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醫養結合、健康管理與房地產項目結合?
健康、養老和住房是我國人民生活現實版的「三座大山」。
本人學的衛生事業管理,經常接觸醫改的政策研究,但是對將醫療和養老結合,房地產項目介入的情況了解得很少,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已經開始實踐了,效果如何?個人覺得這是以後社會民生產業一個重大的發展方向。
不知研究養老問題的和房地產界人士對此有何看法?聽說萬通的馮侖開發「立體城市」有此類想法,不知詳細內容。
關於醫養結合的項目,我聽到過一些,在這裡我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要說的是人群定位:
醫養結合項目本質上是個商業項目,不論它包裝的多好,看上去有多公益,沒有利潤就沒人會去干這個事。從客戶定位上來說,基本上我認為高端,中高端是個大致方向,中低端和低端由於客戶消費能力實在是太弱,盈利前景不看好,除非是騙補項目,否則沒什麼商業上的吸引力。我一直不喜歡那些騙補的項目,即便是盈利較好,我也不想討論。
再其次是盈利模式:
醫養結合,往往會跟好山好水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滿足高端用戶需求。附帶產業很多,醫療、種植、旅遊、高爾夫、馬術、會議、親子、社區生活、娛樂項目。。。但最重要的,是和保險的結合。保險作為一個與消費者的紐帶,會直接引流並且實現對客戶的引導。醫養結合的產品盈利,我認為主要靠保險收入,其次是公寓出租等地產商業,再次是延伸產業。
另外有幾個關鍵點:首先是醫保的接通,沒有這個,吸引力大打折扣。如果針對高端醫療保險能夠裝入一些,那麼吸引力會更大。再次是醫療品牌的植入,必須要有一個可信賴的醫療品牌。這兩個關鍵點就是這個產品最重要的營銷核心。然後是康復服務,說實話,醫養結合真正銷售的不是「醫」,而是「養」,醫療品牌的營銷作用大於實際醫療用途,康復保健倒是真實必須的。另外,完善配套是眾多項目中往往被忽視的,如果只考慮引客後誘導消費,對於一般旅遊區來說,客戶均屬於一次性消費,沒有重複消費,但是醫養結合項目,我們希望客戶去而復返,那麼提供低成本配套就非常重要了。必須銘記,這些客戶是來生活的,不是來旅遊的,他們本來就是城市人,仰慕田園生活不代表他們能夠離開城市生活,在項目中需要配套城市化服務,讓人們有快速回歸城市生活圈的感覺。還有,考慮到客戶年齡層次,提供天倫之樂的配套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兒園、興趣班、完全可以把相關城市生活轉移過來。
其實分析過後,這就是14億人在大面積老齡化後,對未被破壞的環境資源的又一次消費。所謂的醫養結合項目,不過是把城市搬進了這個滿是污染的國家僅剩的那些秀麗風景。其本質是對稀缺自然資源的哄抬物價。
家裡人告訴我,解放前,北京市昌平小湯山是一片沼澤,這也是西邊「溫泉」「小湯山」「積水潭」等地名的由來,建國60年後,河流湖泊乾枯,那些氣候宜人,依山傍水之處都成了各種旅遊項目,醫養項目,正因為秀美江山已被破壞殆盡,這些僅剩的資源被包裝、銷售,供給那些在破壞環境一心發展經濟的人們老齡後居住。
這是個一不小心就掉隊,掉了隊就會萬劫不復的時代。這是摺疊後的中國。目前市場上養老地產、醫養地產項目更加側重地產的屬性,主要受眾是相對健康、生活能夠自理的老年人。項目定位上仍然是住房功能性的,真正提供良好服務的非常少。很多機構不但沒有專業的服務能力如護理康復,有一部分連標準服務的配備都有問題。很多機構經營不善,常年虧損,目前這類項目一般都缺乏好的服務模式,日常經營比較困難。
醫養結合推進比較好的城市有:青島,主要原因當地的醫保的政策和措施比較給力;
目前醫養結合的房地產項目比較知名的有:樂城恭和苑,保利和熹會,萬科隨園嘉樹;
樂城是國內第一批轉型做養老的,也是第一批嘗試醫養結合模式的,目前落地項目有北京雙井恭和苑,寧波慈溪恭和苑,海口恭和苑。樂城的項目做的十分紮實,目前北京雙井恭和苑配套了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醫保覆蓋!
