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普通話發音是否合理?

以我的母語吳語來說吧(其他方言不會說),說話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而普通話基本上四個聲調根本讀不出這樣的感覺。普通話只有刻意的去讀才能區分字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而吳語都是不經意的表現出這樣的感覺。

我覺得漢語最重要的兩個音—— 入聲和濁音;普通話都沒有。尖團音也不分。濁音渾厚低沉,入聲急促有力;普通話都沒有所以才不能表現。所以讀詩詞歌賦,普通話完全沒有方言有感情。

對比一下普通話和吳語一些字發音上的差別。

上下:普通話都是第四聲,都是感覺一個向下的音。

吳語: 上是上聲,有個向上的調;下也是上聲,但這個上聲是往下走的調。

輕重:普通話的輕基本一樣的,重的是翹舌音第四聲。

吳語: 陽上,因為有濁音,所以音低,對比輕的音一下就感覺重重的。

緩急:普通話:這個普通話連起來也有點區別,畢竟第三聲要比第二聲慢一點

吳語: 緩是上聲,一般發音時會拖一點的,急差別就大了,急是陰入,和緩一對比,很明顯了。

箭:吳語是尖音,跟普通話一比較,很能表現箭尖的這個特點。

盾:吳語是濁音,上聲,說起來有種厚實的感覺。

長話短說,就是吳語在字音和字意上的結合度比普通話好很多。普通話缺失了漢語最重要的音,表現力不行。有人說濁音和入聲不具有普遍性,不適合推廣,但我覺得翹舌音後鼻音一樣對我們來說不具有普遍性。推廣這麼多年,小孩都會了,濁音和入聲要是推廣,普及性不會差。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沒有什麼問題?


你的問題標題是「普通話的發音是否合理」;

但下面的敘述卻是「普通話古音類的取捨是否合適」;

不過你實際的意圖是「你是否支持我的方言做國語的基礎方言音系」。

我真沒法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好意思。


大陸普通話有沒有可能恢復入聲、尖團、濁音?

這個問題里 @張冬磊 先生等人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

還請參考以下這些問題:

「四川話只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話」是真的么?

普通話現在如此普及,孩子們從小學習普通話,方言的發音和辭彙都面臨著失傳的危險,有沒有必要保護方言?又如何保護方言?

既然粵語、閩語等較近古漢語,為何普通話卻以北京話為基礎?

為什麼普通話(國語)以官話為方言基礎?粵語和閩語不是更有海外影響力么?

為何粵語與普通話的矛盾愈發激烈?


本來我是不太想攪這攤渾水的……但是實在是被某些經常在我耳邊嗡嗡來嗡嗡去的吳語愛好者折騰得夠嗆,所以還不如一刀兩斷的好。

利益相關,如果這也有利益的話:母語是北京官話和普通話的雜合(也就是說普通話帶比較明顯的京音);祖籍是溫州的;會說一點上海話,一點,不多,在香港曾經騙倒過上海老太;會說比較多的廣東話,入聲可以發得很標準。

首先題主需要明白一點:國語/普通話的最大作用並非是保留中古語音,而是進行共同交流,所以相對來說,更多地需要顧及到全國共有的語音,而不能因為「這個音比較古老/比較形象/比較具有特殊意義」而保留它

其實以官話變體作為國語/普通話基準語音的說法剛好很符合所謂「民主」的呼聲誒!你們不覺得這就是標準的少數服從多數么!還是說官話的人多!

而選定京師語音……哎我每次都想說這句話算了這個首都大不了我們不要了你搬蘇州去吧求你們了。清中葉時即有類似於「推廣普通話」的說法了,而因為北京久為帝都,所以語音直接往京師靠攏。這點在民國初審定國語方案的時候也是有著類似的考慮,所以這多少算是個「歷史遺留問題」,不是誰心血來潮往地圖上隨手按個大頭針說「我們就把這裡作為基準方言了」就可以的。

那麼,國語/普通話發音該不該加入三分對立塞音、入聲、尖團?

