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環遊世界後的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我所指的並不是那些一開始就有充裕資金去環遊世界的人,而是相比算是窮游的人。花了大部分積蓄(甚至是全部積蓄)去實現自己的環遊夢,那麼夢想完成之後呢?是否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並不單純指經濟上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帶我走遍了中國和美國。上大學和工作後自己又去了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以及部分南美國家。在有些國家還短暫居住了幾個月。所以,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我就看到了很大的世界。與此同時,我跑過馬拉松,騎車去了西藏,跳傘,衝浪,潛水,做了很多我的朋友們看似很羨慕的事情。

後來呢?

後來我被確診了抑鬱症。

我的落差來自於我一直都不滿意自己是誰。我以為我騎車去了西藏,我就能學會克服任何困難,能夠樂觀對待生活。可接下來的那個學期,我時常故意曠課,躲在宿舍裡邊看電影邊聽著外面下雨。我以為我跑了馬拉松,我就能夠在任何事情上堅持,但我仍舊經常會懊惱自己如此軟弱,對待工作不認真,時常逃避。我時常和朋友談論起在首爾和一個不通語言的男孩聊了整晚,談論一個人去露營,講獨自一人看倫敦的雨,或者和朋友在越南跳懸崖的故事。朋友們認為這些故事都很酷,它們的確很酷,我時常想起來時都充滿笑容。但是我後來才發現,這些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路上兩周對應的是普通的一兩年。在這一兩年的普通日子裡,我每天擠公交上下班,疲憊地晚飯都懶的做,擔心工作,擔心未來。走了那麼多地方後,我深刻意識到柴米油鹽才是生活的主調。而對於我來說,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還包括了自己的軟弱,膽小,脾氣不好,小心眼,充滿憤怒。也就是說,那個我不喜歡的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她仍然是我。於是,我的心情落入了底谷。我以前想靠著這些經歷成為那個我想成為的人,但我發現我並沒有。

雖然只是輕微,後面吃了幾個月的葯便好了。但是生病的那段日子,我哪裡也不想去,不願出門,不願見朋友,不願工作和運動,只想按停時間,逃避現在。家人叫我出去旅行,叫我讀書,運動。要是這些都有用,我還會生病么?當然,這並不是我生病的主要原因。但使得整個病情加重了因為我以為靠著這些我會變成那個不一樣的我,但我發現並不是這樣時,我有了很大的落差。

這不是一個炫耀貼。我父母對我充滿了愛和支持,但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個病。我父親甚至說這個是「富貴病」,說在農村生活的農民每天幹活流那麼多汗曬太陽,根本不會得這種病(其實真實情況是勞動階層得這個病得比例一點也不低,然而大部分患者都會被貼上「矯情」,「懶惰」,「閑的慌」,「吃飽了撐著」等標籤)。他們關心我。在我剛生病的時候拿回來的葯上寫著「適用病情:精神病」。我把這個指出來給他們看,第二天我吃藥的時候發現他們用黑色馬克筆把這句話塗黑了,以來減少我的心理負擔。但他們有時候著急,也會指責我,指責我不堅強,只想著逃避。所以我在這裡也想提醒大家一下那句老話,大家千萬不要指責抑鬱症患者不堅強。你們指責他們軟弱就像指責哮喘病人說周圍明明都是空氣,你為什麼還喘不上氣。我只想用我的經歷呼應前面的答者:就算環遊過世界,煩惱也不會隨著消失。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都在,一樣都不會少。

高興的是,我已經好起來了,並且可以正確認識到那些旅行過的地方帶給我的影響。

首先,它們讓我更自信。我的自信來自於我的獨立,勇於嘗試新的東西,而不是來自於我的工作,衣著和家庭。只有當你的自信來自於你的經歷和知識時,你才不害怕,因為沒有人能從你這裡剝奪這一切。

第二,我深刻意識到旅行在沒有讀夠書前達到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至少對於我,了解當地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能夠幫助我更好地去懂得那個城市和與當地人交流。我不是那種很隨性的,說走就走,隨便去一個地方的。我還是希望每去一個地方都可以先足夠了解它。比如去歐洲,我會先想鞏固下歷史,去博物館的話先去了解下作者等等。但這只是我的一點體會。

所以最後我仍然非常高興和感恩,能夠在這麼年輕就看到了這麼大的世界。但我也印證了前幾年一篇流行日誌里的那句話:旅行不是濟世良藥,它只是一片阿斯匹林。但我現在覺得,把它作為阿斯匹林的看法也不好。不要去指望旅行可以怎麼怎麼樣,不要期待它可以讓你一下子改變。就把旅行當作冰淇淋上的那顆櫻桃,沒有也沒關係,有的話就盡情驚喜以及珍惜它吧。


「環遊世界之後幹什麼」,這對世界主義者來說是一個不存在的問題。

在有些人看來,環遊世界是一件需要鼓足勇氣去完成的壯舉,是一次與現實生活脫節的追夢。環球旅行意味著暫停自己的主業,進入一段人生的插曲,去將遺願清單上的一項內容打勾。而一旦這段旅程結束,那個人就會回到原本的生活軌跡上,環球之旅就成了TA的一段光輝記憶。當TA垂垂老矣時,那段時光就成了兒女子孫的枕邊故事。

可對另一些人來說(我在努力成為其中之一),不斷遊歷到新的國度工作或是學習,結識新的朋友,學習新的語言,融入當地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狀態。他們從來不會把環遊世界當成一件事情來做,而是當做生活本身。在讀書期間,他們會在每一個假期都出遊,去外國的學校交換,參加暑期課程,實習或是志願服務。畢業後,他們會選擇一些具有較多遊歷機會的工作,比如記者,學者,跨國企業或是國際組織的員工,這樣就能常常更換自己生活的國家和地區,且不耽誤自己的事業與理想的實現。當然,他們的伴侶通常都是有著同樣三觀的人。

我今年23歲,在南美,北美,非洲和亞洲的不同地區都分別有過三個月至半年的生活經歷,到訪的國家早已超過了20個。我現在在波哥大教英語,晚點打算環遊南美,如果有機會想還去歐洲讀文化人類學。雖然我勉強可以稱得上是環遊了世界,但我萬萬不敢說自己已經了解了世界。我覺得,世界其實是了解不完的,人了解的越多,接觸無知的範圍就越大,也就越認識到自己的淺薄。不過胡適先生不是說過嗎,「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從這個觀點出發,每每當我見識到了世界上新的精緻與壯美,就覺得自己很幸運,想要一直這樣活下去。


(update:算了一下,gapyear之後第一年的收入,等於gapyear前5年收入的總和,再之後一年收入又等於之前7年收入的總和)

好吧,我也不算環遊世界,只是和老婆一起旅行了10個月,7個國家,兩人加起來一年總開支10w軟妹幣。算是高度符合題主要求的了。

奉上之前的姐妹篇回答:整年都在旅行的人,經濟來源是什麼? - 沈浩翔的回答

先說說那些我在路上遇到的小夥伴們,現在旅行了一兩年(起碼遊歷7個以上國家)之後在幹嗎:

@Aric陳軒 :斐濟陽光旅遊服務有限公司 運營總監,剛剛在斐濟接待了爸爸去哪兒製片組,之前在斐濟遇到了習大大:Sina Visitor System

@大溪地的魚兒 :目前漂泊在迪拜:Sina Visitor System

@歸巢的螞蟻 :海豚瀏覽器pd(後來又去紐西蘭了):Sina Visitor System

@Broce:英國留學:Sina Visitor System

@我大學同學A:目前在一家化妝品公司做銷售管理

@大學同屆校友:在一家華為投資的公司做售前

@披臀士戰友B:自己開了一家公司,並且經常出遊

@披臀士戰友C:離開家鄉香港,來到上海,變張江醫藥企業男,為情所困

@披臀士戰友D:現就職於東京微軟,並且覺得極其不爽中

好了,接下去再說說我自己。到底有沒有活得更好,看官自己判斷,我大致平實的陳述一下游前游後的人生(去tmd雞湯,去tmd人生導師)。

環遊前

事業上:

1. 我是蝦米的一條產品狗,離開蝦米我非常遺憾,蝦米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蝦米是個牛人輩出的地方,也是在蝦米,我拿到了知乎最早期的邀請碼,成為了第一批在知乎丟人的用戶。我帶著沒有做出百萬級用戶產品的遺憾離開了。

半年後蝦米被收購了,很多人遺憾我可能錯失了不少阿里股票的事兒(對我來說,從來沒發生過的事情,有啥好遺憾的)。旅途中,李逼和蝦米又撕逼過幾次(恩,他們深愛著對方的)。然後我在旅途中,還和李逼團隊,來來回回私信了很久,最後雙方友好的表示,我理解你,但我有我的立場。幾個月前,李逼入駐蝦米,撒花,心中有點感慨。

2. 同時,我是求是設計會的創始人,我放棄了微博賺廣告費賺的最開心的時間,離開了,同時也放棄了微信的早期發展期。

生活上:

7月18日,我老婆簡訊知會了一下她爹娘,我和老婆就領了證(。。。給我埋了個地雷)。7月19日,我們坐著飛機開始了長期旅行。(OMG,真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和奮不顧身的愛情啊。。。你們是被那些雞湯文灌傷腦子了吧~不就是出去玩一趟么~)

心態上:

能在旅行中改變自己,獲得新的機會固然很好。如果實在不行,回國後重操舊業,做條產品狗(蝦米的名氣還是很大的,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我是條狗,單純沖著蝦米的名氣來找我的)。所以,起碼我有保底的人生方案,回來後我27虛歲。

環遊後:

(回國後,我們口袋裡加起來還有4w元軟妹幣)

事業上:

1. 雖然在旅行中,我每天堅持練習打咖啡,也受過紐西蘭好友Harry指點,但做個職業的Barista,還是未夠水準。其次,國內的豆漿文化下,大家與其說消費咖啡,不如說是消費咖啡店的環境。嘗試過給老婆開了一家咖啡外賣(沒有生意)。這條路養活不了自己,放棄了。

2. 寫書這件事,書寫的非常少,雖然也有出版社對我的經歷很感興趣,但是我沒時間寫這個。靠這個東西,也是不靠譜的。不過旅行中翻譯的書隨意搜尋 (豆瓣) 出版了,先開始賣的很快。藉此,為設計知識引入中國做了一些貢獻,校對了《設計師式認知》,翻譯了《隨意搜尋》,推動了《設計方法與策略 : 代爾夫特設計指南》和《X創新》兩本書的引入(均已上市)。

3. 加入了」三號包廂「:三號包廂創世紀 或者說也算早期發起人之一吧,但不是活躍分子。在裡面瞻仰了各路大牛大神,收穫了深深的自卑和努力的動力。

4. 重拾求是設計會微博微信運營(目前,微博突破100w粉絲,微信突破40w粉絲 )。堅持運營了一年多後,微信目前廣告費足夠我生存。不過和當時同期做微博的朋友比,差距還是很大,當時同期的朋友不少微信月入10w+了。(說到底賺設計師類人群的錢不太容易,賺APP類、IT創業類的可以賺到盆滿缽滿),求是設計會,早期運營的艱辛放下不表,至少回國後終於有了一個安穩的收入。

5. 還是得找工作!!!學長學姐,大師兄二師兄,快賜我碗飯吃,不然我要中年危機啊!!!重操舊業,我要做回產品狗,實現點產品理想什麼的。回國後兩周的東奔西跑後,拿到了阿里的Offer,然後又放棄了,這次是帶著期權放棄了(又有不少朋友為我扼腕嘆息,你這傻小子,咋就跟錢過不去呢?!)時隔,n年後,終於跪舔大BAT成功(木有大牛光環,這輩子就沒享受過手握大把offer的快感)

