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從10月1日開始,中國政府將開始把在華外國人分成A、B、C三類?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22日報道,從10月1日開始,中國政府將開始把在華外國人分成A、B、C三類。中國媒體報道,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工作許可制度的一部分,旨在通過「鼓勵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來建設以創新為驅動的經濟。
中國將給在華外國人分級 老外擔憂:會被歸為哪一類
直接把外國人劃分層級,分三六九等,這樣真的好嘛?


今天才發現有這麼一條新政策。下午刷youtube,被推送了相關的視頻。

---

先補充幾個細節:

只針對在華辦工簽的外國人(工作許可證?)。也就是說,只有在中國公司正式長期任職的外國人將要被分類。所以影響不到來留學、來出差做生意、來旅遊、來結婚、等許多外國人。

從11月1號開始,這些辦新工簽或續簽的外國人都必須通過考試來決定自己的類別:A、B、C。

該計劃前段時間(目前)僅限於沿海七八個省:包括北上廣、河北、山東、等。不過這些都是外籍工作者較多的地區吧。將來可能要在整個中國範圍施行。

考試的具體內容和細節不詳。據報道;大概包括以下七類:

1)教育背景 -:估計是看這個外國人的學歷,是否碩士畢業、博士畢業、等等。或者看什麼專業什麼學校名校。都有可能。不過這一切都是填表格所決定的。好多外國人想要高分數,還可以假冒的假寫名校學歷呢?這種事難以證明。(如果太嚴格,要求學校確認保證,恐怕太複雜了很難實現)

2)中國工作經驗及收入 -:在中國公司呆過越長的時間,工資越高,分數越高?剛畢業,新到中國的老外這方面都沒分數了,到不了A級。有點矛盾。不過其它國家,比如英國,好像也都這樣;當地工作時間越長,辦簽續簽的成功率越大。


3)年齡 -:中國政府要求歲數大的老外還是歲數小的老外,不清楚。這一點蠻奇怪。

4)中文水平 -:這一點是最好理解的。好多國家對非旅遊簽證都是有語言要求的,什麼雅思之類的。中國遲早也應該有。估計這也是考試問卷的核心道理。因為最好區分。

5)地區 -:意思是這樣的。。。如果老外想在北京上海工作,不加分,所以到不了A級。在二三線城市工作,可以加一些分數。四五線城市,加分更多。那如果他申請的公司在農村,是不是要給加滿分啊?其實跟高考各地區各民族加分的概念差不多,個人覺得有點奇怪。道理我懂的,是鼓勵更多外國人到小城市工作移民。這當然是好事。可是。。。會不會出現些小公司專門幫助外國人拿分數拿更好的工簽,故意把總部設在小縣城?額。不說了,感覺這種加分方式非常中國。

大概就這些因素。總共有一百分。高於85分就是A級。60-85分之間算B級。60分以下C級。這幾種級別到底有何意義,也還不清楚。或許將來A級的人可以辦更長時間更自由的簽證(比如可以換公司換城市)?只能猜測。

---

重點是這種分類到底會不會被中國公司所看重?

一家公司;招聘設職位會不會描述要求:「中國籍或者外籍B等以上」之類的?

在當代中國,外國人的那些職位,經常是專門招外國人來當的。比如跟外語或國際合作方面有關的職位(過去還有些跟國外特殊高科技技術有關的職位,現在不多了)。但是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外國人的日益增多;這個老外人群內也會漸漸有一部分人想做各行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以自己為例,將來打算在中國工作生活的話,我一點都不想做任何英語相關的工作。肯定還是喜歡自己現在做的數學、計算機行業。現在這樣的在華老外可能不多,占不到10%。因為90%都只能做(或只願意做)那些外語相關的。。。

其實在中國的外籍人真的好少。幾個大的西方國家:比如美德英法,各有三四萬公民生活在中國。把所有西方的這些加起來,也到不了30萬。非洲的、韓國的、日本的、等等,也很多,但是總共到不了100萬。而且這些人很多不是工作的,很多是學生或者退休,或者自己開公司。拜託,這真正需要工作簽證的人,應該只有幾十萬吧?這是中國勞動力的不到0.07%。好多中國少數民族都比這個數多多了。

