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品牌的吉他你都彈過那些?他們都有哪些獨特之處?有沒有想吐槽的地方?

這裡指的包括電吉他和木吉他,類似品牌Fender, Gibson, Prs, Martin, Taylor……和一些小眾高端。
這些琴動輒上萬,國內琴行基本都是放在櫥櫃里或者包的嚴嚴實實,只能看,幾乎不可能試。網上那些試聽基本上也聽不出太大差異,手感就更沒法了解了。
不知道大神們都是怎麼選擇的。對自己的選擇特別滿意的體驗是怎樣的。有沒有買了之後後悔的經歷。


可能知乎上學生朋友比較多,其實出社會工作之後你會發現,玩吉他相對來說真的算是相當省錢的愛好啦,再好的電吉他稍微節省一兩個月也都買的下手。

所謂芬家G家其實業內地位就跟阿迪耐克差不多,年紀在這擺著然而還在玩的人,基本拿的都是這個檔次的吧,完全算不上奢侈品,也不會對單獨一把琴有多高期待,要麼是工具要麼是玩具而已。你對球鞋有什麼好吐槽的嗎?


我個人感覺,一線品牌,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你的所需和風格要求。

不能拿品牌定義音色,各品牌下的不同型號,有時風格差距挺大的,比如IBANEZ的老派RG和新派iron label完全就不同,80年代末的RG和今天的RG的音色走向,也差的很大。

再如FENDER,VINTAGE和YNGWIE/JOHN5的簽名款是不好比的。

還是說說題主要求的吧:

1.GIBSON——濃汁爆漿包——用料十足,選材考究,口感濃郁,想像您一口吞蟹黃大湯包的感覺,砸吧砸吧嘴,還回味無窮。

2.FENDER——清口薄荷糖(部分簽名款是榴槤清口薄荷糖、芥末清口薄荷糖)——雞肉味,嘎嘣脆,老幼適宜。

3.IBANEZ——白水雞胸脯(請自帶醬料)——自身肉質柴,無突出味道,但是如果配合以適當的醬料(演奏風格、效果搭配)能出奇效,想像一下口水雞、油潑雞、麻椒雞。。。無不如此。

4.ESP——干切牛腱肉——肉質緊湊、紋理清晰、口感飽滿,醬料入味,每一塊都稜角分明,常有老牛筋摻雜肉中。

5.JACKSON——刀切炭烤牛仔骨——與干切牛肉相比,多一絲炭火的烈感,少一絲口感的飽滿,建議撒辣椒,撒孜然,表面略焦後,風味更佳,建議配尖刀割食。

6.KRAMER(非目前GIBSON旗下,特指80年代)——甜辣醬——甜不致齁,辣不致烈,塗肉、塗麵包皆另有風味。

7.CHARVEL(非80年代,特指當下)——五彩黃油曲奇——抱歉,我彈得時候,就這個第一印象

8.DEAN——辣到像要割舌頭一樣的干辣椒——刀片感,刀片感,刀片感,刀片感

9.SCHECTER(韓產系列)——硬饅頭——吃的不開心就砸到你腦出血

10.SCHECTER(日產系列)——日本清酒——不會喝的感覺口感怪怪的,愛喝的能喝多了紅著臉找藝伎去。

11.BC RICH——茶葉蛋(嚼一口後整吞)然後喝水順下去——就這個感覺,就這麼硬氣實在。


過了這麼久,終於有了一個不錯的問題。

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我自己有的吉他全部都是一線品牌或者檔(jia)次(wei)在一線的小眾品牌;然後因為學費稍微偏貴的原因,學生們的樂器也都比較好,託大家的福,我彈了很多牌子的琴;再然後因為有很多發燒友和開吉他店的朋友,我彈了更多牌子的琴,所以我想我的經驗應該是能幫到很多朋友了。

表揚少,吐槽多——真的愛,是你能了解TA所有的缺點之後還能欣然的接受。

======正文的分割線======

Gibson Les Paul

優點:音色飽滿、頻率豐富,延音長;琴上撥檔和旋鈕搭配調節出的音色千變萬化,而且自帶Kill Switch;樣子經典,除了鄉村、蘭草和衝浪,在什麼風格的樂隊里拿著都不會違和。

如果非要吐槽:

一、重量偏大,背久了會覺得有些累,而且這個琴配合寬背帶還不怎麼帥,很撓頭。

二、音色比較好的款式琴頸都偏粗壯,手比較小的朋友會覺得不好彈低音弦,而且這個琴背地低一些才比較酷,很撓頭。

三、把吉他背地比較低的時候,右手大幅度掃弦時會比較容易誤碰到拾音器選擇開關,很撓頭。而且背的太低的話,胳膊短的人還夠不到琴橋拾音器的音量旋鈕……

四、把吉他背地比較低的時候,原廠背帶釘比較容易掛不住背帶,所以最好還是換成第三方的鎖定式背帶扣。

五、為啥要換背帶扣,因為Les Paul這個琴實在太怕摔了,琴頭這裡比較容易斷掉,很撓頭。

六、前面的問題都是為了耍帥非得背太低造成的,其實能避免:背高些嘛,或者乾脆坐著彈琴。但是這樣不帥,很撓頭。

七、下面的問題都是不好避免的:比如3弦太愛跑弦了。原廠弦枕還是換掉的好,換成TUSQ的可以改進很多。

八、品絲兩側和指板包邊是連起來的,如果控制不好溫濕度,指板包邊會各種裂。而且這個設計讓換品絲變成了更費工費錢的一個事兒。如果換品絲的時候去掉了兩側的包邊,賣二手時候又會影響價格。很撓頭。

九、PAF系的拾音器用中頻太多的過載和失真都不太好聽,比如Tubesreamer,再就是Les Paul搭配硅管Fuzz也不如Strat好聽。

十、很多朋友沒注意吧,琴體上插線的那個口,如果是固定在塑料小方塊上的那些型號,塑料片是很容易裂的。原廠配件還不便宜,很撓頭。類似的,撥檔開關上那個小塑料帽也容易裂或者丟。

十一、比較有情懷的那種琴盒保護性比較差,保護性比較好的琴盒又巨沉無比,放在包里又會覺得琴頭後仰角太大總是被擠著怕變形,很撓頭。

======另外一部分正文======

Fender Stratocaster

優點:音色變化豐富,動態十足,演奏細節多,能勝任很多曲風,簡直是嚴肅對待自己事業的吉他手的必備琴。

如果非要吐槽:

一、相對便宜的型號撞琴的概率太高了,尤其是幾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顏色,比如:

