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普通話時會使用某些明顯不屬於普通話的方言詞?
例如,許多廣東人說普通話時,會以「咩(正式寫法為『乜』)」為疑問語氣詞,而不是符合普通話表達習慣的「嗎」。我認為哪怕只學過小學語文的人也應該知道,「咩」顯然不是正常的普通話語氣詞。
可是,很多廣東年輕人都這樣用,甚至我讀高中時班裡語文成績最好的同學也是如此。這是為什麼?
提問者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熱愛粵語,只是不喜歡普通話和方言的混合語,無意冒犯諸位同鄉。
添加點問題修改,因為總是看到不會歸納問題的,回答也會引戰沒有乾貨,現將問題重新表述一下:如何解釋普通話中可以混入其它方言辭彙的現象,以及這種現象的語言學成因,並從個人價值角度評價這種現象
這讓我想起了知乎上某道「為什麼會有人理直氣壯地在公共場合說方言?」的釣魚題,而那位題主一邊抵制方言,一邊卻在用著「懟」。
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和對話的人鬧的很不愉快,特意就用她的家鄉話斥責一下,顯得更有分量,比如把「知不知道啊」用她的家鄉話講出來。
尷尬
搭旮
穿幫……然而我並不是在討論吳語區的普通話噢。
大約十年前,我在東北某大城市(不是鐵嶺),聽到當地的知識分子在互相交談中如此熱衷於使用這些吳語來源的詞,遠甚於我這個上海人(可不是嘛,我當時還刻意掩飾自己的上海口音來著!)再補充幾句吧,還是以鄭州話為例哈,我們現在說的鄭州話其實是本地方言雜糅了開封話再加上普通話的一些用法。省內鄭州話跟開封話、許昌話很像。
「俺」和「恁」也是河南話的經典人稱代詞,在鄭州話里(可能也包括其他地市的方言),俺並不完全等同於「我」,有的時候更接近於「我們」。比如鄭州話說「我叫江洋」,不會說「俺叫江洋」,而就是「我叫江洋」(河南話音調),那「俺」怎麼用呢?「俺這邊兒口音重」(我們這邊口音重)「俺家三口人」(我們家三口人),即主要跟「我們」意思互通。「恁」也一樣,鄭州話(包括我聽過很多其他河南話)不會說「黃小仙兒,恁個鱉孫」,因為「恁」更像是「你們」的意思。鄭州話里「你給哪兒了」(你在哪兒)就是問你個人,而「恁給哪兒了」一定是問你們。
————————————————————————
之前想著在知乎上普及一下我們河南話的,結果評論里有本省朋友指出他們那邊的讀音跟我說的不同,大概就是「了」和「嘞」的區別,但如果我聽了周口朋友的話用「嘞」,商丘那邊的朋友可能會說,我們那邊也會發「咧」,比如「我咧乖乖」。所以我把答案修改了,改為了鄭州話即中原官話鄭開片。河南話分支太多,我也沒有「代表」誰的意思,不要誤會。————————————————————————
原答案:
多數情況下還是沒有意識到吧。
答主鄭州人,大家都知道,我們河南人喜歡說「中」,中就是「好,可以,行,OK」的意思。有一次我維族室友問了我一句什麼我忘了,當時我剛從家回來學校,聽完他話隨口回了一句「中」(就是普通話音「中」)。因為中可以跟以上意思直接代換,我在家也這麼說,所以隨口就說出來了。
另外鄭州話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了」=「的」,栗如:這杯子是誰了?(這杯子是誰的?)我了天哪!(我的天哪!)
