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 雜誌在各個國家的發行版為何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取向?是受到哪些人文因素的影響?


回答問題之前,先上一張圖:

△這是2011年11月全球18個國家的17位 VOGUE 雜誌主編歷史性的第一次大合影,地點是東京。圖片中由左向右依次是:Yolanda Sacristan-西班牙版主編,Kirstie Clements-澳大利亞版主編,Anaita Adajania-印度版時裝總監,Christiane Arp-德國版主編,張宇(Angelica Cheung)-中國版主編,Franca Sozzani-義大利版主編,Mitsuko Watanabe-日本版主編,Anna Wintour-美國版主編,Emmanuelle Alt-法國版主編,Alexandra Shulman-英國版主編,Victoria Davydova-俄羅斯版主編,Anna Harvey-康泰納仕新市場副總裁、編輯總監(代表巴西版和希臘版),Seda Domanic-土耳其版主編,Myung Hee Lee-韓國版主編,Rosalie Huang-台灣版編輯顧問,Eva Hughes-墨西哥與拉美版主編,Paula Mateus-葡萄牙版主編。

熟悉TVB的人都知道,每年TVB的年曆和台慶站位都是大有講究的,誰離邵先生最近誰就是台柱子,小生小花的站位意味著來年他/她會被捧或是被冷藏。17個女魔頭拍照的站位,顯然絕不是隨意的而是精心安排的結果。

仔細觀察一下就知道,這張大合影各國主編們的站位,既明示了她們所代表的本國VOGUE在康泰納仕集團中的地位(地位是影響力和廣告收入的綜合),也暗示了各國時尚產業的發展狀況。

儘管這張合影之後主編人選有所變動,但是基本大趨勢沒變。後一條直接決定了前一條,Anna Wintour如果生在澳洲,那她很有可能成為被康泰納仕掃地出門的澳洲主編Kirstie Clements,而不是全球聞名的女魔頭。在VOGUE,主編的權力確實至高無上,但是她也不可能擺脫本國時尚行業的發展而建築起空中樓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點在Kirstie Clements被迫離職之後撰寫的自傳《Vogue的真相》中表露無疑。

早年間甚至我無法獲得一張Jean Paul Gaultier時裝秀的入場券,當我打電話給Jean Paul Gaultier辦公室的時候,對方迅速拒絕了,「難道澳大利亞《VOGUE》不重要嗎?」「是的,它一點也不重要。」對方冰冷而誠實地答道。

via Kirstie Clements《Vogue的真相》

所以,先給結論,VOGUE在不同國家展現出來的不同風格受制於所在地的時尚產業現狀,包括但不限於:該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文明開放程度、流行文化的普及程度、本土時尚品牌的影響力、國民的奢侈品購買意願及實際購買力等。

美英法意四國主編之所以能成為VOGUE全球的四大天王,無非是因為上述幾項條件她們的所在國基本都很理想,由於這幾個國家長期是全球時尚潮流的風向標,Anna Wintour又捧出了幾個新銳設計師,人們甚至有種錯覺,VOGUE有主導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的能量。

但是很不好意思,我要來打破你們的幻想了,你在VOGUE上能看到的大部分東西,是廣告商決定的,而不是主編決定的。主編能決定的,是你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看到它而已。

所謂的「大師專訪」、「獨家」廣告片幕後拍照、單季新品推介等等,只不過是將記者觀點排除在外的軟廣而已,唯一的目的就是傳達公司和產品的信息,這是現在整個時尚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VOGUE比它們高明的地方只是更善於包裝產品,讓你的軟文感不是那麼重。

隨著傳統媒體的沒落,廣告額年年下滑,看秀前排逐漸被網路時尚博主霸佔,VOGUE,甚至是整個傳統時尚媒體行業都難以再造一個女魔頭的神話了。說白了,沒有廣告商的支持,你什麼也不是。

就像早年不受待見的澳大利亞,因為廣告商認定不重要(本土受眾購買力不行,也沒有足以引領潮流的超級巨星)Kirstie Clements就算有心介紹當前世界時尚的發展趨勢,但是她借不到大牌衣服給模特拍照,也不能第一時間介紹最新的產品情況,連時裝周都擠不進去。所以在發展早期,只能大幅借用英美等版的內容。

所以我覺得題主在問題中說的「截然不同的風格取向」是不夠準確的,現在能夠讓我覺得風格截然不同的VOGUE,只有核心那幾國而已,中國版主編之所以能站在義大利主編背後,不是內容做的有多好,而是我們的購買力太強大了,廣告商無法忽視這個市場。

VOGUE中國的內容,模仿美英等國版本的痕迹很濃,之前給VOGUE中國的網站寫過一段時間稿子,要求是街拍圖必須全國外明星,國內的一張都不能出現。除了語言不一樣,你說這樣的稿件風格上和英美有什麼截然不同嗎?本土化是什麼?我看不見。