比較一下這些西方國家。勞動力20-50%都是外籍人。日本也有1-2%;雖然少,但是比起中國的0.07%還是誇張多了吧?整體來看,中國這還是太少了。著急這種問題,確實太早了。換個說法,中國的幾千萬大學畢業但是找不到好工作的人。。。這是很敏感的問題。如果要指責幾十萬外國人搶工作,這一點還真的說不通了吧。這種道理只有在西方才說的通。以後也許會有一天在中國成為問題,但是那一天還很遠。起碼二十年。

現在太早了。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看待現在的問題。這些中國公司要是真想招外國人,他們如何看出來這個外國人的級別層次?一個在華外國人的能力,不像身邊中國員工那麼好分別。至少在招聘的時候,不知道對方學歷等等各種條件。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體會得到這些東西的意義。難以分別。所以從這個種角度來看,這種標準區分法還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做得好的話,區分很清楚;那就可以肯定這個A級工簽的外國人,比B級的更值得僱傭。哎,問題是世界哪有那麼清晰的層次制度?

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根本不會看重這套東西的。中國很久以來都有一個國家規範的HSK(漢語水平考試)。也分十二個級別!有多少外國人考過?很多講漢語很流利的外國人都沒去參加過這個考試,甚至都不知道HSK是什麼。中國的公司HR,有多少人知道?知名度太低了。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完全不像雅思IELTS那種普遍熟悉的感覺。

現在又搞一個新的方法來區分外國人的水平。除了漢語水平以外還包括好多分類因素。這種東西,如果沒有實際價值,沒有知名度,沒有被中國公司HR運用起來;能有效嗎?標籤而已。

---

今天看了那部視頻以及下面評論。能感受到有些老外很排斥。因為他們自己不講中文,或者學校不好之類的,他們默認覺得自己可能是C級,不想被人發現。也不希望自己這個群體被層次化。也有些老外反而很歡迎這個政策,覺得那些人活該來中國,然後他們認為自己能拿到A級,所以很開心。後者也許一直以來很反對那種C級的,現在終於有個辦法證明自己比人家高貴。。。(中國的老外小社會內早就有自己的層次,互相歧視,可以參考視頻作家laowhy86和serpentza其他的一些視頻)

想到了一位小學同學。他在中國教英語六七年,也一直在中國到處跑到處採訪武術高人,把東西翻譯成英語字幕貼在youtube。中文確實比我好,或者差不多。但是他高中都沒畢業,而且從來沒有拿過什麼高工資。所以用這種方式來區分,他應該拿不到A級身份。他很熱愛中國,也能在中國做好多事情,很不公平。

總結一下。個人看法是:

那句口號「鼓勵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這種說法不是太精英主義了嗎?英國政府也不會把事情說得那麼直接(雖然哪裡都有人這麼想)。把這句話放到中國自己本地人的社會上,意思就是:鼓勵城市精英,控制老百姓,限制農民。這種話誰會這麼直白說出來?就算要說出來,也應該用委婉的說話方式吧。

帶來了一些政治不正確的感覺(對那些被針對的老外群體來講)。可是這種分類的考試,其實全世界各地各領域都有類似的。好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東西,也都不公平,都有漏洞。為什麼中國不能有?遲早也會有的。來英國的中國人嫌英國政策麻煩,不公平。都是一樣的道理。


這個考試目前也不可能特別準確,好多漏洞。但是中國遲早得搞出這套東西。因為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融入了社會,還有專業多樣化;人數也漸漸增多了,這一切遲早都得嚴格化,得做成一套成熟的政策體系,包括更全面的工簽分類。以後需要更多辦法來鼓勵優秀的外國人來中國貢獻,也需要更多辦法拒絕比較不優秀的外國人。這只是其中一小步。


