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文本時,粵語比吳語上海話更好懂?
聽的時候,兩者難度似乎沒那麼大差距。
看的時候,粵語明顯比上海話好懂。
上海閑話就是大家講個吳語(蘇嘉滬小片)。為啥書面寫出來比粵語難懂點奈,第一,因為吳語很多慣用表達麽(冇)辦法用漢語普通閑話個正字來表達。第二,因為忒(太,音同特)過度個推廣普通閑話,老多老多個上海人或者江浙人(江北除外),已經勿大曉得吳語正字了,除出頂頂基本(也就是最最基本)個吾,儂(倷),伊,之外其他表達基本儕靠白字來拼。像濠颾(快點個意思)箇(這)種詞,吾阿勿曉得正字是啥,只曉得韓語是 ??,大家講這噶(這樣)罪過(吳語表達,意為可憐)否(音同伐)?還有像幾鈿(多少錢),晚娘等等慣用詞基本上書面上頭看勿著個。
像箇種書寫是勿是大家基本上儕看得懂?只怕(不過)讀出來基本上勿是吳人儕部聽勿懂個。
浪箇里吾就多講一滴,現在吳語個文讀情況越來越嚴重了,文讀實際勿是吳語正確讀音,弄得吳語弗三弗四。浪老早個辰光,古代個辰光,古人口頭表達儕用白話(京白,蘇白,粵白),文字表達儕用文言。
錯覺。
影響因素可能有:
1)接觸滬語書寫材料不夠多。粵語比滬語書寫材料多、書寫題材廣泛,社會影響力更大。如果你更熟悉粵語材料,自然會覺得它更好懂。
2)誤以為粵語就是現在普遍流行的粵語歌詞那種雜糅了文言、舊白話、國語、粵語的文體,而沒怎麼接觸純口語的粵語書寫材料。換言之,好懂其實是覺得文言、舊白話、國語好懂。
貼一份:吳語文版《最後一課》
不妨請大家閱讀 用規範吳語文本(而不是網上那些用漢字音譯上海話)改寫的《最後一課》。你會覺得更難懂么?其實,使用正確、規範漢字書寫的吳語文本,非吳語使用者也可以看個大概,這正是漢字的「超方言性」之美。
前言:
本文以吳語上海話之習慣用語為基礎藍本,為吇弗造成閱讀障礙,去除吇些偏口語辭彙。全文使用吳語正字書寫。吳語白話文倡導我手寫我口。希望各位可以藉此認識到吳語之正確書寫方法。勿再以普通話之諧音來書寫吳語。
本文嗰有聲版本會於近期在吳語微信公眾號(請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里向推出,敬請期待。
————————————————————————————
插播小廣告:來自吳語區的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吳語"(微信號wu-nyu) 和新浪微博@吳語傳承與保護小組,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
http://weixin.qq.com/r/0nVCWk-EHhJhrQs59yDA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最後一課》(壓末一課)
【法】阿爾豐斯·都德
【改寫】EXODUS
伊①日天早哴②去讀書,我去得老晏③,心裡向嚇韓麥爾先生罵我,外加渠④話過要問我伲⑤分詞。但是我連一隻字也講弗上來。我忖⑥就覅去讀書了伐,到野外去孛相相⑦末好唻。
- ①伊:指示代詞
- ②哴:音浪,"上"字之音轉。早哴即早上,邊哴即邊上,街哴即街上。
- ③晏:晚。吳語拼音[ae],普語拼音[yan]。南梁·《玉篇》:晏,晚也。
- ④渠:第三人稱單數(即上海話之yi,常熟話之gei,寧波話之ji,衢州話之gi,金華話之ge,溫州話之gi。在上海話里俗寫為伊。問"渠"哪得清如許,即是此意)
- ⑤我伲:上海、蘇州所使用之第一人稱複數,我們。
- ⑥忖:想。寧波紹興辭彙。宋·《廣韻》:忖,思也
- ⑦孛相:玩耍。古白話辭彙。明·張鑑《山塘感舊》:東風西月燈船散,愁煞空江孛相人。明·沉自晉《望湖亭·懷甥》:表弟在玄真觀中讀書,不肯出來孛相
天氣介①暖熱②,介晴朗!
