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如何命名的?是由誰來決定的?

為什麼會有以城市來命名的道路?比如上海路、南京路?


廣州的話 有個 廣州地名網 ,署名是廣州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從域名上看應該是從屬廣州市民政局。
新的路是一個申請-審核的過程。符合下面的規定的起名,然後政府審核就可以了。

(一)有利於人民團結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尊重當地群眾願望,與有關方面協商一致;
(二)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反映當地歷史、文化、地理和經濟特徵;
(三)樓群、大型建築物的名稱與用地面積、總建築面積、高度、使用功能、環境等因素相協調;
(四)一般不以人名作為地名,禁止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
(五)不以外國地名作本市地名;
(六)用字規範,並按照國家和廣東省的有關規定避免重名、同音和使用生僻字;
(七)名地相符,派生地名與主地名統一;
(八)凡有損我國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帶有民族歧視性質和妨礙民族團結的,帶有侮辱勞動人民性質和極端庸俗的,以及其他違背國家方針、政策的地名,必須更名;
(九)不符合本規定第三、四、五、六項規定的地名,應當更名;
(十)因自然變化、行政區劃調整和城市建設而消失的地名,應當銷名。

申請主體各異,小區的路是開發商申請的,然後市政路是政府申請,地鐵站名稱是地鐵公司申請的等等,

但是廣州大部分路名都是悠久歷史,如果原有地名不符合現有規定還需要改名。廣州路名的來源挺多的,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地址。裡面提到北京路的由來是因為嚮往首都~。
廣州地名網-廣州路街命名更名特點初探

(3) 用崇仰對象名稱命名

  例如中山(1—8)路(紀念孫中山)、北京路(嚮往首都北京)、東風路(脫胎於「東風壓倒西風」一語)。

  一些約定俗成的街名難免粗俗不雅的,如爛馬房、豬屎地、豬屎寮、屎橋巷(清糞者運糞所經的橋,俗稱屎橋)、雞屎(1—2)巷等,總令居民不愉快,總想換上雅緻的地名,常用的方法是取原名諧音,把爛馬房改為太華坊、屎橋巷改市橋巷、豬屎地(寮、街)改為居士地(寮、街)、雞屎(一、二)巷則改為知時(一、二)巷。


  不少遷徙到廣州的「開基創業」者,為懷念家鄉和先人還喜歡用原籍的郡名、縣名、鄉名來命名新的居民點,於是產生了眾多的僑置地名。如高陽里(高陽郡許姓)、穎川巷(穎川郡陳氏)、汝南巷(汝南郡陳氏)、渤海里(渤海郡伍氏),汾陽里(汾陽郡郭氏)、隴西巷(隴西郡李氏)、嵋山巷(四川嵋山縣)、溪峽街(福建溪峽鄉伍氏)、龍溪首約和棲柵街(均源於福建龍溪鄉棲柵社潘氏)。東莞庄路的「東莞」的確是「東莞縣」輾轉僑置而來。


上海的話,我記得似乎有個專門的地名委員會,簡稱滬地委,前幾年浦東的一些新街道的時候還是向社會召集過道路名稱的。還有上海的道路習慣以全國各地的地名命名,現在說來是以顯示上海作為移民城市的包容,但是據考據是汪精衛起的頭,為了消除當時上海的很多英美痕迹。

其他的城市我不是很清楚。


道路的命名和管理,由各地的地名管理辦公室負責。以上海市地名辦的規定為例,主幹道以上的城市道路和橋樑名稱由相應的市主管部門申請,市地名辦受理;主幹道以下的城市道路和橋樑名稱由相應的區(縣)主管部門申請,區(縣)地名辦受理。

中國並沒有統一的道路命名管理機構,但有一個中國地名研究所,是民政部下屬機構,主要研究地名文化的理論——「地名學包括地名命名更名的規律及應用、地名管理的辦法等內容。

以上海的街道命名歷史為例,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上海為通商口岸之一,第二年正式開埠。當時英法美各佔有自己的租界,各國開始在租界內修築馬路並用自己的方式命名。比如,今天的中山東二路曾經是法租界內修築的第一條馬路,命名為法蘭西外灘馬路。

