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相繼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會帶來哪些影響?

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對全球化的影響?對WTO的規則的影響?


------2017.12.03更新--------

這個回答最近突然又收到好多贊,是因為美國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那個事兒火了么。這件事情是美國向WTO提交了一份第三方意見,大意就是不會放棄使用替代國價格。文件的具體內容(截止到更新這一刻)還沒有公開。在WTO「第三方」就是既不是起訴方(中國)也不是被訴方(歐盟),但是和這個案子有密切關係 - 因為中國在另外一個案子里也以同樣理由起訴了美國。第三方意見也會交到審理案件的專家組,並且作為第三方可以全程參加審理過程。

另外在評論里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有沒有嘗試證明自己是市場經濟呢?從國家層面來看,至少中國在WTO訴訟中還沒有質疑過某一國對中國某一行業非市場經濟的判斷。但是這不排除中國的某些企業成功地在反傾銷調查中向美國或歐盟商務部證明了自己處在市場經濟中,進而成功避免使用替代國價格。如果有律師朋友在處理反傾銷案子時恰好遇到過這種情況還請不吝分享。

-------12月17號速度更一下----------------------------

中國已經在12月12號向WTO發起爭端解決程序啦~這次中國的策略是同時發起兩個案子:DS516起訴歐盟的反傾銷立法,DS515起訴美國的反傾銷立法。(2016 News items - China files WTO complaint against US, EU over price comparison methodologies)

目前的程序還是在磋商(consultation)階段,就是爭端雙方先談一談,談不攏就要WTO的專家組(panel)審理了。

從中國提交的文件來看,中國的核心觀點還是入世議定書第15條作廢后歐盟和美國不能在反傾銷調查中再用替代國價格(想看文件的同學可以點開上面的鏈接)。個人覺得這個決定還是很明智的,就算最後案子輸了和現在比也不會有什麼損失。要是贏了的話就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了。

作為一個WTO法學狗非常期待這個案子的後續進展~~~

-------補充2-------------------------------------------------

關於歐盟對非市場經濟的具體認定標準以及川普的國內稅收優惠算不算補貼

這兩個問題是知友在評論里問的我覺得很有趣就談一談~

(建議沒讀過本答案的知友直接往下翻到原答案再看這兩個補充~)

1. 歐盟修改後的反傾銷立法要如何認定非市場經濟:

根據最新的提案,歐盟的主要關注點是是否存在因政府干預引起的市場扭曲(distortion),更具體的說,歐盟會考慮以下因素:

- 市場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控制的企業構成的(「 the market in question is to a significant extent served by enterprises which operate under the ownership, control or policy supervision or guidance of the authorities of the exporting country;」)

- 企業中有「state presence」(就翻譯成「政府存在」吧~)影響企業的成本和定價(state presence in firms allowing the state to interfere with respect to prices or costs)

- 偏向於國內供給者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ies or measures discriminating in favour of domestic suppliers or otherwise influencing free market forces)

- 能獲得公共政策落實過程中的資金(access to finance granted by institutions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objectives.)

(See 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16/november/tradoc_155079.pdf)

歐盟的意思是會綜合考慮這幾條。所以。。。基本上我國許多存在大量國有企業的行業是沒跑了。。

2. 川普為了吸引公司留在國內而減稅算是補貼么?

答案是:有可能。

川普的競選網站是這麼說的:

Under the Trump plan, America will compete with the world and win by cutting the corporate tax rate to 15%, taking our rate from one of the worst to one of the best.

(See https://assets.donaldjtrump.com/trump-tax-reform.pdf)

首先聲明這裡的討論只限於減公司稅而不是個人稅。

(提醒:這部分比較無聊不喜歡看法律分析請跳到結論~)

WTO中關於補貼的定義有三個要素:

1)Financial contribution。就是政府有沒有給企業經濟上的利益輸送。利益輸送的渠道可以是直接給錢,提供物資或服務,稅收減免,以及操縱私企提供好處。

2)benefit.就是企業是否在接受financial contribution 之後實實在在得到了好處。

3)specific. 就是這些好處是不是只針對特別的企業或者行業。或者這些好處是針對出口的。

(See WTO SCM Agreement)

川普的稅收計劃比較模糊,只提到給公司減稅,這符合第一個條件financial contribution. 而在落實過程中判定補貼重點應該看第三個條件(specific):(結論)如果這種稅收減免只針對某些特定的企業或行業,或者這種補貼是和出口綁定的,就是補貼。如果只是整體上進行稅收減免,就不構成WTO法意義上的補貼。

----------補充1------------------------------------------------

很開心大家對WTO法的這個問題這麼感興趣~我再補充一點點。(沒有叫板高票答案的意思哈)只是高票答案中對傾銷和補貼的概念稍有混淆,我還是從WTO法的角度解釋一下:

在WTO這兩個概念完全不同。「傾銷「是出口企業的行為,是出口企業決定低價出口;而高票答案舉的例子"如果企業成本10塊錢,賣到義大利卻只賣9塊,那中國政府至少補貼了企業1塊錢「這是補貼(subsidy),是政府行為。針對補貼要發起單獨的調查。非市場經濟地位是反傾銷調查中的一個概念。在WTO案例中美國有時會同時發起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感興趣的可以查一下案例DS379),以此為依據同時對中國企業施加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不過WTO已經判定這種做法不合理了。

另外有知友提到,就算第15條到期,舉證責任落在歐盟一方,那不是歐盟自己調查自己得出結論嗎,看起來對中國也不公平。首先反傾銷調查中調查,取證等確實都是由調查國自己決定的,但是也不意味著他們可以為所欲為。比如說歐盟調查之後認為中國服裝企業不是處在市場經濟中,並對中國的服裝徵收10%的反傾銷稅,中國認為歐盟的調查有問題,就可以把歐盟起訴到WTO,並且呈上自己的證據證明歐盟是錯的。如果WTO支持中國的說法,歐盟就要撤銷這一反傾銷稅。

說到這裡也涉及到了中國在WTO中面對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反傾銷立法的策略問題。中國可以直接起訴說這些國家法律有問題(de jure),一但WTO支持中國,這些法律就得撤銷,中國就再也不用擔心這一問題了。風險就是WTO也有可能不支持中國。第二種策略就是像上一段說到的那樣一個案子一個案子的起訴(de facto),說對方在某一案子里對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認定是錯的。這就比較麻煩,總去WTO打官司也費錢。不過中國如果在第一起NME反傾銷案中贏了的話,以後歐盟美國日本等國也會忌憚很多,不敢隨意認定NME。

所以我們不如靜觀其變吧~

------------原答案的分割線-------------------------

我是學WTO法的就從法律角度講一講吧。

首先一定要講明白的是「傾銷(dumping)」的概念以及非市場經濟地位(Non-Market Economy, NME)與傾銷的關係。

傾銷就是出口公司以低於市場價格向進口國出售商品。比如說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服裝,市場價格是20美刀一件,但是中國企業以10美刀一件出口,這就構成了傾銷。這使得中國服裝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增加,但是損害了美國服裝企業的利益。美國政府收到國內服裝企業的抗議之後就會發起反傾銷調查。在反傾銷調查中,美國政府首先要確認一個「傾銷幅度(dumping margin)」,也就是說中國服裝企業賣一件衣服少賣了多少錢,然後再依此計算一個反傾銷稅來抵消傾銷幅度。這個「傾銷幅度」就是出口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差,在這裡就是20-10=10美刀。

那麼問題就來了:出口價格好確定,看一看出口公司的報價就可以了,可市場價格又如何確定呢?根據WTO的規則,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對市場經濟國家,市場價格是出口國國內的價格。在這個例子里就是中國國內的服裝價格。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是市場經濟,美國反傾銷調查機構會看一看同樣的衣服在中國國內賣多少錢。如果在國內也買10美刀,那麼傾銷幅度就是0,美國就不能說中國企業傾銷。第二種情況是非市場經濟(NME),要用替代國價格。也就是說,美國可以聲稱中國不是個市場經濟國家,國內價格是扭曲的,不能反應真實的服裝價格。想要知道服裝的市場價格,就要找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比如美國可以找日本,說日本是市場經濟,所以可以用相同或相似的服裝在日本的價格和中國的出口價格比。如果在日本賣20刀,美國就可以聲稱有10刀的傾銷幅度,然後對中國企業施加反傾銷稅。可見NME對中國出口企業是非常不利的。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中國當年入世的時候到底承諾了什麼呢?中國說:

The importing WTO Member may use a methodology that is not based on a strict comparison with domestic prices or costs in China if the producers under investigation cannot clearly show tha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prevail in the industry producing the like product with regard to manufacture, production and sale of that product. (ACCE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rt.15(a)(ii))

簡而言之就是說,如果中國的製造商無法證明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市場經濟,進口國在反傾銷調查中就可以把中國當NME對待,使用替代國價格來計算傾銷幅度。這可以說是中國入世額外的條件。然而這並不是爭議最大的條款,爭議最大的是這一條:

... In
any event, the provisions of subparagraph (a)(ii) shall expire 15 years after
the date of accession. (Art.15(d))

這一條是說,上面那條在中國入世十五年之後必須作廢。然而中國和歐盟美國等國家對這一條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釋。中國認為,這一條的意思就是,中國入世15年之後就應該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在反傾銷調查中就可以使用本國價格作為市場價格。歐盟的解釋是,中國入世15年之後不再被自動認為是非市場經濟,但是也不意味著中國自動是市場經濟。到底是不是市場經濟要在反傾銷調查中具體對待。