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幾個問題還真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三分對立塞音,我持否定意見,因為佔總人口多數的官話系並沒有三分對立塞音,平添三分對立,在推廣的時候「改口」,對於只分送氣和不送氣的人來說還是有些困難的(官話系、粵語都只有是否送氣之分,為此專門有人問如何發濁塞音;想學濁塞音的可以戳這裡:怎樣才能發出真正的濁輔音?),當然第二代無所謂,但是這牽扯到成本問題。

對於入聲,我持中立意見;官話固然有入派三聲的情況,但也在一些分支里保留了入聲,而比起三分對立塞音來說,顯然入聲的保留範圍更廣泛一些。但是問題在於,如果包含入聲,要包含什麼方案?(題主可別說以為入聲哪裡都一樣……)包括什麼樣的韻尾,以哪裡為基準?(題主可別說以為所有入聲只有一個韻尾……)這都是需要更大篇幅討論的事情;而且入聲其實很容易退化的我會隨便跟你說嗎,我在香港的時候有些同學懶音已經開始退化入聲了,估計再過幾代也就沒有題主所盼望的「抑揚頓挫」了……

對於尖團,我也持中立意見,基本原因也同上。

綜上所述,普通話發音並沒有很不合理,題主的第一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至於題主在題目描述最後說的問題……

什麼叫漢語最重要的音?說得不那麼科學一點,漢語最重要的音難道不是各個方音的「最大公約數」么?難道不是「刨去了這些音漢語方言還可以聽得出是漢語」的音么?其他方言里沒有入聲,不分尖團,不做塞音三分對立,難道就不算漢語了?題主你這是要把人逼上絕路啊。

至於題主的例子,好吧我上海話說得不好,我就不來丟人現眼了,但是我必須說一句:語音和語義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意義。這是語言的一大基本性質,語言的任意性。

任意性導致我們舉出來的例子是可以篩選的,但是未必是普適的。也就是說,都是個例,都是主觀感覺。

我還說「人」在普通話里en韻母聲音端方穩重,到了上海話里韻母開口那麼小給人一種摳摳索索的感覺呢。

我還說夏天的夏(沒錯,就是我的姓)在普通話里有著「熾烈、尖銳的熱感」,而在上海話里的讀音是溫吞水呢。

人嘴兩張皮,說說就完了,誰當真誰就真的麻煩了。

國語/普通話說白了,是實用問題遠大於歷史語音問題,在這點上,只要是實用,就足夠合理。推廣普通話無可厚非,方言也要保護,從理論上說二者並不矛盾。方言保護也並不是說把方音特徵歸結在普通話里就可以完結了。

而題主自己掰扯出來的理論,「合理」程度姑且不論,實用度首先就……略有限吧?

最後再加幾個bonus吐槽:

後鼻音這件事情粵語也有呀——粵語可是三分鼻韻母呢,前後鼻音不分對於他們來說就不是問題。倒是吳語應該反思一下怎麼就不分前後呢哈哈哈。

我之前倒是覺得?聲母應該保留下來,直到我發現香港人說「我」也開始說「o」了……我特么白練了那麼久的「?o」。

以及其實「知」、「吃」、「詩」我這麼多年都沒特別明顯的翹舌(標準應該是??、???、?,我發音則更接近t?、t??、?),大家照樣覺得我還是帶著一口標準的北京腔(所以我懷疑那幫說我北京口音重的傢伙丫們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北京人平時怎麼講話),所以當我學國際音標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與其讓人學起來很難不如乾脆讓人學不會,直接上古漢語吧


中華正音在嘉絨,再學拉烏絨。吳語啊,雖然我會說上海話,但是我幫你剛哦,上海話應當劃入藏緬語嘛。你看,單母音,鼻化母音,開音節配喉塞,聲母清濁三分,明顯是緬甸語的語音體系嘛,搭彝語也很接近。

摺疊吧……吳夜郎您好,吳夜郎再見。


題主確定自己的問題不該修改為「吳語的發音是不是比普通話好多了哈哈哈哈」嘛?


