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俾斯麥帶領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時候要把奧地利排除出去?後來為什麼也沒能將奧地利吸收進德意志?
tl;dr
一開始奧地利不願意。等到它願意的時候,其他人不願意。後來其他人無所謂了,他倆在一起過一陣子。最後奧地利又不願意了。不過分手之後,他們還是好朋友。
正文
現在的奧地利很沒存在感。即便能把它跟澳大利亞區分開來的人,多半也只會先想到莫扎特、滑雪場和豬排。但若以為它就和瑞士一樣自古以來小國寡民、人畜無害可就錯了。兩百年前的一八一五年,迴光返照的拿破崙終於還是輸掉內褲,反法同盟們坐下來喘口氣分杯羹的時代,奧地利帝國可謂不折不扣的歐陸東部霸主。儘管神聖羅馬帝國的衣缽不再,但承載哈布斯堡王朝四百年基業的維也納仍舊是德意志地區的首善之地,帝國首任皇帝弗朗茨一世與一代權臣梅特涅也正是在這裡盛宴款待反法群雄,一方面要商議分贓,另一方面也為列強和小國們提供動嘴把話說清楚的機會,免得接下來又動不動就大打出手。看著眼熟嗎?的確,這就是國聯雛形,史稱:維也納會議。
此時年輕的普魯士雖然暴了上百年人口,也曾在王位繼承戰爭中從奧地利眼皮底下虎口奪食擴張領土,卻並沒有怎麼傷及奧地利的筋骨;自己反倒在十年前被橫掃歐洲的法軍打得割地賠款,把歷次吞併的波蘭國土又吐了出來。雖然有沙恩霍斯特推行軍隊改革,也在滑鐵盧的最後決戰里為英國人出演 sidekick,畢竟還羽翼未豐,於維也納會議期間只能敬陪末座,低頭聽幾位大佬說什麼就是什麼。於是奧地利帝國分到富庶的波河平原與克羅埃西亞,俄羅斯掌控波蘭和芬蘭,而普魯士如同被嘲弄一般,只獲得幾塊萊茵河東岸的邊角料,與自己的國土不接壤不說,還被屬於英王的漢諾威王國卡在中間。更頭痛的是,在這裡生活的居民主要是天主教徒中產階級,非常看不慣新教普魯士的軍國主義那一套。
上圖是一八一八年的歐洲。藍色為普魯士,紅色界限內為維也納會議確立的「德意志邦聯(Bund)」,可視為神羅的延續體,其成員均為德意志人建立的主權國家和城邦。普魯士和奧地利只有部分行政區域加入此邦聯,因為境外的領土傳統上並不是德意志人的聚居地(普魯士右上的境外區域後來加入邦聯),但這並不影響它們倆成為邦聯內最具影響力的成員。在此後的時間內,德意志區域內的事務基本上由奧地利主導,歷任統領均為奧地利皇帝。
接下來我們把&遊戲&歷史快進到一八四八年。
區區三十年間,歐陸已然風雲劇變。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席捲全歐,各地民族主義覺醒,奧地利帝國就此遭殃:它境內的民族構成實在太過複雜。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斯洛維尼亞人,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烏克蘭人,羅馬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義大利人,塞爾維亞人…… 這些人有要求自治的,有要求獨立的,甚至還有要求統治其他民族的。於是波希米亞的捷克人開始鬧革命,要求獲得更平等的地位;匈牙利人也想要奧地利變成英國那樣的聯合王國,讓匈牙利人成立自己的政府;米蘭和威尼斯的義大利人更紛紛起義,試圖將奧地利統治者趕出地盤。就連奧地利的德意志人都不分階級地遊行示威來反抗皇權和梅特涅,逼著皇帝立憲。儘管奧地利的民主和民族主義革命最終被皇室藉助聞訊而來救援的俄羅斯軍隊鎮壓下去,但其境內的波西米亞(捷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等區域都由此得到更多的政治自由。
普魯士這邊倒是另外一種景象:維也納會議上分得的土地在一八三〇年意外地發現豐富的煤礦(這裡就是今天德國的魯爾區);為加強東西國土之間的聯繫,也為促進商貿和工業化,一八三七年的普魯士在李斯特主導下帶領周邊幾個邦國成立德意志關稅同盟,並逐漸吸引包括漢諾威在內的其他成員國加入,同盟內新教佔據主導地位,經濟趨於統一,從而也對於政治統一有所訴求;英國走向光榮孤立,將重心轉移到殖民地上,減少干涉大陸事務,更因為一八三七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而漢諾威國位傳男不傳女,使得漢諾威脫離英國。終於,當一八四八年革命開始時,德意志關稅同盟內部因為都是德意志人,在民族主義的鼓動之下,產生了統一的意志,儘管普魯士也有市民革命,但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作為自由主義的同情者,雖然行為搖擺不定,還是在本國和關稅同盟國內獲得支持,尤其是他在三月革命中下令已經進入柏林準備鎮壓平民的軍隊撤離的舉動,贏得來自平民的聲望。
於是在德意志民族意識到自己需要凝聚為一個整體的時候,德意志世界卻分裂了。南部領袖奧地利是根深蒂固的老牌帝國,天主教、保守主義、多民族、大地主階級主導;北部領袖普魯士是新近得勢的後起之秀,新教、自由主義、單一民族、容克資產階級主導。德意志人終於面臨著神羅解體以來日漸清晰的德意志問題(Deutsche Frage),也就是:地盤有哪裡,誰來當老大?
