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華為宣布進入公有雲服務行業並成立Cloud BU?

歷史的種種已經證明,一旦華為進入某個行業,必定是搞得行業雞犬不寧。華為已經把通信和網路相關職位從「高新高薪」搞成「民工996」,這次雲計算職位會不會重演通信覆轍?


華為一直是個硬體公司,雖然號稱是軟體公司從國家那裡拿了不少軟體公司的退稅,但它所有的軟體是圍繞通信設備硬體的軟體,從來沒有過互聯網軟體開發的成功經驗,否則以華為的尿性,他早就跟跟bat 幹起來了,老子這麼牛b,掙點錢這麼辛苦,能讓你們寫點代碼就掙輕鬆錢?

華為頭些年押寶在私有雲,堅稱自己不會進公有雲,賣設備賣私有雲方案給電信聯通這些公司掙錢挺爽,這些年下來驗證私有雲就是一個偽命題,玩私有雲的都廢了,華為也慌了。

雲計算最後的形態是用戶象使用電一樣按量收費,沒人再買伺服器存儲交換機這些巨貴的硬體設備了,華為的這些硬體產品賣給誰去,華為搞公有雲是被迫不得已而為之。


做餐具的公司發現老百姓都自己不做飯了不買餐具到館子里吃了,這餐具賣給誰去,得,老子也開飯館吧,自產自銷。


雖然我黑華為有多年,站在解決方案的角度上我超級歡迎華為進入雲市場,相當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又沒有美國爸爸雲,又有數據限制出境條約,讓我不得不把解決方案拆到不堪入目,要是華為能在這些國家建立起本地雲,那是非常好的


華為的公有雲策略從方案供應商演變成了雲服務商,從向雲服務商賣設備演變成了搶雲服務商的蛋糕。最苦逼的是和華為聯合推出天翼3.0的中國電信,用著華為的方案和華為搶企業客戶,成本能拼得過華為?


比較負責任的說,如果華為公有雲部門和其他產品部門保持相同工作強度的話,
公有雲行業的整體勞動強度將會被拉低。
目前為止,通信廠商的工作強度比互聯網公司還是有差距的

還有,打死不信華為能做好公有雲


華為的私有雲,在過去三年的營收是非常可觀的。當然,這主要得益於:①強大的政府和運營商關係②從基礎硬體、虛擬化層到軟體層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至少是一體化賺錢方案)。這也是為什麼華為首先主打私有雲市場,而後才加大公有雲領域投入的原因之一。

公有雲面向長尾主流客戶,無論是做品牌、口碑還是打磨服務、驗證大規模集群下特定雲服務的支撐能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更何況,這是一個賺錢的生意。

華為雲應該是有能力同時把公有雲和私有雲都做好的,當然,這取決於華為對公有雲的定位和理解能力。

一年前跟幾個朋友討論起國內公有雲領域的競爭態勢,阿里雲是絕對的領先者,騰訊雲幾乎是唯一可能的追趕者——當時提到華為的時候,態度都是取決於他什麼時候打算在公有雲領域發力——到了現在,狼真的來了,其他公有雲廠商們要提高警惕了,如果順利的話,一兩年之後,華為公有雲就不只是現在這麼簡單了。


至於公有雲和私有雲哪個更賺錢,從現在的情況看,還是私有雲。包括阿里雲、青雲、ucloud及一大票雲計算領域創業公司來看,私有化部署解決方案帶來的營收遠高於線上普通公有雲用戶。政企的錢好賺,尤其是政府的,這個毋庸置疑。缺點是水很深,琢磨下騰訊雲最近在福建搞的那個大新聞,就明白了。


利益相關,雲計算從業人員。
核心觀點,三年內華為雲只能蹲著看,三年後再說。

我工作過兩個雲計算公司,接觸過行業內所有雲計算公司,為他們的執行力覺得蛋疼到可恥的地步,當時也把華為視為洪水猛獸,但實際接觸一下華為雲計算以後覺得不過如此;心聲社區、華為求職者、華為面試官、華為客戶我都接觸過,逐漸不把他們當回事了。

華為過去的成功來源於競爭對手執行力低下,但統帥下不了正確命令,讓他們自由攻擊的時候,所有大頭兵都傻眼了。我很敬重任總,工作中我也向他一樣敢說敢幹,但是他退休以後華為可能會散架,從雲計算上可見一斑。