保利和熹會的項目不太熟悉,不點評了。
萬科隨園嘉樹也是比較早的盤了,這個項目是依據日本的一個項目照搬過來的,主要還是提供養老服務配套,醫療服務基本屬於脫節的狀態。
健康管理+房地產的模式是房地產比較喜歡,但客戶不買賬的一種模式。絕大多數這種模式都沒有給客戶帶來切實的利益,只是建立個基礎的健康檔案,客戶的信息就死在那裡了,沒有隨訪沒有追蹤。
目前健康管理+房地產的有:恆大社區健康管理中心,藍卡,「房地產+健康小屋」;
恆大考慮轉型,很多恆大的項目都配套了恆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希望把健康管理作為基礎配套做進地產,但目前情況來看,效果一般。
藍卡這家公司比較有意思,主要給房地產商新的樓盤配套健康管理服務,談不上醫療服務,從實際情況來看,合作地產項目比較多,但幾乎沒有標誌性的項目,這也是由於新項目社區不成熟而導致。
「房地產+健康小屋」是一種價格低廉比較省事的模式,選個地方,招兩護士,買個健康小屋。想法挺好,給客戶測測健康指標,評估評估健康風險,但客戶很少買賬。同時健康小屋不能做慢病管理,不能診斷處理,解決不了客戶的剛性需求。
個人認為醫養結合項目要成功,有幾個要素:
1、行業的基礎是醫保和養老補貼的財政支持。目前這個階段的老人的購買力不強,國內商業保險又很弱小,如果醫保和養老補貼不到位,項目很難持續運營下去;
2、醫養結合,口號是應該是以養為主,護理為輔,但實際情況應該是以醫為主,以養為輔,特別是剛性需求的醫,單純的健康管理客戶幾乎不會買單,客戶不買單,項目也就不可持續,而剛性的醫療需求恰恰相反。提示:臨終關懷也屬於醫養結合哦。
3、找到醫養結合項目在三級分診體系里的位置,老年病醫院,老年康復醫院,康復護理院等都是比較好的定位和選擇。
目前沒有看透,有興趣的話可以了解一下綠城在烏鎮開發的養老大盤烏鎮雅園,大量的配套圍繞醫療、健康展開。
謝邀。
都是笑話,逗你玩呢。
我簡單的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在國家放寬養老產業後,醫養結合將會是未來養老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醫養結合從字面上來說就是通過醫療手段為養老產業服務。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養老機構,療養院,社區診所等等,但是它們的存在並沒有對整個養老產業帶來實際性的影響,原因就在於各種養老機構質量的參差不齊,以及資源的分散,另外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醫養信息化也是人們不能忽略的一個重點。
對醫養資源的整合變得至關重要,互聯網+的思想也是推動整個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所謂互聯網+的思想,就是要把這些線下的資源,包括健康小屋、社區診所、頤養中心、養老機構、慢病管理醫院等資源整合到一個線上平台上,通過大數據分析,將老人信息錄入統一的雲平台,實現數據共享,下到藥物種植,藥物研發,醫療設備配置,上到大數據收集,雲平台共享,APP,網站共同推進。而房地產項目融入養老產業的方式也是多元化。包括養老基地的搭建,慢病管理中心建設,社區診所配套服務,家庭健康小屋,健康培訓中心、醫院等等。
我知道的在成都市已經出現了一個平台:中國大健康創新孵化平台。這個平台是以房產項目作為基本載體,完成整條養老產業鏈從線下到線上的垂直孵化和資源整合,做到醫養結合信息化。他們有一個比較好的優勢在於,他們同上市公司,高等院校以及許多養老企業聯合,打造了一個「創、研、銷、投」的一體化服務平台。線上的中醫智慧養生雲平台、醫養結合雲平台、健康雲平台做大數據分析,線下的養老中心,種植基地,醫院,社區診所、科研機構做支撐。這樣的模式是我比較贊同的。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學校分配實習單位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後來沖著中國領先的養老地產去了烏鎮—綠城的烏鎮雅園,在這邊呆了一個多月,體會有以下幾點:
1.他們是在認真的想把養老地產做好的,這邊對於養老健康的服務是很重視,並且是佔了這邊運營的很大一部分,本人目前就在健康服務部門實習,每天都接觸業主,也感受到了他們對健康管理的需求。
2.健康管理這塊還仍是處於摸索階段,他們現階段的服務要想真正滿足業主的需求其實是完全不夠的,但至少部門經理帶領著我們實習生在內的團隊是在努力探索並希望以及已經在儘可能的滿足業主的健康需求的,之後的發展如果上面的領導還願意放手讓我們乾的話,對於健康管理與養老地產的結合我還是抱很樂觀的態度。
3.個人抱怨,為什麼實習生沒有工資 沒有餐補 生活好艱辛 倒貼錢給別人做白工 寶寶上班好累好辛苦 連餐補也沒有 還經常會加班
第3點純屬對該公司對實習生待遇的抱怨,原諒我積怨已久,但是這個團隊真心不錯~附上一枚遠去的照片
都是扯犢子的東西!燒錢!我覺得還是腳踏實地點好!社區醫院加養老院比較靠譜!
推薦閱讀:
※對於上班族有什麼好的減肥辦法?
※尖銳濕疣(光動力)三階段療法效果如何?
※百事可樂煮生薑水真的可以治感冒及咳嗽?
※熬夜上班族求如何睡得好?
※加濕器裡面放雙氧水,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