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魚昆的《地球往事IV》?

時空纖維叢 - 知乎專欄


暫時看到第八貼,作者是有寫科幻小說潛力的,有很好的新點子。不過要像劉慈欣一樣不斷地翻新點子,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很期待作者的原創小說。

作為同人小說,寫的算是很不錯的,三體中的人物一個一個重新登場,也腦洞大開地補充解釋了黑暗森林假說的一些細節。但是要作為三體的續集,那是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下面我來談談我認為的不足之處。


1. 絕望與奮力一搏

三體三本書每本書都是遵從了一個核心架構「絕望和面對絕望的奮力一搏」。如果能打個比喻,就是上帝打個噴嚏,而人類卻只能拼盡全力奮力一搏,就為了掙扎著多活一小時。而且劉大的寫作風格就是從各個層次,各個角度來表現一個概念,而這個核心架構也是這樣來表現的:

  • 葉文潔對人性的絕望-奮力一搏利用太陽放大把地球坐標告訴了三體人
  • 三體人對自己恆星系統的絕望-奮力一搏離開三體星系並全體開向太陽系
  • 三體人對太陽系的絕望-奮力一搏尋找新的殖民星球
  • 章北海的逃離主義絕望-奮力一搏開走自然選擇號,讓人類的種子撒向宇宙
  • 面壁者雷迪亞茲的對三體人實力絕望- 奮力一搏企圖以自我毀滅來要挾三體人達到威懾平衡
  • 邏輯對三體人實力絕望-奮力一搏利用黑暗森林理論以廣播三體落標達到威懾平衡
  • 星艦文明的絕望-奮力一搏的黑暗戰役來獲取應有的生存物質
  • 四維生物的絕望-奮力一搏來到三維世界
  • 歌者文明的絕望-奮力一搏進入二位世界
  • 人類文明對黑暗森林打擊的絕望-奮力一搏的掩體計劃
  • 歸還運動文明的對宇宙無限擴張死亡絕望 - 奮力一搏的全宇宙廣播歸還聲明

等等,三本書就是以這個基本架構來寫,各個層次都是遵循了這個架構。每個個體,每個文明在書中都有自己的絕望,也都有自己面對絕望的奮力一搏。而這些都被劉大寫的很出彩,而讀者也很吃這套。

三體IV的作者卻有一種要把地球文明逐漸拉倒宇宙神級文明平起平坐的傾向。才看到8,人類已經擁有黑暗森林打擊的能力了。雖然還有奮力一搏的感覺,但不是面對絕望的奮力一搏,而是有了希望可以奮力一搏了。這就逐漸脫離了三體的寫作框架了。當然你可以說,寫作可以有突破,沒有必要一直遵循這個框架。然而劉大寫了三部曲,每本書的內容對前一部都是有很大的突破,然而這個寫作框架卻從來沒有被打破過。要知道三體3中三體文明已經可以光速飛行了,但也沒有黑暗森林打擊的能力。


大家看三體為了什麼,可能就是要看「上帝打個噴嚏,人類只為了掙扎著多活一小時拼盡全力奮力一搏」的悲情精神。而不是「人類成長成了可以上帝平起平坐的文明了,然後和上帝干架」的故事


2.技術碾壓

三體中那麼多絕望是怎麼產生的?是技術碾壓產生的。什麼是技術碾壓,就是文明拼盡所有能用的資源,在開發幾百年可能也達不到的技術。

  • 一顆智子的壓制整個地球的科技
  • 一顆水滴秒殺所有星艦文明的艦隊,並而無損傷完成地恆星廣播封鎖的既定任務
  • 一顆光粒摧毀整個恆星系統
  • 一顆二向箔改變整個太陽系的空間維度

當人類有能力創造出了掩體世界,甚至光速飛船後,這些在神級的文明看起來的「低端」技術,人類都是望塵莫及的。這就是「上帝的噴嚏」。


在三體IV中,展現的是給我時間,給我一個機會,我就能追趕這些技術,並擁有這些技術。人類發明的「十維」智子,人類獲得了統一場理論等等,在魚昆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技術爆炸階段的人類,而且是飛快追趕上神級文明的人類。而在三體3中,劉大的筆下的三體人技術已經可以碾壓人類了,而且擁有光速飛船,並且也處在技術爆炸的時代,但是可惜的是,還是沒有能和神級的文明一樣有黑暗森林打擊的能力和隱藏能力。「擁有強大技術文明」的三體文明是一個非常弱小的文明,這在劉大筆下有十分的說服力。而魚昆筆下的人類文明,突然就達到了入門級的神級文明,就顯的沒有太大說服力。

