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和侵華日軍的裝備差距與志願軍和美聯合國軍的裝備差距哪個更大?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共產黨子彈缺乏到非常困難的程度

如林彪受傷換子彈,百萬發,共產黨喜出望外。

許多人覺得百萬發子彈很多,其實不然

二戰在歐洲戰場,平均消滅一名士兵需要子彈1萬到2萬發子彈

而即使在抗日戰場,

國民黨軍平均消耗2000發子彈、炮彈12發、手榴彈30枚才能斃傷一敵

所以百萬發子彈根本不多

即使抗日戰爭,國民黨消耗的子彈在17億枚子彈左右

林彪剛剛打出平型關大捷,因為被國民黨士兵誤傷,

後來國民黨衛立煌將軍贈送百萬子彈就喜出望外,可見當時共產黨非常缺乏子彈

1938年4月,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衛立煌順道訪問延安,專程前往二十里堡慰問林彪。行至半途,他突然下車,對部下說,「快搜搜荷包,看有沒有錢?我今天忘記準備犒金了。」原來國民黨軍隊素有犒賞和送禮的風氣,按當時不成文的規定,一個師長受傷,禮金通常要高至數千元。眾隨從把口袋搜遍,也只六百元錢。

「這怎麼行?太少了,太少了,」衛立煌急得直搓手,「事後再送,行不行?這失不失禮?」

衛立煌的秘書說,「好像沒有事後再送錢的規矩,這顯得誠意不夠,不如看望林彪時探詢他需要什麼。」

「好主意。」衛立煌上車,趕到二十里堡,熱情地與林彪交談,問他是否能幫上忙。

「幫忙?」林彪搖搖頭,表示感謝。

「譬如藥品,食物,衣服……」,衛立煌專揀邊區緊缺的物資說。

「我本身沒有什麼需要,一切都很齊備。」

「那部隊有什麼困難呢?」衛立煌不送點東西不甘心。

「部隊缺彈藥。」林彪直盯著衛立煌。

「一言為定,我就送彈藥。」

第二天,衛立煌抵達西安,下令撥給八路軍步槍子彈一百萬發,手榴彈二十五萬枚和牛肉罐頭一百八十箱。當時的國民黨後勤部副部長盧佐認為數目太大,怕蔣介石不批准,提出應仔細考慮。衛立煌聞悉後,親自打電話與盧佐洽商獲得批准。後來第二戰區前敵指揮部後勤司令杲海瀾也因數目龐大,不敢執行。衛立煌又打招呼,說,「我是前敵總指揮,對於抗日有功的軍隊,都要一視同仁。照單撥出,出了問題,我衛立煌負責。」

三十天後,當十餘輛軍車把子彈、罐頭送到二十里堡時,林彪蒼白的臉上露出激動的紅暈,他連連說,「禮重了,禮重了。」

注意這是國民黨賠禮道歉,因為是國民黨誤傷的

來自

林彪唯一一次中槍獲巨額賠償

很明顯當時中國共產黨非常缺乏彈藥

抗戰期間敵後各根據地分散作戰,彈藥隨繳隨補隨耗,沒有準確的統計,不過從各根據地向中央的報告可以大概看出,八路軍、新四軍的子彈消耗量大約為0.25億-0.4億發,手榴彈大約800萬枚(火炮極少,可以忽略)。按照殺傷日偽軍共104萬(日偽各半,分別為52萬),平均殺傷一敵消耗30發子彈、7枚手榴彈。

很多統計證實這一點,

如1、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共殺傷日軍2萬人,偽軍5000人,只消耗了子彈70萬發、手榴彈12.6萬枚,平均28發子彈、5枚手榴彈消滅一人。

2、車橋戰鬥

車橋戰鬥中,斃傷日軍465人,偽軍483人,共消耗子彈9993發,平均殺傷一敵只消耗12發子彈!

