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完全聽不懂冬令營講課的蒟蒻還要去CCF NOI 冬令營?

本蒟蒻第一次來WC,幾乎聽不懂在講什麼,獲取不到什麼有用的知識。

覺得WC就是給高端選手準備的,那麼為什麼低端選手還要來WC聽課呢?自己在家學不是更好、更有針對性嗎?


你真的以為有選手能完全聽懂冬令營?

參考WC2015混淆與破解+得分情況+前一天早上講課課件

除了聽課以外,參加CCF WC的目的一般有兩個:

1.有個全體營員參與的國家隊第二輪選拔測試,還是很有含金量的,由於難度大,好好打暴力一不小心能獲得吊打集訓隊的成就。

2.冬令營是為數不多的全國OIers同性交友(劃掉)大會中時間比較長(較於CTSC),門檻比較低(較於NOI),範圍比較廣(較於NOIP),壓力比較小(較於NOI)的一個,此外WC能見到上一年幾乎全部50個集訓隊(NOI的時候集訓隊還沒選出來不算),便於抱大腿。

3.(OwO不是說好了兩個么)WC考試那天晚上一般有個文藝表演,可以看到國家隊爸爸們一展歌喉,比如今年看點可能是某⑨姓學生專家激情女裝唱曖昧小歌曲……


我想來講個故事。

2003 年,我上高一。接近年底的一天晚自習的時候,微機老師把我叫出了教室,問我:「下個月在上海有個信息學冬令營,你要不要去?」

此時,教室里是一片燈火通明,同學們都在熱火朝天地複習期末考試;而走廊則昏暗而深邃,像一條不知通向哪裡的時光隧道。我望著若隱若現的微機老師的臉,說:「去。」

於是,2004 年 1 月,我第一次來到了上海。在冬令營上的大部分時間,我跟題主一樣,是處於懵逼的狀態。終於有一道我似乎會做的題,在台上的討論結束後,我舉手發言:「開一個大小為 10 萬的布爾數組不就行了?」然後哄堂大笑,原來台上剛剛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在講線段樹呢!

這次冬令營讓我大開眼界。此前我看過微機老師的大學數據結構教材,參加過 NOIP,用 QBasic 寫過掃雷、黑白棋等簡單的遊戲,寫個 DFS 或者 BFS 還是可以的。但在冬令營上,我接觸到了許多從未聽說過的演算法和數據結構。我知恥而後勇,在上海的那幾天晚上,我就從 Dijkstra 演算法開始補習;此後的一個月內,我學會了 Pascal 語言。在冬令營上我還了解了 USACO、Ural 等各大題庫,從 3 月起,我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刷題。之後的事情,很多人就都知道了。

當然,當時的我處於一個信息比較閉塞的環境中,那時候我家裡都尚未開通互聯網,不像現在一樣,想要什麼資料都可以很輕易地獲得到。但是我覺得,冬令營「開眼界」的作用依然存在,畢竟它把一些新的而且是精華的東西展現在你眼前,並持續好幾天的時間。現在的資料固然容易獲得,但它們的質量足夠高嗎?你能靜下心來去看嗎?身臨其境與隔岸觀火的效果畢竟不一樣。

現在的我,常常去參加學術會議,每次會議也都是一次大開眼界的過程。每次會議過後,當我回顧會議日程時,總能挑出許多想讀的論文,要認真讀完,恐怕要一個月的時間。這些論文,不管我去不去參加會議,它們都在網上,唾手可得;但如果我沒有去參加會議,我很可能都注意不到它們的存在。並且,聽過了作者的演講之後,我就掌握了作者的主要思路,再看論文,也輕鬆得多了。


人的上限很多時候取決於你給自己劃的上限在哪裡,你只接受這條線以下的內容,不知不覺你就自動止步在這條線上了。聽不懂,為什麼不去查查相關資料呢?每個你不不懂的講座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的大門,哪怕就記住個標題也是很有幫助的,哪怕你今天連參考資料都一行也看不懂,為什麼就覺得自己永遠也不會有用上這些內容的時候呢?