另外,三體的科幻特色,可能就是這種「技術碾壓」感,讀者就是要看這樣的技術差距的碾壓.而且我相信如果是劉大續寫三體的,別說讓人類文明趕上神級文明,我看讓人類趕上三體文明的科技也是一個問號。我想大劉應該會繼續保持著神級文明碾壓三體文明,三體文明碾壓人類文明的技術碾壓鏈;然而,三體IV中當人類進入和入門級的神級文明後,這樣的「技術碾壓」感就逐漸消失了。


3.認知碾壓

認知碾壓,一般就是電影中的反轉。在偵探小說中認知碾壓可以說做的非常好,作者先以普通人視角的認知,輕描淡寫的把線索一一顯現出來,讀者由於認知的問題,可能沒有注意到,就是注意到了,也無法把線索串聯起來;然後作者再以名偵探的視角,對案件線索進行串聯,然後拋出結論告知兇手。在這一名偵探在揭露犯罪並確認兇手的過程中,作者完成了名偵探(作者)對普通人(讀者)的一次認知碾壓。而讀者雖然認知被碾壓了,但是閱讀體驗卻非常好。

認知碾壓有幾個步驟:

  • 線索:放出大家認為普通的,喜聞樂見的事物,作為線索
  • 懸念:設置匪夷所思懸念
  • 反轉:意想不到反轉
  • 新認知解釋:一套從全新角度的認知解釋

而三體也使用了認知碾壓這樣的寫作手法,讓人讀起書來欲罷不能。先放出眾多線索,設置懸念,然後在最後放出意想不到反轉,做出一些解釋,來個認知碾壓,完成故事。而且大劉不像普通的推理小說,只來一次認知碾壓,而是一波一波不斷的來認知碾壓,刺激讀者的興奮點,所以三體一書才能讓人慾罷不能。最能說明這個問題就是4個面壁者和破壁人之間的博弈,每個面壁者好像推理小說的殺人犯,而破壁者好像是偵探,在破壁人解釋面壁者計劃的時候,完成一次認知碾壓。

又比如章北海積極投身於未來支援計劃(線索),謀殺化學動力的長者(懸念),啟動前進四推進進行星際逃亡(反轉),章北海自白(新認知解釋)


又比如羅輯,從遇到葉文潔說宇宙公理(線索),然後不斷的暗殺,水滴的起航,星際咒語(懸念),光粒毀滅恆星(反轉),和大史訴說黑暗森林的理論(新認知解釋)

向這樣的套路比比皆是,但對於讀者來說,就吃這套。


對於認知碾壓,大劉還有一套系統,就是

  • 創建認知
  • 提供大量線索,固化認知
  • 反轉打破這一認知
  • 用已有線索,來創建新認知

這一點從光粒到二向箔就是明顯的例子

  • 黑暗森林打擊,用的是最省資源的方式進行,第一次打擊用的是光粒(創建認知)
  • 兩次恆星系的毀滅都是用光粒打擊,認為光粒攻擊是唯一的打擊方式(固化認知)
  • 二向箔攻擊(反轉打破認知)
  • 用雲天明的童話中畫師的畫和4維生物進入3維世界作為線索,創建了新的黑暗森林打擊模型,併產生打擊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創建新認知)

這樣過程,讓人從以為黑暗森林的攻擊就只有一種,到打擊方式可能會根據不同情況有無數種的方式。這樣可以使人類產生不管怎麼做,別人也都有辦法對付你的絕望感。


三體IV看到現在,很少能見到認知碾壓的地方,怎麼說呢,腦洞最多的也就是認知升級而已,類比的說就是「皇帝用的是金子做的鋤頭」或「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麼,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馬 」。三體人搞了一個9維的智子,所以人類做出了10維的智子,後來的智子網路,而《死神永生》中劉大已經逐漸放棄使用智子了;三體故事中,先出現光彈,這是一次認知碾壓,但這個只是大劉放的一個認知陷阱,為了掩體計劃做鋪墊,然後被二向箔再一次認知碾壓,然而三體IV中的暴漲環,雖然作者描寫的過程很詳細,很精彩,和二向化是有得一拼,但是從二向箔到暴漲環也只是一個升級版的黑暗森林打擊,而不是像光彈到二向箔那樣,是對黑暗森林打擊理論的一種全新認識。總體來說嗎,三體IV對過程細節描寫是很好,但是在認知碾壓這個套路做的不是很到位,更少出現新認知的解釋。所以看的並不是很爽。尤其是第八節,表面上看的很爽,其實細想,也只是歌者發放二向箔的一次簡單重複而已。缺少新認知,缺少認知碾壓是三體IV很大的不足之一了


