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豆瓣的員工都那麼「豆瓣」呢?
12-29
前天在DCCI的Adworld2012大會上看到了豆瓣商務副總裁黃亮,我總覺得商務,至少應該侃侃而談,但是我發現黃亮真的很「豆瓣」的!文藝而小清新,很多人要交換名片,黃亮還害羞了~~TT~~
我朋友面試過豆瓣說都要見阿北的,所以能夠保證豆瓣招聘進來的人都符合豆瓣的氣質吧,這也是為什麼豆瓣那麼多個產品,那麼多次改版,依舊延續它的核心氣質的原因吧? 那是因為團隊的人都是一樣的氣質促就豆瓣的和諧前進吧?大家有朋友在豆瓣工作嗎?
他們的氣質是不是也很豆瓣呢?
如果問題中提到的「豆瓣」是指一種文化,那就很好理解了。
豆瓣已經是一個大社區了,一個社區想要規模化運轉,一定需要 4 個要素,第一是規模,多才不同,不同即豐富;第二是成本,溝通交流成本要足夠低,否則社區運轉速度會很慢;第三是清晰度,每個用戶都明確從社區中可以幹什麼,獲得什麼;第四,這也是最重要的,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文化。
可以說,前三點是基礎條件,是水,土壤和空氣,而最後一點將決定社區最終成長方向,氣質,以及社區里人與人形成的關係。文化的形成,和社區的創建者,維護者分不開,兩者在基因上是同一段 DNA。
一家公司的產品文化和團隊文化是一種文化。所以,豆瓣給豆瓣的用戶什麼感覺,豆瓣團隊也會給別人什麼感覺。當然這個結論不能由我下,但我覺得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前不久見到阿北,和他聊天時,他說他在知乎有時候會很親切的感覺到某個回答者是豆瓣的用戶,我問他如何判斷出來的,他說這是一種感覺,其實這種感覺背後就是豆瓣的文化。
文化是一種摸不著的東西,但你會很依賴它。說個故事,昨天我剛見了一位朋友,有一家房地產基金邀請他以合伙人的身份加盟,他正值而立之年,也想換個環境,找新機會,就欣然前往赴面,結果談下來,發現對方滿腦子都是如何快速變現,如何把錢從銀行搞出來,最後,他放棄了,問他原因,他說「錢倒是真可以賺,但文化代溝太大,沒法去。」豆瓣員工里其實各路妖魔鬼怪都有,就像豆瓣網站本身也是個網路各路人士的大雜燴。每個人都能在豆瓣網站上發現自己喜歡的生活,每個豆瓣員工也能在豆瓣大家庭里找到自己的同類。
照我的理解,如果真要說有個什麼主流,「真實直接」、「不從眾」、「熱愛生活」大概是豆瓣氣質的主流。至於靦腆害羞什麼的,不過是這種氣質的不同表現形式罷了。為什麼是這幾個詞?因為我喜歡,哈哈....豆瓣的員工的確有自己的特點,應該與多數的商業網站不同。但作為商務人員不應該是「文藝而小清新的」,雖然不一定侃侃而談,但至少應該是專業且專註的。
產品尤其特徵,用戶有其特質,產品的是什麼樣的形態,用戶特質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實豆瓣的功能並不複雜,概念上也不是多大的另類創新,產品使用起來並不難,但是對豆瓣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真的是需要用戶自身的沉澱。
當你選擇進入一個公司的時候,你必定是對這個公司至少在初步了解上是認同的,因此,你的氣質里也許本身就有了這個公司的氣質,才會走到一起,能在一個公司做得久,說明你的氣質和公司的氣質是能相融的,在這種前提下,加上大環境也會多少影響到你自己本身,造就了一批批的「豆瓣人」吧
有時候公司氛圍會影響員工吧,淘寶的氛圍我感受過,確實會改變。
在前豆瓣商務部,現在的致趣聯媒工作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很喜歡這裡的氛圍,好好乾活,好好玩兒。老闆就是原來的商務副總裁黃亮(Oscar),實話實說,不光是老闆,整個辦公區無論從環境,到同事,都是文藝范兒十足滴~不過在這裡工作的人,都很享受工作的過程,畢竟睜開眼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交給工作的,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和一群自己喜歡的人呢~豆瓣的人之所以很【豆瓣】,除了先天的因素外,也出於環境使然,來了之後,感覺自己以前的工作生活真心太粗糙了~嘻嘻~努力對自己更好中~
你有豆瓣的員工的聯繫方式嗎?
推薦閱讀:
※豆瓣為什麼叫豆瓣?
※阿北為什麼在知乎上用了一個不同的頭像?
※微博、豆瓣、貼吧與知乎有什麼區別?
※果殼、知乎、豆瓣哪個能走得更遠?誰會先上市?
※豆瓣為什麼不提供第三方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