雖然歐盟不會自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從法律上來說,第15條到期對中國還是有利的。因為舉證責任轉移到了進口國一方。也就是說如果美國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美國不能再讓中國企業證明自己是在市場經濟中,而是美國必須自己證明中國企業不在市場經濟中。

至於對中國貿易的影響,就像上文說的,中國出口企業有更大的可能被徵收更多的反傾銷稅(之前這裡沒說清楚,我的意思是和市場經濟國家比,不是和15條過期之前比~)。至於對WTO規則,歐盟美國日本的立法暫時沒有什麼影響,因為現在並不確定這些國家的立法是否違反了世貿規則(對中國入世議定書的解釋還是有爭議的)。WTO不能主動說一個成員國的立法違反世貿規則,除非有其他國家將這一問題起訴到WTO爭端解決機制。

對於中國的反擊,在WTO中國可以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反傾銷法起訴到WTO,主張自己的解釋才是正確的(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反傾銷法都違反的WTO規則。不過這一方法風險大見效慢,因為WTO也有可能同意歐盟的解釋,而且WTO案件積壓太多審理很慢,就算支持中國也得等個幾年。至於其他WTO法以外的反擊,那就要看我國政府的聰明才智了。無論如何貿易戰都是最不可取的。

答案寫的比較匆忙就先說這麼多,以後有時間再補充。


真是四面楚歌啊。昨天,安倍晉三正式宣稱今年不會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早在五月,歐盟就以壓倒性的票數投出一個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的決議。同樣,美國商務部長上個月也確認了不會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但是,中國政府對此沒什麼激烈的反應,意思意思隨口噴了兩句「你們不講義氣」之類的套話就忙別的去了。因為對於中國來說,歐美日的表態實在毫不意外。這一切的緣由要從15年前說起。

上世紀末,蘇聯解體,互聯網蓬勃發展,不論是經濟,軍事還是文化,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充斥著蓬勃的希望和自信。此時的中國對歐美和日本來說是一塊肥肉,人人都想要進來爭奪這個龐大的新興市場。藉此機會,中國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貿組織。作為獵物,中國進入時面對很多苛刻的要求,其中就包括所謂的「第15條」。

第15條的本質很簡單,就是說萬一中國扮豬吃老虎反而去搶佔歐美市場,白人大老爺要有一桿槍來自衛。具體來說,比如中國的皮革又便宜又好,把義大利的皮革市場都搶了,義大利老闆黃鶴帶著小姨子跑了,工人都沒飯吃,義大利政府就可以發動反傾銷調查。

這種調查是從中國企業開始,如果企業成本10塊錢,賣到義大利卻只賣9塊,那中國政府至少補貼了企業1塊錢,這就是所謂的傾銷,義大利就可以以此為由給你中國皮革加關稅。

但是,調查組跑到浙江去一看,哎呀我去,你們工資這麼低,兩塊錢就有人干?你們這快遞這麼便宜,居然還包郵?算來算去,這皮革真的只要5塊錢就能生產出來,賣到你義大利9塊錢完全合理。這就沒法起訴中國了。

然而,這個第15條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該條款規定,反傾銷調查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可以適用「替代國方法」。也就是說,你中國皮革成本不是只有5塊錢嗎,那也沒用!隔壁印度皮革成本15塊錢呢,你憑什麼賣9塊錢,中國自己可以證明我們工藝先進成本低廉,但是我們總沒法搞清第三國的成本吧?所以歐洲人說你傾銷你就是傾銷,就要給你加關稅。義大利老闆黃鶴表示「小姨子咱們可以回義大利了」。而印度則表示「?」。

所以,從剛加入WTO開始,中國就不懈的追求成為「市場經濟國家」,這樣至少在被WTO反傾銷調查的時候不會使用第三國的數據。這些努力當然都是徒勞的:歐盟說中國進出口貿易管制,其實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對小麥出口就實行國家專營;歐盟說中國國企太多,而義大利2014年GDP的37%是由國企產出的。市場經濟國家的定義很簡單,你讓我賺錢,你就是市場經濟國家。

說你是非市場就非市場,你還要硬是問為什麼,那不就因為你搶了人家的飯碗?

我非常理解歐盟和美國的做法,在國與國之間,「自私」是最基本的規則。如果某個政府不首先為自己國家考慮,這就是個不負責任的政府。如果給予中國這樣的話語權,中國肯定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是市場經濟國家。

但理解歸理解,反抗也一定要反抗。近兩年,我們卻不再拚命爭取市場經濟地位了。我看到有新聞上說,到今年年底我們就會自動成為市場經濟國家,這是報道出了偏差。

實際上,真正到期的是「第15條」。這一條款只有15年有效期,所以從2001年到今年,這個條約在12月11日就要失效了。也就是說,今後不管我們是不是市場經濟國家,「替代國方法「都將不能再對中國使用。以後歐盟要是還想指責中國傾銷,需要證明中國企業成本高於售價,主動權就在我們手裡了。黃鶴老闆表示,能不能讓我和小姨子在義大利過完年。

這裡特別想提一下鋼鐵行業。當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中國政府靠基建和房地產硬頂了一槍,鋼鐵產能五年翻了四倍。現在建設放緩,鋼鐵產能過剩,就只好往外賣,歐美天天抱怨說我們傾銷鋼鐵,一定程度上也是當年他們自己種下的禍根。

所以,不管美國日本歐盟怎麼表示,以後中國在WTO做生意都會更從容一些,這個情況也是美國前陣子想要組建TPP不帶中國玩的原因之一。日本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也只是表態站隊。

本來嘛,趁著這個條款到期的機會,中國政府的意思是順便爭取一把,讓大家承認了市場經濟地位,以後少點麻煩。畢竟,雖然「替代國辦法」失效,老打官司也還是挺煩的。但是,現在中國生意做的還可以,沒必要為這個名頭出血讓利,那歐美當然也不願意白給你。

這麼多年來咱們一直都不是市場經濟國家,現在也並沒有什麼政策或規定說今年就非要變成市場經濟。對於現狀的「重申,向來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各國每天都重申愛好和平,保護環境,也沒見到世界和平啊。不論怎樣,在可見的時間內,大家一起做生意的主題仍然是不會變的,如同我的帥。

個人微博:blake老實人 歡迎來嘮。


本文現在沒有授權轉載,即使轉載也希望作者不要署自己的名字,謝謝。


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約為0.5%,對全球化沒什麼影響,對WTO規則,只動一個中國入世議定書第十五條,所以也是微乎其微。作為一名關注國際貿易摩擦近十年的業內半吊子來做點科普。答案有點長,我這號太分裂,不想影響花痴掐架,匿了。大家慢慢看哈。我儘力說的通俗點。

居然被摺疊了兩次。嘿我這個暴脾氣。行吧。放開轉載。本篇誰喜歡誰拿走,註明原帖鏈接和出處就行。什麼微博知乎公眾號營銷號要錢的不要錢的賺錢的,隨便轉。就這樣。

————————————————————————
12月12日補充最新消息:快看快看~~~最新戰況~~~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起訴美國、歐盟反傾銷「替代國」做法發表談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

艾瑪,硝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 馬長嘶,劍氣如霜~~

瓜子花生礦泉水奶茶鴨脖子小板凳。。。。。GOGOGO ~~~~!!
----------------------------------------------------
-------------------------分界線—————————————————————————

看見日本宣布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忍不住噴了。真沒見過這麼會給自己加戲的。

這話說起來有點長。。。

首先明確幾個問題,
第一,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是中國當年為了入世做出的妥協,是一個棄子。

第二,這個棄子,影響我們每年外貿出口總額的0.5%左右。

第三,這個問題,只在世貿組織貨物貿易項下有意義。具體說是對貨物貿易項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有意義。

第四,它最近之所以會被熱炒,因為2016年12月11日,中國入世十五周年之際,對這個問題的承諾到期,這個問題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此時間節點,熱炒是一定的。

第五,我這人常年不友善,好好討論交流,哪怕意見相反,我樂意溝通。哪怕不知道相關知識想了解,我也樂於交流,半點不了解相關知識,進來就跟我扯電信銀行等服務貿易項下問題態度還不好的,請自動點叉退出本答案。我沒那麼多功夫哄你玩兒。

根據先易後難的原則,先說一下為啥日本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沒影響。我前邊說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只對世貿組織貨物貿易項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有意義。如果不對華髮起反傾銷反補貼,承認不承認意義不大。這就好比食肉動物在開會,要不要抵制兔子肉,一隻腳盆雞走過來說,抵制兔子肉!我第一個帶頭不吃兔子肉!!有你什麼事啊親。。。

下邊這個網站叫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是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主辦的,國際貿易摩擦的官網,中國入世後遭遇的反傾銷反補貼都可以查到,資料全,且權威。。。。

2001年中國入世後,日本共對華髮起反傾銷。。。。額。。。3起。。。反補貼。。。0起。。。

你說能有什麼影響?

