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說人的福報是靠修布施而來,為什麼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念地藏菩薩聖號,也可以衣食豐足不為金錢發愁?


一,「人的福報靠修布施而來」這個觀點,不完全正確。

這有點像「人的成功是靠勤奮而來」一樣。

布施是修福的手段之一,不是全部。

人的自性本心,是福報具足圓滿的,布施的作用是捨棄慳吝貪婪,將慳吝與貪婪的障礙除去。

而沒有這種障礙在,你本來具足的福報,才能得以顯現。

二,地藏菩薩誓願深重,功德無量。我貧乏的語言,無法描述地藏菩薩功德的億億億億億分之一。

末學作為一個原文黨,本來想貼點原文,後來發現,竟然極其難以取捨。

所以建議題主,還是親自去閱讀經典,自己找出答案比較合適。

末學孤陋寡聞,只知道,佛陀是這世界上最了解佛法的人。

而佛法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從經典中學習,然後努力實踐。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講到地藏菩薩的種種功德利益,是略說。

其中也有幾種可以很容易實踐的持地藏菩薩聖號的法門,題主可以親自試一試。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有大量的篇幅講述地藏菩薩的功德,但是仍然只是略說。

因為:

「世尊告曰:「止!善男子,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間天人大眾,皆不能測其量淺深。若聞如來為汝廣說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間天人大眾,皆生迷悶,或不信受。」

題主,其實我們凡夫俗子,對佛法典籍與修行方法,一下子做不到至心信受是很正常的事,因為這是我們凡夫心性決定的。

即使很多很虔誠信仰佛法的佛教徒,事實上也未必做得到念念至心。有疑惑,有退轉,有反覆,有動搖,都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末學以為,佛法的最大優勢就是,實踐必有收穫,努力必有回報。

嚴格按照經典上的要求來實踐,親自去試試看,逐步就會懂得,佛不妄語,佛法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中還說到:

「以要言之,此善男子,於一一日每晨朝時,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諸定,從定起已,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隨其所應,利益安樂。

  「此善男子,已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時無佛世界,成熟有情;復於當來,過於是數。」

粗淺滴解釋一下,在所有的無佛世界(佛已滅度),地藏菩薩就是教主,負責度化一切眾生,令其離苦得樂。

而地藏菩薩就入種種定,入十方國土,以定力拔濟眾生苦。

而眾生想要離苦得樂,需要恭敬禮拜供養地藏菩薩(以消業增福)+誦地藏菩薩聖號,甚至,只需要單純誦地藏菩薩聖號,只要做到至心就行……若是一般人難以做到至心的,可以以數量取勝。

其實,只要一念至心,就可以打通給地藏菩薩的電話,你的苦就可以排上日程了。

那麼,為什麼地藏菩薩入種種定+眾生念地藏菩薩聖號,就可以除眾生苦,與眾生樂?

答案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和《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里。

題主你看,關於地藏菩薩的經典,目前已經有《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三部需要學習了。

另外,在《須彌藏經》中也有對地藏菩薩功德的描述。

題主你可以選擇一一閱讀上述經典,然後消除疑惑,增長信心,實踐地藏菩薩的法門。

也可以從現在起持地藏菩薩聖號,堅持每天一千遍,連續一千天,感受一下地藏菩薩聖號的功德利益,然後回過頭來看經典。

無論您採用哪種方式,都會深深獲益。


大乘初期[大般若經]論[大乘與菩薩] 前際後際中際菩薩不可得 菩薩非實有性亦無邊 菩薩即是又離聲聞獨覺大乘

爵士貓18 小時前

大乘佛教的【大乘】【菩薩】應該如何理解?以大乘佛學的初期經典,【大般若經】可以很好的談清楚。【大般若經】六十一卷至六十七卷就是專門論述【何為菩薩】,【大般若經】初期談菩薩與大乘佛教後期菩薩的形象完全不同,【大般若經】還是以佛祖的原始佛學【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為核心,以緣起性空思想來看待【菩薩的觀念】。

第一部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一卷】首先就談了何為【大乘】?經文指出【大乘不異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般若波羅蜜多,其性無二無二分故。】此種思想,應是初期大乘佛學,為了與部派佛教相融合,說明大乘佛學就是【般若性空】,而不是大乘佛教後期的【菩薩思想,凈土思想,十方佛思想】。

而後經文又繼續闡述何為【大乘】?

