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後中國開始倒退是不是和儒學有關?
我比較反感的朝代宋,明,清,最腐敗窩囊的朝代宋,清,宋朝開始中國開始走下坡
我覺得題主加的「愚昧」的標籤很有意思。
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別的不說,光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出了六個,一共四大發明有一個就在宋朝,世界上第一個紙幣也是宋朝發明,跟宋朝通商的國家有58個。軍事上不行那是因為時代實在是不好。以前的北方游牧民族都是一幫蠻夷,無文明無教化,自然好對付。而和宋對峙的遼、金,無一不是讀著聖賢書,用著中華體制。遼、金不再是蠻夷,而是像中原王朝一樣的強大的帝國,你說宋的壓力能跟以前一樣嗎?題主討厭這樣的朝代,也不知「愚昧」二字究竟指誰。有個說法,從宋代開始,中國進入近世,在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論」中認為:「唐代是中世的結束,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即唐宋之間的變革是中世向近世的轉變。圍繞唐宋變革論,日本學術界展開了一場大論爭,這場論爭一直貫穿於二十世紀的唐宋史研究,有力地推動了唐宋史研究的開展。
文化的角度來說,宋以後庶民階層進入統治階級,這也是劃分的一個重要標誌。
據日本京都學派內藤湖南的分析,唐宋之變化由下列各方面都可看出來:(一)貴族政治衰微,君主獨裁代興,國家權力及政治責任皆歸於君主一人。(二)君主由貴族階級之共有物,變成全體臣民之共有物,君主地位較貴族政治時代穩定。(三)君主權力的確定與加強。唐朝以前,政治乃是君主與貴族的協議體。(四)人民地位之變化。貴族時期,人民轄於貴族;隋唐之際,人民從貴族手中解放而直轄於國家,成為國家之佃客。中葉後,代以兩稅法,人民居住權在制度上獲得自由,地租亦改以錢納,此是人民從奴隸佃客的地位獲得釋放。王安石新法,更確立人民土地私有制、低利貸款及自由處分其土地收穫物的權利,又將差役改成雇役。此皆可見人民與君主之關係,已變得直接、相對了。(五)官吏任用,已由貴族左右的九品中正,開放成為科舉制度。(六)朋黨性質之變化。唐代朋黨是貴族的權利鬥爭,宋以後則為政治上主張之不同而互爭。(七)經濟上的變化。唐是實物經濟的時代,物價多用絹布來表示。宋改用銅錢與紙幣,貨幣經濟興盛。(八)文化性質的變化。經學自中唐以後,一變漢晉師法,專以己意說經。文學亦力改六朝以來風氣,貴族式文學,變而為庶民式文學,其他音樂藝術等,亦皆如此。但整體說來,正如內藤湖南所述唐代與宋代之所謂變革,是指社會結構、政治體制、經濟型態、文化性質、權力關係、政府組織全面的改變。
個人看法,雖然進入近世,但宋代由於軍事體制問題導致軍事疲軟,大大削弱了對外敵的抵抗能力,更別說反擊了,而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器裝備也進一步得到加強,在戰爭中雙方几乎沒有差距,後果就是宋朝被外族所滅,以後的朝代,雖然還是所謂的近世,但很多體制都斷了層,跟一直延續下來的宋朝體制不同,元朝就不說了,本身就是外敵統治的中國,無所謂體制,可悲的是,明代雖然是漢族政權,但在大部分程度上實際上繼承的是元朝的體制,就反而比宋代落後不少,清也如此。所以中國近1000年來的持續衰落其實根源就在於宋代的軍事體制問題及其導致的一系列後果。西方學者和中國歷史學家有一派人認為,中國歷史劃分應該是。唐朝以前為上古,唐至鴉片戰爭為中古,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為近代。依據是一方面參考世界歷史一方面根據皇權發展。這和我們歷史課本有很大不同。中國學者認為,唐朝以前貴族仍然影響皇權,自春秋戰國至魏晉南北朝都不算嚴格意義的封建主義集權社會,因為貴族掌握大量人口社會資源政治權利,對於集權主義有很大的影響力,例如大家熟知的四世三公的袁家,東晉著名的王謝,還有很多例子,如清河崔氏,滎陽鄭氏,琅琊王氏,江東孫權的孫氏,額等等著名的大家族,這些家族子弟生下來就是貴族就是大官。可以說,從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世家大族相當吊,吊的不行,皇帝見了要喊哥喊乾爹。著名例子是南北朝時期,有一個王家的孩子,剛剛大學畢業出來做官,就可以吹牛逼,幾年之內必定官到宰相級別,後來也真的差不多,當時人也不覺得他吹牛逼,因為他姓王。哪怕東晉以後王家不行了,但他們是世家大族,就有資本。這些例子在唐朝以後是不敢想像的。現在有人敢么?正是如此。
唐朝以後,皇權高度集中,世家大族不斷被削弱,雖然仍然存在卻影響力大大下降。
