因為你只能花錢拿到你想要的彩鈴。
而且只要你花錢了,你的手機來電彩鈴就被綁定了。
什麼時候數字音樂能夠做到類似的程度,就有出路。


其實我覺得任何人都有可能付費,關鍵是:多少錢?如何下?
如果能實現我所有想找的歌都能一鍵下載,很容易找到,2塊錢隨便下。我想有很多人會願意付費下載的。包括我爸爸這種退休金1000多塊三線城市的老工人。對他們來說主要是省事,又花錢不多。
如果很多歌都找不到,包月100。那麼99.99%的人都在門檻外了。
一些工人本來每個月收入只有2000塊,不能指望他們2塊錢一首,每個月都下十首八首。

補充說幾句,實際上中國人很少有版權意識,很多人花錢也不是為了版權是為了省事。


一個人,要看音樂在他的心中、生活中,是怎樣的地位。如果是一個和吃飯、睡覺一樣不可或缺的地位,我相信,是願意的。

而這樣的人群,大多真正喜愛音樂,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有較好的教育程度,所以不論從版權還是需求,都十分願意為其付費。

同時,這便產生了兩個極端:對於音樂收費,一部分人較好,一部分人反對或是沉默。

所以,不存在這樣一個絕對的「人群」都會自願的為音樂付費。

如果非要說出這個人群是什麼的話,便是真正愛音樂的,不將音樂只視作消遣之物、一門技術,而是認真地將它視作藝術的人群。


我在付費下載。

雖然我掙得不多,但我知道為喜歡的歌曲付費是值得的、一首歌幾塊錢,一張專輯幾十塊,帶給你的感動是遠遠大於價值本身的。

另外,曾經我會使用盜版軟體,但現在我可以說我電腦里已經沒有盜版。

我鄙視那些,明明不差錢但以各種名頭使用盜版的人。物質很豐富,但精神實質上是個貪小便宜的人。這樣的人很搓。


我是來潑冷水的,樓上的們好像都搞混了一個問題,付費和正版並不等價

一、免費不等於就是盜版的
就拿幾年前谷歌還在中國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最經常去谷歌音樂也就是自動跳轉到一個叫巨鯨音樂的地方,那是那時候中國最大的免費正版試聽音樂和下載音樂的地方。
而那個時候百度音樂是什麼樣的?大家可能還記得吧,難看的頁面,有的名字都不全甚至是亂碼,音樂來源全是盜來的,點在線試聽換好幾次鏈接可能有個能正常聽的,下下來的音樂名是一串數字,後綴常常是.wma,有時候還能下下來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翻唱的同名歌曲,被雷個半死。

現在呢,巨鯨網好像已經犧牲了,百度音樂號稱是免費的正版(目前它通過下載高音質收費,下載最高音質即無損需要付年費96或10元月費,但對它那個無損是不是真的無損,是否真的正版,我表示懷疑)。
至於QQ音樂的魚龍混雜更別提了。

二、付費的不等於就是正版的
前面已經說到了,國內一些網站提供付費的在線也好下載也好的獲取音樂的方式。一來它們的品質良莠不齊,二來它們的版權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因此這裡不討論是否正版的前提下,簡單回答題主,就是:
只有當付費下載的收益/成本大於免費下載的收益/成本的人,現在會付費下載。
只有當大家付費下載的收益/成本都大於免費下載的收益/成本的時候,大家自然都會這麼做了。


大部分答案不正確,絕對跟有沒有錢無關,唯一的因素就是盜版容易不容易獲得。網遊的火爆和單機遊戲的萎靡就是例子。排名第一的答案也是例證。

90年代,人們會買正版或者相對收入價格比現在高得多的卡帶,是全民都在買!因為那時候盜版以及免費音樂還不如網路時代如此發達容易獲取。

只要斷絕大部分盜版途經(別說真辦不到),人們肯定會掏錢買正版的。


花錢買磁帶買CD,但卻不願去付費去下載音樂。因為磁帶和CD,我能看出出版方的用心。


尊重版權的,比較有閑錢的,追求高品質音樂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網易雲音樂里總有人說終於卸載了QQ音樂?
現在音樂版權被各家瓜分,如何在一個地方聽到所有想聽的歌?
steam上的原聲音樂dlc,購買之後是否有其使用權?
如何查詢音樂版權歸屬?
大陸音樂的公播權(Performance Right)收益現狀是怎樣的?應該怎樣做才能使音樂版權所有方獲得合理的公播權收益?

TAG:音樂 | 音樂人 | 音樂版權 | 著作權 | 付費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