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宗的西湖龍井,難道就這樣了嗎,出路在哪?

我是生在西湖龍井一級保護區,從小到大在這裡成長,現在已經踏入社會開始工作。可以說家人從小一直讓我盡量不要接觸太多西湖龍井的知識,應該是出於一種不要讓我做茶農的心態吧,也算是得償所願我確實走了一條大多數人的路,讀大學、讀研、畢業、工作。

但我畢竟不是傻子,耳濡目染得多,也對西湖龍井有比大多數人更多的了解。尤其近些年來人也到年齡了接觸的人和事也多了,越來越為自己家包括我們這裡幾個村的西湖龍井感到不值和擔憂。 明明這麼好的茶,卻沒有找到真正懂它的識貨的人。

市面上關於龍井茶的負面消息屢見不鮮,我有一種正宗西湖龍井被各路冒充的茶葉「劣幣驅逐良幣」的感覺。 因為產地原因,在我們一級產區種植的龍井,在香味和口感方面是以假亂真的茶葉完全無法比擬的,可以說根本不在一檔。而且政府在養護監督方面做得很到位,我們每年只收春茶,到穀雨以後的茶都是不產的,所以農藥殘留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有什麼用?政府管得了養護監督,管不了市場行為。西湖龍井在太多人眼裡成了「傳說」,他們都認為市面上是買不到真正的西湖龍井的。那麼我們這裡被收購走的那些呢?難道是飛到火星去了嗎?

我有時候在想,我們有最好的茶,正宗的西湖龍井;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確實需要真正的西湖龍井。可是我們兩撥人中間,卻隔了層層疊疊混亂的市場噪音,把我們徹底打亂了,找不到彼此。

收購走的茶葉畢竟對我們這裡的茶農而言,很不值當,因為收購者也就是那些茶商,他們最終會以不知道翻幾倍的價格賣出去,這還算好了,是有良心的商戶,如果他們黑一些,各種魚龍混雜出售所謂「正宗西湖龍井」,那我想這真是砸了這個牌子。

我們有正宗的西湖龍井,有人想要正宗的西湖龍井,中間隔了什麼,作為生產者,西湖龍井的出路究竟在哪?

原諒我說得有些亂,就是想表達出路,誠摯邀請知乎各位老師,想聽聽大家的聲音,讓我明白一些。先謝謝了!


普遍的一個現象,諸如正山小種,店裡賣的既不是正山也不是小種,但是做這個茶的賣這個茶的,並不是桐木關的茶農茶企,再比如,金駿眉,袋子里裝的普通紅茶卻賣的金駿眉的價格。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誰來監管,或者說,誰來把控不讓這種非正宗的茶上市流通,市場上出現了誰來檢查和懲罰?

從喝茶的人來說,從不懂會慢慢明白,知道什麼才是正宗的西湖龍井。但是可怕的是,一直喝的不是正宗的,當有天喝到正宗的了,他覺得那是假的。


題目:

正宗的西湖龍井,難道就這樣了嗎,出路在哪?

杭州是我最喜歡的城市,九溪十八澗是我最喜歡的山道。不敢說常來常往,隔三差五的總會去遊蕩一番。每次遊蕩,自錢塘江邊起,偶爾幾次朝楊梅嶺方向,大多至龍井村,泡一壺茶歇腳。

一直到某一次,覺得茶色不對。於是叫來屋主,說,「好像有點不對啊」。屋主一臉誠懇,「沒什麼不對啊」。他不知道的是,雖然說著並不招人見到上海話,我父系祖籍寧波鎮海,母系祖籍台州路橋,卻是地地道道的浙人,就算不曾自幼耳提面命之下好歹還會一點察言觀色,就衝著鄉土習性中的本能,一臉誠懇下的想掩蓋些什麼,還是能察覺的。

自那以後,我再也沒買過龍井。偶有好友送上幾盒,不免唏噓。本來,家父嗜茶,尤好龍井,偏故朋舊友眾多,總能捎來好茶。我六歲始茶,也算得上是龍井的死忠擁躉。惟其如此,更見不得自家人糟蹋如此珍貴的傳承。西湖邊上有扯著袖子問「要龍井茶」的來歷不明者,不奇怪。龍井村老人指著胡亂炒就的樹葉說,這就是龍井茶,叫人怎麼受得了?

