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號稱美食大國,為什麼沒有出現美國 Food Network 那樣的美食頻道?


根據我老婆資深電視人的觀點,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
1,中國沒有大量賦閑在家的主婦。
由於不能和旅遊頻道的節目重合(旅遊節目會介紹大量各地美食),美食頻道主要的節目要放在教大家做美食的基礎上,但是中國沒有大量賦閑在家的主婦/主男,使得這樣的節目受眾不是很多,絕大部分人都是雙職工,夫妻都得上班,到了晚上的黃金時間,累了一天的夫妻或者家庭成員都會去放鬆和娛樂,故此美食頻道不是不可以做,但是觀眾群確實沒有發達國家的大。
2,中國缺乏以美食作為工具的社交文化。
中國人雖然喜歡吃喝,但是並不喜歡在家裡招待客人鄰里,主要的選擇對象是餐廳。顯然餐廳是專業人士,他們不用看美食頻道。而歐美的社區文化中,有濃厚的以美食作為工具的社交文化,各個家庭會自帶美食去鄰居家或者朋友家去聚餐,品評各家美食,這樣家庭主婦有做美食的衝動和慾望。所以,中國的主婦沒有做美食的強大慾望,家人的讚美是遠遠不夠的。
3,美食頻道已經有了,但是局限在數字附加節目裡面,至今沒有開路,或者衛星全國型美食頻道。其理由在於,目前中國的商業電視競爭極為激烈,衛星資源國家壟斷,廣告是唯一的盈利模式。各個電視台或者製作公司都以製作綜合節目與電視劇來爭取收視率,他們不會將一個專業頻道送到衛星信號中來參戰,因為心裡沒底。或許有一天有非盈利性電視台出現,美食頻道有可能上星。
4,電視觀眾還沒有到窄而全的程度(即市場窄,但是品種很多),目前的情況是寬而單。中國沒有多元化文化的氛圍,電視觀眾的同質化十分嚴重,電視市場沒有細分的空間,專業人士或者只對某個領域有興趣的人還是太少,美食頻道無法爭取到足夠的觀眾群。
拋磚引玉,總結的不是十分好。
PS:
@張雨澄的觀點也是對的。
如果足夠市場化,自然有美食頻道發生,前面一切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因為市場總要培養,也總會培養起來。

電視同質化嚴重,不是因為觀眾不多元化,而是因為市場化不夠,所謂競爭激烈,不過一些政府部門競爭罷了。


寫到一半看到@須彌座 的答案。沒看過這個頻道,看描述很好吃的樣子…所以以下內容,純粹是以Food Network為基準做出的個人體會了…

===============================

作為food network重度腦殘粉者,試答一下:

因為沒看多別家美食頻道,單從Food
network的節目展開說起:

Food頻道的節目大致分幾類(我看過的):

·
菜譜:

Barefoot Contessa(晚宴Party)

Guy"s Big Bite Backyard(肉食動物)

Giada at Home(年輕女性)

Ten Dollar Dinners(工薪上班族)

Grill It! With Bobby Flay(烤肉)

Cooking for Real(南部

30 Minute Meals(工薪上班族)

Sandwich King(三明治)

Aarti Party(印度)

Chinese Food in Minutes(中國菜)

Down Home with the Neelys(南方非洲裔)

Hungry Girl(瘦身女性)

Mexican Made Easy(墨西哥菜)

·
餐廳推薦:

Log On And Eat With Eden Grinshpan(環球美食)

Diners, Drive-Ins Dives(本土小店)

Andy Bates: American Street Feasts(本土街邊攤)

·
真人秀及其他轉

Chef Wanted With Anne Burrell(選秀)

Next Food Network Star(選秀)

Extreme Chef(混合了戶外生存和廚藝比賽)

·
紀錄片:

Good Eats(美食歷史,食材)

Unwrapped(食品工業)

Food(ography)(以上兩個的混合)

·
競賽

Chopped(普通餐廳大廚)

Food Network Challenge(糕點及糖藝專業比賽)

Iron
chef America(頂級大廚挑戰)

·
餐廳從業

Restaurant Impossible(餐廳經營)

·
純lifestyle

Mobile Chef(新加坡nb大廚如何給土豪準備晚宴…)

可以看到,Food network的節目幾乎涵蓋了所有人群、所有等級餐廳、各類菜系和行業內外題材。

「為什麼沒有」這樣的問題,偷懶的回答方式,無非供需兩方面來講:

所謂供方問題逐級來看有三個問題:

1. 有沒有美食基礎做類似節目?

