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有必要嗎?你讀博士的原因是什麼?
馬上就要去澳大利亞國立讀研了,現在很猶豫要不要在那裡讀博,我不喜歡研究技術但又怕因為學歷錯失機會,請高人指點讀博真的必要嗎?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大概問早了半年,建議半年以後,對當地研究生教育大概有個體驗之後在思考這個問題不遲。雖然我覺得讀博士是我最為快樂的一段時光,但一般情況下,我都建議有為青年尊重生命遠離讀博,哈哈
我在去英國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讀博,而且根本沒覺得自己有能坐下來做研究的耐心——這些是基於看到國內的(科研和社會)情況而得出的結論。不過到了LSE之後,和教授很投緣,而且覺得這個地方的氛圍讓人很興奮,確切的說,我是被其「微環境」所吸引,才讀的博。換成另一所學校,也許我仍然不會想讀。
博士因為時間比較長(3-6年不等)是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時間合適、地點合適、有資金、自己願意讀,這都不必說了。很多人還會說資金的問題——確實,沒有獎學金自己掏錢讀,就算家裡賊有錢,其實這樣自費的學生出來,如果在讀博士期間也沒有爭取資金的經歷,找工作會些有問題。畢竟(成功的)課題申請是學術的必要技能之一。
很少被人提及的一點是「人和」,其實和學校尤其是和導師比較對胃口非常重要,不然這幾年下來比較掙扎。反之則比較爽。——這一點,不管是讀博的學生還是導師都會同意。因為學術(尤其是文科)是個「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行業。
總之求知的途徑很多,讀博是最為刻板的途徑之一,所以在選擇這個途徑之前,自然應該考察一下這些具體刻板的規範自己是否認同。 所以說是否在當地繼續讀博這個問題問早了。
簡單的說,
如果想進科研單位做研究工作,最好碩士之後直接讀博士; 如果想進大型機構並希望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建議讀完碩士之後工作1-2年再讀博士; 如果未必糾結於研究型工作,建議不要讀博。我特別喜歡別人問我「讀博士有沒有用」這個問題。我從來不花時間解釋博士學位能怎麼怎麼有用。我一般答:「沒用。」姑娘們我讀博士跟你們買birkin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總有一天你們會明白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一個沒用的事情上是人類能達到的最高的奢侈。
看到有友鄰贊同了其中一位同學的回答,我也覺得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所以我也來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事實上最近也有很多比我小一些的朋友一直在微博或者知乎上私信我,問一些我類似的問題。我就一次性得通過這麼個問題表述出來。抱歉,我沒有辦法一條條回復你們。
我攻讀博士的原因是,
1.我在讀博士前想清楚了,未來想從事教育工作。如果有一天我老去了之後,還算能給這個世界留下個軌跡的話,這個軌跡中的前邊多是依靠我的老師們的各種支撐。他們中的很大部分也都在感召著我成為一名教師。(我讀博士前也拜訪了很多我尊敬的老師們,細心聽取他們對於我是否適合在這個行業立足,是否應該要攻讀博士等的建議。他們給我的回饋,也是非常希望我能夠繼續下去。)2.我在之前有一個知乎問答里回答過,因為很巧合得讀到了《我生活的種種模式》一書,自己發現和作者Herbert A.Simon有好多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其他不談,就是尤其是他談到,他對知識本身的那種感覺時,我在冬天大半夜竟然拍案而起,大叫三聲。然後去外面狂走了好久的那種激動。也能確定,對於自己來說,其他東西相比我喜歡的知識本身來說並不能如此重要(當然也重要,我們活在活生生的世界中)。
3.我個人自我判斷,是一個還算勤奮的人。當然從到了碩士階段後,也有很多老師誇獎有悟性什麼的,不過那時候都還是很蒙昧的。(因為我自己也是不敢看自己三四年前寫的東西,心裡想,怎麼會有這麼差的時候呢。)很多人受不了孤獨,但是我卻覺得孤獨沒什麼,做頓好吃的就著讀上一晚上書不是很痛快?
4.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自己從高中後一直在漂泊,也算是好多的坎坷吧。當然也時常為錢發愁。讀博士前一年就已經和博士導師敲定會去讀博士,也有不少原因是他在財務能力上很強。事實上讀博士到現在,我沒有再為錢發過愁。可能到我老了之後,我回顧一下的話,最踏實安心閱讀的就是這個階段。
讀博士之後漸漸顯現出來的一些原因。
1.選擇了合適的指導老師。其實這一點,對於想攻讀博士學位的朋友來說,特別特別重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我過去寫過的一篇專欄:一個導師能為你做什麼? - 書蟲子 - 知乎專欄
在這裡,拿我自己打個比方吧。自己就不合適特別嚴厲和對我管得很細的老師,很可能和我的氣場不相符。因為我個人的思維比較爆炸一些,如果比較講究程序和按部就班的老師可能就無法忍受我的分散型思維方式。但是我的老師總是會說,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從這個現象中我們能總結出來什麼呢。又或者,你說的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想法,我們需要證明它,是嗎?也就是說,老師總是在鼓勵你思考更多,但是也保證你不會理論火車跑出軌了。2.從博士第二年,過了一系列語言,研究方法的嚴苛要求後,基本時間都是我個人的。導師也不拿俗事干涉我,而我有一間研究中心的小小的辦公室。暢快得閱讀,暢快得和圈子裡的朋友們討論,暢快得和教授約時間討論。沒有必須要寫多少SSCI才能畢業的要求。反而使得我在沒這個壓力的情況下,不會成為一個窄域專家,暢快閱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任何有興趣的地方。暫時擺脫了為more SSCI--better Chance--better fundings--survive--may produce more SSCI的怪圈。有充足的時間和閱讀保證來真正解決一些社會科學問題。要知道,對於社會科學研究者來說,各種材料的閱讀就相當於實驗科學中的不斷嘗試。雖然嘗試得多並不一定就會有結果,但是沒有足夠的嘗試是不可能有突破性研究結果的。
我自己讀博士至今的一些感受。
1.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好聽的學歷就讀博士,因為這是最不值的一種方法。對於研究根本沒興趣的朋友,會發現在讀博士階段必須要學習的很多理論根本學不進去,也實在沒興趣學習,心情也很差,老是覺得這個能有什麼用呢,哪怕勉強考過了,讀完了也就忘記了。那又何必折騰自己呢?什麼都能浪費,最不值得浪費的就是時間。而且脫離實務領域多年就為了一張學歷,發現讀完後很多當年的朋友因為工作經驗已經得到了更好的工作位置,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2.不要以為做理論和做研究,就一定適合內向和不擅長交際的人。恰恰不是,內向和不擅長交際的人很可能無法在學術界立足。不說遠期的博士畢業後,自己要承擔未來的經費等任務時,需要自己獨自挑大樑去面對整個學術界對你的批評甚至責難,來獲得研究經費。但就在博士期間來說,內向的人也很難很難。很多學術的新思想往往都是和不同的人交流和接受別人的批評中獲得的。我自己寫的很多東西,寫完了,就要郵寄給師兄姐們,旁系的教授和熟悉的朋友閱讀,就是因為自己知道,他們的評論是很珍貴的東西。很多時候,往往是他們的一句話能夠點醒作者。因為一個人既不可能讀完世界上所有的書,也不可能做過所有的實驗嘗試。但是過於內向或者不擅長交際的朋友,在這點上就很吃虧了。「和聰明人在一起看看世界之巔,雖然只是那麼一瞬,也算領略過。」
1.
可能過去一年二語習得學得有點魔怔了,motivation的概念揮之不去。《我為什麼讀博》大概能寫一篇SLA/教育心理學有關motivation的案例研究吧。由motivation,我想到了許多。
內生動力(Intrinsic motivation):我想讀博。我喜歡科研,也喜歡教書。我喜歡文學選讀和文學史多年,從高三填報人大英語專業那一刻起就是要學英語文學、了解語言學、最終去做文學教育的。我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就會研究它的原理和本質。至少從高三起,我甚至沒有系統地想過讀博以外的可能。
外在動力(Extrinsic motivation):我需要讀博。我想做高校教職、學術出版編審相關的工作,這要求我讀博。
職業需要四個字應該就回答了本題的「必要」這個問題了。如果你不想做這個職業,那就沒有必要。不過我覺得「必要」不如「想讀」那麼重要。
2.
可能是從小在讀書方面遇到的挫折太少了,我對自己的定位沒有過太大的變化。倒不是說覺得自己一路多拔尖,而是一直覺得自己【獨特】。不知道是不是就像美國一度標榜過的那種特例主義(exceptionalism),總覺得很多事情我有我自己的模式。但是,外在動力這回事讓我明白,有些時候不要把自己想得太獨特。讓我們承認,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人不過都是在為想做的事、想從事的職業秣馬厲兵罷了。讀博沒有高人一等,博士學位不過是一個從業資格證。想成為星級大廚就需要廚師證書,想取得高等教育的科研崗位就是要求經過嚴格的博士學術訓練。人生說來辛苦,時時刻刻都要靠外物「證明」自己。學位,成績單,從業證書,榮譽證書,語言成績,實習證明,推薦信,作品樣本,彷彿一個活生生的人就變成了幾張紙。五六年艱苦研究,將來一紙diploma,拿去學歷認證,最後找工作的時候「證明」自己罷了。謀生亦追夢。人,不過都是在各自的領域和崗位不斷打磨工作技能,以便更好地生存罷了。沒有什麼可神化的,更沒有什麼可妖魔化的。
還有,時間長了慢慢隱約覺得,愈加認真地進行自我認知就愈加不清楚內外動機二者的邊界。一件事情,「我想」 「我需要」 和「我習慣」根本誰也離不開誰。那天和兩個碩士一起申博的朋友的賢者時間談話成果:身邊這些要讀博的同學大約都有一種「執念」。能有很強的motivation讀博士做學術的,不少是有種長久以來的熱情和興趣,時間長了甚至變成一種自我認知的固定模式,「總覺得我將來肯定會去做xx」 「從小就知道我會去xxx」 云云。二語習得中的identity approach認為,有些人學語言的動力在於想要贏得該語言的社會文化社群的成員身份(community membership),逐漸構造出了 「imagined identity」(Pavlenko Norton, 2007),哪怕此生可能都不會去到那個國家/社群,內心也還是會構造起一個imagined community (Anderson,1983), Benedict Anderson管這個叫想像的共同體,二語習得和社會語言學借鑒了這個社會學概念來解釋語言學習動機。現在覺得,不光學語言,學習和其他許多事情都一樣。所謂的imagined identity,漸漸會成為一種目標和自我暗示吧。總覺得自己將來會去讀博的,會成為博士的。你要真問我你是不是真的「想」讀博「要」讀博,是不是真的「喜歡」文學,我其實也答不上來。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想?什麼又是我認為我喜歡的那個「文學」?真的是「我」喜歡嗎?
