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究竟是做什麼的?

剛才想起吐槽來著:我們組的產品經理成天貌似在工作,可是要找到他問清楚到底那個工作細節是啥是萬萬不能,做完他要的數據分析要講給他聽他又說沒時間,今天發現我們工作最基本的一些小事他居然一點都不知道。我真心覺得,這人是個神一樣的存在!

然後發現,這個問題居然真的不存在。有多少人像我一樣,佯裝自己懂得「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具體含義,很久了…
相關問題:產品經理的職責有哪些?到底該做什麼?


這是我前幾個星期在博客胡澈|用文科生思維理解世界上寫的一篇東西。現在看看依然覺得說出了自己從事產品經理這麼長時間的一些感觸。


幾個月前看到Quora的產品經理Andy Johns談及自己在Quora每天的工作,覺得挺有意思,於是保存了下來,想要翻譯但一直沒有做。直到我忙碌了三個月在新產品上的時候,我突然在某個忙碌結束的晚上想起了這個回答,於是簡單地列了一下Andy的回答,讓各位看看。產品經理的名號在國內被宣傳得過多,而真正深入其中了解的並不多。同時,可以獲得做好產品機會的產品經理更不多,所以想要比較直觀地了解產品經理的工作,最好是去看看這些優秀的人是如何看待這一職位的。我個人比較幸運,參加過一些不錯的項目,因此從我的眼光來看這篇文章,會有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觸。因此,本人特意簡單地翻譯了一下這個回答,供各位參考:
如何做一名產品經理
原文地址:What is it like to be a Product Manager at Quora?
以下並非全量完整翻譯,僅僅是一些簡單地複述: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眼就想到Yogi Berra 說過的: 「When you see a fork in the road, take it.「(點擊鏈接查看這個典故)
我們有一個難以置信的好產品,面臨許多機會,我們不僅需要往左走,也需要往右走。如此一來,我們正在做的都是因為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正在打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產品,同時,建設系統/業務的規模和性能,以支持不斷增長的生態系統。作為Quora的一名產品經理意味著你需要去體驗不得不做幾件事情帶來的苦和樂。
我覺得我應該先描述一下一個產品經理的工作,然後解釋一下在Quroa工作的產品經理做的不同之事。

  1. 當你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你基本上需要做一些高優先順序的東西:
  2. 定義項目的的目標(定性或者是定量)
  3. 確定一個項目的優先順序,而不是100件你任何時候都能做的事情。
  4. 通過協調資源保證團隊走向成功
  5. 報告你工作中成功/失敗的事情
  6. 對於團隊和項目要有前瞻性,保證方向正確和實現更高的價值,為公司貢獻更多利益

這些是其他公司的產品經理也需要做的事情,而我在Quora做的一些事情略有不同:
1.更加自由地推動產品前進,即使是有風險
2.我涉足email等頁面,打造全新的用戶體驗,讓你了解如何將各種功能實現,並為產品和公司創造價值
3.沒有那麼多需要談論和開會的事情,而是選擇去做。我因此在Quora得以搭建和實現了許多東西。
4.我花盡心思領導團隊打造一個會自我成長的產品,這很難但是很有趣。

我也做一些大多人覺得產品經理不該做的事情。它並不是一個性感的工作。(文中舉例了他的leader Sandra Liu Huang 如何用IE瀏覽器去測試頁面,發現問題,並享受其中。)
做一名產品經理並不意味著你要高瞻遠矚,要推動公司去實現你的點子,大多數人可能認為產品經理是一個性感的工作,其實如果你變成一枚性感的產品經理,那麼有可能你在做與你應該做的背道而馳的事情。一個產品經理每天日常的工作就是去檢查各個環節是否完成、發送郵件確保每個人都信息同步、查找bug並確認它們都已經解決。大部分時候你都是坐下來想一想方向和較大的公司願景。有時候,如果你是一款新產品的產品經理,有可能會成為Techcrunch的焦點(這可能會為你的工作帶來一定的成就感),但大多數的情況並非如此。(後面吐槽了自己更像一個籃球隊的經理,必須關注團隊的所有細碎事情。)雖然不夠性感,但可以學到一些如何促進團隊成功的方法。
我猜想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VC相關的電影中,特別喜歡招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做合伙人的原因。正如人們喜歡Satya Patel 和 Josh Elman的共同原因是:他們懂得許多關於如何建立一家高科技企業的大小和規模,並一些細節中發現成功的種子。
最後作者感嘆,自己在Quora學到了許多東西。看到了產品的成熟和發展,讓人興奮。因為看到了許多成功的產品,看到Quora吸引了許多用戶來,而不是曇花一現,自讓己感到興奮和有意義。

這就是一個產品經理的自白,一個著名產品的產品經理的自白。非常有趣。
我個人看到過許多成功的產品,甚至自己也進入了許多產品項目之中,從產品助理開始慢慢了解關於產品的一切。正好在前幾個月看到這篇回答,一直懶得不想翻譯(甚至現在也是懶懶地說了一個大概),直到我自己忙碌了一段時間,開始從零做一款產品的時候,才發現andy說的這些話有多麼地正確。
產品經理,並非是各位想像的那種經理,而是一個萬能的人——了解技術並能和技術、設計溝通、推動產品前進、滿足公司的價值和對於未來發展的把握。我想起我每天的大量時間其實都耗費在了一些很小很細的事情上——小到一個按鈕的大小,細到動畫的樣式。
我現在的時間是這樣安排:

  • 早上:檢查郵件和回復昨天晚上遺留的問題,處理了大部分早上的常規問題,加入晨會,了解開發的進度。然後這個時候上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大半,我才真正開始做自己的事情。
  • 中午:一般我會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只有這個時候我才可以專心致志
  • 下午:把自己的事情解決——推動信息同步(發送郵件之類的)、檢查bug解決的情況、思考新功能的發展、與交互設計師討論新的需求點。
  • 晚上:把白天的成果輸出,繼續檢查bug。
  • 其間,有可能被工程師騷擾10+次,被拉去討論問題5+次,電話5+個。

這項工作真的並非那麼有意思,但卻讓人深愛。
我時常會問自己,我當初立志做產品經理的時候,是否真的想到了這一層?而現在的我認識到了這個工作的艱難,我是否還深愛?
答案是毫無疑問的,也是我寫這篇博客的原因。我想寫下來,借用andy的這個回答,讓你們看到一個產品經理並非是如此耀眼,擁有成就感的職位,而是一個事無巨細都要關注,要求自己享受各種體驗過程的工作——而我希望培育出一個可以自己成長的優秀產品的目標依然在。正如andy所說,在這中間,我找到了成就感和意義。
這不是一篇告訴讀者們,產品經理要如何做,產品經理的9個心法之類的應用文,而是我個人有感而發,向各位展示產品經理這一不為人所知的職位背後,是怎麼樣一個工作的狀態。
這是一份讓人充滿驚喜的工作,也是讓人必須沉澱其中的工作;這是一份讓人崩潰的工作,也是讓人享受苦盡甘來的工作。
想起知乎的一個回答,關於什麼是你職業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在地鐵里看到一個孩子玩我做的app,她說:「我很喜歡它。」,我笑了一下說:「我也是。」

這一句話也成為我2013年的目標,與各位共勉吧。


產品經理就做一件事情:
盡量讓每一個選擇都是正確的

over


看過N多類似寫產品經理的文章,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
產品經理可能是唯一一個即使公司沒有這個崗位也能良好運轉(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的角色。所以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你就是一個消耗品。 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能會從輸贏這個層面上帶來不同的結果。。。