雖說「中國號稱美食大國」,考慮到這個說法也沒個官方定義,什麼是美食,怎麼算大都說不清,除了英國之外,誰說自己是美食大國恐怕問題都不大。但如果比較food
network所在的米國,文化多元化不足使得中國日常菜式跑不出「中國菜」這個大範疇的問題。所謂大,實際上是在中國菜的大範圍內,討論菜系的問題。當然,這個本質上並不是大問題。按照八大菜系x高中低端+煲湯+麵食,能列出的節目可能也不少。什麼「粵享私廚」啊「麻辣盛宴」啊「面道」啊,有噱頭的名字一想也能有一大把。但感覺中國菜的另一個問題在於,基礎品類變化太少,複雜菜式可混搭空間有限。如果做個烘焙節目,拿著藍帶的教材一年的節目可能就出來了,光舒芙蕾就能講好幾次。開個中國麵食節目的話,恐怕就沒這麼方便。當然這個觀點完全來自於我對中餐的淺薄認識,真正要經營起來可能花樣也不少,請各位業內大師指教。

菜譜之外的其他節目類型,比如餐廳推薦、食品工業記錄片,熱門餐廳、老字號食品可開發資源很多。至於大廚名廚美食家相關的競賽和真人秀,這一塊國內個人經營的確不那麼成熟,但因為SNS和博客的存在,吃貨、烘焙「大師」的個人品牌還是有的,烘焙界比如文怡、君之之類的也有慢慢經營起來。中餐大廚的個人品牌就比較缺失了。吃貨們認得多的還是餐飲品牌而不是廚師品牌,壽司能想起小野二郎、日料fusion能想起松久信幸、法菜能數出Jean-Georges Vongerichten(好吧,高大上實在沒吃過,掰不出來了-_-)。川菜能數出誰?順德菜又拜誰為尊?恐怕只有老饕能說出來,而這些大師也不一定真正自己經營餐廳了。至於熱門餐廳的行政主廚,這個概念國內很薄弱,能想起來的大概子還有masterchef里和平飯店的行政主廚,還不記得名字了。其他熱門中餐廳,高端點比如香格里拉香宮、東方君悅長安壹號、平民點比如小南國、福1039/1888等,完全不會以某某某主理作為品牌。強調的依然是環境、食材、菜品,廚子只是廚子。這也造就了國內吃貨認口碑、認品牌但不認廚子的情況。吃3000/人的,都不是沖著吃去的,吃30一人的,沖著口味去的。永遠見不到,「某大廚新開餐廳趨之若鶩」的新聞。

當然啦,指望「大師」來比賽或者出任評委實在也B格過高。實際上food
network里的常客,評委比如Alex Guarnaschelli,iron chef比如Bobby Flay、Mario Batali、Masaharu Morimoto、Symon,至少在foodnetwork里,是有自己的個人品牌存在的,同時這些人也是真正的餐飲從業者,有些也經營著自己的餐廳。這就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有平台,就可以經營自己的品牌,有了有號召力的大廚,平台才有號召力…怎麼都說的通,但歸根結底上述人的問題並不成為絕對的阻礙。

所以第一個問題的結論是,美食環境不同,存在差異,但並不阻礙美食類節目的產生。

2. 有沒有能力做節目?

製作能力ok嗎?

這一點我比較悲觀。國內電視台及製作機構的製作能力和理念存在差距。基於Voice、Telent等系列引進版權節目,吸引力更強一些。本土策劃,本土製作上,可能也就芒果台能夠照貓畫虎的做出原創的,能看的真人秀了。至於本土引進的美食相關真人秀,如masterchef,至少目前看來不夠好看。節目時間一多半都是幾個固定機位照灶台,可是觀眾根本就不關心做菜過程啊好么!比對chopped,節目間穿插了大量的訪談內容,講為何參加比賽,各種勵志,各種心酸;事後回顧賽中失誤,決策思路;各階段中間的後台交流、評委評判、甚至評委衝突等內容充實了一個小時的節目。至於怎麼做菜,基本上是快速剪切的特寫,描述比如剔骨去刺、比如噴槍、攪拌機等設備的使用就過去了。這樣節目會更飽滿。當然中間的故事、衝突可能是噱頭、甚至是編排出來的,但你本來就是作秀,本來就該這樣做嘛。

