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的人們為什麼不搬出來?政府有沒有義務幫助他們搬出來?
「大山裡」似乎已經成了偏遠、貧困的代名詞。有些人去大山裡支教,有些人去大山裡秀慈善。支援山區不僅路途遙遠,效率也很低,支援工作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為何不能將人煙稀少的山區變成自然保護區,並為山區人民在更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創建新的家園?要實現這個「不現實」的想法又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你覺得是繼續目前的支援方式好,還是幫助他們搬出來更好?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不少答題了。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不太容易。全世界都有這個問題。
在我國,移民搬遷扶貧,是若干扶貧方式中的一種。從遷出地來說,意味著對原有資源的拋棄和對祖墳的遠離,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從遷往地來說,涉及到一系列土地、房屋資源的重新調整安排,以及對新遷入人口的接納。
這種事,沒有政府的介入,幾乎不可能辦到。
搬出的村民重返原居住地的也不在少數。居住在雲南哀牢山的苦聰人,以芭蕉葉為衣,以高樹築巢為居,解放後被動員走出了密林,此事曾被報道,轟動一時。苦聰人後被併入拉祜族。前些年,有資料說,其中一部分,又重返原始森林了。
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形成的人文習慣,以及對舊山水的依戀,並不會輕易隨著居住環境的改變而消失。
同時,從政府方面來說,提高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是責無旁貸的責任,但同樣有個代價大小的問題。假定每搬遷一戶要10萬元,100戶就是1000萬,而後期還必須有一系列扶助措施。而搬出的村民還未必滿意。
此種搬遷不同於房地產開發拆遷,前者是巨量凈投入,後者則是巨量收入。
我想說的是:能不搬遷就盡量不要搬遷,如屬自然保護區或確實不具備生存條件,或創造生存條件,代價太大,則應搬遷。
例如,神農架的老陰峪河村,位於核心保護區,由於人群的居住,不利於金絲猴在這一帶活動,也不利於自然環境的保護,村民們進出雖然有幾十公里艱險山路,但經過艱苦的動員,200多戶居民,才依依不捨地整體搬遷了。
在所有不具備生存條件的原因中,最嚴重的是缺水,按我國劃定的標準,居住點距取水點垂直高度在100米以上,單程距離在1至2公里以上的,即為缺水村寨,這樣的村寨,在我國西北、西南地區是大量的。
現以貴州為例。山地佔87%,丘陵佔10%,平地只有3%。是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出城10多公里,處處都可算深山區,而且大部分為喀斯特地貌,土層瘠薄。農村人口達數千萬之眾。如何搬?搬到哪裡去?
這裡我有幾點基本看法:
一、如果實行大規模移民搬遷,中國人均耕地只有一畝多,安置是大難題。山區新開田,代價高昂,地力的培育也需時日。平原地區更難有地調整。所以,在中國,真屬扶貧移民搬遷的,至今也只佔一小部分。
二、最重要的是改善山區基礎設施條件。許多深山區,在公路修通後,憑藉山區的物產和資源條件,迅速變富的例子有的是。這些年,西南地區幾次大旱,靠新建的公路和鄉村公路和便道,我將其稱為「毛細血管」,山裡的農民用打工掙錢買的成千上萬輛摩托,一邊掛一隻塑料桶,在運水上起了關鍵性的大作用。
三、絕大多數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並不是不可以創造生存條件。靠建小水塘、小水窖,在幾乎完全裸露的石山上,一個村造出上千畝、幾百畝良田,大大改變了生存條件的例子,也多的是。貴州苗嶺主峰雷公山海拔1700多米高處的腳堯村,幾乎沒什麼水田,是苗嶺海拔最高的村,這個村靠種茶葉等由窮變富,每到採茶忙時,山下的人還到山上去打工。
四、由於種種原因,有些村取水點太遠,為一個村通路通電成本太高,即創造生存條件不如搬遷為好,才適宜考慮搬遷。準確地說,搬遷是不得已才為之的方案。
在這裡,我還想說,不能用城裡人的思維去演繹農村的事,也不能只用行政性的思維去想農民的移動。自以為是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農民,往往不切實際,十之八九會失敗,還糟蹋了錢財。這是過去有過的重要教訓之一。
現在一些村裡,大批的人員尤其是年青人外出打工,客觀上已經減輕了山區的扶貧壓力。最新人口的普查結果是,貴州十年間,本省戶籍的常住人口減少了700萬,加上新出生人口和外來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也凈減少了50萬,這是市場經濟的偉大功勞。