挺好的。

終於和一些在華的非洲拉美人,劃清界限了

為什麼我覺得我是C類。。。

那些俄羅斯的英文老師怎麼辦


這個話題一直覺著很有意思,上次見著怎樣看待中國對在華外國人進行分類? - 譚蔓茹的回答 的答案本就想說點啥,可惜那個問題被合併到另一個極端「紙糊政治正確」的無腦排外問題下面去了...遂無趣


光翼特意挑這個來答,那也就附和兩句,權當是討論。

首先,表明下立場:自由意志論者,贊同自由遷徙的權力。但是同樣認可社會需要最低程度的人口遷徙管控,以保證移民與社會能達到融合,最終成功雙贏的必要性。所以接下來的論述構築於此立場,歡迎了理性討論,拒絕無腦排外民粹


先談談 @Lightwing 提到的五點吧:

1.學歷和2. 工作經驗,現有的Z簽證體系就已經包含了原初性的要求

第一步:外國人就業許可辦理
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首先應在外國人入境之前為該外國人辦理外國人就業許可,經獲准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
辦理時限:10個工作日。免費辦理
辦理地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理
所需外國人材料
官方要求外國人年齡須在24-60歲之間
1 護照複印件
2 二寸白底或藍底照片一張
3 境外人員體檢證明複印件
4 中文簡歷
5 本科或本科以上學位證書和專業技能資格證書原件及複印件
6 學歷中文翻譯件(蓋翻譯公司公章)
7本科畢業後境外兩年以上工作經驗證明原件(如在境內工作過,可提供境內兩年工作簽證或兩年就業證的複印件),工作經驗累積2年即可。
8 工作經驗中文翻譯件(蓋翻譯公司公章)

但是現有的一刀切的本科與經驗要求過於粗暴,個人是認可繼續細分學歷與經驗要求的大方向的。譬如參照幾大移民國家現有的成熟的技術移民打分制度(澳洲/新洲的EOI,加村的EE)甚至北上深的戶口遷入積分制度,都比目前的簡陋的就業許可證制度要完善的多。所以我是認同這項改革的大致方向的


具體到學歷層面,其實真正被此項改革忽視的反而是沿海,尤其是南方製造業間愈發猛烈的「民工荒」和東南亞甚至南亞/非洲的undocumented migrate的存在的現實矛盾。我不認為一股腦地將party善用的運動式整風條款化固定下來,從而迎合社會上尤其是你煳上愈發猛烈的民粹排外情緒,從而轉移消解掉對於失速的「new normal」的恐懼是負責任的理性和邏輯自洽且經濟的行為。


目前,民工荒尚處在初始階段,國內社會和無證工作的一代移民間都還處在歐美國家曾經歷過的相互以及自我社群的隔離中。但用工需求和結構性失業是不可能消亡的,反而按照歐美過往的發展規律,因各個內地勞務輸出大省經濟發展,一胎政策導致的出生率下降等原因,沿海製造業用工缺口將愈發猛烈。如果一旦無為而治下去,到了光翼提到的當移二代因為國族認同需要融入本地社會的階段,那就將一如現如今的燈塔的移民政策般病入膏肓無法解決了。所以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對應針對國內民工的」暫住證「制度的外籍版,依舊惰政無視問題積累,對於本科以下學歷的事實存在的工作移民缺乏規劃才是該意見稿最致命的核心問題。


至於年齡這個幾乎是所有國家都用來限制外籍人口移動的常用手段之一了吧,相比土澳EOI赤裸裸的歧視,一定程度上把年齡按區段劃分以保證社會保障體系不因移民遷入而壓力過大才是fiscal conservative的行為。