可能是從小在學習上遇到的挫折太少了,我給自己定的那個imagined identity竟然一直就沒有變過,就是一個對語言敏感、鑽研文字的人,憑藉一身百無一用是書生的瀟洒,拿著剛夠自給自足的funding自命不凡罷。做著世上最迂腐的鑽故紙堆的、不能變現的工作,還有人給你付錢,不是很幸福么。
想到imagined identity的心理暗示效應,我最近一直不斷反思「自由意志」這回事。存在主義幫助我們思考了許多關於選擇的問題。薩特認為人要追求終極自由。自由選擇總是不自由的,因為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清醒地認識到所欲,並控制慾望。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嗎?你又怎麼知道你做的選擇是你做的選擇呢?我當然可以說我從小喜歡語言,喜歡文學,喜歡一件事就喜歡研究它的原理,可是每每說道 「從小就喜歡」,不免產生「是喜歡還是慣性」 的問題。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我一直以來的「喜歡」不過長久以來自我暗示自己喜歡呢?看似是我自己做的選擇,可也有可能是一種奇特的慣性在推動我罷了。
不管申碩還是申博,我一直避免在PS裡面寫「我從小就喜歡,從小就如何如何」,不僅因為這是天朝小學生作文的陳詞濫調,更因為「從小就云云」在本質上並不能說明任何事。
3.
小圓,英語怎麼才能像你一樣考到148啊?
哦,錯一道閱讀理解不就行了么。或者錯一道聽力和一道完形填空也行。
多年後:
小圓,你為什麼讀文學博士啊?
哦,因為我可能沒時間讀語言學、哲學和文學三個博士。只能讀一個的情況下,我選了最不想不讀的。
4.
讀書的忙碌不影響我下廚的興緻,不影響我對美妝和穿搭近乎中毒的熱愛。有時候在圖書館被美國同學笑談,你是來學習的還是來參加時裝周的。
之前參加宣講會的時候,師姐說道,PhD students also have a life.
眼觀很多在讀博士生,忙碌是當然的。讀書的強度與碩士不是一個量級。但大家該有的正常社交、愛好、偶爾的出遊是不影響的。
比起迷茫和痛苦,讀博的忙碌和壓力其實不可怕。
5.
博士階段學習和研究呈現出超乎想像的細化。其實碩士時候就是。同一科系的人在研究不同的專業,同一專業的人在研究同一學科的不同方向,同一個方向下研究不同文化語境,同一文化語境也可能用不同的approach,哪怕大致相同,研究的issue也不同。隔行如隔山,同行亦如隔山。這個道理我是在碩士期間上博士課悟到的。加上文科博士沒什麼小組項目,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其實我很享受這種專註於自己的事的感覺。碩士的時候有同學跟我抱怨留學孤獨,嗯,有人管這個叫做孤獨,但我把這個叫做【沒人打擾真好】,只好默默地聽同學傾訴完,安慰ta幾句之後各干各的。我前面說過,我傾向於認為自己「獨特」,大部分時候自我中心主義。所以,能一直做自己的事,渾身上下只有自豪二字,沒有地方寫孤獨。擁有這種人格,還有什麼比讀博更適合我的職業嗎?之前在賓大那個回答里說過,我們可以認為,不管在哪裡讀書,本質上都是要發現和探索自己。我想讀博就是一段絕佳的與自己相處的經歷吧。我比較幸運的一點就是,我在年少時就明白了本自然段的雞湯。有人管這個叫活得明白,我覺得不過是家裡遺傳和後天影響的不care的性格吧。我不關心自己是否和別人不同,我清醒,了解自己,敢做,果斷,無所謂。不管別人怎麼樣,把自己喜愛和擅長的做到比較頂尖的位置,到時自然有我一番道理。
6.
對了,至於女博士一類的論調,人和人之間如此不同,個體如此獨特,豈是一「男」 一「女」 一「雙」 一「三」 四個字就能標籤化的,說我是什麼性別我都無所謂吧。
7.
散養 vs. 圈養
媽:你覺得學習對你來說是種負擔嗎?不是吧。
我:不是。
媽:哦,讀吧。
我家關於我讀博的大討論全文記錄。
8.
老公:「讀啊,為啥不讀。給你錢。」
我:「哈哈,北美是全獎。」
老公:「那更得讀。缺錢就問我和媽媽要。」
9.
關於讀博的時間投資問題,我也猶豫過,不過大都是一閃而過的念頭。該堅持自己的節奏還繼續走。特別影響我的是張磊校友在人大2017屆畢業典禮的演講:
「我希望大家選擇做時間的朋友。作為投資人,我自己的感觸是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做選擇,時間自然會成為你的朋友。2011年我在人大捐建高禮研究院,在那裡我經常對大家說,這個世界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有句話叫「風物長宜放眼量」,就是讓我們從遠處、大處著眼,要看未來,看全局。我常常給創業者建議,要學朱元璋「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個戰略在創業中有效,也同樣適用於你我的生活。
做時間的朋友,需要極強的自我約束力和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在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 的世界裡,懂得「滯後滿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早已先勝一籌。我把這稱為選擇延期享受成功。
希望大家都能堅持自己內心的選擇,不驕不躁,好故事都是來自於有挑戰的生活;持之以恆,時間終將會成為你的朋友。在這裡與同學們共勉。」
10.
還是張磊校友在人大2017屆畢業典禮的演講:
"在這裡衷心祝福大家,用捨我其誰的魄力去勇敢擁抱變化;用第一性原理去不斷探究世界的價值原點;用人文精神去點亮心中的燈塔,Think big. Think long."(完。掌聲雷動)
文學說到底是人學,是不斷探究人類精神和行為的方法之一,是不斷探究世界價值原點的無窮的科學。我很慶幸自己一直走在申請學校時寫的PS里的那句話:Literature is a way of knowing.
我讀的是最沒用的東西。
11.
我在賓大做過peer advisor這種graduate student assistant,基本就是給一年級的同學開一些學術類的workshop,組織一些講座和討論會。去年辦的PhD application workshop請到了系內的教授們作答疑。在談到「應不應該讀博 /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 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英文):「不鼓勵只為了一個學位/頭銜去讀博。那很痛苦。為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投入五到七年,不會真正地成功的。」 最後那一句 「things will not work out」 我記得非常清楚。就是我說的,讀博的「必要性」不如「想讀博」來得重要。不要為了學位/頭銜讀。
12.
算不上富豪家庭,但還沒到需要出去為下一頓飯錢奔命的地步。我剛剛說,做著世上最迂腐的鑽故紙堆的、不能變現的工作,還有人給你付錢——讀博不是一份很幸福的工作么。當然,讀博自給自足基本沒問題(北美PhD大都全獎),但也要考慮到五到七年 「不能反哺家庭」 這一點。家家情況不同,結合自身情況考慮吧。這方面我媽媽的觀念是,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確保她掌握了獨立生存的能力,至於能不能立刻反哺家庭,父母其實不一定在乎。
說真的,多把我媽接到美國玩玩,多回家陪她說說話,比給她錢頂用多了。
13.
我可能是很多中國家長擔心的那種孩子類型的反面。我媽媽從不替我選擇,也不擔心我的任何選擇。
遇到過太多口口聲聲「迷茫」的人,不分年齡,太多人問著奇怪的問題,太多人活了半輩子也沒活明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別人真的很難切實地幫到你。見過太多自己沒主意,最後讓爸媽操心得團團轉的孩子。見過太多一口一個迷茫的私信問題。
隱隱覺得,像我一樣從小目標特別明確的死心眼,也是傻人有傻福。
14.