也可以說,唐朝以後才是真正的封建主義社會。明白這些就能明白題主的疑問。我說的比較簡單,可以參考田餘慶,閻步克,唐長儒,等人的言論給你掃盲,唐以後的宋並沒有倒退,反倒是唐和以前的漢朝相比,並沒有太大的進步,之所以唐朝看上去比漢朝更盛大是因為唐周邊的對手尤其是北方的突厥分裂弱小了,西南的強敵吐蕃還遠不能威脅唐王朝,漢朝則面對的是統一的匈奴。因此唐朝軍事代價極小,收效卻很大。中國真正產生質的飛躍反而是宋朝,不能因為宋朝屈辱就小看的宋朝,宋其實面對也是漢文明高度純熟的遼,但是被野蠻的金打趴下了,更被元消滅了。宋亡後國家開始倒退,直到明朝重新站起,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恢復到北宋的水平。明朝亡國後,中國進入200年黑暗時期,中國才真正開始倒退。
不聊唐朝,說說大家熱議的南宋。南宋軍事不弱。軍事贏弱只不過是對戰爭的目的不清楚。越戰時期,美國輸給了北越,你真會覺得美國的軍事實力不如北越????一樣的道理,其實南宋真傾盡國力去北伐,獲得勝利並不是無可能。而是上下不一心。真正嚮往北伐的,只有一些激進將領和文人憤青。戰爭就是利益,大部分官僚百姓其實對北伐毫無興趣。對於他們來說北伐就是勞民傷財妻離子散去佔領經濟落後地區。看過一些史料,遼金蒙古,帶著明晃晃的屠刀就出征了,宋軍北伐還要帶著大量金銀細軟,不但自己掏腰包酬軍還得扶貧。。。而金遼亡宋之心從來沒有休止過,但是都是止步不前,說白了這些敏感的軍事強權很清楚自己打不掉南宋,不小心還會賠了大好江山。。。而抗元,宋朝則表現出出類拔萃的軍事能力,說句不要臉的話,當年的蒙古,除了大海和神風,誰打得過,而南宋抗擊侵略時間最長戰鬥最慘烈,最後簡直就是憑著一己之力和當年的聯合國軍作戰。。。
能不這樣黑儒學么,真的,題主學過儒學的東西么?有讀過儒學的書么?題主這個說法,倒是和戰國時代非儒學派有相似點,攻擊儒學來闡述觀點,不過人家好歹是給了一套理論啊,題主不能光罵不給個理由啊
題主應該先問,「唐朝之後的中國,是不是真的倒退了?」我不知道題主怎樣定義「倒退」這個詞,是「經濟」倒退,「文化」倒退,還是「軍事」倒退?經濟上,宋朝和明朝的繁榮程度大於唐朝。手工業興盛,雇傭關係出現,國際貿易頻繁,都發生在這兩朝。文化上,宋朝的文化登峰造極。宋朝皇權弱化,大臣輔政參政;儒學集大成的朱子理學出現;市井文化興起。軍事上,明朝軍隊是一隻把蒙古帝國一路攆到漠北,揮師北上將東北收入囊中,南下踢掉西南造反土司,海上擊退豐臣秀吉,陸上長驅直入暴打農民起義的軍隊。事實上,清兵打了幾十年都沒有指望入關,結果沒想到關內的闖王和大西王幫了他大忙,把北京給旋了,滿清才得以入關。
中國的確倒退了,是的,但不是因為儒學。原因,就在崖山之後,明亡之後的那些歷史裡面去找吧。
我把這個問題分成兩個問題
1.唐朝以後中國是否開始倒退 2.是否與儒學有關1.唐朝以後中國是否開始倒退 唐至宋元明清延續了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方向。清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唐至清,經濟文化人口不斷進步。 我們把中國與西方橫向比較 唐朝時,只有中國是唯一保持長期統一的大國,是當時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唐文化對世界影響巨大。此時羅馬帝國走向衰弱,阿拉伯帝國開始興盛。 自秦以來宋元是中外交流最頻繁的時期。宋經濟文化空前發達。元雖強盛,但所謂「內北國而外中國」,非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王朝。此時西方正處於黑暗的中世紀,封建化剛剛完成。 明清通常被認為是中國落後的根源,但至少在明朝建立的一百五十多年裡,中國還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明與西方世界的交流也十分緊密。而此時西方正處於傳統向近世社會的轉型,但要看到明末的思潮並不遜色於西方的文藝復興,經濟領域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清軍入關後打破了這一過程。清是中國封建體制的最高峰。
傳統史學中可能過分誇大了唐的強盛,我們也不能過分強調唐以後歷代王朝那種常被誇張的衰落局面。2.是否與儒學有關 這就好像在問人用工具犯了錯是工具的錯。 儒學是思想統治的工具和專制統治的外殼。「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外儒內法才是歷代統治者奉行的寶典。沒有了儒家可能還會有李家,趙家,朱家。只要這個思想是能維護政治上層建築的。 最後 唐宋遼金元明清,各個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只能是統治階級新舊派別之間的矛盾,這種摩擦主要體現在統治權上。他們之間的剝削方式並無多大差異,從而對勞動人民的生產方式的影響甚微,所以說導致的社會變革不可能是什麼生產方式的革命,只能是統治者的調整。看的有些人的評論也是醉了,不願自己弱小是敵人太強大了,唐朝自己強大了又說因為敵人太弱小了,還怨蠻族入侵造成的,首先是你自己軍事的弱小造成的蠻族入侵吧,唐朝是個民族大融合互相學習的一個相對自由開放的時代,學地理的因該知道宋朝的版圖,一個從來就沒有統一的朝代,更因該叫漢人的宋朝,封建和愚昧其實有時就是相等的,酸人喜歡的朝代,明朝最窮的朝代,懶得說了因為沒幾個人看懂題目的,答非所問就不要來浪費你的筆墨了
