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遊戲主機發展速度比PC硬體慢那麼多?

據說PS3以前PC的圖形處理、計算能力都不如主機。
但這之後PC的發展速度好像突飛猛進,只要有錢有渠道就可以組出144fps、4k畫質的PC。
而ps4還是30fps,最近的X1X才能達到4k、60fps。

難道是技術力不足,要考慮發售價格和市場接受能力嗎?


準確地說,自從有PC開始,高檔PC的遊戲性能就一直是碾壓遊戲機的。

為什麼我們都說早期遊戲機性能碾壓PC呢?因為當時那些高性能電腦根本沒人能買得起。一直到20世紀末,將多媒體PC價格降低到1000美元仍然是各大廠商的目標。當時一台能運行WIN 95的多媒體電腦,大致需要100MHZ CPU,8M內存,1G硬碟,4速光碟機,15寸顯示器,以及正版WINDOWS 95,價格超過3000美元。這個價格里還不包括最新的VOODOO顯卡,這意味著它不能運行比較新的3D遊戲。

PC硬體發展的速度一直就很快,只是過去發展的重點並不在遊戲上。當時PC的成本中,可能只有10%是與遊戲有關,而遊戲機是100%。所以玩同樣的遊戲,PC的成本是遊戲機的10倍。這還僅僅只考慮了民用的情況,在PS進行原型測試的那個年代,電腦要實現類似的畫面,需要10萬美元級別的圖形工作站。

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PC都沒有圖形加速卡的概念,大多數民用PC都是通過CPU直接寫屏,2D顯卡只作為幀緩存而存在,只有專業顯卡才帶有加速功能,而1983年的FC遊戲機已經帶有專用的圖形加速顯卡。要達到同級的畫面,PC付出的運算量要十倍於遊戲機,SFC主機的CPU主頻不到4mhz,而486 DX 66的主頻超過其10倍,畫面看上去並不比SFC好多少。只有在全屏動畫或者3D運算等少數情況下PC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有興趣可以對比一下SFC和PC上的DOOM,能夠明顯體現出運算量的差異)

隨著計算機硬體性能的提升,過去PC需要花大成本的那些基礎功能,現在的PC只要用性能的邊角料就能應付了。於是PC的新增性能只為遊戲服務,與遊戲機的發展模式完全一樣了。

現代計算機硬體的開發成本越來越高,不要說遊戲機廠商沒能力開發自己的體系,連蘋果都跑來用X86了。從XBOX這代遊戲機開始,遊戲機與PC的硬體逐漸開始統一。PC與遊戲機的零件都來自同樣幾家公司的同一代產品。既然用途同樣是玩遊戲,那性價比就不可能有很大區別。

由於遊戲機本身是一個面向大眾的市場,過分追求性能並不利於硬體普及。微軟在XBOX上使用INTEL NVIDIA最新的產品,製造出天文數字般的虧損。到了本世代,微軟和索尼一起選擇了低價為王的AMD,完全落後於PC。

現在,不帶顯示器的話,1000美元的電腦性能已經接近500美元的XBOX ONE X,差距縮小到2倍。


主機和電腦有點不一樣,主機,或者我比較喜歡叫他遊戲機,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打遊戲的,是專業的遊戲設備,而且由於行業特殊性,要在性能和成本取一個平衡點,性能必須足夠應付近7年的遊戲,而且是7年不變,也就是說某遊戲機發售後起碼要堅持7年硬體不變,如果硬體變成像pc那樣靈活多樣,首當其衝的就是不懂硬體的用戶難以選擇自己需要的硬體,然後就是遊戲廠商也很難做優化。接下來就是成本問題,眾所周知遊戲機的一個特點就是便宜,那麼他的成本就必須控制好,假設下一代遊戲機用了當前最強顯卡,首先就是散熱問題可能會造成不穩定因素,然後就是產量,遊戲機一旦流行就是數百萬上千萬的量級,硬體供應不過來,再者也不是所有公司能像巨硬那樣財大氣粗用錢硬砸,所以研發遊戲機會選擇相對保守的硬體配置,太過激進的話,成功了還好說,如果失敗了就完蛋了。


沒用最好的就是慢么...