二、貴的型號和便宜的型號看起來沒啥區別……很撓頭。

三、感覺比較貴的型號主要賣點是倚老賣老或者破罐子破摔,花很多錢買一個看起來像被人用爛的吉他,不好和家裡領導解釋,這讓很多人很撓頭。

四、感覺比較有情懷有逼格的型號指板弧度都有點兒大,品絲又太細,推弦揉弦都費勁;感覺好彈些的型號又覺得情懷和逼格都欠奉,很撓頭。

五、有情懷有逼格的型號調節鋼筋需要拆琴頸啊,一拆的話,琴頸和琴體連接處一定會掉漆啊……很撓頭。

四、演奏的時候右手小指太容易誤碰音量旋鈕了,彈著彈著就沒聲音了……很撓頭。

五、撥片稍微吃弦深一些,就會一直碰中間那個拾音器,這簡直是為了礙事而存在的存在,很撓頭。

六、Palm Mute的時候琴橋的螺絲特別硌手,不敢使勁,覺得會劃破皮膚,很撓頭。

七、搖把孔里配的那個小彈簧太愛丟了,如果沒那個彈簧,搖把咣里咣當的根本不好用,很撓頭。

八、搖把不拆下來還沒法放琴盒裡……

九、底噪太感人,失真度稍微一大,吉他的噪音就開始搶戲了,很撓頭。

十、很多型號搭配的原廠琴盒比琴還重,簡直就是來添麻煩的。

======另外一部分正文======

Taylor T5Z Classic

優點:音色豐富多變,做工精細,用料好,輕,手感比傳統電箱琴好特別多。非常適合偶爾需要原聲音色的電吉他手,我也推薦給了所有喜歡Jazz和Blues的樂手朋友。全空心電吉他加Fuzz,音色簡直爽歪歪。

如果非要吐槽:

一、因為琴體是中空的所以背起來的時候重心會往琴頭方向傾斜,手臂得一直用一點兒力控制住琴頸或者壓著琴體,都顧不上撓頭了。

二、音孔的設計很漂亮,但是總是會有點兒擔心中間那條小橫樑要是斷掉了可怎麼辦……很撓頭。

三、如果彈著彈著琴突然想俯下身去調一下效果器,就有很大的概率把檔位開關碰到Piezo那個位置,然後會覺得音色怎麼調都不太對……很撓頭。

四、站著彈琴時,如果背的比較低,而且掃弦動作粗暴的話,偶爾會碰到EQ旋鈕,很撓頭。

五、Taylor的電池倉貌似只能和Duracell兼容,而這個牌子又賣的比誰都貴……另外,這個吉他原廠琴弦是11-49規格的電琴弦,推弦稍微費力到好說,關鍵是小地方或者小琴行有可能買不到這個規格的弦。所以如果出門的話,琴包里要多帶兩樣東西,很撓頭。

另外,還有不能算吐槽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案

T5Z的琴體比傳統箱琴薄很多,所以就算用了箱琴式的實木琴橋和Piezo拾音器,音色也和傳統箱琴不一樣。效果鏈裡面配備一個琴體模擬的效果器,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原聲向的音色和電聲向的音色在同一個音箱上很難兼顧,所以演出的時候可以考慮搭配線路選擇器,在切換原聲擋位和電聲擋位的時候也把信號切換一下。

全空心的琴體,音量大的時候就比較愛回授,要是開了失真或者Fuzz更是會變身為一匹野馬,好好護弦,征服它也是一種樂趣。

——為什麼這些問題不算是吐槽?

——因為你買這個琴的時候就已經選擇了接受挑戰啊。

======另外一部分正文======2017年10月21日再次更新

Giffin Vitka

這個牌子不要說很多愛好者不知道,就是專門開琴行的朋友,也沒幾個認識的。

簡單的說,Roger Giffin是個很有名的制琴師,很多一線明星都找他定做過吉他。(參考鏈接:http://www.giffinguitars.com/client_list.htm

照片是他在給Jimmy Page做琴的時候擺拍的,因為他以前在Gibson Customshop工作過,所以他不能自己做Les Paul款式的琴。

當他想給自己的廠牌搞出一把類似Les Paul Special的吉他的時候,就會是這樣:

優點:音色甜美古樸、中頻飽滿、延音長。手感像極了Les Paul,拿起來的時候就一見如故。有兩個音量旋鈕可以做出Kill Switch效果,非常符合我的演奏習慣。琴頭的設計和原廠的TUSQ弦枕解決了傳統Les Paul愛跑弦的問題。原廠自然做舊,彈著不操心,越舊感覺越對味兒。設計和配色加起來酷的不要不要的,而且永遠不用擔心撞琴的問題出現啊。

如果非要吐槽:

一、原廠配備的Dimarzio P90拾音器遇見高增益和Fuzz的時候底噪太大,控制起來很有挑戰性,倆手護弦都顧不上撓頭了。

二、這個琴用的Lacquer漆會慢慢變色啊,Surfing Green漸漸就沒有那麼綠了,撓頭。

三、挺貴的琴原廠給了個Levy"s的包,做工巨差我已經扔了。現在配的音樂驛站的包,做工好但是沒有Giffin的Logo逼格不夠,撓頭。

四、這種琴橋換弦的時候要把琴弦反方向穿過去再從上面繞回來,但是穿琴弦的時候琴橋拾音器會擋著直線的角度,總之能一次性穿過去基本是靠人品的,得來回來去的試好些遍,撓頭。

======另外一部分正文======2017年10月24日再次更新

周末太忙,周一歇一天都覺得有點兒緩不過來,今天繼續。

Fender Jazz Bass,具體的說,我這把是64年款。

優點:

音色好,兩個音量和一個音色旋鈕搭配起來,可以做出很多花樣來,關鍵的是。每一種都是標杆式的經典Bass音色——這對於一個半路出家學習Bass演奏的人來說簡直太棒啦。

手感好,Jazz Bass的琴頸手感特別特別好,60年代規格在第一品位置琴頸的厚度是Fender家最細的(0.79,比Modern C還細,比52 Tele那種細的多),而且特別窄,搭配上又粗又滑的Elixir Nanoweb琴弦,彈起來是非常舒適的。

輕,在Bass里算特別輕的,背著不累。

配件豐富,盒子裡帶了很多極富年代感的配件,比如老派的背帶和連接線,還有一本帶著教你怎麼彈Bass的教程的說明書,特有情懷。

如果非要吐槽:

一、配件太多了也糾結啊,比如出廠配置琴體上有兩個拾音器蓋子,琴橋拾音器的蓋子里還粘了塊海綿條用來制音。但是都裝著的話手能撥弦的地方特別受限,都拆了的話,面板上又多了好多螺絲窟窿……撓頭。

第二、復古琴橋很容易一不小心把琴弦弄歪,換弦的時候得注意,拿撥片大力撥弦的時候也要小心。撓頭。

第三、原廠的琴盒不但比琴還重,而且琴放在裡面還會逛盪——如果你買到全新的琴卻發現有一點兒磕碰,不要太意外,撓撓頭,壓壓驚。

第四、鋼筋的調節螺絲藏在琴頸下面啊,要調就得拆琴頸啊,拆琴頸的時候連接處一定會掉漆啊,撓頭。

======另外一部分正文======2017年10月28日再次更新

Zemaitis A24SU

這是愛人送給我的新婚禮物,是我顏值最高的一把吉他,也是現階段演出的主力琴。

優點:

漂亮,太漂亮了~

各個部位的鑲嵌和雕花都很精緻,紅色金屬漆這款也是相對少見的配色,上台效果巨好。

手感好。

琴頸細,琴身小,彈到高音區毫不費力。弦長在Les Paul和Strat之間,和PRS Custom24一樣是25英寸,推弦手感舒適。

輕。

背著一點兒也不累,從分量上來說,比Les Paul適合我。

配件好。

琴盒漂亮,而且很輕。在日本還能買到和這個琴一個風格的撥片,很過癮。

如果非要吐槽:

一、原廠配置音色不如Gibson Customshop的Les Paul,估計是琴體太薄,也估計是原廠拾音器檔次不夠。畢竟價格差了那麼多,我也能理解。換了套Bare Knuckle的The Mule,音色好了很多, 清晰有力,開失真和Fuzz也都好聽。在花了兩千多塊錢之後,我現在很滿意。

二、原廠電位器質量不如美國琴的靠譜。換Bare Knuckle拾音器的時候,焊好拾音器,就發現音量旋鈕不好使了,想不明白原因,只能買了倆一模一樣的型號換下來,前前後後折騰好幾輪才搞定,好在現在沒問題了。周折不算太大,一是日本琴的配件比較好買,二是九河吉他維修是真·自己人的買賣,VVIP待遇還是很過癮的。這個事兒搞定把琴拿回家的時候,我愛人說「這把琴以後就叫Phoenix吧。」這是我名字最酷的吉他,畢竟,前面那隻Giffin的名字叫「小綠」。

如果非要問為什麼這個琴槽點這麼少?

——等你有老婆給你買這麼貴的吉他的時候就能體會啦。O(∩_∩)O

……等待更新……

下期預告:Music Man Stingray Classic

======題外話的分割線======

為什麼買這麼多琴?

學生上課時候可以看見老師用和他自己的那把很類似的琴講怎麼調音色啊。

觀眾買票來看演出可以看見五顏六色的吉他換著用啊。

而且,我喜歡啊。

======補充的題外話======

有朋友納悶,怎麼會有學生用和我類似的吉他?

怎麼不會呢?

======廣告的分割線======

我一直在教學,北京天津都可以面授,其他各國各地的朋友都是通過視頻和我一對一上課的。對提升自己吉他水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zakkchen諮詢。

找我幫忙買設備是OK的,告別選擇恐懼症,也不用擔心是不是正品,更不怕買貴買錯。定金詢價,非誠勿擾。

版權聲明:禁止轉載,未經同意轉載即視為同意支付稿酬1000元。


update: ESP E-II NT-7 evertune 補圖啦
我沒有一下擁有那麼多琴啦,1,2,4已經賣了的。。

算了算,擁有過的琴也有6把了。。我也來說說我用過的感受

1. Schecter Hellraiser C-1 FR

真正意義上擁有的第一把琴。雙搖對於剛上手的我可是折騰壞了,換弦失敗好幾次,還特地跑了guitar center去修。然後就是很重。。。每次排練3小時完都脖子疼。手感很好,拾音器力量很足,畢竟是EMG的,但琴頸拾音器感覺有點糊成一片,調不出solo要的那種尖銳的音色,嘛,畢竟是金屬節奏琴。

2. Caparison TAT 2015

當年瘋狂喜歡Arch Enemy的時候,因為超喜歡小Amott的solo入的這把。
說實話,挺失望的一把琴,還有死點,而且非常明顯。和schecter相比,輕了好多,聲音也亮得多,算是優點吧。不知道是不是我聽EMG聽慣了,所以原廠的拾音器,還有後來換的seymour duncan的cool rail什麼的,都覺得力氣不足。在西雅圖的時候,找了當地著名制琴師Mike Lull (這爺爺今年在NAMM上見到我還認得我,哈哈)幫我換了拾音器,還做了點個人化的修改,手感倒是挺適合我了。。。不過後來也不怎麼用,前陣子和人換了琴,搞來一把PRS,等等說。

3. Musicman Majesty 7 strings

第一把7弦琴!為了此生最愛的樂隊Dream Theater肯定要買把JP簽名款!但他以前的簽名款都太丑了,出了Majesty那可是帥呆了。。。本來想買白色的,但各大店都沒貨,只好買銀色的了,也還不錯。去年JP來LA的時候找了機會讓他在琴上籤了個名,真?簽名琴。
手感的話,比較美式的感覺,琴頸比較大,粗,我這種手不算小的一開始也要適應一陣(當然也是因為第一把7弦琴)。琴弦比較硬,推弦挺累的,一開始手會疼。很穩的一把琴,萬能風格(雖然我只會金屬,哈),琴頸拾音器推solo挺好聽,有JP的特色,琴橋的也挺凶,piezo能模擬箱琴,但我個人感覺有點誇大了。。。小雙搖,換弦不比floyd rose容易。。。
目前的主戰武器。

4. ESP E-II TE-7

穩如老鐵的ESP,手感非常嚴謹,彈起來很舒服!EMG拾音器,聲音有衝擊力。沒什麼好說的,節奏主音都可以彈。但是有個致命缺陷,tele的形狀,導致了22品以上一二三弦很難按到,這對某些要用到24品甚至還要再往上推的歌,很要命。

5. PRS CE 24 semi-hollow reclaimed

和人用capa換的琴,一開始沒多大期待,但到手之後震驚了。手感超好,彈起來一點不廢力,而且會讓弦很軟,推弦很舒服。音色豐滿,特別是清音,感覺甜美的快融化了,在hi-gain下也不輸其他一些金屬琴。唯一不足的就是。。。我不喜歡原木色。。。
總之非常棒的一把琴。

6. ESP E-II NT-7 evertune

才到手不久,忘了拍照了。。先上官網圖吧 (已補圖)。
我是ESP粉,因為TE-7的缺點,我把那把賣了買了這把。
手感繼承了ESP的所有特點,就是弦挺硬的。。可能是因為evertune的彈簧比較重?總之手感是非常不錯,樣子也是我喜歡的strato。音色也和TE-7差不多,不多說了。
重點說說evertune琴橋。這新玩意,說是永不跑音。剛到手完全不懂咋玩,可把我折騰壞了,到現在也玩得不6,調起來很廢勁,特別是為了推弦而要找的那個關鍵點,挺麻煩的。。。不過,穩定真的是穩如老鐵。全新的弦,彈了4天,基本沒跑音(當然還是跑了一點點點點,不過可以忽略不計)。
主戰武器2。