- ①介:如此。參考成語:煞有介事。
- ②暖熱:溫暖。唐·顧況 《宜城放琴客歌》:南山闌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熱。宋·蘇軾 《和柳子玉喜雪》:艷歌一曲回陽春,坐使高堂生暖熱。
畫眉嘞樹林旁邊宛轉嗰唱歌;鋸木廠後頭草地哴,普魯士兵嘞嘞操練。第①排景象,比分詞用法有勁得多;但是我還好管牢自家②,豪稍③朝學堂奔得去。
- ①第:上海話之指示代詞,這。
- ②自家:自己。
- ③豪稍:趕快。本字為豪(忄叜)。(忄叜)為古字,宋·《集韻》(忄叜),快也
我走過鎮公所嗰辰光①,看見交關②人立嘞布告牌前頭。最近兩年來,我伲嗰一切壞消息儕是從伊面傳出來嗰:敗仗啦,徵發啦,司令部嗰各種命令啦——我也弗停步,只嘞心裡向思量:「又出吇啥事體啦?」
- ①辰光:時間,時候。辰光者,時辰、光陰也。
- ②交關:許多,非常。
鐵匠華希特帶吇渠嗰徒弟也軋嘞伊面看布告,渠看見我嘞廣場哴跑過,就朝我喊:「用弗著介快呀,小囡,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堂嗰!」
我忖渠拉拿我尋開心①,就上氣弗接下氣嗰趕到吇韓麥爾先生嗰小院子裡頭去。
- ①尋開心:捉弄。
平常日腳,學堂開始上課嗰辰光,總歸有一陣喧鬧,就是嘞街面哴也聽得著。開課桌啦,關課桌啦,大家怕吵捂牢耳朵大聲背書啦……還有老師拿吇大鐵戒尺嘞桌子上緊敲嘞嗨,「靜一點,靜一點……」
我本生末,打算趁伊一陣喧鬧偷偷較溜到我自家嗰座位哴去;但是伊天吇,一切獃獃較碰牢安安靜靜嗰,搭禮拜天嗰早哴一式一樣。我從開嘞嗨嗰窗門望進去,看到吇同學們儕嘞自家嗰座位了;韓麥爾先生末,踱來踱去,胳膊底下頭夾嘞嚇人嗰鐵戒尺。我只好推開門,當著大家嗰面走過靜悄悄嗰教室。?可以想像得出,我伊嗰辰光面孔多少紅,心多少慌!
但是一點也嘸啥啥。韓麥爾先生看到吇我,老溫和嗰話:「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伲就要開始上課,弗等你了。」
我一縱身跨過吇板凳就坐下來。我嗰心稍許平靜了一點,我再注意到,我伲嗰老師今朝穿上吇渠伊件老挺括嗰綠色禮服,打吇皺邊嗰領結,戴吇伊頂綉邊嗰小黑絲帽。第套衣帽,渠只有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嗰日腳再穿戴。外加整隻教室有一種弗平常嗰嚴肅氣氛。頂頂讓我吃驚嗰是,後頭幾排一向空嗰板凳高頭坐好吇交關鎮哴嗰人,渠拉也像我伲一樣肅靜。其中有個叫郝叟嗰老老頭,戴吇渠伊頂三角帽,有老早嗰鎮長,老早嗰郵遞員,還有些別嗰人,個個看來儕老憂愁。郝叟還帶吇一本邊破脫嗰初級讀本,渠拿書翻開,攤嘞腳饅頭①哴,書哴橫放吇渠伊副大眼鏡。
- ①腳饅頭:膝蓋。吳語稱腳饅頭或者腳髁(音科)頭。
我看見第個情形,正嘞詫異,韓麥爾先生已經坐嘞椅子高頭,像剛剛對我講閑話伊樣,又柔和又嚴肅嗰對我伲:「我嗰小囡們,箇是我壓末一趟教?上課了。柏林已經來吇命令,阿爾薩斯搭洛林嗰學堂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朝就到。今朝是?壓末一堂法語課,我希望?多多用心學習。」
我聽到吇第幾句閑話,心裡萬分難過。啊,伊排赤佬,渠拉貼嘞鎮公所布告牌哴嗰,原來就是第能樁事體!