首先回想華為在通訊業的崛起,不還是因為思科愛立信等公司掙錢太容易了嗎?你們躺著掙錢,那我就跑著掙錢,短時間內先模擬抄襲,長時間總能磨死你然後訂立新標準。現在華為是一個成熟牌局上的成熟玩家,能賺很多錢,但別想翻倍飛躍了。
再看華為在手機行業的崛起,本質還是小米沒產能,中酷聯藍綠有產能但不會吆喝嗎?那好,我華為有執行力可以干翻小米,幾個老友商你們沒我能吆喝,然後很快就甩開小米一騎當千了。但最近幾年藍綠穩紮穩打已經追上來了啊?

華為過去的成功有自身的努力,也要感謝慫的有水平的友商兄弟。但互聯網公司雲計算行業,華為這一套能行嗎?

雲計算最大的特點是產品尚未成型,沒人知道東西該做成什麼樣,這不是網關也不是是手機;在我心中雲計算還在快速生長演化之中,沒有目標你讓華為的人怎麼衝鋒?

某人在華為離職的帖子里吐槽,老闆讓員工去加油干,沒搞定就是執行能力不行就要換人。華為在Openstack基金會貢獻常年全國第一,領導讓員工提pr大家就拚命寫代碼,代碼質量也不錯,但有什麼卵用嗎?那麼多雲計算草台班子創業公司多少能做下幾個實際項目,但華為靠Openstack落了幾個「實單」,華為在雲計算領域有什麼靠譜的樣板案例嗎?還是這個回顧貼,華為技術這麼努力,但卻抗衡不過各地土生土長的ISV,請問你要是實打實的賣物美價廉的交換機,用得著怕吃夾縫錢的ISV嗎?

華為做雲還是按照賣盒子那一套思路賣雲服務,拿著一套自己都看不懂的方案就去忽悠客戶了。不得不佩服華為的售前和銷售真能推銷,運營商問為什麼要上雲,華為會回答上雲就可以用好華為的雲計算方案;運營商問為什麼要用華為的方案,華為回答這樣就可以上雲擁抱現代化。但這已經背離華為打贏硬仗的宗旨了,打仗的目的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勝利,企業要想盈利必須讓客戶實際獲利。

回到正題,在雲計算市場里,大家還能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這遠非一個成熟市場。互聯網公司加班的勁頭能嚇死華為,你們996有多少時間是浪費在流程上了,有多少時間是在無腦執行無腦衝鋒了,你們有資格做判斷的人會經常實地觀察嗎?我加盟創業公司的時候能連續三個月每天非工作時間6小時,期間不停的要做判斷不停的要試錯。我一直罵雲計算創業團隊懶散,那是他們過分重視技術逼格而忽視了客戶和市場,但比起來瘋狂試錯多方向探索,華為人有什麼信心敢說自己的連排級小分隊會比互聯網公司更有活力?

華為做新事物嘗試做不好,他們制勝的法寶就是鐵一樣的紀律,新事物嘗試需要把人當人看,需要允許出錯足夠放權,需要有時間休息,需要有時間思考,需要花很多很多錢從外面挖人,需要改到當前軍隊的習氣。但這事能做嗎?貌似要得不償失……

當前你們做一個雲BU是沒錯,早點養起來班子三五年後會有機會。一旦雲計算模式清晰了,瘋狂抄襲快速複製,華為雲很可能足以把a雲幹掉。
但當前大家都在試錯階段,大家還是少吹華為吧。

-------------------------------------------------------------
後續補充。
我強調的是華為做不好雲計算市場的創新者和開拓者,因為冒險家和軍隊本來就不是一路人,冒險家更像海盜一些,但從長遠來看,個人冒險佔領的地盤最終會被皇家海軍接收。華為是最像正規軍的公司,但其他公司也會發展起來的。
最近三五年,待在互聯網企業搞雲計算是可以輕鬆應對華為雲bu的;但三五年之後互聯網廠商很和華為bu比就勝負難料了。
首先,華為感謝愛立信、感謝小米給他們開拓一種新玩法,同樣他也會感謝這些互聯網廠商,我會謝到讓你無路可走的地步。