(哪位好心,教一下知乎小白怎麼刪除圖片好么?我貼圖就沒成功過。。。|||||||||)

還是放鏈接吧。。。嘆氣。。。

http://www.cacs.gov.cn/cacs/newsearch/searchresult_anjian.aspx?t1=案件url=/cacs/anjian/defalut.aspxsuecountry=4defendantcountry=6begin=end=type1=0type2=0products=keywords=type=1

解決了腳盆雞的問題。。。我們再來看看兔子有沒可能被歐美吃掉。。

先來看這個問題的緣起。。了解歷史才好說話。。。這話說起來有點長。。

在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作為與聯合國有密切關係的國際組織召開締約方大會,相應驅逐台灣,取消了其在該組織中的觀察員資格。周恩來總理得知此事後,非常重視,要求有關部門研究GATT的態度,討論加入可能。當年11月底,有關部門向總理提交了報告。報告認為,從長遠看,加入GATT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對我國有利;但從眼前看,關貿總協定關於最惠國待遇等規定,我們還做不到,因此建議推遲一點,暫緩參加,做進一步更深的了解。周總理同意了上述報告。

在1971年,如果我們想加入,要經過和各締約國之間的雙邊、多邊談判。當時文革還未結束,仍以意識形態去看待問題,我國和GATT當時的一些締約國,如南非、以色列等還未建交,怎麼可能給予他們最惠國待遇?更不用說為了加入,需要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轉變成關貿總協定所要求的市場經濟體制。種種衝突涉及國家大政方針的變化,當年確實沒有條件。


1978年底,改革開放開始,中國外貿進出口額開始顯著增長。與此同時,GATT的締約國由最初的二十幾個國家增加到了一百多個,成了最有影響力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到20世紀80年代,GATT成員方貿易總量佔到了世界貿易總量的85%,同時我國與GATT成員方的貿易量又占我國整個進出口貿易量的85%。如果我們需要與世界經濟接軌,繼續改革開放,GATT已經成了繞不過去的坎兒。於是,在1986年,我國遞交了恢復該組織創始會員國身份的申請,「復關」談判開始。

復關談判之初,非常困難。我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當時的提法是「建設有計劃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這與GATT所要求的市場經濟為基礎有很大的出入。一直到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復關談判才算突破了最大的理論障礙,開始進入了實質性談判階段。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復關談判成了入世談判。按照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原則」,成員方給予另一成員方的待遇,同等適用於所有成員方。所以我國入世談判,並不是與世貿組織一百多個成員方挨個進行,而是要與美國、歐盟等問題覆蓋面最廣,討價還價最為激烈的成員方先達成一致,拿下他們,其他成員方就可以參照進行,進程也就勢如破竹。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終於簽署了中國入世問題雙邊協定。

2000年5月20日,中歐就中國入世問題正式簽署雙邊協定。


2001年11月10日晚,卡達首都多哈當地時間18時,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申請。中國從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從復關談判到入世談判,歷經了十五年。看前人回顧談判過程文章,幾乎可以看到一部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有過成就,也有過妥協。

「非市場經濟地位」,就是我們當年妥協的一個點。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中承諾,中國入世15年內,在反傾銷調查中,如果被調查者無法證明自己的產品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銷售的,調查方可不依據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在反補貼調查中,一些補貼項目的計算,同樣要考慮中國的特殊情況。這就是「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由來。


據當時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部長的回憶和後來可以查考的相關文件,第十五條在中美談判中,幾經修改,雙方几乎爭到了最後一刻。但當時我們有更重要的東西要堅守。談判中我方的底線是「堅決不承諾五年內開放資本市場和實現匯率自由浮動」。龍永圖部長回憶:如果放棄「國際貿易摩擦這個點,我們的損失是0.5%,但如果承諾放開資本市場和自由匯率浮動,就要涉及到中國整個經濟體制。」終於,在中國入世議定書定稿中,我們看到了第十五條今天的樣子。

如今回頭看,當年談判組的預判是準確的。我無法估量如果當時放開金融領域和資本市場會有什麼後果。但國際貿易摩擦領域,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公布的官方數字是:


2014年,我國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97起,涉案金額104.9億美元;同年我國進出口總額4.303萬億美元,其中出口2.343萬億美元;


2015年上半年,我國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37起,涉案金額35億美元;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額1.881萬億美元,出口1.072萬億美元。


受到國際貿易摩擦影響的,不足我國出口額的1%。並且必須指出的是,我國遭遇國際貿易摩擦,包括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美國337調查等多個種類,受到「非市場經濟地位」待遇影響的,只是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的一個問題而已,綜合評定,放棄掉的,確實不足0.5%。

而2001年我國的進出口總額,是5097.7億美元,其中出口2492億美元,2015年,我國的進出口總額則是3.9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2.28萬億美元。用不到0.5%的代價,換來了近10倍於當年的出口額,使得外貿真正成為十五年內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丟卒保車,當年做出的必要犧牲,不值得嗎?

第一部分總結。必須明確,這是當年我國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了保住更重要的利益,向美方做出的妥協和讓步。跟我國是不是市場經濟沒有太大關係!!!換言之,當年我們要是答應美國放開金融和資本市場,別說讓他們承認我們是市場經濟國家,承認我們是宇宙天團他們恐怕也答應了。可是那有什麼意義?

第一部分數據來源:

商務部進出口數據統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綜合司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中國遭遇國際貿易摩擦數據統計
貿易摩擦應對專題

2016年12月11日,中國入世十五年屆滿之日即將到來,第十五條這丟掉的棋子,又將起什麼變化,對今後又將產生什麼影響呢?


(先來貼個中國入世議定書英文原文和官方譯本在這兒,大家自行查詢十五條哈,我儘力寫得通俗一點,太長了就沒人看了。我本意是科普。)

chinaaccessionprotocol 中國入世議定書 英文版 帶附件

人民網――經濟――專題

簡要概括第十五條如下:


總括:本條適用於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a)反傾銷調查

(a)(i),中方企業舉證,自己生產銷售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的,可以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待遇,適用中國的數據計算正常價值;

(a)(ii)反之,中方企業無法證明自己的生產銷售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的,不適用中國的數據。

(b)項規定了反補貼調查中,幾個項目下考慮中國的特殊情況。

(c)調查機關考慮中國特殊情況的,應向WTO通告。

(d)項一共三句話,第一句,中國政府,如果證明自己符合WTO成員方國內法的規定,屬於市場經濟體,則(a)項終止;第二句,中國入世15年後,(a)(ii)項終止;第三句,中國如能按照WTO成員的國內法,證明自己某個行業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則可以不受入世時間的限制,(a)項終止。


如果想了解第十五條,必須先對反傾銷和反補貼做基本知識了解。


反傾銷有三個要素:出口價格低於正常價值,即存在傾銷;給進口國造成產業實質損害或損害威脅;損害和傾銷間有因果關係。

第十五條影響的是「傾銷」,也就是第一個條件的一半,正常價值確定。簡單說,正常價值可以約等於(生產/銷售)成本。售價比成本低,則是傾銷咯。如果一個國家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則可以用其國內的成本,但如果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則認為該國政府行為存在對成本的扭曲,水電用地工人工資等等,不能真實反應市場,所以要用一個與該國經濟水平差不多的「市場經濟國家」的成本價來計算該國成本。這就叫做「替代國」,也叫「外部基準」。

反補貼同時需要三個條件:存在補貼,造成了進口國實際損害過損害威脅,補貼和損害間存在因果關係。

第十五條影響的是第一個因素「補貼」中一些項目的對待。


好,下面的邏輯有點繞,大家跟緊哈。

第十五條規定的是反傾銷和反補貼兩個問題。

細心的知友可能看出來了,反傾銷問題又分成了兩個部分:

對中國企業的規定(a項)和對中國政府行業的規定(d項第一句話和第三句話。)。

根據d項下第二句話,中國入世十五年後,終止的是(a)(ii)項。也就是針對中國企業不能證明自己市場經濟地位,要適用替代國的問題。


那麼,其餘的呢?針對中國政府行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呢?反補貼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呢?第(a)(i)項下中國企業的舉證責任問題呢?

還是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解決。

明告訴大伙兒吧,中國政府行業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目前看沒轍,並且沒戲。
根據第十五條(d)項的規定,這個問題要按成員方國內法解決。WTO是個多邊貿易體系,但是十五條把這個問題雙邊化了。打個比方,倆人打架,有派出所管著。可根據第十五條,你們倆愛怎麼打怎麼打,打出腦漿子來警察也不會插手。WTO不管。

簡單說一句話,對方如果願意承認咱們的市場經濟地位,可以不受十五年的限制,反過來,他要是不願意承認,一百年你也是他嘴裡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

入世之後,中國為了這個做了很多努力。到了2016年,根據商務部公布數字,160多個成員國裡邊已經有81個承認了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瑞士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包括俄羅斯,巴西等我國重要貿易夥伴國家。沒承認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家是:美國、歐盟、日本、印度。。。。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吧?頂在這個問題上的就倆:一個美國,一個歐盟。剩下的那叫抱大腿的,或者觀望的。

所以下次再有人信誓旦旦說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大伙兒不妨問問他:那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跟瑞士怎麼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呢?這事兒真叫人為難哈,領導意見都不統一。

說實話,能夠讓對方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那當然是最好。一勞永逸啊,中國企業以後再打反傾銷反補貼官司,就永遠也不用忍調查國的「替代國」待遇了。可是他們不承認,也沒什麼大問題。大伙兒必須明白,咱們費勁爭這個市場經濟地位是為什麼呢?為了好聽嗎?不是啊。是因為咱們想打贏反傾銷官司啊,是因為有這條咱們企業就得忍「替代國」待遇啊。換句話說,如果能把「替代國」這條給去了,咱們企業站在一個比較公平的地位去打反傾銷官司了,他說咱們中國是什麼這要緊么?面子重要,還是里子重要?

