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質?

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一個命題:「認為勞動和實踐是人的本質」。他說「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是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如何理解這句話。最好舉個例子,太抽象了不好理解。萬分感謝。


謝邀。我讀過一些馬克思的書,但沒有看到過這句話,不過這句話確實符合馬克思的思想和風格,我猜可能是《1844……》裡面的吧。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人之所以是人,之所以不完全等同於機器,是因為人有能動性,或者如這句話裡面說的「是有意識的」。那麼,人的這種能動性如何得到證明呢?

首先,人是與周圍的物質世界相互關聯的,是不可分割的,人也受制於他所處的物質環境,但又不是絕對受制於這個物質環境,這表現在他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改變這種受制於物質環境的局面。雖然按我們習慣的邏輯來理解,是因為人是人,是具有能動性的人,所以他能改變自己受制於其中的物質環境;但真實的邏輯是:當人改變了自己受制於其中的物質環境時,才證明他具有能動性,才證明了他作為人的本質。

所以馬克思得出的結論就是:你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嗎?那就用你的勞動和實踐去證明它。


要知道馬克思這句話的意思必須先搞清楚馬克思說的勞動是什麼勞動。

馬克思這裡說的勞動,與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勞動不同,是讓人認識到我之所以為我,我之所以屬於人類的那一種非異化勞動狀態。

何為異化勞動?何為非異化勞動?
如果在一項勞動過程中,人獲得了一種快樂和成就感,且這種快樂和成就感是與他人的仰慕無關的,與同他人的競爭無關的,與填飽肚子無關的那種純粹的,那麼這項勞動被稱之為非異化勞動。

這種非異化勞動並不長期存在在現在乃至過去一切時代的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每個人也許都會有類似的體驗。我們可以說 出於興趣的小說創作,閑來無事從事製作的小發明,自己給自己做的陶瓷茶壺等等活動中 從事勞動的主體在勞動的過程中對勞動對象進行了富有主體個人特點的改造。只有在這種改造的過程(即實踐/勞動)中,主體才能認識真切地體會到自己何以為自己
「在勞動產品里看到了自己」

而異化勞動則指那些重複的、機械的勞動。工人們發現他們勞動得越多,被剝削的絕對剩餘價值就越多,資本家的利潤就越多,他們的境況就越差(在馬克思時代是這樣的)。勞動以及勞動產品不再成為勞動者之所以存在憑據,反而成為一種異己的力量跑到勞動者自己的對立面上去了。現在以及過去所有的時代的勞動都屬於異化勞動,是壓抑人性的,只是有的社會所代表的生產關係異化的程度高(比如資本主義社會)有的異化程度低(比如原始社會)

回到題目上,勞動和實踐是人的本質即認為勞動(尤其是非異化勞動)讓人知道自己和別的存在有什麼不同,自己這個類型的存在(人類)和其他類型的存在有什麼不同,並從中認識到自己是誰,自己以何種方式屬於人類。
即勞動和實踐是區別人和動物的標準。

以上僅為個人閱讀《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一些粗淺且業餘的理解。


謝邀,我想問的是你為何非要按照卡爾馬克思說的那樣去理解呢?我倒是贊同另外一個馬克思的說法,這個馬克思全名是馬克思韋伯。他有一句名言叫做: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這就是人的本質。個人認為這個描述更為恰當。

人類能夠提出:何為人的本質這樣一個命題,是基於語言符號的發展,語言符號是人類思維的載體。人類可以進行簡單的思考,但是複雜的思考一定需要藉助語言符號的發展。所謂意義之網就是依靠語言符號實現的。

共產主義者會覺得自己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給他的意義,自由主義者會覺得憲政民主的編織的意義之網才是他的人生歸宿。曾經的儒生則沉浸於儒家文化所倡導的仁義文化之中。

我想,你不難聯想到那些打動你的文字賦予你生命的某種意義,而這個意義之網就是要用語言來編織的,不是嗎?你或者覺得自由主義者的觀點正確,或者覺得共產主義理想偉大,這些給予你生命意義的理論都是人類編織出來的。除掉你腦袋裡這些意義之網,你只剩下一個軀殼。

所謂人類的本質,除了軀殼上的動物本性,所區別的就是語言編織的意義之網對於人類的作用。英國人、美國人、日本人等和我們中國人之間本質區別就在文化編織上的意義差異,至於軀殼則並不重要。不是嗎?

