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軍游擊隊戰績如何?

如題,我們知道國軍在抗戰時期不止正面戰場,還有敵後游擊隊。請問國軍敵後游擊隊有哪些著名戰役?有哪些戰績?對戰局起到什麼影響?軍紀如何?力量如何?
如今為什麼國共兩黨都閉口不提國軍游擊隊?


中共不提這個事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替黨國遮醜。
黨國不再提這個事情的原因很簡單,替自己遮醜。
蔣公在正面戰場打了很多大(敗)仗,損失很大,所以他也很重視游擊戰。蔣介石還辦過游擊戰訓練班,周恩來還被叫過去講過課。(當然了,從後來國軍的表現來看,這些人上課的時候應該都在開小差)。
先說說實力,按照《華北治安戰》的說法,國軍的敵後部隊在戰略進攻階段,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在全盛時期,其兵力也比較可觀。

(出自洪小夏《抗戰時期國民黨敵後游擊戰爭研究》)
再談談軍紀,按照《徐永昌日記》的說法,「傷兵、交通、游擊隊為今之三害。」
請自行體會。

著名戰役嗎,我想最出名的就是中條山了......記得還被拍成了電視劇。

在戰略相持階段,日軍發動了多次掃蕩(且主要打擊目標為共產黨武裝),國軍在敵後就紛紛........


  1939年何行健國民黨忠義救國軍副總指揮在蘇南率部50000人投敵
  1939年蔡雄飛晉綏軍副師長在晉西北率部投敵
  1941年2月李長江蘇魯戰區游擊縱隊副總指揮率所部8個支隊投敵
  1941年2月丁叢堂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一縱隊司令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顧秀五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二縱隊司令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陳才初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六縱隊司令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秦慶霖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七縱隊司令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范傑蘇魯戰區游擊縱隊第十一縱隊司令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敵
  1941年2月楊仲華國民黨江蘇保安第八旅旅長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1年2月劉月亭新編第5軍副軍長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1年5月公秉藩國民黨第30師師長率該師及第3、第9、第17、第80、第93各軍之一部共22000人投敵
  1941年6月畢澤宇國民黨第69軍軍長率所部投敵
  1942年2月趙瑞國民黨騎兵第1軍第1師師長率所部在晉西投敵
  1942年2月楊誠國民黨騎兵第1軍第5師師長率所部在晉西投敵
  1942年4月孫良誠第39集團軍副總司令在魯西率69軍、暫3旅、特務旅全部投敵
  1942年4月王清浣新編第6師師長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趙雲祥新編第30師師長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陳光然新編第181師師長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黃貞泰新編第13旅旅長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郭俊峰特務旅旅長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丁樹本冀察戰區游擊第1縱隊司令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夏維禮冀察戰區游擊第2縱隊司令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4月孫玉田警備處長隨孫良誠投敵
  1942年6月徐繼泰蘇北四縣游擊總指揮率所部投敵
  1942年6月景順陽第3戰區游擊支隊司令率所部投敵
  1943年1月吳化文國民黨山東新編第4師師長率所部於懷安投敵
  1943年1月於懷安國民黨山東新編第4師副師長率所部隨吳化文投敵
  1943年1月寧春林山東保安司令部參謀長率所部隨吳化文投敵
  1943年1月呂其賡蘇北游擊縱隊第1縱隊司令率所部隨吳化文投敵
  1943年2月厲文禮山東遊擊隊第2縱隊司令本人被俘投敵
  1943年2月王勁哉國民黨第128師師長率8個將官及所部投敵
  1943年2月趙天時國民黨第381旅旅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任蘭圃國民黨第382旅旅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薛豪平國民黨第383旅旅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潘勝富國民黨獨立第1旅旅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蘇景華國民黨獨立第2旅旅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張海平國民黨獨立第3旅旅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蘇振東國民黨獨立第5旅旅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李德興國民黨獨立第128師參謀長隨王勁哉投敵
  1943年2月吳漱泉國民黨第351旅旅長被俘投敵
  1943年2月韓子乾國民黨第113師師長被俘投敵
  1943年3月金亦吾第6戰區挺進總司令兼第2縱隊司令率所部投敵
  1943年4月孫殿英新編第5軍軍長率所部投敵
  1943年4月張良才蘇北游擊縱隊第2支隊司令率所部投敵
  1943年5月龐炳勛冀察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24集團軍總司令與孫殿英聯名通電判國投敵
  1943年5月趙星彩第24集團軍參謀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李震汾第24集團軍第106師師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侯如墉冀察戰區挺進第4縱隊司令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於光輝冀察戰區挺進第4縱隊副司令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楊志稀冀察戰區挺進第4縱隊參謀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楊汝賢(楊明清)新編第5軍副軍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馮養田新編第5軍參謀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楊克友暫編第3師師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王瑞慶暫編第3師副師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王廷英暫編第4師師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王瑞亭暫編第4師副師長隨龐孫投敵
  1943年5月齊子修山東保安第5師師長被俘投敵
  1943年5月邱吉勝山東保安第8旅旅長被俘投敵
  1943年6月榮子恆蘇魯戰區魯南112師副師長兼334旅旅長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3年6月劉景良山東保安第4師師長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3年7月陳孝強國民黨預備第8師師長率所部全部投敵
  1944年9月賀凱憲渝方陳又新軍所屬第2旅旅長率所部4個團12000人於河南投敵