6. 加入了淘淘搜(沒錯,這篇回答其實是一篇軟文)。這是一個風險極高的決定。首先,根據前輩們的經驗,職業生涯應該大公司-小公司-大公司-小公司,循環往複,提升自我。所以這一次應該加入大阿里,才比較安全。其次,產品狗的黃金年齡也就那麼幾年,這幾年做不出點成績,就準備著中年危機。被老大上了套之後,怒摔香煙屁股,拼了,大不了,兩三年後,從頭再來(目前離職了,準備重頭再來了)~總之,這一年經歷了起起伏伏,心情跌宕;但也收穫良多。以前我總覺得,很多事,從開始就註定了結局。但這一年,看到了老闆和同事力挽狂瀾的努力,於是也不好意思自己龜縮在後。從一條單純的產品狗,變成了某些業務的負責人。幹了一些,祖國需要我幹啥,我就接手去開疆闢土的過程。這一年半,很多人覺得我們死了。實際上我們PC流量已經翻了10倍,日UV過200w;移動日活躍流量從0到30w。微博從0到70w,每日可向站內引流10w+;微信從0到50+w粉絲,質量超過蘑菇街、美麗說。目前,我們可能是做全網全類目比價(插件、客戶端、網站、APP同步推進)最屌的公司。特別在服飾鞋包類的同款比價上,甩開惠惠和如意淘幾條街吧。同時也看到,阿里學習和致敬我們的同款功能上線,拍圖購功能上線並大規模PR(恩,拍圖購功能是被我們放棄的功能)。當然,以上這些還都只是狗屁,離行業內那些動輒幾億融資的龐然大物,心中還是懷有巨大的敬畏和壓力。

-------------------

更新一下,目前加入了芝麻信用,招靠譜產品運營。現在又變產品經理和社區運營負責人,招靠譜產品經理和內容運營。

-------------------

7. 總之,回來後屬於重操舊業,略有成績但仍舊危機四伏,還得為了避開中年危機而努力奮鬥。

8. 更新,目前加入芝麻信用了,還是投誠大公司了,變產品運營了,招產品運營。

生活上:

1. 為了出國前那豪放的領證效率,趕回丈母娘家表忠心,然後辦婚禮。

2. 聽說杭州要限牌,趕緊問七大姑八大姨借錢買車,(恩,買完車之後,我們靠信用卡度日半年)

3. 工作略微穩定後,開始裝修房子,然後每個月繼續靠信用卡度日。(對的,回國後,我的錢包,就和笑傲江湖裡令狐沖的血槽一樣,從來都是瀕危邊緣)

4. 快要生娃了(存款終於開始逼近10w,到達本人人生巔峰,我都虛歲快30了)

5. 總之,回來以後,我就回歸了主流社會,按照中國傳統的價值觀,毫無違和感的生活著,不給祖國和人民添堵。結婚生子養娃,做一個普通人,面朝電腦,春暖花開。

心態上:

不為夢想,不為期待,只是去了卻一個心結。

我們很多人都缺少一段富二代青年的揮霍時光,導致對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總有那些執念。真正去爭取過,擁有過,嘗試過,那也就釋然了。生活也罷,工作也好,旅行也罷,不過如是而已~

一年,能做多少事兒,能發生多少事兒~

曾經那些耀眼的成功,炫麗的風景,多姿多彩的人生,不再勾人心魂,放下姿態,心中只是默默掂量背後的辛酸與付出~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縱情向前~


Update: 只是普通人,僥倖獲得了一些資源,在正確的時間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而已。還是匿了吧。感謝大家謬讚,誠惶誠恐。

我想我是比較符合題主的條件的:

1. 我很窮,當時只是學生。

2. 我的家庭在國內是遠低於中產的,所以從大學畢業以後,就沒有問父母要過任何錢。到現在還會往家裡匯款。 (傳說中的鳳凰男~ 哈哈)

3. 那次旅行花了全部的個人積蓄。

我的第一次環球旅程,是24歲的時候。

在北美拿獎學金念書,連做了好幾個實習,幾年下來,辛辛苦苦攢了2萬美金,申請來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實習。

聯合國實習是不給工資的,這我知道;日內瓦是全球最貴的地方,這我也知道;可是這是從小的一個夢,為了夢想,花2萬美金又算什麼?

於是就屁顛屁顛的來了。把2萬美金都花在了吃喝玩樂遊歷歐洲上,幾乎每個周末都飛往各個城市;光巴黎就去了兩次,還有柏林,羅馬,佛羅倫薩,那不勒斯,科隆……

然後又買了機票回國歡度春節,之後再飛回北美。

在旅途的某個時刻,忽然間想到,北美 - 歐洲 - 亞洲 - 北美,這居然是我的人生的第一次環遊世界。

小時候許下的夢,又一個完成了。

旅行之後,回到北美開始工作,在一個很好的城市,做著朝九晚五的政府工作,順利躋身北美中產。

日子過得平淡無奇,按時上班,下班後去健身,約會,聚餐。周末去滑雪,徒步,或者宅在家裡看一天電視。

可是無數次的想起旅途中見過的人,他們用力的活著,用力的改變世界。

也無數次的想起從米蘭回日內瓦的時候,見到阿爾卑斯山上的初雪和靜謐的小城……

Facebook上的旅行中認識的朋友,他們在非洲為難民的人權奮鬥,在南美為熱帶疾病的防治而努力,在斐濟開心的吃水果潛水。

同一個辦公室的老頭65歲了,他在這個辦公室呆了一輩子。我很怕自己在65歲還在這裡。

我心中暗暗發誓,我不要終老在這裡。我想念那個更廣闊的世界。

……

現在呢?我又回到了聯合國,一個月的薪水比爸媽加起來一年還多的多。更重要的是,每天起來都很開心的去上班,現在的項目是人類發展新千年計劃的一部分,為了每一個母親和每一個小孩,老闆說,我們將拯救很多生命。。

沒有那次旅行,我想我會安於北美,我會變成茫茫眾生中毫不起眼的那個人,和所有留學生一樣,為了身份焦慮,為了找工作擠破頭。

知乎說,發現更大的世界。

可是只有到處看看,遇見足夠多的精彩,才能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你可以變成多好的人。

錢總是能賺回來的,而更優秀的你將會有更多的機會。

當年的2萬美金對我來說是全部,現在雖然也不能太輕鬆,但至少衣食無憂,不害怕風險。

一起努力吧,少年!

=======

有時候很羨慕那些家境殷實的人,希望你們不要辜負了自己的幸運。


謝邀,說說我知道的吧。人物均為化名。

1.錘哥

錘哥20郎當歲,看起來很慫很羞澀,其實蔫壞,口味很重。長得很帥,英語倍兒好,濃濃的倫敦音。環遊了大半個世界吧,午夜巴黎,藍色土耳其,倫敦的地鐵,亞美尼亞寂寞的美人兒,都一一領略。錘哥家境不錯,父母幫他買好了房,他把房子租出去,靠著點租金環遊世界,經濟壓力不算大。父母又是神經很粗大的那種,愛結婚不結,自己別把自己玩死就行。回國之後雖然沒有出書,但電視秀、報紙採訪沒少參加,某電視秀中認識了倆妹子,清新可人的那種,仰慕迷戀,錘哥美滋滋的,但人慫啊,不知道勾搭的怎麼樣了。有一回我接到一個聲音好聽的萌妹的電話,說你是錘哥的兄弟吧,告訴他打給我。原來錘哥手機壞了,把我的號碼給了人家,最後我不知道錘哥有沒有打給她。

總之回來以後有段時間錘哥彷彿算個小小的「名人」了,應酬約會跑場子很多,搞得挺忙的,過了一陣就慢慢緩和下去了,重新歸於平靜。一平靜不要緊,錘哥立刻想到人生面臨兩大問題:一,沒錢了。二,沒玩夠。錘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找個國外的工作,這對他來說輕而易舉,畢竟倫敦腔英語在那放著,有駐外業務的公司一聽就跪了。一頓烤串之後,錘哥說自己要走了。現在錘哥在某大洲某公司駐外單位混著,混得怎麼樣呢?按錘哥的描述:步行穿過沙灘去上班。作為好基友,我很關心錘哥的私生活,錘哥半晌沒回,最後發來一句:哎,天天艹黑妞。簡短的一句似乎有著無盡感慨,沒敢細問,其中況味,恐怕只有錘哥自己冷暖自知吧。

2.龍姐

龍姐只是個化名,其實龍姐是個小蘿莉,看起來清新又活潑。其實龍姐內心有無限的憂傷。首先她是背著家人跑出去環遊世界的,手機開通了什麼全球通類型的套餐,家人給她打電話,根本不會察覺她人在哪兒。又回在某國的鄉下,大雨剛住,我們半夜還沒找到旅館,深更半夜冷的跟狗一樣,龍姐接到家裡的電話,阿公阿婆老爸老媽挨個要跟她講話,龍姐滿臉堆笑:別擔心我,我剛吃完飯,身體好好的。這時候旁邊不知誰家的牛哞了一聲,龍姐花顏失色,忙解釋道:單位組織去郊區玩嘛,現在農家院,環境蠻好的。電話打完,龍姐一身冷汗,一邊感嘆好險,一邊心疼話費。這時候雨又下大了。

龍姐脾氣還蠻暴躁的。我總覺得龍姐太累,龍姐說姐就是牛逼,姐不但要把世界給看了,還不能讓家裡人擔心,阿公阿婆那麼大年紀,怎麼解釋都沒用的,何必呢,還不如瞞著呢,這才叫負責,你丫大傻逼懂嗎?我懂是懂,也佩服,就是有點心疼。龍姐一開始不這樣的,年少時談過個男朋友,後來分手,情傷未愈,痴情如故。路上認識的人一見面就吹牛逼,從全世界匯聚而來的性情中人聊起風流韻事唾沫橫飛,龍姐聽得呆了,說為啥我對這些事兒沒興趣?那時候她才知道自己是性冷淡,我們都勸她,做你自己就好了,沒有什麼是值得羨慕的。龍姐懂,依然暴躁,路上幾回大病,心情更是鬱悶無比,心裡想著中餐的美味,想著家,就回國了。

後來微信聯繫,龍姐回來後找了個工作,龍姐覺得一世英名幫這幫傻逼打工,給的錢又少,真他媽煩。酒席間認識個朋友的朋友,那位朋友說自己要出國炒外匯,有門子,獲利極高。龍姐東拼西借弄了些錢交給那哥們,那哥們就出國了,再也沒有音信。那些錢對龍姐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幾十萬呢,債主催著要,龍姐說你們這些傻逼,誰讓你們借錢給我的。龍姐很生氣,很無助,但龍姐牛逼,不會認輸的。現在聯繫很少了,很心疼她,又怕被她罵傻逼。偶爾看龍姐在社交網路發的狀態,還是不停的罵。罵自己傻逼,罵別人傻逼,罵某座城市傻逼,想念某個國家,很快又罵那個國家傻逼。我知道龍姐不是看上去的那種人,龍姐心裡很乖很孝順的,辦事風風火火,還霸氣,她只是需要幫助,而周圍的朋友都是我們這種傻逼,我們慫,我們懦弱,我們hold不住她,只有祝福。希望龍姐一切都好,有難處就找人說,別憋著,太累了就回家,趴父親懷裡好好哭。沒必要那麼要強,那麼好面子,我們都知道你牛逼,你最牛逼。

