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無待怎麼理解?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了,試著寫一寫對「無待」的理解吧。

「無待」這個概念出自《逍遙遊》。以其最終境界而論是:不需要依靠任何的憑藉,都可以使自己處於逍遙的狀態中。證據是這句話: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若可依乎天地自然之理而動,則無所待。

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終極的無待實現起來難度太大,難道達不到這個水平就不能逍遙了嗎?並非如此。在我的理解中,整篇《逍遙遊》都是在教你如何在各種條件下追求逍遙。

討論」逍遙「就必須對這個概念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對」逍遙「的定義,我認為《莊子郭象注》中,郭象郭子玄對」逍遙「一詞的注釋非常好,引之如下:

夫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豈容勝負於其間哉!

意思是,事物的大小能力或許不同,但在適合他天性,能夠發揮他本身能力的地方,他就是逍遙的。並不因為他做的的事情的大小而有所高下。

所以在原文中我們看到,有大鵬的水擊三千里,也有小雀的騰挪於矮樹之間。大鵬不能逍遙的騰挪於樹林之間,小雀不能逍遙的鵬程萬里。這是物性本身所決定的。那麼認清自己自身的情況是逍遙的首要條件,比如,你沒有翅膀就不要想著飛,你沒有老鼠那麼小,就不要想著能鑽洞。這是本身的物理條件的硬性限制。

然後,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大小。如《逍遙遊》中所說: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 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 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 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 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水深不夠承負不起大船,風力不夠大鵬就飛不起來。去郊外旅遊,準備三餐飯就好;去百里之外的地方,要用一夜的時間準備糧食;去千里之外的地方,要用三個月準備糧食。

所以能力大了,逍遙的空間就大;能力小了,逍遙的空間就小。

再次,要認清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處境。處在不適當的位置上是很難逍遙的。證據: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 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 ,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 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 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 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再次,要有高超的辨識力。辨識力不夠,則不知道大道何方,既容易誤入歧途,也容易找不到方向。證據: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 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 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 ;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 ,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連叔曰:「然,瞽 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 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 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 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 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再次,要知道器用之道。凡是物都可以被當做器物,有什麼用處就做什麼器具。比如,力氣大的可以做體力工作,文筆好的可以做書面工作等等。知道物有什麼用,怎麼用,才可發揮物的作用。證據: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 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 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 龜手之葯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 之曰:『我世世為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 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澼絖,則所用之 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 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 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 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 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 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不夭 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最後,就如莊子所說,逍遙也是分境界的,有待的逍遙與無待的逍遙。也就那段是有待無待的出處: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 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 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 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 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所以,可知,無法做到無待的情況下,也是可以在有限的境界內做到一定程度的逍遙的。然而,這種有限制有條件有待的逍遙是不穩定的,把這些條件和限制拿掉以後,你就會陷入無所適從的境地里去。所以,我們要盡量提升自己的器量,能力,見識和境界,來漸漸的從有待到無待轉變。


即佛家「無執」。憨山大師《莊子內篇注》,推薦。


亦即現代所說的【活在當下】』

「無待」,就是莊子說的「逍遙」,就是一個人沒有等待。

什麼叫沒有等待?就像一個人在談戀愛,他在火車站急得要死,滿頭大汗,因為他的女朋友還沒出現,一直要到那位姍姍來遲的依人帶著笑容出現在他面前,他才覺得人生充滿幸福,這是有等待的,他的幸福是那位女孩如果不來,他就沒有幸福,這樣懂嗎?莊子要你練到的是,任何當人認為說我要得到才能幸福的東西,我都不用得到我就能幸福,這叫無待。

摘自《JT叔叔的理科教室——莊子》


我只想簡單的說,理解無待請理解」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句話。

無待是說不需要依靠,也就是獨立,如此才能自由,不然就會被限制,或者說大自在。莊子關於這方面說的很多,可參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典故後庄子不高興說的話:」觀於濁水而迷於清淵。「也可參見我另一個回答。


「無待」是據《莊子》文中「猶有所待者也」這句所引申出的相對概念。指的是無所局限、無所牽絆、無所憑藉的「無己無功無名」思想境界,也只有到達「無待」後,人才能擺脫客觀世界的各種束縛,獲得精神層面的絕對自由。


高分答案說「『無待』這個概念出自《逍遙遊》」,這可謂謬論了,「『無待』是據《莊子》文中『猶有所待者也』這句所引申出的相對概念」更符合今本《莊子》的實際情況。

「無待」這一概念以及「無待」與「有待」這一組概念都不是《莊子》使用的概念,在《莊子》中根本沒有「無待」的使用,真正使用這一組概念的是晉人郭象《莊子注》,關於此,劉笑敢先生有一段非常經典的論說:

從這些材料來看,第一,「有待」與「有所待」、「惡乎待」、「待是」、「所待」等詞語並用,其中「有」和「待」無論聯用或不聯用意義都是一樣的,這說明「有待」尚未成為固定的有特定內容的專用術語。第二,有待的主體,基本上都是具體的事物或人,如列子、影、知、死生,所待的對象是風、日、火等,「有待」二字還不是對事物普遍屬性的抽象概括。第三,各例中的「有待」都是敘述「有某物」這樣一種情況,沒有當作名詞來用。第四,沒有把「有待」當作一個概念對其他事物進行判斷。(《莊子哲學及其演變》,1988,P138)

所以,問題「莊子的無待怎麼理解」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如果題主問的是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的話,我們判斷其思想的《莊子》或《莊子》內七篇中並沒有「無待」這樣的概念。