我自己關於讀博的種種個人考慮大約都在這兒了,希望有參考價值。這些有不少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我來說,想清楚這些問題,遠比我成績夠不夠,申請材料幾何,錄了哪個學校,專業牛不牛,光環亮不亮,有沒有用,能賺多少錢更重要。人要生存,更要活得明白。不斷了解自己,然後不斷質疑自己對自己的了解,再不斷發現自己。
其實不管你讀不讀博,學歷如何,從事哪一行業,保持一個清醒的自我是最重要的。題主描述的那種糾結我非常理解,但最終的取捨還是要你自己做,別人能給的最好建議大概就是「忠於自我」這四個字。而且糾結不止於此,讀了博以後做課題參加項目,定題,寫proposal,proposal hearing,論文,論文答辯,畢業後求職,謀到職位後上tenure track,一步步總有糾結。做選擇的難處不在於選擇什麼,而在於捨棄什麼。你說你不喜歡科研,但比較想要博士學位帶來的機會,那麼你就要問問,你肯不肯為了一個學位放棄自己真正的興趣、放棄同伴們正在工作掙錢的5-7年時光,再問問自己,肯不肯為了想追求的事業和方向放棄學位光環和它帶來的工作機會?如果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那就反過來想想自己能放棄什麼。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最高的那一層「自我實現」說高也高,說容易也容易。不管你是否高學歷、是否高薪,甚至不用管所謂的眼前苟且還是詩和遠方,我們就只看自己所做是不是忠於自我、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好了,根本沒有誰高誰低。前路漫長,如果將來能走在一條忠於自我的道路,大概還要感謝祖師爺賞我飯吃。
——————————————
References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Pavlenko, A. Norton, B. (2007). Imagined Communities, Identity,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NY: Springer US
我讀博士就是為了做學術,並且以此為業,這是我在小學就制定的目標,當年幻想的職業是科學家或者畫家,最後我「選擇」了前者,說「選擇」似乎太輕鬆了,中間的磨難很多,只是初心難忘,一以貫之。現階段已經完成了小小的第一步。至於「必要與否」看你的人生目標和規劃,成年人做事的邏輯是制定目標,選擇路徑,承當風險然後勇敢行動。其中,最關鍵是第一個和最後一個。 你的目標一旦明確,路徑往往是清晰的,特別是當下這個信息比較通暢的時代,獲得諮詢並不算太難,承當風險也只是心理調適而已。你是你的選擇,你是你的行動。
如果喜歡研究,並且希望進入正經的學術圈,那麼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只是非常小的第一步而已。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那麼讀一個博士也是確定自己是否該做學術的好方法,雖然我推薦先做個學術型的碩士。如果你碩士就讀得很難受,那麼博士自然可以不讀。 美國大把的博士畢業後不待在學術界而選擇進入業界,這個比例是90%。 所以,別覺得讀了博士沒進大學是個什麼羞恥的事情。
如果你家境優渥,也可以把讀博士當成是一個經歷,這就和去非洲支教搞慈善是一個性質。 當然了,一般來說讀博士都得退一層皮,我個人在讀博士期間除了學術以外也獲得了很多的歷練,認識了很多的盆友,見識了未曾見過的風景。
如果你的目標就是世間的繁華。那麼讀博士不是一個最優的選擇,甚至是一個非常差的選擇。你應該投入滾滾紅塵,那才是最優的選擇。 我的親弟弟大專畢業後馬上和我高中學歷的表弟去創業,現在他們已經小有成功,現在有車有房有妹子。他從來不在意學業,我也未曾多講,人各有志。讀博士會有一定概率無法畢業,所以如果你僅僅是害怕進入就業市場,那麼這個選擇真的談不上多麼最優。 如果讀博士只是你的一個避風港,那不是一個好的避風港,你想要什麼,就去做,別逃避,人是喜歡逃避和自我欺騙的存在,越是聰明越是能自我欺騙。
(背景:不能逃避!)
1.最近這個階段還是在考慮要不要讀博的問題 在糾結到底是留東京大學然後中間去美國交換兩年(日本和美國的選擇) 還是一定要gap一年再去美帝的四大(Stanford, CMU,etc.)。我本來是來找一個博士、碩士職業發展曲線的對比圖,沒有找到。曾經有朋友或是家人問我為什麼讀博(明明早稻田+東京大學的碩士學歷完全夠用了,而且有論文有專利),博士和碩士在工業界發展的不同等等,這些問題我現階段可能還是回答不好,或者很難講明白,自己摸索了好久,我想就著這個問題好好整理下自己各方面的想法。裡面也會提到題主想問的職業規劃 以及可能碰到的各種機會和選擇。
聯想到之前一篇文章 女博士在京辛酸買房記:同學想讀博嗎?先買個房吧 裡面提到的種種:五年的時間成本+畢業難+畢業後沒房沒車沒存款的問題。可以從投資的角度進行分析(這裡的資源是自己的五年時間)。2.博士做研發到底在做些什麼,拿我現在在實驗室的主導一個課題的經歷來說,如果我有一個不錯的idea和課題 (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和看過的論文 大概知道哪篇paper什麼方法可以用 大概知道結果好不好 但就是自己懶不想碼代碼) 具體實施的時候 讓合作夥伴或者實驗室的小盆友去碼代碼幫我實現一下看效果好不好; 或者我自己推完公式 讓其他人敲成電子檔或者寫文檔 我再修改一下成為最終的paper+申請專利;工業界的一個研發項目應該也是這個樣子 博士生負責領導一個研發項目 (告訴別人這個方法應該有用 理想結果應該是什麼 以及想要什麼結果) 碩士生和本科生主要負責實現 (順便做些雜七雜八的小事 ); 至於創業也是 既然是我的專利 自然公司CEO也是我 給其他人講明白了實現細節和我想要的結果 他們負責實現就好了。
3.先說讀博的最高理想,即人生的最終成就,這些PhD本身也是最優秀的一批PhD(四大名校+最好的專業+最牛的導師+最牛的學生之一),例如:斯坦福/CMU的機器學習實驗室 比如Eric Xing的機器學習實驗室的Zhiting HU師兄(因為師兄跟我做的其中一個課題一樣,所以用到他們的一篇論文,此外Eric Xing去東京大學的機器學習實驗室訪問過,所以跟我比較契合,所以他們實驗室應該是我目前階段的最佳選擇)。(當然其實李開復和吳軍是最好的例子,李開復是CMU的師兄,吳軍是約翰霍普金斯自然語言處理的PhD,後面再仔細說他們倆)讀五年的PhD會得到什麼、都有哪些資源、機會和選擇呢?我簡單整理如下:
如果按照CMU的學費來計算,老闆給RA全額獎學金,即學費(一年52000刀,如下圖所示,五年26萬刀,摺合人民幣180W)+ 生活費 總共算作250W(拿到phd之後可能暫時還沒什麼存款 可是這250W全投資給了自己的深造啊), 別人給你出錢,投資給了自己的教育和深造,做的是自己喜歡的研究,為未來發展積累資本,哪裡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職業履歷,讀PhD中間可以在旁邊的大公司實習 因為牛實驗室一般都是大公司直接問你的老師要人的 這樣博士期間在工業界也有一份不錯的履歷;發的頂級論文和專利都是自己的,還有身邊的同學和導師這些資源(你的同學和朋友發展肯定也不會差,你的老師是行業內大牛),為以後創業打下基礎,而且加州那邊創業的氛圍確實很好,尤其斯坦福和矽谷(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應該去美國 東京在創業氛圍這方面貌似還是不行?!);還有一個含金量非常高的博士學位,通過EB1拿綠卡也非常容易;一句話總結:PhD的最終成就一般而言應該會更高 最差也差不到哪兒去(當然自費文科博士 女化學博士 確實讀博的話性價比不高)4.職業發展路線:
拿李開復和吳軍舉例,吳軍讀了大半輩子的書,我記得以前在讀浪潮之巔的時候大概計算了一下,他僅用了九年的工作時間達到了現在的事業高度,也就是說加上讀博的時間,幾十年磨一劍,所以最終成就應該會高一些,居於社會頂層很正常。他們的職業發展路線是這樣的,畢業之後到工業界可以主導研發幾個項目 自己手裡又有很多頂級的論文和專利 有了原始資本積累可以獨立創業 或者去做風險投資 繼續投資這個領域的項目(因為他們自己本身也是領域內的專家 可以看出來項目的可行性 創新性和含金量)從讀完博回國發展的角度來看,深圳的孔雀計劃,國家的千人計劃,給錢給戶口給住房還有創業政策上的優勢和扶植,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歸嘛:為國家帶來某個領域的革新,主導某個國家重大專項研發,或是創業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為自己賺錢。你已經是最優秀的一批人了 你的時間和精力已經不僅僅是自己的了。(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我所在的人工智慧及信息安全領域都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了)5.讀博比較偏理論?!至少在人工智慧領域不是這樣的。
我現在23歲,如果順利讀完博估計要28歲左右,博士給人的感覺比較偏理論,會讀傻,但是我個人覺得在人工智慧這個領域學術界和工業界不分家,比如圖像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精確度的提高都是實打實的,放到工業界完全就可以用,出去就可以找工作也有很多選擇。 最重要還是要跟一個大牛導師 比如Jordan的徒子徒孫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Eric Xing,吳恩達Andrew Ng都在這個分支下),如果是這種最頂尖的實驗室 做的東西都是最前沿的 比如facebook和google總是去CMU挖人 一挖一整個團隊過去幫他們研發無人車等等 又比如吳恩達被挖去了百度當首席科學家 所以工業界和學術都差不多 反正大牛都是這幾個人。推薦看一下最新這一季的最強大腦裡面小度和腦王的決戰(看到他們的三場PK的題目我就笑了,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確實baseline都已經挺高了,人類在這兩個領域自然干不過AI,有本事PK一下文本處理和自然語言處理啊)6.其他一些細節和福利: 包括未來孩子的教育、資源(有名校的父親 自然會有名校的兒子 比如你的同學成年後都成了學術界工業界的大牛 你兒子去他那邊讀個碩士什麼的 基本條件達到了之後 不就是一句話一封推薦信的事兒嗎)