當然我也得說一點,三體IV中,面對黑暗森林,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把星際人類分成兩組,實驗組和逃亡組,然後以犧牲實驗組為代價讓逃亡組科技升級這一腦洞就有「新認知解釋」這個特點了,但是前麵線索和懸念的鋪墊有些弱了。

4. 新的科幻名詞的命名定義

三體小說中的原創新科幻名詞太多了,比如黑暗森林,二向箔,掩體計劃,逃亡主義等等。這是劉慈欣文章的一種風格,這算是理工科思維的一種浪漫吧。作為理工科的大劉,文章中到處都是這樣的原創科幻名詞,甚至這些名詞逐漸的被使用到了現實生活中。很多名詞的出現是一次新的認知,甚至刷新你的三觀。然而,雖然三體IV出現了一些新的詞語比如「暴漲環」,然後一個「暴漲場」,但是很遺憾的是,很難給人帶來新的科幻認知。


(暫時就想到這裡了)


雖然魚昆的三體IV有以上這些不足,但是作為一部同人小說,看看如何補完故事中的空隙,還是很有意思的,但是要作為三體系列的第4部,那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者作為一名科幻作家,我個人認為還是很就潛力的,但需要時間的磨練。可以學習一下劉慈欣,先從短篇科幻小說入手,磨練自己的寫作技巧,並尋找合適自己的寫作風格,等有一定的知名度後,然後再寫長篇小說尋求突破。希望可以在未來看到作者寫的原創科幻小說


作為體吧多年潛水眾過來摻和一腳。

我看很多都是誇獎的,我就過來提點批評意見吧,畢竟我自己也在寫點東西(儘管完全沒人看)。


《地球往事4》的問題在於,過度重視「科幻性」而徹底忽略了原作的「人文性」,這個原因,多半是因為過度重視填坑而不是講好一個故事而導致的。

毫無疑問,從同人小說的角度考慮,《地球往事4》擁有著絕對讓硬科幻迷們滿意的科幻水平。能夠滿足大多數科幻迷對情節邏輯性的苛求。


但是,相應的,這個小說寫得故事,不那麼好看。


我經常跟別人說別學大劉寫東西,大劉是那種用紙片人都能把故事寫得很好看的那種,一般人學不來。

作為一個小說,不管你創作的目的為何,首先應該要做到的是,講一個故事。好的小說,應該把故事講得足夠吸引人,讓人願意讀下去,讓人追隨著主角的經歷,跟著主角體驗完整個小說要講的故事。這,是應該要做的。小說原本就是講一個虛構的故事。而可以說,每一個人類都喜歡聽故事。


科幻小說也不例外,絕大多數科幻小說講的是一個「WHAT-IF」的故事。就和以「WHAT-IF」為名的那個系列一樣,科幻小說改變了一些科學上的設定,創造了一些新的規律,然後把一些角色放進這個全新的世界裡進行檢驗。這樣的故事,吸引人的部分不僅僅是那些瑰麗的科學幻想,更是在這個幻想世界中和這個世界互動的那些角色。

都說大劉文筆差,但是他在角色和世界的互動這一點上,做的非常的不錯。儘管他筆下的角色總是被人形容為紙片人,但是他的角色在他描繪的世界中是非常鮮活的,是有稜有角的,是有著自己的行為和性格的人。每個角色對這個幻想世界都有著自己的看法,並且努力從自己的角度來改造這個世界。認識和改造世界,這是我們這幫智能生物的基本屬性之一。

而這點在《地球往事4》上幾乎看不到。這裡面的角色是被動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又遇到了問題-又解決問題-……這樣的循環,沒有人試圖追問為什麼,每一個角色都是被世界牽引著而不是試圖去改變世界。這點在小說前半段還不太明顯。隨著故事逐漸脫離原著的大綱,開始進入作者控制的領域裡的時候,逐漸的越來越嚴重。

