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1 月 3 日 AI Master 擊敗世界冠軍柯潔?
神秘圍棋高手Master橫掃網路
Master轉場橫掃九位圍棋冠軍 柯潔谷歌公司發聲YouTube 上的全程對弈視頻
之前我在另一個問題下面草草反駁了一些荒謬的觀點。如何看待在弈城圍棋網和騰訊野狐圍棋上出現的兩大神秘 AI 高手 Master(P) 和 刑天 (P)? 接下來與大家探討一些更深的內容。
這幾天Master把包括世界前兩名柯潔、朴廷桓在內的各路高手殺得片甲不留。職業棋手紛紛感慨現有的布局、定式、乃至一般性的圍棋理論都已被顛覆。各路圍觀群眾,懂棋的和不懂棋的,嘗到了解構權威的快感。甚至有人將人類的圍棋理論和圍棋AI對立起來,並與中西醫之爭,或是傳統-現代科學之爭相提並論。一時間,職業圍棋手彷彿成了工業革命初期,試圖砸爛機器的失業工人。
要我說,你們還是圖樣。
20世紀上半葉以來,圍棋理論已經至少被「顛覆」了3次。
20世紀30年代開始,吳清源與木谷實一同掀起「新布局革命」,解除了傳統日本圍棋「唯小目獨尊」的觀念。星、三三,乃至目外、高目、五五、六(和諧)四等占角方式一時大行其道。最終三三被逐漸淘汰,星+小目成為現代布局的主流。這一點,目前的圍棋AI也不能免俗。
另外,吳清源發明了無數定式新手。其中包括大雪崩內拐、「梅缽」定式、肩沖無憂角,以及星位的小飛守角。
這一招基本得不能再基本,成為標準下法卻也不過幾十年歷史。
這是第一次變革,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次。
20世紀90年代開始,李昌鎬以其精準的判斷和熟練的官子技巧,將重視布局的日本流圍棋擊潰。
李昌鎬之後,無人再敢輕視官子的重要性。「一目半是實力,半目是運氣」也成為了歷史。在具體招法上,李昌鎬獨創了各種簡潔的定型手段。最典型的就是星位+小飛守角+二路跳補。可以參看上面這個圖。黑棋在星位下兩路「跳」補一手,護住角上實地,就是這一招。李昌鎬帶來的深遠影響是,像李昌鎬巔峰期一樣精準的官子,對於現在的一流棋手,是標準配置。
這是第二次變革。
2005年以後,李昌鎬不再獨步天下。無盡的戰鬥成為了新時代的主旋律。古力、李世乭對戰,可以從布局開始一路戰鬥到小官子。中韓的「90後」高手們,個個都是「暴力圍棋」的行家裡手。與此同時,對於定式、布局套路的研究也深入到了極致。
一個星·無憂角布局套路的變遷,就是一部微縮的現代圍棋史。從傳統的分投,到右上掛角以後一間夾、二間低夾、反夾,再到最近的小飛守角(求評論區高手告訴我最新的結論)。每一次的改變,無非是其中一方有一點不滿意,想揩點油,而對方不同意。一言不合,雙方就大打出手,最後形成一個新變化。如此反覆循環多次,直到有人找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變化。
如此「錙銖必較」的圍棋,也被棋迷們戲稱為「新圍棋十訣」。
這其中雖然有幽默的成分,但也離事實不遠。
這是圍棋理論的第三次變革。
圍棋AI帶來的對圍棋理論的變革,遠沒有到某些人想像中能夠讓現有圍棋理論作廢的程度。
就Master/AlphaGo目前的招式而言,我認為這一次的變革,可能比上述的第二、三次變革程度略強,但達不到吳清源「新布局革命」的程度。
接下來請各位看幾張棋譜。
這個布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人類已經下過無數次。這個布局。左上和左下都是常見定式,只不過這樣的組合在之前的對局中相當少見。
這盤棋。四個角的定型,都可以在定式大全里找到原型。
這盤棋。前19手和人類的布局毫無二致。20、22、24的組合拳是Master的招牌動作,它下過不止這麼一次。不過,這套拳法的創造者不是它,而是道策。只不過,之前沒人想到一開局就上這套拳法而已。
這是本因坊道策執白對安井知哲。18-22與Master的騰挪手法如出一轍。