但是這樣的「崇洋媚外」,其實也是VOGUE根據本土受眾的需要而做出的對應策略。

美國版創意總監Grace Coddington的團隊們喜歡以文學故事為背景拍攝時尚大片。她們在拍攝以海明威《流動的盛宴》為靈感的作品時,查閱了幾乎所有相關文獻,力圖照片里呈現的細節符合當時的氣氛。如果要去非洲拍片,她們會讀《走出非洲》、《情陷撒哈拉》以及奧威爾的《馬拉喀什》等作品。Grace Coddington之所以會被稱讚,因為她的受眾都能體會到她想表達的那些文化內涵。via 《格蕾絲傳 》

時尚是一種藝術,優秀的編輯應當在戲劇、書籍、電影、舞蹈和歌劇中遊刃有餘,這樣她們才能夠體會設計師創作服裝時閃現的靈感。而不是像如今的網路時尚博主一樣流於主觀臆斷,很多所謂的博主僅僅是在渲染一些愚蠢的個人觀點,無法用時尚的觀點和話語清楚說明問題的原因。但是這樣的觀念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中國的中產階級並不是個穩定的階層和清晰的概念,去奢侈品店裡眼都不眨買買買的人基本是不看VOGUE的,王欣不是說了,對媒體編輯橫眉冷對的奢侈品PR們對來自中國的VIP們才是真的一路跪舔,才不管人家穿了奢侈品也是煤老闆和金鏈漢子的范兒一點也體現不出來品牌氣質,人家才是真·衣食父母,誰掏錢誰說了算啊。

VOGUE中國的受眾一般是職場白領,對他們來說,文藝就是村上春樹和杜拉斯,繪畫就是梵高……沒了。所以你沒辦法和她們扯太深入的東西,她們就知道,VOGUE是逼格的體現,國外明星穿什麼都是好的,都是有逼格的,國內明星都是土鱉。所以,就算是同樣的廣告商來投放廣告,你在中國版看到的軟文,嗯,也不可能像四大天王的內容那麼有文化和詩意,就這麼簡單……

不信嗎?舉個栗子作為結束好了,之前英法美等國VOGUE喜歡用瘦骨嶙峋的模特,再加上對Anna Wintour對天然皮草的熱衷更是引來了動保組織的口誅筆伐。於是人們把患上厭食症的「紙片人」模特成為眾多青春期少女效仿的對象這個屎盆子也扣到了女魔頭頭上,但實際上,模特越瘦越好的風潮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尤其是猶如青春期發育不良的少女崔姬的走紅,整個主流時尚圈都在吹捧年紀越小體重越輕的模特。

△Lesley Hornby,Twiggy

而在主流時尚圈對這樣「不健康的時尚」做出反思之前,澳大利亞版VOGUE就開始啟用健美的土著少女做模特,還捧出了「大號」模特Robyn Lawley。所謂的大號模特是指她的腰圍和臀圍超過14碼,很多高級設計師都會被設計生產14碼服裝的想法驚倒,他們不喜歡看到他們的衣服穿在如維納斯雕像般豐滿的女人身上,更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大碼服裝出現在畫冊上。

△ 已經成為國際知名超模的Robyn Lawley

但是 Kirstie Clements之所以敢這麼做,除了她本人的創新思想之外,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亞的姑娘們更喜歡這種豐滿健康的美麗,所以被時裝部門拒絕的Robyn Lawley登上澳大利亞版封面便一炮而紅,之後趕上了時尚圈對模特以瘦為美的反思熱潮,2011年登上了義大利版VOGUE封面和法國版ELLE封面。

總結下來,各國的時尚產業發展狀況決定了會有怎樣的廣告商來投放核心內容,而本國受眾的文化水平、社會環境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習慣和認知影響了內容在不同國家的表現形式。

=====================這裡是廣告===========================

想變得更美,穿的更時尚,了解更多好玩的事兒,不妨來我們的專欄看看:識裝 - 知乎專欄

當然我們還有同名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有原創文章等著你:

http://weixin.qq.com/r/U0xocG-EpjLZrSsT9xlB (二維碼自動識別)


舉個直觀的例子吧。

眾所周知,法國是個女神輩出的國家,這是最近法版VOGUE上 American Vintage的廣告。

同一品牌,老中青三代,老年人和少女佔據了照片的最顯著的位置,特別是把老年模特放在了非常顯眼的位置,而且表現出來的是非常自豪驕傲,氣場強大的樣子,而青年女模特則成了背景陪襯。

這是雜誌幫助品牌向法國顧客想表達的自己的品牌文化是沒有年齡界限的,入鄉隨俗,試圖獲得法國讀者的認同。

我一個朋友剛從法國回來,羨慕嫉妒恨的對我們說,法國女人太受寵愛了,不管多大歲數的女人,都會被稱讚美麗漂亮。

所以這樣的廣告,在主流價值觀普遍認為女性隨年紀貶值論的中國版上是不大可能看到的,在這個國家裡,時尚和對美的追求,被默認為年輕女性的特權。teenagers也不大可能看到,因為中國孩子們都裹著醜陋的大校服里,她們也被禁止追求個性和時尚,因此不被視為時尚的消費者。

這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風格取向差異。


前幾天收到小編私信說上了推薦,我就想這樣的答案擴散可能會打破很多人的……情懷。

可大家目前還提不出什麼更實質的解答。

看到其他知友回答得到贊同,我認真閱讀幾遍,還是要實名反對@水木丁的回答。

文化差異有沒有?有,我下面回答說各國中產階級的差異,文化影響很大,但看不看Vogue,前提還是「中產」,文化不會幫你買單(我討厭講話這麼直白)。

而拿法國Vogue雜誌里American Vintage這樣一個法國品牌的廣告說明了什麼?體現了文化差異?No!

