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

從2011年虧損至2016年10月終於達到收支平衡,請問各位製造業同僚結合自身經驗談談未來製造業發展趨勢。是否經濟周期已完成一輪洗牌,有回暖趨勢?


文章太長,簡單介紹一下觀點,有興趣的可以繼續看全文:
1)研發投入等直接成本不是業產業升級的障礙,障礙來自容易被忽視但卻異常高昂的試錯成本;
2)促進產業升級和創新的關鍵不是扶持大型龍頭企業,而是給中小企業創造法治化、可預期的監管環境;
3)高附加值、高毛利的高端品牌並不是產業升級的方向,平價品牌才是符合產業升級趨勢的方向。

-----分割線,以下是全文------

作者:信託掃雷鼠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中國製造業簡介


中國製造業從興起到發展壯大,大致經歷了以下3個階段:

1)80年代早期,浙江的家庭作坊、江蘇的鄉鎮企業開始起步;

2)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港澳台、東南亞外資大量進入廣東;

3)90年代中期以後,民營製造企業開始崛起,各路資本競相加入。

製造業的發展為中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佔據了對外出口貿易的絕大部分(高峰期佔90%以上)。


如果沒有中國製造業的爆髮式增長,那麼:

1)國內市場還會處在物質短缺的狀態;

2)歐洲人、美國人買不到這麼便宜而又性價比高的生活用品;

3)亞非拉美國家的人民也買不到廉價但能滿足其日常需求的產品;

4)除了低端產品,很多高技術含量的科技產品和奢侈品也在中國生產,如果這些高端產品不是在中國而是在其本國生產的話,其生產成本和售價將會很高昂。

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如果說起對中國製造業的印象,大多數人的反應卻是一些負面詞語

1)質量差;

2)技術落後;

3)遲早要被淘汰;

......

或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對中國製造業是持肯定還是否定態度,大家都有一個共識:「中國的製造業亟需產業升級」。


然而,知易行難。要想實現產業升級,光說不行,還得做;做還得做對,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很多人把產業升級說得太理想化,太輕巧,認為產業升級之所以這麼慢是因為企業主們不求上進、眼界不夠。其實,真相遠比這些人想像的複雜,產業升級所要付出的成本遠比大家想像的大。

二、中國製造企業面臨的詬病


1、小企業(含家庭作坊)

這種小企業和家庭作坊,幾個人、一兩台機器就可以開工,吸收了大量的非技術勞動力,也創造了大量的企業主。生產出的產品,質量自然不會太高,但是價格便宜,對於不發達國家和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來說,這種低質但同時也低價的產品非常有市場。

小企業和家庭作坊面臨的詬病是太低端,價格低質量也低。


2、大中型代工企業

大中型代工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錯,高技術產品和奢侈品都有。但是,工廠的利潤很低。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1992年為「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微笑曲線」理論將產業鏈分為研發、生產製造、品牌營銷3個環節,其中,研發和營銷兩個環節的附加值高,生產製造的附加值低。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手機,一部手機5000塊,中國企業負責生產環節,所獲取的附加值不到4%,也就是200塊。

大中型代工企業面臨的詬病就是附加值太低,或者說利潤太低。


3、大中型品牌企業

大中型企業裡面,也不全是做代工的,也有一些自主品牌,典型代表就是國內的家電品牌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不錯,價格也合理,企業能有不錯的利潤。但是,對於有高端需求的消費者來說,還是會選擇國外的品牌,儘管國外的品牌價格高很多,例如幾千塊一個日本馬桶蓋、電飯煲很多人搶著買。(這兩種產品放在一起,畫面有點噁心,抱歉,不是故意的,剛好想到了這兩種產品)

大中型品牌企業面臨的詬病就是不高端

三、產業升級的成本


產業升級是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如果實現了則利國利民。

中國製造業在發展之初,之所以會選擇從低端切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門檻低。門檻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投入門檻低。買一兩台落後的機器設備花不了多少錢,有的甚至連機器設備都不需要。

2)技術門檻低。基本上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術,沒有任何技術的普通人都可做。

3)質量門檻低。消費者對低廉產品的質量要求不高,只要價格夠低就行。

隨著製造業的發展,很多企業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金、技術和產品質量的積累,已經出現了不少大型企業。

看起來,擺脫原有低端製造業,實現產業升級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那麼,到底怎樣才算實現升級了呢?得先確定一個大概的標準,然後才好按照這個標準去努力。製造產業的升級主要指以下3個方面:

1)產品之間差異化特徵明顯,產品之間的競爭不再是簡單粗暴的價格戰;

2)產品的技術含量高,不是誰都能生產的大路貨;

3)品牌化,擁有市場影響力和獲取溢價的能力。

看起來很簡單嘛,開發新產品、加大研發投入、打廣告不就行了嘛。

還真不行。因為你忽視了下面將要提到的產業升級過程中佔比最高的隱性成本。這種忽視也是沒有實際經營過企業的人經常會犯的錯誤。


1、新產品的市場風險成本

1)一將功成萬骨枯

中國所有生產同質化產品的製造企業,內心都想實現產品差異化,擺脫刺刀見血的價格競爭。但是,真正花大力氣去開發新產品的企業不多,成功者更是寥寥。為什麼?

原因就在於開發一款新的產品並不能保證成功。

前期的市場調研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推向市場後的反應並不一定會與前期調研結果一致。需要開發出很多款新產品,才可能有一兩款產品成功。如果每一款新產品成功的概率是一個固定百分比的話,那麼,開發出的新產品越多,最終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也就是說,在追求差異化的過程中,要付出的成本不只是那一款成功的新產品的投入,還包括其他失敗的新產品的投入。這樣一來,你會發現成本會數倍、數十倍的增加。即使是大型的製造企業,又有幾家能夠承擔數倍、數十倍的成本呢,有幾家能夠承擔連續多個新產品不成功的代價呢?

如果考慮到那些失敗的新產品的投入,差異化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很多製造企業即使做得很大了,也仍然擺脫不了簡單的價格競爭。


2)大企業內部創業行不行?

既然每款產品的成功概率相對比較固定,新產品的數量對於成功又非常重要,大企業就可以將為新產品投入的資金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例如分成100份,簡單地計算,總體成功概率就提高了100倍啊。

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也有一些企業取得了成功。但是,這種做法並無推而廣之的普遍可操作性,因為,如果分成了100份,每一份的資金都比較少,那麼團隊為什麼不選擇自己單幹呢?即使團隊不單幹,這麼少的資金投入,與其他小企業相比也沒什麼優勢,憑什麼能夠競爭得過小企業呢?

雖然你已經分成了100份,但是市場上的小企業也同樣有很多啊。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大企業都會選擇這種內部小型孵化的方式,反倒是有很多大企業寧願花大價錢買一些已經看出成功趨勢的小公司,例如當年google收購安卓。

3)小企業是差異化的主要力量

雖然小企業實力比大企業弱,成功推出差異化新產品的概率比大企業低,但是小企業數量多。

企業數量×成功概率=成功的企業數量

小企業數量多的優勢會使得其成功的絕對數量遠多於大企業。一旦小企業成功的實現了差異化,就有可能走上成為有差異化的大企業的快車道。


2、技術積累的時間成本

1)技術的應用需要磨合

技術是衡量產業升級的重要指標。毫無疑問,要想取得技術方面的突破,資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技術的積累,不光需要錢,而且需要時間。時間不僅僅起到簡單疊加的作用,也是不同技術環節之間磨合調整的過程。即使不差錢,一下子把10年的研發投入集中在一年投進去,也很難研發出技術含量高並且好用的產品,因為這樣缺少了磨合調整的過程。在最開始的時候把所有方面都考慮得完整正確,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少數實現了的,也只是概率的眷顧。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國政府經常在某些戰略產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依然沒有好的效果。時間成本無法用其他投入來完全替代,大躍進式的趕超運動會產生大量的浪費,就算是成功了一兩個案例,總體回報率也必然會很差。


2)技術的進步需要大小企業齊頭並進

值得慶賀的是,雖然在技術上仍處在追趕的階段,但一些大的民營企業,例如華為,持續地在研發方面進行投入,並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如果要想實現中國製造業總體的技術進步,除了華為這種大企業,小企業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原因同前,單個小企業實現技術積累、取得技術突破的可能性雖然比大企業小,但是小企業數量多,哪怕每家都只是實現細微的技術改良,對製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貢獻也非常大。並且,除了重大技術突破以外,細微的技術改良本來也是將科技變成生產力的不可或缺的環節。