語言,這點是最為此改革中最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我個人是對澳洲類似的以雅思來保證區分度的手段不是很贊同的,畢竟誰也沒有辦法先驗性地證明一個雅思4個8的人才就一定比一個雅思4個6的外籍人士更合適職場需求,融入的更出色,對社會整體就更有益。但是最基本的語言溝通的素質還是需要存在的。所以,我反而認為此項改革不因將其作為區分度的加分項,而應是某項入門門檻般的存在。畢竟現有的z簽證/外國專家群體存在的絕對數量實在不足以支撐將漢語掌握程度用來作為區分度的必要性。掌握一技之長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一些領域專家沒必要需要和絕大多數華裔或者來華讀完幾年漢語課程的歪果仁留學生在一起競爭。


地區,這個是最有意思的一點。光翼你也提到了存在潛在的操作手段的可行性,但是這樣」操作「來換取簽證的行為,哪怕是成熟如土澳般都無法避免的。去南澳做個剔骨工4年,最終換取到澳洲PR的「神奇」故事簡直是移民中介最喜歡掛在嘴邊的文案了。所以不管洋插隊還是土插隊,其實這事真算不上啥國內特色了呢。而且其實要應對解決也是很簡單的事,操作層面上現有的歪果仁找片警註冊制度,再輔以徵信體制,手機登陸/支付寶地點確認等等。技術層面上要確認居住地其實不是問題,只是衙門願意打算花多少資源來解決這個問題罷了。倘若回到幾張表,簽幾個字,敲幾個章的「常態」,那再好的立法意願也沒有辦法遮掩掉執法層面的問題。


就業,光翼怕是沒有經歷過現有的在華歪果仁的就業市場吧?現有的過於集中於語言教學產業就業狀況,很大程度上就是反而因為官方的「懶政」,僱主乃至民眾整體的「非刻意性歧視」再加上在華歪果仁自身「尋求職業意願」的三重因素共同造就了。畢竟現有的「專家證」制度實在過於一刀切且繁複複雜,導致其他認為不需要「刻意」僱傭歪果仁的HR根本不願意花費精力去「擔保」一個需要層層手續的歪果仁。倘若真有一天能見到土澳job ad常見的「Full working rights only=PR/Citizen only」,那反到其實是開放進步到一定程度的體現了...

最後,「鼓勵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這句話還真就是典型到不能再更經典的衙門腔調了,畢竟Social Darwinism聲望崇拜...從控制北上人口的暫住證,到」越維越穩「的城鄉二元化,社保體制碎片化,車牌搖號,再到」XX特色「的棚戶區改造,哪點不彰顯著鼓勵精英以及笑貧不笑娼的精神呢?這倒還真不是針對在座的各位歪果仁,你煳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現實版映射而已。歡迎來到這魔幻現實主義


劃分的依據主要是學歷、能力等,而不是種族和信仰
這很政治正確
體現的是中國的考核制價值體系和西方的族類制價值體系的碰撞


先進國家都有這個制度,中國只不過最近才跟上而已,什麼三六九等,無非是利用政策,調節外來人才分配而已。


不發表評論,只是上個圖。來源見圖片上的網址。
只有專業在列表裡,同時夠60分,才可以技術移民。


我就想知道會不會有漢語四六級之類的考試。


我來答題了!坐標上海,從事涉外相關行業。以下的答案僅從上海現在及將來可能施行的政策出發來解讀。
首先談談分類後對老外來華工作資質的調整。
1. 以前超過工作年齡的外國人,原則上只能在上海再工作3-5年,新政出來後,只要超齡人員工資高,在中國繳稅多,就沒有年齡限制這一說了。
2. 以前要求外國人來華工作前,必須有兩年的正式工作經驗,實習不算。導致很多國內頂尖大學的外國留學生無法留在中國就業。新政出台後,如果是境內或世界前100名大學畢業的應屆生,也可以來中國工作。
3. 有些東南亞籍、非洲裔的外國人,在華從事廚師、技工、按摩這種工作。沒有大學學歷,中文水平不過關,就業單位也只是小型企業,將來華工作將相當困難。

目前了解下來,其實這個政策只有在成都正式強制實行了。北上廣深雷聲大雨點小,新老政策並行中。
高票答案更多的是從老外的分類角度思考,那我就從別的方面來說說這個問題吧。