【大乘不異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大乘不異四靜慮,四靜慮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四靜慮,其性無二無二分故。善現!大乘不異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四無量、四無色定,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大乘不異八解脫,八解脫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八解脫,其性無二無二分故。善現!大乘不異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大乘不異四念住,四念住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四念住,其性無二無二分故。善現!大乘不異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大乘不異蘊、界、處等空不空法,蘊、界、處等空不空法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蘊、界、處等空不空法,其性無二無二分[1]故。】

特別是【大乘不異蘊、界、處等空不空法,蘊、界、處等空不空法不異大乘】就是要強調大乘佛學是與佛祖【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原始佛學是【無二無二分】。

第二部分【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一卷】【初分無所得品第十八之一】

經文一開始就給出結論,【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就是【一切法之無限性】,也就是【法不是具體的形象與實體】。

【色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無明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真如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本無、實際、究竟、涅槃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結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七卷】【初分讚大乘品第十六之二 】的經文

若真如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真如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法定、法住、本無、實際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法界乃至實際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談到【一切法非實有性】。由轉而談到【大乘與虛空

若菩薩十地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薩十地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得坐妙菩提座,中間所起諸心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得坐妙菩提座,中間所起諸心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實有性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非極清淨,亦非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天、魔、梵等所不能轉。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非實有性故,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最極清淨,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天、魔、梵等所不能轉。

虛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大乘亦爾,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所以【菩薩非實有性】【菩薩摩訶薩亦無邊】【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第三部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一卷】接著談【菩薩】與【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即是與遠離之關係,【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有情大眾因為【不斷我執】【不斷法執】的原因,有情是無法認知超出自己生活經驗的【法】,這也是有情永遠不能離開輪迴所謂根本原因。【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修行人只有對【法之空性,無限性,不可用語言表達,非實有性】有正確的認知,才可真正解脫!

【即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五蘊之關係

【即眼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鼻、舌、身、意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內六處之關係

【即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外六處之關係

【菩薩】與【六識身】關係經文談的更加清晰。

【即眼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0345c05]

「世尊!即耳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0345c10]

「世尊!即鼻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鼻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0345c15]

「世尊!即舌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舌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0345c20]

「世尊!即身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身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0345c25]

「世尊!即意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意界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即苦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苦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集、滅、道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集、滅、道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四聖諦之關係

即無明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無明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十二因緣之關係

即布施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布施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六般若蜜多之關係

即四念住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四念住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四念住八聖道支之關係

即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本無、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真如法界、法性之關係

漢地佛教徒感興趣的點就是【菩薩】與【聲聞乘】【獨覺乘】【補特伽羅】的關係!菩薩與【聲聞乘】【獨覺乘】是一體的關係!菩薩非獨立於【聲聞乘】【獨覺乘】!

【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獨覺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獨覺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即聲聞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聞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獨覺、大乘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獨覺、大乘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第四部分 從時間角度,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論證了,【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第四部分論證含有一個重要觀點【一切法本空,無自性,一切法中沒有固定不變的時間周期】。【一切法無二無二分,就是一切法是整體的,是不能以時間的周期來分別此法彼法】。也就是【心識是不含有時間的,心識是剎那剎那不間斷】

大乘佛教初期,對於【菩薩思想】就是與【阿羅漢思想】一致的!菩薩需在修行佛法中證得,菩薩不是神靈不是實體!

經文提出一個核心思想【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如說我等畢竟不生,諸法亦爾,都無自性

經文接著發問,【何緣故說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何緣故說色等無邊故,菩薩摩訶薩亦無邊?何緣故說即色等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等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何緣故說我於一切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都無所見竟不可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何緣故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何緣故說如說我等畢竟不生?何緣故說諸法亦爾,都無自性?何緣故說色等諸法畢竟不生?何緣故說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等?何緣故說我豈能以畢竟不生般若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何緣故說離畢竟不生亦無菩薩摩訶薩能行無上正等菩提?