以下是轉來的那篇文章:
【導讀】本文作者 是 Google 集團產品經理Ken Norton ,他由技術轉產品,在創業公司和大公司都有著豐富的產品經理招聘經驗,這篇文章分享了他認為產品經理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特質,並提供了一些在面試中考察應聘者不同方面能力的問題。


  以下為全文:

  我在創業公司已經呆了好一陣子了,我發現招聘這個事兒在大公司和創業公司還真是截然不同。在雅虎搜索的時候,我們一直是持續的進行招聘的。我一周會進行大概5-8次的面試。簡歷、面試、offer,總是一個接一個,不間斷。現在我已經不做招聘經理的事兒了,我在創業公司只負責招很少一部分的產品經理。
  但是總有人在招產品經理,而我也總是面試團隊的一員。你在大公司時會關注的第一件事情是各個崗位的數量。但是在創業公司,每個人每個方面的事情都要做一點,所以你需要一個能力很強的全才。更為重要的是,未來總是難以預測的,所以你需要適應性很強的人。你可能因為現在要做某件事情而去招一個人,但是,在短短几個月內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會有所變化。在大公司中就不是這樣的。你在招聘的時候,你肯定對所招聘的崗位的職責有很清楚的了解,而這個崗位的職責產生變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在雅虎招的很多人可能都不是很適合創業公司。我記憶中面試之後會有這樣的討論:「嗯…我不太確定他們是否是完美的人選,但是他們好像特別適合這個崗位,所以就雇他們吧。」這在大公司可能行之有效,但是要是創業公司這麼辦,無疑是死路一條。

  我以前是一名工程師,後來比較快的升為技術經理。在互聯網的泡沫時期,我可能招了有一百來個工程師。通過不斷試錯,我在招聘這件事上還是學到了不少。當我開始轉向招聘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可以將我招工程師的一些經驗運用過來,但我在這期間也有學到一套全新的招聘技巧。上周有個朋友電話諮詢我該如何招聘一個產品經理。我發現現在並沒有一套很好的現行的關於如何招聘產品經理的技巧。(就是說沒有關於產品經理的一些信息)。更確切的來說,你在招產品經理的時候應該對他有個怎樣的期望,無論是你處在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的環境中,現在還沒有太多關於這方面的信息。所以我認為我應該把我在招聘中學到的整理一下。
  記住,沒有人要求你表現你自己

  產品經理可能是唯一一個即使公司沒有這個崗位也能良好運轉(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的角色。沒有工程師,一切都無從談起。沒有銷售,公司沒有業績。沒有設計師,產品簡直就不忍直視。但是在沒有產品經理的世界中,每個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個空白,並且照樣工作。所以有一點你必須記住——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你就是一個消耗品。 從長遠角度來看,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能會從輸贏這個層面上帶來不同的結果,但是你必須能證明自己。產品經理也將承擔起一些工程師、設計師、市場、銷售和商務合作這些專才的一些責任。產品經理是一支充滿怪胎和廢材的奇怪分支,他們在任何地方都不合適。就我而言,我喜歡技術上的挑戰但是不喜歡編碼。我喜歡解決問題但是不喜歡其他人告訴我該怎麼做。我想成為戰略決定的一部分,我想主導產品。市場需要我的創造力,但是我知道我不喜歡偏離技術太遠。工程師們尊敬我,但是他們知道我的心不在編程上,同時他們認為我太「市場化」了。產品經理吸引著人們開始自然而然地喜歡我。

  1. 僱傭所有聰明的人
  我是怎麼尋找產品經理的呢?最重要的,與生俱來的聰明。我會僱傭那些沒有經驗但有些壞壞的小聰明的產品經理而不是那些雖有了幾年工作經驗但智力一般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站在你的角度思考,總是領先競爭者一部並且設想自己能洞察同事和用戶的想法。我通常會問應聘者一連串考察智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分析性問題。我會一直問知道我覺得這個面試者比我要聰明。由於某些原因,我認識的很多人都不願意這樣做。他們認為這對應聘者有一些無禮。我卻認為合適的人選是會喜歡這種挑戰的。實際上這就是第一關測試——看看當我說「我想提一些理論上的問題,可以嗎?」他們會是何種反應。最優秀的人往往是激動地從椅子上一躍而起。那些特別聰明的還會自己提問來回應我。

  2. 強大的技術背景
  我認識的有些經歷只會招那些有計算機學位的產品經理,我不會這麼勢利——可能是因為我自己本科學的也是人文科學——但是我確實比較傾向於那些有技術背景的人。穩固的技術背景可以使產品經理具有兩個關鍵的技能——與工程師的溝通能力和對於驅動產品的技術細節的掌控。當然這也取決於產品——一個做初級開發者API的產品經理肯定比一個做個人網站的前端頁面的產品經理需要更多地技術操作。但是有一個基本原則是普遍適用的——有技術背景的產品經理可以更好的將產品需求傳遞給工程師,並且將複雜的產品細節傳遞給沒有技術背景的同事和用戶。所以說,有些需要避免的誤區。最重要的,由工程師轉來的產品經理需要認識到他/她只是以前是個工程師而已。有些由工程師轉來的產品經理有時候還會試圖做一些技術上的決定和實施細節,這必然會引起一些衝突。因此,我喜歡那些已經做過一段時間的產品的技術人才。他們已經經歷了那一段具有挑戰性的時期,通過推薦信你也能知道他們是否都適應的比較好。我會不厭其煩的問一些問題來評估面試者的技術能力。這取決於技術體系並且有很多網站有招聘工程師的好的建議。
   這裡,有一些很好的問題可以評估一個技術型產品經理對產品這個角色的適應程度以及和工程師共事的能力:
  為什麼決定從工程師轉向產品經理?

  擁有技術背景的最大優勢是什麼?

  ? 最大的劣勢又是什麼?
  ? 在工程師向產品經理轉型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有什麼是你希望你在工程師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情?
  ? 如何贏得技術團隊的尊重?
  3. 「蜘蛛俠般敏銳的」產品感覺和創造力

  下面這個範疇是非常主觀的,難以界定的,並且又及其重要的。我非常相信有些人天生就有非常好的產品感覺。這些人就是知道怎麼才能做一個好的產品。他們並不一定總是對的,但是他們的直覺總是指向正確的方向。他們往往是某一個觀點的熱情倡導者,有時候會使同事都覺得非常氣憤。我非常有幸和很多這樣的人一起工作過,這是一個產品經理所必須具備的品質。這是可以調教的,但卻學不來。產品經理,尤其是在高度變動的環境中的比如說網站,可能要做很多小的決定。當然也會有很多大的思路和決策。但是正是這些小的決定將那些偉大的產品經理和合格的產品經理區分開來。你要知道,他們在提出那些團隊中沒有人想到的解決辦法的時候他們就是有「蜘蛛俠般敏銳」的產品感覺。這些辦法一旦提出一定會馬上讓所有人震驚。在面試中評估產品直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有是可以做到的。我一直的做法是看面試者是否能在一個小時的面試之內完成以下的任務:

  ? 獨立地說出一些我自己對於我的產品的想法——如果你是一個好的產品,你就會知道自己的有一大堆關於產品的事情需要操心。可能有一些設計上的缺陷,有一些缺失的功能,或者是信息架構需要修改。會有一些你覺得需要改進的事情。對於聰明的有著強烈的產品的感覺的局外人來說,這裡面肯定有些問題是非常明顯的。我非常期待面試中的那些時刻,就是我能微笑著點頭說「是的,我知道,我們也快要被這個整瘋了」
  ? 教我一些關於我的產品的新想法。——可以是一個我從未想到過的新改進,一個與競爭對手抗衡的新想法,或者是一個他們曾遇到過的需要改進的問題。如果我能從面試者身上學到某些東西,我至少可以知道兩件事:(1)他們不畏懼說一些批判性的話,(2)他們可能比我要聰明。我希望一個產品經理可以同時做到這兩點。
  ? 把我引向某些有趣的新事物——有著良好的產品感覺的人往往可以先於別人注意到偉大的產品。如果我在面試一個頂尖的求職者,我總是會跑偏去討論一些新興事物。
  這裡有一些好問題可以評估產品感覺:
  ? 跟我說說你最近用過的最好的一個產品。你為什麼喜歡它?[順便說下,如果面試者提到了我的某個產品我會瘋掉的。我在雅虎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他們最近用過的產品是雅虎,我將很難招到人。非常不幸。]
  ? 是什麼使得[產品名稱]取得成功?[我通常會選一個比較成功的產品,例如iPod或者eBay,這些產品都在密集的市場巧妙地贏得了用戶。]

  ? 你不喜歡我的產品的哪一點?你會怎麼改進?
  我們在一年之內將會遇到哪些問題?兩年內呢?十年內呢?

  你怎麼才能知道一個產品是否設計的合理?

  你聽過的最偉大的想法是什麼?

  你聽過的最糟糕的想法是什麼?
  你是怎麼知道何時應該走捷徑以使產品儘快面世?

  ? 關於用戶界面設計你都學習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你在做產品時犯過的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你認為產品經理最無聊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

  你認為你自己具有創造力嗎?

  4. 自己贏得領導力

  產品經理在團隊中一般是領導者。但是他們對於其他人又沒有直線職權的領導權。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自己贏取他們的權威性並且通過影響力去領導別人。領導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非常重要。關於領導力有很多書都有介紹,所以我也就不贅述了(雖然大部分書其實沒什麼用)。我發現北京調查時衡量領導力的最有效途徑。尤其是同級同事或者同組同事——不向面試者彙報的個人寫的推薦信。以下是我過去常常會問的一些問題:

  一致性是否總是好的?

  管理和領導之間有什麼區別?

  你喜歡和什麼樣的人共事?

  哪種人在工作中最難相處?
  團隊什麼時候無法凝聚起來?你認為為什麼會這樣?你從中又學到了什麼?

  如何使團隊按照排期完成交付物?
  別人做了什麼事會失去你的信任?

  你會用不同方式管理不同職能部分的人嗎?如果是,怎麼管理?

  如何說不?

  誰對一個產品負有最終責任?

  團隊是否有讓你失望的時候並且需要你來承擔過錯?
  多年以來你對錯誤的容忍度是否有改變?

  喜歡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你是如何招聘的?

  5. 打通多重觀點的能力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需要承擔多重責任。我常常開玩笑說,工作的大部分時間是為那些現在不在這個房間裡面的人說話——用戶、工程師、銷售、行政、市場。也就是說你需要能做其他人的工作,但是要聰明的記得不要去做。偉大的產品經理知道如何去打通不同的觀點。他們往往是可惡的倡導者。他們往往不滿足於簡單的答案。在某段對話中他們可能會說這個需求不具有技術可行性但是換口氣之後他們又會說這可以增加銷量。有一個很明顯的方法可以評估一個面試者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讓不同的人來面試。我主張至少有工程師、設計、和市場人員來面試一個潛在的產品經理人選。根據崗位職責不同,這個名單還可以增加——售前工程師、技術支持、開發者關係、商務合作、法律或者用戶自己。最終任何有可能和這個人共事的人都應該見見這個人。記住,我沒有說所有人都要見這個人。我也不是說所有人都要讚許這個人——在面試中,隨著人員的增加很難達成一致性,所以合理的考慮反饋意見即可。但是沒有人會比銷售人員更能判斷一個產品經理是否很好地理解銷售過程了。我也強烈建議你給面試官詳細的指導,例如「我需要你去了解一下這個人是否理解你在渠道拓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在你的領域能給到什麼程度的支持。」下面有些我曾用過的具體的問題(僅僅是距離,可以替代職能部門的名字):

  你是怎麼學會與銷售人員共事的?

  面對用戶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如何記錄市場?

  如何確保設計的方向是正確的?

  產品經理應該如何支撐商務合作的工作?
  關於向上管理你怎麼看?

  如何與行政人員共事?


  6. 給我一個真正做過一個產品的人
  最後這個品質可能是最好評估的。除非是一個非常初級的崗位,我一般會用一個已經自己做過一個產品的產品經理。我是說從頭到尾,從概念到實施。沒有什麼比做過一個產品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產品的交付能力。過去的表現預示著未來成功的可能性。更好的方面,是它能在眾多無形的海洋中給出一些有形的評估。核對推薦性時,我會確保向與候選人過去所做的項目中的重要的同事進行核對,尤其是其他的產品經理和技術、銷售、市場的同級介面人。(順便說一下,這些規則是按照一定原因排序的,並且像我在第一條中提到的,相比於一個有經驗並且做過一個完整產品的人來說,我仍然傾向於招一個極度聰明的產品經理。)
  後記:我寫下這篇文章是在2005年,那時我還在JotSpot,Google在2006年收購了JotSpot。從那以後我有機會與很多出色的產品經理共事,並且經歷了200多場產品經理的面試。可以肯定的是我的想法有所改變,但是中間這些年只是進一步強化了我關於一個偉大的產品經理所應具備的特質的想法。我偶爾會有打算更新這篇文章的想法,但是我還是決定讓它保留原樣。(Ken,2013年2月)

本文鏈接:谷歌產品經理眼中的產品經理


在這個崗位上呆了5年多,說下自己的經驗之談

「什麼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談談你對產品經理的理解」相信很多產品人都被問及過這樣的問題,也許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回想下自己的回答好像每次也都不盡相同。

一句話的定義

產品經理是發現問題,提出需求,找到用戶體驗與商業目標的平衡點,並且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能就是解決問題,在產品工作當中包括:產品定位、需求對接、需求評審、產品設計、組織協調、研發測試、上線運營、市場推廣…都會遇到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產品經理的職責就是解決它們。

說下等級概念

其實很多情況下等級並不好區分,非要找個參考標準,也總結了一套。

剛有說過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能就是解決問題,問題可以歸納為三類:做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基於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層級來給產品經理等級定下位。


初級:(怎麼做)積累經驗,保證上級的任務按時正確完成,按照需求研發流程標註驅動和注意內容。


中級:(怎麼做,做什麼)領取目標任務,自己拆分做什麼:思考用戶場景,深入研究競品,細緻分析數據,通過拆分和推導,得到自己負責的產品的核心手段和實現路徑。


高級:(做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產品定位,確定方向,調研分析,如何實現。

為什麼說不好區分,因為還有一種就是用成王敗寇來劃分,不管是機緣巧合還是地利人和,只要你做出了一款千萬級、億級用戶的產品,或者你在行業競品里博得了頭牌,那你就是一個牛逼的產品經理,最少在外人眼裡你算是牛人了。


比如說迅雷,靠下載毛片能做到上市,他們產品經理牛嗎,當然牛,最少抓住了用戶的剛性需求點,但是從快播開始的凈網行動以來,迅雷也隨著斷種,市值縮水60%,僅為4億多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國內很多創業公司B輪C輪的估值都不止這些,那他們的產品經理還牛嗎,這就不好說了,最少是沒做好轉型,沒有及時更改產品方向定位。回想一下80後的人(男生)誰沒用過迅雷,硬碟里沒幾百G的片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上過大學,那時候愛奇藝還沒出生呢,如果早點注重版權,IP,發展下自製劇,那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當然不排除產品的很想法有時會受制於老闆和投資人,這種情況就另說了,所以定義給的概念是解決問題的人,注意是人而不是神,套話說就是:產品經理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產品經理是萬萬不能的。

方法論很重要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看過喬布斯的傳記或電影,作為產品幫永遠的喬幫主,可以說一生都是撕逼中度過的,和員工撕、和合伙人撕、和投資人撕,撕到被自己創立的公司趕走又被請回。

這就是產品經理的另一核心技能「撕逼」(溝通),如果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在撕逼的戰場上輸掉的話,真心對不起起「產品汪」的稱號。產品就是要在撕逼中成長,在撕逼中快樂,不僅要撕還要撕的優雅。這就需要方法論了。


首先要確定問題是什麼?