3.猛神

猛神很年輕,皮膚白皙,小個子。此人天賦異稟,走耍賤路線,浪蕩不羈,深不見底,另外,我懷疑他有性癮。剛認識沒多久,猛神問我:你有沒有艹過菜瓜?我當時就驚呆了,猛神說他艹過,在辦公室里,艹得稀爛,滿桌子都是水,然後怕浪費全吃了。猛神後來又問我跟女朋友咋分的,我講的很平淡,無非感情不合之類,猛神說他比較冤,說因為和女朋友一起沐浴,突然發現她的腿特別美,沉醉之下,猛神忍不住對著她的腿撒了一泡尿。女朋友嚇跑了,說並不介意你撒尿,只是感覺太詭異,難以理解。我們又驚呆了。有了這些鋪墊,我們後來對他在吳哥窟前對著女神浮雕擼,擼完又把生命的精華塗到女神臉上,還是感覺到驚訝。我們這些凡人啊,還是圖樣啊。

後來分別,猛神去了中東最亂的地方,和一個歐洲小伙結伴,租了輛車,還沒開出城,半路上被武裝分子搶了,那伙人持槍蒙面,跟電視上恐怖分子一模一樣的,倆人立刻嚇尿了。詳情猛哥沒講太細,好像歐洲小哥全部被搶,猛神損失並不大,不知是否亞洲臉的特殊待遇所致。總之猛哥像撿了一條命一般。

猛神有段時間回國了,因為家裡給他留了個公司,不算家族大企業,小公司吧,讓他來管理。我覺得很靠譜,畢竟除了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怪癖之外,客觀講,猛神是個天馬行空聰明機靈的藝術家,看起來很賤,心地也很善良。但接管公司之後,猛神似乎並不忙,又出去了,現在好像還在歐洲。偶爾朋友圈會看見猛神和外國友人咧著大嘴的合照,非常懷念。

4.尾聲

我還認識一個保安,小夥子很年輕,他說自己還是處男。工資極低,他厭倦了在學校門口百無聊賴站崗的日子,跑了好多國家,身上的錢基本全花完了。他說沒事,花完再回去,信用卡刷個機票就夠了。有段時間我們倆搭夥,買大餅就烤雞,其樂融融。我真心震撼,總覺得背包是我們這些讀過大學的人撩騷蛋疼折騰的事兒,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民工,每一分錢都是血汗,不知道攢了多久才夠一張機票,但他臉上的笑容,簡單的背包,讓人覺得一個有個性有夢想的人是多麼美好。

後來他也回來了,在某個大城市的夜店,找了個服務生的活,工資不算高,只有當地一般白領的一半不到。他說要和我喝酒,但我太忙一直沒去,打電話的時候,他說他在攢機票錢,只要攢夠立刻就離開這鳥地方,去某個草原如茵、湖泊潔凈的國家去工作,順便學學英語。兄弟,加油。

我雖然沒有環遊世界,但短短几個月的國外旅行,認識了包括以上幾位在內的形形色色的人,大開眼界。我覺得世界並沒有什麼看頭,金字塔也就那麼一坨石頭而已,但精彩的人生,獨立的個性,神奇的人類,總讓我眼界大開,震撼,感動,沉思,反省,領悟。感謝旅途中相識的朋友,帶我見識更大的世界。

環遊世界回來都怎樣了?還能怎麼樣,日子繼續過唄。間隔年的該深造深造,該工作工作,辭職旅行的有人寫了本書,滿篇美照,微信圈裡天天吆喝著賣書,停不下來的人繼續想辦法再出去,能出去的早已飛在雲端。那些背負著重負的人,像龍姐那樣的人,依然在塵世漂泊獨行,像是完成一場救贖。旅行只能給你提供一個陌生化的場景,在那裡,想逃避的人可以感受到難得的自在,想放浪的人可以肆無忌憚做回自己,最終,還是要回來的。人生的幸福驚喜躲不開,塵世瑣碎與尷尬你也逃不掉。

今天想回答那個貌似叫「環遊世界真有他們說的那麼酷炫嗎?」之類的問題,但知乎搜索太難用,找不到那個問題了,借這個問題說是一樣。以前我答過一個關於環遊世界的帖子,那篇我把旅程寫的太簡單,如果你因為那篇受到鼓舞,想要出發,最好再看一眼這篇再決定。兩篇寫的都是實話。

(終了)

本文嚴禁一切形式轉載分享,請理解。


在。失。眠。

今年21歲,內地普通中產家庭教育出的女孩兒,到過US UK UAE各圈主要地區。在美國交流和實習過,現在在英國讀Master。

以上是背景。強調一下非富二代官二代,非一線城市,中產家庭。

看到問題時我正在失眠,現在是倫敦時間早上六點半,一夜未眠感覺只因最近壓力太大。

我想說,看過世界,見識過太多閃閃發光的人,會讓人明白人生的無限種組合和可能,有太多迷人的做事方式想要學習,有太多奇妙的思想想去揣摩,有太多高尚的情懷可以用來一遍遍刷新三觀。

遊歷的意義表層是遊玩,深層是經歷和體驗。讓人由最初的激動不安到平靜淡然。接觸越多,越有動力提高自己。越和閃閃發亮的人接觸,越想自己成為一個發光的人。

對了,都在幹嘛。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最近是一直有在失眠。。。見過的好東西太多,有慾望,想學習,想長期永久持有,想靠自己來維持和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可供學習的對象太多,好累,壓力好大。


還在彷徨,在疑問,在蛻變,在失去,在獲得,在時間和空間里流浪。

走出來看這個世界的目的,不是為了最終得到什麼答案,達到什麼目的。

雖然很多人是抱著這個目的,歷經千辛萬苦出來的。

環遊,尤其是自己親自經歷過的一切會告訴你,世界那麼那麼浩瀚,生命那麼那麼渺小,人生那麼那麼短暫。

這精彩的大千世界,異域的風土人情教會你的,是帶著彩色的眼鏡和感恩的心去體驗人性中光明的那一面的意義。

是對待這個世界,對待身邊的人,對待自己,對待生命的一種更加豁達的態度。

行者無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上全部,是我的答案,再總結一下——

環遊世界以後,我在思考,在疑惑,並且,還繼續在路上。這句話,我想是個人就能看得懂,如果還有人覺得是偏題,答不對題,我覺得不是智力有問題,多半是心理有問題了。

知乎是一個分享知識和經驗的地方,沒有規定每個答案都必須是物理公式或者數學表格,所以我在這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吧。

以下部分,全部是我送的彩蛋,供知友睡前娛樂。

多圖超大流量嚴重預警

我出生在一個小康之家,在一個西部的省會城市長大。

家裡的親人大多是教書匠和醫生,小時候從來不敢跟班上那些賺了錢,買完文具買衣服,買完衣服買老師的有錢人家的孩子比逼格,也更沒有機會接觸什麼機關大院里的達官顯貴。

家裡有一個書房,裡面是爸媽讀大學,做大學教師時看過的書,書皮上那些名字,我記得有巴爾扎克,有雨果,有荷馬,有莎士比亞,有海明威,有契科夫,有妥思妥耶夫斯基,有普希金,,,,,,

懵懂中,就從這些書里,知道了另一個世界,那裡是灰牆巴洛克、陽傘咖啡座。可是這隻存在於腦海里,圖片里,文字里。

我所生活的這個城市不像北上廣那麼摩登,但是自古以來算得上愜意和宜居,優雅和時尚。

所以從小我就覺得,只要活在這裡,娶個媳婦成個家,打個麻將喝個茶,整個世界我都不想去了解,似乎到死我都不想走出去。

第一次出國,是在我19歲那年,不是我心存嚮往,而是走投無路。

告別病重在床的外公,告別已經見過家長的女友,一個人去到地球背面。

我去的第一個國家,SH主義古巴。

當時,在我的想像里,這裡和剛果、朝鮮、阿富汗,就是一個概念。大概就是滿街的扛著RPG的黑人,用棕櫚葉子搭建的房子,街上TOYOTA皮卡開過,捲起一陣紅土......如果不是國家公派,有協議再先,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敢,也不想走這一趟。

去古巴,要從法國轉機,當我降落戴高樂機場的時候,飛機從跑道滑向候機樓用了半個小時,同學開玩笑說——坐著飛機逛巴黎。我看到外面跑道上的飛機排得像我家鄉的交通幹道上的的士,密密麻麻,幾十秒起飛一架......進入候機樓,只感覺這裡特別的安靜,也特別的乾淨,空氣中好像沒有太多活躍的分子,這種感覺,有點像是在夢遊。後來每年連續三十多個小時的環球飛行,無數次路過戴高樂、史基浦、法蘭克福、巴拉哈斯、浦東、首都機場,竟好像是出門趕個地鐵一般隨意。

已經記不得是多少次從這裡出關,一般飛往歐洲的航班不是在正午就是在深夜,我會選擇在漢堡王或者星巴克插上網坐一坐,然後再看看北京的天,每次走的時候都是在秋天,帝都總會施捨給我一個秋高氣爽的畫面。當我走過那條長長的通道,下電梯,乘小火車,便會告訴自己,此時的每一步,都離家越來越遠......

原來戲謔說人家的校車是福特,我們的校車是747-400。隨著里程數的積累,從最後一排,到經濟艙舒適座,到商務艙,到頭等艙,先先後後坐了個遍。

第一次飛往歐洲的航班上,航空餐里有法國烤圓麵包,波爾多,卡門貝乾酪,這些都是以前只聽說過的東西。從最開始大家只知道盼發速食麵,到後來飛得多了,可以從容地接過盤子,先把黃油放在主食發熱的錫箔蓋子上融化,然後用餐刀把麵包輕輕切開,把乾酪或者黃油一點點填滿它鬆軟的肚皮,放在一邊的小碗里。然後吃沙拉。最後開酒,倒滿杯子,抿一口,捲起意麵的蓋子,撒胡椒和鹽,一口口的咀嚼。最後把甜點一刀刀切開,用叉子準確的送進嘴裡.....收好盤子的同時,再要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

第一次飛往哈瓦那用餐時,空姐給提供了一瓶很小的橘黃色的飲料,我以為是橙汁,一飲而盡,然後才知道這是橙味朗姆,醉到飛機降落。

哈瓦那的機場確實很小,我甚至懷疑飛機會不會被它那不平長草的跑道磕壞了輪子,唯有那停機坪上維珍航空的747碩大的尾翼,遠遠地映入眼帘,給人少許安全感。來迎接我們的是穿戴整齊的小學生,這個國家很窮,但是,人人都很乾凈整潔。

剛到的時候,學校帶我們參觀海洋館、話劇團——

一群老師,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然後隨著我們在這裡生活,慢慢才知道這裡有15世紀的城堡,16世紀的宮殿,17世紀的教堂,18世紀的別墅,19世紀的酒店。

才知道,這裡不是沙漠,不是叢林,不是農村。

有這個——

有城市——

有這樣的海灘——

有這樣的晚霞——

這裡有《摩托日記》里那個充滿理想的切?格瓦納——

有燃情歲月,有20世紀最後的將列強戲弄於股掌之間的戰士——

還有一群禮貌文明,又熱情奔放的人——

這些是曾經教我語言的老師。

逐漸理解海明威,體驗著他喝著邰吉利,抽著雪茄,醞釀著巨著,扣著諾獎的感覺——

這裡走在路上,人和人見了面,要友好的打招呼,這裡到了晚上,有各種各樣的PARTY,聚會。好像並不是長輩們說的那樣——無非就是七十年代的中國。

我就住在這一片山坡下,無數次沐著月光從這裡回宿舍。

學校的老碼頭,在這裡成就了多少對漂泊的情侶。

我曾經住在一個叫塔拉拉的小鎮的海邊,四年。

記得宿舍是一排低矮的平房,宿舍的一頭,是金色的沙灘,另一頭,是起伏的山丘。

切·格瓦納的別墅就矗立在山丘之上,旁邊有顆合歡樹,每到春天,樹上會開出一串串風鈴般的金色花朵,遠遠望去,格外耀眼。

半山腰,有座上個世紀挖掘的海防地堡,裡面容得下一門加農炮,如今火炮已被拉走,只剩下掩體上的幾棵椰樹,還像哨兵站在那裡眺望。地堡旁邊,有一座預製板搭建的舞台,如果掛上幕布,整個海濱就成了一座露天影院。舞台旁有一條行人踏出的小徑,彎彎曲曲連接了海濱低地與山坡上那條名為海豚大道的混凝土公路。

藍天為幕,緩緩飄動的白雲下這座好似宮崎駿漫畫中的山丘,總是讓人充滿嚮往,因為是迎風坡,山丘上的草總是長得格外茂盛,海風吹來,搖曳擺動,泛起陣陣綠浪。在齊腰深的野草中行走要格外謹慎,因為腳下的碎石間,掩藏著海鷗的窩巢,裡面時常會有一些尚未孵化的鳥蛋和剛剛破殼的幼崽不堪驚嚇。

我曾經坐在金合歡樹下看日出——清晨的海濱格外安靜,西梅克斯集團送餐的麵包車靜靜地駛過護士站,拐個彎走向食堂,遠遠的海平面上游輪駛過,示航燈一閃一閃,忽明忽滅,然後天際開始泛白,發黃,一輪紅日羞羞答答又迫不及待地爬上來......