3、品牌形成的時間成本

1)品牌形成的過程

品牌是很誘人的。在商品本身無法取得顯著差異化的情況下,品牌能夠將商品之間的細微差異化放大,從而擺脫同質化的競爭,取得相對較高的利潤。但是,品牌的形成同樣不僅需要資金投入,還需要時間。一個品牌的發展壯大,可以分解成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1)市場的篩選淘汰;

(2)持續的廣告投入。

這兩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說,

(1)如果不顧市場的不認可,固執地在某一品牌上投入大量廣告宣傳費用,也砸不出一個優秀的品牌;

(2)即使市場對一個品牌很認可,但卻沒有持續的廣告投入,也很難產生優秀的知名品牌(極少數特殊情況例外)。

不論是市場的篩選淘汰,還是持續的廣告投入(注意「持續」),都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


2)市場篩選淘汰不可缺少

我們可以看一下目前全球市場上那些響亮的品牌,例如zara、優衣庫、沃爾瑪等,他們都是從小發展起來,品牌定位在小的時候就已經確定,在從小到大再到特大的過程中,品牌定位並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而有很多大企業,基於科學的分析和周密的計劃安排,所推出的新品牌並沒有取得理想效果。例如為阿瑪尼等奢侈品牌代工的山東如意集團,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毋庸置疑,為了向附加值更高的環節進軍,也推出自有品牌,並在北京的世貿天階舉行盛大的發布會。但是,幾年下來,並沒有多少消費者知道山東如意集團的自有品牌,更別說買了。

所以,只有在長期的市場篩選淘汰中存活下來的品牌,才是有生命力的。


3)品牌壁壘的形成需要長期投入

可口可樂已經是全球排名前幾位的品牌了,為什麼每年還要投入數十億美金的廣告費。他們的CEO曾經解釋說,只有這樣,別人才不能夠超越他們的品牌,因為要想超越他們,也必須得持續的每年投入這麼多廣告費。

很多大型的代工企業之所以不推出自有品牌,就是因為品牌接受市場篩選的時間成本和持續的廣告成本太高。


4)數量眾多的小企業會誕生一些有生命力的品牌

大企業的優勢是有資金和成熟的管理體系,在品牌定位正確的情況下,能夠對品牌的傳播起到加速作用,但充足的資金和成熟的管理體系並不能保證品牌的定位就是正確的。而數量眾多的小企業品牌,在市場的篩選過程中,必然會有一部分因為定位正確而存活下來,並順勢成長為強勢的知名品牌。所以,中國的製造業要想實現品牌化,不能光靠大企業,還需要重視小企業的作用。


通過對風險成本、技術積累和品牌形成的時間成本的分析,我們發現,產業升級的總體成本比想像的遠遠要高,以至於大企業也無法承受。

當然,我們指出產業升級成本高昂,目的不是為了否定產業升級的努力方向,而是希望大家能夠對產業升級的顯性條件和隱性成本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從而對產業升級有一個理性的預期。

四、產業升級怎麼辦?


既然產業升級的成本這麼高昂,而且好像並沒有什麼速成的方式,那該怎麼辦?

1、忘掉定價權

一些人在談起中國的製造業時,總是痛心疾首中國的製造業缺少定價權,只能聽任外國企業的擺布,賺取4%的微薄利潤。然後,一些憤青開始抨擊現有的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不公平,摻雜上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後,把國際分工和貿易說成是新的殖民主義。

我們先來看一下是否真的不公平。國外品牌在獲取高利潤的同時,投入了大量的試錯成本以及品牌維護成本,更別說那些在市場競爭中失敗的品牌的投入了。中國的製造業目前大多數還只是投入一些與生產直接相關的成本。既然如此,那些知名品牌獲取高利潤很正常,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公平,反倒是想著不付出就有回報才是不公平。

拋開公平與否不談,即使不公平,抱怨和憤怒也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誤入歧途。中國製造業附加值低的現狀是一個必經階段。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過程中,隨著資金、技術的積累和產品質量的改善,再加上市場的篩選機制,必然會產生一些大的國內品牌。中國的製造企業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努力生存、奮力發展即可。努力的時間長了,積累夠了,運氣來了,就會有一些企業成功實現產業升級,成為擁有定價權的強勢品牌企業。(因為新產品、新技術、新品牌能否取得成功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必須得承認,對於單個企業的成功,運氣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2、大力發展中小企業