甚至比如當時共產黨許多地方將領

把節約子彈,怎麼殺傷一名敵人節約子彈做為非常重要的大事

甚至屢次出文件討論怎麼節約子彈,

當時共產黨子彈非常匱乏,

甚至那時候子彈成為了共產黨的硬通貨,

許多獎勵人員,物資交換都可以通過子彈來

比如你得什麼獎,我給你幾枚子彈

就這樣的

可見共產黨當時實際非常缺乏子彈,

許多人抨擊共產黨在抗日不打正面戰鬥

這是不講道理的,就那點子彈儲備,人均幾發子彈,怎麼打正面戰爭

所以亮劍中李雲龍說我們不做賠本買賣,只要槍聲一響,你得撈點東西回來

實際上反映出共產黨非常缺乏彈藥

而志願軍當時武器彈藥還是有的,比較充足,雖然不如美軍先進

但基本還是管夠

但當時中國志願軍主要問題是運輸問題

因為天空被美軍封鎖了,加上共產黨缺乏汽車

所以運輸非常困難

但子彈這一類還是十分充沛的

整個1953年,志願軍平均每日消耗168噸彈藥

物資的大比拼: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彈藥消耗(3)--軍事頻道_中華網

有志願軍彈藥消耗程度的1/5,共產黨就把日本趕出中國了


1:10和10:100的區別。

八路軍由於同日軍主要交戰是以中隊/小隊的規模,所以面對的主要敵對火力是班(分隊)屬輕機槍以及排(小隊)屬擲彈筒,面對步兵炮/重機槍就相對少得多,而對上七五山炮/野炮的情況就算是大陣仗了。至於十榴、十五榴甚至更重型的榴彈炮加農炮,八路軍一般是「無福消受」的。但即使如此,日軍

而八路軍一側呢?

一二九師百團大戰消耗

百團大戰一百零五個團40萬官兵參戰,連打了三四個月,其中四十六個團參戰的129師消耗子彈72萬多發。推而廣之八路軍全體的子彈不會超過二三百萬的水平。細化來看,八路軍即使主力團作戰時每支步槍不過備彈20發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呢?有人說是八路軍火力是一戰水平,那完全是一派胡言。南北戰爭時代,北軍步兵就要隨身攜帶36發子彈;謝爾曼向海洋進軍的亞特蘭大戰役,一天要消耗超過20萬發子彈。毫不誇張地八路軍的火力水平還不如八十年前的南北戰爭時代。至於他們實際要面對的日軍,正常作戰中每支步槍備彈120發,輕機槍更有360發。僅僅一個114師團登陸金山衛,攜帶的子彈就高達近400萬發!八路軍

但在更現代的武器,尤其是二戰水平機動作戰所需的坦克、飛機、汽車上,華北日軍和美軍那完全就是兩個次元了。

比如,1939年10月華北日軍的航空兵力:

按編製算僅有9架偵察機、12架戰鬥機以及18架輕轟炸機,另外還有9架偵察機36架意式重轟炸機負責對中國西北的蘭州等地進行縱深打擊。華北日軍常年保持幾十架飛機的規模,基本就是聊勝於無。

再比如機動力方面,1941年整個華北方面軍的9個師團12個旅團,實有卡車僅有2200多輛——作為對比,1943制的美軍步兵師,僅師屬卡車就有1402輛

而美軍不但是全摩托化部隊,更擁有強大的航空兵力量。美軍航空兵投下炸彈63.5萬噸,基本和二戰日軍遭受的轟炸量相當。陸軍彈藥消耗跟打到了200萬噸

實際上,雖然有蘇聯援助,但志願軍整體的武器裝備並沒有很多人以為的那麼好

志願軍裝甲部隊參戰不多(全損坦克不到10輛),空軍限制在米格走廊附近,機動方面依靠騾馬。整體上還是一支一戰水平的依賴火力的部隊。而在火力方面,以我查到的資料(《海陸空天慣性世界》):

1952年,後勤部門共向朝鮮境內前送各種子彈90002143發,其中衝鋒槍彈48783200發,步槍彈33462353,高射機槍彈7756590發。各種炮彈3533985發,其中迫擊炮彈1108039發,高射炮彈1086172發,戰防炮彈523593發,野炮彈209111發,山炮彈188934發,榴炮彈382280發,坦克炮彈35856發。各種手榴彈1667221枚(其中加重手榴彈880683枚)。工程炸藥1890噸,作戰炸藥250噸,地雷2461個。