我曾經躲在切·格瓦納別墅的屋檐下觀雨——那場面恐怖而又恢宏,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雷鳴,慘白的閃電撕裂夜空,黑色的水天大幕襯起魔鬼指揮的交響曲......

我曾經和吃貨一起,拿著剛發的土比索,去山坡那頭的「諧和」咖啡館買炸麵糰、烤雞腿和冰番石榴汁。

我曾經無數次一個人在午夜走下這山坡,悄悄溜回沉睡的宿舍。

我曾經想要在這棵金合歡樹下做一個鞦韆給自己心愛之人,卻迫於距離,未能實現。

在加勒比,我曾經坐過彷彿是裝傘兵的上了天就下不來的飛機跨海飛行——

看不到幾個窗戶,艙頂上冒著白霧,送水的是黑哥哥,但是據說飛行員是軍航,開得特別穩。然後我們看到大海像鏡面一樣反射著陽光,在雲層間的縫隙里忽隱忽現。看城市上空籠罩著烏雲,暴雨傾盆而下,那時感覺自己好像上帝一樣。

在加勒比,我迎接過自己國家的海軍艦艇初訪,看到國賓級的儀仗隊。

記得當艦艇要離開的時候,兩個國家的軍樂對一個在岸上,一個在艦上,互相對奏軍樂,一支又一支,然後船隻鳴笛告別,那種氣勢,就是「沙場秋點兵」所描繪的,真的讓人心潮澎湃。

每年古巴都會舉行書展,在一座靠海的城堡里,那一天,萬人空巷,人山人海,這一個連飯都吃不起的國家,人們對書籍的渴望,讓人震撼。

我要離開古巴以前最後一次參加書展,帶了一架攝像機,像留下點回憶。走出城堡的時候,遇到一個撿垃圾的老頭,他看見我的攝像機,上前來問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說我是中國人。當時我有點防備,害怕他乞討要錢,結果沒想到他對我說,聽說你們國產某先進飛機服役了,比美國的F22還要強,最關鍵的是,你們發展國防,不是為了世界爭霸,這一點和我們追求的一樣。

當時我就震驚了,我們某新機型的白皮書剛剛發布,一個撿垃圾的大爺,每天關心的竟然是這些話題。

大學的時候,我很努力,兩次見過大BOSS真容,也有幸經歷過一些所謂的大場面。該考的分數認真考,該實習的機會不放過,該發表的文獻努力寫,可以說是忠於自己的青春的。那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歲月。

在這裡學習,不看你多變態,只看你多認真。一次西方藝術史考試,我突發奇想的在試卷背後畫上了羅馬的建築、繪畫、雕塑的例子。老師看到,會心一笑。

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都是在馬格納禮堂舉行的,卡斯特羅曾經在這裡演講。每個人都坐在一張使用了百年的皮椅上參加儀式,大使、古巴的國務委員、大學的校長親自把鮮花和捲起來的畢業證親自發到每一個學生手上。那一刻,莊重嚴肅,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國家對待知識的態度,讓人理解,知識和經歷不管有沒有用,換不換得來錢,總是神聖的。

站在卡斯特羅用過的講台上演講的那一瞬間,看到台下的觀眾,感覺自己像是在體驗另一種人生,彷彿穿越回半個世紀前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彷彿自己就是卡斯特羅,正在面對大學生髮表一場激情澎湃的演講。而此時此刻,我感謝著無數為我,和成百上千個我的成長,付出青春和心血的兄弟國家的所有教職員工,第二故鄉的異國親人。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意識到,世界特別特別大,我們所聽說的那個世界,或許只是聽說的,是某些人要你知道,規定你知道的。而你的世界,是你自己的。

畢業以後,本可以去拉美,不僅僅是語言翻譯,有些好的職位比如老總秘書之類,一些企業直接打電話到我手機上,甚至很認真的詢問過家裡父母的情況,但是或許是因為懼怕,或許是渴望歸屬,我沒有忠於自己的心,回到拉美。學小語種的人,回到國內,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大多沒有用武之地,好在家鄉的一所外語學院收留了我。

因為當時小語種緊俏,沒有要求高學歷,但正是因為沒有高學歷,感覺自己話語權和能量都很有限,很難把很多至真至美的東西給學生分享。其實語言這個東西,主要是用來交流的,但是沒有辦法,業界如此。

於是幾經坎坷,又一次出發了。

碩士畢業那年,被一家家鄉的企業看上,他們認認真真的考察了我的簡歷,甚至提供崗位供我選擇,可以在離家20分鐘路程的企業總部做文員,可以拿到相當可觀的收入和福利。當時的我,還是留戀講台,留戀書卷丹青,最終沒有回國,至今覺得挺不講信用,因此也正在,或者將要付出錯過可以安定的機會的代價。

後來,我來到了歐洲,先後去過荷蘭、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梵蒂岡、捷克、匈牙利、奧地利、德國、希臘等,也曾踏上過非洲的一角。七年來,跨越四大洲十多個國家130多座城市。有些時候是和朋友一起,有些時候,是自己買了打折票來個短途游。但是因為我是個相當宅的人,所以這些旅程多是自願的少,被鼓動的多。可現在回想起來,有時候三五天的經歷,會留下一輩子磨滅不掉的記憶。

你會從地圖上去考察一座城,從別人的語言文字中,去發掘它的亮點,然後跋涉千山萬歲來到它跟前,呼吸這裡的空氣,摩挲這裡的草木,端詳這裡的建築,傾聽這裡的歷史。然後它就會住進你的生命里。

塞戈維亞,我們第一次去的時候,只知道它這裡有白雪公主城堡的原型,如果不是熟人指點,根本不曉得它後面還有這樣一條仙蹤小徑。當時大家走累了,坐在一片草坪上,看遛狗的情侶,看風吹葉黃。

我研究生階段的外國導師說,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你需要去三個城市,它們是羅馬、雅典和耶路撒冷,而他最鍾愛羅馬。

在這個滿地都是文物的城市裡,在羅馬市苑的廢墟,在西班牙廣場,我第一次感悟,一個人,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底蘊,不單單是用繁華和現代化就可以衡量的。那種千年積澱下來的厚重,不經意流露在街頭巷尾的散漫之中,偉大二字的衝擊力,好似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在這裡邂逅和尋找《羅馬假日》里的奧黛麗赫本

不住要去想,為什麼在羅馬的地名要叫西班牙階梯。直到一點一點搞清楚,原來西班牙使館在這裡,處處留心皆學問。

佛羅倫薩,當時一路的朋友硬要去體驗一家正宗的義大利餐廳,我覺得很不以為然,覺得景點不過都是宣傳,結果到了門口一看,居然還要排隊。門面超小,態度也超屌,越是這樣,就越不甘心,一定要試一下。進去了才發現,這裡掛了一牆的照片,有球星,有帕瓦羅蒂,有總統。最關鍵的是,並不貴的價格,卻吃得相當地道。

然後深夜裡又和攝友遊盪到城市背後的高地,看著這個百年古城在夜色中睡去......在我的家鄉,沒有這樣安靜的畫面,這畫面的城市中,也沒有幾個擁有幾個世紀歷史的老建築,作為一種靈魂或者象徵,顯赫而驕傲的佔據一方。

回酒店的路上,遇見小豬噴泉,我想起這就是小時候自己在《漢尼拔》裡面看到的,帕奇督查洗手的地方,現在,它就這樣觸手可及!

在梵蒂岡,親眼目睹教皇的真容,在聖彼得大教堂穹頂上數聖象——

瞻仰米開朗基羅的簽名真跡——

和拉斐爾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

一睹傳奇的瑞士衛隊風采——

幾個世紀以前,這隻衛隊為了保護教廷堅持到最後一刻,幾乎全部戰死,為此梵蒂岡至今只僱傭瑞士士兵。誠信和敬業這個字,被阿爾卑斯山脈里那幾個民族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米蘭,瞻仰最後的晚餐,還有幾百年前拿破崙加冕時站立的那塊磚——

在日落時分爬上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塔樓,四個大鐘一起敲響,然後天邊慢慢從白變成藍,變成粉紅,變成黃.......

當穿過嘆息橋的時候,會想起那個關於情侶接吻的故事和莎翁筆下的《威尼斯商人》。

聖托里尼,小時候只有在晨光的筆記本封面上瞻仰的地方,想起雅尼,想起碧海藍天。

還記得那是在捷克,為了看一眼夕陽,我爬上了天文鐘鐘樓,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這一生沒有遺憾了——

第二天早晨,我又一次來到天文鐘下,一對情侶,冒著初春的寒氣,在這裡拍婚紗......我遠遠站在一旁,擦拭著自己的MARK II, 由衷的羨慕。

這裡沒有什麼許願池,但是有在查理大橋上殉難的聖徒,有卡夫卡、米蘭昆德拉。

為了拍攝一個落日,我站在橋頭堡上,駐足4小時,先是下起小雨,然後颳起微風,最後太陽在雲霧間羞澀的隱去,對面的城堡亮了燈,流光溢彩。

金色布拉格這個名字其實很適合這個城市,尤其是在入夜以後。

庫特納霍納,小時候在雜誌上看到說,中歐有一所恐怖的人骨教堂,那時候好好奇,連續幾天睡不著覺。而現在它居然不再是一個地標,一個符號,一張照片了!於是我們試著用GOOGLE把它找出來,然後輾轉前往。

去往庫特納霍納的時節,正好是西方的聖周,小鎮上辦起嘉年華,人山人海,賣小飾品的,烤肉的,小店鱗次櫛比,街道上熱鬧非凡。這跟我想像中的陰森恐怖的墓園的差別很大。

聖母升天教堂不好找,因為墓園很小,外觀很普通,沒有多少特殊標識。沒有人會知道,這裡以十分藝術的方式,安放了上萬具屍骸。

看書和親自走進那個地窖的感覺太不一樣。站在地庫里,面對人骨搭建的一人多高的盾徽,兩座巨大的腓骨聖杯,一盞用盆骨、肋骨拼裝的吊燈,四座用頭骨搭建的骨塔以及骨冢,頭一次感覺陰風陣陣,脊背發涼,但是不曉得這種感覺,叫不叫酷——

從陰森的地窖出來,看到復活節前後來墓園祭掃的東歐人,里外兩個世界差距是那麼大,看到大理石板縫隙里爬動的甲蟲,老是會去思考,生死是非常現實卻又飄渺,嚴肅而又幽默,沉重而又輕鬆的事。