對我來說,龍井已經死了。

寫後再讀,覺得話說得有點重了。不過我不想修改。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龍井茶的名聲淪落至此,心痛的是每一個喜歡龍井——包括龍井村和龍井村——的人。今日見此無奈,我知題主。發此憤懣,也望題主知我。


不邀自來。。。

一、樓主的困惑不是你一家的問題,在很多茶產區,比如信陽,福鼎,黃山等,不見得你在核心區就不愁賣。這就是市場,抱怨沒用。

二、開始講方法論,首先樓主的茶園在西湖具體哪個位置,獅雲龍虎梅的話,應該不會有這麼多問題,名氣大啊。 茶園在山上還是田裡?在山上的話,多種點樹,推薦桂花和臘梅,秋天桂花開了,做點自家的桂花龍井,桂花釀,桂花糕。冬天做點三清茶,濃濃的逼格。 茶在田裡的話,除了種樹,還要停止施肥,農藥,搞有機。對茶樹品種進行返璞歸真,至少有一片群體種,不要都是龍井43,中茶108什麼的,呵呵噠

三、茶園搞好了,基礎就打好了。做茶工藝講傳統,講各種手法,當然也要有機器。清明前的肯定手工,雨前的部分機制。

四、茶葉包裝自己設計下,簡單樸素最好。

五、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圈子。 再好的茶也怕巷子深。 微信公眾號,微博可以有,豆瓣,知乎多活動,貼吧常發言。 要有一個主要的信息發布平台,現在來看,微信公眾號比較好弄些。 多關注些大號,也可以跟一些大號合作下,讓他們推下茶葉,或者幫著賣點。不怕折騰也可以玩玩眾籌。 總之方法很多,任何一個方法,堅持做三年,積累多了乾貨文章,一定量的黏性粉絲,茶葉就不愁賣了,價格也好,心情也好。。。這謂之,互聯網+

分割下

樓主在西湖產區,還這麼感慨,這讓紹興,麗水,新昌,嵊州,淳安等地的茶農如何是好。最起碼你是正宗的西湖龍井啊。優勢大大的。。。。浙江其他地方為什麼一直要冒充西湖龍井呢,很簡單,消費者就知道西湖龍井,並且很好冒充。。。。更值得思考的是浙江其他地方的龍井要怎麼做?


謝謝邀請。

您說的太有道理了,用史記中的一句話來講,就是「循法守正者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

近十幾年,中國的茶葉市場每隔幾年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鐵觀音由盛至衰,看到了金駿眉橫空出世,看到了堆積了足以喝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普洱的廣東商人,看到了布朗族瑤族青年一夜暴富手持大把人民幣吃喝嫖賭,也看到了三年前鼎盛時期的西湖龍井到現在大滑坡的場景。

毫無疑問,現在的茶葉市場處於寒冬期,原因不外乎產能過剩,劣幣驅逐良幣,政采企采消減等因素,很多熟悉的茶葉店生意慘淡,今天去了朋友的一家店,寒露過去了這麼久,秋鐵居然還沒挑完梗——在前幾年這個時候好一點的已經賣光光了。

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能怎麼做呢?

答案還是那兩個字:守正

我堅持認為中國的茶葉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近幾年的政采企採的消減,對茶葉市場未必是件壞事。作為生產者,繼續做好做精,是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只有這樣,等茶葉市場回暖,您就會發現前幾年打下的堅實基礎有用了——不要學有些二級產區的人收富陽嵊州的茶青甚至成品當二道販子,他們或許會賺到錢,但我始終認為那不是長久之計。

對於年輕的茶農,向長輩安心學好炒制工藝,或許最終得到的回報比如何賣好茶葉要更多。西湖龍井的炒制,即使是一級產區上了年歲的茶農,也不敢說是人人精通吧?但很多人選擇了混日子——當然這有多方面因素,很多人由於種種原因學不到好的手藝,其中緣由我也可以理解。

但這不是借口。

未完待續,歡迎討論。


樓主說的有些亂。這一級保護區的茶還愁賣嗎。你說的是,很多人買到了假的西湖龍井,但也有很多人買到了啊。你一級保護區的茶只有這麼多,也不夠這麼多人吃,不懂的人買到歪貨又能怪誰。一級保護區的茶農騙人的都不少(錢塘產區收來的茶青做了說是一極產區的),更不要說攔住全國各地的茶商了。

