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十年後,如何評價AMD收購ATi?

2006年年中的時候,AMD收購ATi,到現在差不多9年了

正好是AMD最輝煌時期的尾聲,之後在Intel Core系列的反擊下過得日益艱難。

那之前AMD的U+NV的板也是一套經典又不貴的組合

但收購ATi以後AMD可以說就和nVidia反目成仇了

顯卡領域雖然競爭比CPU領域膠著得多,但最近AMD日子也沒nVidia好過,390X遲遲不上市,就一直靠290X撐著

那麼現在做個評價,AMD收購ATi是好事還是壞事?


沒有了GPU,intel想怎麼玩死AMD就怎麼玩死AMD。

AMD最輝煌的時候恰逢是intel 64位路線錯誤,P4架構失誤,最頹的時候,intel家大業大,還有備用的架構酷睿,還有強勢的市場營銷,那時候AMD市佔率都沒超過50%。。結果intel酷睿一出,AMD馬上頹。

AMD要是只有CPU,那意味著絕對不能犯架構級錯誤,推土機上市基本就預示著AMD破產倒閉轉賣的命運了。但是現實是靠著GPU部門輸血挺了5年終於憋出了ZEN架構重回高端CPU市場。現在業界只有一家公司同時擁有高性能X86 CPU和高性能GPU,就這個就足夠讓AMD活得不錯了。

還有分拆的GF晶圓廠,按照當時AMD的銷量跟研發經費,根本撐不起一個晶圓廠的支出,不分拆等著破產嗎?倒是現在移動晶元爆發GF吃了行業技術進步的東風,製程直追intel,而AMD依然是GF最優先的客戶,不好嗎?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哇。


嘛,AMD收購ATi絕對是大快人心的大好事。

當然據傳之前AMD也考慮收購NVIDIA但是黃教主堅持自己要出任新公司CEO然後不歡而散。

AMD收購ATi在戰略上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收購的時機感覺還是早了點。

AMD當初市值應該在20B以上,Ati當時市值4B,然後NV在8B左右,當初5.4B收購ATi,然後現在AMD一共2.4B。這麼看AMD收購是極度失敗的。

關於CPU:當初06年的時候AMD的處理器架構為K8,而Intel則為Netburst(比如飽受詬病的Prescott),K8相對於Intel在CPU上有一定優勢,但是intel一路從Banias-Dothan-Yonah一路走到了Merom情況就變了,其實Yonah時靠短流水線和較短的指令周期性能就很好看了,之後Core2更是做到了四發射,而AMD的K8L失敗了。找了下Layout/Dieshot

從上到下分別是K8 K8L設想 K10,看出了什麼?K8三個Micro Code ROM K8L和K10分別是4個,當初AMD應該想過做4發射處理器但是失敗了,於是感覺Phenom這些都是殘次品,原因可能和AMD收購ATi沒那麼多財力來做有關吧。從技術上說當初收了DEC的工程師借鑒Alpha 21264做了K7,如果借鑒21464做出4發射也不是不可能。XD。感覺收購ATi之後AMD的產總給人一種不完全的感覺,K10這個殘次品不說了,K10.5的話主要是改進了緩存延遲和TLB、內存控制器,推土機雖然有新意引入了CMT,但是硬體除法器壞的,而且性能也不是很好看。長流水線跑高頻也因為Prescott的黑歷史一直被黑,不過推土機系列的功耗的確很難看,9590的220w太嚇人了,不由得讓我想起之前PD805OC@4.0的事。12年AMD出售 GlobalFoundries成為Fabless廠,14年又將晶元組委託給阿蘇斯下面的祥碩,然後專心做晶元業務。

我一直在想,如果AMD晚兩年收購ATI,等K8L出來了再收購歷史會不會有很大變化。不過也就這樣了。

關於晶元組:NV在09年之後就不給intel和AMD出相應的晶元組了,因為沒利益,當然ION平台多撐了幾天(說是明年愚人節就停止支持了)。早年不只是intel ati 還有sis via等廠商也提供晶元組後來因為利益也都退出or不在主流市場了。AMD收購ATi的確在發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比如CF還有Spider平台,但是意義不大,而且當初SB600之類可憐的磁碟性能,知道APU的AXX出現才有改觀。