產業升級沒那麼高深,簡單地說就是產品質量升級、差異化、技術升級、品牌升級。其中,差異化、新技術和新品牌成功的概率不高,肯定不會是100%,也不會是50%,甚至連1%都不到。既然概率不高,那就只能用數量來彌補。所以,依靠通過扶持大型龍頭企業、領軍企業來實現產業升級的思路是嚴重錯誤的,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才是實現產業升級最重要的部分。反對通過扶持重點大型企業來促進產業升級,並不是否定大企業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的領頭作用,而是說應該讓市場來決定那些企業應該獲得獎賞。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特色、技術特點、品牌定位符合市場的需求,成長為能獲取高附加值的品牌企業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小企業如此,大企業就更加不用說了。只有自身無法在市場立足的企業才需要扶持,但這種企業,即使得到了扶持,成功的希望也很小。還不如把扶持的資金用來給中小企業減稅,用來改善民生,或用來支持基礎科學研究,或者用來支持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3、產業升級不可操之過急

產業升級有其自然規律,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產品差異化、技術積累、品牌形成都需要時間來完成。如果盲目地通過行政力量推進產業升級,然而企業自身的積累卻不匹配的話,就會造成揠苗助長、苗皆枯死的惡果。


4、促進國內不同區域間的產業分工

1)國內產業轉移勢在必行

改革開放以來,部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原有的低端製造業已經不能支撐其進一步發展,必須生產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或發展產業鏈中附加值高的環節。另外,這些地區的生產成本已經開始上漲,低端製造業的毛利已經不能負擔其成本。與此同時,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也需要通過製造業來發展當地經濟。所以,國內不同區域間的產業分工勢在必行。


2)僅靠招商引資存在弊端

我國各地方政府對招商引資非常重視,提供各種土地優惠、稅收優惠、貸款優惠甚至補貼來吸引投資。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相當的成績。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認為這些中國經濟這些年的發展,主要推動力就是各地的縣委書記。這些縣委書記們為了政績,必須得努力吸引投資以發展當地經濟,而為了吸引投資,就必須把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得非常好。

但是,這種招商引資的模式也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只關注能快速帶來政績的中大型項目,而忽略了通過制度層面的搞活,激發小企業的發展。如果我們回頭看一下沿海經濟的發展,基本上都是從先有小企業開始,然後隨著小企業增多,形成一定的集群效應,吸引一些大中型企業前來投資,本地的一部分小企業也會逐漸發展壯大。


3)減少干預、加強法治是關鍵

制度層面怎麼搞活?關鍵就是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加強法治建設,為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寬鬆、自由、可預期的監管環境。當年,很多香港人、台灣人、老外對大陸情況並不熟悉,就敢來投資。現在,很多沿海地區的企業家卻不敢到中西部內地去投資,就是害怕當地經商環境太差,應對政府的各路神仙太難。一些企業即使是當地政府重點引進的,但面對一些基層政府部門的刁難也無可奈何。例如2014年底爆出的「億元小官巨貪」——河北省青皇島市北戴河區供水公司總經理馬超群,連中直部門通水管,都敢伸手要錢。筆者曾經聽說,國內一家背景深厚的大型民營企業的分公司,就因為沒滿足幾個當地幾個小辦事員的無理要求,被迫停業,後來其董事長只得親自從北京前去處理。


4)時代在變化,法治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改革開放初期,沿海地區發展民營經濟時,來自政府層面的阻力主要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和一位民營企業家聊天時,他說90年代初剛開始做生意時,政府人員大多也沒有伸手要錢的習慣,但是現在,不給錢基本上很難辦事了。如果遇上馬超群那樣要得特別狠的官員,生意基本就很難做了。所以,當初沿海地區在沒有法治的情況下,經濟能夠發展起來,現在則不然,中西部地區要想營造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提高當地經濟的活力,就必須加強法治化建設。反腐的工作不僅僅要關注官員受賄的金額,也要關注其濫用權力非法行政的行為。但是,經常有因為貪污受賄而被判刑的官員,卻很少聽說因為濫用權力非法行政而被判刑的。

五、什麼情況下產業升級會加速?