有沒有定義清楚?的範圍是什麼?限制條件是什麼?投入和產出如何?


其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需要什麼功能?這個功能的目的是什麼?它所服務的用戶目標是什麼?


基於目標,再重新定義一下問題

這個功能是為了解決什麼?用戶有多大的需求?現在被滿足的程度如何?會不會有細分的用戶群體?有人很喜歡,有人討厭?如何平衡?快速迭代和探索的代價有多大?需不需要先小範圍測試?


反向推理

基於上面的分析,反過來再次確定:有沒有其他更重要的目標和任務需求還沒被滿足?這事的優先順序到底高不高?


方法論積累的越多,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大局觀、方向感的養成一是看悟性,二是就是靠方法論堆積。所以說很多時候有一個好的mentor,一個願意指點你leader請珍惜他,畢竟這些都是個人的「絕招」藏私也是可以理解的。

———----—硬廣線—-----———

個人號【fangsichanpin】歡迎關注,時不時的分享些工作總結,注意事項。


產品經理到底是做什麼的?------------------------------------------------------------------------------------

一開始我覺得產品經理就是上台介紹一下產品,享受媒體關注的。
後來覺得產品經理就是要把一個產品做得漂漂亮亮的,用戶用的舒舒服服的。
然後覺得產品經理還需要了解公司的戰略規劃,市場的動向,友商的動向
又覺得產品經理還要知道客戶的需求,銷售會怎麼說,售前需要什麼樣的方案,實施需要啥樣的策略。
產品經理還需要知道怎麼搭配人手、調配資源、說服客戶用戶和群眾。必須得大家都垂頭喪氣的時候興高采烈,找出路。大家都歡天喜地的時候,眉頭緊鎖看風險。
得比研發經理更會宏觀把握產品發展,比銷售更全面了解產品的特性和賣點,比售前更知道不同客戶的解決方案,比測試更明白產品的問題和弱點。。。

想想自己苦逼的PM生涯。。。

大概是2001年的時候,第一次知道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當時公司發布新產品,大概1000家媒體到場。發布會的時候某產品經理出來進行了產品講解,而那個該死的產品一小部分是我開發的。當時覺得PM眾星捧月,人中之龍,英俊神武。。。我就動了春心。

懵懂---------------------------------------------------------------------------------------------------------------

一開始是從項目經理開始做的。

功能規劃、項目管理、界面設計甚至部分代碼開發。現在看也沒什麼,很幼稚。當時覺得自己成長很快,特狂躁特興奮,不加班就覺得尾椎骨痒痒。天生的賤命。

做項目經理做成了一個項目。有了票子,買了房子。公司還讓外面人採訪。特滿足。

就慢慢放棄了開發(自己也不是那塊料),專門做項目經理+部分產品設計的活。

開頭---------------------------------------------------------------------------------------------------------------

後來同時負責多個項目,還是從產品規划到測試全套。玩命幹活,也學習了不少知識和經驗。

產品規劃是天生的喜歡亂想 + 各大神指導。記得某大神說,規劃就是挖個坑讓別人跳進來。如果他也挖了個坑,你就挖個更大的,連他帶他的坑一起埋進來。

界面設計就是和一群當時很年輕的UI設計師,一起胡思亂想。一會借鑒借鑒這個,一會借鑒借鑒那個。

記得當時有個UI設計師,設計了幾套UI方案。熬了十幾天。結果被全否了。當時兩個大小夥子就全哭了。

交互設計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涉及的。當時微軟有專門的團隊和我們做交流。自己的團隊這方面特傻。也就學了不少。現在看看都是流毒了。

架構設計、概要設計也是大體了解著。

測試這東西需要親歷親為。後來終於有了一個特別好的測試經理。

苦熬-----------------------------------------------------------------------------------------------------------------

然後去了一家創業公司,條件特別簡陋。整個公司只有做研發的,產品這塊VP管著。

負責了一段時間的研發管理,寫了一年多的產品規劃和需求文檔。當時發現,自己產品規劃能力和老闆比還是有差距的,也學習了不少土豪的經驗。尤其是經常關注市場方面。

特別感動當時一個同事後來的說法:發現全公司的需求文檔都是你寫的。

慢慢的也招了需求開發工程師之類的。

每年都有幾十個不同的項目,慢慢整理出幾條產品線,也學會做road map之類的。

人機交互啥的也經常練練手。

再熬------------------------------------------------------------------------------------------------------------------

後面就去做企業軟體的產品規划了。

對我挑戰最大的是,老總基本上放權。戰略、團隊、業績,銷售、售前、研發、售後都要忙活忙活。學會了如何站在CEO角度上看問題。

客戶基本上是集團型公司,打交道的層次也提高不少。從戰略-方案-產品+技術-實施。。。

發展---------------------------------------------------------------------------------------------------------------

後來又開始做互聯網和電子商務。

貨是怎麼選的,怎麼採購,如何保持銷售節奏,如何保持庫存安全,怎麼樣才能做到用戶體驗至上。不斷優化這個流程,把用戶往死里慣。只要成本能打住,要啥給啥。為了送貨能快一點,把訂單傳遞速度都按秒來優化。

界面上也是改來改去,怎麼讓用戶覺得舒適,而不是就是來開個單買個貨。怎麼讓用戶買的時候不要思考,不要比較價格就去了其他網站。怎麼做出差異化的優勢。

還要考慮投入和成本,別花多了,別掙少了。。。

傳統企業裡面那些精華和傳統,得兼收並蓄,合理利用。。。

產品經理到底是做什麼的?------------------------------------------------------------------------------------

一開始我覺得產品經理就是上台介紹一下產品,享受媒體關注的。
後來覺得產品經理就是要把一個產品做得漂漂亮亮的,用戶用的舒舒服服的。
然後覺得產品經理還需要了解公司的戰略規劃,市場的動向,友商的動向
又覺得產品經理還要知道客戶的需求,銷售會怎麼說,售前需要什麼樣的方案,實施需要啥樣的策略。
產品經理還需要知道怎麼搭配人手、調配資源、說服客戶用戶和群眾。必須得大家都垂頭喪氣的時候興高采烈,找出路。大家都歡天喜地的時候,眉頭緊鎖看風險。
得比研發經理更會宏觀把握產品發展,比銷售更全面了解產品的特性和賣點,比售前更知道不同客戶的解決方案,比測試更明白產品的問題和弱點。。。

然後,又是一年。。。


想說句大實話,又怕被人拍磚,呵呵.其實,國內很多公司的產品經理崗位是這麼來的:
小公司:老闆說,我們要做這麼一件事,或者要有這麼一個功能.HR說,好,那就招個產品經理吧.
大公司:老闆說,這個業務沒人負責啊,leader說,那就找個產品經理吧.
所以別高看了自己,你就是一個坑裡的一個蘿蔔.沒你這個蘿蔔,坑還在.最重要的是,你如何讓自己這個蘿蔔所在的坑能挖得更大更深.當然,很稀有的情況下,蘿蔔還能自己去挖個坑.