關於顯卡和APU:AMD顯卡部分還是AMD盈利的主要部分(不過就市場而言只在2010年超過NVIDIA一段時間也就是HD5XXX),如果AMD CPU做不好還不收購ATi不知道AMD會死的多慘。戰略上的話出售Imageon有點沒遠見了,貌似K12上要上GCN? 依靠AMD和ATI在CPU和GPU技術上的優勢,AMD早早提出了Fusion,但AMD不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當初發布了FireStream計算卡和Stream工具競爭NVidia的CUDA,當初看CAL和Brook應該是有優勢的,但是AMD的推廣和驅動…………完全就是自己作死。然後ATi在被收購後再也沒有9700Pro那種輝煌了,雖然HD4870 HD5870之類銷量喜人。APU的話,讓intel搶先了,而且CPU做的不給力功耗不好看,移動平台上四核i7的功耗,低壓i3的性能,完全不能忍,UltraThin本概念也沒玩好,之前APU做的除了性價比別的並不好,現在的話由於帶寬壓縮技術和未來的DDR4 還有HSA等,下一代APU應該會在以後有較好的表現/潛力。看AMD Research關於HBM在APU上的應用,在14nm製程上APU才能完全體吧。笑。The Future is Fusion

關於其他:AMD之前還出過AMD內存 AMD SSD(OCZ)等產品,除了充值信仰感覺沒啥用了。

總的來說AMD收購ATi肯定是其發展路線的重要一步,但是這步我認為走的太早,然後造成了之後10年的頹勢,另外我覺得僅僅十年還是太短,應該收購後30年才能做定論。以上

PS 我是小白,問我問題我也不懂。


要是沒購ATI,怎麼顯卡拳打Intel?

只能cpu腳踢nvidia了。


說實話,十年了

當初不管怎麼樣,amd都是賭對了當時

不用事後諸葛說現在怎麼樣。

當初收購時,其實是戰略防禦。和未來市場演進,畢竟intel是有哪個弱弱的集成顯卡,牢牢殺掉了辦公市場。而amd屈居nv,via,ati的集顯與獨顯。完全沒招。

君不見當年intel和ati的眉來眼去,市場傳言是intel收購ati,若真收購了,未來演進基本可以確定是nvidia收購amd。


買的時候未必是個壞事

現在搞成這樣只能說沒運營好

推土機要負主要責任


卡秒英特爾,U秒英偉達。


壞事

AMD在2006年可以說是處於一個非常輝煌的階段:64位大挫對手。

或許在今天看收購Ati為AMD帶來了圖形技術,為CPU/GPU融合打下基礎,但是我編個故事,估計各位就不會有這種看法

某農由於實現了更高效的種植技術,擊敗了隔壁的老對手。此時這人春風得意,將村裡菜農招至麾下。但是好景不長,這人的錢不夠了。這時候一個商人看上了這人的媳婦,提出讓這個自己買下這人的媳婦,但是平時會把這人的媳婦作為勞力僱傭給這人來打理家室。

錢是夠用了,眼看著自己的種植技術依舊領先隔壁,還有菜農能助他一臂之力。但是人家的媳婦看家本事好,硬是讓人家能夠天天努力下地。而這人還得去自家打理家事。

AMD收購了ATI之後賣掉了女朋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資金上的不足導致CPU/GPU融聚的大業無法快速實現,自己還搞了個不靠譜的架構和Intel被動應戰。

如果AMD在當時將錢投入製程的提升,恐怕不至與在四核時代被intel趕超。Intel的成功除了營銷廣告成功外,更重要的是對市場的把控。intel明白制約GPU性能的是Die大不大,sharder多不多,顯存位寬大不大;架構和優化相對在其次,驅動在其次,甚至和頻率的關係也不是像CPU那麼敏感。說白了就是砸錢玩大die,同代產品很有可能出現嚴重的價格競爭。

既要玩大die,又要玩價格戰,還要打通遊戲廠商做優化(沒像搞定編譯器那麼簡單);以上的直接後果就是對工藝和良品率敏感,然後干擾cpu的迭代,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財報上看到的就是利潤下滑。