關於山區農民脫貧的問題,涉及眾多問題。再說一句,移民扶貧只是方式之一,在整個扶貧中,遠非主體。應當綜合思考,因地制宜,適宜用什麼方式,就用什麼方式。至於扶貧資金中的貪腐問題,資金使用的效益問題,尊重農民的自主權和首創精神的問題,為什麼會有許多村民住在深山區的成因等,這裡就不再多說了。實際上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搬出來的。我不知道他們搬到哪裡去了。但是我知道本地山裡面(距最近的城鎮五十華里以外,距鄉政府二十華里以外)有些村子只剩下斷垣殘壁和地圖上的名字。另外一些村子也大多隻剩下些老年人,估計人口流失至少在三分之二以上。我去過人口最少的村子就是兩戶人家,各有一對兒老兩口。顯然等他們自然消亡後,年輕人是肯定不會再回來了。
我喜歡爬山所以知道這些情況。感謝勺子的邀請,說說我自己膚淺的認識,目前的情況來看,一般落後的山區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兒童,為什麼不搬出去呢?是不想嗎?一般情況下當然不是,那麼老人和孩子搬出去能去哪裡,自然是投奔子女(父母),現有的各項制度卻有力的束縛了這部分人的意願,把這些人死死的釘在那裡。或許有人說我想的太絕對了,可以想的樂觀點,那麼好,他們自由的投奔了子女,可按中國的現狀是至少90%的山區外出打工者是租房或者是工廠提供宿舍,因為收入低,他們儘可能的把自己的日常開銷壓縮到最低,這樣可以把剩餘的收入帶回家鄉,用以提高家人的生活水平。可是父母和孩子去了之後,這些人卻發現,入不敷出了,孩子上學要交借讀費,老人看病簡直是天文數字,如果碰到不講究的老闆......最後發現在城裡辛辛苦苦工作結果卻拉了一屁股饑荒。
所以政府最需要做的不是把他們搬出來,搬出來青壯年依舊對大城市充滿了嚮往,依然會撇下土地去城裡闖蕩,政府要做到是提供保障,讓這些人可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力,平等的就業法律以及社會保險等等的權力,說白了,城裡人有啥他們也有啥,讓這些人可以自由的在這個國家內遷徙,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按我國國情,簡簡單單的把他們搬出來然後置之不理的後果很可能就是他們自生自滅。
其實他們不搬出來的原因,跟「海上鋼琴師 1900」的原因一樣: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以及對現有生活的滿足。能理解海上鋼琴師為什麼不踏上陸地,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山裡人不願意搬出來。
事實上是:
1。有很多人確實搬出來了,剩下的都是不願意搬,或者不敢搬的。
2。山裡能住的人非常有限,這些非常有限的人口數量遷徙事實上不會給周邊城市人口帶來明顯壓力。——這跟中國人不移民美國完全是兩回事,中國的人口數量,全進入美國的後果不堪設想。
每個地方的土地都是有主的,他們搬出來,就要佔用別的地方的土地,誰願意讓別人來分自己的地呢,什麼地方願意接受他們呢?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其實農民工就是在往外頭搬的大山裡人。
老一輩可能留戀家園,但年輕人總是嚮往更繁華更自由的生活——只要有機會。
搬遷可比支援的成本高多了。你要為遷出的人解決住房、工作,除非有巨大的投入——比如三峽移民工程——否則不太可能實現。
而支援,基本上都是用現成的交通設施運輸極少量人員和物資,邊遠地區的生活水平又低,並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對政府而言,幾乎可算是無本生意。雖說這樣的「興師動眾」似乎沒有盡頭,卻都是實實在在的「業績」啊。「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問題,你讓政府吃什麼?
跟我們的政府談效率,是在說笑吧。
我曾經也有和樓主一樣的想法,但是在我行走了半個中國後,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幼稚。
誰說在大山裡面就不好了,千年的農耕生活都活下來了,為啥非要搬到土地資源貧乏、擁擠、骯髒的城鎮?哪有那麼多就業機會?現在城裡人都往山溝里跑。我們太習慣於用收入來衡量一個人的幸福,用收入來衡量生活質量,請不要把城市人的價值觀強加給山區裡面的人,迫使他們改變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改變他們本已幸福的生活狀態。我們不也常常希望自己能過上田園般的生活嗎,人家已經有這種生活了,我們就不要去改變了。
至於那些資源匱乏,環境艱苦的難以維繫生計的地區,政府也在補助。要知道,真的活不下去的地方,他們自己就會離開。所以這個命題不成立。
1,不確定性。對外面的環境和生活不了解,不確定性越大,風險越大,如果當下生活還行,寧願不出去,而且大山裡的人有安土重遷的觀念,不願意勞神傷財搬來搬去。