其實,我們更應當求知的是意義之網是如何形成的,而其他動物為何無法形成這樣的意義之網。動物以自然法則為絕對權威,而人類則突破了自然法則的限制改造了自然。誰賦予了人類這樣的能力?要知道動物種群如此之多,唯有人類能夠改造自然。

所以,人類首先是一個動物,但是人類能夠自我編織意義之網,並且能夠將自己懸掛在這個意義之網上,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


上面大家都在說「如何解讀這句話」呢,但是我感覺重點還是在於「本質」一詞在這裡的意義的說。

畢竟在西方古典哲學裡面,「本質」一詞通常指的並不是中文裡這個更接近於「源頭」和「基礎」的意思,而是一個能把某個概念和別的東西區分開的屬性。老馬還說過「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呢,感覺這個才更類似於中文裡「本質」的概念吧。

這裡不用糾結「勞動/實踐到底為啥是本質」,只要知道老馬在談「人的一個區別於動物的特徵在於會勞動」就好啦。

初學者,請多指教。

啊,剛看到問題描述里有要舉個例子。剛好在複習政治,就說一下吧。我記得書上用的是蜜蜂的例子吧。蜜蜂會築巢,但是(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的人認為)蜜蜂築巢這一行為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蜜蜂只是在本能的引導下去吐蜂蠟。但人不一樣,建築師蓋房子是先在腦海中規劃好了藍圖,想好了自己蓋完這個房子之後能給大家帶來什麼好處,才動手按照藍圖去蓋的,這就是所謂的「主動創造性」。所以說正如最高贊答案所說,要先搞明白這裡「勞動/實踐」的概念,這樣子就不難理解這句話了。


謝邀,兩句話都分別說一下唄

【認為勞動和實踐是人的本質】
●勞動和實踐是只有具備自主意識的人類才能實現的行為,也是人和動物的最重要區別。相對於其他低等動物,說人的本質是勞動實踐沒什麼問題吧?


【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是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
●對象世界就是作為主體的人能動的將自身本質的力量由某種活動形式轉化為物質存在形式,創造出一定的客體。這種創造是由實踐進行的,改造無機物界也就是改造世界。
●而類存在物是指人類從事著一種類活動,這種類活動是以集體屬性、依靠同類共同存在進行的,這種類活動主要是指生產活動,生產活動就是一種類活動,而且這種類活動是通過意識自覺存在的。這種「人是類存在物」的推論也是通過人類用實踐改造世界所證實的。


很久沒上知乎,謝謝邀請。
西方哲學的理論邏輯嚴謹,有很多時候我常用這直接和簡單的方法論批判自己的東方哲學思維。不了解這話馬克思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說的,只能斷章取義了。
人是有意識的存在,因為人有慾望,吃喝玩樂等,食色性也。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是運動的,相對於靜止,於是我們有各類慾望需求,來維持運動的狀態。
運動的方向則由許多的慾望組成,一個高級需求。以上基本也就是人的本質了吧。
而那句話稍微把話題從人的本質帶到人類的本質上,因為人是活動的,所以在某些意欲得到短暫滿足後,慾望就從自身延展到其他人,其他物種等。
有了其他隨即也有了自我,於是組織內部、同類結成集體,並以一個巨大的意志集合作為這個集體的訴求、慾望運動下去。
運動,消耗,補充,延展這幾個動作不停循環也就是我們的本質了。


我跟著師兄後面做實驗
protein folding
也不是很尖端,基本上天天失敗
我每天擠著時間做,作業都是壓著ddl,最近感冒頭疼。而且這玩意我也發不了一作。
但是我感覺很有意思,看著很爽。熬夜頭疼都不是事,結果很重要,做不出來也非常開心。遊戲也沒時間打。
馬克思理想中人為自己喜歡的事勞動,這才是人的本質。否則怎麼那麼多人要求興趣,但是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被異化,你感受不到快樂。我之前在nano做過,就是流水線工作,非常噁心,枯燥沒有意義。就是給老闆批量水文章。倒是好發文章,可以一作(有希望)
不是黑nano,老闆風格而已。有的nano組很好,但是我沒選,傻了吧唧的我