從運營層面講,互聯網廠商中運營人員總是以糊弄鬼的心態糊弄客戶,典型的就是那個喜歡以恩賜的態度給客戶換IP,出錯打死不承認的廠商。我們給你這麼多錢,你把我當電商店鋪或者電商客戶這樣呼來喝去?我已經見過幾個大中型客戶放棄該廠選擇其他小廠,直言就是溝通成本太高,採購和日常維護責任太大。

好多技術人員以為提交幾個pr就是自由軟體山大王了,好多只能講外宣PPT的技術大師,還有大量的科普起家的行業專家。這些人在互聯網廠商那裡位高權重,但從客戶和銷售來看就是紙糊的毛驢。OpenStack得位太易又不修內功,這些DevOPS根本不知道怎麼伺候企業級客戶,沽名釣譽不做實事,其心可誅。

說這麼多,希望無論是互聯網廠商還是華為都努力吧,你們誰都能做好這些事,只是都沒認真去做而已。


在15年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徐直軍便表示,華為將在7月正式推出公有雲服務。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華為可能是一個"實幹家"的形象。雖然全面進軍IT市場沒幾年功夫,但目前已形成從計算、存儲到網路,再到操作系統的端到端雲計算解決方案。
時光追溯到六年前,在華為雲計算戰略發布會上,任正非便發表了一個在業界備受關注的講話:"華為20年來,從青紗帳里走出來,一個孤獨的農民,走在一條曲曲彎彎的田間小路,像當年堂·吉訶德一樣的封閉,手拿長矛,單打獨鬥,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當我們打開眼界一看,我們已經不得不改變自己長期的封閉自我的方式。"也對看到華為的深思和焦慮。
自啟動"雲帆計劃"到成立IT產品線再到Fusion Sphere5.0的雲操作系統。
經過這麼來年的發展,也推出了一系列基於雲計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伺服器、存儲、分散式雲數據中心等均積累了不少用戶基礎。有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在全球建設了40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120個雲數據中心。
在這個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時代,一進入企業市場就瞄準雲計算、大數據這些虛無縹緲的新興領域的華為,也曾被打上過無數問號。對於要不要進入公有雲市場,華為也一直是瞻前顧後,遲遲不露頭角。
在國內推出公有雲是希望能夠向客戶展示一個完整的雲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公有雲服務的同時,也將可以向運營商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而在國外,仍然會選擇與其他運營商合作,為他們提供公有雲解決方案。對於進入公有雲市場的初衷,華為認為IT設備的變現既可以是賣產品的模式,比如賣計算、存儲產品,也可以是提供服務。大型企業既要有私有雲,也對公有雲有需求。華為的雲計算能力能讓企業在私有雲和公有雲之間方便地遷移,因為華為的公有雲和私有雲基於同一個架構,這樣可以讓企業能夠享受到公有雲的成本優勢。
當然,對於華為而言,直接進入公有雲市場,也意味著與自己的最大客戶群--電信運營商,產生直接競爭。目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聯通等運營商均在公有雲市場磨刀霍霍。事實上,華為本身也是運營商雲服務背後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這其中並沒有與運營商必然的角色衝突。首先,目前運營商在公有雲業務也還沒有做起來;其次,如果未來做得好,還可以與運營商合作。
隨著雲服務產業鏈的不斷發展完善,雲端合作與雲生態的建立,成為了雲服務商發展的重點方向。未來的競爭將是產業生態圈實力的競爭。在整個雲服務產業鏈中,IaaS解決了雲服務的基礎資源,PaaS奠定了雲服務的基礎能力,而SaaS最貼近最終用戶,為客戶形形色色的細分需求提供最直接的應用支持。為覆蓋到更廣泛的客戶需求,IaaS和PaaS服務提供商需要與為數眾多的開發者群體達成合作,吸引開發者在其平台之上開發SaaS應用,實現共贏。未來圍繞生態建設的云云合作,將愈發普遍,雲端服務生態體系將更加完善。
目前,已經在從研發層開始構建生態圈,比如建設了多個聯合實驗室,不僅是服務運營商和大型企業,更用來為合作夥伴驗證可行的方案。網路要走向雲化和IT化,不管運營商還是企業的IT系統,都要從支撐走向價值創造,這樣,就把網路從靜態帶到動態,實現定製化。而這個過程中,如果華為僅僅為運營商提供產品是不夠的,要為合作夥伴注入新的能力。可見,服務才是未來的關鍵。
當前,移動寬頻、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可謂是客戶共性最關注的前四大技術。企業業務也會與合作夥伴一起,通過不斷創新,不斷滿足企業客戶端到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需求。華為雲計算的客戶既有運營商,也有能源、金融、交通、媒資、製造業等垂直行業廠商。目前,華為雲服務正與眾多合作夥伴緊密合作,致力於為周邊地區提供像電一樣方便的信息應用與服務,打造完善的區域雲計算產業生態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合作夥伴眾多,華為是無法再像以往那樣包打天下,只能成為生態鏈的一環,因此儘管目前產業線已經夠長,也不得不打造生態圈的理念,推動華為的標準和技術為更多合作夥伴來接受,樹立華為的領導地位,避免在龐大的生態鏈中被旁路。
華為成為OpenStack的金牌會員已有兩年多。在OpenStack的網站上有所有成員企業、開發者做出的貢獻的實時統計,無論是對"較大改動體驗"還是"Bug修復"的貢獻,華為都排在前十名。華為對OpenStack的總體貢獻率排名第四,是除互聯網企業Google、Facebook和雅虎之外的唯一一家IT企業。
對華為而言,對OpenStack的支持恰恰是其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一步。OpenStack的出現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廠商和客戶的關係。OpenStack正在重構市場秩序。作為沒有任何包袱的"後來者",這也是華為突破固有市場格局的捷徑。
從通信廠商(CT)向通信和IT融合的ICT轉型,是華為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戰略部署。
在華為看來,雲計算映射到技術上便是融合,映射到產業上便是開放。就是要通過計算、存儲、網路、虛擬化、數據中心等技術的創新和融合,採用開放架構與第三方系統融合,實現精簡部署、精簡運維和精簡管理,快速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提升企業效率,進而實現"敏捷商道"。
用公有雲技術的業務系統,數據對於用戶來說,必須是絕對安全的和可訪問的。當今全球的各種挑戰使得這個目標還遙不可及。
華為還建設了一個十萬個研發人員的桌面雲,而這個桌面雲很好的解決了華為所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
目前,通過同英特爾、趨勢以及瑞星的合作,提供中國的可信計算標準,通過和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安全、穩定、持續發展的生態鏈,從而解決公有雲的安全問題。
隨著谷歌率先大幅度下調了雲服務的價格,亞馬遜、微軟也緊隨其後,國內的阿里雲也宣布下調其售價。激烈的價格戰本身在反應行業本質的同時也在體現行業的殘酷性。高效的雲服務管理、更多的客戶、更低廉的IT設備購買價格、更有效率的運營、更低的價格,在這個公有雲開始越來越成熟的商業模式中,價格的不斷下降伴隨著的是資源的越來越集中。隨之而來的是新競爭者越來越難以進入,行業的門檻在不斷提升。
雲服務市場已經進入"跑馬圈地"的時代,"慘烈"的市場競爭會讓這一市場重新洗牌,既定的技術積累、資源、數據中心的搭建和價格都形成了相當的門檻。經過技術創新能力、商業模式創新的激烈比拼之後,公有雲服務市場可能最終只剩下幾個巨頭。最終誰能鼎立雲端,目前也還沒有定論,還得拭目以待。