個人素養 生活品質 社會階層 生活圈子等等 這些都不是簡單用錢可以衡量的 越是在社會中下層 越是有很多奇奇怪怪不合理的人或事耗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這一點深有感觸。
7.我覺得我不是給學弟學妹灌雞湯 (雖然李開復生病前整天寫雞湯 但他就是不寫這些最本質的東西 這個CMU的學長當的 真是。。。)這些東西確實是一步一步有跡可循的 打怪升級走好每一步 結果自然不會很差
8.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當然要靠自我奮鬥 當然也要考慮到個人選擇和歷史進程 個人覺得最明智的選擇是趕上這波人工智慧的浪潮(逃)
9.如果不是最好的學校最好的方向(e.g.CMU或者斯坦福的機器學習) 我覺得PhD沒必須讀 因為人工智慧領域就業已經挺好了 在工業界反而成長可能會更快更實用。不喜歡研究技術,這句在我看來說得有些草率。因為你還沒有真正的了解研究技術。至少讀碩期間,做好應該做的研究工作,滿懷熱情,而不是想著談朋友移民等等其他的事情。如果你所處的實驗室科研氛圍不錯,相信你可以體味到科研的樂趣,且也不象你想的那麼難。此時再考慮是否讀博不遲。博士是個一生的榮譽,冠於名前。最好真的有興趣才去讀,不然過程肯定痛苦。不要是因為以後收入高社會地位高等等硬著頭皮去讀。在我看來,從事科研的樂趣來自開展科研的自由感覺以及提出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一開始做科研前一年肯定會遇到瓶頸,到時候你可以再找我。希望有幫助。
全球經濟不景氣,金融危機即將來臨,適宜進行避險投資,譬如說讀博。
有學術理想的讀博固然是好的,但我覺得對於沒有學術理想的人讀博我認為也應當包容。學術與其他工作也是相通的,只是一種工作,不必過分拔高。在做出是否讀博的決策時,一是需要分析你所處的行業你的職業規劃中讀博的現狀,明確讀博必要性、可能的收益及風險;二是分析你自身最在意什麼,讀博是否是你目前情況的局部最優解。
首先我們先分析讀博之於科研的現狀:
1. 博士生於科研的供不應求:
博士制度,形成19世紀的德國,而能夠延續至今。其合理性也植根於其所在的科研圈子。 科研圈子就是一個等級金子塔,處於金子壇底層的博士,以低廉的試錯成本,維持著整個塔的穩定。比如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都是極為耗費人力物力而且通常比較枯燥的。 這些學科的發展都是通過海量的實驗試錯才能有所進步。這使得招收大量博士生變得特別的具有必要性。 歐美髮達國家的學校理工科現在大量招收亞太地區的博士生,就是反映了這種需要以及本國學生不願意進入這些領域造成的供不應求的現實。2. 博士生於科研職位的供大於求:
博士生對於科研工作本身是很需要的,但卻沒有那麼多科研職位給博士生做。 這不是很矛盾嗎? 其實你想想這正是硬幣的兩面。 假如我是科研機構本身,你畢業了我要給你個教授職位,我要付出至少多10倍的薪水,而剛剛畢業的你與新入學的博士生差距卻有限,你說我願意招嗎? 當然不願,不如要個博士生。那麼好吧, 我給你一個叫「博士後」的職位, 聽起來特別牛, 實際上就是相當於一種延期的博士或者科研臨時工。因此博士頭銜雖然是科研金子塔的入場券。但是被很多博士生忽略的是,這張入場券背後依然是金子塔上寬下窄本身造成的高淘汰率。你不僅需要讀完博士,而且要卓越,才算真正獲得這張入場券。 當然世界上大多數職業都有金子塔結構,只是多數行業的人一開始就心知肚明並早有準備, 把賺足現錢作為保底。而博士這個行當天生後知後覺,大部分博士生甚至博士後到很後來也搞不清市場情況。
上圖為博士畢業生在美國科研機構的供求關係曲線,藍色的是供應,黃色的是需求, 實線是當年的數據,虛線是積累的數據,可見越來越嚴重的供大於求狀況。數據來源Nature。3, 博士生成果的成本收益分析:
首先,博士生的工資相當於其所在地的平均工資,可以忽略不計,這個錢基本是維持生存的,完全不計入收益。博士生的收益,基本是由他的論文成果決定的。而論文成果這件事,基本是成本很高,風險很大。 因為好成果歸根結底是個小概率事件,一個很好的可以出成果的東西掉到你頭上的可能幾乎為0. 而如果出不來成果,博士生也被要求在一定時間有所產出,但這樣的東西多半是一出來就入了學術論文垃圾堆。 在這個過程中,博士生除了拿到頭銜外,他創造的成果幾乎很難說有什麼成效。
而成本呢? 你可千萬不要以為沒有成果但我也沒付一毛錢。你付出的是你最寶貴的青春,這每一份每一秒, 都要和你不做博士同等時間所能得到的平均工資以及從中積累的經驗值做比較。如果你得到的總量小於前兩者, 那麼就是你每天都在虧損。 當然你可以說最終頭銜可以值會這個成本, 但是這個計算是自我安慰還是真的如此卻是值得懷疑的。一個沒有產出的博士,其頭銜除了騙騙外行基本是一張廢紙。你用你四年時間證明了你的失敗,證明了你的缺乏止損能力,你很難被科研金子塔接受,而聰明的公司也顯然也不會糊塗。
所有的工作都要試錯但是博士生的試錯成本顯著高於其它工作,因為科研工作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但反饋率極低的活,你在很長時間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確道路上,也就更容易為試錯付出高昂成本。
博士制度存在已久,但存在的不代表合理的,這個世界很多的存在,只是歷史遺留,是慣性。
其次,我們來看看, 讀博之於個體綜合長遠發展:
如果把讀博僅僅放在科研領域看,文章從上一段就可以停止了。 但是事實上大部分博士都沒有進入科研界,因此,一個更廣泛的成本收益分析很有必要。在這一部分,結果會稍微樂觀一些。1. 博士的長遠經濟效益:
美國國家統計局的一張從長期的經濟效益角度看, 博士的確比碩士畢業生的長期積累平均工資水平要高,但是這個區別要依據領域而定。 如下表中可見,對於商科,工程類這個區別不大。 而對於理科和心理學, 這個區別高達30%以上。 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專業在本科和碩士階段的積累不足以進入相關的核心領域, 而博士則大大拓展了可能的發展路徑。這張圖代表的情況是否代表中國我不太清楚,因為美國的產業結構顯然比中國更適合高學歷人群。但是起碼這張圖代表了現代市場經濟對智力資源的估值傾向,並無出現市場不看重知識的情況。
這張圖可謂意義豐富,從中可以看出碩士其實是性價比最高的學歷, 付出的時間較少但是在不少領域都有大量提升。 更令人驚訝的是, 理工科壓過商科是所有高學歷人群工資水準最高的領域, 理工男可以含笑酒泉了。 這從根本體現了經濟的實體還是要靠理工科的搭建。2. 博士之於個人能力提升:
既然有人願意多付工資,業主還是對博士具有一些期望值。 首先是專業知識, 如果你博士積累的專業知識恰好與你工作的領域對口,這些專業知識對企業顯然是很好的工具。 這就是我們有時候說的, 某一個領域開始發展,老闆帶著他的PhD去挖礦了。
那麼綜合能力呢? 一個博士的綜合能力是否更高? 有人說博士有更強的思維能力,有人說博士提供給人以持久能堅持的證明。 我都持懷疑態度。
首先我覺得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是一個非常綜合和多元的素質。 某種程度上,管理和公關需要的思維能力一點不比科研少,而且需要人思維更加迅速全面。 博士顯然在這些方面沒有優勢。 一個人任何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通過學習提高, 而時間放在哪裡就會提高哪裡。 博士提高的是分析性的思維能力, 包括綜合概括,邏輯推理等。
但即使在博士擅長的那部分思維能力方面,我也對讀博本身的作用持疑。博士的主要任務是像完成一個工程一樣回答一個未知問題,如鳥兒是怎麼飛起來的(joke)。的確確需要大量腦力勞動是真的,但是腦力勞動不代表產生思維能力。 就像勞動也不一定產生價值。
事實上一個能夠增長思維能力的東西很少是封閉的,而現在的科研圈則比較封閉。你需要強烈持有某觀點並不停強化某種觀點的時間多於真正和別人進行思想碰撞的時間。你除了每周見導師的時間和每年開會的時間,比較少有和人直接接觸的機會。
我覺得讓一個思維能力增進最快的,一是博覽群書,二是和高手過招,三則需要個人花功夫思考-所謂自己和自己過招。 如果這三點和你的職業有關,已經很不錯。科研在這三點上可以符合,但並沒有絕對的優勢,極大程度取決於自我管理的水平。
如果說練習思維能力,一種理想狀態的博士是一群老師和學生每天進行角鬥士一般的辯論,我把你趕到死角然後你奮起反擊,並查閱所有文獻準備置我於死地。可惜這樣的情景在今天工廠化的博士培養制度下已經不多見。
然後說說用博士文憑證明持之以恆的耐力,我們可以把這個觀點換個說法,就是我你願不願意付出4年做一個沒什麼意義的東西, 來證明我們能夠持之以恆的做事情。這點看應該農民們都更比博士更強。所謂這點顯然是荒謬的。
3. 博士制度的致命問題-缺乏淘汰機制:
博士一般一讀3-5年,缺乏有效的退出機制,既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導師也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學生。我見過的不少博士生要在一個不知道正確的方向上工作很久,有的乾脆中途失去了動力和目標,而導師經常處於一種遊離狀態, 不太清楚博士生的現狀,或者已經忙其它的去了。 這種問題當然有導師和學生個人原因,但是也不能不提制度本身的缺陷。在很多地方博士學位的頒發本身就缺乏客觀標準而是比較靈活,而且這個檢驗只在最後一刻進行。因此博士和導師在過程中都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淘汰機制(中間的一些考核多流於形式),而是像簽了一個4年的一鎚子買賣。
相比之下,進入企業或創業就高效的多(除非是一樣缺乏靈活退出機制的大型國企),現代市場經濟有效的核心機制就是迅速的反饋,市場上的買家和賣家不一定要多聰明,但是它們的特點是快速的變化。因為你一旦不適應市場幾個月就會被辭退或倒閉。在這個時候你會在摸不清道理的情況下迅速調整直到被市場接受,所謂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 市場的靈活淘汰機制的結果是市場主體迅速進化,而不至於在一條不太清楚死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點上博士制度和國企及計劃經濟比較像,用一個4年的框架和一個保底的文憑削弱了個體的自由發揮,因此也帶來了低效。
4. 博士內外:
首先說說我對博士和非博士生活的想像。博士就像在潛水,你是在你的思維深度里下潛,達到周遭無人的境地。 而創業一類工作,在我想像里,更像衝浪。你無須在自己的思維世界下潛太深,但你的洞察力需很好,需要緊緊盯住世界,找到這個世界的需求,然後去做弄潮兒。 我想,大多數人的腦還是給衝浪用的. Mind is designed to cope with the external world, to dig deep into itself makes no sense.
