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師 Robert Moses 的城市規劃和建築理念是否值得現當代學習或借鑒?

http://en.m.wikipedia.org/wiki/Robert_Moses

最近課上學到關於他的一篇文章 觀點偏向質疑。查了他的資料後我覺得很奇怪,這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玩得轉政治搞得了建造。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喜建造居民區,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比如交通規劃這一塊,並且最後結果還不壞。那麼這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到底在現代是否合適?對於現代的建築和規劃的影響他起到的作用更偏向積極還是消極?


謝邀,

Robert Moses是美國最有名的城市規劃師,從1930到1960年代他在城建領域中的力量真的是無窮無盡的。不能否認,他是個很厲害的人,對紐約市的城市建設的貢獻龐大。可是,如今他留下的遺產存在大尺寸的爭議。不能說他全是對,全是錯,還是合理分析他的所做的事情對於紐約的利弊。

Robert Moses進行的項目生產率非常高。在僅僅30年中,他計划了(負責了/指揮了) 許多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等項目,包括:

  • 三區大橋(Triborough Bridge)

  • 布魯克林-炮台公園隧道(Brooklyn Battery Tunnel)

  • 韋拉札諾海峽大橋(Verazzano Narrows Bridge)

  • 謝亞球場(Shea Stadium)

  • 布魯克林-皇后區高速公路(Brooklyn-Queens Expressway)
  • 史泰登島高速公路(Staten Island Expressway)

  • 跨布朗克斯高速公路(Cross Bronx Expressway)

  • 林肯表演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 聯合國總部大樓(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 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

  • 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

他的貢獻是把紐約五個分散的地區連接起來,把紐約變成了全球城市(甚至被很多人稱之為全球第一城市)。他也修了幾萬公里的公路和公園道路,建了十個巨型游泳池,還有把長島的沼澤改成了迎接大眾遊玩的沙灘。作為多個政府單位與私人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最關鍵協調方,他的權力掮客力量在20世紀無可匹敵。

但是,1974年作者Robert Caro寫Robert Moses的傳記《權力掮客》的時候(這本書被列為美國100最佳非小說書排行榜上),Robert Moses的名聲就開始受破壞。Caro表示Moses是個無情的暴君,仗勢欺人。為了修高速公路他把許多老社區拆掉了,把成千上萬的弱勢群體趕走。他的規劃都是以低密集居民區為中心,以汽車為中心,以富人為中心(如今美國城市規劃師對這種發展模式很反感,提倡高密集居民區,共同交通,經濟適用住宅)。在他的領導下,紐約地體(美國最重要的,最大的地鐵系統)遭了忽略和撥款不足。他所建的那些游泳池和公園和沙灘都是在沒有公共交通的郊外處,易於有車的中產階級,但讓么有車的窮人很難享受到。他取消了紐約居民都喜歡的中央公園免費莎士比亞戲劇項目。他試圖拆掉紐約最有特色的社區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和蘇豪區(SoHo)。

不過,最近又有人重新看待Moses的貢獻,主張Moses所做的規劃不是他個人不對,而是反映著那個年代。那個年代,不僅是Moses把老社區給拆了,到處修高速公路,忽視公共交通。美國各大城市其實都差不多。還有,如今美國城市建設官僚習氣那麼麻煩,很多人嚮往Moses時期一兩年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了項目(「at least he got it built」)。


單在城市規劃上,摩斯的做法基本已經宣告敗北。

此君最受爭議的兩項舉措,一是改造舊城,拆除大量建築密集而低矮的舊城區,取而代之以開闊地中的公寓大樓,即所謂「園中塔樓」(Tower in the Park)。二是鼓勵公路建設,包括支持一些對所在地居民影響極大的公路項目,不過相當多都未能實現。