經文筆鋒一轉,直接轉到【有情眾生】,因為【菩薩的觀念】是直接來源於【有情眾生】的心識。

大般若經又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以及【波羅蜜多,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直到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等大乘佛學的哲學概念,論證了【一切法無二無二分。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經文提到,【有情無所有故,有情空故,有情遠離故,有情無自性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有情無所有、空、遠離、無自性中,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皆不可得故

漢地佛教以為有情眾生是一群實體的眾生,大般若經特別提出【有情眾生無自性,本空】,有情眾生【無自性】,自然有情眾生的【菩薩】是【無自性,本空】!

若有情無所有,若有情空,若有情遠離,若有情無自性,若前際菩薩摩訶薩,若後際菩薩摩訶薩,若中際菩薩摩訶薩,如是一切法無二無二分。

經文又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論證了,【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色、受、想、行、識無所有、空、遠離、無自性中,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皆不可得故

若色、受、想、行、識無所有,若色、受、想、行、識空,若色、受、想、行、識遠離,若色、受、想、行、識無自性,若前際菩薩摩訶薩,若後際菩薩摩訶薩,若中際菩薩摩訶薩,如是一切法無二無二分。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若苦、集、滅、道聖諦無所有,若苦、集、滅、道聖諦空,若苦、集、滅、道聖諦遠離,若苦、集、滅、道聖諦無自性,若前際菩薩摩訶薩,若後際菩薩摩訶薩,若中際菩薩摩訶薩,如是一切法無二無二分。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無明無所有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無明空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空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無明遠離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遠離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無明無自性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自性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若真如、法界乃至本無、實際無所有,若真如、法界乃至本無、實際空,若真如、法界乃至本無、實際遠離,若真如、法界乃至本無、實際無自性,若前際菩薩摩訶薩,若後際菩薩摩訶薩,若中際菩薩摩訶薩,如是一切法無二無二分。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無所有,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空,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遠離,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無自性,若前際菩薩摩訶薩,若後際菩薩摩訶薩,若中際菩薩摩訶薩,如是一切法無二無二分。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第五部分 大般若經從空間角度,談【一切法如虛空,虛空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一切法無邊界,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經文還是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一切法空性, 一切法虛空】,論證【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空性】。

【一切法虛空】之概念,就是說【一切法不佔有固定空間位置,又存在於任何的空間位置】。【一切法虛空】是人類【心識的基本特質】。在虛空中,【一切法是無法用時間順序予以定位的】。虛空是找不到邊界的。就如同宇宙的邊界,也是找不到的。

佛學對於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宇宙也許就是沒有時間性的存有,沒有空間性的存有。人類認為宇宙有時間性空間性,是因為人類本身是固定於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中。

宇宙的真實存有狀態,就是【心識存在的狀態】,太奇妙了!

歸正題。【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還是【一切法的無限性】,所以【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一切法的無限性】【一切法的無邊】的自然邏輯推理!

【色如虛空,受、想、行、識如虛空。如虛空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色性空故,受、想、行、識性空故,空中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亦以中邊俱不可得故說為空。色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意界性空故,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故,空中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亦以中邊俱不可得故說為空。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意界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無明性空故,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性空故,空中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亦以中邊俱不可得故說為空。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無明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聲聞乘如虛空,獨覺乘、大乘如虛空。如虛空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聲聞乘、獨覺乘、大乘亦如是,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聲聞乘性空故,獨覺乘、大乘性空故,空中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亦以中邊俱不可得故說為空。聲聞乘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獨覺乘、大乘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第六部分 即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第六部分又再次談到【菩薩】與【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是一體的關係!

【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本空,無自性。【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無所有不可得。菩薩摩訶薩,也自然無所有不可得。

修行人離開【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也得不到【菩薩】,修行人處於【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法相之中也得不到【菩薩】。

菩薩就是【法相】,【菩薩】是修行中證得的結果與目標,而不是後期的神靈!更不是後期大乘佛教的如來佛受記的結果!