嘿嘿,偏巧,第十五條(a)(ii)項十五年到期,針對的就是中國企業不能自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時候,使用「替代國」的問題。

來,給大家看個昨天剛出來的新聞哈。

日本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外交部這樣回應

針對日方決定繼續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並將維持徵收「反傾銷稅」做法,外交部發言人陸慷9日表示,日方不必罔顧左右而言他,還是先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履約責任為好。

  陸慷說,日方現在需要說明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在12月11日之前,日本方面是否準備履行自己承諾的國際義務,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的做法。解決好日方自己履約問題後,中方樂意同日方談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

  陸慷表示,中國改革開放發展近40年來,不僅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還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增長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至今仍然貢獻著全球經濟增長的四分之一。不管日方願不願意承認,中國與外部世界經濟的高度關聯和互利共贏本身就說明問題。


我解釋了這一大通之後,大家能看懂中國這個策略和外交部這個發言了吧?


陸慷就好像叼著煙捲兒說,你丫愛承認不承認,可是第十五條到日子了,你敢跟中國企業身上再用個「替代國」我瞧瞧。


太帥了,陸叔兒你氣場兩米八啊!!外交天團真不是蓋的。看這幾句話,專業,給力,層次清晰,邏輯嚴密,既回擊了對方,又充分說明了中國的經濟地位。順手說一句,2015年日本對華進出口占其進出口總額的21%。


商務部公布的日本2015年日本進出口數據
日本2015年進出口貿易情況

所以我真的搞不懂安倍啊。你說你想什麼呢?當初談這問題,不是你談下來的。能掐著兔子脖子用這個問題的時候你也沒咋用,到如今日子滿了你跳出來噁心兔子。跟這兒碰瓷兒小傷大嚷,表忠心當先鋒,做給鷹看,瞧讓陸慷給抽的。。。何苦呢這是,你還能嚷嚷一句,我就不遵守國際承諾,我就要繼續使用「替代國」!艾瑪。。。畫面太美我不敢想。。。

好了,下面進入比較難點,也是十五條關鍵部分,對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

根據第十五條(a)(i)的規定,如果企業在反傾銷訴訟中能夠證明自己生產/銷售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的,則可以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待遇,採用中國國內成本計算正常價值。這條規定,不受十五年的限制。

根據這一條,美國和歐盟相繼頒布了中國企業申請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這就是前邊答案所說的美國六條和歐盟五條。涉及到會計賬目,企業破產等等方面。

中國企業開始在反傾銷應訴中,積極爭取市場經濟地位待遇(簡稱MES)。對此,歐美這兩個主要貿易夥伴和貿易摩擦發起國的表現很有代表性。美國自我入世以來,沒有給予一家中國企業MES。歐盟方面略鬆動。在歐盟對華髮起的反傾銷訴訟中,我國有若干企業申請到MES,最好成績是2004年歐盟對華化纖布反傾銷案,有22家中國企業獲得了MES。但2007年以來,歐盟審核開始收緊,2007年至今只有一家中國企業獲得MES,還是一家歐資企業。


如果一力主張美歐嚴守世貿承諾,看到上述數據,很容易就得到這樣的結論:兔子家的市場經濟是越建設越抽抽了。。要不就是兔子家企業該拿MES的都拿到了,剩下的一家也沒了。也奇怪哈你說,兔子家企業誰的標準都符合,唯獨不符合美國標準。


這要不從歐美貿易保護主義力度加大上找原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咱企業在外邊吃了虧,但是十五年期限不到,咱們國家是不是干看著沒辦法?


當然不是。如果敢這樣,中國做國際貿易摩擦的好從商務部開始排隊切腹了。。。


怎麼辦呢?兩個辦法,既動口又動手,連鬥爭帶講理。在雙邊關係中,就好比動手,正面對抗,迫使對方有所顧忌而收斂;在WTO的多邊框架內,就好比動口,運用規則解決。這些年兔家做國際貿易摩擦的就沒閑著。。


龍永圖部長對此有個生動的形容。他說這就像兩個人打架,大個子希望找個沒人的地方把小個子揍一頓,小個子則希望找個大庭廣眾的地方跟大個子講理。行吧,2001年,中國經濟實力還不夠強,確實是小個子,那時候我們雙邊跟人動手懟不過人家。即便今天,面對美國我們仍然是小個子;但是對歐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卻未必沒有動手的力量。

雙邊對抗動手的最佳例子是光伏反傾銷案。2012年9月歐盟對華髮起光伏反傾銷調查,案值200多億美元,是世貿組織有史以來涉案金額最大的反傾銷案件。並且,歐盟還在案件訴訟過程中修改規則,加大了我國企業申請MES難度。於是,2012年11月,中國商務部對歐盟對華出口多晶硅發起了反傾銷調查。多晶硅是光伏產品的上游原材料。你想給我的下游產品徵稅,我也向你的上游產品徵稅。魚死網破,要不過咱們都別過了!終於把歐盟逼回談判桌前,雙方最後以價格承諾方式各自結案。


雙邊對抗,見效快,反應及時,是最痛快的方法。說句到家的話,雙邊互懟,就是倆人打架。力量就是真理,肌肉就是規則。我們越強大,手段就會越多,我們和對方的力量對比越懸殊,越佔便宜。甭跟我提什麼大欺小沒人性之類的廢話,就欺負你了怎麼著吧。你有本事,欺負回來啊!


比如下邊這件事:


梅新育微認證-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
12月8日 02:00 來自 微博 weibo.com
【英媒:達賴竄訪後 中國對蒙出口產品征額外費用】

Sina Visitor System


你說這都怎麼想的。。


但是,雙邊互懟要計算成本產出。。


看到有人說,中國到處樹敵,巴拉巴拉巴拉巴拉。。。那您說岔了。是不是敵要看跟兔子是不是一個量級。南韓、新加坡、外蒙古哪怕日本這種。。。來一百個也沒關係。兔子會斜眼看著它說你丫是不是活膩味了。


跟歐盟這種量級的互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你不讓我好受,你也別好過。該出手的時候咬著牙咱也出了。啥叫核威懾呢。咱有這個出手的能力,對方整咱們就得掂量掂量。陰兔子,保不齊,但是明動手,咱們不怵它。


可是跟鷹家互懟。。。

好吧,兔子還不夠強大。


那怎麼辦呢。我跟你講理唄。^_^


反正現在入世了,有派出所管著。。。咱上WTO講講理唄。。

WTO講理的地方叫做Dispute Settlement Body,爭端解決機構,也可以叫爭端解決體,簡稱DSB。這就像相當於WTO的居委會。

他的程序是:發起磋商——專家組解決——提交上訴機構——上訴機構/專家組報告執行——執行不令人滿意,發起執行訴訟——對方還不執行,要求賠償——對方還不執行,WTO授權貿易報復。

有什麼事,你們倆先商量。約有一半爭端,就在磋商,也就是倆人商量這個階段解決了。商量不成的,那就上法庭吧,專家組,上訴機構,然後判下來了執行,執行不滿意繼續打官司,實在不行,向WTO申請報復。

案子走完專家組這一步,小一年。走完上訴機構這一步,12-15個月吧。

來,大家上眼,這就是高大上的DSB網頁,按照國別分的。大家往下拉,找自己感興趣的國家吧。

WTO的官網,美國商務部官網,歐盟委員會官網都不用翻牆,就是有時候慢點。

dispute settlement - disputes by country/territory

從這個網頁上可以看到,中國作為起訴國的,有13宗,作為被訴國的是37宗,作為第三方的是113宗。咋還有作為第三方的案子呢?或者,這個案子跟我們有利害關係,或者,這個案子很經典,兔子是去學習的。

跟兔家」替代國」問題關係最密切的是三個案子,DS397(中國訴歐盟鋼鐵緊固件反傾銷措施案),DS471(中國訴美國反傾銷過程中特定方法及其應用案),DS473(阿根廷訴歐盟生物柴油案)。兩個案子中國作為起訴方,一個案子中國作為第三方。

市場經濟問題,或者說「替代國」問題,是世貿組織框架下一個很小很小的問題,哪怕放到反傾銷項下,也仍然只是很多問題中的一個。一個案子,會有很多的點,去DSB打官司,90%以上都是勝訴的。但重要的是核心爭議點能不能守住,守住核心利益為贏。

DS397案,是中國入世這麼多年來,唯一一個把DSB程序走了個遍,就差最後一步貿易報復的案子。也是中國在各個階段大獲全勝的案子。它的核心爭議點是「單獨稅率」(我都說了「替代國」只是反傾銷若干問題之一,但是,這個案子里替代國有意外收穫)。

啥叫單獨稅率呢?打個比方,班裡有五十個學生,十個學生申請了單獨的分數,老師判卷下來,這十個學生考好考壞是自己的。考到六十分以下罰寫那沒辦法,但是考到九十五分的就可以免罰了啊。如果我學習好,可以藉此給自己爭取一個少罰甚至不罰的機會。剩下的四十個學生沒申請,老師就按班級平均分走了。除非申請的學生太多,老師判不過來,才會不同意學生申請單獨考分。

所以按照WTO的規定,單獨稅率是原則,不給單獨稅率大撥轟是例外,但是歐盟正反著。根據歐盟的《反傾銷基本法》,對中國這樣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只給一個傾銷幅度,只給一個反傾銷稅,大撥轟為原則,「單獨稅率」為例外。歐盟說了,你是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國家對生產有影響,所有的生產者就一個嘛,就是你中國政府。中國政府應該被視為唯一的出口商么,當然應該給你一國一稅,而不是給每個企業一稅。給你有的企業單獨稅率就怪給你面子了,什麼,你還想誰申請單獨稅率就給誰啊?