我個人不太喜歡fender, gibson,因為他們沒有24品的琴,別罵我= =

就醬。


我只是來吐個槽,國內好多琴行是真的不讓試琴的,之前想入一把G去了北京某個琴行,滿牆的G,在小夥計一同說辭和白眼兒下勉強拿了一把std試了下。但是么,不給插音箱,琴弦基本都生鏽了,也沒敢使勁彈,嘖嘖 手感音色都沒有試出來。雖然說是很普及的型號,但是對於非圈內人士來說,買G琴怎麼也是一筆大開銷,肯定是想親自試一試的,雖然能理解琴行怕傷害品相不讓試的想法,但是能親自彈彈各種型號牌子的琴也能促進買家的消費心態的,至少會促進我的,哈哈哈。反正總覺得怪怪的,這也就導致了國內好多消費能力一般初級玩家好長時間碰不到一些主流款式的琴,對聲音和手感這些東西只能上網翻閱各種資料追問。就想當年的可口可樂和肯德基,本不是奢侈品的東西,一定要束之高閣作出高端的奢侈的樣子。音樂本來可以離我們生活很近的。


用過和擁有一些還不錯的吉他吧就吐槽一下SJ 200吧,15年以後的量產琴質量慘不忍睹,更可怕的是聲音也是不對的。
現在擁有一把08年的sj200 cutaway,聲音棒極了,我還有一把馬達加斯加玫瑰木和頂級雲杉的木琴,聲音好到門外漢也能聽出級別的差距。
吐槽的地方當然也有,確實對亞洲人不合適,太大,彈完肩周炎都要犯了


看到好多大神,我斗膽曬一下。
還是在校生,琴彈的很垃圾勉強糊弄個學校晚會什麼的,對各種設備知識也是不求甚解……但是愛折騰,現在手頭有三把琴。
先上圖

一把Gibson lespaul
一把E2
一把老詹簽名LTD James Hetfield Truckster
Gibson不多說了,琴體重,背高了難看,背低了難彈,高把位不舒服,雖然我的手已經足夠大了……屬於手指比手掌還長的那種。15年日本帶回。
E2入手才不久,琴橋我實在是不太習慣,因為之前用過的琴都是LP加上個人彈琴手型問題,經常會誤碰,但是還想買個雙搖。
LTD是我14年從世音收來的,本來是想買EC1000 VB
因為對啞光面和黑金配色完全沒有抵抗力……結果進了店兜兜轉轉,偶然看到了這個Truckster 。聽店員一介紹配置,基本上和ec1000相同,但是當時這把琴要9000,ec1000隻要8300左右,重點是,這個Truckster應該是庫房存了好久的,拾音器還是EMG81 60而不是James 的簽名拾音器。然後這把琴打折,9000的琴只要7300,加上是大M多年死忠,果斷帶回。琴頸細,琴體薄,整個重量比較輕。基本的金屬琴特性,不多提了,很兇猛。到現在四年了,已經被我蹂躪的不成樣子……品絲磨損嚴重,啞光面被我蹭成了亮面,拾音器框都掉漆了。至於要吐槽的……啞光面碰上汗手真的會把人逼瘋。

E2就沒圖了……現在樂隊解散,專心考研琴放在家,暑假買的E2正在被我的吉他老師好生照看。


好問題!我就來一篇我彈過的名牌木吉他感受集合。

Martin:
優點:非常有特色的聲音,D型琴專家,原聲爆炸,高端型號種類繁多。
缺點:手感不舒服,要體現出馬丁的音色需要一定水平,可能不太適合細膩的指彈。

Lowden:
優點:聲音分離度很高,細膩的堪比古典吉他,適合歐洲風格。
缺點:原聲音量偏小,聲音不算溫暖,價格貴性價比不高。

家門口的琴行...
Santa Cruz(是我不太喜歡的風格)
優點:掃弦很舒服,三頻均衡。
缺點:高音便薄,不和諧,聲音和同價位的琴比真的不好。

Collins
優點:聲音飽滿,手感不錯,能駕馭多種風格,原聲很棒。
缺點:略粗糙,基本上只能用於美式。

Switch
優點:日本產的琴,聲音居然很神奇的偏美式。音量大。性價比高。
缺點:國內比較難入手,金屬味重,不適合柔美的曲子。

Greven
優點:難得的眾多桶型都很出色,押尾桑粉絲的終極目標,一些custom的鑲嵌非常美。
缺點:日產Oshio D名不符實,至少我覺得原聲非常一般。

Yokoyama
優點:三頻溫暖且均衡,琴頸非常舒服,性價比很高。
缺點:沒有什麼聲音上的特色,其他桶型相對來說不突出

Gibson
優點:老琴有非常優秀的木頭味,收藏價值很高。
缺點:當前的主流型號不適合指彈。風格的兼容性不太好,有製作粗糙的現象。

下面的琴我手機里就沒有存圖啦
Taylor:
優點:3系-5系性價比還是不錯的,手感不錯,自帶拾音器好評,聲音清亮。
缺點:高端型號性價比不高,沒有什麼上升空間。

Maton
優點:自帶堪稱最強的拾音器之一,湯神的風格,性價比很高,看上去是怎麼磕碰都不心疼的氣質(大霧)
缺點:除開拾音器,選料在價位上並不很高級w。

Lakewood
我實在是不喜歡湖木...說說缺點好了
缺點:手感偏硬,聲音清冷且聲音分離度讓我不舒服,不知道為什麼標準的5系配置是楓木或者可可波羅。


4個比較常見的高質量品牌,Gibson (les Paul gold top), Fender (strat), Taylor 和 Martin 都用過。目前在用一把木的Taylor ce系列和一把電的fender strat American standard。其實好琴就是你多花了80%的錢提升了20%的音效。很多價位適中的品牌已經能做到效果很好了,比如說70%完美,然後你多花了3倍的錢,把效果提升到了90%。

我覺得如果不是對細節極其挑剔,重點注意到這幾個方面就夠了:

通用:琴頸寬度和厚度是否合適手的大小,高把位按弦難度,外觀是不是喜歡

電吉他:重量是否合適,拾音器高度,各個旋鈕的位置對撥弦是否有影響,是否合適彈琴的風格

木吉他:音色清脆程度,琴箱大小,按低把位需要的力度,打板的感覺,電箱的效果

Gibson Les Paul: 優點是外形及其炫酷,個人認為金色的les Paul是史上最拉風的吉他之一 :)。音色很厚重,適用的曲風很廣,尤其適合搖滾和金屬。缺點是太沉了,背久了真的會背部得病...。另外les paul的琴高把位大部分品味都是跟琴體結合的,沒有fender好按,琴頸也稍微寬一些。

Fender Strat: 輕便簡潔,音色很清脆,高把位按起來比較容易,我覺得適合手小一點的人。缺點是撥弦的時候好像很容易打到拾音器,而且切換拾音器的位置也不是很方便,感覺惠影響到彈琴。另外我個人覺得Strat的琴頭設計不是很友好,比如說你想夾一個調音器或者變調夾啥的都沒位置...