而要知道讀博對你的意義,是要比較你可以通過博士得到的機會和因為博士失去的機會。
得到的機會剛才討論過了,進入科研界的入場券,以及眾人眼中的火星人。
但是這個世界變化快,你用博士花費的4年,往往也是世界各個領域機會不停湧現的時候。尤其一個人的精力之有限,尤其是年輕的精力,在成家之前,也就是3,5年功夫。你的博士,實際是和你在其他領域關鍵性的機會換的。
綜合一下:
博士是值得崇敬的人群,科學是偉大的事業。對,但是籠統的東西對個人是無借鑒的。對於生存,博士文憑可能讓你進入高盛做一個定量分析員,但是如果僅為了高盛定量分析員的工資,花最好的年華去換不一定值得。如果你要去做教授,由於金子塔結構的存在,這是個高風險的選項。我們說創業風險大,但也不可低估讀博的風險。
從經濟效益看,如果你已經進入了物理學心理學一類的非實用學科,眼下又無其它選擇。那麼選擇一個合適的國家,城市,合適的專業(轉向能賺錢的領域的機會),合適的導師(注意這幾點缺一不可!尤其是前兩點,因為你還可以趁機移民)去讀博士不妨考慮。 如果你在這幾個蛋疼學科之外,就不需要考慮了,直接沖著行業核心資源沖。
如果你想通過讀博提高綜合能力為能提供更廣泛的發展空間,我認為讀博並沒有明顯優勢。你可能提高高擴分析,邏輯, 綜合在內的幾種技術型工作比較需要的能力, 但是可能失去一些培養其它核心能力的機會,比如人際公關或者談戀愛。
那麼什麼人什麼時候適合讀博士?這裡就不是本篇功利性分析所能涵蓋的,因為它更多應出自非功利因素 - 如果你enjoy在自己思維的深度里慢慢下潛的過程。
對於在讀博士的人,這篇文章的意義更大,因為它告訴我們依據博士的弊端及時調整,不合適的儘早做離開科研界的準備,並嚴格自律真正挖到博士中可以被市場接受的那些資源,而不是最後一刻臨時抱佛腳。
作者後記:這篇小文把博士從工作的角度進行剖析,與其它工作進行對比。因為博士生的同齡人通常在工作。事實上博士生說到頭是學生,讀博的根本價值在於在研究實踐的挫折中深入領略一個學科的知識,用蘇格拉底試的詰問,對搭建學科大廈的前人進行質疑。如果這樣看的話,博士依然有其獨特價值。當這種學習換來下個階段更大的選擇權,它的價值才才得到體現。不過這與我們通常強調的「鑽出成果」的博士觀南轅北轍,或者是我們的科研製度早已遠離了「doctor of philosophy」的原意- 一小撮躲在象牙塔里窮極宇宙奧秘的人,因其「博大」而為「博士」。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混沌巡洋艦(chaoscruiser)原文鏈接讀博利弊的功利主義分析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畢業後,很多人都在問我,下一站去哪裡? 我總是露出迷之微笑,準備去治療。 什麼病? 永久性腦損傷。(Permanent Head Damage)
決定讀博士前的迷茫期
一提到「女博士」,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大齡未婚女青年。三高女。剩女。
兩年前,我對讀博士也是這樣的感覺。所以那時即將從法國工程師畢業回國繼續讀雙碩士國內項目的我,堅決抵制讀博士。儘管家裡人和導師都在勸說,但我是那種除非是自己真的意識到有必要,否則任何人的洗腦也無法改變我想法的人。
真正開始糾結,是在去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2016年的四月份,研二的第二學期。那時,拿到了一個很好的暑期實習的offer,卻因為種種阻撓,只得放棄。一放棄這份實習,我的內心便開始慌起來,這樣的機會都放棄,自己未來究竟要做什麼?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那段時間,我反覆問自己幾個經典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要去哪?」、「我想做什麼?」
迷茫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典型產物。
我也不例外。
焦慮與迷茫的那段時間,會在吃飯時因為思考未來,吃著吃著就留下眼淚;脾氣變得特別暴躁,動不動就發火;不想去實驗室,把自己關在寢室里,大白天躺在床上思考人生;去跑道上不停地跑,到跑不動為止......
當然,我也沒有閑下來。在最糾結的那一個月里,我問過無數的人,包括法國學校的老師、環保部的官員、以前實習的老闆、在NGO工作的朋友、知乎上認識的美國博士、業內工作的學長......幾乎把我認識的環保圈內各個層面的人都問了個遍。我也問了很多圈外的人,包括我很多在國內外讀博的同學,也曾經在知乎上一遍遍地刷讀博與不讀博的選擇,看別人的糾結,想自己的迷茫.....
問完一圈下來,發現該迷茫的還是迷茫,於是,這時我想起了某句雞湯:
你之所以迷茫,是因為一直停滯不前。治癒迷茫的最好方式,就是放手去做。
於是,我報了六月份的雅思,五月份基本上在備考雅思,考完雅思又找了份金融行業的實習,實習沒去幾天,雅思成績出來,又回來繼續考雅思。就這樣折騰到八月份,心情太差就索性去川西高原上玩了一圈。
九月份正式進入求職升學季,朋友圈開始被各類校招信息刷屏,於是開始更大程度上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後來想嘗試一下諮詢行業,於是國慶假期沒有回家,待在學校里每天和朋友mock interview,非常神奇地過了MBB中一家的筆試,不過當然第一輪面試就被刷了,我國慶七天的臨時抱佛腳當然不能和別人好幾年的積累相比。
於是在掛掉了面試官的電話後,我回寢室大哭了一場,然後洗完澡,啃完鴨脖子的時候,2016年10月22日晚22時30分,我做了這個可能會影響我一生的決定:
我要讀博士。
此時,距離top學校博士申請截止還有大概兩個月的時間。
當然,這個決定並不是空穴來風,它是建立在諸多自我分析和外部思考的基礎上的。這裡一開篇就把我糾結的過程寫出來,就是為了告訴大家:
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茫起來就什麼都不做。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去經歷過,才會明白適不適合自己。
正所謂「不撞南牆不回頭」,而撞南牆的只能是你自己,別人不能替代。
我為什麼要讀博士?
1. 因為我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
沒辦法,我讀了一個外行人看來很有前途、內行人卻知道不太有錢景的環保專業;
很遺憾,我又很不爭氣地非常喜歡這個行業,並且想在這個行業里長期做下去。
留在環保行業里,其實要就業,選擇也是很多的,但是很遺憾,很多時候它們的薪資實在是讓人難以啟齒。國內的環境這麼差,但是殘酷的現實就是環境專業的學生卻找不到什麼好工作。當然,這個「好」是相對的,就不與金融和互聯網行業的薪酬比了,但是和這幾年也很憋屈的傳統製造業相比,很多時候也是比不上的。
雖然也很想安慰自己說才畢業,就不要太在乎錢的事了。但是當簽三方時,看到那可憐的數字,還是會覺得有點對不起自己讀了這麼多年的書,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當然我並不是說環保行業里沒有高薪工作,這是肯定有的。只是說行業整體水平,絕不是頂尖人才擠破頭想進入的高薪行業。)
身邊同專業的同學,畢業後留在環保行業的少之又少,大多數就業的都轉行了,至於轉到哪了,哪裡錢多就去哪裡唄,這是人之常情:金融業(包括一堆券商、銀行、投行),互聯網(創業的,BAT的,科技公司),快消,諮詢......總之又是職業萬花筒。
我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其它行業。回國這一年多,接觸了很多走在時代最前沿、最熱門的東西,比如創業、比如金融,身邊轉行的大神比比皆是,我也不是沒有心動過。但是每當真正要去做這些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南極的星空,想起自己從19歲開始就一直在做的事,不想僅僅因為薪資低就放棄掉曾經的夢想。
夢想就算沒有成真,至少,我曾經努力過。
所以我不願意轉行。
導致我不直接就業的原因還有一個,則是我現在從事的方向,讀到博士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由於自己對理工科興趣的減弱,讀研期間我換到了一個更偏宏觀層面的環境管理專業,這一類交叉學科,更需要博士層面更深刻的專業技能和研究水平。因此,對想繼續在這個行業做下去的我,讀博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之所以把這些寫出來,就是為了告訴同樣迷茫的你,不要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去讀博。我在迷茫期也糾結過就業,之後之所以選擇了讀博,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是因為找不到一個能實現財富自由自己又喜歡的工作。可能也是自己有些太執拗,不願意轉行的緣故。
2. 因為讀博士更接近我期待的生活
很多人也許和我一樣,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
我曾經全職工作過近一年的時間,每天朝九晚六的生活,過得確實有點痛苦。我知道那種早上真的不想起床的感覺,也明白那種晚上坐很長時間地鐵回家後直接癱在床上不想做任何事情的體驗。我這個人是個很喜歡新鮮事物、渴望不同生活體驗的人,很不喜歡乏陳無味、單調枯燥的生活。
當然,很多人要說,博士的生活不是很枯燥乏味嗎?
