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價格內幕?
比方說鐵觀音,有加工細一些的能買到300多,而某寶上10幾塊錢就能買一斤。在比方說,白茶,銀針茉莉,春茶能買680。這個價錢是怎麼定位的?為何差價如此的大? ps (有時候我想,長在樹上的植物,南方又一年四熟,這麼高產。去掉人工菜栽,價格為何如此高到600多一斤?)
支教在茶馬古道,這裡茶廠10元一斤的最普通的毛茶,被麗江商人買走後在麗江賣600.。。
以較高端的全芽茶葉為例。
手采嫩芽,要用手揪下來,還不能用指甲掐,否則變色嚴重。一斤茶葉要用5~8萬個芽頭。你試試從1數到8萬要多久。
那麼采8萬芽頭要多久?好點的茶都是在山上,而且一般來說海拔越高的口感越好(這個不是絕對,勿較真)。也就是要爬山去採茶。
灌木種的茶樹還好點,大樹茶還要爬樹腫么辦。茶葉這種產量,如果只能賣十塊錢,幹嘛不鏟乾淨了種玉米。
低價茶怎麼來的?平地大棚撒化肥,機采機炒加香料。別聽亂忽悠,我家開茶廠的主要是綠茶(恩施富硒茶) 。給你說說我們恩施利川市本地的情況吧。
一般茶廠都是收的農民的鮮葉。拿嫩芽的茶來說,一般收購價格芽頭為60-80一斤(三樓的那個說的有點過了,茶廠一般都是茶農的鮮葉原料很少有自己種茶樹,采鮮葉還自己加工的)。5斤左右鮮葉一斤干茶(包括損耗比如色選,吹黃片除去茶末),鮮葉成本就是300-400,加工費差不多30-40左右,這樣一斤純芽頭的茶就是350-450左右的成本價。
當然這只是散裝茶成本價,不同的地方可能稍有差別,相信差別不太大。然後就是根據茶廠規模的大小、人員多少,師傅的手藝,以及品牌的差異,出廠的價格就不同了。散茶出來後,如果是人工選茶的話,人工成本加茶葉損耗(20%甚至更高)一斤差不多要高出100-200塊。
如果是機器選茶(風選、色選)小廠家沒什麼名氣的,10%左右的利潤留給自己,出廠價格大概是440左右。
品牌已經打出來了的話,不愁銷路的出廠價格比成本價高出50-80% ,這樣大廠出廠價格大概在650左右甚至更高。
上面說的是明前頭採的芽頭茶,至於雨前茶炒青毛尖之類的,機器選茶的話,成本差不多是在150以內.下圖是沖泡的時候稍微去除斷芽的實拍圖片,以供參考。
雖然說是一年四熟但實際上採摘的通常只有兩季左右。春茶相對而言整體質量最好,價格也比較貴。首先說人工支出,通常人工支出遠遠不止採摘期時請的採摘工人,還有平時打理茶園的工人。而且如果是比較高級的茶葉只採芽頭或者一芽一二葉的話通常一個熟練工一天大概能采兩三斤的樣子,採下來的只是鮮葉,還要經過加工,加工出來大概是四斤茶葉左右可以制出一斤毛茶。夏秋茶質量較春茶而言略差,所制出的成品茶價格往往沒那麼高,市場也沒那麼好。當然,不同季節所產的葉子所適合制的茶種也不一樣,這個就分得比較細了不具體說。冬茶一般茶園都不會采,因為通常採摘冬茶過後的來年春茶質量都沒那麼好,而且茶樹也要過冬的啊,要為來年的春茶打好基礎。
至於題主說的便宜的,除了原料不好還有機采機制之外還有可能就是是製作等級茶葉的時候挑出來的「邊角料」。有茶的味道,但基本說不上什麼品質。
當然貴的也有很多是因為那個茶種比較出名,然後炒出來的。但對於質量好的茶葉來說,幾百塊一斤真的不貴。
也沒啥內幕, 無非就是我們茶農出售出去, 茶商加價銷售加多少的問題。以及茶友們不清楚的茶葉生產成本而已。
茶葉因為產地不同,生產成本不一樣,我是信陽毛尖產地的茶農,給您說一下,信陽毛尖茶葉的生產過程然後你都知道了。
我們自家的茶山,雖然茶山不收費,很多的茶友就這樣問,茶山都是你家的,哪有什麼成本,還要這麼貴,其實不了解。茶園要修剪茶枝丫,茶園要除草。這些勞動力度大,人工成本高。
還有就是人工採摘鮮葉, 有時候請人工採摘鮮葉都不是很容易請到的。清明節前的時候,採摘一斤信陽毛尖明前茶鮮葉的價格就是100多元一斤,
質量不一樣,最簡單的有分級,以黃山毛峰為例,按採摘節氣可以分為處在清明之前,穀雨之前,穀雨之後分別為明前茶,雨前茶,雨後茶,質量與價格遞減
推薦閱讀:
※魅藍 note 2 犧牲了什麼換來了 799 的價格?
※如何更好地利用高速公路價格實現政策初衷?
※有什麼東西看起來不值錢卻貴到不可思議?
※為什麼蛋白粉的價格如此之高?
※覺得輝柏嘉水溶彩鉛比馬可好用;又輝柏嘉是進口品牌,馬可是國產。為何馬可就這麼矯情的貴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