先給大家講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好幾倍。所以漁民總是想方設法的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對於中國的製造業來說,也需要有「鯰魚效應」,產業升級才會加速,而能夠引發「鯰魚效應」的這條鯰魚就是:平價品牌


1、為什麼說平價品牌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鯰魚呢?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產業升級就是能買到質量可靠的產品,價格可以比原來稍微高點,但也得在大多數人可承受範圍內。

在全球的知名消費者品牌中,如果銷售數量很大,那麼品牌定位絕大多數是平價。例如:服裝類的ZARA、HM、GAP、優衣庫,餐飲類的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以及零售類的沃爾瑪、宜家。

中國製造業現在面臨著一些怪現象:

(1)價格低的使勁節省工時、節省物料成本,把質量也做低;

(2)質量好的使勁把價格賣得很高,不求數量只求高毛利率,以顯得自己很高端。

十幾年前,大家的收入水平還不高,對質量差的低價產品還能忍受。現在,很多人實在忍受不了低質量產品了。但是,想買質量可靠的產品時,卻發現根本買不起,價格太高了。

如果市場上開始出現銷量規模巨大的平價品牌後,低價低質產品的市場空間就被壓縮了。很多消費者寧願多花一點錢,也不買那些低價但也低質量的產品了。同時,高價產品要想繼續保持高價,就必須得在產品設計研發、品牌營銷上大力投入,否則消費者還不如去買平價產品呢,質量差不了太多,價格卻能便宜很多。所以最終就能得到一個良性循環的結果:

1)低價的產品儘力提高質量;

2)高價產品儘力進行產品設計研發和品牌營銷;

3)平價產品在保持質量水平和價格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儘力提供更多的產品樣式。

所以說,平價品牌就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鯰魚。


2、為什麼中國知名度很高的平價品牌不多?

我們看一下前面提到的幾個品牌的創立年份。

ZARA:1975年;

HM:1947年創建,1964年開始在北歐擴張;

GAP:1969年;

優衣庫:1984年開設第一家零售店鋪;

麥當勞:1940年創建今日麥當勞餐廳的原型,1960年餐廳正是更名為「McDonald"s」

肯德基:1930年創建,1952年開始特許經營業務,肯德基雛形開始;

漢堡王:1954年;

沃爾瑪:1962年;

宜家:1943年創建,1951年開始專註於低價格的傢具,1958年創建第一家宜家商場。

這些品牌的創立年份多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此時,品牌各自所在的行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平價品牌一般不會在一個行業初期的時候產生,而是會在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出現。原因如下:

1)平價品牌的第一個特點是供應量大,而行業發展初期產能一般都不高;

2)平價品牌的第二個特點是質量可靠,而行業發展初期各企業的生產水平參差不齊,高質量產品具有稀缺性,所以就會選擇高質高價。

3)平價品牌可以看作一種降價現象,即高質量產品的價格下降。在行業發展早期,技術更新換代較快,企業的第一選擇是通過技術創新來獲取競爭優勢擴大銷量,而不是通過降低產品價格來獲取競爭優勢來擴大銷量。

中國的家電行業發展很成熟,所以國內的家電品牌以平價品牌為主。這幾年,手機行業也出現了好幾家知名的平價品牌。未來,國內越來越多的行業會出現平價品牌占銷量大頭的局面。


3、國內企業的平價品牌機會

很多全球性的平價品牌已經進入中國,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那9個品牌。但是,這些品牌的「平價」是相對於發達國家的消費水平而言的,對於中國的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他們並不那麼「平價」,反倒是「小資」生活水平的代表,例如宜家。

符合中國國情的平價品牌,價格水平需要比現有的全球性平價品牌再低一個檔次,要能夠讓四、五線縣城的絕大多數居民都 能買得起,就像日本的優衣庫,早期開店選址一般都選在城郊,目標客戶群的定位就不是城市主流人群。換句話說,目前進入中國的這些世界性平價品牌的客戶群是一、二線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而一、二線城市的低收入階層和三四五六線城市居民以及農村人群將是國內平價品牌的機會。