我嗰壓末一堂法語課!
我幾乎還弗會得作文唻!我再也弗能學法語了!難道第能就算了伐?我老早嘸沒好好較學習,曠吇課去尋鳥窩,到薩爾河哴去溜冰……想起第個,我多少懊恅啊!我第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剛我還覺著哪能介討厭,帶嘞嗨又介重,現在儕好像是我嗰老朋友,舍弗得跟渠拉分手了。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渠就要離開了,我再也弗能看見渠了!想到第些,我忘記脫渠畀我嗰懲罰,忘記脫我挨嗰戒尺。
罪過①嗰人啊!
- ①罪過:可憐。
渠穿上吇伊套挺括嗰禮服,原來是為了紀念箇壓末一課!現在我清爽了,鎮哴向伊排老年人為啥體來坐嘞教室里。箇好像嘞告訴我,渠拉也懊悔當初朆常庄到學堂里來。渠拉像是用第種方式來感謝我伲老師四十年來忠誠嗰服務,來表示對就要失去嗰國土嗰敬意。
我正嘞想著第些嗰辰光,突然一記頭,聽見老師嘞叫我嗰名字。輪到吇我背書了。天啊,假使我能拿伊條出名難學嗰分詞用法語從頭到尾講出來,聲音乓乓響,口齒清爽,又嘸沒一點錯誤,箇末任何代價我儕願意拿出來嗰。但是開頭幾隻字我就畀弄糊塗脫哉,我只好立嘞伊面搖搖晃晃,心裡老難過,連頭也弗敢抬起來。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話:
「我也弗責備你,小弗郎士,你自家板定①夠難過嗰了,箇就是了。大家天天儕箇能介想:『算了伐,辰光有嗰是,明朝再去學也弗遲。』現在看看我伲嗰結果伐。唉,總要拿學習拖到明朝,箇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嗰不幸。現在伊排赤佬就好有理由對我伲話了:『哪能啊??還自家講是法國人唻,?連自家嗰語言都弗會得說,弗會得寫!……』不過,罪過嗰小弗郎士,也並弗是你一介頭②嗰過錯,我伲大家儕有交關地方應該責備自家嗰唻。」
- ①板定:肯定
- ②一介頭:一個人。參古語:一介匹夫。
「?嗰爺娘對?嗰學習弗夠關心。渠拉為吇多賺一點鈔票,寧可叫?厾①下書本到地里,到紗廠里向去做生活。我呢,我難道嘸沒應該責備自家嗰地方伐?我弗是經常讓?厾下功課替我澆花伐?我去釣魚嗰辰光,弗是索性就放?一天假嗎?……」
- ①厾:音督,扔、丟。
接下來,韓麥爾先生從箇一樁事體談到另外一樁事體,談到法國語言哴來了。渠講,法國語言是世界哴最美嗰語言,頂明白,頂精確;又話,我伲必須拿渠記嘞心裡,永遠覅忘記脫渠,亡了國當了奴隸嗰人民,只要牢牢記牢渠拉嗰語言,就好像拿吇一把打開監獄大門嗰鑰匙。講到箇垯,渠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朝聽講,我儕懂。渠講嗰像煞老便當,老便當。我覺得我從來嘸沒箇能細心聽講過歇,渠也從來嘸沒介耐心講解過。箇罪過嗰人好像恨弗得拿自家知道嗰物事嘞渠離開之前儕教畀我伲,一記頭塞進我伲嗰腦子裡向去。
語法課結束了哉,我伲又上習字課。伊日天,韓麥爾先生髮畀我伲新嗰字帖,帖上儕是美麗嗰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第些字帖掛嘞我伲課桌嗰鐵杆哴,就好像交關面小國旗嘞教室里飄揚。個個人介專心,教室里介安靜!只聽見鋼筆嘞紙頭哴沙沙作響。有辰光一點金甲蟲飛進來,但是啥人儕弗注意,連得頂小嗰小囡也弗分心,渠拉正嘞專心畫「杠子」,像煞箇也好演算法國字。屋頂哴鴿子咕咕咕咕嗰低聲叫,我心裡忖:「渠拉該弗會得強迫第些鴿子也用德國閑話唱歌!」