提問原話:
華為進入某個行業,必定是搞得行業雞犬不寧。華為已經把通信和網路相關職位從「高新高薪」搞成「民工996」,這次雲計算職位會不會重演通信覆轍?
-------
這個提問,我看了就不爽,
這充分反映了題主對華為和中國人滿滿的歧視和惡意。
首先,我不知道題主的學歷是個啥,是不是名校出身高學歷,
已經達到了世界上任何一個牛逼企業你想去就能去的水平了。
如果題主的確是個牛逼人,
你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抱著自己上了公交車就不想別人也擠上來的想法,還算正常。
但是,如果你也就是個普通985+211+普通學歷,還在說這個話,這就是典型的腦子有包了。
...
諾記,愛立信,西門子,北電,朗訊,阿爾卡特,moto,富士通,NEC,安捷倫。
想當年,中國還沒怎麼擴招,你不是牛逼學校的學生,你還想進這些外資企業拿高薪?
1996年前中國一年大學畢業生在60萬,985+211院校畢業6萬。
2000年,中國中國一年大學畢業生在100萬。
大擴招後的今天,如今這個數字翻了10倍。
每年大學生達到了每年700多萬。985+211院校畢業60萬。研究生畢業60萬,
畢業博士數量在5-7萬。
就是說,20年前的985+211本科生,稀缺性等於現在的博士。
如今這個級別的稀缺性人才,博士,現在華為起薪在35W以上。
.
這幫外資企業在中國逞威風的時候,可不是誰都能進去的。
當年他們可沒幾個研發崗、企業中高層崗提供給中國人的。
當年這幫通訊外資公司給中國通訊業提供的高薪崗位,
總和打包在一起,有一萬人就頂天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
當年他們給中國人的所謂高薪,那只是亞非拉國家水平的高薪,
當年他們給中國人提供的高薪職位,世界ICT行業一流薪酬的2成左右。
是根本沒法跟世界ICT行業的一流公司比薪酬的,
如今的華為人均薪酬,
沒比你們腦子裡牛逼哄哄的谷歌、蘋果們低多少,甚至比微軟、英特爾還高。
來看看華為的人均薪酬跟國際一流ICT行業的對比:

...
外企的高薪職位,絕大多數都提供給了本國人,
給發展中國家,都是三瓜兩棗的。
微軟高薪員工總數13萬人,
然而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的亞太區,微軟高薪員工就3000人。
如果中國有個軟體業的華為,把操作系統之類的飯碗搶一塊下來,
給中國員工提供的高薪職位至少能達到10萬人。
提供的高薪職位數量差距是30倍。
屆時,可能中國稍微有點本事的軟體學生都能去軟體華為拿高薪。
而不是現在這樣,你不是真的很牛逼,想去微軟拿高薪門兒都沒有。
..
同理,我們希望華為能在雲行業,把亞馬遜的蛋糕切一塊下來吃吃,
這會給中國員工提供的高薪職位至少能達到5萬人。
如果華為拓展的領域以後更寬廣,屆時員工總數達到30萬人,
會讓中國的普通211學生ICT專業也能隨隨便便去拿到世界一流ICT行業的高薪。


關於華為Cloud BU的9個疑問 - 知乎專欄

Q1,關於Cloud BU

其實,在2016年的時候,Cloud BU的前身,華為全球公有雲業務部就在歐洲等地開展公有雲業務,陸續簽約德電開放電信雲、西班牙電信雲服務等項目。

華為企業業務這5-6年來的快速增長,加上公有雲市場的成熟和規模效應(Gartner預計2016 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可望達到 2,086 億美元),華為高層們終於下定決心「擁抱公有雲,共建雲生態」,從2017年開始,華為將以公有雲服務為基礎,強力投資打造開放的公有雲平台,並將聚焦重點行業,攜手合作夥伴構建雲生態,共同做大產業蛋糕。為此,華為將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Cloud BU,在2017年增加投入2000人」

「我們也不會像產業界有些公司一樣不再發展公有雲了,我們認為用公有云為企業和政府提供服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華為不能在這個不可阻擋的趨勢上落伍。」徐直軍指出,華為企業雲儘管發布了,但這幾年還沒有發力。因此,公司通過去年充分的討論,決定從2017年開始,華為要以公有雲服務為契機,強力投資打造一個開放的公有雲平台。

Tips,全球公有雲業務部

屬於產品與解決方案(PSG)體系,部門總裁為張海波博士,曹建輝為公有雲解決方案總經理

Q2,關於Cloud BU 的定位

華為開展公有雲業務,是要向AWS、Azure一樣,在全球直接面向用戶提供公有雲服務么?

這個,顯然不是。

簡答來說,就是"使能",英文為「enable」,明白? ..不明白?

就是通過各種合作啊、生態啊,"輸出"華為的雲能力,幫助客戶/合作夥伴來開展公有雲業務

當然,這是對外講的?

對內,如何來理解?

Cloud BU 的設立和存在,是為了在華為內部戰略(沒辦法,大公司就得談戰略)打通or整合相關的資源,橫向打破各組織部門的牆,成為對外的統一的服務介面-網關-路由器(栗子都舉到這裡了...),懂伐?

BTW,雖然華為不直接面向用戶提供公有雲服務,但是,哈哈,但是,在一些公有雲項目中,華為也會負責Cloud IaaS 的運營,比如德電、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項目.