「了」除了等於「的」之外,很多時候還等於「呢」,如:我中午剛吃過,你了?(我中午剛吃過,你呢?)高中之前我都沒有意識到「了」的這個特點,在簡訊和網路上也都遵循著書面語的要求,直到有個高中女生給我發簡訊時直接發了鄭州話,類似「他上次跑步了時候我問他了,他說準備選理科,你了?」這樣的話,我讀出來以後才意識到,哦,原來是這。出來上學以後這種認識就更加清晰了。
這些內容可以用河南話音調說出來,也可以用普通話講。因為從小在部隊大院里生活,大家都講普通話,所以我的普通話很標準,就是讓陌生人聽不出我是哪裡人那種。當然,想聽最標準的普通話還得找央視播音員,其他所有地方的「普通話」都帶有本地特色,比如北京話說的「悶得兒蜜」,西安話的「苒」,南京話的「盤膝」等等,聽多了會覺得很好玩。這些話既可以用方言講出來,又可以用普通話的音,讓人深感祖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時候不喜歡方言,覺得沒普通話好聽,長大後漸漸開始喜歡鄭州話並對各種方言產生了興趣。我想只要分清場合,生活中多一些方言也未嘗不可吧。四川生,甘肅長大的。雖然從小身邊環境里全講普通話,但是方言字很自然的就揉進來了啊。
比如我問「多少」,習慣性的會說四川人的「好多」,大概從小沒改口。身邊的北方人都會理解錯掉。
說好玩兒,有意思,滑稽,我覺得最有表現力,也是最喜歡用的一個字是蘭州話的「eáo」。非常帶勁兒。(沒錯兒!這個音用漢語拼音已經不夠了,得上國際音標了。)
然後,老家是東北的,所有你們說的東北詞兒,我也是當普通話用的。
沒事兒啊,說這些有什麼呢。根本就沒有「土不土」的事兒,熟悉的人說的時候圖個親切;交流的時候,只有溝通便利與否的區別。別把100%普通話當作必須,換個心態吧。
然後就是三種情況了吧。
- 平時為了對方不蒙蔽,我會禮節性地把它們切換掉。
- 遇到來自這些地方的同鄉,自動打開,像是回家一樣(話說,有三個家還是很好的),這大概就是廣東同學們用咩的原因了吧。
- 遇到自己實在喜歡相處的人,我會把自己最喜歡用的這些詞分享給他/她,教會這個詞怎麼用,然後變成圈子裡的愉快的切口(哪怕有時候不完全和語法,也挺好玩兒啊)。
就這樣。
┐(′-`)┌
啊是吤;個麽;來事;vah(?口伐);夜飯 ....突然想起吃力也是一個普通話摻入方言從古代普通話還叫「通語」的時候就開始了,改叫官話之後,江浙人在科舉考試和白話文寫作方面的優勢,在官話里摻入了大量的江浙方言,以至於我們都分不清那些原來是吳語,那些本來是北方官話。
改革開放之後,由於廣東處於改開的先鋒位置,大量粵語成分進入普通話,比如買單,搞定,山寨,,,,,多的舉不勝舉。這很正常,語言從來就沒有「純粹」的,標準雖然有,但是大家一般講話不需要嚴格按照播音要求,大膽去用吧,
因為廣州是五羊城,居民都是羊人,所以經常咩咩咩
北京官話邕潯片的友仔友女們出來喂!
因為沒有猩化,這是好事。
說一個非母語的語言帶口音很正常的好伐,不刻意用播音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帶口音是再自然不過了
拿北京方言來說,北京人總是以為自己說的就是普通話,其實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和哈爾濱根本沒法比,我是直到有人跟我反映說某些西南地區的同學聽不太懂我說話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平時和南方同學說話的時候有意識地避開方言詞,減少兒化音,盡量不吃音,就這樣還有人說我舌頭卷
其實啊,只要是非正常場合,只要不影響交流,帶點口音有何不可?豐富多彩的口音是祖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的重要表現啊
說說自己的想法。坐標北方官話,具體哪不說了
我們方言有個句末結束語「來/口來」一般兩種意思,一是純語氣助詞,一是表示完成時。這種辭彙是最最最容易和普通話混的,你想想普通話在句末這個位置上沒有東西,或者就是這個語氣詞或者疑問詞在方言中非常正常,所以說出來你也不會感覺很奇怪,於是你就自然地把這個加到了普通話里。相反,一些方言辭彙、方言語調、方言發音我們會刻意地向普通話靠攏,但是這種不經意的助詞就往往會遺忘。
例:你叫什麼來/口來? 你叫什麼名字?