所以我們假設AMD沒買ATI,或許AMD能在四核的製程上領先Intel一步,意味著騰出更多時間debug(L3的那個問題),AMD又可以嘲笑Intel膠水。

然後集中精力搞SoC.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當年nFroce系列的產品,或許產品格局就會改變,由顯卡廠商生產晶元組的一部分(包括GPU),CPU整合IO和內存控制器,pcie或許很快就會變成歷史。PC機箱會變薄,這會使一體化更加快到來。

談談性能

Althon64 VS P4D的戰役中AMD基本是公認的成功。但是轉折就是Core2和之後的推土機。

說白了,就是AMD跑太快了扯到蛋了。這和MS有些類似,忽視的商品的產品性而過多了注入了技術性。AMD當初搞L3,是有BUG的,結果被迫延期加上背負惡名。就算Intel搞的4核心還是膠水,但只要用戶老爺們沒感覺到多核心帶來的功耗問題,那還是能用的爽的。

然後推土機就是AMD真正意義上噩夢的開始。推土機的工藝差,耗電量高,單核性能差。I3默秒全不是吹的,就是對應單核性能。仔細想想Intel的HT是有道理的,畢竟模擬的那個線程不會主動去佔用主要線程的資源,而AMD的模塊架構就有違了CPU追求高效的初衷。AMD就是與開發者為敵。

所以直至今日的Mental和DX12,才是AMD在遊戲性能上翻身的機會。現在的AMD已經沒有時間去實現高性能單線程架構,而是應該著手於軟體優化,架構上的功耗調整,產品布局和公版設計,注重移動端,在Tablet X86上體現其GPU的優勢。


收購了ATI,APU才成為了可能,HSA才成為了可能。


全靠比特幣了


不收購你們哪有400刀那麼便宜的ps4 xbox one快樂地玩耍

console裡面裝一塊老黃家4g顯存的gpu,畫面太美不敢想啊


當年AMD和英偉達不要太好,AU最好的搭檔就是n家的晶元組;眾粉絲在一起的呼聲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但是到最好一對恩愛的情侶淪落到今天互撕互踩讓人唏噓不已,其實當年ATI和INTEL勾勾搭搭眉來眼去,最後居然雙A聯姻真是大跌眼鏡!如今看來是個最糟糕的聯姻,當年老黃的要求就是做老大,這個未嘗不可,只要像桑德斯這樣鬥士教父的領袖人物在Intel永遠不會擠牙膏;哪知道魯毅智哪個筋短路了花了幾十億美金走了十年霉運,若不是蘇媽真的淪為農企賣農具了。


收購ATi之後,參考AMD 公司持續虧損、市值不斷蒸發、產品競爭力不強,那為什麼公司還沒倒閉? - 木石聯盟的回答

不收購的話,就少了Nvidia那10個億。

---

本答案屬搞笑,求摺疊


一個奇葩的問題,AMD和ATi合併怎麼干不過Intel也干不過Nvidia呢?甚至不如他們合併以前,越來越糟糕。。

AMD成立之初的時候,他們的目標就跟Intel不一樣。amd成立之初,當時個人計算機,還是個不確定的東西。當時東芝,索尼,松下都能產cpu呢。而且,愛立信,摩托羅拉都能產cpu。再有,各家都用各家自己的電腦體系,很難相互兼容。所以,amd成立之初,其實並不是想專門搞cpu的,而是打算什麼都搞搞。就像摩托羅拉一樣,多元化一下,通信方面的什麼都可以試試。

好吧,時間慢慢走,市場上各種個樣的公司都有的。忽然,當時就有的巨人公司IBM準備把自己的cpu不做了,拿給外面的公司做。我們都知道,IBM到現在都有自己的CPU架構的,但是當時為什麼這樣做??誰知道呢??反正拿出來以後,中標的是intel的x86架構。中標以後,ibm為了避免一家獨大,就再選了一個amd,並逼迫intel把自己的x86必須授權給amd,一起產cpu。這種行為類似於今天的高通。

於是IBM越來越大,架構都基於X86的越來越多。但是,這個裡面,我們可以看到,intel從一開始就瞄的是cpu。amd只是兼職cpu,他心裏面,就好像一個花花公子,世界上的美女都想要,intel就似乎是死磕夢露的那個傻子。而且,amd的策略一直很清晰,做二流的cpu即可,但是什麼都做做。