所以,你想的第一個問題,正宗的西湖龍井肯定被當正宗的西湖龍井賣到茶客手裡的。

至於,茶葉被收購走,人家賣高價去。這是人家的付出和本事。一級產區的你也知道,本來就稀缺資源,怎麼可能賤賣。但你不能這邊收的是300一斤,人家賣2000一斤就賤賣了啊。另外,你要茶葉價格每年不斷上漲也不現實,大家可以喝別的。

另外,西湖龍井已經保護的很好了,有管委會管著,有防偽。懂的人自然會懂,剛雙十一還買了不少,其實主要看中的是安全,在農殘上管的挺嚴。至於怎樣在茶農和茶客之間建立渠道,這以前是很難的,現在淘寶倒也解決渠道問題,但信任是很難的。誰來相信你茶農賣的就一定是一級產區的,騙人的不要太多。路近的直接去茶農家裡買都假的很多。


在之前給集團寫的一份報告中也提到了和題主類似的問題

一、「檸檬困境」介紹

自從1970年阿科洛夫(George Arthur Akerlof)發表《檸檬市場:質量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以來,這一基於市場中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理論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阿科洛夫也憑藉這一理論,獲得了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美國俚語中,「檸檬」被用來表示次品或者質量不好的商品,阿科洛夫在文章中以二手車市場為例,說明當買家無法完全掌握二手車的質量優劣時,會傾向於以較低的價格購入,而賣家也會利用買家對於車輛質量的不了解,盡量將質量較差的車賣出。這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買家越壓價,質量較好的二手車越不願意出售,而只會售出那些質量較差的二手車,而買家在發現二手車質量越來越差後,更傾向於壓低價格,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市場崩潰。

正是基於阿科洛夫提出的這一理論,在2001年與阿科洛夫一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認為,由於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對稱,所以:

1、 即使市場里有人想買、有人想賣,但交易不一定發生。

2、 即使交易發生,可能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質。

3、 當市場機制不能發揮作用時「非市場」機制開始應運而生。

二、當前茶葉市場現狀

飛利浦 尼爾森(Philip.Nelson)通過消費者對於商品品質的確認方式,將商品分為三種:

搜尋品(Search good):消費者在購買之前就可以清楚的判斷商品(或者服務)的品質和價格。

經驗品(Experience good):消費者只有在購買之後才能清楚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

信用品(Credence good也稱後經驗品Post-experience good):消費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判斷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

按照這一分類原則,茶葉應該是屬於經驗品,然而,由於目前市場中的大多數消費者缺乏相應的茶葉知識,以至於即使是在購買、品嘗之後,許多消費者也未必能對茶葉品質做出準確的判斷,再加上目前茶葉標準的混亂,使得茶葉的商品屬性,更接近於信用品。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消費者難以準確判斷茶葉的品質以及所應對應的價格,就使得茶葉市場也有成為一個「檸檬市場」的趨勢。

不良商家為了謀取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使得茶葉消費者無法對於茶葉品質做出準確判斷,而從媒體得到的關於茶企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新聞,則進一步降低了消費者對於市場中茶葉品質的判斷。

由於消費者無法通過品質來挑選茶葉,只好通過價格進行比對,盡量挑選價格低的茶葉購買,以降低上當受騙的風險,而這一選擇,則使得那些真正做好茶的企業無利可圖、經營困難,或者無奈退出市場,或者向市場妥協,也開始出售劣質茶葉。

這種茶葉市場中的惡性循環,正是一個「檸檬困境」的體現。

題主所提出的

我們有正宗的西湖龍井,有人想要正宗的西湖龍井,中間隔了什麼,作為生產者,西湖龍井的出路究竟在哪?

其實和我上面報告中所寫的一樣,西湖龍井,或者其他名優茶葉,當前面臨的都是這一茶葉市場的」檸檬困境「

雖然我在報告中也提到了一些打破這一困境的措施,但是其實我也知道,這一整體市場的問題,絕不是一兩家企業的努力就能解決的。

分析檸檬困境出現的條件,可以發現,這一困境的出現,主要就是由於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的方法,自然就是消除這種不對稱,讓買賣雙方都掌握充足的信息。為了做到這一點,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1、規範市場,要求商家將自己掌握的商品信息充分的向消費者公布

2、教育消費者,希望消費者掌握識別商品優劣的能力

很顯然,第一點不是某一個企業所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其實對於企業來說,能做的只剩下教育消費者這一條路了