2,前車之鑒。如果周圍有人外出打過工,上當受騙過(不在少數),在鄰里之間傳開,使得其他人更不願意出去,負面的消息對人的影響要大於正面的影響。
3,關係網。祖輩建立的關係網都在這裡,出去後沒那麼多親戚朋友相互照應。
暫時想到這些。
不用搬,
搬得話成本過高,
比較穩妥的辦法是鼓勵山村的年親人出去打工,孩子們出去上學,並給與照顧。這樣他們打工上學後肯定都紮根外地了。留在山裡的都是老人了。
大山裡面的PM2.5不超標呢
還是有高人啊。
劉克波,嵌入式軟體開發工程師,專註於網路傳輸/交換...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上面一句話說明了一切。政府為什麼要去幫助搬出來?還不是各種利益,政府行為的都是功利行為,自發行為才是正常的,我們為啥用世俗的眼光看這個問題?有知識就是好的?沒知識就是不好的?我也是貴州大山裡出來的,我一直沒有覺得大山裡很不好,雖然缺乏很多物質,雖然我到了首都拼搏,我們覺得不公平不善良,讓淳樸的人民變成爾虞我詐的慣犯就是好的?越是讓山裡的人出來,不能讓他們成為社會的支柱就是犯罪。看看美國社會的少數裔,失落過大必然帶來不穩定,破壞了穩定的結構必然要尋找新的平衡,新平衡到來前,一定是更加混亂。
這個其實在大城市也一樣,我親哥在福建福州上初中(80年代),他每周從家裡帶大米去學校(閩侯一中)最多帶幾個雞蛋,一般是沒有的,每天早上在學校里他們一幫同學在鋁飯盒裡放好米倒好水,放入學校統一的蒸鍋里蒸,中午和晚飯都是這樣,菜有的時候學校會賣,有的時候不會賣,這難道就說明那時候是苦的,也需要救助么?我認為生活的清苦不代表需要救助,典型的案例,中國的貧困縣每年都是要去爭搶的,得到了這個「榮譽」國家的錢就嘩嘩的來了,底下的人就開始嘩嘩的化了。貴州我的同學太多了,他們三天兩頭下鄉,每每看見貧困,他們不是麻木而是氣憤,為啥氣憤因為錢發下來當地人就喝酒吃肉一下子糟蹋完了,要麼是貪污掉了,發下來的衣服棉被,當即被年紀大的拿到市場上賣掉換成錢再次糟蹋掉,那些兒童就這樣沒衣服穿,沒被子蓋,還鼓勵小孩到處偷。扶持需要正常的觀念,要更絕原因,這樣才能讓這些大山裡的人得到真正的幫助。
不要懷疑我同學的良心,他半年獻血400毫升,堅持了15年,現在是全國的獻血模範標兵,他都看不下去的事,只能說我們方法不得當,措施無效。
那人那山那狗里里,劉燁演的鄉郵員,在爹爹老一代鄉郵員的陪同下,第一次走路進山送信。
挑著自己的半導體收音機,八十年代的流行樂在山間回蕩。
遇見侗族妹紙~~一見傾心。
但是他告訴爸爸,他不想娶她,因為他怕妹紙像他麻麻一樣,離開了大山,老想回家。山裡的人住在山裡就像腳放在鞋裡,舒服。
這裡面一方面是孩子對爸爸長期在外不太估計家庭,致使麻麻孤獨半生的抱怨。
另外就是對大山的好感了。
山、狗、人,一方水土,一方人。
看過《最後的山神》,講述東北大興安嶺鄂倫春人的生活,老一輩的人崇拜山神,打獵為生,還會用樹皮製作木筏,他們習慣了山林的生活,雖然已經改了漢姓,但都不願意放棄傳統的生活習慣。鄂倫春人中的年輕一輩,住在了政府的安置點,衣食住行都是現代人習慣,他們也不願意回去了。
別的地區我不知道,說說北京的情況。北京2004年起啟動泥石流易發區和生存條件惡劣區農民的搬遷,涉及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密雲、懷柔、延慶、昌平、平谷、門頭溝、房山7個山區縣。幾年來平均每年遷出六七千人左右,如果你去門頭溝、密雲等山區徒步的話,能看到很多被廢棄的村莊,這些村莊現在都成了北京特殊一景。
在GE上可以看看這幾個地方,都在門頭溝:黃崗村 39°55′38.87北 115°59′33.63東 海拔692
趙家台村 39°55′08.59北 115°59′14.70東 海拔579
搶風坡村 39°56′02.37北 115°59′11.66東 海拔700
密雲更多,不過我還沒找到。
不是說搬就搬的,能搬自然好;但是對於他們有些人來說那裡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根,竟使是苦,他們在那心安,這是中國古文化幾千年傳承下來的,也是為什麼我們有落葉歸根之說了
他們不認為他們真的搬出來後能否生存下去。好比在三線城市的很多人一直生活在三線城市,為什麼他們不來一線城市闖蕩一下?一種原因是他們活的很安逸。第二種原因是他們覺得出來沒準還不如在家那
從出生到六歲一直在山裡,每年寒假都會回山裡(現在正在山裡),今年暑假還想回山裡。如果我老了,應該會回來久居,多像隱居。
要是沒有得吃,當年祖先也不會去那裡住下,不如探討如何網路出售當地的土特產
推薦閱讀:
※「趙C」這個名字究竟能否錄入公安部戶口管理系統?
※如何排斥或者辯駁天賦人權學說?
※說說你所知道格鬥界的趣事或糗事?
※為什麼不廢除或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
※如何評價「呼格案」專案組組長馮志明因為貪污受賄一審獲刑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