至於其他題材,餐廳推薦類最為成熟,比如陶醉上海,但多少有軟廣嫌疑,我作為觀眾總會齣戲,究其原因在於,主持人B格不夠,節目素材中廚房部分太少。類比如Diners, Drive-Ins
Dives的主持人Guy Fieri,自己有五間餐廳和多種餐飲行業經歷,能不能做不說,至少會吃,有這個底子之後,和主廚交談、品嘗菜品自然話題更多。不會像國內主持人一樣,坐在桌邊等菜來,菜來之後嘗一口做便秘表情,結束。這樣的不齣戲才怪。

還有一個類型,菜譜類,本來曾經很紅火過,但都不夠好看。印象中好像有這麼幾類,某雞精/鍋贊助類,基本上就是繞著廣告來做菜,齣戲;某大廚師範類,毫無情趣,看個切菜就望而卻步了;還有名主持做菜類,類似董浩、沈星做過,足夠家常,但不夠好玩。國內已有節目的製作思路依然是,「教你怎麼做」。但有時候觀眾看節目的重點根本不在這好么。沒有「場景」的前提下教人做菜,無用也無趣。類似Barefoot Contessa這種以宴客為核心,每期不同宴客主題的節目,目標就明確的多,內容也豐富的多,如何選材,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製作菜品,如何搭配飲料,甚至於如何打包做野餐、鋪桌布都有涉及,娓娓道來,即便我沒有這需求,也願意看完。

所以,能力問題,欠缺,但不致命。畢竟我們C2C的能力是極強的。

資源支持ok嗎?

個人覺得重點是兩個資源:人和錢。

人的問題:

實際上上面提到的能力問題、更前面提到基礎問題,都或多或少的與人有關,或影響人力資源。典型的人的問題可能有:主持人本身非業內,水平與觀眾相當,觀眾自然沒興趣聽你瞎說。除了前面提到的Guy之外,Food的明星主持還有一個奇葩Alton Brown,此君主持Good Eat,能講(講食材歷史和經典菜式)能做(親自示範比如馬賽魚湯的做法,可是包含了去龍蝦殼、去魚骨這些技術活兒的)。此君主持Iron chef,能現場與iron chef交談製作方式,能根據選擇食材大概猜出要做什麼。此類明星主持不好找。再比如Bobby Flay,iron chef,同時又是多檔節目主持,橫跨菜譜類(Grill It!
With Bobby Flay)、娛樂類(Throwdown with Bobby Flay,敢於挑戰某社區範圍內的名菜,上手就做),這樣主持人,不好找。當然,也有一些主持人事通過food network star選秀培養出來的,但你也要有選秀機制和成熟美食社區不是?

另一個典型的人的問題在於專業評委。看過一集東方衛視的MasterChef,幾個評委評價菜品,跑不出這個食材應該怎麼做,口感如何,味道是否正宗。相比之下,chopped這種比賽,在比賽期間,就會給評委充分的鏡頭,討論食材的處理難度,處理陷阱,香料搭配等等。評審階段,也會就食材本身的處理方式、創新想法、乃至醬汁中某一種調料的應用做出評價,至少「看起來」更專業。觀眾獲取的信息量也會更大。

另一類真人秀比賽,比如Extreme Chef,由於在野外參賽,更會引入比如野外生存專家來評判廢物利用的思路啊、菜品蛋白質和鹽分提供的必要性啊之類的。雖然都是泛泛而談,但非常符合節目定位。

第三類,如做翻糖婚禮蛋糕的Food Network Challenge,評委也是專業的資深烘焙業者。會講創意、講手法、講是否踩到陷阱、甚至於8個小時的時間安排和team的情緒管理,內容非常豐富。這個領域,我想國內未必找不出大師來做評判,但能不能適應這種半娛樂半專業的氛圍,甚至於能不能說完整的話,我都持悲觀態度。這不是說我們的大師水平不行,完全是定位的區別。「廚師」和「明星大廚」/「專業美食家」的技能樹肯定是有區別的嘛。

所以人的問題,我還蠻悲觀的…


錢的問題:

沒做過傳媒客戶,不了解傳媒的盈利模式什麼的。只說說我看Food的感受。最近看Iron Chef America的精選,感受和看Top Gear類似,這貨是不計成本的。當然成本本來就沒有Top Gear這麼高。但前日日本空運手造豆腐、挖空整塊Chees當鍋用、以魚子醬為核心食材做整場比賽、拿拳頭那麼大的白松露灑在意麵上之類的,也是為了節目效果,下成本拿頂級食材吸引眼球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付費頻道,FOODNETWORK是沒有商業廣告的。這大大提升了觀看感受(當然似乎為了彌補節目源的不足,一個小時的節目切成N段,中間夾很多TIPs和The
best thing I ever eat短片依然讓人不爽)。國內免費電視的模式,能不能支撐這麼高質量的節目及相關平台運作,的確會是個問號。

但,我依然覺得錢不是問題。

2. 有沒有能力做一個頻道出來?

即便2中的問題都解了,也不代表專業的頻道產生了。這個事情貌似 @羅登 說清楚了。即便資源都齊備,節目質量OK,做一個專業頻道出來經營未必是個最佳選擇。直接賣版權可能更賺錢?

這裡就不在貿然多答了。

另一方面是需的問題,即觀眾有沒有需求。

從舌尖的火爆來看,「吃」這個主題很是可以吸引眼球的。從各種選修節目來看,「秀」這個形式也是大眾喜聞樂見的。結合起來看,如果節目策劃好,運作成熟,受眾是願意看以吃為主題的節目的。所以真人秀這個大類會接受度最高,當然也最難做。

菜譜類節目的話,在中年及以上,尤其是有了三代的觀眾中,接受度會更高。至於青年…烘焙類的節目還是很有市場的,烤個杯子蛋糕啊,做個心形的凍芝士啊,做點五顏六色的馬卡龍啊,青年白領女性之類的群體還是願意看的。但這類節目放在電視網路中的問題是,沒有錄製功能的情況下,很難學…

紀錄片舌尖算是成功的先例,「家」這種主題之外的其他類型有沒有人看,就不知道了。考慮到國內食品工業的現狀(要麼歷史不夠久沒的說,要麼工藝不夠高大上,要麼帶有其他各種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做一個正面節目的選材難度遠大過「食品質量報告」…

餐廳推薦嘛,有了點評網的年代,本地熱門餐廳根本就不需要看電視知道,我作為觀眾,更想看的是帶著味蕾去旅行的節目。

所以,我不覺得需求是問題。

綜上,

由於中餐多樣化和差異化的局限、製作方製作能力不足、餐飲商業化程度不夠高、明星大廚和專業美食家資源缺失等原因,國內尚沒有做出高質量的美食節目,那自然就支撐不起一個美食頻道。


天朝本就缺乏對美食的尊重,大家可以看看社會對廚師的看法,大了去的看法最多就是「能掙錢!」缺乏對食物的熱愛,對廚藝的鑽研,再有龐大的觀眾人群,也沒有美食節目製作的技術基礎。
一些業餘愛好或者根本就是硬上的主持人撓痒痒似的主持一些所謂的美食節目,還不是搓澡的下崗轉行說相聲,撓人也撓不對地方。


機頂盒上不是有 中華美食和時代美食兩個頻道嗎??
雖然節目不怎麼樣但不能說沒有吧


1. 沒有大量的中年中產階級家庭,因為這種頻道的消費群體必然是生活節奏基本固定,品味基本相同,食物文化上更加開放,視美食為生活追求一部分的中產階級家庭。於是根本沒有消費者!!!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現在大多數中年人已經形成固定的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多數中產階級上班族又外賣或者餐廳就能打發一天,沒有心思去品味美食帶來的生活體驗。
2. @張雨澄所說,電視頻道沒有市場化。根本沒有完善的市場化有線網路。
3. 中國美食文化各地差異太大,固有的飲食習慣又很難改變。像我父母很難接受其他地方的食物,但是家裡又是他們在主廚,相比之下美國人的口味相對單一又很樂意接受不同文化的食物。
4. 寫完時突然又想出來,中國人吃飯除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一個社交的文化,吃飯即是聚會,不論在外還是在家。在西方可能是因為美食的稀少(相比中國)和昂貴,讓體驗美食更加純粹。


