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有沒有對應的方言字?

今天才知道我們口語中的「汏衣裳」這個「汏」字是有對應漢字的。

那說明被秦始皇統一之前,吳語應該有自己文字的。

現在極少一部分被得以保留,大部分被秦始皇消滅了。

是不是歷史上是這個情況。

另外,從汏這個字看,也是會意字,那麼,原始中吳語的文字也是象形字嗎?

與中原秦國文字有類似性?


我問的是可不是音譯啊。是比如這個汏字,也只有在吳語中出現,是洗的意思。專門有字來對應吳語。


題主顯然混淆了語言於文字兩個概念,語言是語言,文字是文字。理論上講,任何語言都可以用任何文字來書寫,語言不一定要有文字。文字的選擇主要是有歷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後來更換語言書寫的文字的(如朝韓)。

至少在周代,吳地已經使用同「天下」大部分地區屬於同一系統的義音文字(現在我們稱之為「漢字」系統)。「攻吳王夫差鑒」銘文:攻吳王夫差擇厥吉金自乍御監。「吳王夫差青銅矛」銘文:吳王夫差自乍用[金於]。至少金文是跟中原大體一致。

戰國文字大體分為齊、燕、三晉、楚、秦五個分支,吳地屬於楚文字系統。吳地的文字與秦的確是有區別,但仍屬於那個義音文字系統(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假借」「形聲」五種產生文字的方法)。如果要問吳太伯以前的情況,百越族用什麼文字,是否有文字,就要看文物的出土了。(不過百越族從人種上可能與東南亞各族更接近,現在吳地的人應屬於古時中原人的後裔,也就是「炎黃子孫」)

此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代吳語語音主要是基於中古(主要是魏晉南朝隋唐),之前的應該不在討論之列。古代的語言差異的確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像《越人歌》。離中古近些,可以探討一下三國時期曹劉孫都說什麼話。

語言的差別不應涉及文字的差別。就如現代北京官話中的「好」與現代吳語中的「好」這個,儘管用同一個漢字書寫,意義用法幾乎一致,從語言的比較上來說,我們只能說,這兩個「好」是同源的,抑或是語言借用,而不能說他們是一個詞。

吳語中許多詞與北京官話中的詞可以替換,如題主說的「汏」和「洗」。但是替換中也有許多不對稱現象,如結果補語「脫」和結果補語「掉」。一般來說,他們可以替換,如「喫脫」和「吃掉」,「脫脫」和「脫掉」等。但是吳語中還有一個與結果補語同音同形的完成體補語「脫」,僅表完成,不表結果,相當於北京官話中的「了1」。吳語中可以說「勿見脫了」,在北京官話中就不能說「不見掉了」,只能說「不見了」。現代的北京官話和吳語都產生了一系列補語,是漢語系統的一致趨向;而其中的不同,則是語言演變的共時差異。

吳語從歷史文化上講,自然是應該用漢字來書寫的。但是古代長期的言文脫節使得會用相應的漢字來表達吳語的人很少很少。所謂「正」不「正」,是針對吳語中的這個詞的詞源來說的。尋找詞源就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我們可以參照其他方言(譬如北京官話、閩語)的辭彙發展過程來推知吳語詞的詞源,也要參照古代音韻書籍,參照詞的意義等等,來找出「正字」。這個工作太龐大而漫長了,許多吳語詞會說卻不會寫,是在是難以滿足人們使用的需要,這時候就有人採用了「通假」的辦法,就是寫「別字」。但是這樣反而不利於詞源的推導(明清時就以出現「別字」同音替代的方式,所以明清的一些吳語資料也不可全信)。我以為合適的方法是知道「正字」的寫漢字,不知道的採用一種基於國際音標的拼音方案來滿足大家使用的需要。


事實上,之所以會產生「吳語沒有對應的文字」的觀念,恰恰在於現代的教育只告訴了大家漢字的普通話讀音而沒有告訴大家方言也可以讀漢字。在過去,不同地方的識字者操著不同的方言讀著同一部經典,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識字者那裡有不同的讀法,當然了,漢字的方言讀法也並非亂讀,而是有書面依據,譬如各種韻書,各種字典;但總而言之,漢字並非普通話獨佔。吳語小說經典《海上花列傳》就是用漢字寫就的;在過去吳語區受過教育的人都可以用吳語讀書讀報。現代吳語口語中的大量用詞,事實上可以在古漢語典籍中找到依據,或者是找到漢字的「正字」,例如上面有人提到的「日頭」(太陽),還有「面」(臉)、「口」(嘴)、「勩」(磨損)、「鱟」(彩虹)、 「搣」(用手指捻動)等等,而這些字詞在普通話中可能已經不再使用或較少使用,現代教育又沒有這方面知識的提示,因此使用者反倒產生了「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之感,竟不知自己口中的語言可以對應漢字。譬如吳語區的「人」字,由於不知漢字可用吳語讀,以為只有普通話能讀,於是偏偏要寫作「寧」,實為大謬!