里斯本和辛特拉是我一個人去的,坐了一個晚上的夜車,然後大清早起來,從火車站步行到酒店,一路經過貿易廣場,經過聖喬治城堡,經過流浪者大街,你曉得你不屬於這裡,所以每分每秒都好像是借來的,你可以看到的,可以觸及的一切,都是珍貴的。因此,目光和腳步格外流連。

路過海軍博物館的路上,看見很多人在一個小店排隊,仔細一看招牌是貝倫糕點。早就在很多國內的網上看見人們把這裡吹得神乎其神了,也經常看到各種餐廳打出正宗葡式蛋撻這樣的招牌,雖然我特別鄙視裝逼和趕時尚,對甜點也沒有什麼研究,但是看到很多歐洲人都在排隊,還是鬼使神差的湊上前去——

因為不是很喜歡打擠,我是坐在路邊啤酒館的摺疊桌邊嘗試這傳說中的神物的,第一口給人印象深刻,表層有張力的糖漿,內部酥軟的蛋芯,像龍眼酥一樣層層酥脆,一咬下去就化開的外殼,然後填滿整個嘴巴的濃郁的香氣,讓你不得不折服。

  到里斯本必須要尋找兩個人,一個是恩里克王子,一個是古本江先生。故人未遠,在這座不大的海濱城市,處處都有他們的蹤影。雖然一個生活在古代,一個生活在現代,一個是政治家,一個是商人,一個是主人,一個是客人,身份差異是那麼的明顯,但他們卻用自己生命的不凡之舉表現出人性中最光輝的執著與無私,共同鑄就了這座城市,乃至於這個國家文化的硬實力和軟實力,也在全人類開拓進取的道路上划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品嘗過百年老店香酥甜美的正宗葡式蛋撻,沿著已被歲月打磨成光滑骨牌般碎石鋪就的小路,乘著叮噹作響、搖搖晃晃的老電車穿行於街頭巷裡和碼頭海濱,不難領略聖·喬治城堡的高傲、聖母瑪利亞教堂的華麗、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神秘、商業廣場的宏偉、貝倫塔的精緻,可是駐足於大航海時代紀念碑腳下時,真正的震撼卻無以言表。

  1960年,葡萄牙人民為紀念航海王子恩里克逝世500周年以及葡萄牙開拓海洋的輝煌歷史,在茹特河畔樹立起一座面朝大海的石碑,其外形如同一艘乘風遠航的大船,氣勢恢宏,站立在船舷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船頭是恩里克王子,手握模型帆船,抬頭遠眺,兩旁身後是航海家、將領、造船工匠、傳教士和科學家。不同角色,不同職業的人,在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的帶領下,共同托舉起向海洋進發的夢想。

  15世紀上半葉,葡萄牙航海發現取得的成就震驚歐洲,這和恩里克王子的堅毅密不可分,他親自參與了帆船的改進,廣納良才,在薩格里什創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所航海學校,教授航海、天文、地理知識。隨著一次次理論知識的進步,葡萄牙人在海洋上越行越遠。1460年,當王子謝世於他的航海基地時,生活簡樸,終身未娶,卻已將畢生的精力獻給了探索事業,從此,每一個從事地理大發現的人,都是沿著他的足跡前進。

  600多年前,海洋對於人類來說,神秘、險惡卻又充滿了誘惑,水天之際,視野極限,究竟是豐饒之地,還是萬丈深淵,僅僅只能憑藉這個位於歐洲大陸邊陲的彈丸小國用幾隻木船、數片孤帆去驗證。1969年,當阿姆斯特朗代表人類登上月球時,他知道身後是上億人期待的目光和無數精英科學家的全力保障,而古代的水手們卻僅能依靠有限的經驗和無畏的勇氣,沐浴暴風驟雨,飽受風浪顛簸,向未知世界發起挑戰。眼前這座紀念碑就像一座祭壇,所供奉著的不僅僅是一尊尊人像,不僅僅是在驚濤駭浪中獻身的壯士,而是謳歌著全人類勇往直前、求索奮進、挑戰極限的進取心。

 如果說恩里克王子帶領葡萄牙人民書寫了一部壯麗的航海史,奠定了這個民族邁向世界的硬實力,那麼一份意外的饋贈,則為這個國家注入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兒時閱讀《行者無疆》,余秋雨先生寫到葡萄牙時惜字如金,卻濃墨重彩地緬懷了一位英裔土耳其人——卡洛斯特·古本江。這使我好奇究竟是何許人能引得作者如此關注。

  大名鼎鼎的古本江基金會,深藏於里斯本市中心的古本江公園中,被鬱鬱蔥蔥的林木所掩蓋,要不是司機向我指了指路邊並不起眼的站牌,也許就不慎錯過。步入公園,豁然開朗:潺潺流水,燕語鶯聲,彷彿桃花源,曲徑通幽之處,古本江博物館、美術館、當代藝術館、基金會大樓一一映入眼帘。我沒想到這樣享譽世界的國際性機構,竟選擇以如此悠然低調、與世無爭的態度示人,就如同1955年的那個夏天,葡萄牙人也不會想到,一位安居里斯本某家老旅館十幾年的86歲神秘客人壽終正寢,憑藉一份用心良苦的遺囑將18億美金的遺產捐贈與葡萄牙政府,隨後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會橫空出世。半個世紀過去,它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會之一,其資金相當於葡萄牙每年投入到教科文領域的二分之一,被譽為該國「第二文化部」。

  公園一角,古本江先生銅像正襟危坐,背後雄鷹矗立。我抬頭瞻仰,彷彿又看到那位20世紀初奔走于波斯灣、遊說列國開發石油、從每個項目中抽取股份百分之五作為報酬的「百分之五先生」。百分之五雖小,之於整個波斯灣的財富,卻是一筆巨額回報,坐擁億萬資產,古本江先生沒有縱慾揮霍,而是想到推動教科文藝及慈善事業。他看中了里斯本的寧靜樸實、熱情好客,最終將這裡定為一項造福人類高尚事業的起點,其偉大靈魂也因此代代延續,永世流芳。

  千里之外,富饒的波斯灣憑藉其「黑色黃金」滋養著現代工業社會的物質文明,也因此捲入紛爭,硝煙瀰漫,戰火綿延。當年的石油外交家選擇了歐洲大陸盡頭這塊凈土,憑藉風燭殘年一己之力,承載起滋養現代精神文明的重任,令人唏噓感慨。

在非洲迦納利,找三毛的家,重訪她當年寫那些小說時的場景,去體會她的心情,感覺自己的生命,在無限的延展。似乎終於真正理解她小說中所表達的某些意思。

國內的百科上說,當偷渡黑人們看見了泰德峰,就會像愛爾蘭、義大利移民坐著泰坦尼克那一級的游輪駛進紐約港,看到了自由女神一樣興奮。

因為,踏上迦納利,就算是脫離了水深火熱的草原和沙漠,來到了發達洋氣的歐洲。

其實我並不喜歡國內百科的這個註解,因為在迦納利看不見多少黑皮膚,也感受不到歐洲的高傲和冷漠。偷渡這樣的辭彙不適合這片土地,更不適合那段凄婉的愛情故事。

說到非洲,我腦海中本來是這樣的印象——在起伏的巨大沙丘上,薩拉丁或者勞倫斯披白袍騎駱駝,或者是英軍第五空勤團的大鬍子們駕駛著「威利斯矮腳雞」穿插於隆美爾的大軍之後…….

烈日、棕櫚、綠洲、矮房、古井,或者草原、野獸,乞力馬札羅是這裡的的代表符號。

但是散落在撒哈拉旁大西洋里的這一系列島嶼又不一樣,似乎多了許多柔情。特內里費雲霧繚繞的泰德國家公園,帕爾馬斯採石幾優雅寧靜的海灘,讓跋涉千里的行者如入仙境,眼前一亮。

現代化的樓宇,乾淨的街道,淳樸的居民,溫和的陽光,靜逸淡泊地迎來遠方的客人,還有我這個尋找夢中橄欖樹的流浪者。

沿著長長的沙灘步道,穿過乾淨整潔的濱海社區,爬上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找到了洛佩·德·維加 3號的門牌,這個坐落於海邊山坡上的米黃色的小院,便是三毛和荷西曾今的家。世間真的有那麼多的巧合,一個來自於現代社會的亞洲文人,曾今居住在冠以文藝復興戲劇大師之名的街道。蒼天知道,三毛憐憫貧苦窮人,洛佩·德·維加歌頌底層大眾,無論是幾百年前的《羊泉鎮》還是今天的《撒哈拉的故事》都有一樣的主題。所以,兩個偉大的名字註定要在這裡相遇。

我們來到的這一天,院門依然緊閉,鄰舍5號,也就是三毛的鄰居,CANDY太太家犬吠不止,一隻小狗透過門縫,警惕地注視著陌生的客人,也彷彿提醒我們,故人已去,物是人非。

低矮的院牆,挺拔的棕櫚樹,鬱鬱蔥蔥的橄欖枝,會讓人想起海子的那句詩: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大概是個令所有文人都欣然嚮往的家,遠離浮華和喧鬧,質樸而真實。

即使不能進入,也不難想像出那一幅幅甜蜜的畫卷——在無數個夏蟲長鳴的午夜,就在這個小院里,三毛躺在荷西的懷中,仰望著漫天的繁星;在無數個夕陽西下的傍晚,就在這條門前的坡道,三毛一襲長裙,光著腳丫,牽著荷西的手,沐著晚霞走向海灘......

我們到這裡的時候是年末,那一天我們過了三次新年,先是國內的新年,7個小時以後是歐洲的新年,在電視直播里看完歐洲大陸的慶祝活動,隨著時差迎接西非的新年,我們想換成一個中文台,結果不會用遙控器,叫來服務員,服務員說你們真無聊,這大過年的居然窩在酒店裡看電視。我們說那不然怎麼地?服務員拿出地圖,給我們指了一個地方........