這種事兒提它幹嘛?


我來回答
1 戰術上南轅北轍
在該進行運動戰的敵後戰場採用了呆板的陣地防禦戰,結果導致不僅失地,還損失了游擊戰最大的本錢----人。
另外,游擊戰講究化整為零,可是國軍在敵後常常以團或者師為基本單位大兵團作戰,這簡直就是自縛自己的手腳,以己之短揚他人之長。
2 國府中央動機不純
國民黨選用的游擊力量大多來自與之不和的雜牌軍,來自中央軍的根本沒有,國府的心態就是讓這些與中央不和的雜牌在敵後摩擦中借日軍之手消滅,即使滅不了也要予以重創。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武器供給也不要予以指望。既然武器與後勤供給不上,那伴隨著的就是所謂就地補給,所謂的就地補給就是打砸搶,強征壯丁,這樣下來,就是涸澤而漁,失去了敵後百姓的支持。
既然限制雜牌都已經要靠日軍借刀殺人,你覺得他還會容得下共產黨嗎?且慢,國府還有第二重借刀殺人。
國府的第二重借刀殺人就是指望這些雜牌軍在敵後將八路軍的勢力扼殺於萌芽中。因此這樣就導致了一個衍生現象,那些雜牌軍看到共軍發展的那麼好,自己那麼窘迫,當然眼紅了。眼紅了幹什麼呀,跟共搶地盤啊。搶地盤,吼啊!問題是,你有老共的群眾基礎嗎?有建立過根據地長期經營當地這很重要,因為國軍的游擊力量都是完成任務就想跑回後方換防的心態打仗)的決心嗎?因此,落敗是必然的,落敗後就淪為草寇,怎麼辦呢?於是他們要麼變成了八路,要麼投降成了皇協軍。這樣一來,敵後戰場上面還有國軍嗎?
附上《岡村寧次回憶錄》第327頁的原話,正好能反映這群人的心思:

1942年10月8日,我曾到山東省的張店,檢閱了當地雜牌軍投誠的部隊,當晚在日本飯館與招待各部隊的五六位部隊長進行了懇談.....他們在當地初次見到我就說:「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如果貴軍要和中央軍作戰,我們不能協助,這點望能諒解。」