這樣的火力消耗水平從總量上看,比日軍還多有不如。從密度上看,每一支步槍備彈80發,班一級大部能配發衝鋒槍/輕機槍,只能說接近了應有的水準。只有到了1953年志願軍的火力才可以說整體上趕超了日軍。


舉幾個例子

山東八路軍某部41年全連只有兩把刺刀。每人5發子彈,有些人用的是當時章丘土造的日式馬槍,打一槍就要把槍栓卸下來,當然還不是最差的,有些槍膛線都禿了,子彈掉個個能從槍口直接掉進去。這支部隊是後來成了40軍的一部。

陳賡神頭嶺伏擊戰的時候補充團除兩個連裝備齊全外,其餘人手一桿紅纓槍。。。。

志願軍入朝炮兵火力相比美軍差距大,但至少在輕武器方面差距不是很大。

後期換裝蘇差距就更小了。上甘嶺一共打了40萬發炮彈(當然美軍打了130多萬發),有的陣地重機槍一天就打了1萬多發子彈,比抗戰時的寒酸樣不知道要好多少,只有幾發炮彈的山炮不說,打個土圍子機槍都捨不得多放


1951年的志願軍與美軍的差距更大

侵華日軍除了極少次數外,基本都是以小編製(連排級)與八路軍作戰,加上八路軍主要以游擊戰為主,因此遭遇日軍重火力的次數極為有限,更不要提日軍的重火力在二戰中本來就是最弱的。而連排級日軍主要裝備也是步槍、少量機槍和擲彈筒,偶爾會得到70/75毫米火炮支援,在大多數的戰鬥中,日軍火力並不佔優勢。

但朝鮮戰場則完全是兩個概念。

首先美軍的編製火力已經比共軍認可過的國民黨五大主力更強,無論是從軍級到連排級,美軍都可以從編製火力內對共軍造成極大威脅;其次,美軍擁有絕對優勢的空中火力可以對進攻中的共軍造成很大影響,這是共軍從未經歷過的;再次,美軍極善於學習,同時作為一隻現代軍隊,協調性遠比國民黨五大主力強,共軍以前在內戰和抗戰戰場上獲得的經驗很難發揮作用;再再次,美軍的裝甲車輛比例很大,這對於幾乎沒有反坦克作戰經驗的共軍幾乎是致命的;最後,美軍具備打擊共軍戰役/戰略後方的能力,這對共軍的持續作戰能力造成嚴重影響。

畢竟,跟美軍這樣的世界一流現代化軍隊作戰,和跟日軍這種偏弱流的准現代化軍隊作戰,難度肯定是要大得多的


了解歷史的都會知道,在抗戰期間,八路軍被稱為「土八路」、「泥腿子」、「小米加步槍」,光聽這些詞,就知道當時八路軍多麼窮,裝備多差。抗美援朝期間,聽到最多的就是「吃不上飯」、「穿不暖衣」,後勤保障困難。

在看發生的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時,紅軍剛剛經歷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萬里長征;1937年8月25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正式成立,蔣介石不發一槍一彈,全部物資自給自足。這個時候八路軍到底還能有多少家底呢?

1950年10月開始抗美援朝,之前經歷了抗戰勝利、解放戰爭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人民站起來了,響徹了祖國大地。現在的解放軍家底有多少呢?

日本和美軍相比,實力相差幾何?

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37年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

1941年美國的鋼鐵生產能力為7000多噸,石油2億噸,1942年美國一天能造出128架飛機和82輛坦克,1943年美國就有能力讓一艘航空母艦在一周左右的時間下水作戰,修復戰艦方面,日本認為美國至少需要2個月才能修復「約克城」航母,但是美國僅僅36個小時就修復成功。

日本在這幾個方面和美國比,被甩幾條街!差不多生產原料都需美國進口,珍珠港事件就是在美國全面禁止向日本出口鐵礦和石油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不是真正的原因,也是原因之一吧。

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呢?日本和美國都沒有可比性,抗美援朝和抗日戰爭又怎麼有可比性?再說還有階段性,初級階段武器不行,後邊有個外援了,繳獲了,越來越強大了呀!