Q3,關於Cloud BU負責人的任命

Cloud BU 與 IT產品線 一樣,都是 產品與解決方案(PSG) 體系里的1級部門,擬任命 鄭葉來 為 Cloud BU總裁,同時兼任IT產品線總裁。

哈哈~~~

左手IT產品線的沉甸甸盒子,右手彈性、靈活、自服務的雲服務, 要不要玩的這麼刺激啊?

這怎麼來平衡(KPI)?又怎麼打通部門的牆?

Q4,關於Cloud BU 的團隊組成

華為內部,雲計算的主力軍當然是IT產品線,所以,相當一部分中高層來自於IT產品線等企業業務單元;

一部分人員來自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BPIT的「全球網路、業務圈、三朵雲」這些成績還是有說服力,也是任總肯定過的;

一大部分來自軟體部門,同期,電信業務軟體部也完成組織重構,釋放資源到運營商網路BG、Cloud BU等組織中.

當然, 大部分人員需要從外部招聘,比如運營、市場、銷售、解決方案等崗位,期望補足公有雲運營方面的短板.

Cloud BU下設運營、解決方案、行銷等部門。

想內部轉崗? Oh… 15-17級,年年績效B以上,才有可能?

Q5,關於華為企業雲業務

「是專門面向中國市場,為滿足企業市場客戶與合作夥伴在網路時代的新需要,同時也為了提供更貼近用戶的雲計算解決方案,華為推出企業雲服務,這是華為ICT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自然延伸,也是實現華為在ICT領域投資回報的新商業模式.」

「面向金融、媒資、城市及公共服務、園區、軟體開發等多個垂直行業的企業雲服務解決方案,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企業級的ICT基礎設施服務」

「華為企業雲服務採用一個架構支持私有雲和公有雲,具備開放的混合雲架構,便於客戶無縫地跨雲部署業務;更為重要的是經過長期的產品研發,積累了大規模軟體集成開發的理念和管理工具,華為這些經驗和工具融入華為企業雲服務,提高合作夥伴軟體開發創新效率,從而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摘自華為輪值CEO徐直軍的採訪。

Q6,關於 http://hwclouds.com 華為企業雲

主要是面向中小企業等客戶推出的公有雲服務(線上業務),採用O2O的模式(華為內部語錄)。

線上運營模式(SEO-廣告-新聞-促銷等線上推廣-引流量-拉新-售前諮詢-銷售線索),線下運營模式(活動推廣-線下拜訪-售前方案-大客戶服務)

Q7,關於華為企業雲業務部

除了 http://hwclouds.com 這部分企業雲線上業務外,面向政企客戶的這些戰略合作和項目(私有雲、行業雲、政務雲等),則是企業雲線下業務,所有的這些,都是由華為企業雲業務部來負責,總裁為楊瑞凱.

BTW, 企業雲 aka "瑞凱雲", 什麼意思啊?

Q8,華為雲計算的奮鬥史

Q9,回頭看華為雲戰略的落地節奏

有點像洋蔥哦,需要一層一層的剝開…啊,辣眼睛啊~


http://weixin.qq.com/r/7URYQNPEEI5vrZcj9xH- (二維碼自動識別)

由產品與解決方案(PSG)體系主管

  • 2011年,成立IT產品線,負責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測試
  • 2015年,推出華為企業雲業務(公有雲+私有雲+行業雲等)
  • 2016年,向全球客戶推廣公有雲業務,陸續簽約德電開放電信雲、中國電信天翼雲3.0、西班牙電信雲服務等項目
  • 2017年,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Cloud BU,在2017年增加投入2000人

MiaoInsight

華為一直都在關注公有雲的市場,是否開展公有雲業務,各BG和部門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內部一直分歧不斷,很難取得統一的意見,公有雲業務暫時被擱置。

隨著IT產品線在企業業務取得的快速增長,雲計算、大數據、開發這3大雲平台的推出,項目的落地,客戶經驗的積累,這也讓公有雲業務重新被提上桌面議程.

從2015年推出華為企業雲,就標誌著華為決心開展公有雲業務,只是,受限於公有雲的運營經驗和服務能力,先低調攢經驗,公有雲業務也只是在某些地區和項目中進行推廣.隨著成功簽約德電電信開放雲、中國電信天翼雲3.0和西班牙電信雲服務項目,這也給了華為高層足夠的信心去正式喊出「擁抱公有雲,共建雲生態」全面開展公有雲業務.