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因為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命名道路而爭執不下。當年5月,英國領事麥華陀發布了《上海街道命名備忘錄》,提出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稱命名,東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稱命名的方案。

1865年,當時的上海工部局(即市政委員會)正式通過議案,決定採用中國地名命名租界道路。包括北京路、南京路、廣東路、河南路、山東路在內的27條路名就是在那時候形成的。

到了民國時期,這種道路命名方法開始得到政府的大規模運用。1943年,國民政府更改了240條路名,新路名就包括現在的長寧路、溧陽路、華山路等。

但上海並不是擁有最多城市名道路的城市——比上海更密集一點的路網圖出現在青島,在高德地圖上搜索全國338個地級市加「路」、「街」、「道」三個關鍵字,青島市返回了176條數據。

這些路名的來歷同樣可以追溯到兩個世紀以前,德國佔領時期的青島,曾出現了一批德國式道路名,例如柏林街、漢堡街、亨利親王街等等。青島主權回歸之後,這些路名不能再沿用,最省時省力的辦法就是用中國的城市名來作為路名。

類似的城市還有長春和吉林,甚至整個東北三省。1945年之後,這些原來的路名都更換成城市名了。

漸漸地,大到省會級城市、小到縣級市的某個區域都開始沿用這種道路命名方式。

而說到南京路,它在中國城市的出鏡率那是相當高。

明清時期曾出現過一波「南京路」命名潮,江南一帶的城鎮中,南京人聚集的街道被稱為「南京路」而沿用至今。鴉片戰爭後,「南京路」更多地出現在開埠城市中,一直到抗戰時期,以這座政治中心命名的道路成為一種象徵。

南京路的重要性不僅僅是政治原因,更因為它關係到「馬路」這個詞的由來。今天的上海南京路,原本是英國租界里一條賽馬、跑馬的道路,因此最初它被外國人成為派克弄(Parklane),被中國人稱為「大馬路」。

《上海街道命名備忘錄》中說到,為了紀念《南京條約》帶來的巨大利益,租界的執行官們決定把派克弄命名為南京路。

上海人一度拒絕外國人定下的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馬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則被依次叫做二、三、四、五馬路。有段時間,較短的北海路還被稱作六馬路。

你看,「馬路」這個詞就這麼流傳開了。


以上。

歡迎來到新一醬的世界


南京現在的道路命名一部分是繼承1929年之首都計畫中之命名而定,雖部分道路名因政權更替而變(中正路變作中山南路),但大部分得以保留(熱河路,西康路),一部分是基於現任政府規定而統一命名,還有一部分因歷史事件而定(中山路,中山北路,中山東路),南京部分地名風水學觀念很重,東有龍蟠路,西有虎踞路,北有玄武門玄武大道玄武湖玄武公園玄武飯店,南有朱雀橋(夫子廟內)。

我來回答一下南京市的道路命名規則吧

原主城江南老八區鼓樓區,下關區玄武區秦淮區,白下區雨花臺區棲霞區,建鄴區。

以及後來建成區的:江甯區,浦口區,六(ㄌㄨˋlu4)合區,溧水區,高淳區

一,鼓樓區:位於南京主城江南的8區的西北部。(北至護城河,東至中央路,中山路,南至漢中門大街,西界限位江東北路,定淮門大街,古城牆)

鼓樓區秦淮河以東之區域命名規則:根據1929年之《首都計畫》之規定,秦淮河以東,鼓樓以南之屬鼓樓區地域,大部分以國內大城市命名。秦淮河以東,鼓樓以北之屬鼓樓區地域大部分以全國各省分命名。部分區域以山命名

遂鼓樓以南,秦淮河以東之鼓樓地區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的城市命名就有:

東西向:北京西路(以前叫北平路,院轄市),天目路(山名,在浙江),錢塘路(浙江省會,今杭州),武夷路(山名,在福建,或者福建南平轄縣級市),蘇州路(江蘇轄市),揚州路(江蘇轄市),仙霞路(山名,浙閩交界),劍閣路(山名,位於四川),漢口路(院直轄市),廣州路(院直轄市),延安路(曾經不叫延安路)

南北向:上海路(院直轄市),寧海路(1927年直屬浙江省),山陰路(浙江紹興),虎丘路(山名,在江蘇),天津路(院直轄市),青島路(院直轄市),拉薩路(西藏地方首府)

鼓樓以北,秦淮河以東之鼓樓地區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的省份命名有:

東西向:察哈爾路(塞北省份,省會張垣,今張家口),福建路(華南省份,省會福州),黑龍江路(東北省份,當時省會北安),四川路(華中省份,省會成都),南昌路(江西省會),湖南路(華中省名,省會長沙),寧夏路(塞北省份,省會銀川),康藏路(青康藏高原的一部分),馬鞍山路(山名)

南北向:
鎮江路(江蘇省會),西康路(省名,當時省會康定),廣東路(華南省名,省會廣州),江西路(華中省名,省會南昌),山西路(華北省名,省會太原),雲南路(華南省名,省會昆明),湖北路(華中省名,當時省會武昌),江蘇路(省名,當時省會鎮江),靈隱路(山名,在浙江),普陀路(山名,在浙江),琅琊路(山名,在安徽),莫幹路(山名,在浙江),珞珈路(山名,在湖北),赤壁路(湖北省轄市),牯嶺路(山名,在江西)

另外鼓樓地區秦淮河以東之道路特色的名稱還有:三省路(由「吾日三省吾身」),華水路
匡蘆路(匡蘆圖是古畫,現藏於臺北故宮),三江路(位於南京大學內,南京大學源叫三江師範學堂),兩江路(位於南京大學內,南京大學源也叫兩江師範學堂),天竺路


鼓樓區秦淮河以西之區域以地名命名的有:湛江路(廣東轄市),漢江路(位於湖北,長江之流),嫩江路(江名,位於黑龍江省。嫩江省,民國是東北一個省,省會齊齊哈爾),麗江路(雲南省轄市)

注意:漢中路不是以地名漢中命名的,而是因爲此條路盡頭是漢中門,所以叫漢中路。


二,下關區:位於南京主城江南8區的西北部,臨江。(北至長江,西至長江,南至定淮門大街,東至古城牆,東北部與棲霞區接壤)

下關區的道路地名(省份): 熱河路(舊省名,省會承德),綏遠路(舊省名,當時省會歸綏,今呼和浩特,此路1930年同其他路合併。)興安路(舊省名,省會海拉爾,今呼倫貝爾),龍江路(滿洲國省份,1945年後改爲嫩江省),

下關區的道路地名(市名):哈爾濱路(院轄市),四平路(舊遼北省轄市,今屬遼寧省),南通路(江蘇省轄市),唐山路(河北省轄市),承德路(舊熱河省省會,遂承德路在熱河路邊上,東西向。)

下關區道路命名(縣名):新興路(廣東縣名),象山路(浙江縣名),浦江路(浙江縣名)

下關區道路命名(川名):灕江路(川名,在廣西),錦江路(川名,在貴州。四川成都轄區),閩江路(川名,在福建),沅江路(川名,流經貴州,湖南。湖南轄縣級市),川江街(長江四川境內)

其他有意味的地名:建寧路(爲了配合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拓寬原有道路,取「建設社會主義新南京」而得名建寧路。或者 福建縣名)

下關區其他道路命名有待進一步探討。


三,根據1929年《首都計畫》規定,城南地方,即白下區,秦淮區(2013年兩區合併成新的秦淮區)的道路命名,以南京的舊稱和一些歷史厚重的名稱命名

秦淮區,白下區道路以南京舊稱命名的有:白下路(南京舊稱),建康路(南京舊稱,避諱司馬鄴,西晉末改建鄴爲建康),昇州路(南京舊稱,北宋初),建鄴路(南京舊稱,西晉初改建業爲建鄴),秣陵路(南京舊稱,秦置秣陵),金陵路(南京舊稱,戰國以前楚國所置「金陵邑」),江寧路(南京舊稱),集慶路(南京舊稱,元代集慶路)。