要說非得比的話,那就是戰爭的氛圍,抗日戰爭軍民沒有必勝的信心,都處於恐慌之中,抗美援朝呢,軍民都處於信息百倍,幹勁十足的階段,也就是全國萬眾一心,堅決打倒美帝國主義的雄心壯志之下!


一個是有沒有的問題,一個是夠不夠的問題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黃崖洞保衛戰--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網

黃崖洞兵工廠位於山西黎城縣西北部,地處黎城縣、遼縣、武鄉縣之間,是八路軍在抗戰期間於華北敵後建立的最大的一個武器彈藥生產基地。該兵工廠是1939年至1941年間在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的親自領導下修建和完善起來的。由於它建於鑲嵌在海拔1600多米高的黃崖峰西面崖壁上一個叫黃崖洞的高25米、寬20米、深40米的天然大石洞中,所以稱黃崖洞兵工廠。在左權的親自領導和朱德、彭德懷的關懷下,兵工廠的生產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940年,兵工廠先後研製、生產出五五式步槍和八一式步槍及一大批各式各樣的地雷。1941年初,又研製、生產出五○炮及其炮彈。從1941年1月到11月,黃崖洞兵工廠共生產五○炮800多門,炮彈2萬多發。1941年,黃崖洞兵工廠的最高月產量為步槍400多支,五○炮50門,炮彈2000多發。這批武器運往前線後,有效地增強了八路軍的戰鬥火力。朱德總司令曾將該兵工廠譽為八路軍的「掌上明珠」。

 一小時後,吃盡了滾雷苦頭的日軍又開始炮擊,並將目標鎖定在山口邊特務團第七連的陣地,妄圖削弱我「天女散花」的威力。日軍有兩門山炮,竟在離埡口2000多米處抵近射擊。炮火未停,日軍的機槍又響起,壓向第七連的陣地。日軍步兵憑著強大的火力壓制,開始了第二次衝鋒,並不顧一切地向山埡口衝來。此時,第七連埡口左側的地堡已被日軍的炮火削去一角,機槍手被碎石壓在下面,昏了過去。第七連的陣地被日軍的火力壓得沒有還擊的機會。歐致富在觀察所里見日軍的那兩門山炮太欺負人,便通知炮兵排,準備將其幹掉。當時,全團只有兩門炮、12發炮彈,每打一發都得經總部批准。歐致富打電話請示左權。沒想到,左權回答得非常乾脆:12發全打完,三四發打敵炮陣地,其餘的打敵人集團目標。

軍工廠都這樣,可想而知其他部隊是什麼鬼樣子。

沙飛攝

就是這個東西


八路初期:三個樹枝,一個大葯一個魔棒一個眼淚。

日本:草鞋,大魔棒,骨灰,戰鼓,圓盾,吸血面具

志願軍:相位,戰鼓。祭品,大勳章,大魔棒,連擊刀。

美軍…greedisgood 9999999


說52年彈藥消耗的莫不是搞笑 @御風

52年除了上甘嶺都沒有大規模戰鬥,上半年在陣地僵持談判,10月份美韓軍開始進攻上甘嶺以及周邊地區,志願軍2個步兵軍和美韓軍2個多步兵師打了一場上甘嶺,能打掉多少彈藥?


八路軍從裝備上來說連正規軍恐怕都算不上。。。重武器不提了,那幾乎就沒有,連步兵支援武器都奇缺到令人髮指(沒人算大刀和紅纓槍吧?)。

八路對日軍,那是輕武器多與少,重武器有沒有的問題。

志願軍對美軍,那是輕武器管夠,重武器多與少的問題。


五噸炮彈換下李雲龍......斯圖卡一架可帶500㎏炸彈。


差不多大吧,只是類型不同。八路軍和日軍的差距在規模,八路軍本身軍隊規模就和日軍差幾個量級。如果只拉出幾個主力師,武器差距和一般日軍倒不大,但大多數八路的武裝是游擊隊,不是正規軍,能有幾支槍就不錯了。