Martin: 馬丁的琴真是穩定啊,各個把位按起來都不費力而且音色質量保證。馬丁的聲音稍微厚一點。缺點是貴,另外如果調試不好琴聽起來和幾百塊的沒啥區別。

Taylor:聲音特別特別脆(可能和弦也有關係),非常適合伴奏,適合民謠啊流行歌曲啊還有指彈。Taylor的定位就是年輕人,所以聲音和外形都比較符合年輕人喜歡的樣子。我更喜歡Taylor的琴。不過要注意一下琴頸的寬度和琴箱大小,有的款式非常寬彈起來很費勁。

我覺得挑琴的重點還是 第一,適不適合你的手和彈琴的習慣, 第二,適不適合你平時彈的曲子的風格。我覺得網上很多測評的視頻都非常有幫助。

希望有幫助


窮比一個,沒彈過進口琴,也就無從評論。我是一個琴行老師,各種雜牌琴彈過無數,來談談我彈過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國產琴吧。

我自己有兩把吉他,一把是法麗達D10,也算是國內一線品牌吧?從做工來看其實沒什麼可挑剔的,沒有瑕疵,但也不怎麼出彩,比較樸素。聲音上來說有獨特的地方,就是第一二弦非常的突出,掃弦的時候很清晰,因此法麗達的掃弦比較有顆粒感,但是在指彈的時候,高音就顯得比較干,些微的刺耳。手感偏硬,012的弦按起來像013的(很奇怪,明明是一樣的弦,一樣的弦距,法麗達的琴就是要硬一些,誰知道怎麼回事?)。

還有一把是我們鄰鎮鄌郚鎮產的一把OM玫瑰木全單。一千二買的。做工極其粗糙,音梁都是用松木做的,鏟的很厚,不過奇怪的是聲音倒是不錯,聽起來有種很「潤澤」的感覺。不過用了一年半琴頸已經彎成S形,打品很厲害了。

再來說一說前段時間勢頭很強勁的聖馬可,人都說聖馬可利潤很高,其實,聖馬可吉他相對於其他品牌(雅伊利、拉維斯什麼的)利潤真不算高。聖馬可唯一的優點是外形很漂亮,許多小女孩就喜歡這樣的吉他。聖馬可吉他聲音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沒彈過ST系列的,其他各型號幾乎都彈過,CL系列SMK系列,如果只聽聲音,根本分不出來你手裡到底拿的是1200塊的聖馬可還是3000塊的聖馬可。

伊斯特曼,我覺得伊斯特曼是國產琴中做工最好的,尤其是品絲處理,非常的舒適。聲音嘛,還可以,不如法麗達,但是比其他的品牌要好了去了。

最後說一說雅馬哈,誰說雅馬哈低音不行的?FG830其實很不錯,耐操,聲音比較簡約,不驚艷,也不會令人失望。手感舒適。好幾年琴頸都不用調,面板背板不變形非常適合初學者,我學生如果讓我推薦吉他的話,我就推薦這一款

以上


木琴彈得不多隻說說電吉他。

我想說的是,名牌的吉他一定有他貴的道理,也就是說,其產品有其獨特的特點讓其在眾多品牌中屹立不倒。而在這其中我大致分成了兩個流派:偏科生和萬金油。這一點在後面會具體展開。

最先開始想談談我購買電吉他的道路。在這其中吃過虧,但更多的是學到了更多東西,到現在自己作為一個窮學生還是選購到一把適合自己的非常滿意的琴。

三年前剛剛接觸電吉他,和眾多小白一樣,我帶著身邊彈得好的同學一起去挑選(作為保險,但實際上我的同學是彈指彈的,對此知之甚少)。老闆也算不上坑,以一個還算公道的價格給我推薦了所謂國產品牌—雅特。這把琴在我後來的使用歷程中證明了並不適合我。那是一把仿fender stratcaster的單單雙電吉他。用料還不錯,但是音色實在是太沒有特點。這也是最後導致我賣掉他的關鍵因素。說實話一把沒有特點的吉他很難讓人產生感情。就像是一個過客而已。

當然一開始也是因為預算的原因,那把雅特只要1500就買下了,但實際上我覺得和Squier bullet的差別也只有琴頸的手感。Squier甚至可能更有味道一點。

然後迅速脫坑的我開始了下一把琴的追尋。當時剛剛組建自己玩到現在的樂隊,主音很喜歡Slash,我也一直對Slash有好感。他有一把Gibson les paul studio。試過之後我決定買一把自己的lp。可是上網搜了搜,一把全新的studio要八九千了,還是那一點:沒錢。所以只能尋找替代。

目光轉向二手市場的我經過考察多個品牌,選擇了一把英國品牌vintage的les paul。是模仿一款著名的聖杯吉他做的,甚至還有做舊。原價要4300多。

說實話這把琴的用料和做工都是很不錯的,全套Wilkinson的配件讓我對電吉他的做工有了全新的認識。可是隨著使用我漸漸發現了les paul的一個通病:音色糊。

當然這並不代表是壞事,而我們恰好此時開始玩一些金屬,我和主音的兩把les paul略顯尷尬。他也馬上砸鍋賣鐵賣掉了stuidio買了一把二手的美產carvin。那也是我目前身邊人用過的最貴的吉他。

我也開始考慮換琴,當時考慮的是一定要可以玩金屬,經過二手市場的一頓找找到了一把Epiphone 預言款sg,emg81 85拾音器。加上很好看的顏色和便宜的價格當時我就沒太多猶豫。出掉了les paul換了這把sg。

而這是我做過的最錯誤的決定。

Epiphone自從被Gibson收購以後就一直被打壓著,從用料到做工都不復當年,再加上國產化導致琴的質量進一步下降。這把sg給我的感覺就是:除了拾音器,一無是處。

雖然看不出木料是什麼,但通過多次排練我發現這把琴音色也是極其的糊。總是和貝斯打架也讓我很無奈。而主音的carvin清澈透亮的音色讓我心馳神往。漸漸的我開始形成了不管多貴一定要買名牌琴的想法。

當時正巧加入了一個流行樂團。需要玩一點輕的東西,我也在考慮入一把新琴。這時一個機緣巧合,一個學長畢業要賣掉自己的fender。我當時也算佔了個大便宜,以很低的價格入了這把衝浪綠的fender Japan st62。

這算是我的第一把名牌琴了,當時我瞬間明白了一句話:有資金基礎千萬不要買Epiphone或者Squier。不然到時候你只會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買fender或者Gibson。

很經典的fender味道。當然日芬的感覺也不一樣,但是音色清澈透亮的感覺真的是讓人舒服。流行團的另一個吉他手恰好是當時收了我第一把電吉他的人。當時通過對比很顯然的分出了高下。