綜合起來看,Master的新招數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大的變革,但仍然是基於現有框架,並非無中生有。
現代圍棋的定式、布局、理論,多是從反覆實踐中得到的。我曾經在圍棋TV上看過一段孟泰齡自戰解說與柯潔的對局。泰哥精心準備了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布局套路,結果柯潔沒有用幾秒鐘就應了一個泰哥沒見過的下法。賽後復盤,泰哥問柯潔說,這手棋你怎麼想到的?柯潔答曰,我在網棋中下過好幾次,覺得這麼下不錯。泰哥默然。
對於一把特定的「飛刀」(新招數),只有反覆研究,才能找到最善應對。現代圍棋理論,正是實踐出真知的產物,絕非有些人想像的玄學。
當然,Master的獨一無二,在於其判斷力。判斷是下圍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Master的判斷,人類模仿不了。單就「判斷」這一項技術本身,因為人類無法模仿,所以Master很難給人類帶去更多改變。關於這一部分,參見從圍棋角度看李世石與 AlphaGo 的第二局比賽有哪些關鍵之處?和知乎專欄 。
---
根據DeepMind之前的官方消息,最新版的AlphaGo(=Master)相對於v18版本(與李世乭對戰版本)有「巨大的」(原文"massively")的進步。開發者Aja Huang日前也曾表態,認為「圍棋之神」讓不動頂尖職業棋手四子。這兩則表態,可以推斷出DeepMind團隊自評AlphaGo或能讓頂尖職業棋手兩個子,但不是某些人推斷的三個、四個或者更多。
那麼,即將到來的,柯潔與AlphaGo的決戰,柯潔還有機會嗎?
不知道。
這裡本來應該有棋譜,然而網頁版知乎抽風了,不能回答和編輯。先用文字說一下吧。
下慢棋,也就是放寬用時限制,能夠讓人類和AI雙方都發揮更好。相對來說,更長的時限對人類更有利。特別是在對手比自己強的情況下,寬裕的時間能緩解緊張情緒,減少低級失誤。
因此,在正式對局中,人類棋手和AI的差距要比在網棋中的小。人類在短期內的另一個進步空間是,研究Master的幾個反覆出現的招式。比如中國流小飛內掛小目一子(及後續的騰挪手段),再比如大雪崩定式的新手。這一版的Master在同一局面下重複相同手段的概率不低。如果研究透徹,未必不能在布局階段逆襲,至少也能維持均勢。
當然,這些臨時的措施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是雕蟲小技。沒有人知道Master是比柯潔強一先、二先、三先(=讓二子),還是更多。無論如何,還是那句話。即使面對再強大的對手,也應有取勝的信心。取勝的信心是最終勝利的基石。若信心動搖,表現在棋盤上的就是患得患失,如同人機大戰第二局中的李世石。就微博來看,柯潔雖敗,信心尚存,這很好。
對於職業圍棋手來說,AI既是對手,也是夥伴。圍棋手們,就如同武俠小說里的「武痴」,見到一個高手就想過招。這並不是對人工智慧的敵意或者惡意。至於夥伴,圍棋的變化在事實上不可窮舉,那麼追求終極真理之路也就沒有終點,對於人類和人工智慧皆如此。 當代的圍棋手能夠藉助人工智慧的力量,更接近圍棋的終極真理,這是他們的幸運。至於失業。「深藍」之後,國象人口已從1億增長到7億。全球圍棋人口僅3000-4000萬,增長潛力很大。可以說,只要有關注度,圍棋就不會死。
--最後引用評論區 @劉大斌 提到的,藤澤秀行名譽棋聖的名言。「棋道有百,我只知其七」。還有一句,孔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和潘達相反,我是在另一個問題里說了些玄玄的想法,這裡寫些接地氣的。
首先說下這次和國際象棋的不同。
國際象棋軟體97年超越人類後發展到現在,儘管在運算速度上飛躍了四五個數量級,但它的棋在內容上使大師無法理解的部分並不多。看兩個頂尖棋軟下棋,讓人類大師迷惑的無非是為什麼會在某些步的三四個合理變化中選擇那一種,而這些答案再擺同樣局面後和電腦對幾局後就能明白。