志願軍和美軍的差距才真的是在裝備本身。美軍的戰爭策略本身就是革命性的,是以參謀部為中心組織的戰爭,武器技術上的領先是其次,關鍵是美國把軍事行動變成一個工程,是首先考慮全方面的活力和後勤方案,再考慮戰鬥行動。在火力綜合配備,火力強度和物資準備上,比同時代所有國家都高一個量級。即使到了後期志願軍有了蘇聯裝備也沒用,因為不會像美軍一樣準備那麼大基數的彈藥,空軍,炮兵即使有,也沒有隨時支援一線步兵的方案和技術手段,更不用說美軍後面時刻預備的全方位的戰鬥和非戰鬥支持力量。

有一個組織全球軍最強隊的說法,即中國的司令官(最狡猾,加美國的參謀部,加德國的軍官加日本的大頭兵。


相當於吃雞的時候裸體對手槍,志願軍時期相當於有把槍了,對手全裝


八路軍和侵華日軍的裝備差距

大於

志願軍和美聯合國軍的裝備差距。

八路連人手一把槍的要求都達不到,有搶到每人子彈不到五發,不要以為八路很喜歡拼刺刀,那是因為沒子彈打,而且很多人身上只有大刀長矛。


抗美援朝時,某篇講彈藥消耗的文章引用剛入朝官方說法稱團以下單位除了沒有坦克差距不大,實際上這個說法還是有些吹牛的,但是也可見官方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

從我所看到的資料來說,一個志願軍步兵班有三到四支衝鋒槍,一個步兵連兩三門60迫和七到九挺輕機槍,一個步兵營重機槍好像是五六挺吧,這個記不太清,一個步兵團81/82/107迫72步兵炮57無後坐力炮總共有12門左右的樣子。美軍前線部隊除了步槍是半自動,自動火力是自動步槍,另配有火箭筒並能得到榴彈炮加強以外,紙面數據和上邊確實是差不多的,好像輕機槍因為理念關係比志願軍還少點,自動步槍一個班貌似也只有兩支,重機槍要多些。另外,志願軍除戰鬥部隊外其他人沒有武器,有武器的也僅僅人手一支武器,炮兵可能都沒有槍。美軍不一樣,後勤也有大量槍支,炮兵也有一些武器防身。當然,總體上來說如果單挑,美軍火力輸出是明顯高出一截,但還不至於到秒殺級別,實戰中如果三個滿編志願軍團圍攻一個滿編美軍步兵團,美軍步兵團沒有遠程炮火和空軍支援會相當吃力。

團以上,美軍的榴彈炮數量明顯強過志願軍,但是志願軍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手之力。空軍更是眾所周知的米格15與f86沒有明顯性能差異,中蘇朝空軍之所以未能壓制住美國空軍,主要原因並不在飛機質量上,也與飛機數量沒有關係。

抗戰中,可能是整個抗戰裝備最好的中共軍隊37年9月的115師團以下大概能做到和日軍主力部隊武器水平相近,到團級的時候很多炮種就是有和沒有的區別了。其他部隊就不用說了。


八路軍與侵華日軍裝備差距大


八路軍對比日軍 就好比戰爭後期日軍對比的美軍

志願軍對比聯合國軍其實武器差距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差距大在後勤保障方面 講道理點說志願軍的火炮規模在朝戰中對比美軍火炮規模是差了不少 但是在當時相比較其他國家的話已經算是相當強了

但是美軍當時已經是神裝了 我們只拿著綠叉無盡輕語才顯得弱一些

後勤啊後勤

最要命的就是後勤

所以說 八路軍對日軍的差距更大一些。


八路軍的戰鬥力體現在其外號上——扒路軍!扒路之王


推薦閱讀:

抗戰時期為什麼難以抓日軍俘虜?
二戰日本發動戰爭是否毫無勝算,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抗日劇拍了那麼多,為什麼不拍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印戰爭?
楊靖宇將軍頭顱是如何被中共地下組織偷運出來的?
共產黨解放戰爭前是怎麼控制東北的?

TAG:軍事 | 抗日戰爭 | 朝鮮戰爭1950-1953 | 八路軍 | 中國人民志願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