歐盟對華鋼鐵緊固件反傾銷案子,於2007年11月發起調查,2009年1月終裁決定徵稅。中國企業當時上千家企業只有8家企業得了單獨稅率,剩下的絕大多數中國企業要徵收85%的高額反傾銷稅。這裁決一出,根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的數據,中國對歐盟鋼鐵緊固件的出口從2008年的10.8億美元,降到了2014年的8000萬美元。中國該產品,就此退出了歐盟市場。

這個案子,2007年底發起,2009年1月初裁,要說沒受2007年開始的歐債危機和隨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影響,要不是想以鄰為壑,真是鬼都不相信。

2009年1月終裁結果下來,2009年7月,中國就把這個案子訴到了DSB。怎麼訴呢?如果訴這一個案子當中,調查機關的具體操作,那麼按照歐盟的《反傾銷基本法》,以後案子他還會這麼判。所以我們要針對的,是這個問題的根兒,歐盟《反傾銷基本法》中的相關條款,要迫他們不但解決這個案子,而且再以後的案子中,再也不能以「非市場經濟國家」為借口,在單獨稅率這個問題上,這樣對待中國企業。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拿著「非市場經濟國家」說事兒,擴大適用第十五條的問題。要牢牢把第十五條摁在原處。

從專家組打到上訴機構,歐盟執行了我們不滿意,又接著打執行之訴,最後,歐盟終於在2016年2月27日,宣布執行DSB上訴機構報告。撤銷對中國鋼鐵緊固件的反傾銷措施。

上訴機構報告292段,我們還有個收穫:上訴機構報告中正式確認了第十五條(a)(ii)於十五年到期日必須取消。

這個案子,前前後後,歷時七年。我上次跟一個朋友科普這個案子,朋友聽完差點沒竄起來。跟我說,你說這叫贏?這能叫贏嗎?七年,市場丟了七年,多少企業說不定就死了,工人就失業了,七年之後就算咱們回去了,市場已經變了啊,那還能跟當年一樣嗎?七年造成了多少損失,他歐盟管補嗎?這,這能叫贏嗎??

半點都沒說錯。企業的損失已經造成,我們怎樣勝利,也彌補不了他們的損失。在DSB打官司,其實和在咱國內打官司一樣。時間長,耗費精力耗費錢,審判官水平參差不齊,執行難,違反WTO規則的成本太低……。曾經有人計算過,能夠完整,準確,執行得令人滿意的DSB判決,大概不到一半。

但是,如果沒有DSB,我們除了跟歐盟互懟,就真的拿他們半點辦法也沒有了。如今我們可以讓他們七年撤銷反傾銷措施,甚至迫使他們修改國內法,讓以後的中國企業不再受類似問題的困擾。我們今天所面臨的一切,當年歐盟等發達國家也曾經面臨和頭疼過。

歐盟狡猾嗎?當然,不斷地上訴,不好好執行,各種鑽空子,把這案子狠狠拖了七年。最大限度保護了國內產業。學好難,學壞容易著呢。如果有一天,兔子來學習歐盟,各位可別再嚷中國不遵守承諾,那叫「合理利用規則」。

DS397案
dispute settlement - the disputes - DS397

DS471案。2013年12月,中國發起磋商的,中國訴美國反傾銷過程中特定方法及其應用案。這個案子是緊接著DS397案勝利的光輝,我們乘勢把美國的單獨稅率也告到了DSB。

可能有知友已經奇怪了。答主你不是說告歐盟告他國內法,就一勞永逸解決了么。怎麼告美國的特定方法呢?這樣一來,這次贏了,下次他不是還會這麼做嗎?

沒錯,因為美國國會授權美國政府來執行這個問題。他們不存在一個一勞永逸解決的國內法讓我們告。於是中國把幾個案子一塊打包,訴到了DSB。我不告你國內法,但是你政府機關用這些方法不行!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咱們在DS397中已經贏了的單獨稅率。美國的問題更複雜一點,不僅包括單獨稅率問題,2014年下半年,他還不給中國國有企業或者中國國有企業持股企業單獨稅率了。

2016年10月19日,DSB專家組報告出來了,支持了中方的訴求。DS471,涉及了中國幾個案子,涉案金額150多億美金。案子專家組報告剛下來,還不到上訴的時候。你們猜美國會不會學歐盟,上訴,不好好執行,能拖多久拖多久?

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DS471案
dispute settlement - the disputes - DS471

DS473案,阿根廷訴歐盟生物柴油反傾銷案。

兔子作為第三方參與了該案,並且發言被上訴機構採納。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看了我說的這麼多,還有人會認為,12月11日,也就是明天,歐美會良心發現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反傾銷訴訟中自覺不再對中國企業適用「替代國」么?

才怪。。。

看看DS397。哪怕我們在各個階段大獲全勝,他們也依然會負隅頑抗,拚命掙扎。一覺醒來白頭鷹變成小白鴿的故事,只存在於童話。

12月11日,絕不會是「替代國」問題的散場鐘聲,那是一聲衝鋒號。

等著吧,一定會有無數奇奇怪怪的「替代國」或者其他東西冒出來對付兔子。

所以DS437案非常重要。雖然兔子不是本案的被訴方和起訴方,但是在兔子該案中的表現和有利於我的結果,可以將其稱為「後十五條時代」考量,並且體現了兔家在「替代國」問題上的前瞻性。

對不起,我們從來就沒有相信過你們會真的履行第十五條規定。你們那點信用值,早就在十五年和兔子的不斷交鋒中耗光了。

等到明天,第十五條的(a)(ii)就要失效了。那對華反傾銷依據什麼計算正常價值/成本呢?《關於實施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六條的協議》,簡稱《反傾銷協定》。

關於實施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6條的協定

DS473這個案子的起訴方阿根廷可不是「非市場經濟國家」。所以適用的是《反傾銷協定》,而不是什麼專門針對中國的第十五條。但是歐盟對他的生物柴油進行反傾銷調查時,認為阿根廷的稅收系統對生物柴油的市場價格產生了扭曲,造成生物柴油國內價格過低,不能用來作為衡量正常價值的標準,所以用了外部基準。(耳熟吧?)

兔啊,該拉偏手要拉偏手啊。如果這個案子通過,哪怕廢了第十五條,我們仍然有可能要面對「外部基準」。兔子參與了這個案子,並且作為第三方發言,發言還被上訴機構採納。

最後上訴機構做的結論就是,歐盟你想採納「外部基準」沒問題,但是只能在一個非常窄的範圍內適用哦,其他情況不許用。

上訴機構報告書在2016年10月6日正式下發。這個判決,利好。第十五條取消後,我們面對可能的新問題,又多了一點準備。

DS473案
dispute settlement - the disputes - DS473

第十五條到期這個事兒,從年初媒體就報道歐盟和美國開始折騰。他們肯定會對付我們的。用什麼方法呢?用換湯不換藥的「市場擾亂國家」來代替「非市場經濟國家」?(這法子他們已經用在毛熊身上了。2002年歐盟就承認了俄羅斯是市場經濟國家。)或者還是用其他法子。。。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無論鷹家,歐盟家,還是兔家。誰也沒閑著。都在各自布局做準備。

我給大家看點東西。

非市場經濟地位條款過期後的世界_北辭_新浪博客
非市場經濟地位條款過期後的世界 (2014-06-24 17:07:06)

「……2016年12月11日,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什麼到期日,而是一個宣戰日,天朝將就非市場經濟地位條款的到期或不到期、外部基準的各類變種惡戰一場。

無論最後什麼策略,至少有三個原則比較重要:其一,不能意氣用事,打仗就要冷靜周旋,仔細算計,不能聽到NME就炸鍋,也不必在大喜和大悲之間來回浪費感情。其二,雜音很多的局面,更要看各國實踐做法和具體條文,只要牢牢把握這兩點,最終立場就不會錯得太離譜(請別怪我悲觀,實務者,就是婆婆太多,誰的話都得聽,多數情況下也就只能做到不最壞的選擇)。其三,「不慕虛名,追求實效」,這是我以前給的建議,不慕虛名就是不打口水仗,沒必要證明自己是市場經濟國家;追求實效就是痛扁外部基準,剪裙邊一樣壓縮貿易救濟調查機關的自由裁量權。」

這篇博文是我在搜索資料的時候無意發現的。這位博主後來貼了自己的著作,我搜了一下,才知道他是商務部條法司專門從事DSB和反傾銷相關工作的一位幹部。


大家看下這篇博文的時間(2014年6月24日)。。。看下其中的觀點,再和昨天陸慷的發言對應一下。這位博主在兩年前,就做出了今天中國對第十五條採取態度的判斷。這位小哥,貌似是個八零後。