而接下來就變得有些難堪。一個金屬硬搖團和一個流行團,意味著我每次要換一把琴去排練。多次的折磨讓我實在難堪重負。也試過把fender帶去排金屬,結果自然是……

看著擁擠的宿舍我決定,是時候好好挑選一把自己真正喜歡的琴了。本著適應多個風格的目的我開始尋找「萬金油」系列的琴。在這期間我突然想到自己第一次去買電吉他,老闆不知道我沒有錢,直接給我一把特別漂亮的琴來試。當時我被這把琴震驚過,順滑的手感和可輕可重的音色。後來我慢慢查到這把琴的牌子叫paul reed smith,也就是機長李延亮鐘愛的prs。

經過一頓操作,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滿意的電琴:Prs mark holcomb簽名款se。

這就是我的吉他歷程。在這其中因為身處魔都的關係,也試過不少好琴,接下來我就分兩塊說說名牌琴的優點和我認為的槽點。

首先是偏科生板塊,這一塊是給那些優缺點都很明顯的品牌的,他們一般是比較老的牌子,但是通過自己的底蘊把其中某一項優點發揮到極致。

1.fender。
優點:
音色清澈透亮,清澈到讓人陶醉。手感極其順滑。當然這得是墨豪往上的型號。日芬的感覺不一樣,但是音色還是很清透。funk神器。
槽點:
玩不了重型,還有音量鈕……玩過的人都懂,不適應st琴型的人會彈著彈著音量變小。

2.Gibson les paul。
優點:
音色紮實厚重,清音溫暖。硬搖必備。四個旋鈕可創造不同音色。
槽點:重!重!重!還有斷頭的風險!高把位難彈得要死有沒有!而且美產的Gibson有時候做工真的是個問題。手感明顯不如fender美標。玩不了輕的,funk什麼的就完全別想了。而且厚重的音色也不太能玩一些金屬的風格,會糊到你懷疑人生。當然sg型號稍微解決了一點這個問題。

3.schecter
優點:韓產居多。做工還可以。金屬利器。音色兇猛。
槽點:音色過凶,而且主動拾音器型號的一些琴通病是清音發渾。也不適合玩輕的音樂。

接下來是「萬金油」系列。萬金油系列缺點自然不用說,因為過於全能導致音色有時候不太容易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說說優點。

1.Prs
美產沒有試過。試過不少韓產高端型號。優點就是做工很良心,手感順滑,琴型好看(個人覺得),我個人的這把使用seymour duncan alphaomega拾音器,帶切單,個人感覺可以玩很多音樂類型了。

2.musicman
最心水的就是jp系列。試過一把majesty。特點是小巧(但挺重),做工精細。手感同樣順滑,拾音器給人的感覺很暖。不像schecter那種兇猛的音色,參考jp大神的音色(現在我們主音也把carvin換掉買了sterling的majesty)

3.ibanez
試過鐵標印象還不錯,但是椴木琴體讓我很難對其產生興趣。總而言之音色還是沒有太強的特點。

以上是我試過的一些琴,其他的例如高端三巨頭suhr,Tom Anderson和james taylor自然不用說,做工到音色都是一流水準。esp也是很值得金屬黨使用的好琴。

最後我想說,以後有了自己的房子,大概會在屋裡放這樣幾把吉他:

fender usa custom shop stratcaster
fender usa custom shop telecaster
Gibson les paul
Prs se mark holcomb signature model(usa)
schecter km7
musicman jp (出到第幾代買第幾代)
還有一把七弦stranberg。

嘻嘻,瞎想想還不行嘛。

就這麼多。


上初中時開始接觸搖滾樂,高中畢業那年萌生了彈吉他的想法,後來就走上了設備黨的不歸之路。

彈電吉他是我的主要愛好,因此木吉他我了解甚少,在此不做過多闡述。唯一彈過的一把能算的上好琴的是朋友的Martin D28,做工和聲音以我的認知來看,很棒!沒啥毛病。

後來出國晃了兩年,恰巧一個好哥們在當地比較有這方面的資源,並且當時他在國內某樂器論壇也算得上是知名商販了,也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所謂的高端品牌Suhr、TA、PRS等等,都彈過。當然了,也偶爾利用下朋友資源便利的條件,陸陸續續為自己搞到了一些心儀的樂器。

在這裡簡單說一說我所擁有過的設備的使用體驗(2010年至今,10年之前我沒玩過什麼好東西 ):

下圖從右至左,逐一介紹,時間久遠,高清圖在移動硬碟,咱不上一一傳了

第一把:Fender 010-6500 Floyd Rose,早已停產的型號,太太太太鐵娘子了!太太太太Richie Sambora了!榿木琴體,楓木琴頸,玫瑰木指板,HSS拾音器配置,Floyd Rose琴橋,琴頸比美標略薄些,可以適應的風格較為全面。

第二把:Gibson Les Paul Standard,2005年,桃花心木琴體和琴頸,3A級別楓木貼面,玫瑰木指板,此琴增加了共鳴腔,整體質量適中,琴頸很肥碩,做工沒有上一把Fender精細。說到這把琴,當時真的是一門心思想搞一把LP,拿到手裡的那一刻真的挺失望的,感覺輕飄飄,還沒我之前的epiphone沉,後來才知道,有chambered body這一說,講真的我不喜歡LP的清音,嗡嗡的,那時我用的還是一台fender的小管箱,真心不好覺得聽,但是過載的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槽點:LP簡直就是高把位的噩夢!

第三把:Parker Nitefly,這琴真的是撿了個漏,和哥們兒去逛琴行無意之中發現的,而且價格也特別合適,當時是599英鎊,二話不說直接拿下!這把琴在他出廠的那個年代可以算得上是黑科技了,碳纖維材質的指板,Piezo箱琴模擬,尤其是Parker自家的琴橋,怎麼看怎麼美,手感美妙絕倫!聲音我自認為是三把琴中最完美的,以至於我拿到手後直接在eBay上出了Fender,這個型號的Fender也算是奇貨可居了,我掙了差不多合2000多塊人民幣。Parker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琴體設計不太符合我本人的人體工程學,總覺得難受,硌得厲害 。

下圖是個偏門 GL USA Legacy Special

琴型是Stratocaster,榿木琴體,楓木琴頸,玫瑰木指板,做工相對粗放,整體較重,有可能是木頭密度的原因。感覺GL在電吉他界一直是比較特立獨行,永遠就是那幾個感覺自己可以和Fender抗衡下去的型號。手感也說得過去。亮點是琴橋和拾音器,在這裡不得不為Leo Fender先生點贊,GL的兩點式琴橋設計的特別人性化,串弦的孔道直徑比Fender要寬,搖起來也非常順滑。拾音器採用的是自家的三組Dual Blade,失真過載比較給力,清音略有不足。

下面還是一把比較偏門的 Washburn USA Custom Shop PS5

KISS樂隊主唱Paul Stanley的非量產簽名款,桃花心木琴體+桃花心木貼面+桃花心木琴頸+烏木值班,拾音器為Seymour Duncan 為此琴專門設計的Custom,琴頸手感非常好,類似於60』s的LP,聲音方面表現基本與之前那把LP類似,鼻音濃厚!