經常和茶商們開的一個玩笑

做買賣有兩種

一種是你不懂,那就好辦了

另一種是你懂,那就好辦了

我們當然希望在市場中經營的茶商,都能做後一種,並且也盡量制定出一套要求那麼做後一種商家的制度,但是,從現狀來看,這依然只是一種理想而已……

從今年年中,和馬連道地區的政府開會就說起這一情況,他們也意識到馬連道目前所面臨的這種問題,所以,準備和各個茶產區的質量監督部門合作,從馬連道篩選出一批真正做好茶的企業,並且以政府的資源向廣大消費者推出,希望這批被選出的企業能起到一個帶動作用,讓馬連道地區的茶葉企業能夠向著「貨真價實」這一市場最基本的要求靠攏,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大家應該也有所了解,所以,這還只是一個意向,真正能落地,恐怕得兩三年吧……

題主作為一個微小的茶企(或者茶農?不知道題主家的規模,不過估計應該不會很大),真的很難對整個市場做出什麼實質性的影響,但是我希望題主相信,任何市場,都是從不規範到規範的,在不規範的市場中,弄虛作假的確更容易獲得利益,但這從來不是長久之計。

茶葉行業,本來就不是一個具有爆發性的行業,如果只是想在短期內撈一筆就撤,不是一個真正做茶的心態。做精產品,細分目標群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目標消費者傳遞正確的茶葉知識,等待市場真正規範的那一天,大概也只有這樣了吧。


好產區是好茶最難取得的有利因素了。有核心產區的地,這就是最大的財富,相當於打牌拿了雙王。剩下的,無非是請專業人員打理茶樹,請高手制茶而已。好茶自己會說話,也會帶來持久的財富。怕就怕急功近利,毀了地,毀了樹,毀了生態多樣性。


什麼出路不出路的啊?沒看懂題主的問題。雖然題主對茶商群體的印象不佳,作為茶商,還是說幾句吧。

我認識的和了解的茶農、茶廠,只要是認認真真本本分分做茶的,別說核心產區了,就算是普通產區的,產品也完全不愁出路。愁出路的,有這麼幾種人:一是銷售渠道大部分仰仗公款消費。自從某規定精神執紀一年嚴比一年,就玩完得差不多了。二是巧舌如簧,口吐蓮花,把代理商和買家忽悠得團團轉。但是,再笨的人,也總有明白的時候。三是故弄玄虛,裝神扮鬼,拿個唬人的名頭(例如非物遺產傳承人之類,此處僅為舉例,非實指)招搖撞騙。

中國的茶業整體上歷經這一場十餘年的大躍進,也該消停一下了。正如 @雅緻寂寥之心所說,答案就是守正二字。

但是,就這兩個字,對於茶農和茶廠來說,說起容易,做起來無比艱難。


題主我要西湖龍井,怎麼聯繫您


去過2次龍井村買茶,都是高價買到劣貨。請問這是市場問題還是監管問題。

另外,你是茶農的家庭背景,正宗龍井去哪兒了你會不知道?


在之江飯店裡的茶吧工作,老闆主要經銷西湖龍井,由於所處位置的條件我確信剛進入這行的我接觸的茶葉包括西湖龍井都是貨真價實的,價格我自然多少知道,確實不那麼親民,而且包裝都屬於那種一看就是送人的包裝,整個環境肯定有很多會喝茶的人,但是很明顯不在是普通的人了,我只能說我盡量能學會品出這茶的神奇之處


題主你就告訴我怎麼才能買到正經的西湖龍井


當你們以次充好,賣假茶賺得滿盆滿缽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今天?自幼好茶,可以說是茶水中泡大的人,現在卻只敢買便宜的茶來喝,為什麼?不是買不起,而是因為至少便宜的茶利潤低,造假的少。這個答案也適合那些賣鐵觀音和普洱的


先說答案吧,正宗西湖龍井的出路當然是成立西湖龍井集團公司。將所有的西湖龍井資源進行整合包裝,成立統一的集團公司並且建立統一的標準。

一、關於西湖龍井魚龍混雜的問題

在我沒去西湖之前,說實話,我是分不清西湖龍井跟龍井茶之間的差別的。

而西湖龍井本身也是分級的。各級之間價格差也較大。

所謂的正宗西湖龍井其實是個偽概念。就跟陽澄湖大閘蟹一樣。

為什麼說是個偽概念?因為沒有統一的公司,統一的標準真偽難以分辨。

舉例來說,同樣的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要比其他大閘蟹身價翻倍。

那麼其他地方養殖的大閘蟹放到陽澄湖裡洗個澡拿出來是不是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

嚴格來說並不是,可是沒有資格認證,和統一的標識,作為普通買家如何能夠分辨?