圍棋是不一樣的。master的某個人類不能理解的變化,其顯示出作用可能在50步以後,而50步內的其他變化之多人類也無法窮盡。因此,哪怕棋手擁有了master作為教練,對於它的某步棋好在哪裡,大概率也永遠無法理解。
這裡的原因有3點,以下按理解難度遞增排序。
1.國象從計算角度是更簡單的遊戲。一方面是因為它子數少、不同子力價值差異大、子力在不同位置價值變化相對不大;另一方面隨著對局的深入子數不斷減少,這是天然的決策剪枝過程。圍棋在上兩個方面完全相反,不再贅述。
2.部分由於1的緣故,部分由於東西方思維的差異,軟體出現前國象理論中邏輯的成分遠大於圍棋。換言之圍棋理論中「鐵定站得住腳,理論上不可駁倒」的比例遠小於象棋。這也使得棋軟出現後對圍棋的衝擊更大。
3.需要說一下深度學習(圍棋棋軟技術)相比於之前傳統AI(國象棋軟技術)方法論意義的區別:深度學習的理念是「fight complexity with complexity」——為了解決一個複雜問題,傳統AI是儘可能分解成(可能天文數字般的)簡單子問題,用計算機的速度優勢飛快的解決這些子問題從而得到複雜問題的解。深度學習完全不同,它提供了一個複雜程度更甚於原問題的候選解空間(深度神經網路),並給出了在這個解空間里選擇近似最優解的方法。這導致計算機最終找到的解(圍棋棋軟)是一個複雜程度更勝原問題本身的存在。用更複雜的解碾壓複雜的問題,就是深度學習的暴力美學。
這導致人類面對傳統AI時,可以方便的看到各個簡單的子問題,儘管子問題數量太多人類查閱不完,但理解一部分子問題也能加深人類對原問題的理解。而人類面對深度網路則是另一個局面,理解它甚至有可能比理解原問題更加困難。
以上3點是我對圍棋AI輔助圍棋理解持悲觀態度的原因。
然後也請大家多多關注國產棋軟「刑天」,雖然被master搶了風頭,但作為天下第二高手也是很不容易的成就~這還只是個Master,要是是個PhD的話。。。
我是一個下棋水平一般的棋迷。之前寫了一點答案比較偏技術範疇。這裡看到 @不會功夫的潘達寫的很好的回答,又想說說非技術話題。之前技術討論在這裡。
如何看待在弈城圍棋網和騰訊野狐圍棋上出現的兩大神秘 AI 高手 Master(P)和 刑天(P)?
圍棋是一門技術,手藝,運動,它也帶來相應的文化。比如做棋評的人有時寫出來的文字,去掉主語和背景,幾乎就是在描寫偉大的武俠世界裡兩個絕世內家高手的神秘對決。正因為圍棋的浩瀚和廣博的可能性,一個時代頂級圍棋手的棋是有點神秘的。圍棋裡面蘊含的取捨和曲折還有力量以及智慧甚至哲學,都可以引起人類關於美的聯想。正因如此,古人稱圍棋為手談,棋手下棋時露出的棋風或者某一段棋的進程可以用棋子無聲的傳遞信息。而這種交流只有對弈的兩人了解的最深刻。一盤棋可以被解讀成無數人類的體驗,看棋的,下棋的,當代的和後世的,讀出的感受又不盡相同。正是圍棋規則簡單但呈現極端豐富的特質,給了它如此魅力。一個人可以窮其一身,終也只能了解其滄海一粟,整個人類圍棋的歷史挖出的圍棋內涵,可能也是圍棋宇宙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每個時代最頂級的棋手無疑是站在這個探索之旅視角最好的地方。雖然前面的路重重迷霧,千轉百折,但這其中的秘密對於他們的吸引力是無與倫比的。
圍棋魅力最根本的源泉是兩個地方。一是它規則的簡單性,而是它讓人瘋狂的複雜度。這一對看似的矛盾體正如黑白的棋子的極端對比,讓我們不能不愛它。再平凡的棋手,如果能下出一步好棋,這手好棋帶給人的愉悅感是極強的。也正因為如此,圍棋是可以上癮的。
但圍棋也有理性的本質。幾乎沒有人不明白,圍棋說到底是關於數學的遊戲。只是因為這個數學遊戲是在太難以徹底解決,我們才如敬畏一切未知的東西去探索和欣賞它。
現在數字革命和演算法的演進,把圍棋理性的一面翻開了!原來一套隨機搜索辦法加上幾個複雜的矩陣計算可以在學習人類經驗的基礎上,擊敗人類最頂級的棋手。這冰冷無情也不知道美感的機器,可以在圍棋的霧林里目光如炬,遠遠衝到我們前面去。在我們看來迷宮般的路上,遠它比我們駕輕就熟。我們關於圍棋的一切難道要改寫嗎?