3 沒有系統的軍事教育訓練
1987年台灣防衛部門史政局出版的《抗日戰史》曾經承認過

各省游擊部隊,良莠不齊,一般幹部多未接受軍事教育,服從觀念淡薄,軍紀有欠嚴肅,故在協同作戰上......為保存實力,甚少出動協力,彼此互相不為謀

也就是說,國軍在游擊戰的戰略上面就是放養,任其自生自滅。究其深層原因,就在於國民政府,或者說他的執政黨----國民黨壓根在農村沒有基礎性組織,導致了其在農村如同瞎子聾子,未能建立有效的基層民兵體系,而殊不知民兵是軍事訓練專業化乃至提升戰鬥力的必由之路。
另外,拉壯丁導致的抵觸情緒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人家八路是我要打,國軍呢?是逼我打,馬上就分出高下了。
4 內訌
國軍為了削弱當地的雜牌,常常將互相敵視派系的軍官派遣到同一戰區。比如說山東省主席沈鴻烈和魯蘇戰區司令官于學忠,這兩人互相仇視到什麼地步?仇視到沈鴻烈不惜派出殺手暗殺于學忠的情況。這事情捅到了重慶,輿論嘩然。蔣介石不得不免去了沈鴻烈的職務,任命51軍軍長牟中珩為新的省主席。
這樣內訌下去還怎麼得了,長此以往必定導致戰鬥力的急劇下降。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那就大錯特錯了,蔣介石後來派出了李仙洲的92軍進入山東,李仙洲進入山東,仗著自己是黃埔系,大肆開封官許願的空頭支票,企圖架空于學忠。這下子于學忠徹底不幹了,再加上日軍趁火打劫,把于學忠和李仙洲的部隊都趕出了津浦路以東地區。于學忠和他一手扶植的51軍被迫離開山東,去了安徽休整。從此以後,山東再無國民黨的游擊隊了。
八路本來想武力阻止李仙洲進入膠東,這下好了,八路沒動手,李仙洲和于學忠自己就因為內訌一起垮了。

這還怎麼打啊,白崇禧還說「中共亦為中國人,我們也可以像他們那樣打游擊」,顯然是too young too naive了,套用公知的口頭禪,這分明就是體制問題啊。一旦提及,國軍游擊部隊那些戰術上的拙劣,人事上的內訌等等的諸多醜事就深入人心了,這叫偉大的全民族抗日戰爭,太ridiculous了。既然是偉大光榮的全民族抗戰,還是不要自揚家醜了。


怎麼閉口不提啊
哦不,國共兩黨都把這些通通歸進【正面戰場】

著名戰役,中條山戰役啊
當然國黨那邊的意思是,共軍在敵後打國軍,國軍打日本

主動攻擊國軍45次,真正與日軍作戰154次。

不明白【攻擊國軍】哪來的吧

國黨的意思是,南京和重慶國民政府是一家
什麼孫殿英,龐炳勛,都是敵後戰場抗日名將

國軍游擊隊的人數:民國二十七年十二月,約八十萬人以上,後被中共(反頑作戰)乘機吃掉

就是八十萬頭豬,共軍吃......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


似乎不太切題,隨便扯點別的。

聽過一些長輩講過一些事情。比如高中的退休後回來代課的一個老教師,抗戰時老家淪陷,他講了兩個事情,一個是日軍進城時搞小儀式,給小孩發放糖塊,另一件事情則是日軍圍法場當眾殺害被俘的游擊隊,他唯一的印象是超長的刺刀。

另一個是我去世的外公的講述,他那時也很小,跟著長輩划船去鎮子上交易,半路被日本人的汽艇截住了,日本人先沒收了草繩子,這個算某種違禁物還是要上交的資源,然後要拿走雞蛋,這個屬於揩油,他的長輩想阻止,被一個耳光打倒,不過後來日本人只拿走了一半雞蛋。汽艇主要還是檢查游擊隊的