我認為,產品經理工作有明確的界定,工作職責一共三條:
1. 明確產品的指定期限內可度量的目標,並且確保相關同事支持並認識一致。
2. 明確完成1中目標所需要調動的可度量的資源,並且確保相關同事支持並認識一致。
3. 用任何不違法,不違規的手段,在預定的資源條件下,完成預定目標。


產品經理其實是個很寬泛的職位,從廣義上來講,產品經理是負責產品完全生命周期的人,所以這其中對於產品經理的個人素養和職業技能的要求很高,因為產品的進程中,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所以從目前的趨勢來看,產品經理著職責會更加細分。

從另一維度來講,由於產品的形態的不同,不同公司背景下的產品經理的角色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我就幾個我比較了解的幾個維度,說說這些公司的產品經理都在做什麼,以及他們對PM的要求

傳統行業產品經理

眾所周知,產品經理剛開始就是從傳統行業興起,最早是寶潔。但是目前他們更喜歡叫做品牌經理,更加偏市場策略。所在現在傳統行業中,產品經理還是比較活躍在IT行業,比如電信設備商,華為,中興等。

在這些公司中的產品經理,和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第一,專業偏向不同

傳統行業,因為其產品流程更為複雜,所以對於產品經理的全局觀有著更強的要求,從專業方面講,則更為注重項目管理能力,產品經理必須確保產品的schedule,scope和cost的控制,至於產品的一些細節,則更為仰賴項目經理的專業
第二,產品流程不同

核心在於產品的形態不同,一個是實體產品,一個是虛擬產品,所以是導致產品的流程不同。
傳統行業,因為產品開發成本比較高,其產品流程相對繁瑣,從產品kick off開始,硬體研發,軟體研發,QA測試,機殼設計,包裝設計,試產,量產,到項目招標,方案報價,lab test等等,掌握整套產品流程,沒有2,3年的功力,更難稱得上合格的產品經理

第三,商業角度不同

在傳統行業,PM每天講的都是cost down,就是怎麼省錢,如何把成本預算降到最低,以來獲得最好的市場回報率。

所以傳統行業對於產品經理的要求相對比較高,從設計到生產,從晶元廠商到市場渠道商和客戶,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溝通能力是必備的,同時必然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才能做到獨當一面。

但是硬體產品相對制式化,所以對於產品經理的設計和市場分析能力要求的並不是很高,更加註重的執行層面的

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

這個方面相比大家都非常了解,基本上就是我們正常思維所理解的產品經理,對於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主要的職責是對於用戶的把握,挖掘用戶的需求並將其實施實現。

相對困難的問題是,這個行業所面對的不是實實在在用著明確需求的客戶,而是相對虛化的用戶,所以產品經理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形態,因此也需要產品經理需要很強的分析能力和規劃能力。

總的來說,在傳統行業,產品經理更關注怎麼做,互聯網行業更注重做什麼

運營商產品經理

三大運營商之中也是養了一票人叫做產品經理,但是他們主要的公司基本上和產品沒有多大的關係,運營商的所有產品基本上都是由各個大大小小的SP來完成,所有運營商的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管理這些SP,對其的工作量以及產品質量進行考核和監督,類似於項目經理的角色

另外一方面,他們的更大的精力是作為領導和產品之間的橋樑,他們會花大把的時間用在各類的彙報材料以及規劃材料之上,或表忠心或索取資源。他們不對產品負責,支隊領導負責。

同時,隨著運營商逐步回收運營權,他們還會負責一些產品運營相關的事情

最後,因為運營商為了維護政府關係,會承接一些政府的相關開發工作,然後再將這些工作轉給SP,這期間運營商的產品經理需要做很多溝通協調的工作。

總的來說,這是個看似光鮮其實及其苦逼的工作,最大的能力要求就是要材料寫得好。

外包公司產品經理

不是每個外包公司都會有這個職位,看規模。他們的主要的工作就是面對客戶,確定需求,然後交由開發團隊開發,工作相對簡單,所以一般的外包公司只會設立項目經理。

但是這其中有個很有特色的就是各個運營商的SP們,他們基本上都會設立產品經理的職位。這些人所對應的人就是運營商的產品經理。因為又是在互聯網行業,所以SP的產品經理是一個既需要面對用戶,又需要面對客戶的這麼個職位。

SP的產品經理的工作主要是分析用戶需求,然後設計產品,然後對運營商產品經理進行彙報,所以寫材料的能力也是必須的。同時很多運營商產品經理需要向領導彙報的材料,也是需要SP的產品經理先起草,然後不斷的修改。

這就是為什麼運營商的產品為什麼這麼爛,因為沒有人有時間去認認真真去思考產品。

當然,一些基本產品規劃設計的能力也是必須的,以來進行和開發團隊的溝通合作,但是要求就沒有互聯網公司那麼高,更多的時間還是花在對外的溝通上。

總結

分析這些,其實發現不同公司背景下產品經理的職責不盡相同,但是本質還是相通的,溝通,應變和責任心

對於需求和人的把握度,剩下的就是不斷的學習和努力!


在個人公眾號里寫的一段:

產品來源於需求,當人們存在某種需求的時候,就會出現相應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而產品經理就是需要發現這樣的需求,然後構想出產品的框架、功能,勾勒出產品的樣式,並最終協調技術人員將產品做出來。


一個產品的誕生需要經歷:需求—原型—設計—開發—上線—迭代這樣的過程。這就決定了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發現用戶需求,撰寫需求文檔,畫產品原型,跟進設計進度,跟進開發進度,保證產品按時上線,數據反饋,產品功能不斷迭代。總結起來就是先把產品mvp做出來,再讓它越來越好。


產品經理成長的不同階段,做的事情也不一樣。產品新人做的更多的是在畫原型、跟進設計開發進度以及產品迭代上,在需求上考慮的少一些,因為需求基本上leader已經規劃好了。這時候主要就是做執行側的工作,這時候考核的主要能力就是邏輯能力、執行力、溝通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你要能畫出產品原型,跟進產品開發進度,確保產品能按期上線。


當你的能力有所提升之後,就會負責一些產品規劃方面的事情,這時候就要考驗你對需求的掌控能力了,你要對業務非常熟悉,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發現業務中用戶的痛點,並規划出合理的產品功能和方向。這時你不僅僅是執行者了,更多的是對需求的思考。


總的來說,產品經理就是從用戶需求出發,構想產品原型,跟進產品順利上線,通過數據分析及用戶反饋,不斷完成產品迭代,這麼個角色。


在不同的環境和前提條件之下,產品經理有好有壞,職責千變萬化不一而足; 要想準確完整的對這四個字定義則幾乎是一個Impossible Mission(因為隨定義的演繹推進,其深度很有可能會涉及一些終極的哲學和社會學命題) 。所以在這裡只談一下我所理解並身體力行的產品經理(個人更願意叫產品設計師或者叫產品使用者們在世間的代理人):