下面這個要重點講一講了Schecter USA Custom Shop S Series

92年的產物,當時我是從eBay上拍下來的,到我手裡是第二手,此琴是前任主人直接從美國Schecter工廠定製的,看相貌就知道比較特別了,頂級Ash琴體,密集恐懼症看了不能忍的頂級Bird Eye Maple琴頸,馬達加斯加玫瑰木指板,Lindy Frailin定製HSS組合拾音器,Sperzel Locking Tuner,經典的Wilkinson VS 琴橋,值得注意的是,此琴橋是美國製造,現在的VS授權給了日本Gotoh。我形容此琴,用一個詞:無可挑剔!那個年代的Schecter可以說是精品輩出!先說做工和手感,由於木頭級別較高,重量較輕,Bolt栓接處增加了傾斜處理,保證高把位的手感。品絲邊緣做了打磨。整體用了清漆,琴頸打磨的相當舒服,擼上擼下,絲般順滑!再說聲音,清音通透,過載有力,非說美中不足,就是搞不了重型的 !那會兒哥們身前有把Suhr pro S4,同樣的音箱,同樣的效果器,直接把Suhr給PK掉了!這把琴我一直留到現在,而且今後也會留著!

下面是我回國以後經手或保留至今的琴:

貌似我對偏門的品牌真的比較鍾愛,先說原木色的那把Tele吧,回國後,沒事兒就愛逛eBay,那天無意中看到了這把Tele,依然是我鍾愛的Schecter USA Custom Shop,二話沒說,直接call 美國哥們給搞到了,此琴型號是PT(WHO樂隊的吉他手Pete Townshend簽名款),97年制,依舊是Ash Body,Maple Neck,Schecter自家產的大磁電拾音器輸出相當給力,銀色旋鈕提拉衰減功率,提拉以後聲音比較類似傳統的Fender Telecaster。手感上略遜於我收的上一把Schecter,後來由於風格不適合我,將此琴轉讓給我一位老兄了。

再說黑的這把,GL Invader Plus,也是從美國搞來的,配置方面也不錯,Ash Body,Maple Neck,Floyd Rose琴橋。不足之處,檔位器相當蛋疼,我一度想把Tone鈕拆掉!後來因為缺銀子,把它trade給了上海某知名琴行了,他們現在還在店裡掛著呢 。

下面依然是一把LP,稍微貴了點,Gibson 1957 Reissue Gold Top

此琴是從國內某知名論壇中知名商販大哥手中收來的,我拿到手後,只想說說:真的是一份價錢一分貨!貴的就是好!LP在此不做過多評價了。

後來,我入了核兒的坑!

Ibanez Jcustom RG8527,宏都拉斯桃花心木,Dimarzio PAF7拾音器,Edge Pro琴橋,音色非常全面,可重可輕,Ibanez引以為傲的琴頸設計確實細緻用心!

,Edge Pro琴橋穩定性也比較高,雖然我基本不怎麼搖 !

Caparison Apple Horn Jazz,此琴配置比較奇葩,小琴體,胡桃木+桃花心木,楓木琴頸,27品,Caparison專利固定琴橋,原來的音色搭配比較單一,後來找老司機給鑽了孔,專門從日本買了ESP的三檔開關,加了切單,拾音器換成了Dimarzio Titan,做了屏蔽,就圖個樂!說真的,小日本的做工真的無可挑剔,日產琴的做工細緻程度真的比美產琴高出了很多,後面我會再提到。這會兒大概是16年吧,從這時開始,我基本上最偏愛Bolt on的琴,不為別的,拆起來方便,改起來方便。

上面是一把產自12年的目前已經倒閉了的Bernie Rico JR Hesperian 727,異常兇悍的27品27寸弦長,John Pertrucci簽名款拾音器,Hipshot琴橋和旋鈕,琴頸做的比8527還要薄,非常舒服,貌似我喜歡薄的哈哈,用料上還是比較中肯的,在這了我要吐槽一下美產琴的做工了,真的基本上除了Suhr、TA、James Tyler、Schecter USA等這些所謂高端品牌會打磨品絲邊緣之外,其他的貌似都把這道工序給省了(也可能是我見識少),就說這把BRJ吧,真的特別扎手,我真怕我手被割破!那個電路倉啊,不忍直視,真的一點也不規整哈哈......不過音色還是很不錯的,雖然BRJ現在倒了,但是市場上保有的一些產品還是有一些精品的,這琴後來出給一個小兄弟了 。

Ibanez RGA420Z,從鹹魚上收的,撿漏的價格,拿回來以後二話不說直接爆改,買了一堆配件,改之前是下面這個熊樣:

買了一堆配件:

那段時間我對邊緣鋒利的RG琴型有特殊偏愛,而且RGA型號使用了17mm的超厚貼面,這個配置我特別的中意,原裝的主動拾音器聲音太炸了,我不適應,當即決定爆改,按照Periphery的Jake大神簽名款配置,換了一對兒他的簽名款Dimarzio Titan,整琴做了電路屏蔽,拾音器切單,改裝完畢後聲音非常全面,Wizard 五拼琴頸爽到爆!

又是一把7弦大殺器,S7G Cobra,這個品牌由於之前出過一些小事故(Keith Merrow的簽名款出問題,幫Strandberg代工木頭存在重大瑕疵)導致外界褒貶不一,現在此品牌在日本市場推廣相當不錯,除了琴以外也開始出自己的效果器了。好在這把琴是他們的早起作品,所以質量上還是非常有保障的,輕量級Ash Body,Flame maple neck,27.5有效弦長也是第一次使用。剛拿到手時我都驚了,琴頸居然是「方的」,或者說基本上是方的,做工方面至少超過BRJ很多很多......剛開始及其不適應,後來玩多了發現,肥厚的琴頸不僅增加了琴的共振而且增加了延音,關鍵是,玩起來PalmMute真的超級爽!拾音器用的是Bareknuckle Nailbomb,實在是沖得一逼!

說的不好的,請大家多指正!

今年任務,獎勵自己一把Strandberg Sweden Custom Shop!


吉他半吊子,有一把taylor gs mini。
用戶體驗就是不要買mini琴 ,太小了要弓著腰翹著二郎腿。不然真的彈的很難受!


