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茶行業有沒有一個消費品牌?為什麼大家知道的都是比如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這樣的產地品牌?
現在在做中國茶行業的一些研究,希望大家能給出一些觀點。前些日子在淘寶上搜的時候看到藝福堂,山野農夫這樣的網商茶品牌似乎經營得也不錯。可是好像問身邊的人,都說不知道,或者就是有的買了他們的茶葉也只記得茶葉的種類,比如玫瑰茶…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些牌子?中國就不能有一個像立頓一樣的茶葉消費品牌嗎?
眾所周知,星巴克的締造者舒爾茨並不是其創始人。星巴克創始人是兩位文學青年,熱愛咖啡因此創辦了星巴克。他們堅持咖啡品質,精製咖啡豆,現在看來,這兩位文學青年就如同現在的茶人,有情懷有堅持。
舒爾茨原本是賣咖啡器材的,發現星巴克這家店買的器材特別多,前去拜訪,因此加入了星巴克。但沒幾年,舒爾茨與創始人有了分歧。舒爾茨建議開拓門店、標準化產品等一系列品牌化策略,而星巴克的創始人堅持自己烘焙咖啡豆,做精製咖啡。舒爾茨無法說服星巴克創始人,自己離開開辦了天天咖啡。又幾年,星巴克面臨倒閉,舒爾茨募集資金將其買下,重新建設品牌和服務。二十年後,我們就見到現在的星巴克。
舒爾茨和星巴克創始人的矛盾是兩種思維的矛盾。一種是,我覺得好的,消費者才會覺得好,因此我把產品做到自己滿意,消費者肯定也會滿意。星巴克創始人就是這種思維,現在的茶人也是這種思維,有情懷,堅持自己喜歡的茶。另一種是,從消費者出發,開發生產消費者喜歡的產品。舒爾茨買下星巴克後,做了很多的改革,比如將賣咖啡豆業務轉變成賣一杯杯的咖啡,將法國浪漫的人文服務引入到星巴克中,這些都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
對於這兩種思維,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茶貓有態度必須站隊,站到舒爾茨的一邊。理由是:一,個人體驗是特殊且有限,我喜歡喝的,消費者不一定喜歡喝。所以就經常看到,一款茶給不同的茶人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個人口感偏好是不同的。二,不要用愛好者的思維和消費習慣去要求消費者。星巴克創始人是咖啡愛好者,因此愛做精製咖啡,滿足咖啡愛好者挑剔的味蕾。可是大多數消費者只是要嘗個咖啡味,喝不出精製咖啡中婉轉的各種香氣。茶葉不也是如此?
其實第一種思維在某種意義上是強買強賣的思維,這也造就了茶業圈子裡互相打壓茶品的風氣,你說你的好他的差,他說他的好你的差,在這之中,沒有人問消費者喜歡喝什麼。
事實也是如此。星巴克創始人固執般的堅持,市場誠實反映了他們的價值。在他們手裡,星巴克是為他們的口感服務的,並不是為消費者服務,因此消費者也就不會買單。現在有許多人批評星巴克的咖啡口感劣質,但在星巴克這顆大樹下,才能滋生許許多多的精品咖啡。大品牌幫忙教育了市場,精品咖啡撿了個便宜,還倒打一耙,無非是想說我們的咖啡更好,來我們這兒消費吧。現在的茶,也急缺一個跨區域的大品牌,只有大品牌起來後,才能夠充分地教育市場,而在這顆大樹下,類似玩茶愛好者的群體,才有更多的生存空間。
茶,首先要走出狹隘的思維和心胸。
http://weixin.qq.com/r/EkgdBRbE40ucrVJm9x0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怎麼沒有,康師傅綠茶冰紅茶!