理性的指標性的東西就不在這裡談了,知乎上有很多這方面的真知灼見,今天只說說經驗和感悟。
做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

1.心狠。不工作時對自己狠,瘋狂修鍊自身以獲得更強製造力;工作時對全世界狠,除產品外無他,所行所言皆為造出一件神器,必要時不惜與他人(包括老闆)爭吵或者使用詭辯之術;好的產品經理骨子裡都是天蠍座+獅子座,在工作時會切換到具有病態的完美主義氣質和散發強大王八(呃。。。是王霸)之氣場的變身模式,與人論、與人辯甚至在可行性無誤的前提下強人所難。與神器打造關係要緊則事必躬親,次之則隨後事必躬親,再次則盡量躬親;但有一條,事無大小,不需一一搞定,然必瞭然於心,說白了就是:可以不管但必須獲知。作為一個肉身生物移動數據分析中心,收集所有反饋數據才能綜合判斷形勢,給出不會浪費資源減少反覆的最佳解決方案。說真的,光聽的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2.眼毒。身在地獄,心察世間。察人察事察持念。得跟個好奇寶寶似得觀察一切,臭不要臉的跟著妹紙(或爺們)看她(他)們用產品。少問、多看(人類強於撒謊但弱於掩飾行為)。沒事多玩自己的產品,前一秒盡量把自個當個傻逼來用產品,後一秒入定狂想改進思路,第三秒抄起筆來記錄,力求一切至臻至簡。看東西得准,明察秋毫,哥們我設計出身但不代表就發現不了代碼上的問題(真的,發現代碼問題不一定非得特別懂代碼或者查代碼,在玩產品的過程中就能感知到問題,真的。當然,前提是清楚產品的運行機制且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勁兒。)。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拿著問題去找那些獅啊猿啊牛啊們的展開基情(呃。。。又錯了。。。是激情)討論。另外,腦子得好使,邏輯清晰嚴謹,有把七彩亂麻理成線再織成布的本事,產品從建構到生產再到發布與使用。裡面的生意模式、生產模式、傳播模式、運營模式和可持續迭代模式都需要按階段不同構想清楚,而這一切的形成離不開一個邏輯清晰的大腦。

3.手辣。審時度勢,懂得取捨之道。產品經理的大腦瓜仁里儲存了N多的點子、N多的數據、N多的傳播運營手段、N多的生財之道,而這些東東有的相互矛盾、有的無法量化驗證、有的違背商業道德倫理(不開玩笑,在中國這種事很正常)、有的跟企業戰略相悖.....怎麼抽取這些素材又通過怎樣的手段來讓它們產生怎樣的效果從而達到何種目的無疑於一次次很危險的魔法實驗(汗。。。最近遊戲玩的有點多。。。),為了減小傷亡,這時候就需要動用雷霆手段去做調配增減的工作,說白了就是對產品(包含傳播運營等等的廣義的產品)動手術,哥們,Believe me,這過程老特么痛苦了。痛苦的不只是砍掉心愛的牛逼功能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痛來自對所行所為產生的後果的預判過程以及自身責任感帶來的強大壓力,就好似 一個普通人強行去做上帝才能做的事,不可能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會因為功力不夠而吐血不止。

得去開會了,先到這裡吧,謝謝邀請。


我創立doBell接近1年,處於半入門IT的階段。

PM(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真的是很不好當的一個職業,比起PM,我更願意當碼農,天天敲代碼,那種日子才是我所期待的,天天研究技術的日子(個人認為我自己還是非常喜歡科研與技術的,但現在的學歷與平台,對於我來說,當然是應用性技術更加的靠譜)。

我眼中的的產品經理:
一、小團隊的PM必須要當個多面手。

在一個小的開發團隊里,PM的作用決定了一個團隊產品的命運,甚至是整個團隊的命運。他們需要的技能:
·物色人才、培養人才
·協作分工
·定位產品路線、確定產品的開發節點
·與團隊溝通、協調團隊的情緒、協調團隊的積極性
·各式各樣的挑戰:O2O的話你需要跑商家,了解用戶。
·關注每一個細節,你能想到的有開發與UI設計,你也許想不到的有交互設計與用戶體驗,你根本想不到的有給團隊淘米做飯、打掃衛生……

二、PM可能是一個24小時無休的職業

在初期版本的立項、到開發階段、到設計按鈕位置、設計軟體層次、到產品發布運營……你無時無刻的都在幹活。你永遠會為各式各樣產品的細節而絞盡腦汁,如果你肩負團隊發展的重任,你甚至無時無刻都在考慮團隊發展的種種細節。
總之,就是,這真的是一個體力與腦力並重的角色,你不能休息,因為你身上有尚未完工的項目,項目正在進行,正在運營,你就要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
好了,這下你懂了吧,為什麼比起PM來我更願意當一個兢兢業業的碼農,碼農只需等設計需求到手,理解PM的思路,那麼就可以了。這些事情,只需要積攢到你的工作時間,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工作以外的時間,你能很清楚的分配好你的時間:這段時間弄技術研究,那段時間去陪女朋友,再有的時間打打球……
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因為你能有更多可供分配的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必每時每刻的腦抽筋。
產品永遠是不完美的,對於我來說,我希望我有種Geek的思維,那種完美主義者的思維,以至於24小時都放下手頭項目的事情。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真的,如果你有個負責任與Geek並進的心,時間對於你來說,永遠都不夠用,腦細胞的永遠處於負荷的狀態。
我甚至做夢都在想產品如何發展。

三、PM乾的事情們的邏輯關係太過的複雜,難以梳理。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我想說的是,產品的發展的因素對於doBell來說是這樣的。(總結不全)
全外包項目:客戶確定性需求(不允許客戶二次修改)、UI、測試、開發人員
半外包項目:客戶可變性需求、產品開發節點、技術門檻、研發時間、UI、UE、UED、開發人員、運營(推廣)、測試
完全自主性項目:自確定性需求(長期的需求分析、調研、SWAT評估等等)、人力分配、以及上述提到的因素
你懂嗎?這才是一個PM在面對一個項目時所面對的種種因素,你可以理解為困難,但我理解為挑戰,只是當你把它們當做了挑戰以後,你還會面對一個新的因素,那就是「責任」,無窮無盡的責任會充斥著你的生活,讓你像上述第二條那樣,24小時無休的幹活。
我這裡需要考慮最多的還是研發時間節點的問題,你需要全面的掌握團隊所擁有的技術,確定產品的需求,再通過掌握團隊的效能,確定時間節點,UI作圖與研發的節點。
這些種種的因素,編織成了一個複雜的網路,在你還未有超級經驗的同時,你還不得不面對未來的種種進行種種的變化,這會打擊團隊的士氣,如果你非要這麼做的話:
小邏輯網例子1:團隊的誰頂不住壓力了,你是做開導還是換人,你如果換人的話會降低項目開發的多少效能,你如果不換人,如果鼓勵後他又能做出多大的貢獻?
小邏輯網例子2:競爭對手的產品快要問世了,而你的產品卻還在開發中期,如何成功?為了加快速度,你要捨棄多少的需求,你要更改多少的方案才能達到一種產品發布後成果的平衡?
這一切的一切的因素,假使你了解好,不要高興的太早,你還需要面對一個更加不爽的東西,那就是決策:
你需要在種種方案中,邏輯判斷中,通過種種神一般的感知,決策出一個balance。你需要找到種種利弊的平衡點,以求結果為最好的。
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四、PM所具備的技能太過零碎,你永遠不知道你學到了什麼具體的東西,你也永遠感覺到好似沒學到什麼。(你知道什麼叫碎片化信息的危害嗎?)