作為革命的一部分,一八四八到四九年舉行的德意志邦聯法蘭克福國民議會(Nationalversammlung,字面意思「民族聚集」)上,來自各邦國的代表開始就德意志問題開始討論。在奧地利的心目中,新的國家應該採用「大奧地利方案」:
換言之,奧地利想以現有領土合併德意志邦聯,行成一個橫亘中東歐、疆土超越法國、人口七千萬(此時全歐洲大約兩億人出頭)的帝國。拋開歐洲其他強國是否答應,大部分國民議會的民族主義代表首先就不認可這個設想。他們認為,如果要建立德意志國家,就不應該包括非德意志民族的國土,也就是新的德意志國家將沿襲德意志邦聯現有的邊界(前圖中紅線內),這就是所謂「大德意志方案」。換句話說,按照大德意志方案,奧地利帝國可能會失去此線之外的領土。奧地利當然不願意這樣,也因此開始尖銳地反對國民議會,明確說自己如果要成立帝國,就必須包括全部故有領土。眼見大德意志方案無望的代表們倒向以普魯士為首的北方諸國,決定採用此前只有一小部分人支持的小德意志方案,先將奧地利的領土排除在新的德意志帝國之外——但並不排除它之後加入的可能性。以此為基礎,議會起草新帝國的憲法,並推立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為帝國皇帝。
……可是他拒絕了。
(我該接受嗎?不該接受嗎?該接受嗎?!一八四九年的諷刺漫畫上數著制服扣子糾結的威廉四世。)
威廉四世拒絕皇位的理由,說來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首先他雖然同情自由主義,但畢竟還是革命的反對者;其次他害怕接受這樣的皇位會讓自己與其他傳統的德意志公侯們撕裂;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作為霍亨索倫家族的一份子的他,雖然有當皇帝的幻想,可他想要的乃是神授之君權(Gottesgnadentum),是選帝候的俯首認可,是良辰吉日的教廷加冕。夢想在寶馬車裡哭的姑娘豈肯坐在自行車後面笑,威廉四世打心眼裡認為民眾對於皇權只能「認可」無法「給予」,所以這來自民眾的皇冠,猶如塵土與廢石(Dreck und Letten)所制,不值得擁有——他畢竟不是自己給自己加冕的拿破崙,對於法統看得很重。事實上不止他一個,直到一九一〇年的末代德皇都認為自己的統治權力來自於上帝。
被拒絕的國民議會陡然夢碎,一片惶然,民意急轉直下。威廉四世索性夥同奧地利皇帝、保守主義者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解散國民議會,功敗垂成的德國中產階級自由主義者們大量出逃美國,這也是德意志人移民美國最多的一年,甚至產生了 Forty-Eighters 一詞專門指代他們。
自下而上的德意志統一嘗試就此失敗,但小德意志方案也由此深入人心。威廉四世把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擬定的德意志帝國憲法根據自己的需求略作更改,拿去跟北方支持自己的邦國在埃爾福特(Erfurt)結盟簽署,史稱埃爾福特聯盟憲法,意在繼續推進小德意志方案。可是這一意圖被奧地利夥同俄羅斯一起使用外交震懾壓制下去。一八五〇年普奧在俄國監督下籤署的奧爾米茨條約(Olmützer Punktation)被普魯士視為投降之恥,其結果就是普魯士放棄埃爾福特聯盟,重返德意志邦聯的舊有秩序。威廉四世從此偃旗息鼓,一八五七年癱瘓並精神失常,其弟威廉·腓特烈·路德維希擔任攝政;一八六一年,威廉四世去世,其弟繼位,稱威廉一世。
一八五〇年受辱的普魯士在其後的十年里韜光養晦,整頓軍隊。一八六二年俾斯麥上台,兩年後普魯士–奧地利聯軍與丹麥王國由於小邦國的歸屬問題開戰,德意志軍隊輕易取勝。按照俾斯麥回憶錄的說法,此時他已經著手布局,以奧地利所獲屬地為後來的普奧戰爭埋下線索,目的是促進以小德意志方案成立德意志帝國的大業。但這究竟是真的還是他功成名就之後吹的牛就不好說了——俾斯麥未必如他自述的那樣是個想看到德意志民族成立統一國家的民族主義者,很有可能只是個一心要壯大普魯士的擴張主義者。