企業雲、公有雲的業務負責人之前都是華為軟體的管理層,同時,電信軟體業務部的重組也已完成,難怪華為內部都拿「微軟」當案例學習,也想完成「軟體到服務」的轉型,只是,電軟非微軟,軟硬大不同.

鄭葉來 擔任Cloud BU的總裁,這真是「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這幾年,就你IT產品線的雲計算跑的快,點兵點將,也就是你了?這與上面談到的,電軟的重組,其實都是一個邏輯.

只是,公有雲好像不是這麼玩的,難怪,華為內部也議論紛紛,此時,想起了企業傳奇3里的對話:「鄭葉來說了,你們想怎麼裸就怎麼裸,他只要結果」.哈哈,誰知道,這不也是鄭葉來的老大們的話么?


搞不好的,放心。


華為待入職員工

什麼,你問我為什麼進華為?
沒找到更好的唄

你知道華為很累嗎
廢話,功課做得比你多,另外互聯網加班的還少嗎

那你為什麼還去
不想掙7,8000的工資唄,個人選擇問題啊,華為又不是不讓我走了

你不知道華為裁員嗎
知道啊,我要是真能幹到45歲,應該能夠掙不少了,然後再去不忙的公司養老啊

去華為的真low
你素質真高啊,清潔工活多錢少,可我從沒有嘲笑他們呢!那你應該是bat級別的員工吧,我這普通985,非科班的確實不好進啊


我覺得也挺好的 , 這些職位不再高大上 , 是不是證明科技已經被工程化了 , 技術壁壘被破掉了 。


有種來做遊戲,看你996厲害還是9117厲害


我認為華為宣布進入public cloud行業是很正確的方向。眾所周知,無論是大數據分析,還是人工智慧(AI),都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即所謂的"Data Driven"。擁有大規模的數據,是發展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AI)的必要條件。而Public Cloud作為大規模數據收集的infrastructure,當然需要充分發展。Cloud Computing里一個重要的研究topic,就是成千上萬用戶使用訪問時的scaling問題。只有解決這樣的挑戰,才能夠為大規模數據的收集提供保障。

話說回來,華為作為手機大廠,當然也可以通過手機來收集數據,但是那樣依舊需要強大的雲平台在後台進行支持。這也是為什麼,Facebook,Google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做起big data, AI來,顯得那麼得心應手,因為他們本身就有成千上萬的用戶信息和訪問數據作為依託啊。


作為首批華為雲用戶,和前華為員工的我來說,把企業從AWS遷移到華為,是有很多顧慮的。但是,我還是相信一點,無利不起早。做啥都是為了賺錢。不賺錢,不會投入的。華為會算賬的。


看到這麼多人害怕,我覺得華為更應該入這一行了!


我司一線,財經,HR都比研發吊。純拼技術的領域不看好。


屁股決定思維,題主是在害怕華為進入到題主所在的行業後,題主的高薪就沒有了,這個才是重點吧,理解。
用句詩來表達吧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現在的行業發展快到難以想像
我不是說華為一定是正確的,但是顛覆者肯定會一直存在,一個華為倒下,還有A為/B為/起來


不太了解華為,也不想妄加評論,可是似乎知乎上面只要噴華為就是政治正確,至少這個問題本身和下面的回答百分之九十都把華為噴的一無是處,只是真的這麼一無是處得話,能有今天的成就,知乎難道連基本的客觀都做不到了嗎?


呵呵 99年通信企業畢業生工資8k 06年工資6k 看看現在,985 211優秀畢業生有幾個還去通信行業?btw:你們你們這個喊叫996的,加班應該的去學習一下勞動者保護法好吧 違法還理直氣壯了


推薦閱讀:

大多數程序員都需要相親嗎?
當程序員男朋友工作遭遇嚴重bug,作為同樣程序員的女票該怎麼辦?
現在社會上優秀的程序員有多稀缺?
程序員的書包(背包)是一般是什麼樣子?
代碼自己不會寫,看一遍別人的還懂,這是對這門語言不會么?

TAG:雲計算 | 信息技術IT | 華為 | IT行業 | ICT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