用過泰勒和馬丁,泰勒什麼型號忘了,馬丁是D41
今天不談音色
我自己用的是拉維斯800D


用泰勒的時候最明顯區別的感覺是弦距,手感真的非常好,手根本不需要怎麼發力,所以轉換和弦的時候非常輕鬆。
第二是馬丁D41 彈過兩次,給我的印象是混響超級好,弦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硬,按下去不難,琴體非常大,可能不太適合女生用,不過推弦的時候倒是能感覺出來弦是挺硬的。
這兩把琴都是試彈了幾下就還給主人了所以並沒有感覺到太多不一樣的地方…

至於為什麼不談音色,因為我的琴被秒殺了…


自用一把gibson一把fender,但由於一樓老哥修琴改裝手藝很好,所以經常能玩到一些送來修的或者送來改裝的琴。

首先聲明,我喜歡音頭量足,清音好聽,動態範圍大並且延音很長的琴,以下對各品牌的評價均基於這些前提。

1.G的聲音,琴頸檔就是你閉著嘴哼歌,嘴和鼻子都別初期的聲音,太肥了。琴橋檔別看是雙線圈,很容易調處來一股單線圈過載的聲音,一樓的老哥有時候甚至以為我在彈fender。中間檔位用來清音很棒,動態很足,能夠從聲音中感受到琴弦震動的幅度,高低音比例也很到位。

但是G有一點就是,琴橋拾音器出聲比較散,G聲比較散這一點在他的木吉他產品上也有體現,但是散的很好聽,這就很奇怪。

缺點:哇這個做工,哇這個漆面,千萬不要試著用指甲刮背面的漆,除非你想做舊。

2.Fender的聲音,簡單來說就是動態足,受力度的影響極大(指隨力度增大產生的音色變化)而能夠承受的力度範圍又很小。甚至有時候我覺得fender的弦距一定要足夠低才能出更多的「芬味」。聲音很清,特色就是聽起來有一股鐵皮味(小時候路邊做鐵皮的門店敲鐵皮的聲音)

缺點,電路太老舊了,各種電位器初期很靈敏,後面分分鐘卡死給你看,琴橋的螺絲很容易就銹掉。

3.費爾南德斯,不清楚是否算是一線品牌,碳纖維琴頸,經久耐用,音色很現代,很全面,不知道是否是個例,用手指輕輕觸弦並撥動的話會有一種無音頭的效果。部分型號出力太大,給人留下一種傻大黑粗的感覺。

4.ibanez,中端王者啊!我不習慣他的琴頸握感,同時大多數ibanez琴(固定琴橋除外)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在高把位推弦時撥弦,琴弦特別容易被撥片的力帶偏了,這一點在芬達的ST上也有體現。

5.PRS,玩過custum 22和24給我的感覺是一把英美手感的ibanez,從做工音色和手感上考慮的話,同樣價位我會選擇它而不是ibanez。

6.jackson,絕大部分型號清音下給我的感覺就是不能聽,音量扭開到盡頭就過載,再踩個過載就快要失真了。力極大,清音狀態下有一種tone扭沒開足的聲音(尤其是EMG型號),不是很會用。

7.esp,清音狀態下感覺比jackson好多了,但其實有限,清音下琴弦的質感和tone還是存在的,但會給人開了壓縮的感覺,一馬平川。

下面是木吉他

1.taylor 聲音很結實,延音的共鳴足夠好聽,第一次摸taylor的時候,一個掃弦當時的心理就是「我日這就是唱片級別的音色啊」。

此品牌的旅行吉他聲音不錯,比martin好(也更貴)

2.martin聲音依然很結實,結實之外有一種砰砰砰的感覺,如果說taylor是琴弦聲音顯得比較硬的話,martin大概就是那種延音莫名的硬的感覺。

martin的旅行吉他有一個通病就是6弦在某些把位上延音很快就死了。

3.gibson 前面說過,比起前兩個品牌莫名的有些散,但是散出來的高頻感覺很棒,華麗麗的感覺。

4.ovation不插電的時候感覺中規中矩,不太傳統的木吉他音色(主要是共鳴聲)然而 插電之後你又覺得它很正常,並且每個音都很清晰。缺點就是這個牌子的琴,不關價格多高摸起來都莫名其妙的廉價。

5.fender的木吉他,有一種他們在玩票的感覺,沒有什麼出彩之處,除了琴頭造型沒有留下任何印象。


我的是martin d28,這琴到手之後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音色也是,特別是低音,跟之前的雅馬哈fg750比非常明顯,琴弦很緊,比較乾脆,跟另一把泰勒mini比,泰勒mini音量跟一般41琴差不多,音色也是清脆明亮,但僅限於指彈,掃弦的話就沒有那種底音的厚重,所以掃弦彈唱Martin絕對是完勝的


我的主力,Maton EBG808TE,絕對的小眾琴,價格不到2W。到手之後才發現整體素質絕對比想像的好,加上不錯的拾音器,配上我自己的單塊,驚喜不斷。原聲音色發散性很強,適合美式風格指彈。但我用開演奏日式遊戲動漫曲子倒是別有風味,意外的驚喜。


由於我是押尾桑的死忠粉,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John Greven老爺子,在2年前訂了一台Oshio D,說有多好估計大家都懂,還是說說看使用中的一些我覺得有欠缺的地方吧。
缺點1
這個問題每把琴都都會多多少少有,就是調整弦狀態的問題。其實即使是定製產品也有和自己想法有出入的地方,比方說弦距,我更喜歡靈敏一些,弦距略低的方式,所以拿回來後也廢了點心思,自己將琴橋打磨了幾遍。
缺點2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不算是大缺點,D其實琴頸會和我們普通的泰勒或者馬丁不一樣,要我概括,應該更像是在拿古典吉他的感覺,琴頸背側會呈現一個相對更厚的圓柱體。剛拿到的時候其實真的不太習慣,總覺得大拇指的位置不對。但是練多了之後,熟悉了,我會覺得其實它提供了一個更有力的靠位,對按弦力度的加大其實是有幫助的。
缺點3
我特意地讓老爺子幫我裝了內置拾音器,然而拾音器的聲音效果和我另外一把泰勒的比起來,其實插電效果會弱相當多,就是同一個電箱,出來的效果明顯沒泰勒好。但是如果不插電,D的共鳴感,音色和音量都要強於泰勒9。
缺點4
其實我覺得D的每根弦的均衡性都很好,聲音渾厚,但是很奇怪的是,例如用D彈Inidgo love的時候,用靠弦法彈,必須要很注意撥弦力度,可以說是tender touch就已經夠,不然音量會特別大,很突兀。要彈得圓潤飽滿,真的需要比較長時間,而且一換琴練就容易出問題。

指彈沒有那麼容易,每把琴都有它的脾氣,過了愛做夢的年紀,轟轟烈烈不如平靜。D配上岸尾桑偏安靜的曲子……
不說了,練琴去。


不多不多
Gibson std/custom/tak custom/335/humming bird

Fender 57/std

Prs 24 10 top

esp m2/horizon nt6


有一個吉他品牌,叫弗萊契爾。在美國很有名,現在要進軍國內市場,網上很少有,線下也很少有賣的。我是在上海樂展上彈著試的,音色,做工,手感都很棒,至少我個人認為。有機會你可以去琴行彈著試試

買的FL700SR,真心感覺很贊!


推薦閱讀:

初學者,想買一把2000左右的琴求推薦?
聽他們說幾百塊錢的吉他都是燒火棍?是真的嗎?
打算去香港買Lowden吉他(42000港幣),過境被卡的話,需要繳納多少稅?

TAG:吉他 | 電吉他 | 木吉他 | 吉他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