不管怎麼說,奧地利帝國或許出於對實力的自信,在針對丹麥作戰的過程中,並未正眼觀察過身邊的普魯士友軍,沒有意識到這支依仗先進的總參謀部體制、不世出的帥才毛奇和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撞針式後裝步槍武裝起來的軍隊之驚人戰鬥力。而此前在五三到五六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往親密戰友俄羅斯背上插了一刀之後,奧地利也不再有可靠的盟友。於是一八六六年,算準時機的俾斯麥與義大利結盟,向奧地利挑起所謂「德意志之戰」,將奧地利打得一敗塗地。在決定性的克尼格雷茨戰役中,普軍以少剩多,令奧軍付出幾乎五倍於自己的傷亡。奧軍只在南部戰線針對義大利人稍獲成績,但這對於戰爭的大結局並沒有什麼意義。戰爭只打了七周,為了防止國外勢力介入,俾斯麥見好就收,迅速與奧地利議和。普魯士揚眉吐氣地解散德意志邦聯,兼并石荷地區、漢諾威、黑森、拿騷和法蘭克福,並約定奧地利不得干涉小德意志區域內的事務;義大利則奪回威尼斯。縱橫德意志地區三百年的奧地利帝國就此出局,注意力從此專註在巴爾幹地區。
戰後勢力圖。紅色及淺紅色為奧地利及附屬國;普魯士藍及淺藍色、湖藍色為普魯士、盟友及新獲領土;綠色為中立國。
注意普奧戰爭的和談中,普魯士只是兼并德意志境內的其他小國,並沒有直接要求奧地利割地賠款——這對於當時即便在走向衰落的奧地利帝國來說仍舊不可接受,即便能夠實現,也會讓奧地利懷恨在心。俾斯麥顯然明白「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道理,因為此時俄羅斯和法蘭西東西兩大勢力都在虎視眈眈,一旦在民族內戰中耗費太多精力,就會被外人利用。俾斯麥也並沒有立刻向南進一步擴張,佔據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的中部德意志國家,因為這樣很可能會提前觸怒萊茵河對岸的法皇拿破崙三世。當時的史學家評論說:「普魯士進入大國的行列,不是由於它的疆域,而是由於它的明智、它的決心和毅力。如果缺少這些品質,正如歷史所表明的,它就會淪為二流國家,受其他大國的輕視,而且可能還會受其他大國的統治。」——此時俾斯麥的種種決策,或許就是明智的體現。
一八六七年,德意志世界大致可以分成三份:普魯士主導北方邦國立下新憲法,組建北德意志邦聯;奧地利在戰爭失利後本占統治地位的德意志人之權威遭到國內其他族群的空前挑戰,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不得不與其中最大的匈牙利勢力達成「奧匈折衷方案」(?sterreichisch-Ungarischer Ausgleich),成立一個君主統治兩個國家的奧匈帝國(但更激進的匈牙利民族主義者仍舊對此不滿);最後還有夾在中間、受普魯士影響日漸深入,但在情感和宗教上都更偏向奧地利的所謂第三德意志蘭國家,巴登、符騰堡和巴伐利亞。普魯士與它們秘密簽訂了防守條約,以防看不爽普魯士勢力坐大的法皇武力干涉。
……啊,終於寫到一八七〇年。為了免除德意志統一進程的外患,順帶報一下拿破崙之仇,休養得兵強馬壯的普魯士藉機挑釁法國人,而法軍在主動宣戰後也毫不讓人失望地兩天就被擊潰,一個月後法皇投降。統一的道路已經無人阻攔,普魯士在十一月與巴登、黑森、符騰堡和巴伐利亞簽署了加入邦聯的協定。當然這三個國家的立場各有不同,巴登大公國作為堅定的小德意志方案支持者加入得毫不猶豫;黑森大公國與符騰堡王國比較偏向大德意志方案,但此時的奧匈帝國大勢已去,除了加入之外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巴伐利亞王國本傾向於保持獨立,只在普魯士做出保證其獨立及自主地位的承諾之後才不情不願地入伙,從此一直到聯邦德國成立後巴伐利亞都保持著某種特殊性。