我每趟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嘞椅子哴,一動也弗動,瞪嘞眼睛看周圍嗰物事,像煞要拿箇教室里嗰物事儕裝嘞眼睛裡帶嘞跑。只要想想:四十年來,渠一直嘞箇垯,窗外是渠嗰小院子,面前是渠嗰學生;用了交關年數嗰課桌搭椅子,揩光了,磨損了;院子里向嗰胡桃樹長高了;渠親手栽嗰紫藤,乃朝也繞吇窗口一直爬到屋頂哉。
罪過嗰人啊,現在要渠搭箇一切分手,叫渠哪能弗傷心呢?何況又聽見渠嗰妹妹嘞樓走哴來走去收作行李!——渠拉明朝就要永遠離開箇場許哉。
但是渠有足夠嗰勇氣拿今朝嗰功課堅持到底。習字課結束哉,渠又教了一堂歷史。接下來又教初級班拼渠拉嗰ba、be、bi、bo、bu。嘞教室後排座位哴,郝叟老頭已經戴上眼鏡,兩手捧吇渠伊本初級讀本,跟渠拉一道拼第些字母。渠感情激動,連聲音都發抖了。聽到渠古怪嗰聲音,我伲又想笑,又想哭。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記弗脫!
嘞末生頭教堂嗰鐘敲吇十二記。祈禱嗰鐘聲也響哉。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士兵嗰號聲——渠拉已經收操哉。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渠從來嘸沒箇能高大。
「我嗰朋友們啊,」渠講,「我——我——」
但是渠哽牢吇,渠講弗下去哉。
渠轉身朝吇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嗰力量,寫吇幾隻大字:「法蘭西萬歲!」
然後渠呆①嘞伊垯,頭隑②牢牆壁,閑話也弗講,只向我伲做吇一嗰手勢:「放學哉,——?走罷。」
- ①呆:本字為獃,《廣韻》五來切,痴也。吳語發音同癌。
- ②隑:音ge,倚靠。
打賞二維碼:掃下方二維碼打賞給本文的改寫者。
https://wx.tenpay.com/f2f?t=AQAAAC7iu4kyS7CKBaJmPC8otRg%3D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插播小廣告:來自吳語區的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吳語" (微信號wu-nyu)和新浪微博@吳語傳承與保護小組,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
http://weixin.qq.com/r/0nVCWk-EHhJhrQs59yDA (二維碼自動識別)
————————————————————————————
希望題主來補充問題,看文字的所謂不同,指的是什麼文字, @Sahan和匿名分布給出了吳語和粵語「寫出來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題主提到的文字內容。再補充一些其他的例子,感受一下何者比較易懂。