或許這和小說的篇幅限制有關,但是我必須要說的是,這個小說講的故事至少對我來講正在逐漸的失去吸引力。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或許就是最近一段時間過於密集的科幻點子集中爆發,作者已經沒有餘力去刻畫人物了。但是,把這麼多想法集中在每周短短的一萬多字的篇幅里,也確實不是一個非常明智的主意。有些謎題原本可以由角色自行探索解開,也可以由此進一步的刻畫角色。當然,這無疑會增加字數,也就是增加了作者的工作量。

當然,我認為這篇文章在寫完之後,作者靜下心來重新審視一遍,或許也會有機會成為某一年銀河獎的得主。

當然,如果到這個時候,版權問題就是另一件事情了。


總體而言,鯤神的地球往事四還是很厲害的。起碼從我看來。
首先,裡面的宏大的故事背景可以說絲毫不遜於大劉原版,甚至由於故事情節的推進出現了許多更新的腦洞。雖然細讀起來情節思路和大劉有所出入,但我認為並沒有高下之分。特別是提出的關於黑暗森林理論所做的修改或曰革命的部分和對宇宙現實所做的新一番描述,可以說完美的解釋了讓三體粉撕逼過的黑暗森林理論漏洞的問題。不得不說作品裡體現的世界觀也具有很大的震撼力。
其次,邏輯結構我認為很嚴謹,甚至覺得這一點比大劉原做還要好。讀原文幾未出現許多泥沙俱下的作品裡前後矛盾乃至不知所云的問題。作品的核心思想和由它推導出的結論說服力很強,配以其中人物所做的掙扎更加具有感染力。而且細讀來可以讀出作者的用心,許多邏輯鏈條都是被仔細考證過的。
第三,在文筆方面。文筆一直被諷為大劉的硬傷,其實我覺得還好,作為一個細枝末節,其實過於細膩感人的文筆反而不相配於宏大的宇宙背景。鯤神的詳略我覺得處理的非常好。很多人開始寫書時候常犯的錯誤是詳略過於得當,也就是像寫作文一樣。但實際上我覺得真正中心的地方卻要言簡意賅,像人的大腦一樣放在身體的一個角落。而大部分篇幅卻要像血肉一樣,堆積一些具有感染力和描述性的東西,來讓人更新世界觀的同時獲得一些美感。就如文章中對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看到的宇宙的不同描寫,還有對許多動作細節的刻劃,都堪稱很不錯。
當然我這個回答不是只膜不黑的o&>_&首先就是鯤神的這個作品的沿襲意味太濃了。這個我深有體會。因為第一次看三體的時候,我是先看的死神永生,再看的黑暗森林,最後才是第一部。但是讀的時候沒有一點違和感。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渾然天成的東西,雖然彼此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卻有自己獨立的主角和情節。也都形成了新的故事脈絡。但是這篇三體四並非如此。我有時候覺得死神永生和它的關係就像高中課本里文言文和課下注釋的關係一樣。雖然它有自己的東西但是整體來看還是繞著前面轉的。裡面並沒有出現新的可以做主角的人物(當然這個作品還在進行時,現在來說有些早。關一帆和logic形象還是可以的。)。我覺得一篇續寫想要比原作更上一層樓,首先要做的就是獨立出來,如阿西莫夫那麼長的系列版本但還是能做到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一個許多人說大劉的作品可以反應出人性來,而鯤神的作品這方面體現不明顯,只是一個思維風暴而不能反應現實。這裡我只傳遞一下這個看法但是我本人不是很贊同。因為我覺得並非所有小說都要反應出人性,這樣有點標準單一化,而小說就其本質而言只是一個故事,而你從中得到的收穫可以是多方面的,不一定必須是現實這一個方面。尤其科幻而言,如何處理人類渺小卻渴望生存與尊嚴這部分描寫本身就反應了人性正面的部分。
總結:鯤神這篇科幻值得三體粉一讀,裡面有許多超出大劉的新意。但尚不足以像三體其他三個版本一樣出獨立的一本書,因為不是自己的故事。
其實由此可以看出鯤神和大劉的差距(莫生氣),也是成長中科幻作家常常最難突破的瓶頸。其實文筆是最好練出來的,大言不慚的說我也有(T_T)。但是這個東西在科幻里是最不值錢的,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它不能區分出偉大作品與普通作品。然後是科幻的點子。其實許多人認為點子是最重要的,我不這麼認為。我把它放在第二位。點子是一個科幻作品的內核,如大劉的黑暗森林理論。但是不是所有作品都有點子,但是我固執覺得有點子才算好作品。這個點子的優劣和多少可以反應出一個人能不能做科幻作家。目前來看鯤神是不缺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把點子轉化成一份有完整故事,人物特徵和能給人收穫的作品。雖然造一個骨頭很難,但是給骨頭填上血肉更難。鯤神在這一點上我覺得與大劉相比還差火候。當然這也是必然的,因為這不像點子一樣(部分)取決於天賦也不像文筆一樣好練,需要時間來磨出火候。
希望鯤神的作品能越寫越好,讓我等一飽眼福o&>_&偷偷占坑...
等全都寫完再來評價~