安溪鐵觀音產地品牌的話,本地比較出名的還是八馬茶業(免費給他們打了一下廣告),八馬在安溪本地應該是做的比較大的茶產業企業。在安溪本地廣告打的比較多。不過我沒有買過八馬茶業的鐵觀音。不好做評價。他們茶業製作場地主要是在安溪西坪和龍門吧。每次回家經過龍門都能看到八馬茶業的廠址,就在高速出口邊。
安溪鐵觀音有名的產地當屬感德這邊的。我家是長坑鄉的。在感德邊上。每年都我們那邊都有賽觀音王。春茶秋茶時期家家都是茶香四溢。我覺得真的買鐵觀音的話還是直接買茶農直銷的應該比八馬這種性價比高,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你至少要懂一點茶,不是我自黑,而是實事求是,安溪鐵觀音這些年一直都在走下坡路,一方面安溪本地的山全部都被開墾出來種茶的,森林覆蓋率也逐漸降低,我們這邊的農村人家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以至於出現不少詐騙分子,所以也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近些年政府在這方面也增加了不少措施。另一方面,電商入戶,淘寶上面很多很多的安溪鐵觀音出售,很大一部分都是跟天價蝦38塊錢一隻一樣的,本地識貨的買只要一兩百塊錢到了淘寶上花千八百,敗壞了安溪鐵觀音的名聲。
插幾張今年過年在安溪的照片
----------------------------------------------------------------------------------------------------------------
福建出了安溪鐵觀音外,出名的還有武夷岩茶。說武夷岩茶可能有人不清楚,說大紅袍的話大家都知道了。武夷岩茶近些年發展也比較好。武夷岩茶有水仙、肉桂、水金龜等等,大紅袍只是其中一個品種。今年暑假我們團隊做了《武夷岩茶現狀調查及新經濟下的產業發展》的調研,團隊成員有一個是武夷岩茶世家,武夷山天心岩本地的,所以了解更透徹一些。武夷山風景區有「三坑兩澗」是岩茶中的精品。風景區區域內的岩茶稱正岩。是全武夷山最好的茶葉。大紅袍母樹也是在景區內,不過現在大紅袍母樹已經不採了。每年最好的武夷岩茶都是從武夷山天心岩村產出,今年去武夷山做調研的時候也品嘗了一把牛欄坑肉桂,百年老樅。武夷岩茶做的比較好的就是懂得控制茶產量。12年開始政府已經不允許私自開墾山地種茶了,武夷山所有茶葉都通過定位,如果發現再開墾茶園會被茶業局的人清除的。所以近些年在安溪鐵觀音走下坡路的時候武夷岩茶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插兩張我們進入武夷山黃褂岩的照片。
歡迎知乎朋友加我微信交流!
茶在中國不僅僅是一個消費品,或者說基本不是,而是一種文化,跟書、畫、墨一樣本身就能成為聚會上的一件談資。喝茶的人追求的也不是買茶,而是自己自製,或茶友間的贈送,可以拿出來跟人家比的。
快消品在中國的崛起也不過幾年功夫,茶行業要樹立起品牌,我想除了市場要成熟以外,人們心目中茶的地位降下來也是必要的。
哈哈,說明還是接觸少啊,接觸多了會發現遍地都是品牌,經常喝茶經常買茶葉、有過了大浪淘沙的經驗後自然就能涮選出好的品牌了
普洱茶產品繁多,相信不少茶友都能如數家珍,但是用於投資的產品不僅僅是跟定知名品牌就能穩賺不賠。
這個話題是叫廣告,但不是讓你發廣告
大紅袍茗茶 年產8兩 送給國外元首都是4兩 半斤都沒有
實體八馬還不錯,有便宜的茶葉有貴的
葡萄酒好品牌不也是產地品牌,一個道理
台灣的天仁茗茶還不錯啊
茶是一種消費品,但它更是一種文化,消費品牌不如產地品牌更有文化。
在中國,茶的區域公共品牌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正山小種、安溪鐵觀音等非常知名了,真到一個茶的消費品牌,知道的確實少。
個人也在思考類似的問題總結分享一下:
1.茶葉的屬性問題,農產品,地域性,在中國土地歸農民使用,沒有一家企業能控制一個地域的所有茶園,都是有限的茶園,有限的規模。
2.茶葉的區域保護--目前很多公共區域品牌如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等都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一旦限定,對本地人是有知識產權保護,看似保護其利益,但從目前市場來看,地理保護反而限制其發展,現在是酒香還怕巷子深了,這樣的話,很多小地域品牌也就本地化消費。
3.茶葉銷售渠道問題,現在多少個人或工商戶開的店鋪,這樣的銷售能控制好高利潤,一年銷售的茶葉來說,富裕的小生活很滿足,這些從業人員也不願意有大的發展。
4.全民飲茶口號喊出了,但真正在普及上面沒有找到方向。雖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而茶現在來看,並非百姓日常的必須品,可有可無。
歡迎各位交流,關注微信公眾號:teacollege
http://weixin.qq.com/r/ZUPr8_rEn7fgra6Q9xZ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如果有一天谷歌搜索變得不再重要,谷歌將如何維持生存?
※求解析UGC、PGC、OGC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大數據時代,廣告公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微博紅人天才小熊貓等人經常發廣告軟文貼為什麼評論裡面的人會假裝不知道?
※你見過最有趣的汽車廣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