嘆為觀止。。。這才是真正的行家裡手。

再給大家看個人。


張月姣宣誓就任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法官_新聞中心_新浪網


這是咱們中國第一位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法官,也是當時上訴機構七名成員中唯一一位女性。前商務部條法司司長,精通英語法語。


趙宏當選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成員 中方表示歡迎

這是在張玉姣女士卸任後,咱們中國進入世貿上訴機構的第二名法官,又是一名女性,趙宏。通過張玉姣和趙宏兩位,咱們實現了在世貿上訴機構法官的實際連任。之前,只有歐美等發達國家實現過這一點。我們終於在世貿上訴機構中佔據了一個席位,希望,通過這兩位,能讓世界更多地聽取中國的聲音吧。


前邊那些不是帶酸就是帶臭,張嘴閉嘴諷刺中國沒有履行入世承諾的,那些拿著服務貿易項下問題來混淆視聽的,我不是針對誰。但是你們在國際貿易摩擦問題上,專業性還不如我。更不用說比上面那位小哥和張月嬌趙宏兩位女士了。


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驕傲。


追DSB的案件,好像在追一場漫長的美劇。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出什麼幺蛾子。好像永遠也不會像雙邊對抗那樣痛快,那麼爽。懊惱,無力,挫敗,惋惜,這種情緒的時間好像多一些。。。我們差距很大,真的。國際貿易摩擦這齣戲,沒有一步登天,沒有功德圓滿。但是,你能看到這隻一度落後的兔子怎樣拚命在追趕。正是通過前方和後方的合作,這樣不斷的跌倒爬起和努力,我們才可能去擠壓歐美髮達國家調查機關自由裁量權,迫使他們遵守世貿規則,去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

中國國際貿易摩擦這出大戲還會繼續下去。我會繼續用熊熊燃燒的八卦熱情去關注。也請各位,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讓兔家儘快各個方面強大起來,讓我們對付不利局面的手段能多一點。。。。再多一點。。。

各位努力,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中國。

我的第一個破千答案。。。ORZ。。。。真是一臉懵逼。。。


謝謝大家能把我這一大篇廢話看下來。。。謝謝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對中國國際貿易摩擦應對的關注。真心感謝。


PS:說看不懂的,對不住,我真的儘力了。說感謝的,不必啦~老祖宗說得好,術業有專攻,您那行我也不懂。所以大家就當看個閑話吧。


艾瑪累死我了。。。我要去看我愛豆放鬆一下。。。。跑~~~~~~~~


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都是意料中的事。

中國的的商品經濟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罕見的「怪物」,各國都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來應對。一方面是中國商品不斷蠶食中低端商品市場導致各國出口就業遇到很大阻力,另一方面是全球經濟下滑情況下,又需要中國商品來平衡物價。

這種情況下,維持現狀是最理想的狀況,各國的反應也就理所應當了。中國的出口靠的不是別人的施捨,而是超高的性價比。這是其他國家所提供不了的,因而出口波動不大。

我想中國大概也是想到這方面了,所以官方也沒有太強烈的表現。大家要清楚,條約這種東西都是虛的。對於有實力的國家,條約是張廢紙;對於沒實力的國家,條約也是張廢紙。最終,一切都要靠拳頭說了算。

至於全球化,長期內是歷史的必然趨勢,短期內可能會因為經濟利益衝突而有短暫的逆全球化。問題也不是很大。

當年TPP來勢兇猛,可如今又如何?我想闡述的是,我們應當要有一種新的大國心態。不要太顧及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做,我們最為關鍵的是做好自己掌握主動權。主席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們所需要做的,不是對國外的阻力殫精竭慮,而是更加關注國內的問題。中國發展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讓我們倒下,只有內部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我不贊成一些答案的悲觀言論,我們只要調整好自己的產業結構,專註於國內的矛盾解決。最終,是不是市場經濟那都是我們說了算。

還有我覺得這個話題帶來的一些言論很搞笑,歐美不承認不說,某些國人找理由試圖證明中國經濟不是市場經濟又是什麼理由呢?

國家謀求自身利益是天然的正義。這個世界上哪個大國不是耍流氓過來的?美英法俄哪個不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血債累累?怎麼到我們這裡就要一字一句的按法律行事了?聖母是種病,不治不行!

推薦閱讀:

帽子先生:從鴉片戰爭到如今,我們中國是怎樣一步步獲得現在的國際地位的?

帽子先生:為什麼毛澤東從未上過軍校,卻有超乎常人的軍事頭腦?

帽子先生:你認為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中國人?

帽子先生:看《毛澤東選集》是種怎樣的體驗?

帽子先生:《論持久戰》公開發表的那年,日方是否知道這篇文章?他們如何看待?

帽子先生:讀《毛澤東選集》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帽子先生:歷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權謀手段?

帽子先生:什麼時候讓你體會到大學專業沒白學?


雙標的表現:

佔有競爭優勢的時候就高呼貿易自由,失去競爭優勢的時候就搞貿易保護。


立牌坊的表現:

我們支持貿易自由,但是因為你是搞重商主義/不環保/缺乏人權,所以我們不和你玩兒。


大概這麼個樣兒,不稀奇。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這個概念,並不存在於世貿組織的多邊規則當中,只是個別成員冷戰時期的國內產物。在世貿組織164個成員中,有此國內法的成員寥寥無幾。

耿爽介紹,根據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反傾銷替代國的做法,需要嚴格依照中國加入議定書的規定如期取消,這與中方是否滿足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沒有關係。

對於我們來說,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無所謂,主要看歐美日是否執行《入世議定書》15條,因為這是一個落日條款。如果歐美日不執行該條款就是沒有國際契約精神,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看清其「無信」醜惡嘴臉,前面有答主說為自己國家利益的「自私」可以理解,但是在國際法上一個主權國家不遵守條約是難以理解的。不只中國有15條這樣的條款,越南等國也有,歐美如果依舊對中國適用「替代國」價格那得罪的遠不只中國。

退一萬步講,我們通過WTO爭端解決方式無法得到公平對待也不用過於擔心,過去15年我們被反傾銷成了第二大經濟體,再用15年我們就被反傾銷成第一大經濟體了。

隨著雙一流大學建設和「千人計劃」展開,創新驅動發展,我們產品的附加值會越來越高;隨著亞投行的建立,支援發展中國家建設,我國產品會有新的廣大的市場;隨著一帶一路計劃開展,自貿區建立,人民幣將逐漸成為結算貨幣,只要我們內部不出問題,以後什麼美國,歐盟,日本對我們的影響會越來越低,引用沙祖康對台灣記者說的話「誰理你!」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從實例入手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假如美國和加拿大兩家同類型的企業同時進口中國的鋁板。鋁板的單位價格為100%。

假設美國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以替代國的方法向中國鋁板施加50%的關稅;加拿大沒有這麼做,對中國的鋁板使用正常稅率5%。如果在對中國產品施加報復性關稅後,美國的廠家還是沒能找到更便宜的產品,那麼美國廠家比加拿大廠家的在鋁板的成本上要高45%;如果美國廠家找到了相對便宜的巴西產品,巴西產品關稅後的價格可能為中國產品稅前價格的120%,那麼美國廠家比加拿大廠家的在鋁板的成本上要高15%。

美國向中國產品施加報復性關稅的同時,會提高美國產產品的成本價格。美國的企業有可能競爭不過加拿大企業。而美國和加拿大有自由貿易協定。那怎麼辦????

一旦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使用貿易保護主義,美國就需要在國內對企業減稅。根據十二月三日通過的法案,美國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35%減為15%,個稅起征點夫妻合併申報的所得稅起征點將從12700美元升至24000 美元。而美國減稅完成,一方面實現在稅收上和其他國家競爭,另外一方面,做好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準備。各行各業都可以搞一搞報復性關稅。

歐美日相繼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實際上是國際間競爭加劇的表現。原有的工業化國家數量有限,而中國崛起讓世界上工業化人口的數量大大增加。這樣的競爭一定是全方位的。

美國這麼多年一直受困於自身經濟問題,難以對中國動手。如今美國經濟形勢好轉,美聯儲開啟加息進程。要想讓人民幣幣值穩定,中國就不得不跟著一起加息。中國的利息相對美國本來就高,加息之後對中國的各類債務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同時美國又進行減稅,進行稅制競爭。可以預見的未來,很多國家都必須效仿美國降低稅率,以消除影響。

中歐美日這樣的競爭,本身就是全球化加劇的表現。如何合理設置稅制、設置貨幣政策、以提高本國競爭力,是這一次競爭的核心。特朗普不支持TPP,也說明了美國有決心在WTO規則框架之下完成這一次競爭。

這樣的競爭假以時日,看的是哪個國家挺得久,哪個國家先破產就會從發達國家的競爭中所淘汰。先淘汰的很可能不是中國製造,很有可能是首先殃及池魚的歐洲製造和日本製造。

而中美比的是,看哪個國家的債務危機先爆發吧。


一個想想都覺得搞笑的邏輯!


1986年中國開始入市談判,到1992年鄧小平提出「計劃與市場」,6年間,不是人家承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是每一個代表,從美國到歐洲逼著中國人承認搞市場經濟。

現在呢?這兩年,美國帶頭,歐洲附和,或直截了當,或態度曖昧,根本立場都是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

貿易保護主義的褒貶,在今年被歐美多國重新定義不承認市場經濟地位只是一個名頭而已!