是,也不是。
正如科學和技術革命打破了許多歷史悠久的信條,機器圍棋也給我們除舊迎新。人們在知道我們的世界只不過是太陽系一個特別的星球,知道太陽只不過是無窮的恆星裡面最近的一個之前,他們對於世界有極其豐富的聯想,裡面有各種神奇的動物還有各種或美好或殘暴的戲劇性。這些都沒了。但人類是勇敢的,美感的來源也是無限的。我們不在需要依賴神秘性去聯想,我們可以在新的探索路上得到全新的體驗。
所以很多迷思被打破了,但那只是我們以前沒有特別留意去看圍棋『冷』的一面。圍棋的文化還是在那裡,它文化特質的源泉也還在那裡。機器圍棋並不能改變這個。但是,圍棋的技術性一面有了新工具,誰不承認和接納它,必將被時代拋棄。
這世界就是這樣,前面的路永遠不等待你。而圍棋世界終極光輝正透過機器的隙縫流露些許光彩,我們必須循光而去。2003 年曹薰鉉還能以 50 歲的高齡拿下世界冠軍,這幾年棋壇已經沒有 30 歲的世界冠軍了。李昌鎬倒下後中國圍棋恐怖崛起,韓國圍棋卻衰落到連國手戰都辦不下去,本來大家都在感慨世事多變,結果 2017 年全世界的高手都被機器干翻,這世界簡直複雜
誰能想到李世石第四局的勝利竟然是人類對狗的最後一勝呢。。
早上看到的。
棋魂里,中國的棋士說過圍棋的神之一手可能就在電腦里,想不到這麼快就實現了。其實我覺得人工智慧的崛起,能夠很好地回答一個問題「靈魂從哪裡來」。回答是:靈魂並沒有從哪裡來,而可以自然產生。這個很正常,就跟所有運動項目,人類甚至動物都比不過機械一樣,人類在計算能力上輸給機械是遲早的事情。
現在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精進演算法,如此龐大的計算能力才勉強擊敗計算能力遠不如其的人類大腦,就如同武林中一個人招式很爛不過靠其他人完全無法達到的深厚內力成為武林第一,就是俗稱的大力出奇蹟。昨晚很遺憾不知道有棋,沒有看直播。早上才知道柯老大輸了。有一種孫悟空在地球上剛剛打敗比克大魔王結果毫無徵兆的突然遇到了弗利薩。。。恐怖的地方還不僅僅如此,《龍珠》里悟空有主角光環和龍珠復活,不斷奇遇變強。現實似乎不是這樣。而遠比弗利薩強大的沙魯完全體,布歐等,可能很快就來了~
原先想拿SAI來比喻的。後來覺得SAI畢竟和人類頂尖高手相差不大,說到底只是一個人另外一種存在形式。可這次真不一樣了。這麼看:
就此次master戰群雄做一個簡單的推測
第一,谷歌在十一月份就宣布alphago將要復出,當時沒有截圖,圖是微博上找的。
在十二月份,谷歌alphago的研發者又拜訪了中國棋院,alphago的公開賽的第二個對手應該就是柯九段了,雖然柯潔在採訪中都是否定的,但在他最近的微博中都各種透漏出要與狗一戰,按谷歌的尿性,一定是有保密協議的,這不奇怪。不過柯九段去年就表示,如果自己和狗下的話,一定會有條件,對局中的條件肯定只有比賽時才能知道,賽前有用的條件應該就是讓狗公開棋譜了,至此的53盤也算是公開棋譜了吧。
第二,莫非這就是谷歌所說的人機大戰第二季?用網棋虐翻中日韓高手。不過還是第一個靠譜一點。兩點推測都基於master就是alphago,一直覺得谷歌不厚道,去年穀歌來者不善,谷歌明確表明自己並不在乎什麼圍棋發展,就只是單純的來秀技術,我的科技能吊打人類的智慧而已,很多人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棋軟能促進圍棋的進步發展,雖然確實如此,但研發者卻是以傲視的態度來看人類的圍棋,確實讓人很難受,這次谷歌不是直接了當的公開狗的自我對弈棋譜,而是以網棋虐殺人類的方式也符合谷歌的作風。master只接受15到30秒的快棋,而不接受慢棋,一是為人機大戰2製造懸念,二也是有意的引起恐慌吧。以上只是瞎猜,與事實不符就不符。今天Master再度放倒了柯潔,達成了50連勝了
Master應該是AI無疑,是不是AlphaGo還存疑
棋界氣氛比較消沉,古哥的微博更是悲壯不已
作為一名棋迷旁友,不能夠感同身受職業棋手被AI擊敗的心情
只能心疼這些棋士
但圍棋AI發展得好,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人類進步的標誌是使用工具
人類在體能上比不過許多動物,最引以為豪的就是智力在自然界傲視群雄
所以,我們速度比不過汽車,力氣比不過舉重機,甚至算術也比不過普通計算機
這些,我們都能坦然接受,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由智慧創造的工具