色色性空。何以故?色性空中,色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色非色性空。何以故?非色性空中,非色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受、想、行、識性空中,受、想、行、識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受、想、行、識非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非受、想、行、識性空中,非受、想、行、識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即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色處性空中,色處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色處非色處性空。何以故?非色處性空中,非色處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中,聲、香、味、觸、法處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聲、香、味、觸、法處非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非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中,非聲、香、味、觸、法處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即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真如真如性空。何以故?真如性空中,真如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真如非真如性空。何以故?非真如性空中,非真如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本無、實際、究竟涅槃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何以故?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中,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何以故?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中,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即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聲聞乘聲聞乘性空。何以故?聲聞乘性空中,聲聞乘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聲聞乘非聲聞乘性空。何以故?非聲聞乘性空中,非聲聞乘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獨覺乘、大乘獨覺乘、大乘性空。何以故?獨覺乘、大乘性空中,獨覺乘、大乘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獨覺乘、大乘非獨覺乘、大乘性空。何以故?非獨覺乘、大乘性空中,非獨覺乘、大乘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即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獨覺乘、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獨覺乘、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第七部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四】從有情角度,修行人角度,談如何可得到【菩薩】。結論就是,【我於一切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都無所[1]見竟不可得】

首先經文論證了五蘊之空性,無自性,談了五蘊之相互關係,得出有情大眾【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

【色性空故,色於色無所有不可得,色於受無所有不可得。受性空故,受於受無所有不可得,受於色無所有不可得,色、受於想無所有不可得。想性空故,想於想無所有不可得,想於色、受無所有不可得,色、受、想於行無所有不可得。行性空故,行於行無所有不可得,行於色、受、想無所有不可得,色、受、想、行於識無所有不可得。識性空故,識於識無所有不可得,識於色、受、想、行無所有不可得。舍利子!我於如是諸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何以故?自性空故。】

此經文證明,初期大乘佛學還是緊緊依靠佛祖的原始佛學思想,而提出大乘佛學的【一切法空】的思想。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四】還是圍繞佛祖的原始佛學思想,【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為核心,論證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其中,對於六識身六觸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性空,無所有不可得論證的特別清晰。自然得出,【我於一切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都無所見竟不可得】

【意界性空故,意界於意界無所有不可得,意界於法界無所有不可得。法界性空故,法界於法界無所有不可得,法界於意界無所有不可得,意界、法界於意識界無所有不可得。意識界性空故,意識界於意識界無所有不可得,意識界於意界、法界無所有不可得,意界、法界、意識界於意觸無所有不可得。意觸性空故,意觸於意觸無所有不可得,意觸於意界、法界、意識界無所有不可得,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於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不可得。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故,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於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不可得,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於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無所有不可得。舍利子!我於如是諸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何以故?自性空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四】對十二因緣的緣起緣滅,十二因緣之間的互相作用,也花了大量篇幅予以論證,就是要修行人明了十二因緣之整體運行的過程,結論就是【我於如是諸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

無明性空故,無明於無明無所有不可得,無明於行無所有不可得。行性空故,行於行無所有不可得,行於無明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於識無所有不可得。識性空故,識於識無所有不可得,識於無明、行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於名色無所有不可得。名色性空故,名色於名色無所有不可得,名色於無明、行、識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於六處無所有不可得。六處性空故,六處於六處無所有不可得,六處於無明、行、識、名色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六處於觸無所有不可得。觸性空故,觸於觸無所有不可得,觸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於受無所有不可得。受性空故,受於受無所有不可得,受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於愛無所有不可得。愛性空故,愛於愛無所有不可得,愛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於取無所有不可得。取性空故,取於取無所有不可得,取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於有無所有不可得。有性空故,有於有無所有不可得,有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於生無所有不可得。生性空故,生於生無所有不可得,生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無所有不可得,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於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不可得。老死愁歎苦憂惱性空故,老死愁歎苦憂惱於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不可得,老死愁歎苦憂惱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無所有不可得。舍利子!我於如是諸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何以故?自性空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四】還論證了,六波羅蜜多,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八解脫九次第定十遍處,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不虛妄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無性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本無實際究竟涅槃,極喜地法離垢地法發光地法焰慧地法極難勝地法現前地法遠行地法不動地法善慧地法法雲地法,極喜、離垢、發光、焰慧、極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地法雲地,異生地法、種姓、第八、具見、薄、離欲、已辦、獨覺、菩薩地法、如來地法,異生、種姓、第八、具見、薄、離欲、已辦、獨覺、菩薩地、如來地,預流向法預流果法一來向法一來果法不還向法不還果法阿羅漢向法阿羅漢果獨覺向法獨覺果法菩薩摩訶薩法三藐三佛陀法,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獨覺向獨覺果菩薩摩訶薩三藐三佛陀,上述十分複雜的大乘佛學的概念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關係。這些概念都是【心識心】對於【法】的描述。