我承認,讀博士也很枯燥,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讀博士,以及讀完博士後的生活,如果要從事研究,都很自由。大概是我「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想法根深蒂固了吧。讀博士、做研究,雖然表面上有個老闆,但更多的還是靠自己,可以說是為自己而工作。為自己工作,就不會覺得很累,至少對我是這樣。舉個例子,我看paper研究到深夜都不覺得累,但是如果是上班加班到九點,就會覺得很苦。
做研究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一個探索未知的過程,每天研究的對自己來說都是新東西,學習的也都是新東西。過程可能艱辛了點,但是一旦有結果,就會很有成就感。
同時,我把旅行看得很重,希望每年可以有一定的時間去旅行。讀博士可以讓我至少在未來幾年內都能夠繼續這種生活,未來如果進入高校工作,寒暑假的福利還是很吸引我的。
3. 因為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多於物質層面
這個我覺得是讀博士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很多讀博士的人想要quit的時候,大概都是在看到身邊同學事業有成、開豪車住豪宅的時候,內心的不平衡吧。
要選擇讀博士的人,必須是那種你不急於短期內賺錢的人,也是你的家庭條件允許你繼續讀書,而不需要你立刻出來工作供養家庭的人。博士更像是個長期投資,你在30歲之前可能都會過得非常憋屈,你的同學可能已經開賓士了,你還騎著小黃車(這就是我的真實體驗......)。但是30歲之後,當你博士畢業,事業漸漸步入正軌,你所能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同時,讀博士其實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依靠博士的獎學金或是工資,能夠在最美好的年華里,心無旁騖地去探索人類知識的一個個極限。真的沉下心來讀書,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其實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我一直是個對精神層面追求多於物質層面的人。比如我有1萬元,我會覺得去某個亞洲國家玩一圈帶給我的人生體驗遠比買一個奢侈品包包幸福。所以這也導致這麼些年,我身上最值錢的東西就變成了我見過的風景和走過的路。
當然,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不足以讓我完全拋棄物質層面的追求,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始終無法像很多我很佩服的一線環保人士一樣,能夠不那麼計較報酬地紮根在環保NGO一線。在這點上,我還是相信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只有當我能夠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時,我才能夠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去推己及人,實現更大的價值。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所以,我只能說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多於物質層面,而不是我不追求物質層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必須拿到全額獎學金才會去讀博士的原因,我不能讀到了博士,還要靠家裡。
說到物質層面,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對女生而言,就是個人問題。雖然我一向是不擔心這個問題的,大不了我就上非誠勿擾,但是當我想到自己如果真正讀到了女博士,還是沒有男朋友的話,大概會比較心慌吧。不過好在,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有個非常支持我做任何選擇的男朋友,所以也正是因為有家裡和他的支持,我才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4. 因為我對研究有興趣
對研究有興趣,這是讀博士很重要的一點。其實讀博和就業一樣,不外乎就是選擇了一條道路,這條道路和其他所有道路一樣,都不輕鬆。讀博可能更枯燥一點,需要能夠沉得下心來鑽研,能夠摒棄一切這個社會所帶來的躁動。
所以,首先要選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其次,要選一個自己擅長的方向。
我其實並不擅長數理化,高中時讀了理科已經有些強扭的瓜,而在讀大學時又一錯再錯繼續讀了工科。在高數課堂上的無措,在大物考試時的恐慌,以及在實驗室從來沒有滴定成功的沮喪,都告訴了自己,我真的不太適合也並不擅長理工科。所以到了研究生,我非常肯定地選擇了一個不用做實驗的研究方向,更偏社科管理。一年多讀下來,我發現自己很喜歡也比較擅長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做研究。一直戲稱自己是「混入工科女的中的文藝女青年」,其實是因為自己內心還是有深深的人文社科情懷。所以繼續攻讀的博士學位,也轉了很大的一個方向,徹底轉到了社會科學領域,做宏觀政策研究。不過環境本來也是交叉學科,只是研究方法轉向,研究內容還是比較一致的。
另外,我發現自己對研究的興趣大於具體執行。
在我的簡歷上,可以明顯看出,我的過往職業經歷更偏研究。這一點其實是一個朋友發現的。在他即將前往哈佛肯尼迪學院就讀環境政策MPP前,我們一起喝了次咖啡,他之前在國內某環保NGO工作過幾年,那時我也在迷茫期,就請他幫我出謀劃策一下,他看完我的簡歷,就說其實你做的還是研究偏多,所以你比較適合「一半研究,一半項目」的工作。我如醍醐灌頂,這才發現其實自己之前的職業經歷,大多都偏研究,而且反觀自己的興趣,我對研究分析類的工作的興趣大於具體執行實施類。所以,既然我都要去做研究,不如直接讀到博士。
怎麼判斷自己要不要讀博士?
在這裡,寫一點也許會有幫助的辦法。當然,博士只是一個頭銜,理工科的博士和人文學科的博士差別很大,理工科內部的博士也相差太大,而且每個人間的個體差異也很大,不可一概而論。
找一個空曠無人的地方,關掉手機、電腦等可能會給你帶來影響的外界物質,拿一支筆和幾張白紙,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思考,分點列出來。
第一步:自我分析
「我喜歡做什麼?」、「我不喜歡做什麼?」(motivation)
「我擅長做什麼?」、「我不擅長做什麼?」(capacity)
第二步:讀博之路進行分析
「為什麼想讀博士?」、「為什麼不想讀博士?」
這一步,可以考慮一些諸如「你短期內是否急於賺錢?」、「對自己研究領域的興趣」等問題。
第三步:下一步(next steps)
「讀博士的話,我需要做什麼準備?」
「不讀博士的話,我做什麼工作?」
如果你能把白紙填滿,就表明你已經對自己和讀博之路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思考了,那麼接下來.......
你還是會繼續糾結的。
這思考只是糾結的一部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你要相信,任何糾結,總會有做出決定的那一天。
我用這個方法在去年的四月,反覆思考過很多次人生。然而真正做出讀博士的決定,已經是當年的十月了。而在完全確定要讀博士時,已經是今年的三月,收到全獎讀博士的時候。
我願意把這段經歷寫出來,也是對自己從去年四月份到今年四月份的一個總結。希望能夠對正在迷茫的你有些許的幫助。
Take Home messages:
為什麼我要讀博士?
1. 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2. 可以繼續浪
3. 可以潛下心來認真讀幾年書
4. 可以做自己擅長的
5. 短期內不急於積攢財富
6. 不用擔心讀完博士嫁不出去
沒什麼用,但我喜歡。
我的偶像是一位聰明睿智對船海行業有非常大貢獻並且富有人格魅力的大牛Prof.C。作為「追星族」我是有多幸運,隨時和偶像郵件聯繫討論感興趣的問題,和偶像住在同一個酒店看到同樣的風景,坐在偶像後排一起開會會後一起參加晚宴。
現在的我馬上要輾轉11個小時去參加一個會議,Prof.C 也會去,希望能求到合影~(星星眼)
喜歡不斷發現新的未知,了解到原來自己什麼也不懂,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可以認識許多能讓我仰望的人。
至於那些擔心女博士嫁不出去的,和大家認知不同,我認識的女博士都嫁的很好。
然而就算單身,我也會成為一個富有的老姑娘。個人認為,對系統科學與工程來說,讀博士的目的可以是:
1 為解決一大類問題提供理論與演算法框架 如 Kalman Filter / Particle Filter / PageRank / Dynamic Programming /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 Geometric Control
2 做出一個產生廣大影響的工具或概念 如 Z-Transform / Wavelet / Compressed Sensing / Neural Network / Memristor
3 開創一個方向 如 Fuzzy Control / System Identification
4 開創一個新學科 如 Information Theory / Cybernetics
當然,以上分類有overlap。
就是值得以你命名的東西。因為如此目的,讀博士才是最好的途徑。讓你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而同時條條框框較少。如果自己能經受住去水論文的衝動與壓力,那其實是可以思考一些大問題的:人生幾十年,這些的時間並不多,也許只有這幾年。可惜的是,很多人利用這幾年,只是為了「下一步」的教職或工作「做積累」,而不是靜下心來真正思考一些本質問題,可惜了。讀博士是為了下一步,那下一步又是為了什麼呢?
否則的話,如果只是把已經存在的理論與演算法框架做應用,那不如去公司或研究機構,真正去一線接觸實際問題,解決現實世界中真正存在的並亟需解決的問題,真正的產品或項目驅動,更接地氣,其實學得更多更快。
以上只是理想主義。
當然,一棒子打死,也有失偏頗。
---
現實主義,以後再寫。
現實主義的提綱:
1 大題小作,小題大作。(大題小作:說是關於野生動物,其實寫的是某一地區某一隻野狗鼻子上的毛;。。。小題大作:某一地區某一隻野狗鼻子上的毛,跟全球經濟危機的關係。。。)
2 先射箭,後畫靶。(首先咬定自己的方法好,然後改假設、選對象、挑數據。。。)
3 。。。
如果寫下去,要得罪不少人啊。。。因為責任感和情懷。
我跟大家不太一樣,理工科的很多領域研究都比較成熟,國內方言學研究還很初級,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補,語言材料都沒能調查清楚,更別說理論研究能有多深入。碩士選定研究方向時有種非我莫屬的使命感:有一塊領域除了我沒有人能做(中二少年沸騰的熱血,不代表真實情況。事實上,只要願意都能做),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我是北語對外漢語保研上來的,北語是國內對外漢語界響噹噹的王牌,本人也非常喜歡對外漢語工作;當我得知閩語研究大有可為時,義不容辭要轉向方言學。不知大家面對類似情形會如何選擇,一邊是蓬勃發展的對外漢語,有北語的良好平台,未來可大展宏圖;另一邊是冷門的方言研究,我有母語優勢,可以做出更有成就感的東西。當時我的考慮是,對外漢語誰都可以參與,而我地方言只有我能,當然要去更能突顯個人價值的地方。加上閩東方言一塊確實太過空白,當時的我聽說閩東方言做得最好的是一個日本人(秋谷先生),納尼!竟然是個日本人!作為本地人,我看不下去,一定要堅定地站出來扛起這面大旗。