另外不提優化問題只說同期理論性能一直是強於同價位PC的,至於性能封頂,遊戲主機從沒贏過pc,畢竟各種高端x86構架的機子多了去呢。

還有PC是個超級全面的平台,玩遊戲只是附加功能,而遊戲機是個封閉的遊戲平台。


按理說每次主機發售的時候都是比同價位主流pc強得多便宜得多。

ps4 pro 三千塊不到,圖形性能約等於rx480(同期兩千塊),

叉一叉 四千軟,圖形差不多1070約等於三千塊,

更早一點ps4,兩千出頭,當時一條7850大概1500上下,

再加上別的硬體賣這個價還送你個手柄你真的覺得比同年代pc配置差?

至於cpu和內存,這個太吃優化了,遊戲機優勢巨大,玩遊戲方面。


至於更早之前的,構架都不一樣,根本沒什麼可比性,不過確實要好多倍的錢pc才能有主機級別的畫質。

近兩年pc配置有點井噴了,1060出來直接打爆上一代旗艦980狗頭(考慮價格),一千塊不到一套的銳龍1200和G4560玩遊戲大多沒門檻,花個五六千塊就能買到比x1x 4pro還好的主機了,一片4560+1070+8~16g也能讓你廢渣7穩定60+FPS

三年多錢給你四五千塊,擠出來一台I5+gtx770.......你開個巫師三試試,勉強能流暢。

更早之前....06年後,看到xbox360和ps3的畫面,簡直是把同期pc毆打到天邊去了,同級別畫質弄台電腦要破萬,當時孤島危機1要求的最低配置的6800gt,要2800..........那時候電商還不發達你還得和電器城的奸商鬥智斗勇。


emmm速度是相對的,目前摩爾定律還適用,硬體
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ps2的gpu浮雕是6g floaps xboxonex卻是6t,17年性能翻了1000倍,雖然xox是499美元,和11年前的ps3一樣,ps3.的浮點運算是224g翻了不止25倍???慢嘛


PC之前比不了,還是因為沒有獨立顯卡。
而老黃的讓顯卡計算能力以6個月為周期翻倍的計劃,其結果極大的提改了GPU的計算能力,讓GPU走進更多的人都視野。
技術的明顯進步使得PC端高級的顯卡價格有了明顯的下降。相比於之前的天價,那麼此時的顯卡叫變做白菜價也不為過。


題主提到PS3時代,PC硬體雖強但是畫面比不過,這個就是遊戲廠商的問題了。同樣價位比較之下,優化做的更多的主機,無論是幀數,還是光影,鋸齒都是比同價位的要強的。

簡單來說還是:
CPU/GPU/硬碟等硬體的價格下降 好硬體更普及了,即使廠商沒有很好的優化,PC高配玩家也能有一個良好的畫面和流程體驗。


遊戲機就是玩遊戲的,雖然現在有廠商把遊戲機定位成了客廳娛樂終端。但是它還是遊戲機啊,只要給人帶來遊戲的快樂就好了。

對於現在的遊戲機來說,硬體一直是次要的。從上個時代開始畫面的進化越來越慢,而大家越來越注重的是遊戲性了。從ns發售開始,直到現在馬里奧奧德賽發售,讓我明白了一點,遊戲機你就應該干遊戲機該做的事情別拼硬體了,沒什麼和pc抗衡的可能。

pc定位一直不同於遊戲機,遊戲只是pc其中的一個功能而已,所以定位不同構架不同。同一個遊戲,pc因為各種硬體搭配優化真心頭疼,而遊戲機統一的構架優化會更方便。


因為目前的電子發展水平,高端的遊戲機再發展。。。就變成電腦了啊!


我12年上的大學,當時我記得是660的標配(可能不太準確),到16年畢業的時候就換了1060了,13年出的ps4到今年還是ps4 ,(實際上用pro的比例比較低),四年顯卡換了至少三代,而遊戲機還要戰到19甚至20年,沒法比