秦淮區,白下區以歷史厚重詞語命名的有:長樂路(長樂宮,或者福建縣級市),永樂路(年號),洪武路(朱元璋年號),平江府路(北宋蘇州),中山南路(之前叫中正路),貢院路(江南貢院)。

秦淮區,白下區以其他地名命名的道路:淮海路(江蘇淮陰地區跟海州地區),紫金路(第一條,廣東縣名,南京山名),瑞金路(江西省轄市)。鳳臺路(安徽縣名)

四,建鄴區因爲是河西新城,命名多以山河命名縱向山名,橫向江名

如:縱向的有:樂山路(山名, 在四川。今四川省轄市),燕山路(山名,在今河北省),蘆山路(山名,在今江西省),黃山路(第一條,山名,在今安徽省。),賀蘭山路(山名,在今寧夏自治區),驪山路(山名,在今陝西省),太行山路(山名,在華北地區),雁蕩山路(山名,在今浙江省)千佛山路(山名,在今山東省),嵩山路(山名,在河南),武當山路(山名,在今湖北省),泰山路(山名,在今山東省),雲龍山路(山名,在江蘇),恆山路(山名,在今山西省)。


橫向的有:揚子江大道(川名,南京以南京下游長江段),白龍江路(川名,流經甘肅,四川),金沙江路,嘉陵江路(川名,流經四川,重慶),富春江路(川名,在浙江),楠溪江路(川名,在浙江),牡丹江路(川名,在東北),新安江路(川名,流經浙江,安徽)。


2014年由於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在南京舉辦,青奧村週邊的道路命名,多以青奧,或者南京韻味十足的名字命名

如:青奧路吳侯街(江東孫氏的爵位),新亭街(新亭是東吳東晉時期的名亭另外成語「新亭對泣」也來自於此)永初路(永初是六朝宋的開國年號),太清路(太清則是六朝梁高祖年號)。

建鄴區以地名命名的道路還有:雲和路(浙江縣名),


五,棲霞區的仙林地區,則是大學城,此處道路命名則是書香味濃。

如:文瀾路(「文瀾」源自文瀾閣,寓意學如文瀾之豐富,路如文瀾之壯闊),文樞路(文樞「源自」天下文樞,「樞」爲北斗第一星,又有居中的意思,符合該道路位置,意爲天下學問與文章的標準),學思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則路(管子: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是謂學則)。


棲霞區以地名命名的道路:衡山路(山名,位於湖南省),宜春路(江西省轄市),紫金路(第二條,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內),長泰路(福建縣名),瑞安路(浙江縣名),文成路(浙江縣名),黃山路(第二條,安徽轄市,或者山名,在安徽)

六,玄武區的地名,部分是因爲當時國民政府的黨政機關在此,遂多有政治意思的地名。

如:黃埔路(黃埔路來源於1928年在此地成立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於1927年,1949年改名爲「解放路」,1980年南拓到瑞金路段稱解放南路,統稱解放路),林森路(爲記念原國民政府主席而命名,位於總統府門前的道路,1949年以後改稱「長江路」),北京東路(以前不存在此路名,1958年合併寶泰街,和平路之類的,新命名爲北京路,因西段的北平路改名爲北京路,遂此路段叫北京東路,西段叫北京西路)。


有名的科技街:珠江路(北有中關村,南有珠江路)

七,雨花臺區的道路名稱

以地名命名的道路有:佛山路(周圍都是買瓷磚,水暖之類的),深圳路(廣東省轄市),泉州路(福建省轄市),唐山路(河北省轄市),中山路(此中山路是廣東省中山市),隴西路永康路(浙江縣名),江淮路