所謂「園中塔樓」,如字面意思,就是在大片公園綠地中建設住宅大廈,以取代傳統的市區佈局。在討論這種思路之前,不妨先看看他的祖先:田園都市城市美化運動

所謂「田園都市」(Garden City),是十九世紀末在英國出現的一種規劃思路,推崇於市區內設置大量公園綠地,可看作是對當時英國城市內擁擠,骯髒環境的一種反抗。在倫敦以北不遠處,就有兩座這種思路下建設的田園都市。今日英國大城市周圍之「綠帶」(Green Belt),也可看作這田園都市這一思想之體現。城市美化運動與田園都市誕生於同一時期,同樣提倡於城市內修建大片綠化,但其規劃更注重所謂「紀念性」,在美國影響較大。

而與其祖先相比,「園中塔樓」更為冷酷,激進。這種思路產生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由建築家柯布西耶提出。他曾設想,要將賽訥河右岸的巴黎拆除,取而代之以住宅大樓,整齊劃一,高聳入雲。而大樓與大樓中間將會有大片空地,宛如田園都市中的公園。「園中塔樓」這一說法,便是用來描述他這種規劃思路。在柯布西耶的時代,汽車正在普及,流水線讓工廠效率大增,西方正在步入現代社會。社會之變遷,在柯布西耶的思想中也有所體現。他認為汽車將成為交通主力,並且設想將行人自車流分離。

最終,柯布西耶提出「光輝城市」(Radiant City)這一構想。這當中不但含有他的規劃思想,即高樓與空地以及汽車,也包含他對社會改革的理念。其理念最終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他本人設計了印度的昌迪加爾,而巴西利亞之規劃也受其理念影響(參見:為何對巴西利亞城市規劃會出現兩種極端的評價? - 建築學)。今日中國城市的新建區域,亦與其「光輝城市」十分相像。

而在美國,題目中的羅伯特?摩斯,就正是奉行著柯布西耶的理論。

在紐約,摩斯支持對舊城區進行改造,大刀闊斧,剷除老舊的連排建築,將居民趕入新建的公共住宅之中。於《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簡?雅各布斯提到五六十年代的一種思潮,即,人們將老舊住宅看作「不好」,而將新建的公共住宅看成現代,先進之象徵,繼而將所謂的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看作是推動進步之舉措

在《死與生》一書導言中,雅各布斯提到自己同一位城市規劃者的對話。說到波士頓的北區(North End)時,那位規劃者又將其當作貧民窟,表示將要對其進行改造(實際上一直沒有進行),又對其加以讚賞,說到當地犯罪率和肺結核死亡率都很低,而且街道生活令人舒服。這一例子雖然極端,卻似乎也揭示了什麼。有的時候,這些老城區無論從客觀數據還是主管感受上來看,都沒有那麼糟糕,但對於規劃者來說,卻是需要改造的貧民窟,通往「光輝城市」路上的絆腳石。在紐約,摩斯就是這些改造的支持者,而他也的確有推動這些改造的能力。

「貧民窟」改造後的模樣,便是一棟棟公寓大樓,單調呆板。如柯布西耶的「園中塔樓」那樣,他們聳立在空地之中,而不似美國城市中的老建築那樣緊緊相連。人們以為,這些建築可以解決犯罪,擁擠等等問題,但事實卻不如人意。雅各布斯在書中引用《紐約時報》的說法,指出新建住宅區內的「青少年犯罪率正節節上升。」,而許多公共住宅亦成為幫派活動的重災區。高樓裡,鄰里關係不如從前,而因為樓道內少有監管,破壞公物時有發生。有人認為十多層的公寓樓能容納更多人口,減少擁擠,但事實是,因為高樓間空地廣闊,新建住宅區所能提供的住房數量與改造前的老城區相差無幾。

到今日,越來越多的公共住宅正遭到拆除。不少新建住宅區也摒棄了「園中塔樓」這一模式,轉而建設更密集而低矮的建築。可以說,柯布西耶的「光輝城市」這一設想,以及摩斯及同期美國規劃者的實驗,已經不再為人認可。

但即便「光輝城市」已經告負,我們依然可以從他身上獲得經驗,好讓我們日後不犯同樣的錯誤。要知道這些住宅失敗的理由,不妨先瞭解一下這些住宅的形態:

這是曼哈頓某一區域,圖中下部是上世紀中期的公共住宅,而上部則是更早期的連排建築。可以看到,在將舊城改造為公共住宅之時,不少街區遭到合併,一些街道於是消失。在這些區域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如此景象:

在右邊,老舊建築的大門正對街道,而且還會有一些店鋪。而在左邊,公共住宅則用圍牆對著行人。要進入那些大樓,或許得繞一些路,纔能找到正門。在雅各布斯眼裡,這樣的街道不但死板,無趣,缺乏人味,而且更是滋生犯罪的溫床。

在其書中,雅各布斯多次強調街上人流之作用。他認為,街道上的眼睛對維護治安,預防犯罪至關重要。在有活力的區域,商店主,居民與行人一同監視街道,威懾潛在的犯罪者,讓他們不敢圖謀不軌。他在書中提到,在上東區(Upper East)某處等公交車時,一位居民開窗提醒他那天沒有公車。而在公共住宅區,街道兩旁沒有商店,不但缺乏店主的監視,也讓街道變得無聊,於是行人便少,監視更少去一分。公共住宅往往離道路有一定距離,當中居民未必能在緊急時衝到街上伸出援手。

這些地區於是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好人越不敢上街,罪犯就越猖獗,好人更不敢上街,罪犯就更為猖獗。

除去治安問題,新建住宅區對地區商業亦有不良影響。在紐約這些公共住宅區中,少有臨街的商店,而在舊城中,商店隨處可見。商店可以提供就業,為業主帶來額外收入。如前文所述,店主有意無意間可以維護地區治安,而商店吸引來的顧客亦然。

而就算新建住宅區設有臨街商店,其生意也不會如原先的街道上那樣好。在興建公共住宅之過程中,大量街區遭到合併,不少街道就此消失。人們在這些區域出行,選擇不如從前那麼豐富。在《死與生》一書第九章,雅各布斯以曼哈頓西部的哥倫布大道為例,說明了街區過大(長),道路稀疏的後果:在曼哈頓西部的長街區內,商業不如曼哈頓別處的短街區發達。而曼哈頓西部的哥倫布大道(Columbus Avenue)則承載了過多來自附近的行人,其商業單調乏味。

(這一部分我不敢確定,如有錯誤,歡迎指出。)我想,倘若一個區域的鋪面全部集中於主要街道上,那麼其店鋪種類將受到限制,因為並非所有店鋪都能在租金昂貴的主要街道上生存。而如果能在次要街道上,找到位置更差但租金便宜的位置,一些小眾店鋪或許更容易生存。而這也聯繫到雅各布斯的另一觀點,即城市內的老建築可以提供活力,因為他們往往租金便宜。雅各布斯對城市的多樣性以及商業活力十分看中。若沒有充足且價格合理的地產供應,那麼城市內能發展的產業顯然受到限制。就算在公共住宅區內開設商店,如果其租金過於昂貴,或許也很難真正為人利用,或者無法產生老街道所有的活力。

除此之外,在街區合併,道路消失之後,地區內的道路密度會降低,相當於先前的車流要擠在更少的道路上。不過我想,這在紐約未必是大問題。相比未改造的舊城區,紐約的公共住宅並不很多,對路網的影響不會太大。而且在街區合併時消失的道路,多是比較密集的橫向道路(例如曼哈頓的Street),替代較多,而原本稀疏的縱向道路(曼哈頓的Avenue)則基本沒有改動。所以說,這些區域還未必會對路面交通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跟柯布西耶和他的光輝城市比,摩斯還是要「慈祥」,或者說,「實際」許多的。

(沒有空寫交通部分,下次繼續。)


參考資料:

【紀錄片.BBC.Citizen.Jane.Battle.for.the.City.2017】簡·雅各布斯著作《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要求保護現有城市街區,反對羅伯特·摩西的「清除貧民窟」計劃的清拆和重建。

B站英字在線 av13216869


推薦閱讀:

幸福感閾值提高以後怎麼辦?
參加 NYCC (New York Comic Con)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NYU on campus 住宿,各個hall的優劣對比是怎樣的?
紐約各區的特點是怎樣的?
紐約有多好?

TAG:紐約 | 城市規劃 | 建築 | 基礎設施建設 | 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