1.對企業而言:聘請外籍員工成本變高。
之前在上海工作的老外,公司是不用幫他們交社保的。但分類辦理不同層次的就業證後,政府要求強制繳納社保。
老外現在的就業證是一本紙質的小冊子,以後會換成卡片大小,據說可能還會植入晶元或磁條,可以直接拉社保。就相當於我們中國人的社保卡+勞動手冊的功能。

2.對老外而言:優秀的老外更便利,稍低層次的老外更困難。
A類辦理就業證和工作類居留許可的時間最短。A類里還細分幾種,有國內人才引進計劃的,有獲得國際型大獎的,這種辦理簽證最方便;有綜合評分達到85分以上的,等等等等。
以前老外在上海工作,男60歲,女55歲就算是退休年齡。超過這個年紀,每年的就業證和簽證延期都很難辦下來,且原則上來說,男達到65,女達到60,延期申請基本上就通不過了。但分類後,只要年薪達到60w以上,每年在國內繳稅達12w以上,就自動歸為A類中的85分以上,且A類申請人無年齡限制。
注意??工資必須是中國境內支付,稅收也是交給中國政府的,境外支付的工資和稅單上海不承認。
也就是說,只要你繳稅多,對中國經濟做貢獻,哪怕你想在中國工作到80歲,政策上都是允許的。

其實在中國工作的老外,只要在大企業,達到中層級別就有年薪60w了。所以對於政府說的20%的A類,80%的B類不敢苟同。就上海目前的老外情況來說,AB類基本是四六開。

B類:辦理證件的時間較A類長一半。大部分老外都在這個類別里。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或沒有大學文憑的人來說放寬了一些政策,只要累積分數達到60分,還是可以來華工作。做外教的,需要有教師資格證,本國母語大學本科以上文憑。做外教也沒這麼簡單了。
如果說離及格線還差點怎麼辦?看收入和在華工作的年限。以後辦理來華工作許可,要先提交勞動合同,必須寫明薪資和準確工作年限。薪資不得造假,因為第二年延期的時候,勞動局會拉稅單,一查就知道。如果企業為了聘請老外,故意把薪資寫得很高,被查出來之後,政府會降低企業的信用分數。
如果說工資也不高,在中國也待不了多久怎麼辦?學中文唄,漢語水平考試分數高的,就可以加分。

以上。我的觀點,總的來說,我們中國政府確實是在吸引更高層次的外國人才。而為了辦證便利,跨國企業或更多的選擇在境內支付外籍員工的工資,這樣企業和個人的繳稅都將增加。再加上強制繳納社保,如果可行,中國政府也將多一些收入。
目前不知這一政策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是好是壞,因為可能吸引高層次老外來,增加政府收入;也有可能老外嫌麻煩而選擇去其他國家。
以前在中國工作辦理的手續很方便,且所需材料不多。現在材料和申請複雜化後,高層次人才是否還會選擇來中國,或者去其他發達國家?

另,同事也從別的角度看待這個新政,我國老齡化嚴重,政府需要增加收入發養老金。現在中國飛速發展,對於老外已經沒以前那麼寵,開始提要求了。
而有意思的是,外國專家局將和地方勞動局合併,由專家局領導。北京方面會派人到各地監管,並取消原勞動局編製。