香港的報章雜誌寫出來是這樣的
這樣
還有這樣
吳語寫出來是這樣
還有這樣
「寫下來的樣子」看不出語音,從辭彙來看,粵語中有「嬲」、「契弟」等,吳語有「親娘」、「角子」等,均與普通話差別較大;句法上看,有「畀(給)+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嘞嘞」用作進行標記等也與普通話不同,因而我覺得很難說哪種更易懂。
之所以引號了「寫下來的樣子」,是因為我覺得所謂「文字」哪個好懂背後可能有文白異讀(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7%99%BD%E5%BC%82%E8%AF%BB)的問題。如粵語的」嘅「與」的「,吳語的」教「可讀作」交「和」高「,甚至北京話的」落「讀作」洛」和「澇」等。而粵語中文讀和白讀保留得都較為完整,使用上也較為均衡,報章上也可以看到,雖然有些口語的辭彙,但仍然有較為書面的表達(字較小的部分);但吳語的文白在使用上則不像粵語那麼均衡,也就是說較少有成篇的所謂使用吳語寫就的文字,而能看到的大多是口語的記錄,因而可能會顯得比較難懂。
圖片來源:google,http://www.lingoacademy.tv/lingo/chinese/吳語小說:繁花 (豆瓣) 通篇讀來也沒有難懂的感覺,所謂「精加工」的上海話
粵語能保留是有歷史原因的,但港澳所起作用並非關鍵,五嶺導致地緣隔絕,嶺南長期處於自治狀態及高度發達的商貿,尤其是近代以來其行政長官大多是秉奉自治思想的廣東人(陳炯明、陳濟棠、葉劍英等),其長期的政治中心同時是經濟中心的廣州的土著語言正是粵語(相對來說吳語區域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經常分立,各城市勢均力敵),而廣府四邑莞寶等地區及客家梅韶惠河等地區長期以廣州粵語為官話,其私塾以粵語文讀來教書,這些是有政治基礎的,民國時粵系將領不論客粵,都能以粵語通話,張發奎葉挺等人均是如此。
【近年來港台時尚文化來襲只是普及意義更大,個人認為港台潮流對語言傳承影響不大。
對語言傳承真正影響較大的是地理及政治因素】
清末至西關屠城再(最晚延後)至陳濟棠落台時,香港與廣州的關係幾近如母子,尤其在文化認同上。期間港人著作稱其語言為「廣州話」甚多於「香港話」。
直到廣州經濟地位沒落時(此處指國共政權交接時期和計劃經濟時代),香港本土意識才算起步…
然而如今港廣關係更似堂表而非母子,其中文化影響與經濟影響是相輔相成的。
寫於2014-06的評論
為什麼這麼說?香港主力居民乃廣府民系,遷來時間並不算長,香港一直被稱為「最後的廣東」,楊衢雲謝瓚泰於香港首倡義,朱執信孫文這些廣東人搞革命總要流亡香港,當時的香港是革命派在中國的最後一個根據地。
廣東在清末民國各個時期的政經大小事,都是香港關注的焦點,一方面是血濃於水、再一方面是香港經濟受廣東商業影響、再一方面是經濟由政治影響或決定。
比如商團事變、孫文蔣中正屠殺西關導致原商團覆滅、陳炯明與孫文之爭、陳濟棠之工業發展方針等事件都在香港引發大爭議,而且支持廣東本土的聲音向來是大的。
吳語勢弱
1.內部沒有成系統。很多人知上海話而不知吳語。而吳語內部的通話程度不如粵語。