PM究竟要學什麼?有人說要感性,有人說要具備敏銳的產品市場嗅覺,有人說要歸咎於自然,更有人說,要技術產品一把抓……等等.
我都不知道我要學什麼,聽說大公司的PM還要背種種的KPI= =。。。我擦。
產品經理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對於產品的見識,對於所謂的產品的感官。
我擦,這到底要學什麼?我不懂,也不知道誰真正能編寫好一部關於產品經理的教科書,讀完這本書,你就可以當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我只想說,產品經理的極致就是神,神都不知道長什麼樣,產品經理如何知道自己該如何發展與學習?
現在的產品經理通用的學法就是:不斷的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微博,IT媒體,書籍,案例,小道消息等等……都是產品經理需要學習的東西,這個時代的信息已經夠碎片化了!!!產品經理卻還要面對著將更為碎片化的知識裝在腦子裡加以運用的方式。我能說髒話嗎?我學了各種東西,能檢驗你是否是好的產品經理的唯一指標就是產品到底怎麼樣,產品到底怎麼樣這個說法還各式各樣的百家意見不統一,況且產品永遠是不完美的。
讓我如何能有個質變的成就感?抱歉,沒有。
產品經理還要面對各種碎片化信息的衝擊對自己的副作用:常常看似無所事事,不知道究竟該記些什麼等等。
真正有理想的人會在碎片化信息的洪流中變得盲目,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沒用的。這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被各式各樣的信息所擺布。
但產品經理是把握產品靈魂的人,自己的靈魂已經受碎片化信息所擺布了,那麼,產品的靈魂又該怎麼樣?
到了最後,結果只有一個,做了一個平庸的產品,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產品經理需要的堅韌品質是我等凡人所具備的嗎?
你體味到靈魂受虐的感覺嗎?(前提是你負責任)

五、產品經理是一個擁有「上帝服務人類使命」的職業,這是何等的艱難。

我去過360,拜見過我很敬重的360投資總監王翌大哥。他和我說,你要相信,一切的產品都是源於自然,比如最近挺火的一個一筆畫的小遊戲,它就是將數學的圖論知識加以運用,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成功的遊戲產品。
產品的根源在於發現自然的奧秘,產品雖說是給人用的,但是人是歸咎於自然的!
自然是誰賦予的,是「上帝」,一個我這輩子都不一定知道是否存在的牛逼什麼什麼……= =
如果說專業點,一個人想有個地方可以逛,可以買東西。那麼你認為他是需要一個大的商場,這是表層問題,但全知的上帝就有可能通過他的種種因素,判定他需要的是一個網路交易平台。好了,你說網路交易平台(淘寶)做好了,但你又不懂人性格了,他希望一個真正能讓他買到他想要的東西的方式。所以第三方的支付寶應運而生,買家信譽出現……等等。
你說他媽的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用戶怎麼還不滿意,那是因為,你要知道用戶真正想要什麼,那才是他最根本的需求,然後你要通過這個根本的需求和現在能掌握的資源,一干到底,做到你的資源不能再滿足貼近他的需求為止。

六、PM是一個產品的靈魂,你需要擔當多麼大的責任?

責任,在小團隊來說,就是擔當一個團隊的命運。對於大公司來說,就是完成KPI。如果你在大公司,你還真正認識的責任是什麼,那麼,你將面臨的是一整個公司的命脈。
PM就是這樣的一個職業,責任對他們來說,要高於一切。
請問你能擔得起這份責任嗎?
那就 Just do it!

七、對於現在的「產品經理熱」,真正好的產品經理實在太少了,這成為了一種職業,對於我來說,這是一種基於對IT事業的狂熱追求的一種信仰。

隨著移動市場的興起,小app創造大價值的神話頻繁的充斥著我們的耳朵。產品經理這個詞也許在移動端興起才真正的引入我的時間。
產品經理看的是輕鬆啊,喝喝茶,說說話,就能完成一整個項目的運作。現在做開發的想轉PM,做運營的也想轉,做他媽的神馬的人都想做這個看似悠閑高薪的工作。
你們要知道,也許一個方面的產品,好的只有一個,而有多少個比你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想幫助項目登上巔峰?你知道產品經理是什麼嗎?他媽的是種信仰!是我們doBell人的信仰,我們熱衷於科技,服務於全人類!我們擁有這份信仰!
請不要為了生存和所謂的舒適而侮辱這份信仰,你完全可以當碼農,做營銷,但請不要掌管一個產品的靈魂。
因為,它是全人類的,你要擔起這個責任。

說了這麼多,產品經理很難的。
以下就是我對我提出的問題總結的解決辦法: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有空來分解。= =

以上就是我目前的水平可以說的話,歡迎拍磚。希望持續的拍磚,我想做個有產品經理精神素質的碼農= =。。。

doBell,我為此而倍感榮光!


做了快10年產品經理,從稀里糊塗的入行,到自以為是的轉型做大產品經理,到阿里巴巴做螺絲釘,到出來參與創業!關於產品經理我只想說:確實是打雜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打這個雜,每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都是充滿情懷與現實主義的結合體,一個內心沒有充滿矛盾的人怎麼可以做產品經理!思考問題的時候要裝逼,落地的時候要踏實!多麼希望這個行業沒有那麼多所謂的專家,沒有那麼多的吹牛逼的人啊!畢竟有幾個人做出了改變世界改變生活的產品,大部分人只是在做一個產品!


我擦,這商城怎麼很多人都跑隔壁商城去了?
報告,根據問卷調查,隔壁的商城有廁所。 ——BOSS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怎麼連個廁所都沒有,如果有,怎麼連指示都沒有,怎麼找呀——產品汪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指示怎麼這麼亂呀,這麼難看懂——交互師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指示怎麼這麼亂呀,我沒看懂呀!
但是我看懂了,你怎麼這麼笨呀!
我朋友也沒看懂呀! ——數據師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指示顏色怎麼這麼奇怪啊,和其他的指示混淆在一起,我都區分不開了!
我擦,你是不是色盲?
——UI設計師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指示燈怎麼說做都說了那麼做,公告都貼了,還沒見到有得用?
——RD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還要收費呀? ——市場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怎麼連紙都沒有呀?——用研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水龍頭都壞了,怎麼都沒地方投訴呀?——客服瞬間從天降臨。

------------------------------------------------------------------------------------------------------------------

可能這個例子不是太合適,先答著。
待補充。
咦,為什麼連個投訴的地方都沒有給我們的客戶,還經常廁所堵塞,人家來到商城怎麼用,人家都跑了?——背黑鍋的產品汪挺身而出,滿身是血,卒


最近關於產品經理的一篇感悟,供參考。

再談下怎樣能夠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一個人不是說你能夠有產品構思,能夠畫點原型,能夠做團隊和項目管理就是產品經理。蘇傑原來有本書叫《人人都是
產品經理》,看了後大家可能會覺得做一個產品經理是挺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自互聯網提供和設置了大量的產品經理崗位後,產品經理這個詞基本就爛大街了。


我們如何來界定一個產品經理,如果簡單點來講可以理解為根據自己長期的項目和運營實踐,通過自
己的敏捷洞悉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夠將當前的市場需求或潛在的市場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產品需求,並能夠核心的定義產品功能模型和價值輸出,同時能夠通過項目和
團隊管理的能力,凝聚一個小組形成一個真正的團隊,將自己的產品構思付諸於最終產品實現的人
在這裡我們還沒有講到運營,如果再講到運營的話可以理解為通過他人或運營團隊的運營,能夠進一步的收集和分析用戶需求和行為特徵,同時對產品進行持續改進,這個要求可能就更高,但是最基本的是你首先要做到第一點。