看到大家寫了這麼多,那我也來談談我的看法。其實很多人在討論主機和PC性能差距時往往忽略了一點:容積,眾所周知,在同等技術條件下,性能越強,功率越大的設備往往體積越大:比如戰機雷達與陸基雷達,再比如超級計算機和家用PC。而在這方面無疑PC佔據了巨大的優勢,PC黨可以接受一個巨大的主機,他們以在主機里配置強悍的大面積主板和超長的獨立顯卡為榮。而反觀主機黨,廠商如果做一個PC主機那麼大的遊戲機,你看他們會不會買?所以遊戲機的時尚化、小型化與性能是一個不可調和的衝突,這也直接導致主機在與PC的性能競爭中越拉越遠。


你確定天蠍可以4K60幀嗎?連重返德軍總部2這種不太吃機能的遊戲都要動態解析度60幀,4K60幀別想了,4K30幀和1080P60幀還差不多。


主機更多的是一個平台,而不只是硬體。性能的話,只要夠用就好,遊戲庫夠全能讓消費者買賬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一點上,PC可以隨意升級配件,性能好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時性能不好也能勉強玩玩。主機嘛。。。歷史上能向下兼容的主機真心不多,而遊戲能向上兼容的就更少了。於是,主機平台的策略才會,榨乾一個平台(的用戶)再開下一個平台。


ps3的時候你有錢也可以組出個完爆ps3的pc啊
你真有錢買個小型機工作站也不是問題
ps3首發599賠錢 ps4首發399還有點小利潤


遊戲機設計出來只為打遊戲,電腦設計出來可不是只為打遊戲的,那些硬體啥子的也不只是應付遊戲而存在,而且遊戲廠商會進行對遊戲機的特別優化,對電腦就沒那麼友好了,賺不了你的遊戲機錢,總能跟硬體商合作合作。


主機遊戲賺的是遊戲錢,所以能把主機的價格壓這麼低。
主機硬體也可以做到暴打pc,但是可能這樣錢包都hold不住。


主機是用來打遊戲的,而打遊戲只是電腦功能中很小的一塊。。。。


錢,功能。

pc市場的購買力和需求都遠不是主機能比的。


現在高端PC的性能,就算翻十倍在某些場景底下還是會被吃完。

而遊戲機是為了遊戲而存在的,而遊戲設計的時候又會專門限制在現世代主機的機能低下——這樣看起來貌似悖論,實際上遊戲機更新換代都是在廠家看到現今市場已經被收割得差不多了才會進行。


因為業界毒瘤任天堂一直用低性能遊戲機來拖慢業界更新速度。
你ns都能做到的畫面,你覺得機能更強的移動端設備做不到??


聽gamker講ps成長史說過。
過去都是虧錢賣主機,新發售的主機往往是當初非常高端的,成本奇高,卻只賣400美元(潛台詞,畢竟是個遊戲機啊,不打性價比真不好賣啊),盈利靠兩個方式:賣遊戲盤,或者發售幾年後製作工藝成本下降才能盈利。
主機市場燒錢了這麼多年,世嘉和老任的wiiu都倒下了,最後活下的倆巨頭,索尼和微軟無一不是有著巨大輸血能力的巨頭。

但是到了四公主和x一代,主機配置不再超前。當時購買主機的觀念已經成熟,而手游和steam大幅崛起,主機市場面臨其他遊戲行業的威脅,以前虧錢賣主機的策略要改改了,索尼和微軟認識到不能這麼燒錢賣主機了,不約而同在配置達成了共識。

最後說說老任家的掌機吧,本來掌機配置就不如主機,老任家又是不注重配置的,wiiu被吊打,3ds配置落後。沒辦法,誰叫他們家只做遊戲,不像其他巨頭有兄弟公司撐腰。還在他們有著強大的第一方遊戲資源,主打體感的ns和保駕護航的塞爾達奧德賽,老任復興有望。還有吐槽句,歐美的任吹咋這麼多呢!!!

最後預測波:今年的tga應該是塞爾達和奧德賽兩選一了,大概率前者,另外一個預定掌機最佳遊戲。我只求原罪2拿個最佳rpg就行~


推薦閱讀:

如何介紹及評價Atlus的女神轉生系列(包括支系)?
為什麼現在 PC 遊戲很少使用光碟了?
什麼是網路遊戲,其與單機遊戲的區別是什麼?
NBA2K系列裡有哪些一直沒有改變卻特別荒唐的細節?
如何評價NBA2k15?

TAG:電腦遊戲 | 單機遊戲 | 家用遊戲機 | PlayStation4 | XboxO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