吳語的正字基本上絕大部分吳語區的人都不會寫。各種造詞借字之下,能看得懂才叫怪事。
一個說粵語,長年可以有粵語文本閱讀的人,要看懂粵語輕而易舉,而即使一個地道的吳方言區「土著「要想看懂吳語正字所寫的東西也不是件輕鬆的事。
2.方言區不在一個行政區劃中,團結自保的能力很弱,內鬥還不夠呢。比如江蘇,吳語區基本在長江以南,你要號召保護吳語云雲,一大半人可就不幹了。再比如浙江,不說其他方言區的干不幹,省會杭州自身還是個方言孤島呢。在這種環境中,方言的「保護」基本就是各個市自家的小打小鬧。
3.吳語的藝術表現形式的影響力不及吳語。吳語主要表現形式有什麼?我能想起來的只有蘇州評彈,越劇(非粵劇),錫劇,上海滑稽戲,一本都快說爛的《海上花列傳》。相反粵語,有流行歌曲,有粵語電影,這些都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主要是HK這個強力的粵語文化輸出大戶。這方面,影響力高下立判。
4.吳語區的推普幾乎毫無阻力。我已經基本喪失口語方言的能力了。普通話倒是說得基本無口音。若干年後,也許你還能看到滿街說著粵語的小孩,但你可能看不到會講蘇州閑話個小囡了。
-------------------------
實際上我閱讀兩種方言的正字文本都很痛苦。
@Feng Gao 的答案翻譯:
白話同上海話嘅區別在於書面化嘅程度
白話有正規嘅字同埋音相對應,口語可以搵到對應嘅書面語。但係上海話就缺乏咁樣一套系統而統一嘅書面表達方式(或者可能有,但係並唔係所有上海人都可以掌握到)。因此當上海話寫出來嗰陣,大多數都係用同音字嚟代替嘅,咁樣嘅書面語就成咗單純用嚟傳達讀音嘅工具,並非傳意,讀起嚟就比較難理解。
照佢嘅講法,我係咪可以理解成:上海話嘅書面用語係拼音文字,白話嘅書面用語仲係象形文字。
唔好隨便點贊同吖,睇定啲先,我係翻譯畀題主睇啫。如果你覺得翻得馬馬哋嗰呢,你咪折雙疊我啰。
粵語和上海話的區別在於書面化的程度
粵語有正規的字和音的對應,口頭語可以對應到統一的書面語。但是上海話則缺乏這樣一套系統的統一的書面表達方式 (或者說可能有,但並不為大多數上海人所掌握)。因此當上海話寫出來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隨意用同音字,這樣書面語就變為單純的傳達讀音用的工具了而非傳意,讀起來就比較難以理解此處「閑話」的「閑」應該是個別字,正字寫法為「諺話」可能性大。
理由是帶「彥」字偏旁的字大多帶有「表面」的含義,引申為「口頭」意思。
以韓國的拼音文字為例,一開始的說法是給老百姓記錄口頭語言用的文字,所以叫「諺文」;另外民間俗語稱之為「諺語」、「農諺」等也說明了這一點。
至於「諺」字讀音,文讀同「燕」,白讀同「閑」。港澳的作用非常大,若只有廣東一地,怕也和上海話文本處境無異。
上海閑話被推普機掃蕩的嚴重,你新聞報紙敢用老底子的閑話?廣東那天高皇帝遠,包括香港噶結棍的角色,阿拉吳語難比過其拉。
如果把口語寫下來 感覺兩者困難程度相當。
若是書面表達的話 粵語跟標準普通話差別不大所以好懂
又由於香港長期的強勢文化輸出所以大家多少見過一點;
而滬語的書面化表達比較罕見?
所以給人的印象都是類似口語的 所以才留下了難懂的印象?