【法】本身是無法用語言符號表達的,【法】本身是緣起緣滅的,但是【法】有變現為種種功能,但【法】是【無形的】【無實有性】。有情大眾畢竟生活在一個實體的具象世界之中,有情對於【法】的【無量劫的持續不斷】【三十三天的層次存有】是無法理解的,就如大眾無法理解【十一維度】一樣。大乘佛學就用了原始佛學沒有的哲學概念,來表達【法】以及【法】的【無限性】【無所不在性】。

但是大乘佛學清醒的明了上述哲學概念,只是一種人類語言的符號,是【緣起性空】的特性!

第八部分,回答了【何緣故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因為【菩薩摩訶薩名唯客所攝故】

第八部分應該是大乘佛學從【一切法自性空,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解答【法】的特性。【法】是【無形的】【無實有性】的存有,但是【一切法是無法用語言符號表達的】,【法的名稱或者語言符號】,完全是有情眾生,為了認知【法】而【假名施設】。

【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法,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一切法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一切法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薩摩訶薩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

此段經文,就是大乘佛學首先是用十分複雜的概念用於描述和模擬【法】,而後又指出【這些十分複雜的概念符號】本身不是【法】,只是假設的語言名稱,這些名稱又指向了【法】。

【菩薩】就是這些複雜的假名之一。

大般若經又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以及【波羅蜜多,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直到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等大乘佛學的哲學概念,論證了【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

【如意界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意界中無名,名中無意界,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意界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意界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如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中無名,名中無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薩摩訶薩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

【如無明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無明中無名,名中無無明,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無明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無明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如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中無名,名中無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薩摩訶薩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

【如空解脫門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空解脫門中無名,名中無空解脫門,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空解脫門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空解脫門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如無相、無願解脫門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無相、無願解脫門中無名,名中無無相、無願解脫門,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無相、無願解脫門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無相、無願解脫門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薩摩訶薩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

【如聲聞乘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聲聞乘中無名,名中無聲聞乘,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聲聞乘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聲聞乘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如獨覺乘、大乘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獨覺乘、大乘中無名,名中無獨覺乘、大乘,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獨覺乘、大乘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獨覺乘、大乘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薩摩訶薩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


這種不看全經文的問題太常見了。

就比如有人認為隨便念幾句「阿彌陀佛」就能往生一樣。

仔細看經文,一點也沒有矛盾: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銷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關於善男子善女人的定義,參見《地藏十輪經》《十善業道經》。

有人可能說藏傳佛教有財神修法,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何迎財神?佛教財富觀/修財神法,真能讓人致富嗎?

從前,一位深居山裡的修行人生活拮据,一無所有,於是他便開始觀修單堅護法神,結果真的修成了,已經達到了人與人交談般的境界,可是卻沒有獲得任何悉地。單堅護法神對他說:「因為你以前布施的果報一分一毫也沒有,所以我實在無法給予你悉地。」

看到評論有人有疑問,再補充一些。一般人看到《地藏菩薩本願經》,就光盯著各種利益看了,把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誓願扔到一邊去了。

想想題目就知道哪個才是學習的重點。

勝利道歌淺釋

詳細說來,願菩提心有三種。一是為度一切眾生願自己先於眾生成佛,這種發心需經三十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成佛;一是願自己與眾生同時成佛,這需要七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可貴的是願一切眾生先於自己成佛,就像文殊菩薩和地藏菩薩所發下的誓願一樣,這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歷程。


足夠大的布施是持戒(斷除淫殺盜妄)的基礎

布施不也是行善積德嗎?為什麼獨獨把它抽出來專門細講呢?呵呵,行善積德是世間法的稱謂,而布施是佛法的稱謂。在解決慾望這個難題裡面,佛法比世間法更專業更透徹也更圓滿。

在佛法的理論裡面,有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使眾生不能明了正道的煩惱:貪、嗔、痴、慢、疑。眾生因為貪心(財色名利)重,所以貪是首要的煩惱。而布施正是對治貪的,所以布施在第一位。