這個問題在西湖龍井的問題上也是一樣的。西湖龍井最早是御茶,產量有限。

放在市場經濟社會,需求量大,而產量相對固定,也就形成了巨大的供需差。

有可靠供貨渠道的西湖龍井品質有保證,而其他的就不那麼靠譜了。

西湖龍井是一個金子招牌,可是沒有統一的公司進行管理和市場化運作,在供需差巨大的情況下,就無法禁止有人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1、西湖龍井品種偏多,普通人真不容易弄得清楚,有群體種、龍井43號、8號、烏牛早等,官方並沒有明確規定哪一種才算正宗的西湖龍井,而且受每年氣候光照雨水的不同影響,西湖龍井每年的品相也不一樣,受炒制水平的影響,同一產區同一山頭的茶葉成品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喜歡偏黃,有的喜歡偏綠,有的4斤青葉炒一斤干茶,有的3.7斤就能炒一斤,以這樣的產品要教育消費者難度可不小。

2、浙江龍井的衝擊,浙江龍井普遍出的早,一般3月20幾號就開始陸陸續續出來了,西湖龍井3月底的明前茶算早的了。浙江龍井普遍品相要好於西湖龍井,雖然西湖龍井的口感和香味要勝過浙江龍井,但品相上其實要輸於浙江龍井,往往大部分消費者只能從品相上評判,而無法在口感和香味上作出評判的。這對西湖龍井非常不公平,不過如果浙江龍井沒有這點優勢,人家還怎麼仿冒你西湖龍井呢。

3、茶農的小心思:好多茶農每年茶葉采完制完馬上轉手賣掉,賣給老客戶、賣給茶商、賣給茶葉公司,自己只留很少自用的那部分,清明左右出的快價格也好,留太多容易砸手裡。過了茶季,還有陸陸續續慕名而來的顧客怎麼辦呢,收一點浙江龍井囤著,來顧客了就賣給他們,所以總有人抱怨到茶農那也買不到正宗的西湖龍井。

4、茶葉公司:茶葉公司收正宗的西湖龍井,都好幾千一斤的往外賣,幾百的一斤的也有,但幾百一斤的需求量太大,正宗西湖龍井基本上這個價位是沒多少的,怎麼辦呢,浙江龍井充唄,好多茶葉公司在富陽、千島湖收浙江龍井的,這都算靠譜的茶葉公司了。

5、所以。。。。你懂得,普通人還真買不到正宗的西湖龍井。


就像藍山豆基本被日本上島公司壟斷收購一樣,知名而稀缺的好茶在大眾市場難以買到也是常事。每年清明前公司都會派人都會去龍井區從茶農那裡提貨,沒有罐子,裝在印刷著西湖龍井的黃紙袋裡,被繩子捆成方形,打開了卻全是一芽一葉,泡出來湯色黃綠,香氣高幽,我爸說那幾天都停滿了等茶人的車。這延續了十多年的交易還是托嬸嬸是杭州人的關係,核心產區就那麼大點,除了三萬昌之流,區區茶莊能有穩定的貨源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使它們有貨源了,上萬一斤又是什麼尋常百姓消費得起的?所以答主不用顧慮,你口中的龍井會永遠保持他高潔的身份。只是可惜了真正的愛茶人,我爸雖好茶卻是粗人一個,如牛飲水,他常送些給搞繪畫的逗叔,逗叔就唏噓不已,說以前和我爸一起工作的時候還常能喝到,我爸第一次喝還是他給的,現在好茶都被沒有品味的資本家收購來腐化政治了,濁世再難清明如好茶。我爸兩眼一瞪說絕交好了。逗叔嘻嘻道,但這茶香洗去了你身上的銅臭味,我還是願意和你做朋友的。


我先列個提綱,整理一下思路,從這幾個關鍵字去討論這個問題:

1,劣幣驅逐良幣。

2,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3,人性的弱點。

政府管得了養護監督,管不了市場行為。西湖龍井在太多人眼裡成了「傳說」,他們都認為市面上是買不到真正的西湖龍井的。那麼我們這裡被收購走的那些呢?難道是飛到火星去了嗎?