很多人搞錯了自己應當勤奮的方向,總是喜歡在自己的舒適區域當中,重複著自己已經做過一千遍一萬遍的事情,而害怕去接觸新東西。真正的勤奮是去開拓新領域,學習新知識,挑戰新極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你不去學你聽不懂的東西,不去練習你寫不對的演算法,刷一萬遍入門題,又有什麼用呢?


那時我還是高一,pascal黨,考試最終成績是11分……我想應該完全符合純小白+打醬油的標準。

當時非常不寄希望於自己能聽懂什麼……但是作為黑龍江這邊的一支獨苗,連個隊友都沒有,我的希望很簡單:開開眼界。

第一天上來就計算幾何啊平面圖啊搜索樹啊你知道的我真的什麼也不懂然後就開始邊強記邊自學惡補……

就冬令營講的那點內容我幾乎消化了一年。雖然這麼難咽,但是感覺咽下去還是蠻舒服的……冬令營結束以後回校就開始刷算導刷圖論刷計算幾何刷線代,至少是通過開眼界,認識到了自己接下來的方向吧。

冬令營上學到的,夏令營會用上的(((

以及,另外一個收穫,記住了一個名字:陳立傑……

相關:參與2012~2013WC,成電那次。閉幕式上我是四個主持人之一,最逗比的那個,人稱「WC的主持人」。

=====分割線=====

那次冬令營第一天還遇到一個哈爾濱的學姐,嘮到挺晚……名字我還記得非常清楚,叫湯沛雯……試著在知乎上尋一下人哈(誒嘿嘿


WC2016第一節課的課件講的吼清楚啦

1、年度補覺會

2、網友見面會

今年這個WC能逃開學,就更吼啦


您讓我們去不了冬令營的蒟蒻情何以堪啊


出門左轉第二課堂


所以今年我就沒帶學生去(攤手)


高端選手也聽不懂啊(霧)→_→


作為一個身處窮山僻壤,幾乎沒有什麼省選經驗的弱校中的oier,曾經我(們教練…當然也不怪教練)也是這麼想的,於是我沒有去WC2016,後來稍微懂點事情之後,腸子都悔青了。

讓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是多麼的重要



作為弱省渣渣個人覺得

講座就是長見識的,講的東西noi有關聽不懂,noi無關有些能能聽懂然而對noi沒啥有,主要還是從聽不懂的中找到一些相對好學/有熱點的名詞假期研究。

營員交流主要也是長見識,不過認真聽還是能懂一點點的(北方人對某些神犇的口音抱有深深地怨念qaq)。

然而主要還是看節目開車表演面基冬眠啊之類的(猶記得當年大屏幕彈幕開車)。

反正我覺得我那年wc(2016)最有意義的兩件事是表演和要神犇簽名(捂臉)。

利益相關:ln省退役蒟蒻


主要是來見見市面


我也覺得沒什麼意義呀~~~

當然

補了好多番呢~~~


這就叫嗖咻


有過這種經歷才會覺得那種大部分都聽得懂的課有多平庸… 不去聽一下看一下,連「自學」的方向和動力都不知道在哪裡


在家不知道該學什麼

現在知道了


我還希望我能去呢。。。


接觸到了更牛X的人,也找到了一個目標算嗎。。。


見一見世面,開開眼界。

2015年在杭州,知道了Interactive proof, 見到了vfk、clj、jcvb等大牛,還開了個concert。我還借過fhq的充電寶!


感覺內容差不多有兩種:

1.雜題選講

2.演算法設計或者其他什麼大學課程裡面抄抄書


推薦閱讀:

在國際奧賽中取得好成績的那些大牛們都很愛賣萌嗎?怎樣利用學術賣出一個高格調的萌?
OIer如何找到一個妹子?

TAG:OI | NOI | 信息學競賽 | cc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