最初因為責任感入了方言坑,並不是因為有多麼熱愛,所以讀博這幾年愈發感受到了不夠熱愛這項事業的痛苦。我是個非常愛玩的人,出門調查我很開心,並不覺得有多麼辛苦,一路上看看風景、跟老鄉搭個訕嘮個嗑都是我所喜歡的;但我坐不了冷板凳,拿著數據和材料就頭疼,前人研究論文根本看不完、也看不進,打開論文文檔都是如此的艱難。沒有天賦,對解決問題也不夠熱愛。我過著多少方言愛好者夢寐以求的生活啊,每天大把大把的時間自由支配,經濟上家裡供著+學校補貼,可以自由自在地看書、可以隨心所欲去調查,遇到任何問題可以方便地找老師找網友一起探討,他們巴不得我能有新鮮的問題找他們討論。我一天到晚刷網頁,就是不願意麵對論文打一個字。我的最高紀錄是四個月呆在學校,論文一字未動。拖延症帶來痛苦感受真是生不如死。當初所謂的「責任感」恰恰是引發我痛苦的導火線,陷入拖延、懺悔、逃避、自責、拖延的惡性循環,欠債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每天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我見過真愛熱愛語言學的孩子,那股心無旁騖的認真執著勁才是真愛。說他們「很努力」,那是對他們的侮辱,因為做學術就是他們的娛樂活動,真正做研究應該是那樣的狀態。
別無他法,只能靠自己調整心理狀態,降低心理預期。我不夠努力,也沒有天賦,不過想來,能為學術界搬點磚就心滿意足了。至今依舊一點一點干著搬磚的工作,完成博士論文是我最後的溫柔。真·民·科です。個人情況現在還好,已找到一份地方高校教職,將來憑著博士論文和「除了我別人都做不了」的方言優勢可以勉強養活自己下半輩子。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當然也對徘徊在博士門前的同學說:不夠熱愛這項研究,就不要任性地選擇讀博。做研究這麼純碎的事情,不要帶著什麼使命感和其他功利心,你得認定它本身是一件足夠有趣的事情才行。這是我認為選擇讀博最理性最健康的態度。
對本人名字感興趣的請看 關於你的知乎昵稱,有哪些寓意、由來或故事? - 陳蒟蒻的回答今天是我正式開始PhD的申請,正好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在這條路上快快樂樂地讀下去,永遠都不後悔。
最近很多人在問我,你為什麼執意要去讀PhD,有那麼想不開嗎。。。連我媽視頻的時候都要跟我說,你要不要再考慮一下,這五年,是一個女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五年,媽媽不想看你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你應該有舒適的生活和未來。我閨蜜跟我聊天的時候說,你讀完博的那年至少27歲,你知道相同的五年里,你周圍的女生嫁人的嫁人,生子的生子,而你除了可以在學術上有所造詣,可能一無所有。而你27歲的時候,還要想著嫁人。
我媽,我閨蜜,是這個世界上最懂我的兩個女人,但在這件事情上她們沒有表示支持的態度,歸根結底,她們覺得沒有必要,也不用再把大把的時間花在讀書上了,我突然就在想,如果我不去讀PhD,我的人生就一眼看到底了,結婚生子,找一份也許喜歡也許不喜歡的工作,可能順其自然,可能平平安安地渡過整個餘生。
我讀博的初衷其實是為了和前男友賭氣,那個時候,我在承認了自己顏值、身高、家庭條件都足夠,發現自己的GPA,甚至語言成績都比他強的時候,我就打算在最後一條路上,繼續戰勝他,就是學術。當時的想法是幼稚的,有的時候,男孩子更喜歡一個女生小鳥依人,對他滿臉崇拜的樣子,而我,永遠是那個想著要和他平分秋色的姑娘。但我不得不感謝他的是,他讓我找到了人生中的又一點樂趣。
為了能順利申請,去找老師做RA,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體會了經濟學研究的樂趣,當真正覺得自己可以腳踏實地地把心思投入到一件事情上,當真正明白自己願意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在圖書館去看那些文獻的時候,當看到這個領域裡有無數的知識需要你去學習,有無數的問題需要去解決的時候,科研就像一個黑洞一樣有吸引力。
最後一次下定決心去讀博,是9月份,當發現自己可以把生活和學習結合地很好的時候,當知道自己雖然懶,但還是願意化妝出門的時候,當知道自己還是喜歡遊山玩水的時候,當知道自己能找到緩解壓力的方式的時候,我覺得我可以讀博。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我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不是真正地熱愛它,就不要去讀PhD了,書,不應該是為了和誰賭氣才去讀,書,也不應該是為了功利去讀,當然,我也喜歡看到未來的某一天,我的名字前加的是Dr. ,其次才是Mrs. ╮( ̄▽ ̄"")╭
讀博是個夢想,它和擁有自己最喜歡的包包,買齊所有顏色的口紅是一樣的,它不該因為追求舒適就躲藏在光的後面,它更不應該因為我是一隻單身狗而被我閨蜜所擔心,它更更不應該因為我是女孩子,而變成一個不應該去追尋的東西。今天,我把這個答案放在這兒,我希望我今年能去一個自己喜歡的學校,跟著一個和藹的老闆,做自己最喜歡的方向,我更希望,若干年後,我能給這個答案寫個後續,那個讀完PhD的我,沒有後悔當初的決定。
一覺起來好多評論好多贊,嚇到了...非常感謝在評論里鼓勵我的人,希望未來努力能做到讓自己滿意的樣子~思考要不要讀博之前,請先了解讀博是怎麼一回事。由於行業相關性,我主要講一講在美國讀博是怎麼樣的。
首先博士(PhD)這個學位無論是文商科還是理工科都是非常偏理論的,重點在搞研究。但是每個專業對於博士的要求都不太一樣,比如歷史專業通常要有很大的閱讀量,不僅要系統、全面和有深度地了解本專業的知識,了解本領域的前沿研究,還要擁有一個相當廣闊的知識面。與此同時,他還必須具備獨立進行原創性史學研究的能力。而理工科博士往往是前兩年甚至前三年學習理論,之後著手實驗,儘可能出結果。理工科的博士生培養方式因導師而異,不同的導師對待博士生的培養方式完全不一樣,有的喜歡事無巨細地掌控,博士生往往只是一個項目中某個環節的輪子,這種方式不太需要博士生髮揮多少創造力,跟著導師很容易出成果,但對博士生本身提升不大;有的導師喜歡放養,一年到頭可能最多通過郵件溝通,問一問項目進展,可能某些時候會親自到實驗室看一看,就算是實驗用的儀器壞了,能博士生自己修好那就自己修好,導師甚至都不會出面。這種情況下,博士生很難出成果,但對其本身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在Admitwrite留學的導師中,也有很大比例的博士生(包括在讀和已經畢業的)。我這裡主要以人文社科類專業為主講一講美國大學的博士培養方式。一般來說人文社科類專業博士生基本上都要有這幾個階段:1、課程訓練;2、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3、論文寫作與答辯;4、職業發展準備。按理說職業發展這一項不應該是博士生的培養環節,但博士生畢業後能否找到稱心如意、學以致用的工作,博士論文能否最終得以出版,出版後能否得到學術界的認可,都是很重要的問題,與學生、導師、系和學校都有關係,直接關係到博士生培訓項目的質量和名聲。所以個人認為這個環節仍然是博士生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課程訓練
在討論具體的課程訓練之前,我們先談談美國大學博士生的選課。美國大學的選課方式與國內不同,通常都是很自由的,跨系、學院、甚至跨學校都是可能的(跨學校要求學校位置相近以及學校之間有這種合作制度,比如哈佛和麻省理工)。選課自由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來進行選擇,而且選擇的對象比較豐富,總會選到自己合適的課程。通常在開學的最開始就有個shopping period,大家可以儘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課程的講義,了解感興趣的教授,比較課程的分量輕重和難度。這個階段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合理的選課能夠讓自己的博士生涯更順利。往往很多博士新生會對自己太過自信,選課太多,後面會過得比較凄慘。
和本科生選課相比,博士生的選課不再注重得分而是更加考慮的是能不能為自己的博士生資格考試有幫助,以及能不能為今後幾年的研究做鋪墊。如果選的課對幾年後的博士論文的構思,寫作有幫助,那麼無疑是比較合理的選課。
雖然美國大學的選課非常自由,但其實也是有限度的,一個是考慮到今後的考試、研究、論文,學生必須自主地調整自己的選課範圍,另一方面通常在選課結束後,導師還會審核簽字來對學生的選課進行把控(以哈佛為例)。
博士生的課程訓練主要是為研究打基礎,學校在這方面不會對學生太多課業外的壓力,最多讓學生做一些助教助研的工作,任務量也不會太大。但是課業壓力相對來說會非常大,以我們一個歷史PhD的申請導師A為例,她的專業課就得分三種:知識課、研究課和閱讀課,每種課程訓練的側重點都不一樣。知識課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研究課則主要培養學生從事史學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閱讀課則主要是讀書和討論。以閱讀為例,歷史系的博士生閱讀量都非常大,A一周的閱讀量至少700頁,這還只是一般水平。而且如此大的閱讀量還得細讀,怎麼解決閱讀效率的問題那是另一個問題,這裡就不細說了。又比如另一個社科博士生,他每周的時間安排至少需要花20小時左右的課外時間用於閱讀、複習和做作業。他從博一開始每學期選四門課,還額外旁聽了一門課。這些課業有些是學校要求的,但更多時候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針對文科類博士,以哈佛為例,哈佛的博士生在入學後兩年內必須修滿十六門課,很多人會覺得十六門很容易辦到,心大到一學期選五門甚至更多課,結果你懂的。所以很多諮詢博士申請的同學在問我的時候,我一般都會讓他們自己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對博士感興趣,是不是真的有熱情去完成看上去繁雜而枯燥的課業。一旦決定讀博,那就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
不得不說博士課業壓力很難讓人感受到樂趣,因為即便再多熱情,在高強度的壓力下,也會嚴重打折,在經歷一遍遍的被摧殘和自我摧殘之後,可能你自己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一般來說美國大學中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課程都要分好幾種類型,比如大課(sur-veycoarse)、研究討論班(seminar)、會議式課程(conference course)。國內的基本上都是大課,這個很好理解。美國大學除了大課,seminar和conference course相對更加有特色。研究討論班,所有選課的學生必須完成指定的閱讀材料而在課堂上參加集體討論,教授起著引導和評論員的作用。會議式課程則更加獨立,上課的時候教授經常只是會議的主持人,而學生輪流就共同閱讀的書或文章做全面評論,然後和在座的其他同學討論。這種課程在準備階段需要閱讀的材料量非常大,而且這種不得不參與到討論中的環境會促使大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準備。
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