從今年國際上的一系列大事件來看,歐美國家的保護主義因素抬頭猛烈,不僅歐盟、美國和日本,甚至是部分商業團體都站出來,呼籲反對中國獲得此待遇,並醞釀在多行業加收懲罰性關稅措施。


關於第15條和反傾銷


關於15條具體細節,反傾銷如何執行,高票答案都有具體的解釋,我這裡不贅述了


還有3天,也就是到12月11日,中國就將迎來加入世貿組織15周年的紀念日。按照當初簽訂的入世協議,中國應當在加入這一組織15年後,自動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但一切都偏離了方向:


借用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的一段話:


後來,我們在入世協議中專門加入了市場經濟地位的條款。這個條款是在反傾銷的特定範疇里提出的「要承認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是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果中國企業能夠證明自己搞市場經濟、取得了市場經濟地位,中國企業在反傾銷的調查中就可以使用WTO的一般條款,否則要使用替代國條款。

當時,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是非常基礎性的條款,不涉及到國家的市場經濟地位,是講到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之所以接受了這個條款,主要是當時中國的很多外貿企業相互殺價,你說這個杯子5塊錢,他說4塊5、3塊5。當時討論是不是接受這個條款的時候,朱鎔基同志就講「我看還是讓WTO來管我們,讓我們的企業不要內鬥了,不要互相殺價了」。

是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接受了讓企業接受市場經濟的規則,不要互相殺價,不要搞內鬥。因為殺價的結果,中國企業不但沒有得到好處,還反而遭到反傾銷。所以我們才跟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了市場經濟地位的條款,是企業,在反傾銷的具體範疇里取得市場經濟地位。

對方偷換概念


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公開回應稱,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與棄用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是兩個問題,不可混為一談,美方不應繼續以「市場經濟地位」為名推卸本應承擔的國際義務。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

也就是說,哪怕你歐美日今後一直不承認我是市場經濟國家,但第15條到期了,「替代國方法「是不能對我們使用了。此後,世貿組織成員在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必須按照世貿組織通行規則,以中國企業的價格和成本為基礎確定傾銷幅度,主動權在我們手裡。

我該享有的權利,你該承擔的義務,大家都都理清了


至於市場經濟地位,為什麼要你承認?


1、誰承認美國、歐盟的市場經濟地位?

歐盟是從市場的作用、會計標準、商業自由程度、立法、匯率自由度等五個方面來進行評判的,而美國則以貨幣可兌換程度、設立外資企業自由度、國有經濟比重以及美國認為合適的其他判斷因素為標準。

說我們的國有企業,那法國呢?它的國有經濟所佔的比重都是很高的,像法國電信、法國郵政、法國航空等行業巨頭皆為國有。另外,瑞士的金融行業缺少透明度,美國補貼農業那麼多年,那是市場經濟嗎?

每一個國家都有不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的時候。不管是聯合國,還是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沒有一個國家組織拿出8條、10條來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

所以,「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在很多時候並不簡單是一個經濟上的問題,它雖然披著一個經濟的外殼,卻有著一個政治的內核,並且反覆成為各國勒在中國脖子上、隨時準備用來做交易的政治籌碼。


2、說我們的鋼鐵傾銷

歐洲反對者老是說,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將毀滅歐洲傳統產業,最典型如鋼鐵行業。但長期以來,中國輸歐的鋼鐵扣件已經承受著「替代國」演算法的反傾銷稅,歐洲鋼鐵行業還天天叫嚷著他們被來自中國鋼廠的價格便宜得不公平的產品壓得喘不過氣來。自己不爭氣,除了一味的指責,手握「第15條」這麼好的籌碼,永不言棄!


3、從小到大,我們學的政治學、經濟學基礎,難道不是說我們走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嗎?


不承認等於手握籌碼


比如美國,在歷次與中國的戰略對話中,都會以這個問題作為關鍵的籌碼,逼迫中國在人民幣匯率、美國國債等問題上做出讓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十多年前就開始進行談判,美國也無數次聲明會儘快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的情況下,卻最終都會無果的原因。

另外,歐美擔心,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無異於「單方面解除」針對中國的貿易防禦——雖然也是他們天天扛著「自由貿易」的旗幟橫行。


最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錢是首先其沖的因素。歐美國家向來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心存芥蒂,故在經濟制度上專門設置了一系列的貿易壁壘,而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則正是這其中它們用來打壓競爭對手的最為有效的工具。至於日本,調侃一句,老是跟風不累嗎?


依照中國這產能…………如果承認了市場經濟地位,那和扒開黃河大堤,自毀長城的結果差不多。為什麼中國現在倡導自由貿易比其他國家都積極!四個字:產能過剩,過剩到需要全世界來消耗。玩笑:光河北省的鋼產量就夠支持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先講個小故事,中國賣給美國襯衫,一件20美元,美國老百姓驚呼,太便宜了,質量也不錯。

後來,美國政府對每件襯衫徵收100%的進口關稅,襯衫價格變成了40美元,美國老百姓倒霉了,政府卻很高興。

再後來,美國老百姓覺得價格貴就不買中國襯衫了,中國廣州生產襯衫的工廠倒閉了,工人下崗了。

中國質詢美國,為什麼對中國的襯衫徵收100%的關稅?美國商務部說:「你們在傾銷,以低於市場的價格給我們賣襯衫。」

中國不服,把美國告上了WTO,中國覺得一件襯衫賣20美元很正常,而且還能賺錢,美國覺得賣20美元太低了,中國故意賣的便宜。

雙方爭得不可開交,一方說貴,一方說太便宜。於是找了一個「第三方價格標杆」,以法國生產一件襯衫的價格衡量中國襯衫的價格。

美國花了很長時間,調查了法國生產襯衫的企業,後來發現,沒有一個企業能以20美元的成本生產襯衫。

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中國襯衫的價格就是太低了,美國說的對,徵稅也是合理的,中國製造襯衫的企業活該倒閉。

雖然賣襯衫的案子輸了,但中國一直想不通,明明是中國廣州生產的襯衫,而且成本確實低於20美元,為什麼非要用法國襯衫的價格衡量中國襯衫的價格。

再後來,美國說,因為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於是,中國這些年來一直要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生氣的是,來來回回好幾年,現在美國還是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已正式拒絕中國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要求。

另外,美國 11月28日還宣布對中國產普通合金鋁板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理由是中國的合金鋁板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所以,美國對中國打了一個組合拳,先不承認市場經濟地位,然後對中國商品發起反傾銷,中國企業又會遭遇上述「襯衫」的待遇。

現在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體大概有80多個,大部分國家還不承認,這些國家就包括美國、日本、以及歐洲一些發達國家。

他們為什麼不承認,還要從16年前說起。

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在《議定書》中不得已接受了「三大不利條款」。其中之一是入世15年內(到2016年12月10日)不具備市場經濟地位。

這個「地位」的重要性在於,當「有地位國」對「沒地位國」的出口產品進行反傾銷訴訟時,判斷出口價格是否過低的標準,不是沒地位國的國內實際價格,而是另一個「有地位的替代國」的價格數據。

放到上文中提到的襯衫的例子,中國是「沒地位國」,美國是「有地位國」,法國就是「有地位的替代國」,這個國家的選擇有一定的隨意性。

舉例來說,上世紀90年代,歐盟對中國開展彩電反傾銷調查,居然喪心病狂地以新加坡作為替代國來計算中國彩電的生產成本。

當時新加坡的勞動力成本可是中國的20倍,算下來中國當然在低價傾銷。如果中國有了市場經濟地位,基本就可以參考國內價格,被扣「傾銷」的帽子就沒那麼容易了。


P.S. 1
圖中這位老外是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新聞工作者,經濟學家,三次普利策獎得主。作品有《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P.S. 2
總有人問這和題主的問題何關?

告訴你千古不變的道理:『天道酬勤』!有【能力+努力】,啥事都不是事!中國人有沒有能力,夠不夠努力,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承認不承認(承認與否是主觀問題),其實都有影響,但影響的大小最後還不是都要人來處理。

經濟學無非涉及人類活動(包括政治學軍事學etc.),本質上就是無數的個體依據不同的訴求抱團而成的群體之間的較量,而我,對華夏一脈充滿信心!