雨花臺去因爲有雨花臺風景區,紅色景區烈士陵園,所以周圍有一條很噁心的道路:共青團路。

因爲此風景區有雨花茶,所以周圍道路也會用植物命名:雨花路,玉蘭路,紫荊花路,菊花路(附近有菊花臺風景區)


南京南站位於雨花臺去同江甯區的交界處,位於雨花臺去的道路多以具有南京風情的的名稱命名。

如: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的三民主義,六朝路(六朝古都),江南路

———————————————————————以上是主城老八區的部分道路
接下來是郊縣(區)、自從高淳溧水縣改區後,南京已沒有縣。
———————————————————————

八,江甯區的道路名稱:

因有義烏商品城,位於地鐵一號線龍眠大道附近,所以週圍道路命名有:義烏路(第一條,浙江地名),台州路(浙江省轄市),蘭溪街(浙江地名),巨州街(巨州即衢州,浙江省轄市),溫州路(浙江省轄市),武義街(浙江縣名),


江甯區以地名命名的道路還有:秦淮路武山路(甘肅省轄縣),興業路(廣西縣名),興寧路(廣東縣名),江寧街(地鐵一號線龍眠大道附近),廣寧街(廣東縣名),紫金路(第三條),新興西,北,南路(廣東縣名),丹陽大道(江蘇縣名),東山路(第一條,福建縣名),西寧路(青海省省會),長興大街(浙江縣名),東陽路(浙江縣名),九龍路(香港轄區),龍泉路(第一條,浙江縣級市),岱山路(浙江縣名),南陵街(安徽縣名),黃山路(第三條,山名,在黃山,安徽轄市)


河海大學江寧分校內的以地名命名的道路名有:東海路(中國東部的海域,江蘇連雲港轄縣),淮河路(中國南北分界的河流),松遼路(中國最大平原),黃浦路(江名,在上海),太湖路(湖名,在江蘇。或者安徽安慶轄縣),南海路(中國南部海域),黃海路(中國東部海域),海河路(華北地區水系),秦淮路(第二條,河名,在南京),長江路(第二條,中國最長河流),黃河路


位於江甯區南部的錄口鎮機場高速右側有浙商開設的商鋪(鋁建材等商品),遂周圍的道路名有:浙商路,浙江路,杭州路,溫州街,湖州街,義烏路(第二條,與龍大道處的重複)

九,浦口區道路名稱:

海峽兩岸科工園,周圍道路以臺灣地名命名:新北路(臺灣直轄市),玉山路(臺灣名山)

浦口去以地名命名的道路還有:華山路(山名,位於陝西省,兩岸科工園附近),文昌路(海南省轄縣,鳳凰山公園附近),江山路(浙江衢州省轄縣),珠海路(廣東省轄市),延安北路(陝西省轄市),吉林路(省名,當時省會吉林),五華路(廣東縣名),三明路(福建省轄市),象山路(第二條,浙江寧波轄縣),龍泉路(第二條,浙江縣名),望江路(安徽縣名),

十,六合區道路名稱:

以地名命名的道路:高雄路(臺灣直轄市),臺中路(臺灣轄市),峨嵋路(山名,位於四川省),泰山路(山名,位於山東省),文昌街(海南省縣名)山東路(省名,省會濟南)河北路(省名,當時省會清苑,今石家莊),寶應街(江蘇縣名),平陽路(浙江縣名),龍泉路(第三條,浙江縣名),長豐路(安徽合肥轄縣)


十一,溧水區(2013年前溧水縣)道路名稱:

金湖路(江蘇縣名),東山路(福建縣名),金山路(上海市轄區)


十二,高淳區(2013年前高淳縣)道路名稱:

大豐路(江蘇縣名,今市轄區),淳安路(浙江縣名)


未完待續


另附

南京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管理辦法(由南京市民政局規定)

寧政規字〔2013〕5號

  第一條 為加強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管理工作,依據國家《地名管理條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江蘇省地名管理規定》、《南京市地名管理條例》以及有關法律規章,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的命名、更名、使用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管理工作實行市、
區人民政府領導負責制,市、區人民政府地名委員會負責統一組織和綜合協調轄區內的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管理工作。