另外是老爸轉述爺爺奶奶那邊的事情,那個地區日軍兵力少,游擊隊活躍,所以日軍手段兇殘,估計是為了震懾。村子裡的人有一次聽到槍響,全村人狂奔逃離,半夜裡躲在河邊的蘆葦里,趴著不敢動。那邊勢力混雜,各方的人都有,手段也都很殘忍,甚至對親族。有個保長給日本人工作,出賣了中國人,他的親家,另外一個保長,請他晚上去吃飯,灌醉後說送他回家,半路上用腰帶勒住他脖子往背上一背,走了一段路直到他斷氣才拋屍。這個親家後來驅逐日軍後也在內戰時期支持一方而被處決了。這個親家做的也許可以算游擊戰,也許算一種報復行為。

非常混亂殘忍的年代。游擊戰和治安戰則是更加殘忍的戰爭形式。戰果是一個角度看問題,而身在戰區的人看待問題則有另一種方式。

和老年人多聊聊,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故事。你不問,他們不會說。


沒啥戰績,名聲最大的應該是中條山,之後不是被殲滅就是投敵當了漢奸。
但是國軍陣亡的軍銜都很高,比如說高道先,山東鐵道破壞總隊,少將。我不知道這個總隊是個啥部隊,有哪些戰績,但是我知道土共最後存活下來的山東地區的鐵道游擊隊領導人,沒有一個在1955年當將軍。


國軍游擊隊非常複雜,質量也參差不齊,但比較相同的一點是軍紀都比較差。
其中有李長江這樣率部投敵當漢奸的,也有馬玉仁這樣衝殺在前不幸犧牲的(他的部隊也經常劫掠百姓)。所以,很難做總結。
游擊隊的任務,以忠義救國軍為例,主要是協助軍統,襲擾日軍為主。一般不和日軍纏鬥。其中也不乏與日軍眉來眼去的不堅定分子。
國軍游擊隊也為抗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當然,如果能依託百姓,作用肯定更大。我記得一份資料上說過某地的國軍游擊隊軍紀嚴明,在百姓幫助下壯大的很快,屢屢打擊日軍,被百姓稱作當地的新四軍。


1944年,《朝日新聞》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電:  
  「《華北軍》發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綜合戰果,充分說明了過去以重慶軍為對手的華北軍,在今天已完全轉變為以掃共戰為中心的事實: 
  敵大半為共產黨軍......交戰回數一萬五千次,與共產黨軍的作戰佔七成五,交戰的二百萬敵兵力中,半數以上都是共產黨軍,我方收容的十萬九千具敵遺屍中,共產黨軍約佔半數,而七萬四千的俘虜中,共產黨軍所佔的比率,則只有三成五。這一方面暴露了重慶軍的劣弱性,同時也說明了共產黨軍交戰意識的昂揚......」


這種問題不要來知乎問,自己去各種圖書館看書找資料,你得到的答案都以屁股決定腦袋。


哦,原來國府也有過游擊隊啊,跟老百姓勢如水火還想游擊,敬仰敬仰,社會社會。


國軍在長江流域的游擊戰比較成功,在皖江安慶段通過游擊戰擊斃日本陸軍一名大將,是抗戰中擊斃的日本陸軍唯一最高階將領。

另外國軍主要通過分散正規軍來打游擊戰,戰鬥力和求戰意志較優,有攻進省城的記錄。但這麼打損耗較大,並不完全符合游擊隊自保第一的作戰原則。感覺國軍游擊隊指揮官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守土有責的軍人,職責在於打擊敵人而不是組織民眾。

不同黨派的游擊隊彼此有牽製作用,所以宣傳口徑上目前沒放開。


推薦閱讀:

日本戰敗後為什麼只賠給中國雪風?
歷史上有哪些優秀的戰艦設計師?
昭和日本為人類做過什麼貢獻嗎?
羅馬尼亞作為一個戰敗國家為什麼國土卻那麼遼闊?
二戰末期如果日本堅持不投降,美國不停扔原子彈,炸死了數千萬日本平民,是否也是正當的?

TAG: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