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和「叄」這麼像,它們有何淵源?


先說結論吧,「參」和「叄」本為同字異寫,且在先秦時期就可用來表示數目「三」。
後來(據張湧泉先生考證,大約在東晉末期,詳見後文)漢數字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大寫數字」,「參」的異寫字「叄」用來表示大寫「三」,有了自己獨特的職能,因而從「參」之中分離了出來。
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無」和「舞」之間記詞職能的轉換,也大抵如此。詳見:「無」字被簡化成「無」,但是「舞」字為什麼沒有改變? - 趙瑾昀的回答

※ ※ ※ ※ ※ ※ ※ ※

1.「參」的古文字字形以及「參宿」

要弄清楚「參」「叄」與「三」之間的關係,得從「參」的古文字字形說起。

「參」最原始的古文字字形見上圖第一個金文(商代)。
該字從「晶」(「星」初文)從「卩」(跪跽人形),像參宿三星在人頭頂之上,表示人在仰觀參宿星象。
西周金文(第二個金文)則在商代金文基礎上加了三撇「彡」(或謂「三」),是聲符。後世的「參」均沿襲了西周金文加三撇的形體。

附帶一提:
「星」本作「曐」,從「晶」(「星」初文),「生」聲。
「晶」在古文字中用三個圓圈(後來又作三「日」形)表示,是「星」的本字。後來「晶」用來表示由星星義引申過來的形容詞「晶瑩」、「星光明亮」等,其名詞(星星)遂由加聲旁「生」的「曐」(隸書中省為「星」)表示。
由於「晶」存在三個圓圈和三個日形的簡繁體,故而在上圖的戰國文字和《說文解字》小篆中,「參」也存在兩種簡繁有別的形體。三日形的「參」隸定作「」,三圓圈的「參」隸定作「」,隸書、楷書中只保留了後者。

參宿共有七星,其中參宿中央三星(即獵戶座腰帶上的ζ,ε,δ三星)因其連成一線視覺效果特別明顯,故而在古籍中多用來代表參宿。(此段蒙 @Mather King@李雷 指點,刪改了若干字。)

《詩經·國風·唐風·綢繆》中就出現了「三星在天」、「三星在隅」等記載,《毛傳》:「三星,參也。」《毛詩註疏》:「參中三星橫列,故謂之參。」《詩演義》:「參三星,謂之參者,以三相參也。」
王建堂先生在《〈綢繆〉星象實地觀測與多元辯證》(載《詩經研究叢刊(第二十五輯)》 )中按照當時唐國的地望以及各類星官視星等、中天高度等信息的綜合考量,亦指出《綢繆》「三星」就是指參星。

《史記·天官書》:「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下有三星,兌,曰罰,爲斬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其大意是:「參宿是白虎的主體,中間橫排成直線的三顆星,像一個桿秤。其下方有三顆下垂的星,稱為『罰』,掌管斬伐。參宿外圍的四顆星,是白虎的左右肩和兩條腿。」可見《史記》亦將中央相連的三星視為參宿最關鍵的部分,而將肩足四星則放在後面論述,稱為「其外四星」。

米芾《參賦》云:「武帝既祠太一,……於是升通天之臺,攬泬寥之路,覩三星聯影,晻然當戶,顧侍臣曰:『是何星也?』侍臣枚皋進曰:『參星也。』」亦是其證。

附帶一提:
「商」在古文字中,也有一個在「商」字基礎上加「晶」(「星」初文)形成的字,是「商星」的專用字,見下圖:

第一排是普通的「商」,第二排是帶了「晶」的「商」。
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均將參星與商星作為彼此隔絕不得相見的典型代表並舉,豈知「參星」與「商星」的古文字構形竟也值得相提並論。

2.「參」與「三」的淵源

「參」因為這三顆參星的關係,與數目「三」結下了不解之緣,並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傳世典籍如:

  • 《商君書·賞刑》:「此臣所謂教也。」(參教:指賞、刑、教三事。)
  • 《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國之一。」(大都:指大都邑的城牆。國:指國都的城牆。)
  • 《周易·繫辭上》:「伍以變,錯綜其數。」
  • 《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合,分天下王之?」
  • 《後漢書·張衡傳》:「輪可使自轉,木雕猶能獨飛。」

至於出土文獻,在楚系簡帛、晉系銘文(魏國)中,多用「參」、「厽」(「參」的簡體)來表示「三」。
見劉信芳《楚簡帛通假彙釋》(括弧中的為破讀後的字):

晉系魏國銘文合文「厽分」多見,表示「三分」。見湯志彪《三晉文字編》:

另外「參」在參與組字時,也可表示「三」的含義。比如「」字。下引筆者在 漢語在現時代有何先進性與不足?對個人、國家和民族的進步與發展有何影響?漢語本身該怎樣繼承與演進?中的有關論述:

他們將兩馬共乘寫成「」(「駢文」的「」。「並」是「二」的意思,「並」何以表示「二」,請參漢字辨正三:說「並」「並」 - 漢字 - 知乎專欄)。
他們將三馬共乘寫成「」(《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的「」,「參」是「叄」的異體字,意思都是「三」)。
他們將四馬共乘寫成「」(成語「駟馬難追」的「」)。

另有「」字,訓為「歲牛」。


3. 用作大寫數字的「叄(叄)

關於大寫數字最早使用的年代,目前一般人主要受到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的影響,以為起自武周時期,是武則天改的新字。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岱嶽觀造像記》:「凡數字作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製字。」《岱嶽觀造像記》是則天朝所樹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寫數字。

但是據張湧泉先生在《漢語俗字研究》〈數目用大寫字探源〉一文中根據吐魯番出土文書做出的考證,顧說實有問題:「在公元四世紀前後(約當東晉末)人們已開始有意識地在券契中使用大寫的數目字。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這種用法進一步得到了普及。唐武后時大量使用大寫的數目字,只不過是承襲了祖宗的成法而已。陸容以為這種用法始於宋代,顧炎武以為大寫的數目『皆武后所改』,恐均難免數典忘祖之失。」

施安昌先生在《善本碑帖論集》中亦持同樣的觀點,認為顧氏「皆武后所改」之說不可取:

施先生在文中提到關於大寫數字在古書中較早的記載是元代戴侗的《六書故》,筆者這裡提供一份書影(上社影印汲古主人本):

「叄(叄)」本為「參(參)」的異寫字,秦公《碑別字新編》收之,屬「參」字條下:

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唐初(約七世紀二三十年代)郎知本撰的字樣書《正名要錄》(S.388)中,有關於「叄」與「三」的辨析,並以「叄」為較為古正的用字:

叄、三:右字形雖別,音義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

而在《六書故》中,「叄(叄)」已經正式作為「三」的大寫使用,用在「財用出內(出納)之簿書」上,與一般的「參(參)」的記詞職能有了分工。

這種現象除了本文開頭舉的「無」、「舞」之例之外。還可用「七」、「桼/漆」、「柒」的關係做類比。

早在戰國秦漢時代,「七」就可以用「桼/漆」(「桼」為「漆」的本字,「漆」為「桼」的後起字)來表示。
《漢語大字典》「漆」: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桼」:

與「參/叄」唯一不同的是,「參/叄」字形本身與「三」的含義有關,而「桼/漆」用為「七」則是純粹的同音假借。

而「柒」字,本是「漆」的俗體字(將「漆」的「氵」移至左上角,然後再將右上角改寫為聲旁「七」,即形成俗體字「柒」),後來在大寫數字系統中,作為「七」的大寫數字使用。
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六書故》中是用「桼」來表示大寫「七」的。從中古至今,「漆」行而「桼柒」廢,故而選用比較罕用的「桼」「柒」中的任意一個來承擔大寫「七」的職能,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4. 當代華人地區的用法

據大陸、香港、台灣的相關文件(大陸《通用規範漢字表》、香港《常用字字形表》、臺灣《常用國字表》/《次常用國字表》)以及相關辭書,在作大寫數字使用時,大陸規範字、大陸繁體、香港標準字均用「」,而臺灣標準國字用「」,沒有任何一地區的標準用「」。

筆者詢問了一下幾位熟悉的台灣朋友,作大寫數字時的確是用「」。香港的實際使用情況不得而知。
至於大陸方面,規範字用「」是必然的,而所有的大陸繁體出版物也都作「」,如《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叄)》: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可以寫一篇文章了。
簡單來說參(參)本來就是三顆星星,作為星宿名。古音和三幾乎一樣,回來就把參的彡(聲符,我總覺得三條毛也是得音於三)改成三。
手機作答,見諒。


?者,從人包彡。會意。

彡者,象飾帶之形。飾帶也。凡彡之屬皆從彡。

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凡人之屬皆從人。

?者,謂人之內毒若飾帶由體內而出,現於皮膚也。

故,?者,疹也。

參字之本字, 也。

者,從品從?。會意。

品者,眾也。凡品之屬皆從品。

?者,疹也。凡?之屬皆從?。

者,謂孔若疹之眾也。

故, 者,篩也。


叄字,實即參字。

參字,借爲數字三,乃將其下彡,寫作三,以別之。



推薦閱讀:

「麵」為何簡化作「面」?
清代家譜中此字怎解?
「?井刃」是什麼字?
如何鍵入「?口殺」(U+20EBD)、「?口被」(U+2BAE2)、「?口捐」等字?
清昭陵入口牆上石刻中的「?阝麥(陵)」字是正統漢字嗎?

TAG:漢字 | 文字學 | 漢字字源 | 俗字 | 俗字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