  市民政部門是本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稱地名主管部門),區縣地名主管部門按照許可權劃分,負責轄區內的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管理工作。

  公安、規劃、住建、交通、城管、財政、工商、文化、旅遊、國土資源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管理工作。

第四條 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名稱,其專名應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一) 專名采詞應使用簡潔文明、含義明確的漢語詞語,並符合現代漢語語言文字的使用習慣。不得使用生僻字和含有虛誇、離奇、抽象內容的詞語。

  (二) 專名應反映當地歷史和地理特徵,鼓勵使用當地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歷史地名。

  (三) 專名不得採用有損國家尊嚴、妨礙民族團結、違背社會公德、格調低俗以及易產生誤解或歧義的詞語。

  (四) 不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本市地名。禁止使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姓名作專名(紀念類建築物除外)。

  (五) 不得使用有特定政治色彩和特定含義的標誌性建築物名稱。

  (六) 一般不以企事業單位名稱命名道路、住宅區名稱;道路名稱一般不得冠名。不得使用非申請人擁有的知名商標、品牌名稱命名住宅區、建築物名稱。

  (七) 所命名的住宅區和建築物名稱應與其使用性質及規模相符,一般不得冠以「國際」、「世界」、「亞洲」、「中國」、「中華」、「中央」、「全國」、「江蘇」、「南京」等詞語。如需使用,必須具有特定產業功能,並應徵得國家、省、市相應主管部門的書面同意。使用「南京」等詞語為專名的,須經市政府批准後方可命名。

  (八) 如無明確歷史史實,新地名不得使用帝王的稱謂、官銜、職位等詞語。

  (九) 使用本市行政區域名、片區名、路街巷名為專名的,一般應在所轄區域範圍內或道路沿線。市區、縣域範圍內的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名稱不得重名、同音。

第五條 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名稱,其通名應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一) 通名應當與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的建設等級、
建築規模、功能形態、服務物件和所處環境相一致。

  (二) 禁止同類通名重疊使用。如 XX 大廈廣場、XX 路大街等。

  (三) 無明確歷史史實的,通名前不得使用「皇、帝、
禦」等帶有封建王權色彩的修飾詞。

  (四)道路通名為「大道、路、大街、街、巷、里」等。

  (五) 住宅區及商住類建築物(群)
通名為「樓、廈、 園、苑、城、寓、墅、庭、舍、廬、居、邸、軒、築、坊、里、院、宅、閣、府、榭、廣場、新村、山莊、街區、社區、 小鎮」等。

  (六) 非居住用途的建築物(群)
通名為「樓、廈、 園、苑、城、宮、館、閣、廣場、中心」等。

  (七) 住宅區、建築物不得使用「國、邦、郡、州、市、區、鎮」等行政區域通名和「島、洲、灣、海、湖、門」
等名實不符、易產生歧義的詞語作通名。

  (八) 較大規模的住宅區、建築群可以分片命名內部組團名稱。在內部組團名稱中使用相應通名的,必須符合該通名的技術規範。

  (九)使用以下通名的,應符合其適用範圍和技術規範:

  1 、大道、大街:指紅線寬度在 50 米以上,長度在 4 千米以上的主幹道路。

  2 、路、街:指規格在大道、大街和巷之間,紅線寬度在 10 至 50 米的道路。以「路、街」為通名的,一般為商貿較為繁華的道路。

  3 、巷、里:指紅線寬度在 10 米以下的道路。

  4 、大廈:指綜合性的高層或大型樓宇。一般單體建築應達到 15 層以上、高度 50 米以上,或連體建築中主體建築面積達到3 萬平方米以上。達不到以上標準的多層樓宇,
如具有突出指位元作用,可根據實際情況使用「樓、大樓、商務樓、商住樓」等。