2013年的那個元旦,我永遠都記得,我們在軍港旁邊,聽著大大小小的船隻,軍艦一起鳴笛,然後看著漫天的煙火,跨入了新年。

在布達佩斯找蔡依琳歌里的馬德里——

你才知道,原來初中時班上那些腦殘粉根本不知道MV里放的是什麼就開始粉。

找鏈子橋,在夜晚的鏈子橋頭,被東歐的J女追著滿街跑,被假警察以查毒的名義扣留,均已兜里只有幾個硬幣為由化險為夷,好在他們不懂相機。

這裡是維也納,這裡有準點的公交,有不查票卻也沒人逃票的地鐵,有流淌的多瑙河,有茜茜公主,有金色大廳與愛樂樂團。最重要的是,這裡有藝術,滋養過一個龐大的帝國,滋養著整個歐洲。

美泉宮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山坡,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維也納。很多情侶在這裡沐著晚風,看太陽落山。

如果不是在霍夫堡王宮買了本介紹茜茜公主的書來看,我或許一輩子都不知道她年輕的時候是有多麼的美貌而任性,而弗朗茨皇帝又是至始至終對他無限的寵愛和專一,以至於是用愛一手打造了一個新時代叛逆女性的形象——

弗朗茨皇帝的辦公室就靠在茜茜公主房間旁邊,要進門還要按一下門鈴。弗朗茨自己的卧室非常簡樸,而茜茜公主的房間,僅是浴室更衣間四壁,都被精心繪製得像伊甸園。霍夫堡王宮裡弗朗茨的房間分別是接見廳、會議室、辦公室、卧室,而旁邊的茜茜公主的房間卻是卧室、化妝間與健身房、浴室、更衣間。在中國,歷朝歷代,沒有哪一個王后妃子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

弗朗茨的辦公桌上赫然擺放著自己妻子的巨幅畫像,而茜茜公主的房間里則掛著自己偶像雪萊的照片。

茜茜結婚,生子,旅行,弗朗茨還要專門為她打造瓷器,她喜歡海豚,就在杯子上雕刻海豚。

茜茜不喜歡應酬交際,也不相夫教子,晚年時坐著皇家遊艇和專門改造過的專列到處遊玩散心,也是在遊玩的時候被刺殺的。

此後弗朗茨皇帝終身未娶,為了維護茜茜的良好形象,他甚至動用宣傳機器把她塑造成一個近乎完美的童話。

在深宮中,茜茜公主是不幸的,但無疑也是是幸運的,和電影上的那麼不一樣。

如果不是親自聽一次維也納的音樂,肯能永遠都不能體會什麼叫藝術。

小時候,每年都會看央視轉播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對於約翰?施特勞斯、莫扎特、貝多芬早已是耳熟能詳。記得每次央視轉播新年音樂會的圓舞曲的時候,都會有舞蹈演員穿著西式古裝,在美泉宮花園和宮殿里翩翩起舞的場景。而金色大廳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高雅藝術的符號。

到達維也納的時候,是四月,已經過了新年音樂會的時節,金色大廳被包場上演「中國夢」,而國家藝術館在修整。

參觀霍夫堡王宮時,遇到大門口有推銷小劇場門票的,看著並不太貴,就買下了。因為很多窮游網上都說,到了維也納一定要去金色大廳,而小劇場都是騙子,所以我並沒有報太大希望,只覺得既然隨緣,就順便感受一下吧。

入夜,我們進入了國家圖書館對面這座已經具有百年歷史的小音樂廳,沒想到裡面已經是人山人海。客人們彬彬有禮地排隊,寄存衣物,安安靜靜的就坐,一群大叔大媽,卻像小孩子排隊等著發餅乾一樣。

演出分上下兩場,上場是莫扎特作品選奏,下場是施特勞斯作品選奏。

首席小提琴是個年輕女孩,年紀不大卻非常自信,當她的弓一放在弦上,發出的第一聲音響就充滿了爆發力和活力。這個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隻長笛,一座鋼琴組成的古典弦樂四重奏樂隊,雖然沒有辦法演繹金色大廳交響樂團的氣勢,卻散發著室內樂獨有的清新,恰到好處的空間和共鳴,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是當年弗朗茨皇帝、瑪利亞?特蕾莎女王等人享受的維度。

唱《費加羅的婚禮》選段的演員是個年輕人,沒有歌劇演員豐腴的身材,沒有大師們老成持重的外貌,因此當她彪高音的時候,我狠狠地捏了把汗,觀眾也屏息凝神,可她飽滿,圓潤的歌喉,很快就證明了自己專業的水準,贏得了滿堂喝彩和持久的掌聲。

猶如維也納所有音樂會的傳統,常常以《藍色多瑙河》、《拉德斯基進行曲》壓軸。多瑙河靜靜流過以後,拉德斯基將軍踩著歡快激昂的節奏走來,大家跟著旋律鼓起掌來,觀眾與樂隊水乳交融。進入尾聲,觀眾們紛紛起立,擁抱和問候自己身邊的人,此時無論一見如故還是萍水相逢,都在樂聲中化為親朋手足。

薩爾茨堡。

當時下著四月的綿綿春雨,我們看錯了地圖,找到一個路人問路,這個奧地利老頭本來是在自家門口溜達的,結果硬是冒著雨送我們走了二十分鐘到酒店,然後又熱心的給我們說去車站怎麼走,去博物館怎麼走,最後冒著雨一個人回家。

這是一座憑藉音樂久負盛名的低調小鎮,如果你深愛莫扎特,你就會知道糧食大街9號,如果你傾慕卡拉揚,就會知道薩爾茨堡音樂節,如果你看過音樂之聲,唱過哆來咪,就會知道福壽城堡,儂山修道院,月亮灣.......

在儂山修道院坐下來,聽一曲管風琴——

這個時候,只有自己,和神明溝通。

作為薩爾茨堡的市政府,這裡竟然沒有任何崗亭,任何門衛,遊人們穿過院子,市長還站在二樓窗戶上熱情招呼。曾經的電影里,音樂教師和孩子們就在這裡跳階梯。

拜訪懸崖上的古鎮,日本動畫片《空之音》的取景地——

傍晚到午夜,在巴塞羅那遊盪——

吃飯的時候,老闆很熱情,聊了很多,這裡沒有人把你當做外國人.......

埃斯科里亞爾,池塘里白天鵝在棲息,教堂里唱詩班的孩子在練習,新娘和他父親乘坐著一輛老車,來這裡和新郎相聚,在眾人艷羨的目光和嘖嘖讚歎中步入禮堂,參加婚禮。

春天的時候,做一盒便當,到公園裡划船踏青——

或者在小鎮的城鎮中心,慵懶的曬太陽——

在冰雪即將消融的日子裡進山——

泡酒吧,看一場群魔亂舞的演唱會——

然後在深夜回家的路上,被非洲好兄弟以要煙的名義摸了手機。

在夏至未至的時候登高待落日——

去世界山最危險的燒烤店,位於蘭薩羅特島TIMAFAYA火山口的惡魔餐廳吃火山烤雞

小時候看正大綜藝,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美,小時候看《行者無疆》,覺得余秋雨是在裝逼。大學時看大國崛起,開始感到心潮澎湃,彷彿自己想變成岩倉,去體驗始驚,次醉,終狂的過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要麼是發達,文明,美麗,井然有序,要麼是新鮮,奇特,聞所未聞,每走一步,都會給生命增加一份特殊的意義。

有人說,要出來,必須要有很多很多的錢,我覺得不盡然,讀書,教書,外派,打工,國際志願者,其實,僅僅是走出來,並不難,難的是,面對孤獨,流浪,或許從此就會失去一種安定的生活方式,偏離安全的生活軌跡。

其實當初我走出來,是為了留住自己心愛之人,為了求學,求資本,尋覓一個好點的工作,賺一份高薪點的工資,記得剛剛出來的時候,她的照片就是手機的屏保,手機每晚不是在枕頭底下就是在胸口。初到國外,根本沒有任何興緻去欣賞風景,一心一意想的都是怎麼早點完成任務,趕快回家。

直到有一天自己被一個人丟在國外,直到自己回國的時候看到物慾和壓力是怎樣改變人生,改變愛情,改變別人,改變自己。

剛開始,我以為自己失去了一個人,就是失去了整個世界,而事實恰恰相反,失去了一個人,得到的是整個世界。領悟的過程是痛哭的,剛開始很傷心,然後開始慢慢的釋然,就像是破繭和涅槃。

在流浪的過程中,第一次以無牽無掛,不抱有任何奢望和僥倖心理的來看外面的世界。突然感覺,這個世界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熟悉,自己的人生變得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自由,再沒有任何人或者事可以束縛住自己的眼界和思維的維度與方向。

身在異鄉為異客,有時會想,外面的這些人,他們除了工作,還享有家門前的那塊很大的草坪,享有這個世界對人應有的最大的尊重,享有社區後面那一片很大的森林或者海灘,享有路人一個面帶微笑的問候,享有一年中長長的假期,還有各種發揮自己個性或者怪癖的空間,但是,這些,都不可能是我這輩子有限的努力,就可以立刻換來的生活。有時也會想,外面這些人,他們除了生存在今天,還要考慮自己怎麼繼續平安的走進明天。於是就在羨慕和憐憫之間,尋找一種使自己平和的臨界。

走的地方越多,人越淡定,我總是想起肖申克的救贖里,安迪被關禁閉以後,獄友問他,這麼半個月你怎麼過的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

我有莫扎特(在腦子裡)。

也想起了余秋雨的《荷蘭水》里,那個江浙老太太臨死前念念不忘要喝一口荷蘭水才能咽氣的情節。

見過如意與不如意,理想與現實,好與壞,窮與富,美與丑,明與暗越多,自己人生的調色板變得無限寬。當有一天大雨滂沱,流離失所的時候,這些經歷,將支撐我坦然面對一切將要到來的,或是考驗,或是審判,或是挑戰。

凌晨十二點的史基浦機場漸漸從喧囂變得安靜,幾波深夜到達的遊客匆匆走出廊橋,穿過通道,又消失在了大廳的盡頭。巨大的玻璃落地窗外,阿姆斯特丹在深邃的夜色中沉睡,星星點點的燈火,像搖晃的燭光。

你背著行囊,剛剛結束了十多個小時的顛簸。

飛躍長江,跨國黃河,俯瞰大沙漠,翻越高加索,遙望伏爾加,繞過斯堪的納維亞,在風車和雛菊花海帶來的驚喜中降落。

站在這寬敞的候機大廳,站在白天人來人往,此時冷冷清清的十字路口,又尋找著下一個方向。

異國發達優越漂亮文明的痕迹像畫冊般,在腦海中翻過,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家鄉的懷念,至此開始此消彼長。

而眼下,吸引人的不是免稅店花花綠綠的店招和酒吧櫃檯上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Bebida,你更想找一張面對窗外最好風景,能夠舒展身體躺下的座位,泡一杯熱茶暖暖手,然後舒舒服服的睡一覺。

閉上眼的那一刻,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在首都機場,推著兩個巨大的行李箱,背著一個鼓鼓的行囊,拭去眼角不由自主溢出的淚水,揮手告別在安檢門外翹首張望的老父慈母,獨自一個人走向遠方;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看不懂標識牌,找不著方向,租不起酒店,睡在廁所外的地板上;

你想起了幾年前,打開行李箱,看到媽媽偷偷塞進去的你最愛吃的點心或者調料,眼淚打濕了眼眶;

你想起了幾年前,聽老師講第一節課,一個字都不懂,又急又怕;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在空空蕩蕩的圖書館熬夜,聽得見時鐘滴答在大廳里回蕩;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深夜不眠,隔著時差打長話,深怕信號不好或者話費不足,說不完想說的話;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在除夕之夜隔著千山萬水倒計時,吃自己包的水餃,想念媽媽做的菜的味道;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站在商店的櫥窗前,看到一隻手錶一台相機一套衣服是那麼令人心儀又價格公道,可數一數包里那幾張紙,想想父母的辛勞,又像小孩子咽口水一般,吞下那個願望;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在某個最最孤獨的時刻,收到初戀的簡訊:「對不起,我們分手吧。」眼前天旋地轉,心中一片凄涼;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帶著傷口洗盤子,頂著冷風送報紙,撅著屁股搽地板,捏著鼻子倒垃圾,發著高燒卸貨,扛著箱子上閣樓;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泡吧,第一次醉酒,第一次犯規,第一次粗口,第一次開車環遊,第一次徒步流浪。

你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穿上學士袍,在鮮花和掌聲中接過那隻很輕,卻又很重的捲軸,歡喜的淚滴打濕寫著自己名字的紙張......

有人覺得,打著747這樣的飛的,在全世界跑來跑去很幸福,或許是這樣。

有人覺得,使著金銀刀叉,吃著黃油麵包,喝著咖啡紅酒很幸福,或許是這樣。

有人覺得,國內要什麼有什麼,跑出去花錢花時間不划算,或許是這樣。

有人覺得,在外面只吃喝玩樂,或許是這樣。

你需要家,需要愛,但是不敢想,不能要;

你怕孤獨,怕寂寞,但是不能說,沒人聽;

你做不好,熬不住,但是不可退,只能進。

這苦,你知道,我知道,沒有走上這條流浪之路的人,永遠不知道。

開著車走在街上,看著街邊農民小夥子赤膊短褲,蹬著電瓶車,姑娘秀髮披肩,一臉幸福的靠在他肩上。真的是好羨慕,羨慕他們這或許窘迫平淡,但是穩定安逸的幸福。

看到一起長大的小學同學,抱著眯眯眼的小孩,真的是好羨慕,羨慕他們或許忙碌辛苦,但是充實愉快的天倫之樂。

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兩年,也許是四年,也許是六年......