-------------

1、市場行為市場解決,有隻看不見的手。2、西湖龍井每年產量多少,全國各地需求量有多少?我從沒中過彩票,那麼彩票的獎勵到哪裡去了?

我們有正宗的西湖龍井,有人想要正宗的西湖龍井,中間隔了什麼,作為生產者,西湖龍井的出路究竟在哪?

--------------

中間隔了經銷商,經銷商是繞不開的一道程序。如果生產者充當經銷商,渠道建設的這些成本生產者沒有考慮進去,否則他也會把價格提升上去的。如果不提,那麼這裡肯定有貓膩,具體看下面的內容。

至於出路,前面知友 @雅緻寂寥之心 提到的倆字:守正。我覺得說的很好!生產者安心的種茶炒茶,種好的茶,炒好的茶,剩下的事讓別人來做。

----------以下是正文----------------

1,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賣茶的不能省!賣茶本身也需要成本。

這條是我回答的總體宗旨。

讓種茶的人去安心種茶,讓炒茶的人安心炒茶,賣茶的人安心賣茶,喝茶的人專心喝茶!

社會分工不同,每個人喜歡和擅長的東西也會相差很大。

讓種茶的人去賣茶,有點像讓技術崗位的人去做行政。不排除有這樣的能人,啥事都能做好,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當然了,種茶和炒茶兩者可能會比較接近,都是屬於傳統意義上「技術」類型的工種,這兩者暫且歸為生產者,同樣擅長的人會多一點。

然而生產者和銷售者是兩個方向的崗位,技術型的人才去做行政類的工作總是沒那麼合適(好吧,行政類是另外一種技術),而且銷售的技術含量並不一定比生產技術含量低。銷售也有成本,有渠道建設,有包裝,有設計,有銷售策略的制定等等。銷售也是很需要專業技能的。不是所有人都能賣得好茶的……

有的經銷商茶賣的風生水起,有的人一天賣不出幾兩茶(很不幸,我就是這種,說多了都是淚)

@謝偉文 提起過的經典名言:如何培養並保持敏銳的嗅覺和味覺? - 謝偉文的回答不要羨慕那些能迅速辨別出茶的優缺點的人,你只看到他們厲害的一面,卻沒看到試茶試到胃抽筋的時候。

普通消費者不能辨別茶的好壞,需要專業的評茶師來鑒別。題主也有提到誰家的茶葉種的好,炒的好,你知道,消費者不知道啊!!!如果茶農全都自己賣茶,請問消費者怎麼知道誰家的茶更好?

所以,茶農就安心種茶炒茶好了,如果你家茶種的好炒的好,價格自然就高了。不信你看看那些茶王炒的茶,哪裡會愁賣掉呢?而經銷商就安心收他的茶,評他的茶,喝到胃抽筋再接著評下一批。所有這些都是要成本滴!

2,人性的弱點

人都是有趨利性的。

(20151212補充){你現在做的就是想讓買茶的人來找你。然而互聯網時代,我怎麼知道你家就是西湖產區的?我怎麼知道你賣給我的就是正宗的?我怎麼知道你賣給我的就是沒有參雜一點外山的葉子的?我怎麼知道你賣給我的是4月初的還是3月底的?還有,憑什麼相信你?其他產品有標準,當然,茶也有這個標準,但是我怎麼知道你的茶是否符合標準?

----------------------

要讓消費者明白這些並相信你,這些就是經銷商的工作了。

現在假設你通過知乎上的提問或者其他低成本的方式做到了這些,成功的讓消費者知道了你,信任了你。然後很多訂單飄過來,那麼問題來了,

【請問:你自己家能產多少西湖龍井?】(這個問題也請你順便認真回答一下吧 @應途 )

賣完了呢?還有其他信任你的朋友也問你要茶,你給還是不給?給的話你給他什麼茶?什麼價格給他?