ATi成立的時候,世界上還沒有什麼顯卡的說法的。顯示是集成在cpu裡面的。電腦只有cpu,沒有顯卡這個東西。他們成立其實只是覺得好像cpu負擔太多了,搞個顯示的東西吧。所以就把顯示功能放到這個東西裡面就行了。所以,ATi從未考慮專業搞遊戲顯卡,而是一個顯示圖像的作用。

nvidia就不同了,成立之初的時候,就瞄著遊戲去的。我們可以看得出一點,nvidia對於遊戲的親和力很高很高。這是因為他們就是個遊戲顯卡公司。至於在2千年附近吃掉3dfx完全就是必須的。就算3dfx不虧損被收購,日後合併入nv也是必然,都是專業搞遊戲的。

ATi本來就是生成顯示卡的,只是後來隨著時間推移,發現PC市場遊戲性大有可為,所以慢慢轉向遊戲顯卡製造了。不過,跟AMD很像,不是專門瞄著那一個的。策略選擇也一直不一樣。

所以,AMD合併ATi是遲早的事情,就好像,小米和格力,相互真蠻有吸引力的。格力要造車,小米也要造車,雖然以前吵吵鬧鬧的,保不準什麼時候會合併。因為小米本身沒有高端晶元製造,跟格力差不多一個水平都屬於組裝製造。華為就不行了,華為孤高,要搞國產晶元,日後,華為估計要走高通intel路線,把核心放在晶元製造上,而國產手機日後價格戰再繼續下去,肯定利潤很小,而如果中國跟國外有任何風吹草動,華為的國產晶元恐怕是不二首選。

說說主題吧,AMD收購ATi是兩個花花公子的組合。AMD說的很牛,CPU+GPU通吃。結果沒有什麼意義,AMD完全沒有領悟到2千年附近他自己推出x64架構吊打intel的時候,自己是憑什麼的。IT的世界裡,只有王者和臣民,沒有貴族的概念,只有最好和其它,沒有第二。隨著Intel日漸衰老,ARM異軍突起(ARM有X86不可比擬的很多優勢),以及中國晶元產業的崛起。恐怕不久將來,INTEL和AMD會打包退出歷史舞台,就好像當年三國,曹孫劉爭的你死我活,最後卻誰都沒有得到,而是落到了司馬的手裡。


我提一句話,當時市場上最早有能力同時做CPU和顯卡的廠商是誰?intel。顯卡市場佔有率第一是誰?intel。這都是intel的板載顯卡的功勞。

在AMD弱小的時候,intel出於反壟斷不會動手,但是AMD你64位性能功耗不是比我厲害嗎,你不是市佔率快到一半了嗎,你不是逼我ceo下跪嗎?你這麼強我買個顯卡商跟你競爭防止被你打死總行了吧?所以一旦intel先動手,AMD得完,剩下一家顯卡商也得完,所以AMD必須先動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至於後來CPU和GPU雙雙打不過對手,那隻能說,從研發實力,製造能力,營銷能力來說,AMD也從來沒有比對方強過,現在這個強弱對比,也只是當時趨勢的放大而已。


沒收購的話,可能兩個都不好過,甚至是艱難生存。現在雖然卡不及老黃,晶元才剛剛跟上英特爾一丟丟,但同時作為U和卡的行業老二,湯絕對有得喝的,而且湯裡面還有不少肉。看看英特爾都和它談合作了,在深度學習和自動駕駛都有人拉著談合作,這波不虧


非常激進的一次收購,其後一系列原因資金鏈接近崩潰,斷臂移動GPU和晶圓廠,究竟是打開潘多拉魔盒還是融聚未來前的忍讓,還得由時間證明


GPU拳打英特爾,CPU腳踢英偉達


AMD 一波巨大優勢沖高地把自己浪死了。


輪子哥不是說英特爾早就把六十四位的處理器研發出來只是我們買不起而已嘛。

@vczh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AMD 的未來?
該如何評價高通驍龍820這款處理器?自主架構一定比華為麒麟950的公版ARM好嗎?
為何聯發科和華為海思就是捨不得用高端GPU?
單線程程序在多核處理器下會利用多核加速嗎?

TAG:中央處理器CPU | AMD | 顯卡 | A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