題主其實是想來論證吳語的優越性啦,普通話只不過是一種人造語言,以北京話語音為基礎,方便人們學習和交流的,一種人工語言有什麼好苛求的,即使是北京話的辭彙都比普通話生動豐富得多,弄那麼精細是方便交流的么?保護方言是保護文化多樣性,我們應該堅定地反過分推普,而不是靠黑普通話以及其他方言來贏取虛無的自豪感

人人網上的吳語主頁可以說是所有語言主頁里最令人討厭的,整體給人感覺就是一覺醒來就是吳語末日了,時刻不忘反普階級鬥爭,又整天沉浸在吳語天朝上語的自我滿足中,吳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縱容黑蘇北黑北方話,連粵語客家語閩南語有時都不放在眼裡,可以說這樣下去只會失道寡助。我喜歡吳語,也學過上海話,微博上、貼吧里有很多吳語保護人士很理智很值得尊敬,人人網主頁只會使吳語變得讓其他人討厭!

跑題了,題主舉的入聲和濁音例字,濁音北吳和南吳還有點不一樣,普通話恢復哪一個?入聲急促有力說得好聽,蘇北入聲比蘇南有些地方還有力,還不是被蘇南人黑?有入聲不區分入聲韻尾算什麼,粵客閩笑而不語,這可是中古漢語都有的啊。普通話還沒有閉口韻,粵語人士完全可以說普通話讀杜甫《蜀相》一點都讀不出感情,森、心、音、襟分別讀sam、sam、jam、kam才能讀出那種陳郁憂愁的感覺好伐?普通話應該一起恢復了

所以,題主別黑普通話了,不然大家一起去學中古音好了


你這個是一百年前吳稚暉章炳麟等人的錯誤觀點,當初就被批判了。二十一世紀了還能憑自己的悟性重蹈一百年前的覆轍,不容易啊。


包子跟麵條相比,沒有湯,是不是很不合理?

麵條跟包子相比,沒有餡,是不是很不合理?

好吃,能吃飽,才是最重要的。

有沒有渾厚低沉、急促有力,不影響日常交流,那就沒問題。南方方言很多沒有兒化音,平翹舌不分,n、l 不分,這叫不合理嗎?我覺得不是。


有問題。

您說您只會說您的母語方言吳語,所以像官話方言對您是比較陌生的。

或者您把官話方言當做了一種外語。

普通話可以說是一種官話方言。

所以您讀普通話「只有刻意的去讀才能區分字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而吳語都是不經意的表現出這樣的感覺」。

這大概是您母語說得比較溜,外語水平還有待提高吧。

像好多東北人、天津人,官話說得溜的,不經意間表達各種效果,可惜官話水平不夠的,體會不到。


話說之前炒的不是粵語嗎?

伴隨著熱炒的還有孫中山、廣東議員以及一票之差的典故。

以及自豪的廣州人的關懷粵語大遊行。

這是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的意思?


太有趣了。知乎里鬧著要改普通話的,幾乎都是吳方言區的人。你們真是有一種迷之優越感啊。


跟前一陣子說繁體字比簡體字科學的有什麼區別嘛,攤手。這裡有典,那裡有故,始終還是逃不過實用性和成本。


一句話,如果現在按著樓主的心意改變,那又是一場災難


該只問題笑下子就好╮(╯▽╰)╭


推薦閱讀:

如何教外國小孩子漢語?
新華字典附錄漢語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對應符號是怎麼回事?
日語、英語里是否有漢語北方方言中 「咱們」 這個詞?
中國方言區的分界線上的人們說什麼樣的話?
電腦鍵盤(美式布局)的特殊按鍵的中文名稱是什麼?

TAG:語言 | 方言 | 漢語拼音 | 漢語 | 漢語發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