鯤神腦洞真的很大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大劉本人 還有後面雲天明控制三體艦隊AI的時候真的被腦洞嚇到了2333


就我個人看來,這本書寫的很好,邏輯縝密,結構宏大,很好的沿襲了三體前三本的風格,對於細節也更經得起推敲。單從細節和邏輯看來,相較於大劉,還是略勝一籌。
再來說說故事,全篇更像是在填坑,成功的將大劉留下的不甚合理的地方進行了解釋,作者也是十分用心【比心(●"?"●)??】。只不過,作者此文,不像之前的三體123,這是對3的續寫,而不是再創作,其實此文,單獨作為番外,亦或是3+,是極好的。
最後,@魚昆 加油啊。

另外,今天怎麼沒更??o·(? ??????????? )?o·?


天馬行空的想像背後卻又有著嚴謹的邏輯,既沒否定原來「黑暗森林」的理論,又跳出了其中的框架。對喜歡《地球往事三部曲》的讀者應該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整體評價完後,想說說缺點,感覺作者太輕易就推翻了某些在現代物理學中存在的定律,比如第15章里推翻「熱二」只用了一句話(?⊿?)? 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讓我有些難以接受。

總的來說,雖有不足,但瑕不掩瑜。是《地球往事三部曲》的優秀同人作品。同時也算是對原小說的補充。只希望作者能用心寫完,求精不求快。


趕腳鯤神就是來給大劉填坑的……

鯤哥加油,快點更新!??(?? ??Д?? )?*?? ???? ??
@魚昆


覺得寫的非常好!

當年看三體三部曲的時候就覺得雖然其主線故事完整的結束了,但是其中(尤其是最後一部快結尾的時候)有很多很突兀的劇情讓人有點摸不清頭腦,比如最後雲天明的無形回歸,關一帆的突然出現,小宇宙的不明覺厲等;也有很多很讓人好奇卻沒有多加描寫的邊緣劇情,比如星艦人類後來的發展路線和狀況,三體第二艦隊的慘烈戰爭,雲天明和三體第一艦隊的故事等;還有些讓人不得不浮想聯翩心生嚮往的內容,比如歌者文明,歸零者文明還有後來的宇宙人類文明.......

總之,當時看完三體最後一部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既爽又不甘心,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有些遺憾。

時隔一年多,偶然看到魚昆大神寫的內容以後,忽然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覺得自己心裡對大劉這部作品的遺憾竟然被一點點的填補了。

首先不得不佩服魚昆大神的思維,這篇類似於外傳的故事和三體主劇情幾乎是無縫銜接,各種人物,事件都接的上,對三體世界觀進行了完美的延伸,而且不僅接的上,還不拘泥於原故事的框架,在原故事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而大膽的展開和構思,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頗有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意味。記得看《地球往事》的時候,讀到有幾個故事的時候我實在是難以壓抑心中的驚訝於佩服,覺得作者真的很有想法,比如褚岩是鋼印族,三體第二艦隊竟然是被星艦人類的一艘戰艦打的幾乎全軍覆沒,比如人類竟然有機會直接和毀滅太陽系的歌者種子飛船正面交鋒(那一刻還真有些小激動),關一帆口中的「四號世界」這個梗竟然都能被完美解釋,還有歸零者聯盟和雲天明的歸來,竟然都完美銜接,,,雖然還沒連載到那,不過我貌似明白了為什麼最後關一帆和程心的飛船會遭遇死線擴散.......