個人覺得,不是
儒學的產生環境是極端分裂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及其門徒力圖為恢復西周時的政權體系宣揚的一系列思想/行為/禮儀的集合,之後孟子吸收前輩經驗,為這套體系添磚加瓦,才算真正產生儒學,再經過漢的宣揚才成為中國政壇的主流思想,這套思想眼界的極限就是整個春秋戰國的版圖,或者說是對內部是耕地(實力強),外部包裹山脈,大海,草原等蠻荒(實力弱)的地緣環境的總結,如果超出了,那就不可能再進行擴張,儒學也就開始不適用了。
圖中就是孔子眼裡世界的範圍,感謝原作者溫俊軒
依據儒學的脈絡(最適應其體系的地緣),中國開始擴張,到秦,擴張到
兩張圖的對比你可以看到,多出來的都是內耕地,外蠻荒(而且基本是內耕地大/強,外蠻荒小/弱),套用到具體情況,江西,湖南,四川,東北平原,河西走廊的擴張都是該思想的體現而唐,就是這個思想最最終極的體現,因為再擴張,情況就不是內耕地大/強,外蠻荒小/弱的地緣了,而是耕地小/少,其他草原,荒漠佔主流我大致畫了下唐的疆域,你可以發現唐比其他朝代多出來的部分都是沒有綠色的,也就是耕地極少,特別是在中亞一帶,沒有降雨,只是靠雪山的雪水,靠種地為本是不現實的宋明不遜色於唐,有宋一代中華文化之巔峰,有明一代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君王死社稷。宋明給後世之負面形象,皆因亡於外族,特別是二十四史中的明史,簡直不堪入目。所以才有題主今日之問。
生產力的增長導致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儒家有什麼關係
我認為思想的統一,因於政治的統一。中國歷史一直都是政治本位的。歷史上一直都是中央越強,控制力越強,人民創造性越弱社會活力越弱,當然社會進步就更慢甚至倒退。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掌控全國發展方向的那種跨越時代和空間的戰略,集權就想老式火車,動力集中但低效。分權就相當於動車,把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分散於人民。而儒學這個統治工具也伴隨著統治階級的加強而統一,所以從根本上來看我的觀點是,唐朝以後中國開始倒退,是因為集權越來越強,朝廷控制力越來越強,外在表象是文化統一成一個叫做「儒學」的東西,「儒學只是表象」只是表象。
外儒內法,打的是儒家的旌旗,行的是秦法家的政治。要知道儒家是崇周惡秦的,後世的政治不是他們想要的,請別讓他們背黑鍋!
你應該先問是不是倒退
說到中國,很多國人愛用退化論自虐,說到西方,很多國人愛用進化論鼓吹。這種論調莫名其妙地流行。有何事實根據和歷史根據可言?列出中西各個領域的事實,做出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對比才有說服力。
唐朝之後中國對周邊地區再無技術優勢,中央集權帶來的內耗又限制了國家能調動的人力、物力,所以對外戰爭難有漢唐時的優勢。
隋唐五季是中世紀 宋朝是文藝復興 宋詞之實用遠高唐詩之工整 書作不在文采而在內涵 教科書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 或者說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更不是什麼儒家的錯 宋朝就是儒家的最高峰 而是儒家被用來幹什麼了 從本質上說儒家只是心靈雞湯類的品德教育書 既然可以教出智人 也可以被篡改後教出愚人 而且儒家很少被人真正執行尤其在險惡的生存環境中 現實中的遭遇更能決定人的秉性 唐朝對文化的禁錮很大 宋朝是繼戰國之後的又一次百家爭鳴 認清唐宋文明差距 認知版圖不是唯一才能真正國富民強
南宋堅持一百年姦細出賣力戰而亡 南明條件遠好於南宋一年就玩完官軍幾乎都是主動投降 明亡罪過的起源就是宋亡丟了民族氣節 宋亡罪過的起源就是唐朝養虎為患 你去看看蠻族崛起中的羅馬之子 蠻族變強都是羅馬自己親手栽培的 跟元相比清都還算不錯了 清焚書是有選擇性的焚 元焚書是見到即焚 根本就容不得九等儒的一切文化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韓國修改歷史教科書?
※怎麼看待打著紅旗反紅旗的小粉紅?
※西方國家和中國能接受印度的崛起嗎?
※為什麼中國的君主專制卻被稱為「封建社會」?
※神羅解散以後 羅馬帝國的法統被哪個國家繼承了?德意志第二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