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了商品交換,對價值的討論失去了意義,那麼對於抽象勞動的討論還有意義嗎?


抽像人類勞動是人與人社會關係上的勞動,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生產的目的是交換價值(價值),即是人們都指望賣更多的錢,交換他人更多的勞動供自身支配、驅使,這就代表了權力,而對被驅使者來說就意味著自身的異化。
因而交換價值就是異化的人類勞動本身,在資本主義中交換價值就是價值,當然離開了商品生產,價值(異化勞動)自然就不存在了。(交換價值(價值)是某種人類勞動本身,那麼它代表的就不是財富,而是權力(奴役)!)

但抽像人類勞動的形式會發生變化,它可以不是異化的人類勞動。如在時間經濟中,這就是把自身的勞動作為社會性勞動進行協作,社會生產的目的不再是利潤、賣個好價錢,而是少使用每個人自身勞動時間下,最化的物質生產、享受。如:社會生產可以完全不依賴於利潤驅同,同樣社會從業人員的收入也可以完全與賣個好價錢無關(當然真正意義上的價格,這時就不存在了),如免費醫療、教育中教師、醫生可以有更高的收入,它完全可以與商品生產機制無關,來自直接的社會預算,而社會總預算的來源也可以完全不依賴於利潤、資本積累,而依賴於計劃控制下的開工率。


沒有了商品交換,價值也是存在的。不過商品不存在了。

例如,魯濱遜在孤島上生活,他也需要計算自己做各種事情的「成本」,也就是主要是勞動時間。從而決定自己應該做什麼事情。這個本身就是價值的體現。只不過變得十分清楚明確了。

同理,對於抽象勞動的討論,自然還有意義。只要人類還有勞動,這樣的討論就有意義。


價值,價格兩個概念。
另外,即使沒有商品交易,價值標準的也是有的。
可以參考人類學關於原始部落信用交易問題研究。
在原始部落中,不存在商品交易,甚至物物交換也不存在的情況下,人們依靠信用來交易。
今天我用了你的東西,明天我幫你幹活,或者送你吃的來補償。
甚至可以說,今天的用來衡量價值的貨幣符號在遠古時期都是單純的計量單位。


價值來自於人類的勞動,而價格不是。


交換是驚險的一躍


推薦閱讀:

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有什麼異同?
社會主義補課論該如何評價?
你為什麼喜歡馬列主義理論?
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者純感情宣洩似的宣傳?
如何評價士官嬢?

TAG: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資本論書籍 | 列寧主義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