碳基生物
能找自我,自我實現,只是智商足夠高了,脫離了感官刺激而興奮,追求精神刺激。
所謂佛家入定冥想,我是很有經驗,一套能自己讓自己開心的辦法,一不小心就沉迷其中。
因為感官刺激更容易麻木。而精神刺激麻木過後,是無聊,然後找新的刺激。
比較舒爽的是文化帶來的刺激,比如儒家文化定義了一種偉大的人生,治國齊家平天下,在追尋這種崇高感的過程中,一輩子就過去了。
當宗教文化盛行的時候,一輩子追隨宗教也挺開心,可如今世俗當道,宗教人員會產生嚴重的認知矛盾,要麼十分不安,要麼十分極端,這就是為什麼我反對家長跟著其它家長去寺廟的原因。
所以,人有啥很屌的本質嗎?只要給我一隻智商很高的猴子或者人工智慧,我能讓它天天發揮主觀能動性
最後謝一下邀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涉及到人在生產中的目的性。目的性是人在生產活動中產生的主體性的表現形式。主體性並不是一種本質的屬性,只是我們探討問題時用來區別於客體的一種方法,(當然這種方法同時引入了主客對立的思維模式,這個問題我還沒法解答,見諒)。比如我們看到水把樹枝沖走這件事,是一種非主體性的現象,而人為了冬天能夠生存而儲備糧食則是一個主體性活動。人類在常年的生產實踐活動的主體性產生了人的意識(這裡老馬很可能是將意識作為一種自然歷史的產物來看待的),既然是A產生的B,我們就說B的本質是A,即勞動和實踐是人(主體)的本質。


化性起偽,只有在社會和人類所改變的環境中,人才能成為人,也就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馬克思主義認為

一方面,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這是從人與人的關係方面來說的。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具有的東西,人是處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人,不同社會關係下的人具有不同本質,馬克思把一定歷史條件下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定義為人的本質,這同時也說明人的本質是變化的,發展的。


另一方面,人與動物的區別上,人的本質在於勞動。勞動創造了人,並區分了人與動物。

總的來說,馬克思是站在人與人的區別層次來定義人的本質的。


人包括我們所在的宇宙的本質是道和德。道指規律規則,定理,常理等。德,就是得。為道約束,並能體現道的存在。世間一切存在都有他的規律(有道),所有規律都是通過一定的"形式、現象表達(有德)。
古時候,中國人評價一個國家的發展。最常用的詞語就是有道,無道。評價一個人最常用的詞是有德,無德。那麼除了成敗之類的結果之外,從哪裡還能看到一個國家到底是有道還是無道。一個人怎樣才是有德呢?


謝邀。題主讓舉個例子,實在沒有想好什麼正面的例子。先舉個反面的例子,我是這麼理解的:鏡子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它能夠反映出它對面的物體的形象,除了鏡子,每種事物都會對外界事物具有某種反映,但僅是反映。人就不一樣,人會主動的去創造事物,本來沒有鏡子,人造出了鏡子,本來沒有桌子,人造出了桌子,因為人能夠造鏡子,造桌子,說明在人的意識中有鏡子和桌子的形象,這種形象不是反映的,是人創造的,因為並沒有鏡子和桌子的形象映入人的意識中,也因為人製造鏡子和桌子的過程,證明了人的這種主動意識的存在,這種主動的創造事物的能力被認為是人的本質。所以,以此為根源,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根本手段,也可以推論出馬克思的後面的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哲學理論。

個人理解,不知道對錯,僅供參考。

另外,我對這種本質的闡述持保留意見,我覺得按照這樣的論述,螞蟻也有這樣的本質。最多,這隻能說算是人的本質的一個維度而已。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係?
馬克思主義和實用主義哪個更具有科學性?我究竟應該選擇何者作為我的人生哲學?
如何理解對立統一中的「對立"和「統一"?
可能在馬克思主義中發現錯誤嗎?
從當代心靈哲學角度看,辯證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還是二元論?

TAG:社會科學 | 西方哲學 | 馬克思主義 | 人文學科 | 馬克思主義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