還有些字,是所謂土字,或方言用字,地方典籍常用,近代以來也出現過不少,用來表示本地方言中的一些字詞,地域性較強,其他方言區少用,譬如吳語的「覅」(不要)字,其實就是一例。

另外還有一點,由於吳語存在文白異讀現象,也就是讀書等文化活動用語和一般口語用語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就產生了如下現象:文讀完全可以用漢字記錄,而有些口語用詞則可能比較生僻。這些生僻詞可能確有其歷史來源並可以書寫出正字,也可能暫時還無法考證來源;其中暫時無法考證的,可能在典籍中另有正字,也可能本來就是源於底層無漢字可考。這還需要大家進一步努力考證。

小結一下:

  1. 漢字並非普通話獨佔,方言可以讀漢字,吳語也可以
  2. 吳語往往有漢字正字,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3. 有些吳語字詞可能確實本字不詳,
  4. 吳語區學校教育應當補充這方面的內容,至少讓學生了解家鄉語言的這一面。

參見《簡明吳方言詞典》


一些常用的吳語漢字:

(說明一下,以防誤解,下圖是我在在微博上看到的。原作者不詳。如有知友知道原作者是誰,請在評論中指出。)


事實上吳語是有自己的文字的,題主可以百度「吳語小字典」頁面。另外,現在微博上也有相當部分人士傳播吳語正字。


早已有《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出版,其中吳語的有《金華方言詞典》、《杭州方言詞典》、《溫州方言詞典》、《寧波方言詞典》、《蘇州方言詞典》、《上海方言詞典》、《崇明方言詞典》、《丹陽方言詞典》。


吳語維基百科

大家儕好編寫個自由百科全書

https://wuu.wikipedia.org/wiki/%E5%B0%81%E9%9D%A2


有,漢字。

Basatio說:

恰恰在於現代的教育只告訴了大家漢字的普通話讀音而沒有告訴大家方言也可以讀漢字。

現代教育其實是這麼想的:

「這還需要專門告訴你?」

你的名字是不是漢字寫的?你只用普通話讀自己的名字嗎?

學校使用普通話是要給你和吳語區,或是吳語區某小片外的人交流的能力的。方言是你的語言環境,這不需要學校專開一課。

而且學校開課的具體操作也無法實現,閩語區一個縣都可能有好幾種口音,讓各個鄉鎮完全自己編教材找老師開這麼一門不考察的課,結果會是什麼樣的也可想而知。

當然各個方言區使用的字詞是不一樣的,有些普通話文本你不知道該怎麼念是很正常的,因為你平時不這麼說或者不用這個字詞。你說的話你覺得寫不出來也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個字可能是一個很偏門的古字,或者音變到已經很難憑直覺聽出是哪個字了。

那說明被秦始皇統一之前,吳語應該有自己文字的。

完全看不出因果關係好嗎?你這個字說什麼都是秦系文字。普通話常用字在漢字字型檔里只是較小的一部分。

這個字呢,雖然切韻系書里和「汰」的聲母不一樣,但卻總是和「汰」脫不了干係。而中古漢語中同一個字形有聲母不一樣的兩個讀音的例子也是不少的。汰和汏的字源應該是一致的,畢竟太的字源就是大,汰和汏的意義差別也很小。到後來基本可以認為是異體字。拿到共時層,說你這個字的正字該是「汰」,是完全可以的。

秦將近統一時,吳越地區肯定已經說漢語了。既然在楚國治下,文字大概應該是楚字。

所以問題在於今日漢字的先祖秦系文字和當時的六國文字是不是一種文字系統?

我覺得是,在此不展開。

但是現在的吳方言如果要寫下來,仍然是秦系文字的後代。大量的字因為歷史音變和語流音變可能不能直接知道該是哪個字,但方言說法基本都是可以考證本字的,真正的新字不多。

而且相信我,那個時代吳越地區說的「吳語」和現在的吳方言肯定大大不一樣,差別可能比北京人聽溫州話還大。

另一個高票答案中引的圖片上寫「常用吳語字」,我覺得是不合適的。應該叫「吳語常用字」,是吳語中經常用的漢字。這裡順序調整一下其實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普通話,如果要出字表,肯定叫「普通話常用字字表」,這裡的區別你自己感受一下。

原始中吳語的文字也是象形字嗎

漢語進去之前的古越語有沒有文字,有的話長什麼樣,現在好像都不知道。不過一般來說,自源文字都經歷過象形階段。

吳國越國,那用的就是古漢字了。

還有其他很多槽點,就不多說了。

你該問的問題是這樣的:

「為什麼現代吳語沒有成型的書面語?」

你要知道,出了省市就可能看不懂的東西,生命力和全國通行的東西肯定是沒法比的。


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吳語是由於歷史上中原移民向南方遷徙、從而影響和改變(或稱衝擊並覆蓋)長江中下游土著語言面貌而形成的。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生活了百越民族,有文獻表明當時該地區也通行一些諸如「鳥篆」之類的文字,至於這些文字是用於表記漢語還是百越諸語,有待研究深入。無論如何,江南地區(指以吳國、越國為主的百越族生棲地)自古就有文字——借用外族的漢字也好、改良漢字的「鳥篆」類的文字也罷。證據之一是出土文物「越王勾踐劍」上的銘文。

當然,由於南渡中原移民和吳越土著似乎相處融洽,加上秦王政「書同文」一紙令下,漢字很快就成了書面表記主流了。本人更傾向於認為,在一段時間內,中原移民和百越族高級知識分子都是用漢字記載重要事件的,但念出來可能是類似日語一樣的音訓模式,而當時的口語則是類似克里奧爾語的形式。

明清以來的吳語文學作品(吳歌、吳語小說、吳語戲曲)也無一不是採用漢字表達、記錄的。

因此,簡言之,漢字是吳語從古至今(秦以來直至現代)的主要書面表達方式

ps

鑒於提問者可能是想知道:1、吳語有無文字;2、吳語有無特徵詞的文字表記;3、吳語的特徵字詞是否古今一貫。

第一種可能,前文已答;第二種可能,樓上已答,答案是肯定的,並且這種文字就是漢字;第三種可能,現回答如下:

差不多就是古今一貫,和漢字同步發展,當然讀音和意義隨時間可能會有變化。有些本身就是古漢語詞,例如「汏」,出《玉篇》,表洗滌,沿用至今。也有些是文士自造,如「朆」,勿曾合音,表不曾、沒有經歷某事之意,顯然這個是組合拼接的。還有一些,如「拋/樸/?」(柚子)、「落蘇」(茄子),至今無法從字書上查證,可能是文獻不足,也可能是古百越語詞孑遺,需要進一步研究。


這種算么?「吳越復興」。


吳語有專門的文字,確切的說,每一門古老的漢語方言,都有文字。

普通話本來就是人造新語言,都沒有70年,用字型檔這麼少的語言來概括方言,本來就很可笑。

只能說,你國在滅絕方言,強化大一統上做得太好了。


吳語正字就是漢字啊,漢字是所有漢語方言的共同的文字,包括現代標準漢語


客家話一樣可以用漢字通讀啊,不過以前的文言文更加合適。


吳語哪恁會得嘸沒正字??明清時期吳越地區嗰白話就是蘇白,是四大白話之一,儕是可以寫嗰


看了各位的回答,學會了一些字,感覺特別有意思,特做此紀錄。

註:

P: 普通話發音

X: 我家鄉話發音,不是國際音標,如果有國際音標的注音那再好不過了

W: 吳語發音(根據這個問題下的圖片收錄,本人不懂吳語)

晏 H:yan X:am W:e

遲,晚:~起。~駕。

天清無云:天清日~。

潽 H:pu X:bui W:pvu

液體從容器溢出

糜粥~漏了

糜 H:mí méi X:moi

粥:肉~

吃~

摜 H:guan X:hudd W:hue

扔 丟

~出去

渠 H:qu X:?? W:yi 廣白:kui

第三人稱單數(我們用伊)

吳語讀 yi ?確定不是別字?正字是伊吧,【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搛 H:jian X:goi W:jv

用筷子夾

骾 H:gěng X:gedd W:gang 廣白:kang

東西卡在喉嚨

慢點吃,莫~著。

粑 H:ba X:bua 廣白/客家話:edd(又寫做 籺 H:he,廣白的說法有一種叫糯米qi的,似乎是對應這個字)

南方常見的一種面點小吃,用油煎制而成,做法類似包子,不留褶,放入事先灑滿香油的平底鍋內,然後按成餅狀,如蘿蔔粑、豆角粑等。

吃~

企 H:qi X:kia 廣白:kei

站立

~定

綜上:各方言使用的都是漢字,只是在於有很多不是現代漢語常用字,無意中發現這些字會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才誤以為是本語言專用字。

還有一些組合字[不要],我們說[莫愛],連起來就變成 mai了,或許可以加到 嫑 這個字上?


一直都有文字,正宗漢字。


一,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二,何典。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有,建議看看胡蘭成的《今生今世》以及魯迅的作品,裡面有許多吳語書面語。

如「覅」,這就是吳語里特有的詞。


贊秦始皇消滅說。題主可以寫寫小說啥的。


推薦閱讀:

在上海不該說上海話嗎?
為何許多人願意去學習粵語?
現在的方言里保留了哪些古漢語中的用法?
為什麼大多數方言聽上去很土,而粵語不會?
杭州話為什麼與周邊的吳語差距特別大?感覺跟南京話類似,很接近普通話

TAG:語言 | 方言 | 漢語 | 吳語 | 漢語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