2014-11-9更新,剛發現該頻道又一檔新節目,為愛做道菜,參見為愛做道菜---走進雲南文山

就是找幾個大廚深入貧困地區給肉都沒怎麼吃過的留守兒童做安格斯牛排海鮮撈飯分子料理什麼的……形式上有點山寨新加坡的名廚出走記,雖然相比名廚出走記又缺少點與當地人一同勞作就地取材的趣味,多了些鎮委書記親自開車送溫暖的中國特色,但還是比較正面勵志的。我小時候要是吃過液氮藍莓冰淇淋,現在的人生也許會有所不同吧。。。

--------------------------------------------------------------------------------------------------------------------------------

中華美食頻道是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的數字電視衛星頻道,通過中星6B衛星,在國內的落地城市和地區達到296個,覆蓋國內數字電視家庭用戶數總量已經突破7200萬。 中華美食頻道是亞洲最大的專業美食節目生產機構,始終把「內容為王」作為頻道核心競爭力,自辦美食欄目近50檔,節目總時長年愈千小時,頻道生產製作的美食節目精良、考究。其中,大型美食文化欄目《滿漢全席》在央視黃金時間播出長達7年,《絲綢之路上的美食》、《世界名酒品鑒》、《行走的筷子》、《健康新食代》曾多次榮獲世界美食美酒電視節、世界飲食類圖書大獎賽、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等權威部門頒發的國內外行業大獎。

我都看了好幾年了,問和答之前能不能先搜索一下啊?


這個不完全在於美食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於影視製作和傳媒的能力,當然還有名人廚師的作用。

像國外的另外一些美食類節目:
1. 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競技選拔類廚藝節目,美版最新的是第10季,http://www.fox.com/hellskitchen/。
2. 廚藝大師(MasterChef),競技選拔類廚藝節目,美版最新的是第3節,http://www.fox.com/masterchef/。
3. 鐵人料理,競技選拔類廚藝節目,日本富士電視台,播出於1993.10.10 - 1999.9.24。
4. 美食大冒險(Gordon"s Great Escape),美食搜索類節目,英國電社四台,2010年第1季,2011年第2季,http://www.channel4.com/programmes/gordons-great-escape/。
5. 廚房噩夢(Kitchen Nightmares),餐飲管理諮詢類節目,美版最新的是第5季,http://www.fox.com/kitchennightmares/。

這些節目的製作深得娛樂節目的精髓,從策劃、選材、選角、組織、場景、攝影、製作、宣傳等方面無不體現出專業製作能力。而且這些節目都是由名人廚師操刀主持的,要不然也壓不住陣啊。

反觀國內,比較多的都是主持人親自上陣,
1. 教做家庭私房菜的節目,
2. 評選家庭廚師的節目,http://hd.cctv.com/special/meishi/meishimeike/,
3. 評選兒童廚師的節目,http://www.cctv.com/program/mwzg/topic/life/C18441/01/index.shtml,
4. 更早的還有CCTV2的廚師電視擂台賽,好象是叫廚神什麼。
5. 最新的有中法廚一爭霸賽,http://chuwangzhengba.com/。

不知道第5個怎麼樣,但前4類節目,首先在定位和策划上就達不到水準,請來的評委是廚師、優秀廚師的少之又少,主持和評委們的專業能力都不夠,怎麼評判選手的呢?

再補充一個例子,我記得《誰來一起午餐》有一期節目講的是餐飲業創業,請來的創業導師是一位香港的廚神,現在五十多歲了,十幾歲從學徒工做起,慢慢成長為名廚師的。而競爭午餐機會的兩位侯選人都才二十齣頭,涉及餐飲業時間都不長。一個模仿國外玩起了食品化學,用低溫氮來處理食品。另一個則是通過名為紅色經典的高價主題宴席來賺取利潤。走的都不是尋常路。現場考驗他們的刀工廚藝,讓創業導師大搖其頭,數次提醒他們要老老實實打好廚藝基礎。現場主持人和腦庫們也給不出什麼建議,畢竟隔行如隔山那。

最新的《舌尖上的中國》算是通過學習BBC拍攝記錄片的方式開了個好頭,但想建設出一個美食頻道,要走的路還很長呀。


有美食頻道也沒有意義,最後都會淪為各個飯店的托兒


其實美食節目國內多的是,但是大多數的節目都是什麼樣的呢?
一個燙著花捲頭的老太太,在逼仄的老式公房裡面貼著白瓷磚的廚房裡配合著主持人熱情的講解自家做紅燒肉或者煎魚的小妙招。我幾乎從來沒看過青年男女上這種節目,什麼美女私房菜型男大主廚都是港台地區特產。年輕人里自稱吃(餓)貨(嗝)的多,肯留心學習做菜的少,前兩天我在答案裡面說做家務得學,居然有女生反問我做飯還要學嗎


因為我國美食界當前的主要矛盾仍然集中在

甜咸兩黨以長江為界,以粽子和豆腐花(豆腐腦)為主戰場的南北拉鋸戰中

顯然,沒有任何一個美食頻道夠解決這個世紀之爭........