當年你出去時家門口的那顆碗口粗的小樹,現在已經和樓房一樣高;

當年你出去時那些朋友和玩伴,現在已經各自奔天涯;

當年你出去時心怡的女孩子,現在已經為人妻,為人母;

當年你出去時父母鬢角的青絲現已成霜。

這時間和空間的流浪,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當初鼓勵我們走出去的那個人,那件事,那個目標,或許早已變樣,或許我們早已迷失了方向。再看看前面,看看後面,我們卻已經沒有選擇。

人的一生,就是來體驗這個世界的,只要真的體驗過了,不見得一定要擁有,不見得一定要永恆,因為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也沒有什麼是不變的,或許渡此一生的整個過程,就是在時空里流浪,在尋找一個答案。

如果你,還在漂著,

那就讓我們

一起向前,

那就讓我們

一起浪跡天涯。

外面的世界 - 知乎專欄


3年前辭職去旅行,23歲,年輕氣盛,什麼都沒想,也不想什麼時候回來,就是簡單的,想看看這個世界。

現在27歲剛過,收入是我23歲時的10倍, 遠高於那些當時職位比我高的同事。當時他們笑話我說我什麼都不懂,說我情緒化。但是現在我證明了自己可以走的更好。

那場旅行依舊是我記憶里最好的回憶之一,徹底讓我變得有信心,更獨立,雖然今後各種跌跤,但都和自己說那時候都過來了,現在還怕什麼。

當時路上認識的小夥伴到現在大多數還在路上飄著,回不來了,接受不了現實社會中的虛偽狡詐,我算是過的最正常的,天天辦公室政治和老闆鬥智斗勇,也很少和人提我的那份過往,但是我知道那份經歷給了我力量。

我認為我真正心裡開始獨立和有自信是那時候開始的,有了負面情緒也更知道怎麼處理。有時候從寫字樓抬頭回想起以前會覺得從來沒出過一樣,有時候和被人介紹的男生聊起我的經歷,很多人都帶著笑話,或者不屑,或者敬畏覺得hold 不住我,那麼我的故事也不再值得你讀。

對公司同事從來不談,只是輕描淡寫帶過。

所以,好的旅行,是把你帶回來,而不是把你帶走。


這個世界哪裡環遊得完。

這個世界一直在等待去懂它探索它愛它的勇者,而不是只此一游就沾沾自喜的遊客。

他等待的是三毛,不是貓力。

這個世界比你想像的要大,比你想像的要小。

這個世界你要去的不僅是那些地點,更是人們的心。是去結交友人、住在當地居民家裡、是一住至少一年半載,不是在鏡頭前比劃著cheese、回賓館篩選滿意的照片。

把環遊世界作為人生目標的孩子,是不懂該如何去熱愛人生吧。最後也許他們去了,他們倆手一攤,哎,原來世界不過是這般嘛。還不如吃樓下的煎餅果子。


在香港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人 有趣又有為

他大學學的是心理學專業 畢業了以後在新加坡待了兩年 做心理醫生 當時是每個小時2000人民幣

但是他後來放棄了這份看起來不錯的高薪職業 因為覺得

每年7天的假期 還有無數的壓力 他說這不是他想要的 他去環遊世界了 儘管一環遊就是兩年 可是心態卻似乎變了

回來後 他去了香港發展 且決心從基層做起 就這樣 他去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排名第95的英國某保險公司 我都不相信能有那麼凄凄慘慘兮兮的 他上半年一個保單都沒有簽到 一個都沒有!!!

但他還是待在那裡 可是他這半年並不是一事無成 聽說當時都快把黃頁背下來了

下半年 他有了底 加上通過不斷積累人脈 輕鬆的以每個月增長巨多的保單數量成為銷售第一名

之後。

不斷的躍 現在是亞太地區的CEO 且是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總裁 當時33歲

有自己的遊艇 正準備買直升機 別墅車更不用說了 都是hk能見到的最好的

後來他於我分享了他當年的dream或者說是標準

1.收入無上限 2. 放假不受限 3.我忘了...(捂臉)

現在他每年都可以有幾個月隨意旅遊或者就是放鬆 他覺得很舒服因為總算是達到了他自己給自己的理想設定

這個事例也只是個特殊 不認為環遊世界對每個人都有這麼大的效應

也可能輕微跑題 不清楚他當時是否懷有一定的積蓄了

但是重要的一點是先要讀萬卷書 才能去行萬里路 「不然也只是當郵差而已」

我覺得吧 有時候冒險一次 不安於現狀 也挺好的


你的一生都是用來遊覽,而景色上的遊覽只佔人生中很小的一塊而已。別為了一個球形的世界,而丟失了自己的整個宇宙。


我去了幾十個國家,現在回來還是做PPT啊!


海賊王還沒更新完呢!!!我怎麼知道路飛還要幹嘛?!!!!!


我出生於內地人口不過10萬的小鄉鎮,獨生子,父母都是鎮上的普通公務員,我花光了父母留給我買房子付首付的錢,在日本讀了一個經濟學博士,讀博三年期間,我積极參加學校的各種交流項目,在韓國交流了一個月,又在德國交換了半年。因為在德國的半年時間裡沒有導師管,我在巴黎住了半個月,在巴塞羅那住了一個星期,義大利,荷蘭,瑞士,比利時等周邊都玩遍了。現在已經拿到了日本的博士學位,正在國內找工作,希望能夠通過高校的人才引進計劃,拿到國家的海歸待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準備在下個月去美國波士頓參加經濟學年會(因為國內很多高校都把參加這個會議的招聘會當成了申請國家海歸待遇的必要步驟),順便逛一下波士頓,紐約,華盛頓。

答主非學霸,本科211,碩士985,成績中等,在留學期間也打了一陣子工,但是整體下來還是花了家裡20萬左右,未來買房買車都得靠自己從零開始了。我知道自己這種行為其實很不孝,爸媽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自己卻拿來瘋狂地環遊世界。所以,在旅行的過程中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減少開銷,住,基本上都是最便宜的青旅,吃,大部分都是在超市解決的。在我的歐洲之行快結束的時候,為了省錢和節省時間搭,我選擇在火車站過夜,結果電腦,錢包,相機,護照全部被搶。最後,多虧了當地好心的留學生朋友收留了我,讓我有地方可以住,可以在機票的有效期內申請到旅行證回到了祖國(再次感謝這位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但是,我不後悔,每次回想起來當時面臨日本311地震自己還毅然決然去日本留學的決心和勇氣,反而充滿了感激。我不僅實現了自己從小環遊世界的夢想,也告別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狹隘與幼稚,越來越清楚地了解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平凡。世界很大,真的很大,世界大到你的快樂,你的悲傷,你的喜怒哀樂其實都不重要,至少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我永遠也忘不了自己被搶的那個夜晚,我不怪搶我的人,我只怪自己不小心,我天真以為自己是幸運的,不該情況就「應該」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事後回想起來,要是那天晚上我稍微有一點點反抗,可能現在的我也會不復存在了,這個世界不會有任何嘆息,我的朋友終將習慣我的離去,只留下我的父母在無盡地悲傷。我終於明白了,你的存在對於這個世界可能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對於你的家人,你就是他們的全部意義。

所以,現在我希望自己能夠順利地找到工作,腳踏實地地賺錢養家,趁爸媽還年輕,我來當導遊,帶他們去看一看這個廣闊而又美麗的世界
:)


利用學習和工作遊歷了亞歐非、南北美及大洋洲近40個國家。其中在南歐當地人家被照料獎學金留學了一個暑假、在中東做空姐飛了世界各地將近兩年。

背景

十多年前剛大學畢業的我在外企本來有份很被同期生羨慕的工作。穩定、待遇優厚、前途晉陞空間明確,自己開始也很滿意。短短几年後,可能是受公司里諸多外籍高層優越的生活方式和開闊的眼界影響,我越來越不滿足於確定的未來軌跡,強烈憧憬留學或駐紮海外的經歷。但經過一番評估,我還是覺得自費幾十萬留學的投資回報不確定性太大,便開始琢磨怎麼被公派。於是付諸行動申請過聯合國工作、研究過怎樣成為外交官、跟外籍最大老闆爭取過被派駐海外的機會等等,結果白忙活一場。

南歐短期留學

7年前意外得到業餘學的小語種的短期留學獎學金,第一次來到嚮往的歐洲,暑期學習+利用周末旅行。同學十幾人,來自英、德、瑞士、希臘、蘇格蘭和美國,希臘姑娘特漂亮聰明沒事兒老提問影響老師的教學進度這事兒讓我耿耿於懷。老師很愛中國人,同學對我都充滿好奇,八成是他們來自歐洲小型城鎮的緣故,當地中國留學生少吧。那會兒我每天下了課先回家睡下午覺,然後跟flatmate一波蘭姑娘吃著冰激凌甜筒逛街,隨時都會有當地帥哥打招呼讚美搭訕邀約出行甚至我一人在路上他們也不吝惜熱情讚美,感覺倍兒真誠絕不猥瑣,這實在讓當時的我受寵若驚,北京從小到大這麼多年從沒受過如此禮遇。周末不去遠遊的時候我倆就在家步行二十分鐘開外的地中海灘穿著比基尼游泳曬太陽。熱情如暖陽、激情澎湃似海洋、輕鬆悠閑度假般的愜意的當地生活方式給我了很大衝擊,由衷感嘆這是完全另一種人生。

歐洲工作考察

短暫的暑期留學結束後,我回國繼續嚮往著探索這個世界。

恰巧有一家歐洲私企尋求在中國的商機,在skype上問我有沒興趣做他們在中國的聯絡人及翻譯。一拍即合後,我上班之餘就幫這家公司在中國尋找潛在合作夥伴。很幸運,在聯繫的幾家中國公司中,有一家積極回應了我,這樣僅僅一年後,我又飛去歐洲,帶著中國老總考察了那家歐企。順帶著帶著我媽媽以及中國老總和他太太深度遊了瑞士,淺度觀光了巴黎柏林巴塞羅那。全程機票及4星5星級酒店都由兩方企業支付。很夠意思。

帶薪週遊世界的工作

回到外企辦公室的常規工作,我有些坐不住了。當時薪水已經跟不上物價房價的漲幅,高層職位依舊被外籍佔據著,於是想就職海外的念想又「死灰復燃」了。這樣,5年前我到了基地位於中東的一家航空公司做了空乘,遊歷了亞歐非、南北美及大洋洲近40個國家。雖然去過世界上大部分主要的商業、觀光城市,但我想說,真正讓我深有感觸的,還是最初在歐洲住下、生活、學習的那個暑假。其餘的更像是走馬觀花。開始的確感覺很精彩(比如想做頭髮了申請飛韓國,想吃烤肉了申請飛巴西,旅途遇見各種跨界的有趣的人和事),但這種精彩的邊際效應遞減也是神速,飛來飛去的生活持續了一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些疲憊和厭倦了。畢竟這個職業對於過去10年當慣了「甲方」的我實在有些勉為其難也缺乏長久的吸引力。雖然完成了週遊世界的夢想,但我越發覺得,跟誰同行與誰分享比去哪裡對彼時的我來說更重要。