父親是做出口代加工廠的,只談談中低端製造業的情況吧。
先說結論,完全不看好。只會是更加嚴峻的一年。

去年,2016年可以說已經是企業近10年最慘的一年。
1.原材料飆漲。本身利潤空間就薄,一天一個成本價導致利潤一下子被擠壓。
可原材料上漲是大勢所趨嗎? 是的。 霧霾這麼嚴重,國家肯定要治, 怎麼治,關掉那些污染嚴重的廠是最方便的。
那些留下來的,環境治理只會越來越厲害。 成本端是走不下去的,換言之,價格走高了,國際上競爭力就下降了(別的國家原材料又沒飆漲)。
2. 國際形勢動蕩。
父親主要出口的國家是美國,佔比百分之40以上。 如果特朗普真的對中國施加懲罰性關稅,不說走掉大部分訂單,訂單減少是肯定的了。所以國際形勢很重要, 一個不穩定的執政官員是一個很大的定時炸彈。
3. 惡性競爭模式沒有發生質的變化
價格,價格,還是價格。 代加工廠和中低端製造業這幾年完全是走在惡性競爭的路上。 前幾年還算有一些所謂的道德經濟(moral economy), 大家互相守著一些底線。價格不壓過這個線。可這兩年價格一直下探,深不見底。
4. 品牌效應比不過高端製造業
代加工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自己的品牌,往往問題出在這個產品它去加工和你去加工,質量上相差不大,所以只能拼價格和所謂的服務,你說現在消費者願意為服務買單, 那是真的。可是公司和公司之間的合作, 最低訂單量都是萬件起的,服務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所以客戶不怎麼願意為品牌買單,當然了,我相信是有更好的辦法的,只是加工業中商務與商務之間如何脫離價格以服務取勝一直是一個重大難題。
5.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
在人工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機械自動化和企業管理優化是非常重要的降低成本的辦法,可兩者都需要資金的投入,父親公司的中高層管理都以60後,70後為主,這也是很多中小企業的通病。不是說60後,70後幹不了實業了,只是理念方面的一些東西轉型更難。 也就是說需要聘請專業的管理團隊給出建議。
機械成本就不說了,死的東西,就是算多久回本,越先進的機械越貴,效率是越高,可回本時間也更久,對資金鏈短期利空。

當然了,利好還是有一些的, 進出口匯率很重要,人民幣兌美元長期的走勢我還是看好偏向貶值,有利於出口。

17年還會接著有倒閉潮,沒辦法,誰熬過去,誰成功轉型了,誰就勝利了。


目前來看,沒有。只是部分企業和國家調控整出來的虛假繁榮。


我還是那個觀點。
第一,中國正在面臨經濟危機。
第二,每次經濟危機都會有很多行業從自由小資本主義走向壟斷資本主義。

也就是說,目前大家感覺最不好的細分行業,會有一些擁有技術優勢,特別是資本優勢的企業,會進行海量併購。最終形成壟斷。

壟斷以後,就可以依靠壟斷控制產量和制定價格了。


市場+調控會給出正確的選擇,有一個華為出現,就會有很多像華為一樣的企業出現。


微笑曲線的兩端是營銷和研發,中間是製造,利潤最低的部分。

研發能提高製造業利潤大家都知道了。

但對於大量中國低端製造業(服裝,家居,電子等等)來說,缺乏對渠道的控制,缺乏品牌,缺乏客戶群以及因此產生的惡性價格戰,往往導致即使研發出來獨特的新品,往往也是為客戶,渠道做了嫁衣,提高了客戶的利潤但是自己的收益並沒有提高多少。

對於中國製造來說,提高自己的營銷能力,貼近目標市場,甚至搬到目標市場去是能實現轉型的一條路徑,甚至可能是一條捷徑。

幹掉客戶,直接銷售給客戶的客戶,甚至直接賣給消費者在數字營銷普及化的今天,對中國製造來說已經成為可能,這是一條被不少公司驗證過的路徑。看看不斷迅猛增長的亞馬遜,ebay,wish的銷量,看看不斷來自電商客戶的詢盤。

在海外市場快速依託社交媒體建立電商品牌是一個看起來已經沒有那麼難,實踐起來更容易的策略。關鍵是要開始去做。

中國製造如果能提高全球市場營銷能力,未來是中國製造的未來。反之,隨著美國製造迴流,大量低端甚至中端中國製造將會面臨很大困境。而能完全領先於全球的高端製造企業,畢竟是少數一部分。


中國就是對制假者太仁慈了,百姓都想買好東西,可是沒有分辨力


推薦閱讀:

為何日本製造業這麼厲害?
中國有公司或機構實力能與日本六大財團媲美的嗎?
如何看待日本三菱材料旗下線圈產品數據造假多年?
改革開放以來,有多少國家下血本在中國進行「工業神話」宣傳?日本,德國工藝真的是名過於實嗎?
小米為什麼要做小米MIX概念機?什麼叫做概念機?

TAG:工業 | 製造業 | 中國製造 | 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