因為國情還沒發展到那一步,中國大多數人還處在為房為車,甚至為吃為穿奮鬥的生存階段,進入到生活享受階段的人太少……哪有時間狀態去關注美食頻道……


對,你這一個「號稱」就說明了個大概,或許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的確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美食大國過。但是,現代社會呢,我們的飲食安全都沒有基本保證了,還有啥好自吹自擂的呢?每餐每菜必加碘鹽、味精、雞精、金龍魚油、毒醬油、工業醋酸、添加劑蚝油,我們好意思再自我陶醉、自欺欺人嗎?
至於美食節目,大多數是油、味精或雞精大廠商贊助播出的,其他就不言而喻、可想而知了。


缺少明星廚師。。。沈星啊什麼林依輪啊都能教做菜,但是專業廚師根本沒有當了明星的。。。自然也拍不出什麼有檔次的節目了。。。


高手如果經常稱自己是高手,不是很搞笑嗎


……題主真的看過電視嗎……美食頻道很多啊!!尤其地方台,一般都有美食頻道吧……反正至少四川就有《美食天府》頻道。如果題主那裡的電視無論如何都收不到美食節目,那多半是你們的地方文化里,對於「吃」並不十分看重。

而且不說專門的美食頻道,美食節目還是很多的。樓上都有舉例,我沒怎麼看過就不說了。

所以麻煩題主下次先考慮下「有沒有」,再來問「為什麼」。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西餐的計量都是十分準確的,每種食材多少,配料多少克,哪種烹飪方式要烹飪多久,都是有規可循的,只要照著方法做,就一定能做出一樣或者差不多的。

而中餐許多都是「適量」,「酌量」,而火候也是自己掌握,就導致了即使照著做也不一定能夠做的好吃,更別說一樣了。

所以美食頻道很難發展起來。


我在想,為什麼美國有這樣的節目存在。

首先,它必然是有需求的。對於電視節目而言,就是有觀眾。同時,節目要火,要長期生存下去,觀眾的數目還不能少。

然後,既然存在這個需求,必然存在滿足這個需求的商業組織。

再後,需求滿足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收視率。對於電視節目而言,要想更好的滿足需求,製作的質量和數量是重中之重。


再反過來思考為什麼沒有的問題。
第一,有沒有足夠的觀眾。
第二,有沒有優秀的製作團隊和人才滿足這類觀眾的需求。


記得以前有中央台電影頻道的世界美食之旅,不是走馬觀花逛逛隨便採訪路人的那種,而是正兒八經大廚在選好的地方把選好的食材拿出來做的。超愛看。後來不知道怎麼就不搞了,又出來一個世界電影之旅,然後就真的沒有了,連那個氣質主持人居文沛都跑去演電視去了。。


絕大部分的中餐廳,哪怕再高檔再有名,恐怕你進了他們的後廚兩分鐘後,你就再也不會再次光顧他們了,就這麼簡單


我認為中國電視熒屏上的美食做法 沒法讓大部分老百姓搬到自家餐桌 這兩年還好 電視欄目會展示一些家常菜的做法 早幾年美食節目凈請一些大廚做那些高檔菜 不是人們在家就操作的了的 另外 電視節目里的廚房跟家裡的差別比較大 雖然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有整套的廚房工具 廚房的用具也越來越先進 但是大部分家庭的廚房還沒有那麼現代化 所以就會導致電視節目中的做法 用具 沒法在家庭中中實際操作。
最後 非常重要的一點 沒時間看


推薦閱讀:

當前,弧面電視是否值得購買?如果不值,那麼非弧面5K—1W有哪些型號推薦?
有沒有可以提高4k顯示器顯示1080p畫面清晰度的好方法?
客廳不放電視是什麼體驗?
現在還有沒有必要買大尺寸的 1080p 液晶電視?
如何評價《奇葩說》第三季第一集?

TAG:美食 | 電視 | 電視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