P.S. 3
中國近代史分界線在哪一年?1840年!鴉片戰爭的年份!五口通商的時代講過啥規矩了?堅船利炮就是道理。


P.S. 4
對於「你國黨」(or「貴國黨」),多說一句:你可以懶,但請別冷嘲熱諷那些正在努力的人;你可以心眼小外加消極悲觀,但不用陰陽怪氣的在積極正向的人群里顯擺你的「獨醒」~

這類雙失人物(物質世界已然失敗 精神世界早已失意)無非在彰顯自己的『既沒能力又不努力』的操行。

至於那些精神上的西方人,屁股歪了,腦袋也歪了,懶得多加評論。

對,我說的就是對號入座的你!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對於特朗普來說,「美國優先」依然是他不會放棄的準則,作為一個生意人,他永遠會把利益放在首位。

(一)

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消息,特朗普正式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實際上美國早在11月中旬,就向WTO提交了這項決定,只不過等到11月30號才放出風聲。

西方國家不想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早在去年類似的消息就一直沸反盈天,不過由於老大哥美國一直語焉不詳,所以其他國家也就按兵不動。現在特朗普第一次代表官方宣布,將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和日本也相繼表態,緊跟老大哥步伐,一起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要弄清楚特朗普此舉有什麼意義,我們先得搞明白,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到底有什麼用。

(二)

早在2002年,中國為了加入WTO使勁了渾身解數,簽署了一大堆非常不平等的條約,其中就包括《入世議定書》第15條。這項條約規定:

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並不自動採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為比對價格,而是選擇第三國產品價格,即替代國價格作對比價格,這種待遇保持15年。

舉個例子:

中國的鋼筆一美元一隻,很快佔領了美國市場,如果美國看不順眼想發起反傾銷調查,那麼可選擇墨西哥的鋼筆價格作為基礎,但墨西哥的鋼筆可能5美元一支,比中國鋼筆貴得多,這樣中國的便宜鋼筆就成了惡意傾銷,將面臨法律制裁。

鑒於中國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廉價勞動力,很多中國製造的產品都物廉價美,所以受制於入世15條的規定,中國常常陷於反傾銷調查之中。

當時之所以會有這項條約,是因為西方國家認為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會提供大量的補貼,所以要對中國區別對待。而中國之所以要簽署這樣的條約,就是為了快點加入WTO,畢竟雖然會被西方國家薅羊毛,但加入WTO的好處實在太大。

在這個入世15條的條約里,有一個期限是15年,算起來從2002年開始執行,到現在的2017年剛好15年,這也就意味著這項條約馬上要被終止了。

在入世15條的加持下,中國製造依然在西方國家所向披靡,迅速佔領了大量的市場,如今入世15條過時,那麼對西方國家本就陷入危機中的經濟,自然是沉重一擊。所以西方國家不再坐以待斃了。可是條約里的「15年期限」,是白紙黑紙寫得清清楚楚的,這讓天天高喊契約精神的西方國家很苦惱,畢竟錢要賺羊毛要薅,但吃相也不能太難看。所以他們才想出這麼一招,既然當初之所以簽訂入世15條,是因為中國不是市場經濟,那麼現在依然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哪怕入世15條過期了,也可以再簽一份同樣的條約嘛。

(三)

搞懂美國為啥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我們就可以看清西方國家背信棄義嘴臉。

目前來看,特朗普既然已經公開表示拒絕承認,並且向WTO遞交了相關材料,那麼短時間之內,中國確實難以獲得西方國家認可,相關的入世15條何去何從也不確定。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哪怕有入世15條的束縛,我們也已經發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所以不管西方國家承不承認入世15條,中國的發展不會停滯,中國產品和企業的崛起,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聽之任之,必要時必須讓這些西方國家付出代價。

當特朗普一意孤行,強行推進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時,美國確實可以憑藉雄厚的家底,跳出WTO也不會傷筋動骨。但對於剩下的歐盟和日本來說,如果脫離了WTO的框架,其經濟和貿易無疑會損失嚴重。

同時對於其他WTO成員國來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它們對中國自然相當依賴,西方國家可以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其他成員國一定會承認。

所以我們可以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就像當年重回聯合國一樣,先謀求其他WTO成員國的合作,讓他們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並進而誘之以利,讓他們先廢除所謂的入世15條。等到在WTO內部形成共識,西方國家自然也就不得不低頭,轉而尋求跟中國的合作了。

PS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城南尋夢!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城南尋夢!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城南尋夢!

重要的話說三遍!!!

http://weixin.qq.com/r/IzkSCgTEo1ncrUBp92wx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當時歐美同意中國加入WTO,並許諾15年後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是中國崩潰論最盛行的時候!也就是說那時候的歐美壓根就沒覺得中國能活15年,許諾起來當然張嘴就來啦。

歐美現在都對中國毫不了解,何況15年前。歐美政治界深受中國公知民運忽悠,認為中國如果加入自由市場,民營資本家和中產精英勢力就會壯大,從而會爆發資產階級對制度不滿的顏色GM。結果15年來民營資產和中產事實上都變成了公知民運口中的「既得利益者」,是支持中國現有制度的主要社會群體,而且還是掌握社會優勢資源的社會群體,中國的顏色固若金湯,15年來越來越堅固,如今不僅沒有GM,還變成了經濟總量第二大,工業總量第一大的強國,而且民智大幅提升,公知民運不僅沒有如計劃中的越來越受歡迎,反而變成了過街老鼠。

所以歐美當初拍腦袋決定讓中國加入WTO,現在拍大腿後悔了,說好的契約精神呢?西方從來都沒有契約精神,一切都是利益罷了。為什麼紐西蘭早早的就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了?並不是因為紐西蘭認為中國遵守WTO規則,也不是因為紐西蘭有契約精神(要真有契約精神也得今年承認而不是十年前就早早承認啊),而單純因為中國和紐西蘭的經濟恰好互補,重合和競爭的產業基本沒有罷了。所以那些指責中國不遵守WTO規則的說辭,都是託詞,是中國的崛起影響到了某些國家的利益罷了。

現在歐美國家自己撕爛「契約精神」的遮羞布,耍賴不承認當初的許諾,這不是歐美政客們一貫的作風嘛,撒謊,食言,嘴上全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得要有多蠢才會認為西方政治界真有「契約精神」「民主自由」存在啊?


當年孟德和本初拉開陣勢準備剛一場,很多人勸孟德公不要干。但孟德還是炸鍋賣鐵幹了一次,並且贏了。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他憑什麼敢幹?因為他知道,稱霸天下的不是什麼四世三公的金子招牌,不是什麼宦官小妾天天玩的過家家。而是身邊的兄弟是否悍勇,幕後的謀士是否心合。

少了這個,就把自己綁了投降去吧。

而今,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是如此。花里胡哨的招數或許可以迷了人的眼睛,但無非是一塊磨刀石罷了。中國的經濟地位為什麼猛?因為中國人民的勤勞,因為我等兒郎不屈的脊樑。


(20161211更新)
從一個會計的角度上來說,歐美日不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等效進程有較大負面影響,會增加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成本,不利於全球化。
所謂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等效,通俗地說就是那些使用IFRS或GAAP或者其它會計準則的國家認不認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或者更通俗一點,認不認可我國企業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的問題。等效的話皆大歡喜,企業出一份財報走天下,不認同的話只好到一個地區出一份財報,對一個有能力「走出去」的企業來說,出一份財報的成本是百萬計的,總成本可想而知。
對於歐美日來說,否定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就相當於否定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等效性,是在抬高我國企業的進入門檻。

暫時寫這麼多,之後想到別的會補充,歡迎交流。
下面是評論區前輩的修正意見,自己平時在學校對實務了解不多,多謝前輩指教!

來自評論區的補充,阿利嘎多!


影響大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對這種翻臉不認人的行為表現出極大的憤怒,繼而誘發痛苦,產生攻擊性的行為。
然而現在,我們對這種行為的反應是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一絲想笑。


某位答主的地主論很有趣,我來湊個熱鬧

地主都沒抗議我們的「違背契約精神」,那位最大的地主還是違背最多的人(WTO被訴訟數量第一,我等沒契約精神農民排在很多地主後面,地主們的契約精神呢?為何毀約被告?),但農民家的一些精神地主吃著農民辛苦得來的糧食,紛紛表示農民這樣做沒有契約精神,農民為何不守地主立的規矩呢?

這些精神地主的內心世界真是豐富多彩充滿正義感道德觀,呵呵,話說當年地主逼我們簽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我們要不要也順便履行一下契約精神?

這世界上,人和人有契約精神,國與國,只有永遠的利益博弈,我精神地主的心中祖國,地球最大地主美利堅,撕毀反導彈條約,撕毀京都協議書,吾大川普,準備明年撕毀北美自貿協定NAFTA跟墨西哥「重新談」,還有奧黑剛剛簽的巴黎協定也準備撕,你們跟我說地主很有契約精神?歐盟借著契約精神向非洲傾銷受過補貼的低價農產品弄的北非很多農民傾家蕩產,怎麼沒見你們正義的吶喊?

我們吃瓜群眾智商沒你們這些精神地主高,我們繼續吃瓜看你們表演,不然世界太無聊。

給精神地主們一言,農民要聽你們的話,早成地主家農奴了,到時你們也不好過,吃裡扒外也得等你能翻到到地主家才行,翻到地主家可不容易,有些地主如今過的比農民還慘呢。(希臘,烏克蘭)


玩遊戲時候發現
強勢的英雄玩著玩著就被削弱了,
每過一段時間版本也會改變,
但是玩的好的還是那些人。

主辦方已經很努力了,
奈何其他玩家不給力。

恩,這是個悲傷地故事

:-)


默克爾表示德國支持歐盟履行 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第15條條約義務

有時候讓新聞飛一會更好~


做好國內市場,並把「一路一帶」搞起來,去第三世界找合作,全球貿易戰好像要開始了,做好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打貿易持久戰的準備。
同時,聯合亞歐非,南美國家。合縱連橫時代來臨。


推薦閱讀:

從長遠看,哈薩克會更親近俄羅斯,還是中國?
中國會再度建立一個朝貢貿易體系嗎?
中國現在的造船工業能造戰艦大和號嗎?
怎麼看香港地區入選2017年全球十大安全城市?
如何看待我國1300萬黑戶這一現象 超生而上不了戶口是否合理?

TAG:經濟學 | 世界貿易組織WTO | 國際貿易 | 中國 | 歐洲聯盟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