American Vintage是一個通過基本款式表達風格的品牌,廣告表達的也只是這樣的簡潔款式適合任何年齡層,如果品牌在美國或中國版Vogue登平面廣告就會不一樣了?你信嗎?我不信。

而且有興趣看看他們秋冬新款的lookbook,看看用的是不是年輕模特。

那麼,雜誌是不是品牌在花錢傳達自己對目標客群的影響?雜誌做了什麼?主編選放不放這家品牌的廣告嘛。

其它的就不多說了。

------------------------以下是原答案分割線----------------------

這樣擦邊問題的邀請總容易讓我嚴肅緊張的對待,怕給大家錯誤的引導,容我在知識範圍內回答一下。

首先科普一下,Vogue是美國發行最大的綜合性時尚生活雜誌,創辦於1892年,隸屬Conde Nast集團,在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

各國Vogue差異這麼大,體現在兩個「人」的影響:

一個是受眾群,一個是主編。

雜誌是給人看的,給什麼人看永遠是決定其生存的基本要素。Vogue是給中產階級及以上家庭,有心思研究一下時尚擺弄一下品味的人來閱讀的。有錢,有閑。

全世界各個國家這樣的人群有多麼不同,對應國家版本的Vogue呈現的內容和風格就會有多麼不同,或者也可以說,有多麼相同。

雜誌也是人編的,不同的主編打造她心目中的Vogue。

首先要說明一點,廣告收入是雜誌的重要來源。Vogue一直是廣告頁增長圖表的最頂端,除了目錄,一些大片和人物專訪,你幾乎找不到沒有廣告的頁面,當然實際它們也已經被植入廣告了。所以我曾經在另一個問題的回答中評論過,歐美這些精英文化洗腦的雜誌,遠沒有日韓兢兢業業的搭配指引式來的良心(當然也看讀者的關注和取捨了)。

那麼主編們希望引導自己的讀者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就會影響自己Vogue版本的風格。讓我更直白的說,廣告商誰給的價碼越高,越影響本地版本Vogue的方向。

雖然各位主編尤其是聲名顯赫的幾位,也時時要表現自己在時尚界的大佬地位,如美國版的Anna Wintour。溫兔大嬸時不時要提攜幾位設計師,指點幾位攝影師一二,已經算是很業界良心了。但背後盤根錯節的商業關係真是我們圈外還琢磨不透的。

Anyway,business is always business

Vogue終歸是本商業體系下成功運營的雜誌,說白了,不同CEO運作不同分公司,自然就會百花齊放。

只要在一定框架下,盈利就是最人文的因素。


Vogue真的是看主編。現在Vogue最出名的主編要算義大利的和美國的了。因為我在米蘭念書。才知道在時尚圈作為主編的權利到底有多大。至少義大利的Vogue主編的買手店已經開到中國了(corso como10)。這家買手店也由於主編的原因長期和各種大牌合作推出單品。Vogue每個地區的風格百分之九十是因為主編。主編的個人修養和品位。這就像老福爺掌管的Chanel。涉獵的Fendi一樣。都明顯帶有他自己的風格和創意。

ps:這些主編和知名博主都是能拿到各大品牌優惠價的啊!!好羨慕!


中國版的惡俗就是因為土壤原因。因為從主編到編輯到受眾都常年在齊腰的土坑裡吸收土壤精華,除了地氣接的好之外,也是真的沒有什麼文化,有點文化的也不去「時尚」類雜誌當編輯了。 corporate magazine sucks anyway


應該是受團隊的影響比較大吧,在網上看的圖片其他一些國家已經做的很不錯了,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最差的是中國的吧,基本沒看過覺得不錯的。韓國不提他們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已經一騎絕塵了,驚喜的是最近看到的泰國作品都很不錯。

說點八卦,算不得準的。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說他們都是等國外的圖片出來了去淘寶買高清,然後找點元素才放心做新的雜誌照片,有例可循才覺得穩妥潮流,如果最近國外沒什麼片子就比較揪心了,只能隨便對付一下了。所以我們渴望從中得到時尚源泉的雜誌在我們心裡雖然很高大,實際上隨便找幾件衣服找個場地拍拍都沒有前期精心的策劃就弄出來了,現在大家審美都高了自然不會覺得好了。


推薦閱讀:

TAG:時裝 | 生活方式 | 人文因素 | vogue | 時尚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