  5 、 商廈: 指全部為商貿用途,或以商貿為主,辦公、
住宅為輔的高層或大型建築。

  6 、花園、花苑:指有相當的人工景點和一定的綠地,
典雅秀麗,綠化率達 35% 以上的住宅區。

  7 、廣場:指有寬闊的公共場地,佔地面積在 2 萬平方米以上或總建築面積 10 萬平方米以上,室外整塊公共活動場地在2000 平方米以上(不包括停車場和消防通道),
並具有商用、辦公、娛樂、居住等多功能、綜合性大型建築(群)。主城區內項目命名「廣場」可適當降低佔地面積或建築面積標準,但佔地面積最低不得低於 1 萬平方米。以「廣場」 作通名的,一般須在名稱中增加表示主導用途的詞語,如「 XX 商業廣場」等。

  8 、中心:指佔地面積在 2 萬平方米以上或建築面積在 10 萬平方米以上,以某一專項功能為主的非居住性質的建築物(群)。以「中心」作通名的,須在名稱中增加表示主導用途的詞語,如「 XX商務中心」等。

  9 、城:指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具有居住、商業、辦公、娛樂等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建築群。以居住為主的,明城牆內佔地面積在 6 萬平方米以上或城郊佔地面積在 20 萬平方米以上;以商貿為主的,明城牆內佔地面積在 4 萬平方米以上或城郊佔地面積在 10 萬平方米以上。

  10 、別墅(墅):指規劃部門批准為別墅項目,容積率較低,綠化率較高,有一定的園林景觀、環境優雅的住宅區。「別墅(墅)」的命名要從嚴控制。

  11 、山莊:指依山而建,綠化率在 45% 以上,容積率小於0.5,建築覆蓋率小於 25% ,有一定的園林景觀、環境優雅的低密度高級住宅區。

  12 、街區:指開放式、綜合性的建築群,以商務、居住等服務功能為主,佔地面積應在 2 萬平方米以上。

  13 、新村、村:指佔地面積在 5 萬平方米以上,建築面積在 10 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住宅區。一般適用於城鎮搬遷改造新建的具有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的獨立住宅區。

  14 、公寓、新寓:指高層住宅樓,或多幢住宅樓群組成的住宅區。

  15 、社區:指佔地面積在 1 萬平方米以上、建築面積在 5 萬平方米以上,有較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的獨立住宅區,其主體住宅建築一般不少於 2 幢。

  16 、小鎮:指相對獨立的,具備小城鎮除行政管理職能外的綜合性多功能,佔地面積在 60 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

  17 、築、庭:指以多層或低層住宅樓為主,綠化率在 40% 以上,有一定的園林景觀、環境優雅的住宅區。

  18 、館、 宮:指以文化、教育、科技、藝術、娛樂、
體育等功能為主的建築物(群)。

  19 、閣、軒:指地上不超過 7 層(含 7 層)的單體辦公、文化、商業樓。

  20 、園、苑、居、宅:指綠化率一般不超過 35% 的住宅區或建築群。

  21 、坊、裏、府、榭、邸、廬:指佔地面積和建築規模較小的住宅樓或住宅區。

  第六條 未列入本辦法第五條的通名,需由市地名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經論證通過並制定該通名適用範圍和技術規範後方可使用。

  第七條 道路命名、更名,應提交下列材料:

  1 、 申請報告;

  2 、道路位置示意圖。

  第八條 住宅區和建築物命名,應提交下列材料:

  1 、申請報告;

  2 、建設工程立項批准檔(影本);

  3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影本);

  4 、總平面圖;

  5 、申報地名中含有「國際」的,應提供國安部門的涉外選址審批檔。

  住宅區和建築物更名的,除申請報告外,還應當提交原地名命名批准文件和業主委員會或產權單位同意更名的有關證明材料。

  第九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申報不予受理:

  (一)產權人對命名、更名意見不一致的;

  (二)房地產權屬爭議尚未解決的;

  (三) 不能提供有效的建設專案工程權屬或房地產權屬證明的。

  第十條 地名應保持相對穩定性。住宅區和建築物一般不予更名。確需更名的,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住宅區和建築物的主要產權人發生變化;

  (二)住宅區和建築物的規劃發生實質性變化;