出去幹嘛來?吃飯來。 出去幹什麼了?去吃飯了。
所以我也老是會操著一口普通話,然後突然冒出來幾個詞自己覺得沒啥外地人就感覺彆扭。
我想粵語里的「咩」,湖南話里的「撒」等等大概都是這樣吧。
環境所致啊,如果一個人在北京這種只說北京話的環境,說了一些方言習慣會很怪吧?而在非普通話區,方言混合普通話一起說是很平常的,所以就算是說普通話也會受到方言的影響,因為大家都這樣說。比如「你吃飽了嗎?」
真tm彆扭,還是說「你吃飽mou2?」比較順口。
比如我這裡的人把「了」都讀成liao,忘不了wang4 bu4 liao3,吃飽了chi4 bao3 liao3,讀成chi1 bao3 le 在我的環境中也很彆扭,雖然明知道是標準讀音。語氣詞用什麼,不影響他人理解,不影響交流即可,我地就用「伐」(/vah/)代「吧」(僅限表「否」義的時候),非常常見,而且在語速快的時候比後者順口。
至於一些廣泛分布的方言詞,如「啥」類,我認為在普通話里用用也無可厚非。通用語本來就是交流方便,如果雙方覺得方便的話,又有什麼必要搞什麼潔癖,維護普通話純潔呢?更況且普通話本身也不幹凈啊,根本不是純正的北京話,摻雜了各地用語,還有「垃圾」這種讀半邊的引入詞。附加的題外話: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叫《語言是無需保衛的》,文章寫的有點虛,有些細節值得商榷,但是整體意見我是支持的。
普通話的辭彙也是來自於各個方言的,用用很正常。
不從別的方言里吸取新辭彙,普通話就成了無根之水,長不了。
普通話作為通用語,必然會吸收各地方言的辭彙甚至是語音。而一些本來是方言辭彙或語音,經過時間的融合,在群眾中使用範圍極廣,就會被納入為普通話的正式辭彙。普通話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方案一直在更新。
實際上,描述貼出的圖片里的每個人都肯定不是廣東人。「咩」≠「嗎」。「咩」這個字在粵語裡面幾乎不會在一般疑問句中使用,多數在反問句或帶有反問語氣的疑問句中使用。例如:
普:你今天不是上學嗎?粵:你今日唔係返學咩?廣普:你今天不是上學咩?普:我難受我難道告訴你嗎?
粵:我難受我唔通話你知咩?廣普:我難受我難道告訴你咩?普:你是香港人嗎?我以為你是廣州人。
粵:你係香港人咩?我以為你係廣州人。廣普:你是香港人咩?我以為你是廣州人。而粵語的一般疑問句中,沒有「嗎」。以「有無」(有沒有)、「係米」(是不是)等疑問詞來提問。
例如:
普:你有吃飯嗎?粵:你有無食飯?普:你是學生嗎?
粵:你係米學生?言歸正傳,這說明其實現在很多人把粵語中這個「咩」字融合到普通話中,而更多似是一種提取。因為粵語本身的語法和普通話有所不同,把「咩」字用到普通話中而改變一下本身在粵語中的用法,成為一個新的意義的辭彙,這實則就是通用語對方言的提取。
不止粵語,像四川話、東北話、上海話等影響力較大的方言中,也不乏被普通話提取吸收的情況。
這個過程必然會使得普通話作為一門通用語的辭彙量大大增加,進而令普通話在表達能力上更為豐富。把han菜說成xian菜真的沒人懂啊
不好意思 我一直以為咩是模仿羊叫的語氣詞
:)
好了不抖機靈了
語言學原理就是 語言的接觸 方言和普通話的接觸
推薦題主讀一下葉蜚聲 語言學綱要 語言的接觸部分里民族共同語進入方言一節
作為一個普通話一級的黑龍江人我在上大學以前一直覺得自己說的就是普通話。。。???????????????
原因有幾種
1.無傷大雅,我開心就好比如廣東人話尾喜歡加個咩,反正也不影響語意,大家也都聽得懂,想加就加唄2.不知道這是方言我在上大學以前真不知道「整」是東北方言。。也不知道干豆腐其實不叫干豆腐,更不知道在東北以外的地方柿子指的不是西紅柿。。。不過後來知道了一般都會入鄉隨俗,當地人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說3.加密或者提現優越性或者排外?這個我真心不懂,我也沒有能讓人完全聽不懂的方言不過廣東人真的很喜歡講粵語,幾個廣東人湊在一起一定要講粵語。其實這樣讓我們這些旁邊的非廣東人很尷尬的,不過也不知道具體原因語言光譜(以下純粹爲詞彙之亂用):
高舉主義-原教旨主義-保守主義-社羣主義-功能主義-存在主義-解構主義
不定期補充
(社羣主義可能受社羣裹挾而更激進,功能主義也可能出於實用而保守;反之功能主義可能採用的激進結構,社羣主義可能出於陌生而拒絕。總之中間派向來很難界定)(利申:讀音上保守主義,詞彙語法上功能主義)推薦閱讀:
※父母來自不同方言區,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方言教育?
※方言以後會走向滅絕嗎?本地的方言會在有生之年走向滅絕嗎?
※古代人上朝,語言不通怎麼開會的?那時候有同一語言嗎?
※為什麼中文在互聯網的使用率才排在第七?
※中文有類屬詞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