修行六種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為了對治眾生的煩惱。六種波羅蜜多既相互融通也有所區別。一般來說,六波羅蜜多之間是可以相互促進的,比如講布施能讓持戒更容易,而持戒又能讓布施的福德更大更圓滿(若能無相布施再加上迴向就更圓滿了)。根基好的朋友最好齊頭並進六種波羅蜜多一起修。但大多數人通常慧根有限福德又不足,所以一般來講以按順序遞進較為穩妥。

大乘修行人先修學較易行的布施(困難最小),積累足夠的福德;在做好布施的基礎上修持戒律,以保證自己的福德不損耗不墮惡趣。在持戒的基礎上修安忍,保證福德善根不毀壞,修行人能持戒安忍不嗔後,需要進一步發起精進,才能進入禪定。

大多數人一開始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和各種違緣。如果自己覺得持不了戒,控制不住自己的話,那就得按著六度的順序,先做大量的布施,同時盡量持戒。不管是財布施,法布施還是無畏布施,布施做的足夠了,有一天你會發現持戒不再是那麼困難了。 六度的順序都是有講究的,布施做好了對持戒有幫助,由戒生定,忍辱便不困難……最後導向般若。

持戒,必須要以初地的布施為基礎,不然的話啊許多人就如無第一樓而欲建第二樓,可得乎(根基好的上士除外)?不少朋友看了佛經,知道要修戒,可是佛經上的辦法都用盡了,還是戒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你的第一樓都沒蓋好啊!第一樓沒蓋好就去修第二樓,修不起來的啊!

所以呢,想要戒淫,就應該先修布施啊!我最開始學佛經時,學那個優婆塞戒經,學了一段時間後就越學越奇怪!為什麼在一個講戒的經上面釋迦佛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來叫人修布施?

《菩薩優婆塞戒經》經是專為在家菩薩宣示菩薩戒的精神:在家菩薩修學佛法以布施為第一要務。

佛陀如是開示之目的,實因菩提道之修證,必須先修集見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須具備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無可能進入大乘見道位中;欲求修道實證及成佛者,無有是處;是故菩薩以修施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然後始能證悟而發起般若智慧,進入大乘見道位中。

請看索達吉堪布在講入行論時說過的一句話,他說:一般說來,修行是要按次第進行的,布施是持戒的基礎,不布施,持戒就持不好,6波羅密前前為因,後後為果。

  看見沒有,索達吉堪布說得很明白了啊:前前為因,後後為果!

我敢這麼說:你著重把布施修幾年(這個時間因各人業障大小而不同),根本不用像某些人那樣持得那麼辛苦,一句話,毫不費力!

不要小看布施啊,布施也是有講究的。

先修財布施,救濟窮困。自己布施困難可以找「施樂會」等慈善組織,各地的志願者組織等等,具體自己去找,不廢話了。另外請供佛,菩薩天神也最好供,冥冥中很多事都是天神在做的,一句話,上供下施!

  二是無畏布施,比如說放生,比如說在車上幫別人提拎東西,比如說勇斗歹徒。如果你力氣小,如果你放生有無數的障礙讓你不能放生。那麼,這就說明你福氣不夠,無法修無畏布施,怎麼辦?好辦!先修財布施!修三年財布施後,自能無礙修習無畏布施。這是個小次第!在我教過的很多人中,有一大半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放生,現在的人啊,福薄障重啊!

  三是身分布施,比如佛陀的捨身飼虎。當然了,我們去獻獻血也可以,那麼高水平的舍貪境界我們這些初學者凡夫是很難理解的。尤其要指出的是,獻血對開智慧有強大的幫助,如果你血少體弱,請先修前面2個。

四是法布施,如果還不會說法那就多印公認的正法經書送人,也可以在網上轉帖網路版的經書和勸善貼子。法布施修好了,自然能說法無礙,當然了,我還沒修到,只是在心中很明了這個次第而已。注意:如果不能融通三藏大小乘顯密,說法很容易有錯或有偏頗,誤導了別人就不好了。

最好最好四種布施能一起修!!!

持過不淫戒的人都知道:不淫戒持到精足神安後,身體就會有內觸妙樂,非常的喜悅和舒服,別人罵你你也一點都不生氣。我原來幾年前在和一個北京的師兄交流時他也有此體會。 有的人要修忍辱,憋啊,硬把怒氣往肚裡咽,結果怎麼樣?進醫院!氣脈鬱結啊!