一個產品經理如果最終不能主導團隊完成一個產品的交付不能算產品經理,其次如果一個產品經理最終交付的產品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或實現最終的價值也不能算一
個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搞清楚市場究竟需要什麼?根據市場的需求如果構建一個產品並完成價值交付?產品經理我們一直強調要做正確的事,這個
就是正確的事。如果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有獨立的職位的話,那麼產品經理要保證的是最終的產品能夠實現客戶價值,項目經理要保證的是按照項目或版本計劃完成
項目目標。


如果從這個層面來說的話,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兩方面的核心能力,其一就是根據市場規划出有價值和意義的產品的能力,產品本身的功能架構究竟如何,產品能夠完
成哪些客戶需求和價值交付,產品如何分版本迭代的推出和上線。其二就是能夠真正指導和跟蹤管控產品孵化和落地的能力,產品如何研發,產品本身的技術架構或
非功能性需求如何滿足,這些雖然可以藉助核心架構師的能力,但是產品經理必須有相應的技術背景和管控和指導產品落地而不是中途夭折。


很可惜的是,互聯網產品經理逐漸成為一個偽命題,不管是做需求,做UI或是說做架構,做項目管理的都可以稱為產品經理。導致我們對產品經理這個概念的認知
越來越模糊,但是哪裡清楚一個真正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包括技術背景,實踐經驗積累,市場和運營,項目管理,軟技能,軟體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識融合。雖然類似
原來像中興和華為的產品經理本身有更多和跟嚴格的崗位職責定義,我們也會感覺這些過程相對來說很重,不符合互聯網團隊的敏捷和快速迭代文化。但是為學日
益,為道日損,沒有真正經歷過繁重過程的磨練,我們是很難真正清楚如何去繁從簡。


你有一個產品構思或者說別人給了你一個產品構思,但是如果你能夠將產品構思真正細化,理清楚產品核心模型和價值交付點,最終全程主導和跟蹤將產品做出來並
推向市場實現價值,那麼你可以算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有創意和想法的人太多,但是能夠真正將想法喜歡為產品需求的人少,同時又能夠將產品需求最終實現為產
品的人更少。網上說的就差程序員了為何經常被黑,很簡單,這些人除了忽悠到的投資人的錢和一些燒錢的想法外啥都沒有,他們根本就不清楚一個產品構思到真正
落地之間所需經理的複雜和歷練。

產品經理是能夠真正賦予產品靈魂的人,是能夠真正將一群人構建為一個核心產品團隊的人,是一個能夠真正實現產品價值的人
只有他的高度領袖能力和全身心的投入才可能真正將產品從0到1孵化出來,他可能沒有做太多具體事務性的工作,但是卻會出現在產品打造全過程中的任何關鍵
點。他們會參加需求調研和分析,總體產品設計,架構方案,產品測試和驗證,市場推廣和運營等任何關鍵點和關鍵環節。他們做的所有活動和跟蹤唯一目標就是讓
產品能夠真正根據自己的構思和想法孵化出來,而不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偏離軌道而沒有修正。


產品經理是光彩奪目的,他們得到團隊的擁護,客戶的認可和產品帶來的價值回報,能夠通過自己和整個團隊的努力打造一款真正創造價值的產品所帶來的成就感和
自我實現無任何其它可以替代。但是產品經理本身又是孤獨的,產品經理是真正負責產品成敗的唯一責任人,你的任何一個不夠慎重的決策都可能將產品引入歧途或
最終夭折,資源的投入,產品的延期,客戶的不買賬,大量的深夜對產品的思索和煎熬,對工作和家庭的無法平衡,這些都需要你一個人去默默承受,偉大是熬出來
的,你的每一點心血都最終融入到產品氣質中。


本文致所有在產品經理路上和那些正在為成為一個合格產品經理努力和奮鬥的人。


看了好多回答,特別亂,我嘗試著以精簡的文字回答一下。

產品經理究竟是做什麼的?

發現需求,梳理需求,解決需求。

發現需求

發現需求 =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需求?」

企業的需求是以何種商業模式去盈利,用戶的需求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如何去發現需求?涉及到的點?

  • 市場調研分析
  • 國家政策變化
  • 行業發展趨勢
  • 等等問題

梳理需求

梳理需求 = 「尋求需求解決方案?」

  • 需求是否是偽需求?是否是用戶真正需要的?
  • 如果要做,戰略規劃是怎樣的?
  • 企業的商業模式,用戶的需求痛點
  • 競品分析,參考他人怎麼做的
  • 怎麼做?什麼載體?規劃?
  • 具體輸出的PRD文檔以及RP圖
  • 等等

解決需求

解決需求 = 如何將需求落地實施

  • 輸出項目排期列表,與設計、開發、測試等角色確認方案
  • 跟進項目的開發進度,確保不偏離需求的初衷
  • 協調資源進行開發落地
  • 等等

巧合的是,市場上產品經理的模型出奇地一致。

解決需求,完成上級派下來的活,角色叫做產品助理,市場上佔比20%

梳理需求,知道思考需求怎麼做,角色叫做產品經理,市場上佔比70%

發現需求,知道為什麼做,把控需求來源,角色叫做產品總監,市場上佔比10%

歡迎各位對號入座,往更高的方向去走~


在坑上司和被上司坑之間掙扎
在功能和實現間徘徊
在一條不歸路上前行


一句話 簡單回答
設計高手 + 技術高手 + 領導力 = 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 不需要管控計劃,那是項目經理的事, 實際上在國內我沒看到有產品經理. 大部分是項目經理, 國內一部分是設計人員缺乏技術的人充當產品經理, 也有另一部分是寫文檔的啥都不會的. 還有就是最多的就是技術出身其實就是項目經理. 還有一部分也挺多的就是老闆或CEO充當產品經理, 這些全都是非專業的產品經理.


電影《史蒂夫喬布斯》裡面有句台詞 「 The musicians play their instruments,I play the orchestra」,仔細想想,這應該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了吧。


產品經理,由於行業及公司定位差異,不同行業/公司對產品經理的職能設定不同。狹窄職能,主要是在理解市場/目標客戶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產品設計,一般很多IT公司採用這種定義;寬泛地定義,是產品CEO,對產品銷售額和盈利能力負責,職能範圍非常寬泛,需求分析、產品設計、資源調配、定價、營銷策略、採購、生產、質控、物流、包裝/品牌、研發等等,只要是和該產品相關的,都在產品經理關注範圍內,會有產品獨立預算及產品線預算,來保障產品成功。
一般情況下,採用寬泛產品經理定義的公司,產品部中會有不同的產品經理對不同的產品線/類別負責,產品之間會有資源競爭。因此能做這個職能的產品經理要求的知識結構和相應能力及技巧要比較完備,為進行限制,產品經理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換位思考和溝通能力。因為,你要說服不同的人來支持你的產品。


用來改需求的…


推薦閱讀:

怎樣讓別人秒懂什麼是O2O ?給一般人帶來什麼好處?
頂級的 Linux 運維人員應達到什麼樣的要求?
以後做技術這行喝酒真的是必須的嗎?求解,謝答?
在IT行業是不是只要你努力了就會有收穫?
如何看待華為宣布進入公有雲服務行業並成立Cloud BU?

TAG:產品經理 | IT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