但是,AI不一樣了,他已超出了我們人的掌控範圍,深不可測,似乎智力力壓人類
未知即恐懼,我們原本引以為傲的東西被打敗了,所以我們難免恐慌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或許我們人類本身就還離終極智慧差得遠呢
在量子世界,腦科學等等領域,我們未知的還很多
或許我們的智慧本來就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級
量子力學中一派的思想是:我們只能研究已經觀測到的東西
那麼,對於未知,我們不妨暫且放下作為高級智慧體的尊嚴
虛心學習,一點一點進步,一步一步接近真理
被人工智慧超越,對圍棋來說
絕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圍棋之前千年的積澱,或許在這個新時代短短几年被翻天覆地
讀了幾千年的初等教育,現在突然有機會讀Master了
生於這個時代,豈不是幸事一樁?下快棋對人類本來就不利,因為圍棋高手在過招時,一遍在思索自己要怎麼下,另一邊也要考慮對方為什麼這麼下。加上master會下一些不常見的招數,就導致對手要思考,但每手只有30秒,這樣就容易出現誤判。而且我下不過你,我可以在精力上耗死你。例如如果你每手只要5秒內下完,master必勝。
所以還是要對等一下,下一些慢棋,每手都給長考的時間。總時間可以長一些,一盤棋耗時一周之類的。反正這麼關鍵的一番棋,不在乎非要來這麼多的限定條件。所以其實也不是公平哦。因為一開始,你做出的限定就已經是偏向一方了。所以要不要在偏向人類下棋的條件下,再來幾局,讓人類心服口服呢?千年來遮蔽在所謂「道」的面紗之下的圍棋技藝,如今終於被數學和演算法硬生生逼出了真面目。此時我們才發現,原來她的面孔也是骨肉筋膜所造。冷冰冰的科技又一次戰勝了,無數人垂首嘆息,也有一些人試圖告訴眾人,科技的勝利依然是人的勝利。這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阻擋的大勢。自文藝復興開始,哲學與藝術逐漸戰勝了宗教,科學又從哲學中脫胎並發出比之強勁得多的生命力,如今科學要開始逐步戰勝最後的對手也就是藝術。它是上帝的工具,誕生便是為了解釋一切,創造一切。所有存在於人的舊有觀念中的,模糊不清的,只能藉助經驗與神秘主義為之辯護的東西,都終有一天被解構,送上實用主義的被告席,來審判它是否還應該繼續被人類供奉。當所有那些舊有的概念一一被澄清,終有一天,人類必然會發現唯一還需要審視的,是「人」自己。尼采說上帝已死。
前不久因為工作原因詳細研究了下AlphaGo的演算法,得出的結論就是圍棋這個博弈遊戲已經被演算法高效解決了,和不和柯潔下, 贏不贏柯潔,都不那麼重要。
因為:
一,AlphaGo是碾壓李世石,按照AlphaGo自己的勝率估算,在幾十手以後它的勝率就一直高於李世石,也就是說李世石基本沒可能贏。柯潔棋力比李世石最多高一丟丟,如果和AlphaGo對弈,大概率還是會被一路碾壓。
二,AlphaGO的工程實踐很成熟,任何有資源有閑心的組織或個人都可以複製一個AlphaGo這樣的圍棋AI。因此,很可能會出現很多棋力高出人類的圍棋AI。
先簡單說下圍棋AI。
說圍棋AI是「高效解決」而不是完美解決是因為:三子棋,五子棋等棋類AI會計算所有的走法,所以它們是必勝的,是完美的。但圍棋AI不是,圍棋複雜度太高,不可能計算所有可能性。它只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效率,目標是達到比人類更高的勝率。
大部分棋類博弈遊戲的AI都是基於決策樹的計算,比如上圖所示的三子棋(井字棋)。這個計算難度(樹的深度和廣度)並不大。
國際象棋要更複雜一點,但是通過合理簡化部分決策樹分支,也能控制在電腦計算能力範圍以內。
圍棋複雜度太高,不能計算所有可能性。所以圍棋AI的做法是採用蒙特卡洛搜索樹,簡單說它就是完全決策樹的閹割版:不再計算所有落子的可能,而是只選取一部分可能計算下去。
由於只計算一部分可能性,所以圍棋AI的重點就變成了:選哪些一部分?也就是選哪些潛在落子點。
這也是AlphaGo第一個創新的地方,DeepMind用深度神經網路(DNN)和機器學習(ML)來「學習」職業棋手的落子點。所謂的學習可以簡單理解成統計和分類:統計在這16萬份棋譜裡面,在某種局面下,下一步走在某個點的具體概率是多少。(AlphaGo使用的卷積神經網路的原理就不闡述了,容易走遠)。在圍棋AI演算過程中就會使用這些概率高的落子點。