既然持戒是忍辱的基礎這一點很容易看出來,那麼大家為什麼就不想想什麼是持戒的基礎呢?是布施啊!難道你還執於你的外物金錢嗎?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啊!

你把布施修個三五九年,持戒自然得成就!所以修行要按次第來,先修財布施,把福氣修得極大,同時多修法布施讓智慧自開,以後再修各種法都容易成就,且成就後不易退轉。

  最後,請注意,我說要按次第,不是說修布施時就不修戒不修定不修般若,不是那個意思啊,不要搞錯了。修行六度菠蘿蜜是有側重主次而無清晰界限的,就如華嚴經上說的:不是不修,只不過有主次罷了,一個少修一點,一個多修一點。初學者應先修布施,其他的也要修,但布施要把它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來看待。

當然了,你說我非要用念佛來戒淫,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能每天念8個小時,我包你念三個月就能徹底斷淫,可是你能念得那樣精進嗎?很多人他念不動啊,心裡想念,嘴上就是念不動啊!為什麼?業障重!

  所以啊,修行一定要把次第和方法搞明白,不要做了半天卻只有一點收穫。基礎不搞好,再怎麼修都修不好!基礎修好了,你如果不往上修,也不能成就。

  你不修布施直接持戒大不了就是持不成而已,可是你要是不修禪定而直接修般若參禪很有可能就會發瘋或是精神分裂,總之,跳級修,跳得越高,困難越大,危險越大!

《解深密經》中佛陀對於次第的說法: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凈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補充:就是布施的尺度問題,一般的說來,按佛經上面寫的,是把你每個月收入的四分之一拿出去布施給別人。布施少了修起來太慢,多了修起來很苦也修不長久,以佛說的這個四分之一的尺度為最好。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名具萬德,名召萬德。因為佛菩薩的這句名號,本身就具足了功德,所以我們在念這句名號的時候,就是把名號內具的萬德召顯出來,也等於是從自性當中挖掘無盡的寶藏,所以世間的這些本來如夢似幻的東西是法尓自然獲得的。


這些都是後來人所加上去的,迴向只是讓世人,跟過世的冤情債主能修到德,能讓他減少痛苦,早點脫離苦海前往極樂世界而已。在世的一切金錢願望等等都是空的,虛無的,當你這一輩子走完,這些東西都是帶不走的,能帶走的只有你這輩子修來的福分跟德。


這是就是地藏菩薩無量劫為眾生修來的本事.

但是如果和菩薩沒有緣,菩薩的本事就和你我沒關係了.

念名號也是結緣的眾多方法之一.


很明顯,這是後世和尚寫的。利益相關……

經文裡面說各種惡報,得惡報的許多「罪行」都是對僧侶,寺院,佛法不敬,而對於平常社會人倫的罪惡幾乎沒有提及。

若佛是慈悲,必定不會為我輩無知的質疑而惱怒。有質疑,有辯論,和思想碰撞,才能見真知。用無間地獄的惡報來恐嚇民眾,這是什麼意思捏……

想起《道德經》里的話,覺得蠻應景的: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歷代帝王對佛教的大力扶持。而今21世紀,佛教仍有中國廣大老百姓的信仰支持,真是唏噓……為何那些「知者」都不願多說?

我喜歡春秋時期孔子前輩一的句話:

敬鬼神而遠之。

看過幾本佛經,也許是我太愚笨,不能懂佛經的「大智」(其實,我總懷疑,是不是經書的作者故意寫的那麼晦澀玄乎,從而達到「你看不懂吧,煞筆,閉嘴」的效果)

比起佛經,我更喜歡《論語》《孟子》《圍爐夜話》《菜根譚》這種,《弟子規》和《千字文》其實也蠻不錯(似乎略幼稚?很多常識性教育(囧))。聖經我只喜歡新約部分耶穌的山上寶訓的一些話(並不是完全認同)。


推薦閱讀:

作為佛弟子,你中過那些已拔除或還未拔除的魔箭?
佛道是一家,但為什麼道家存在房中術,佛家戒律卻徹底提倡禁慾?
在佛家「隨緣「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邪見?
機器人能否成佛?

TAG:佛教 | 佛法 | 地藏菩薩本願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