在取得博士學位的過程中有很多門檻,而資格考試(Qualifying Examinations)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某種程度上來說,資格考試比起博士論文還要重要,因為如果這個考試不通過,你會連博士候選人 (Ph.D.Candidate)的資格都拿不到。如果沒通過這個考試,那麼你就只能稱作研究生而非博士生了。這裡提醒一點,這種比較重要的考試,一定不要得罪教授……我反正已經見識過先例,教訓是很慘重的。
不同的專業,院系對考試的安排都不一樣,有的院系安排在第二年年末,有的在第三年年初。而且考試的內容和形式肯定也會各部相同。比如哈佛人文系科的資格考試基本上採用口試,當然這並不是一般院系的情況,還有很多院系是採用筆試的方式來考核。所以這裡也僅只是稍微提一下大概的形式,具體的情況要根據科系、學校、導師等不同來認識。資格考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同時也是對希望完成博士學位的同學的一種磨礪,通過資格考試的同學基本上算是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階段,開始積累經驗,投身研究儲備學術資本。人文社科類專業和理工科或者商科不一樣,理工科可以有年紀輕輕就出成就的天才,商科經過兩年學習進入大公司,只要肯努力,爬到一定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而人文社科類博士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沒有速成的方法。所以很多人文社科類博士在就讀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疲倦,失去熱情。如何保持熱情,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也是各位打算投身博士生涯的同學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在資格考試通過之後,學生正式成為博士候選人,修課和考試基本上就告別了,精力主要集中在專門課題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讀博士尤其是人文類院系很難一直給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一般到第三年,最多第四年學生就需要通過助教(TA)或者助研(RA)來獲取獎學金。助研的話其實好處還是蠻多的,畢竟能跟著教授一起參與研究,如果運氣好還能得到在論文上得到老師的指點,順利完成論文寫作。
助教的話除了批閱作業,還需要承擔教學任務。一般來說要做好教學任務,備課肯定要花不少時間,但與此同時博士生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教學經驗,這樣在畢業後進入學術就業市場時,至少會增加很多競爭力。
論文寫作
說句實話,博士學位的完成一般都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像題主這種才讀了四年就開始頂不住壓力的其實並不是少數情況,我見過的十個博士中估計有九個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想要單純地憑藉對專業的熱情去完成博士學位確實是太過單純的。有的學生能夠順風順水完成學業進入學術圈,有的則中途quit或者改行讀了別的學科。這些其實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每年都在上演。能不能順利完成博士學位有時候並不是自己能掌握的,譬如導師的教學方法、博士論文的選題、論文的進展情況,乃至導師、家庭、同學或者朋友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博士論文是繼資格考試後最重要的節點,它標誌著之前幾年的學術積累和訓練有了成果,同時論文的研究和完成使學生能夠建立起自己的學術專長。也就是說,論文是一個博士生成為真正的學者的標誌。當然,博士論文的寫作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從選題到大綱到草稿到寫完全文修改完畢得到最終的成稿,每一個環節都是對學生的磨練。很多學生在一開始都會抱著極大的熱情,甚至會抱著寫出能夠改變學術界現狀的的論文的想法,到最後所有的想法都變成了一個,那就是能完成論文就行。不過雖然網上對博士有著各種負面的描述(主要是難),但實際上能夠堅持下去,基本上都能開花結果。負責審核博士論文的導師也不會刻意跟你過不去,所以該過的還是會過。
博士的開題時間每個學校院系可能不太一樣,基本上是在博三階段開題(系裡都會對開題時間進行安排)。如果順利的話博四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搜集資料或者數據,發表研究結果,到第五年就可以答辯。不過理工科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這期間各種情況,讀過博士的同學肯定都深有體會。
至於論文的評定,每個學校或者院系可能不太一樣,通常來說都會有論文委員會,也就是幾個導師組成的小團體來對你的論文進行審核,具體情況我就不贅述了。
職業發展考慮
最後來講一講博士生的出路,一般來說博士生在完成論文順利畢業後的去向很多都是進入大學,最終成為教授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又或者進入研究機構從事科研。就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職業發展也是美國大學培養博士的一個重要環節,關係著博士生項目的質量和名聲,所以基本上學校都會拿出很多資源去支持學生就業,比如設立聘用委員會,組織專門的人員對學生進行就業培訓,指導學生完成申請材料、提供求職技巧等。當然不同的學校政策不一樣,這裡也就略過,具體情況可能稍後補充。強調一下在博士生成為某學校的助理教授之後,其實就是踏入了另一個長途的征程,終身教授的聘用是一件非常嚴肅的大事,其難度和所需要的時間同樣是對各位的考驗。
事實上在完成博士學位之後,博士生依然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乃至於迷茫或者糾結。人生二三十年的時光已經過去,但還是要考慮更長遠的事情。能否堅持專註於學術領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挑戰,而這往往跟個人的能力或者品性無關,很多時候都是不得不做一些妥協來尋求中間的平衡。而文科類博士(尤其是人文社科類)相對於理工科博士在就業上的難度大得多,當然像法律這種專業性很強的文科專業又不一樣。這種投入時間漫長,但收穫卻不明顯的情況大概會嚇退一大波想要就讀人文社科類博士的學生。
不過除了純學術工作,其實還是有很多就業機會的,並不是找不到學術工作就是進入了死局。事實上像哈佛這種名校也在為學生的這種需求進行考慮,比如專門組織研討會,對學生求職進行指導、諮詢服務,邀請校友進行經驗的傳授等等。
最後,希望各位想要攻讀博士學位的同學能夠對博士這個學位認識清楚,如果決定了,希望大家能夠順利畢業;其次希望已經在讀的各位博士生,當然包括Admitwrite留學的各位在讀的博士申請導師也能順利畢業,已經畢業的希望大家前途順利~
我聽說過的最好的答案來自一個去念哲學博士的哥們:我問了他這個問題,他對我說:「我實在不能想像不讀哲學。」I cannot imagine not doing philosophy.
讀博的原因當然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 (笑
我讀博是因為陰差陽錯的際遇。但是現在有一個舒適的環境 有喜歡的東西 有好老闆 有優秀的同學 有那麼多好玩的人和事 能學到好多東西 能慢慢看的更開更高更遠 領略到其中的一番風景 讀著讀著覺得還挺爽的。。?讀博不是用來賺錢的,讀博不是用來賺錢的,讀博不是用來賺錢的。為什麼強調這個前提,因為每一個做出讀博士決定的哥們姐們們以後一定會直接或者間接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題主糾結的也是變相的這個問題而已:
中學同學A自己開店了,5個店,年收入50-60萬,春風得意問:你博士畢業多少錢?你保守的估計了下回答:10多萬。驚呼:這麼少?我畢業第一年就拿了這麼多(他專科畢業做銷售)。你無語,話題儼然繼續不下去。當然,你也不以為然,心裡鄙視這個只認錢的low貨。
本科同學B工作4年在所屬單位當了小領導,手下管著一票人,年收入明面上也差不多也15-16,還不算管著這麼一票人而帶來的一些隱性收入。同學B也有錢有閑的弄了個在職碩士(論文搶手寫),還是TOP2的。這個睡在你上鋪的兄弟跟你同樣歲數,有事業有房有車,還有個top2的碩士學位,工作學習生活一樣沒拉下。因為是鐵哥們,所以人也還是表示沒你厲害,人也坦誠人的top2碩士是花錢買的沒你這個二流985碩士含金量高,更比不過你如今的博士。雖然鐵哥們極大地保全了你的自尊心,但是你心裡也開始怪怪的了,因為等你畢業了,其實也不過如此而已。
你博三了,碩士同學C也在某大型企業工作三年了。要找工作的時候他告訴你,博士進來待遇比他好。這時候你終於找到優越感了,問高多少時,你又沉默了,3-4年寒窗在金錢上僅等於那麼3-4萬而已。而當你進入這家企業你會發現其實大多數同齡人不管本科碩士博士,同樣歲數的,大家從收入上看其實差不多。然後你會想,我為什麼讀博士?
這期間,還會出現你的從事互聯網的同學D、同學E創業了,A輪了。恰巧你讀的又是一個傳統學科,一輩子不出現奇蹟你都能算出你這輩子能掙到的錢是多少。你開始徹底懷疑當初自己的選擇了。
以上那種高大上的行業多少也還是需要知識技術的也就罷了。你還能找一個心理安慰:行業不同,男怕入錯行呀。那麼,在你讀博期間無數的親戚,以及親戚嘴裡的他們的親戚朋友各種開餐館的,賣衣服的,倒騰物流的沒讀過什麼書一年賺百八十萬的,完全可以秒你個小博士十萬八千里。人家最後嘴裡還來句;讀書沒用。在他們心裡讀書真的沒用........
不好意思,上面是答主我的親身經歷。如果是抱著學歷高可以賺錢或者在單位怕更快,答祝我早可以上實驗樓樓頂了。歪了半天樓,回答題主為什麼讀博,回想當初讀博的原因就只有一個:想繼續做研究,喜歡做研究的這種狀態。每個人遲早都是要工作的,但是讀博的經歷不是每個人都會有,人生只有一次,我寧願用其他的可能性換取我這一段讀博經歷。
至於讀博士能得到什麼,那就是仁者見仁。之於我,個人感覺專業上的提升倒是其次,最主要是鍛煉了我的科學思維方式,並通過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對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也許這些認知換不來實打實的鈔票,也許我仍然還無法能夠駁倒那些賣衣服的開餐館一年收入頂我幾年的人。但是至少我能夠清楚明白的生活,我清楚明白的知道我來過的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而他們呢?一輩子就生活在偉大經濟學家的發明創造里樂此不疲。
當然,讀書不意味著清貧。讀博出來至少可以體面的生活,切生活水平一定會在平均水平之上。
如果明確這一點,幾乎就不存在題主的「有沒有必要」的問題。只有想不想讀,僅此。感謝邀請。
我讀博是因為1和bf在一個國家讀博。2我還沒旅遊夠,讀博期間旅遊機會多。 3沒有養家糊口的壓力。4學校還可以。5老闆非常牛雖然他不管我=_=。6老闆把錢都給我弄好了。不多但是夠花。7我曾經不想讀的在家反抗被殘酷鎮壓。為了讓家人開心就讀了。8我覺得項目還挺有趣的。9我們phd時間短。 但是畢業之後我要去工業界,所以估計這幾年的經歷可能就只換來一個title和若干校友。推薦閱讀:
※東京大學工科博士畢業,需要幾年時間?畢業後去向怎樣?
※怎樣才能申請到蘇黎世聯邦理工的PhD?
※本碩博全階段都是單身是怎麼樣的感覺?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phd與巴黎高科的工程師?
※這種情況下,在千人計划下讀碩士,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