游世界後的生活

現在我又回到了外企,但心裡沒了曾經的各種不安定念想和憤世嫉俗。在20多歲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夢想全力以赴爭取過,也幸運的得到了回報,此時的我,回到了家人身邊的我覺得心裡特別踏實。歐美經濟持續不景氣下,回到北京雖然車堵地鐵擠空氣差,但我深深感觸到的卻是這片熱土的勃勃生機和商業的繁榮。

回國後這2年多,我工作上很知足,很少抱怨(心態變了,很愛上班);生活中更注重力所能及的品質提升和細節的享受,比如盡量吃有機天然食品、每天早上煮咖啡、晚上自己調個雞尾酒、天氣一好就去公園跑步、平時規律健身、家務盡量簡化用掃地擦地機器人、堵車等候的時間用來看書、新聞會對比著BBCCNNNHK而不僅憑一家之言下結論。博採眾長的生活習慣和觀點使我生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更寬容,內心更平靜。

比起周圍朋友對周遊列國的興緻盎然,現在的我還是對看書更有興緻。


走過三大洲100多座城市,包括北美、歐洲、東南亞、中東和國內大部分省份。離環遊世界還差得遠,但算是這一生不斷追逐的夢想。

現在過著平淡的生活,像來到這個大都市千千萬萬的年輕人一樣擠公交、擠地鐵、在電腦前處理做不完的工作,周而復始。

有的人說,走的地方越多,心越是不能安定。但對我來說,卻完全相反----看過那麼多風景,經歷那麼多事,認識那麼多人,反而讓自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生命大多數時是平淡無奇」的本質。

在安靜的夜晚,偶爾還能記得在日內瓦湖畔盧梭塑像前久久駐足;在慕尼黑的小酒館遇到的拜仁球迷;在泰晤士南岸的晚風中聽街頭藝人唱Tears in Heaven;在愛爾蘭牽著馬去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南加州陽光明媚的海灘散步;在溫哥華的海岸線騎車;在西雅圖膜拜nirvana;在迪拜夜晚的沙漠里躺著看滿天繁星;在曼谷誤打誤撞進入一個小寺廟和本地人一起誦經;在寒冬臘月踏著紹興的青石板路;在拉薩朝聖......

對於這些經歷,只有心存感恩。自己並非是富二代官二代,卻能幸運地在25歲前得以看看這個巨大的世界。

現在工作賺錢的目的也便是為了支撐這顆文藝裝逼的玻璃心吧哈哈。


獨自旅行,我說的是深度游,以及在海外生活的經歷,改變的最多的是一個人的見識和生存能力。

在埃及經歷了革命,示威遊行。在以色列見識了導彈在空中被攔截的絢爛,同時剛好錯過了一台後來發生了自殺爆炸襲擊的巴士。與心愛的人在撒哈拉沙漠中露營,被精靈般的沙漠長耳狐狸群團團圍住,一起欣賞滿天繁星。與毒販朋友在墨爾本地下酒吧里磕了葯狂hi至失憶。被一起訓練的小夥伴邀請去參加地下拳賽KO了一個85公斤級鬼佬,然後自己被下一輪對手放倒。在倫敦走垃圾通道溜進了一家巨昂貴的夜店,然後被陌生女子帶回家。獨自跑去蘇格蘭尋找尼斯湖水怪,結果水怪沒找到卻錯過了末班回城巴士,只能在路邊揚招,搭了陌生人的順風車回城。為了實現走陸路從歐洲回國的愚蠢想法,硬是在冬天搭乘了西伯利亞火車線,在火車上呆了7天7夜,中途下車一次,去了貝加爾湖體驗了零下30度的戶外。

這些只是我旅行體驗的冰山一角。

在經歷了這些以後,現在在國內,有種「一切都是浮雲」的感覺。但許多時候又可以一陣見血地看到問題,尤其是政府的問題,西方制度看多了,有些時候國內的制度的確非常令人討厭。比如facebook, youtube 和 google 被封,這對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但人還是要向現實妥協的。但偏偏我又無法適應朝九晚五為別人打工的生活,於是只能將興趣轉化為事業——現在我全職做跑酷。請看我的另一篇回答: 職業跑酷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 Sir.Martino 的回答

當時居然沒上圖,趕緊補。

暫時就放這些吧。


佐藤謙一先生以前寫的一段話,覺得很有道理。

-

你沒有在前行,也沒有什麼非看不可的風景。你剛好看到了,又剛好往那裏走,你便謂

之「前行」了。

此生一世界,由東至西也好,由西往東也好;由山至水也好,由水入山也好,無論怎麼

走,難道有個首尾之分?既無首尾先後之分,又何來「前行」?即便企定一處百千年,萬物

世間也瞬息而驟變,怎會是「相同的風景」?

人生境界,無高低之分,無前後之別。佛性本源,始終都在那裏,無有前後上下。玄妙

寂然,無動無靜。

-


強行答題了。

你說環球回來生活會變得更好?我很難去回答這個問題。甚至,我的生活軌跡從沒因環球變化過。

個人感悟,我覺得環球的那段時光,我的身心都非常愉悅和暢快。已經在美麗絢爛的世界中忘記了自己,我就像海綿一樣不停的吸收營養,越變越大,可怎麼都吃不飽,變得越來越饑渴。是的,看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的無知。我不停的旅行記錄,想吃下整個地球。

回來後,首先我迸發出了強烈的傾訴願望,用兩個月的時間洋洋洒洒寫了十萬餘字的感悟小說。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通通記錄在其中,真可謂廢寢忘食。父母都非常不理解,你不能每天寫一點點嗎?你不能不寫嗎?又不是作業。不能!我真的是憋不住了,我積攢了太多太多不吐不快。

其次,不斷得感悟到人生的意義,我開始更加珍惜曾經擁有的,變得越來越敏感了。以前我真的什麼概念都沒有。比如,我會去摸一下那堵牆,哦,原來牆面是粗糙的顆粒狀質感,是這樣的牆,是堅硬的。以前我常走過卻從來沒有去真實的觸碰過。這就是我所在世界的牆啊。我去問我身邊的長者,人生的意義,聽每個人不同的回答。我去圖書館找書夯實我的見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繼續讀萬卷書…

也只有去過遠方才能真切體會到自己擁有的是幸福。看過太多人間疾苦,自己經歷的磨難簡直不值一提。那些生離死別眾叛親離妻離子散與被凡塵瑣事折磨的紅塵霓裳才是最煎熬。那些人的願望是那麼渺小,可對他們而言卻又如此奢侈得望塵莫及。

可是我們呢?身在福中幾多抱怨,沒有扔進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去經歷過驚濤駭浪,蜻蜓點水也能讓心湖的漣漪久久不得平。

然後,那段時光是我人生最滿足的時刻。空前的感到滿足。在盆友中成為異類。大家會覺得我怎麼心態如此好到難以想像。因為觸碰了世界啊。心裡裝了星辰大海,在看現實什麼不是雞毛蒜皮?人生苦短也只是歷史塵埃。我覺得自己異常超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無所謂衣食住行和興衰容辱,好像在空中望人間萬象,皆與自己無關。

但這段時光並未持續太久。餘溫散盡,我又變回了從前的自己。當然見識和思想境界都提升,但我終究還是要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繼續前行,這裡有地方特色,適者生存。

我甚至很快就忘了我曾經懷抱世界,除非是有人談論起來。當然會有人問,啊,你可是環遊世界的。啥啥地方怎麼樣?啥啥城市又如何?有時候我會說,有時候我沉默。每個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到美國紐約,你在東上區和你在時代廣場看到的是完全兩個世界。就算環遊,你環遊和我環遊完全也是兩個概念,就算一樣,彼此的感悟也有太多不同。

人生經歷,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些閱歷和經驗只是自己最懂,這也是我那十萬字文只給一個懂我的人看過一樣。

環遊里認識的朋友有的拍照了,有的連照片都沒有。他們的故事非常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中,有些甚至每個人就是一本小說一般精彩的人生故事。有些偶聯繫,有些失聯,有些想聯繫卻沒有理由。他們對我有很多觸動,人生觀價值觀。每每想起一個個都浮現眼前,歷歷在目。

偶爾,朋友會笑我。你要比我們看得開,你可是環球過的。事實上,進入環球圈,誰沒環過一次球,劉總都環了三次了。最早,我是被朱兆瑞8000美金環遊世界吸引。真到我自己環一晃也多年了。

人生啊,我確實在仰望天上的明星和踐行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但凡人終究是凡人,弱水三千,也就能飲一瓢;短短數十載也就能計較些名利得失了。世界很大啊,可我也就睡一張床,吃一個胃的飯。

最後,也曾經有實用主義者笑話我,環球沒有對我生活起到任何實質性幫助,白環了。確實有些人環球遇見真愛,談成生意,結交王子公主,和偶像合影,事業愛情人脈關係,再不濟寫寫軟文報銷旅費。

我從來不這麼認為。人生的意義不能用功利和實用主義去丈量。我很感激我有這麼一段時光,心無旁益,見識天地,星辰大海,納入胸懷。在我最年輕的時候,在我最會思考和最願意感悟的時候,見識到了世界的美好。

我知道自己還會遇見很多困難,人生苦短,道阻且長。但不管經歷什麼,我都感激上蒼給我生命,讓我能有機會活在人間,體驗生活,感知世界。

天地遼闊,千姿百態。環球讓我知道,生命可以那麼豐富多彩,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世界可以這麼也可以那麼轉。沒什麼是不可能的,也沒什麼能真正束縛人的。


高二結束出國,在多倫多郊區的小鎮讀了一年高三,在溫哥華呆了五年讀本科,來美國讀了兩年研究生,現在在矽谷當著傳說中的攻城獅。。。

讀書的時候很省錢。用十年前二線城市的物價和那時過7的匯率比,連一杯咖啡都是奢侈品。窮游過加拿大和美國大多數的景點,20多刀的小旅館真的不是多數文藝青年描述中的那樣陽春白雪,有錢還是住個一百刀左右的連鎖旅館比較安心。

也曾隨父母去過北歐,日本,韓國,所以姑且湊合能算環了個球吧。一直覺得只有生活才是了解一個國家風情的真正方式,人們的喜怒哀樂,城市的美麗與醜惡。而旅遊往往展示的都是好的那一面。大多數的朋友都比我去過更多的地方,有的人會花一年的學費去歐洲土豪一個月,有的人會去歐洲讀書然後每周末窮游各個國家。沒聽說有人回來後就脫胎換骨的,最多就是認識了新的男朋友開始了新的感情生活。大多數的情況下,你還是那個你,平凡而普通。

改變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經歷的種種只不過是個誘餌而已。

一直沒覺得平平淡淡的茶米油鹽朝九晚五有什麼不好。人生在世其實 就是為了活的開心,過得幸福。在你羨慕別人擁有豪車美女的時候,人家也在嫉妒著你家庭和睦,沒有小三插足父母離異,在你羨慕著別人山珍海味的時候,你的粗茶淡飯說不定更是別人的朝思暮想。努力生活,感恩自己現有的生活,想想現在還有多少人過得沒有自己好。至少你還四肢健全,身體健康。

本科時一起合租兩年的師哥多年沒有再聯繫,剛聽說他一個人去潛水出了意外,還在昏迷中,一下子覺得世事無常。希望他一切平安。

可能安於平淡,更加堅強與勇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看過了無數路邊的風景真正能夠帶來的吧。只有在孤獨中才能發現那個真實的自己,那個心底里還未曾暗淡的夢想之光。


推薦閱讀:

如何做到像古人一樣過隱居生活?
知乎上「關注你,卻從來不為你點贊」的人是怎樣的心態?
基督教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耶穌青年會調查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刷牙的?
如何挑選一款送給父母的禮物?

TAG:生活 | 旅行 | 環球旅行 | 環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