本人就是留學相關行業的HR。看報道,大部分的教師都會被分在B類,就是需要控制數量的那一檔,目前還不知道未來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不過說實話,過去國內對在華工作的外國人的管理確實太混亂了...
就象置頂的那位英國友人所說,有的外國人仗著是英語是母語,高中畢業就堂而皇之的來到中國教書了...不要說外地,我在上海都遇到過這樣的奇才(還遇到了三個);
還有學歷造假的,有犯罪記錄的;
過來教書順便傳教的不提,我一個朋友說他當年在讀研的時候還遇到過穿著free tibet的T恤(當然也有我這樣的熊孩子,當年我們一個美籍口語老師問我們對911怎麼看,翻好字典告訴她這是美帝國主義自食惡果...)
前幾年上海的一家正宗國際學校還出了一個孌童的變態...
而且前幾年根據公司性質的不同,外國人辦工作簽證還分就業證和專家證,導致有時哪怕都是在國內就業,由於發就業證的人保局和發專家證的外專局的規定不同,使得同樣的工作申請的證件就不同,相應申請的條件也不一樣。特別混亂。
舉例來說,同樣教英語(English language)的外國人,在華爾街/英孚之類的培訓機構工作的,要申請就業證,要本科,要有兩年工作經驗;而在一般學校教英語的外國人,則是申請專家證,也是要本科,但是如果沒有兩年教學經驗的話,有相應的資格證書(TESOL/TEFL)也可以辦理;但是奇葩之處在於,如果有一個外國人,一直在華爾街,教了十多年英語(但是沒有資格證書),現在跳槽到學校去教書,要申請專家證,外專局可能不批,原因是,他之前在華爾街的經驗是培訓經驗不是教學經驗!!!就是這麼牛的邏輯!
至於以前外國人的證件不是全國聯網導致有些公司鑽空子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

所以對於將外國人的證件放在一起統一管理,這條政策我是絕對贊成的。
至於會不會造成歧視,講道理,在中國人眼裡,他們都是外國人,只不過是從事的工種不同而已,他們的臉上又不會寫ABC;至於他們內部會不會形成鄙視鏈,這是他們內部矛盾,關我P事。


黨只想明確告訴所有外國人,

中國就是這樣,愛在這呆著就呆著。不愛在這呆著就給我滾。否則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早晚變得和巴黎,倫敦,布魯塞爾一樣混亂。


本人堅決支持


只針對工作簽證,那麼是沒有用的,大部分應該分入C類的外國人,都是持旅遊簽證,甚至沒有簽證在搞外貿的


結合這條新聞看看,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首先,這對引進國外優秀人才,解決地區人才引進不平衡,管理國際人才,對國外人才管理更有利。
其次,這會不會是中國移民政策的嘗試?


如果ABC標準設置合理的話,我覺得這個可以。

第一,有利於解決「洋垃圾」過多現象。在中國,「洋垃圾」挺多的。抱歉,我用了「洋垃圾」這個不太友好的詞語,來形容某些素質低下的外國人。各個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外國人裡面也有好人和壞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現在在中國的素質低的外國人挺多的。。。甚至,我在新聞上看到過幾次,有「洋垃圾」在公共場合要強姦中國婦女的事情……簡直禽獸。。。這種人,一般素質都挺低的。通過設置ABC標準,應該可以予以限制。

第二,有利於解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對於普通的國人來說,他們其實並不太擅長辨別哪個外國人水平更高。所以,有時候,一個水平低下的外國人佔據了優位,一個優秀的外國人卻處於劣位。在某種程度上,這客觀上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通過設置ABC標準,任何人都可以判斷不同水平的外國人(不排除有個別不準確的現象,但大體上應該科學),使之更合理地各就各位。

第三,有利於引入先進理念和技術。站在本國立場上,中國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模式過於粗放,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等相對低下。甚至在本國內部,一些領域的發展存在近親繁殖現象,需要通過引入一些有水平的外國人。這些外國人可以像一泓清泉,注入新的活力。他們可以帶來一些先進的理念,帶來一些先進的技術,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發達,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發展,讓我們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我覺得設置ABC標準,沒有錯,只要標準合理,不要扯淡,大體上應該是利大於弊。


看了下報道,這個分級是工作許可的一部分,其實在很多移民國家都存在這樣的分級制度,只是沒有這麼籠統和表面化的劃等級而已。個人認為這個分級完全可以借鑒美加澳等移民國家現行的做法,採用簽證的方式。