發現了沒有,這個時候你自己也是經銷商了!大家都不容易,你要相信在經銷方面其他經銷商肯定比你專業,渠道成本等都不會比你高。經銷商進貨的成本,所花的精力這些都是要折算成價格的}

經常我也有在想,用錢塘龍井來冒充西湖龍井吧,利潤率能高不少呢。可是我又怕顧客是真懂茶的,萬一哪天拿著我這邊買走的茶上門來說,你這個茶明顯不是西湖龍井!西龍應該是怎樣怎樣的!我覺得我的心理過不了這關,有畏懼心。

然而別人不管啊

一種是你不懂,那就好辦了嘛

另一種是你懂,那就好辦了嘛

不懂,反正你也不懂,給你假的你也不知道。你懂的,反正你知道行情的,你也知道大家都這麼乾的,大不了不做你生意咯,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是不懂的人多。

茶農認為直接賣給消費者,他能比賣給經銷商更高的價格,也是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消費者為了從茶農手上收到正宗的茶,省去中間商,他就要花時間精力去找茶農,還要防止被茶農騙,被渾水摸魚,其實這些都是成本。只是有的人幸運,有的人倒霉花了很多學費。

3,提到劣幣驅逐良幣,我換個角度來說。

題主說到的劣幣驅逐良幣,往往說的可能是非西湖產區的茶(或者說是普通茶)來冒充西湖龍井,因為其成本相對較低,外形辨識度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差異不大,所以消費者會直接去選擇價格低的,因為這樣的話即使被騙,那麼便宜點的東西損失也會小一點。(避免損失)這樣的結果就是不好的產品慢慢取代了好的茶葉。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劣幣驅逐良幣,這個劣幣可能指的是茶葉,也可能指的是經銷商。如果茶農直接賣茶,賣點無非就是比經銷商便宜,然而當茶農開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時候,茶農的身份也是經銷商!而且這個經銷商是劣質經銷商!你們把價格壓低了,其他經銷商怎麼辦?他們要不要生存的?

說句實在話,真正的西湖龍井與所謂的普洱老茶(已經有金融產品的屬性)不一樣,好的西湖龍井是對的起她所銷售的價格的!我們學評茶的時候浙大的龔淑英老師也說起過,他們建議西湖產區的茶農全手工炒制的茶售價不要低於5000,否則都對不起這些好茶……

所以市場上的價格體系要不要破壞?囚徒困境的例子您可以考慮一下。

誰都知道便宜買到好東西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自己會被流星砸中……

-------------------------------------------

差不多更新完了,以後有想到再補充……

歡迎各位拍磚討論,我們可以一本正經純討論理論和實際操作上的東西……並不是我堅持經銷商一定要賣高價給消費者,讓商品有正常的利潤率,讓各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能活下去……生產者(產品)、經銷商(渠道,價格,促銷)、消費者三者中經銷商承擔著(營銷4P)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湖龍井的名氣大,市場也大,但是核心區域的產量根本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杭州人買茶喜歡直接去認識的茶農家買,假貨的源頭就是在茶農家裡(我指的是明前茶),反正看不懂吃不出不同,就算給你假的你也當真的送人,協會每年會根據茶農茶園的大小發放相應的茶農標,在這張二維碼的標籤里可以查詢到這個茶是哪裡產的茶農名稱等信息。我想問下樓主你們家是不是把茶農標都賣給收購的人了?越州龍井也好,浙江龍井也好做為茶葉來講他們沒有任何的過錯,按照西湖龍井茶的製作工藝,樹種也是龍井43,或群體種炒制。如果你懂茶不要問產地哪裡,自己喝,喜歡就買。如果你不懂茶更不用問產地了,因為200的和2000的沒區別的。買茶的時候問的越多就顯的越不懂,不賣假的給你?那賣給誰?


今年五月去過龍井村,在當地茶農家買的自己炒的西湖龍井,那味道,淡雅清新,香味很喜歡,從來不喝茶的我從此就愛上。這麼好的茶,真的應該有個很好的出路。

建議樓主可以從身邊人開始,幫助身邊那些愛茶喜歡龍井的人找到正宗的,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會跟你買,你就成了好茶的代表。甚至成為你的事業。加油


您好 我想問一下如果去西湖龍井村的話可以買到正宗西湖龍井嗎?


推薦閱讀:

如何區分茶葉是涼性的、溫性的和熱性的?
武夷岩茶有幾種,該怎麼喝?
怎樣才能學好茶文化,與不同地區的人一起喝茶都能很好的交流?
懂茶的朋友推薦一款好白茶?
什麼水泡茶最好?

TAG: | 茶葉 | 綠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