並且,如果以「有待」與「無待」的視角來看《莊子·逍遙遊》的話,「小大之辯」的意義將會在「有待」中被消化;而郭象就是如此做的,他以此調和&<齊物論&>與&<逍遙遊&>之間的「矛盾」。

郭象的「有待」與「無待」這一組概念主要是用以言說「逍遙」的,當然,&<齊物論&>「罔兩問景」章注中也有「無待」的使用,此處的使用還是附於「獨化」,並沒有其特自的意義。

至於郭象的「無待」,若有需要,我再添加吧。


好比是談戀愛,『有待』就是離不開女朋友,有一天她如果有事出去了,不在你的身邊,你就會痛不欲生、要死要死的。那麼說到這裡,『無待』就很好理解了,無論她在不在你的身邊,你都會感到無所謂,自己內心也不會感到失去了什麼,亦沒有痛苦、失望。


所有人事,緣起性空,本質虛空,最終趨於虛空,徒有實在的外在假象。因為慾望而執著人事,愛情物質等等,反思過去,策劃未來等等,凡所有相,想,皆是虛妄,顛倒妄想。

莊子,無待,說不要依憑任何有形無形的東西,就是因為無常,虛空這個原因。假若可以任意穿梭時空隧道並改變狀況,也是徒勞,因為人的習氣難以改變,還會再犯錯,一錯再錯,直到潛意識裡有深深的烙印,自由意志開始其他的選擇。以為肩負使命去改變時空,乃至過度改變當下其他人的人事都是妄自尊大,類似莊子中挖井過度收費的故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各具佛性,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其他人心只可有限度地影響。


就是別等了,這沒票了,你,去明月吧…


無待,無持,無所傷。有待,有持,即有損。私以為可做於養心養生用。一切煩惱切有持有待。


打個比方,你喝酒,可以飄飄然;當你不喝酒,都可以有種源自內心的飄飄然後,你就無待了


《莊子》中沒有「無待」這一說法,且「有待」、「無待」並沒有哲學範疇。雖然如此,但且試論一下,是否含有「無待」的隱藏文本和「有待」是否等於「無待」?

其實只要找到關鍵點,上述兩個問題是一個問題——是否有自由意志?要論證這些,首先要說明「有待」和「無待」的含義。所謂「有待」即認為是被控制的,這種被控制,如果我們能預測將會做出什麼事情來,那可以說沒有自由意志,如《齊物論》中,影子的影子問影子,為何沒有獨特的操守(自由意志),影子回答說自己是有所依待才這樣。這裡可以看到,影子的影子之所以說影子沒有自由意志,是因為它知道了影子將會做出什麼事情來,這是決定性的反射機制。但故事的後續是,影子卻不知道它所依待的東西為何這麼做,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行為,因為無法預測對方將會怎麼做,在這個意義上,這就是自由意志。

因為認識有所局限,所以對於接下來所發生的無法獲知,而這個就是「無待」,「無待」的含義並非是不需依待,而是無所不待,因循自然(無待這個詞是郭象首用的,這個含義也是他定義的),從這個含義中可以看到「無待」是最大可能性的選擇,也就是上述的自由意志。

在重新看一下影子的故事,就可以發現:影子所依待(有待)的是無法獲知的東西即「無待」。那麼如果把萬物比作影子,把無法獲知比作大道,這個故事可以變成什麼樣子呢?

因為萬物依待的是無所不待的大道,所以萬物也是有自由意志的,都是無目的的,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無目的的自由意志,我們終有局限,沒人知道未來是否可以把握,是否可以如償所願。這也是影子的影子認為影子沒有自由意志的原因,因為它知道了結局,如同我們看歷史一樣。當我們根據結局或者說根據規定的(可以理解成神話中的神諭)路線去行動時,我們是沒有自由意志的。

「無待」這個隱藏文本是存在的,且在某些含義上,它和「有待」是同義的。萬物是有自由意志的。

PS:並非是隱藏的文本為」無待「,而是這種思想被隱藏了起來。


人類自身的局限讓我們無法實現無待 超越本身就要有所憑藉 莊子只是讓我們看到 而不是做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無已無功無名,無所為則無所待。【是其塵垢秕穅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大鵬、列子、宋榮子,於常人凡物已經是極限,仍然有所待、有未樹。鯤鵬有明確追求,後兩者已經沒有什麼追求了。鯤鵬待天時風起物,故有所待,列子御風半是借風半是自身之能,宋榮子僅僅猶然笑之,這所待便不是外物而是自身了。【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這樣的心境修為仍然不足為恃。然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這卻是惟一可待而惡乎待的。無他,若說憑恃於一物便意味著於其他事物力有未逮,然而若於天地萬物俱可待,那麼又無不可待而無待了。

大致上這算兩條路,直到終點又是一條了。


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朴

朴散則為器 故大智不割


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誠然是「無待」之境界。列禦寇「憑虛御風,三日而後返」,正是修行之人外在修鍊的極限,而只有內心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樸、返璞歸真,才能真正遠離塵囂和清心寡欲,從而,方有可能抵達遙遠之境,無所待,亦放達無拘之境界……


推薦閱讀:

道是孤獨嗎?
有關中國先秦古籍的大量遺失?
幾乎每個德國家庭都有一本老子的書,是真的嗎?
莊子齊物論中罔兩的對話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
如何理解老子與莊子提出的絕聖棄智?

TAG:哲學 | 中國哲學 | 莊子人物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