上面有人提到的美帝EB1-EB5系列移民通道,這個是美國的移民系統,它本質上也是劃等級,只不過人家用法律規定的簽證類別給你劃等級。你要移民去美帝怎麼說也得遵守法律吧,所以你還有什麼脾氣好說的。

而土澳做的更好,政府只規定哪些簽證帶有工作許可,而是否能找到工作不同行業要求不同的認證。比如說你在國內是個十多年經驗的碼農,要移民來土澳,政府說好啊好啊NoProblem我們就需要你這樣有豐富經驗的人才,但是你先去ACS做個職業評估看看,看看你的行業經驗到底是哪一類,到底我們認可你幾年,神馬?你是海外工作經驗不是本地的?哎呀這個我們得給你打個折扣,你說10年我們打個對摺吧...神馬你罵我?ACS又不是政府機構你要罵罵他們去啊,關我們毛事啊,我們只是個發籤證的....你看看,政府把鍋甩給市場,甩給協會,一方面堅守多元文化We Are All Same的政治正確,一方面以工作能力為由通過非政府機構篩選,這鍋甩的多漂亮。

個人覺得直接在居留證上面畫標籤的做法太粗暴了,沒技術含量。不過中國畢竟不是移民國家,大門才打開了沒多久,控制移民方面還有很多經驗需要探索。


是這樣的,以後A類的洋人繼續做一等公民,B類的洋人按照三等公民,C類的洋人按照四等公民對待。

以後如果要找老外代報案,記得先問一下對方是哪一等的。

THIS IS CHINA, MY FRIEND!


專門黑中國來賺錢的洋垃圾serpentza現在在油管上越來越出名了啊,有了十三萬訂閱者,一個月要賺至少1萬多美金。油管上這樣的白人垃圾很多,通過黑中國來吸引白人垃圾的關注,以證實並加強他們對中國人的偏見。希望天朝政府能加強對這些洋垃圾的管理,不能讓他們一方面靠黑中國來吃飯,一方面還賴在中國。
Sina Visitor System


很好現在我是六等公民了。


很多人覺得有了這種分類後,就可以把那些靠長著一張外國人臉或母語為英文的「洋垃圾」外教趕出去。

其實如果這個分類只針對工作簽證的話,對相當大一部分外國人是沒啥作用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拿的旅遊簽證在國內工作的啊。中國的工作簽證是很難獲得的,用人單位沒有聘請外國人許可的話是不能幫他們申請工作簽的。

再說,現在中國和美國雙方都有10年的旅遊簽,有很多美國人甚至不願意把10年的旅遊簽換成別的類型的簽證呢。工簽一年一續,若是變更工作單位又會更麻煩點,還不如就拿10年可多次入境旅遊簽證,偶爾去一下香港澳門再入境,這樣單次停留天數又可以從頭算起。


討論具體標準和內容沒有必要,我天朝政策肯定會與時俱進的。

問題在於這個政策所體現的原則是給人分等級而不是分類,還搞什麼「鼓勵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這無須諱言是赤裸裸的歧視。

我們可以試著逼格正確、價值普世的來重新分一下類:

投資及創業類,I類,Investment:在國家允許的行業或地區投資額達到一定規模、僱傭中國公民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或比例;

商業僱員類,E類,Employee:受雇於註冊於中國境內商業實體的高級僱員或普通僱員,可按從事的工作性質分為管理E-Management類、技術E-Specialist類、普通E-General類;

學術類,S類,Scholarship:受聘於研究或政府機構、具有該領域公認的一定學術或技術能力水平;

其他類,O類,Others:宗教、文化或其他原因長期居住人士。

以上各類人士根據居留時間、語言水平、貢獻評價等標準(另行制定)累積分數,達到一定分數者可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家(特別是外國人)覺得大熊貓可愛?
對待歧視中國人的外國人,該怎麼樣對待?
外國人用什麼移動支付方式?
為什麼我經常看到幾個外國人背著一個很大的包去旅行呢?
如何慫恿一個外國人用QQ?

TAG:在華外國人 | 政策 | 中國 | 外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