我廣東的。
吳語文讀式微。
我認為造成目前這種局面,有兩個原因:
1.吳語區內部發音差別較大,文白讀難成體系
較之以廣州音為標準的粵語區內各地粵語,吳語區各地的差別是較大的,甚至有兩地無法直接交流的情況。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是桐廬人,與同為太湖片的上海人用方言交流還是有一定障礙的。
基於此,吳語雖有蘇州音作為標準音,但由於各地發音差異較大,並未形成較強的凝聚力。相較於粵語,缺少了廣州音這樣的作為普遍認同的強勢標準音的支撐,吳語區各說各話的局面使得大家缺少對自家的方言是吳語的認同感。認知鬆散,吳語體系里白讀沒有統一標準,文讀也很難有系統化的標準,缺少了普遍的應用和認同。這點在粵語區,因為各地發音相差不大,所以很容易形成一套標準的文讀和白讀的體系。
2.吳語區沒有「香港」一樣的法外之地,文讀缺少應用場景
得益於香港對於粵語的廣泛使用,從書本、影視音樂、報章雜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粵語體系從文到白,應用場景非常完善。中小學生用粵語念文章,大學生用粵語討論高數題目,政商界領袖用粵語發表公開講話,歌手用粵語唱歌,粵語的文讀在香港天然有著必不可缺的地位。
而在吳語區,吳語的應用場景基本上只局限在生活層面,也就缺失了文讀的必要。你很難想像一個政府人員用吳語發表公開講話,學生也基本不會用吳語去讀文章。若說在統一國語前,吳語在教育層面還有文讀的必要,那麼今天,普通話已經替代了吳語的文讀。
難成體系,缺乏應用,吳語的文讀也就日漸式微了。
1.吳語概念的模糊。很多吳語地區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講的是吳語,都認為蘇州話上海話才是吳語。我昨天用常州話念詩詞,說是用吳語念的。結果一個本地同學嘲諷「我們說的才不是吳語,蘇州上海話才是」我接著和她解釋了一下,結果她還是不相信。頭疼。
2.太過的普通話推廣。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普通話到如今上大學,我還要過普通話等級考試。二十年的時間,我接觸吳語的機會越來越少,即使是在家鄉,家中,使用吳語也遠不如普通話來的順暢。經常是說到一半,不知道怎麼用方言表達,只好換普通話,非常尷尬。還有的就是,我的母親是外省的,雖然她已經能把本地話說的很流暢,但是有很多說錯的字音,她的家鄉話經常時不時的竄出來,夾雜在本地話。我是有受到影響,目前已在盡量避免。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吧,應為粵語在書面體系上是和普通話使用相同的現代白話文,而又有香港這個脫離大陸政權的地方能夠發展,所以你可以接觸到,而在民國時期上海話也是這樣,只是49後長期打壓不能夠發展
同意 @大貴 的觀點:
「「寫下來的樣子」……很難說哪種更易懂」
就我一個純北方人而言,聽起來我並不覺得滬語或粵語哪個更好懂;
而寫下來的,我也認為是很難說哪種更易懂
所以我認為題主說的「看的時候,粵語明顯比上海話好懂」,主要的原因是對這兩種語言文字的熟悉程度不同造成的。
我們經常可以在香港街頭或者各種電視/網路視頻節目上見到粵語文字的內容出現(小報標題,電視節目字幕等,見上面@大貴的舉例),而吳語文字的載體卻很少能見到,在環境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對粵語的文字更加熟悉罷了,所以會有「粵語比上海話好懂」的感覺而已香港長時間作為一個租界 跟大陸社會分離很久 保護了廣東話 設立了一些標準字
而上海基本上一直跟大陸息息相關 吳語的正字推廣基本沒有
反而吳語越來越受打壓 比如學校不準說吳語
而粵語說的比較自由
有人說普通話現在對廣東話的衝擊越來越大(香港)這是歷史的趨勢
你如何溝通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
就好像大家都說英語一樣
跑題了
其實我覺得寫出了都不是太懂
我是講吳語的 我都不知道吳語怎麼寫
有一種可能是吳語內部比粵語複雜
就好比閩南話內部很複雜 某個單詞各地說的不一樣 而且又沒有標準閩南語一說
粵語由港府推出過標準字 具體可以維基一下。
吳語很多字寫出來其實是近音而不是近意
文本上粵語已經全面覆蓋了 上海話只能夠用拼音或者無意義的中文表達 上不了檯面 但是上海人學粵語很快 不懂哪兒相近
大多數人聽過粵語歌,看過粵語片,但上海話的作品基本只能在上海才看得見。另外,滬語發音中還有文讀一說,就是某個字,口語和文讀的音是不一樣的,如果用文讀音,就好懂多了。
如果都用方言寫出來,都不會覺得好懂。你對哪方面了解多你才會覺得哪個好懂。另外,一般情況下由於我們接觸的粵語多一些,比如電影,歌曲,會多了解些,所以看起來會比較好懂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