一開始看評論區,有人懷疑這位魚昆大神就是大劉本人,說真的,我也有這種錯覺,甚至覺得會不會大劉寫三體的時候就把這些外傳劇情想好了,不然怎麼做到這麼完美。

想當年我算個科幻迷不過不算是科幻小說迷,看過一些科幻小說不過沒那麼喜歡,《三體》是第一部給我以極大震撼的小說,想想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它的宇宙社會框架大膽的突破了像星際迷航,星球大戰等傳統的「超光速運行、星艦對轟」的設定,讓我耳目一新,「原來還能這樣???!!!」,不僅概念新穎,我從書中也感受大劉對宇宙的思考,對人類未來的思考,感受得到他確實想了很多,想的很嚴謹,才能寫出這麼一部作品,誠然,你要問我什麼樣的科幻設定會比較好看,可能我更喜歡「星艦對轟」帶來的視覺效果,但是要問我更願意相信未來會向哪種方向發展,我更傾向《三體》的世界觀。現在看到魚昆大神寫的外傳,更是欣喜若狂,雖說續寫的故事不像原著那樣衝擊世界觀,不過也是對世界觀的完美的完善和延續,著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以上


寫得不錯,不過為什麼感覺真實感不如原著呢?是我腦洞不夠大嗎?
期待早日完結出書。
感覺能有這樣一個會寫小說,做辯論,思維極端理性的人做高中同學(兼)還是挺幸運的。天天被物理系大神虐的感覺還可以。
不過這思維要是用在生活中……市狀元:你需要一個女朋友!哈哈哈。


如果你願意出書,我就會買。在我看來,它比三體X好,好很多。


占坑
只有在三體的同人作品中橫向比較才能看出來這部作品有多好。


說一下我自己的感受,首先,作者宏大的想像是足以支撐起這個架構的,甚至有些比劉慈欣還要略強,其次邏輯上也能夠相互吻合,沒有硬傷,而且推理敘述都很合理,最後就是文筆,感覺很細膩,有的地方寫的很准。
不足可能就是情節推動的有些快,而且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一些限制,如果後續能夠突破,可能會走的更遠。
希望作者可以寫一部自己的作品,不要急,時間可能是考驗好最好的標準了。


從硬核設定來看,很新,很嚴謹。看了很多回復,好像魚昆很年輕而且是個新人,說明很有科幻潛質哇!非要比嘛,我覺得比那個寶樹要高明一些,主要是硬一些。。。(我這絕不是黑誰,兩人作品我都認真看了)。。。我覺得魚昆目前最大的需求就是科普知識的吸取和講故事的技巧提高。。。
希望 @魚昆 早日完成,期待以後的新作品。。。


期待十年後(或更短)作者能達到三體的高度。


我喜歡的地方:
1、對原著的坑填補得合情合理又腦洞大開。
2、關於意識的數字化上載,以及關於生命存在形式的擴展,與我對生命的理解相合。
3、對於宇宙終極意義的設想,比原著的規模更加宏大。

不喜歡的地方:
1、看來看去覺得基本就是個框架,要是補成小說要增加幾倍的量,搞不好還不止一本書。
2、很多地方皮兒太厚了,真心燒腦。。


吊炸天!
劉慈欣蓋了一座大廈,魚昆把大廈裝修了一下,然後又在樓頂蓋了個花園。


全無科學性,人文性,除了一些比大劉更大更虛的「超科幻概念」外,完全是吞噬星空一樣的網文。


今天看了一下,感覺邏輯上比三體要嚴密,基本上都能自圓其說,不像三體那樣很多地方都自相矛盾的。作為番外篇應該是質量比較高的,算是注釋吧,用一些點子把三體三外面的一些部分填上去,顯得故事更加豐富一些。

不過本身作為故事嘛,獨立性或故事性確實不行,感覺就是三體三的補充注釋,沒看過三體三,恐怕搞不明白這裡面在說什麼,而且故事本身也無法脫離三體而獨自講述。當然風格上類似,算是比較吸引三體讀者的一方面,但本身無法成為故事,始終是影響閱讀性的。

所以若單純的作為番外,作為三體故事的補充說明,那還不錯,但若是作為獨立的故事,那就不行了。


後排無腦膜鯤神(


推薦閱讀: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小說是不是過時了?
臨高歸化民中有人當錢學森,學成回去報效明朝,元老院怎麼辦,歸化民什麼結果?
怎麼評價科幻小說《勾股》?
《地火》中說:「只干,別多想。」三體中說我們:「要多想。」那麼,哪個正確一點?
軟科幻小說中,有哪些優秀的短篇值得推薦?

TAG:科幻小說 | 科幻 | 三體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