第二個創新的地方就是AlphaGo的互相對弈,由於能收集到的「自然」棋譜數量並不足以訓練一個勝率足夠高的圍棋AI模型,所以DeepMind讓AlphaGo互相對弈,以生成足夠多的數據。這也是大家經常說的RL(增強學習)。
好啦,AlphaGo的大體框架已經簡單闡述了。DeepMind的工作的傑出之處在於他們對AI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以及近乎完美的工程實現,完成了一個超越人類棋力的圍棋AI程序——AlphaGo。同時也可以看到,AlphaGo以後,圍棋AI的工程實踐路徑已經非常成熟了。任何一家有實力有閑心的組織都有可能實現一個和AlphaGo差不多的圍棋AI程序,事實上在AlphaGO研發的同時facebook也在做類似的研發(如何看待 Google 圍棋 AI AlphaGo 擊敗歐洲圍棋冠軍? )
而我個人看法是,master不是AlphaGo,一來AlphaGo這個產品承載了一部分google的技術PR的功能,隱性埋名沒有太大意義。二來DeepMind的使命應該是不斷挑戰新的領域,如星際爭霸等等。圍棋已經被他們征服了,何必反覆征服呢?(結果猜錯了。。。)
當然,對於柯潔來說,在他的職業巔峰期,圍棋領域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局,猝不及防,令人神傷。
但從另外一方面看這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那些優秀工程師們,創造性地使用電腦,設計程序,完成了對人類本身局限性的突破。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感謝知友在評論里的提醒,修改了兩處不準確的描述)
想起了三體里的水滴大戰人類艦隊
絕大多數人對AI對社會的影響還沒有多少認知。但是稍微動腦筋想想,連人類最頂尖的棋手都沒法下贏計算機了,人類還優於AI的領域還剩多少?換句話說有多少人類的工作是可以被AI取代的?那麼那些被取代的人類該怎麼辦?是揭竿而起還是等死還是乞食為生卑微的活下去?科幻小說里AI產生自我意識對抗人類目前看來純屬腦洞過大,離現實非常遙遠,但是AI和人類在就業上的競爭已經開始壓迫大量的普通勞動者了。傳統行業的收入和工作機會增長停滯,只有IT相關的行業能夠開出高薪,然而還是有很多IT企業嫌重賞之下沒有勇夫,畢竟人的學習能力遠不能和計算機比。可悲的是,還有很多人幻想計算機行業的紅火只不過是一陣風,其它不景氣的行業只不過是一時的困難而已,卻沒有看到,這種衰退可能是永久性的。
無論這次的MASTER是不是AI,人類下慢棋時是不是能完勝ALPHAGO,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人類在圍棋上徹底輸給電腦這件事已經是歷史的必然了,除非現在落下塊隕石把地球炸了。
有人說ALPHAGO只不過是又帶來了一次圍棋的變革而已,錯,是ALPHAGO只用了一年就帶來了一次人類要用幾十年才能實現的變革。而且AI進步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隔壁的國際象棋界,已經沒有任何人能看得懂兩個AI的對局了。未來最恐怖的可能不是AI下棋人類看不懂,而是AI為了照顧人類的水平刻意下一些人類能看懂的棋。
柯潔和李世石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將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知名的圍棋大師被載入史冊。
我沒有瞎說,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能說出幾個國際象棋大師的名字?你們只記得卡斯帕羅夫,因為他與「人類輸給了電腦」這個歷史性的事件聯繫在一起。
深藍戰勝人類才過去20年,除了國象愛好者,已經沒有人記得卡斯帕羅夫之前的國象大師都有誰了,連同時代的卡爾波夫都已經無人知曉了,那你怎麼能指望下一代人還知道本因坊秀策和吳清源?這幾天簡直就像看了一部現實的武俠小說,無名棋士一人一劍,單人拜山,輾轉天下各大門派,盡敗天下高手,最後與武林盟主約戰紫禁之巔,用圍棋來決定天下是屬於人類的還是屬於人工智慧的...