  (三)住宅區和建築物的功用發生變化。

  第十一條 道路、住宅區、建築物等地名的審批,必須履行《南京市地名管理條例》中的規定程式。凡未經規範程式審批的,名稱一律無效,不得進行廣告宣傳;規劃、住建、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門在辦理涉及地名的相關審批程式時,
應當告知申請人到當地地名主管部門辦理正式命名手續。

  第十二條 各類地名標誌設置、房地產廣告發佈必須嚴格使用正式批准的標準地名,不得增刪或更改其中字詞。廣告公司和宣傳媒體等單位在製作、代理和發佈廣告中必須使用正式批准的道路、住宅區和建築物名稱。

  第十三條 本辦法中「以上」 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 201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UTC+8 2015年07月29日21時12分修改

UTC+7 2015年09月06日22時54分修改

UTC+7 2016年03月29日17時39分修改

UTC+9 2016年07月20日22時07分修改


說幾個不太切題的冷知識吧!
上海的路名有幾類。

在市中心有不少路是按照省份命名的,比如福建路,陝西路,四川路之類。

在浦西市區有很多路是按照全國的地名命名的,且布局和中國的地圖很類似。
比如欽州路,桂林路,柳州路這些在中國西南部的城市,名字被用在上海市西南部的徐匯區的道路。
比如曲阜路,鞍山路,齊齊哈爾路這些在中國東部,北部的城市,也被用於命名上海市東北部的楊浦、閘北區的道路。
比如祁連山路,天山路這些中國西部的地名,也被用在位於上海西部普陀區的道路上。
比如重慶路,成都路這些中國中部的城市,也被用在位於上海中心,黃浦區的路名。

有些路名表示了路兩端的地名。比如虹梅路,就是從虹橋到梅隴。比如七莘路,就是從七寶到莘庄(當然現在延伸了)。比如龍漕路,就是從龍華到漕河涇。

浦東的路名大規模使用山東的地名,比如臨沂,濰坊,藍村等等。東昌也是一個山東的小地名,但東昌路是在浦東區大規模發展之前就有這個名字了,應該本意並不是用地名命名,應該是取浦東昌盛的意思。


各地情況不一樣,有些在民政局下面

北京的命名在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想不到吧?!)

一般來說,先在網站公示命名方案,定下後再公布命名。要說誰命名的,那就五花八門了,有找北京大學課題組命名的,有各個區規劃局命名的,有歷史上不知道怎麼命名的……

要說怎麼命名,好像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引起大的爭議,怎麼命名都行


哈爾濱城市南部主幹道南北為中山路-紅軍街,東西為大直街,北部主幹道南北為中央大街尚志大街,東西為友誼西路。這些道路基本上是隨著哈爾濱開阜就建設設計好的,並以此為框架。
以其他城市命名的街道
老城區中集中在南崗區中心秋林附近(確切說秋林以東),主要以東北地區城市命名,遼陽街,鐵嶺街,鞍山街,吉林街,龍江街等。秋林以西有北京街,海城街。
革新街周圍,巴陵街(巴陵即岳陽),巴山街。
其他也有長椿街在道外區,香坊區三大動力路原來叫大慶路,呼蘭區北京路,南京路,道里區北安街。
新城區的愛建新城有上海街。


四川德陽市
南北方向的街道以山的名字命名 如:泰山南路 秦嶺山路 塔山街 千山街
東西方向的街道以江、河、湖的名字命名 如:長江東路 黃河西路 岷江路 南湖路 沂河街 西湖街
覺得這種命名方式炒雞科學,每次在外地就覺得路名好難記


推薦閱讀:

中國2020年是否將有3000萬男人找不到老婆,現在城市裡尤其是大城市是否與之相反剩女數量遠超過剩男?
福州一個二線城市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如何評價春節期間各大城市的"空城」現象?
為什麼外國人最喜歡的中國城市不是中國第一城(首都)北京,而是中國第二城上海?
上海的哪些區域、小區較為安靜?

TAG:城市 | 城市規劃 | 道路工程 | 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