堪比光明頂無名小卒張無忌一人敗盡六大門派目前基本可以確定Master就是阿爾法狗,這幾天武林高手們又回想起了去年三月份被阿法狗支配的恐懼,當然,國產圍棋AI也極端強。
剛剛看到人類最強棋士柯潔輸了,傷感之下,其實結果早在意料之中,就是柯潔本人,也早就承認master強過自己,這是職業棋手圈的共識了,沒有什麼好丟人的。柯潔本人也在之前的比賽里調侃過,上圖的「潛伏(9段)」就是柯潔的號,資深狗吹一枚233333縱觀這次輪戰,大多數馬斯塔都是中盤取勝,人類數千年時間總結出的定式、大局觀在祂面前顯得陳腐可笑,不過這並不代表圍棋從此就可以消失了,照這麼說,舉重比賽,田徑比賽都可以上人工智慧,但是誰會去看吊車舉重,跑車賽跑?我相信,人工智慧和職業圍棋完全可以相互促進,圍棋AI的創始目的本來就是為了發展圍棋,鍛煉圍棋。
這更不代表人類就輸給智能了,樓上有人說的好,AI會贏沒什麼可怕的,等什麼時候AI學會輸了,那才是真正可怕的...寫下這篇答案的時候,已經是聶衛平敗的時候了。可是這些大師一遍一遍的挑戰master,勝負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一遍一遍的去看XX又輸了,XX還是不如master厲害,這些其實都不是應該關注的重點吧。
我們應該感謝這些當今的大師們,他們一遍一遍的去和master挑戰,讓我們大開眼界,給我們這麼激動人心的對弈,而從專業的角度來考慮,來測試出這個機器的棋力,它的布局,他的水平,讓AI能夠真正提高我們人類的圍棋水平。至少,我們應該給予職業棋手以尊重吧,平心而論,他們的水平絕對高於我們普通人。而負於master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不夠聰明,而是我們人類的圍棋發展水平僅僅到此而已。講講故事吧,祖父曾蟬聯自治區國際象棋冠軍,雖然作為一個業餘選手,但是對於圍棋等有一些研究,段位賽並沒有認真的參與過,據回憶應該是3段。很多次在赴賽途中與當時的世界冠軍對弈,像聶老這一代冠軍,(還收藏著有七八個世界冠軍棋手聯名簽名的邀請函,我現在只記得有聶衛平),在火車上各位赴賽選手用自己不參賽的棋來下,權當打發火車時間了吧。而他參加國際象棋比賽則自然用圍棋與聶衛平一起下過棋,據他的回憶,應該也是下了兩盤牌,還贏了一盤貌似。但是每次講起來的時候都會說他們的水平真的難以望其項背,雖然我一直覺得祖父水平很高,在我們那邊也稍有名氣,但是他這麼說那聶老這一代人國手的水平真的是很高的呀。
也有答主提到過真正的好下法也是要經過多次實踐才能夠成為經典的。職業選手都是有一定的專業性的,一遍一遍的挑戰計算機真正的意義才在於對弈的過程中留下來的棋譜和下法嘛。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