威廉一世一路打到巴黎,逼著法國割地賠款,一八七一年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邦聯也由此升為帝國。但此時的奧地利同樣是帝國,雖然國勢已經一落千丈,想要把它納入版圖卻也並不是件簽個條約就能做到的事情:
打敗奧地利帝國讓它見識到自己的厲害並不算容易,而打散奧地利就困難更多了。如果再次與奧地利開戰,不但沒有由頭,而且普奧戰爭才過去五年,勢必會引起公憤和恐慌,俄羅斯、英國等中立勢力難免插手。況且,目前的狀態也宣告了小德意志方案已經實現,至少俾斯麥滿足了。
—真—的—還—想—再—快—進—五—十—年—
蹣跚走入二十世紀的奧匈帝國,終於在一戰戰敗後被國內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沖得轟然崩塌,分裂成十一個國家。其中由德意志民族組成的奧地利共和國意圖加入德國,其憲法草案第一條為「德意志奧地利為民主共和國」,第二條就是「德意志奧地利是德意志共和國的一部分」。但是,勝利的協約國不希望看到德國在戰敗後壯大,特別在凡爾賽條約和聖日耳曼條約中規定德奧不得合併,儘管這有違民族自決的原則。德意志共和國與奧地利共和國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一直將合併作為政治目標之一,奧地利乾脆有個「大德意志人民黨」鼓吹合併,一九三一年奧地利甚至試圖與德國成立關稅同盟。
納粹初興時奧地利的合併意圖有所下降,但隨著希特勒在德國的聲望日漸升高,納粹在奧地利也以一系列恐怖活動爭奪權力。不過,奧地利除了納粹之外,也有自己風味的法西斯——奧地利法西斯主義(Austrofaschismus),它在一九三四年五月得勢,將奧地利變為單一政黨「祖國陣線(Vaterl?ndische Front)」執政的極權主義國家,但在同年七月,黨魁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被納粹刺殺,繼任者舒斯尼格延續奧地利法西斯的光榮傳統,聲稱奧地利的德意志人是比德國人更優越的德意志人——他們統御神羅、德意志邦聯及奧匈的數百年光輝歲月便是明證,並且將納粹活躍分子關了起來。然而到了一九三六年,舒斯尼格終於架不住壓力與德國簽約,釋放納粹罪犯,換取德國尊重奧地利主權。一九三八年,為了頂住希特勒吞併的壓力,舒斯尼格安排在三月十三日讓奧地利人民公投決定是否與德國合併,為爭取儘可能多的反對票,他主動解除了一黨制,並同意將一九三四年被取締的左翼社會民主黨恢複合法。但希特勒聲稱這一公投必然會受到操縱,向舒斯尼格下了最後通牒,說如果他不取消公投,就會響應奧地利人們的呼聲,派遣軍隊進入奧地利恢復秩序。孤立無援的舒斯尼格在最後一刻屈服並辭職,聲稱「為避免兄弟流血」,將權力移交奧地利納粹頭子賽斯-英夸特。賽斯-英夸特次日邀請德軍穿越德奧邊界,「維護奧地利社會秩序的穩定」。於是德軍穿越邊境來到奧地利,並在許多地方受到居民夾道歡迎。德國與奧地利就這樣合併了,而凡爾賽條約的簽署者們各懷鬼胎,只是在口頭上譴責德國,什麼也沒有做。希特勒從他的奧地利老家 Braunau am Inn 穿越德奧邊境來到林茨,在這裡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這樣的熱情讓他覺得非常意外,因為連納粹自己都以為奧地利人其實沒有那麼想要合併。於是希特勒放棄將奧地利作為傀儡國的計劃,直接把它變為帝國的一個行政區。可笑的是,一九三八年四月十日,在希特勒授意和納粹全面宣傳之下,德國及奧地利人民終於完成了三月十三日被取消的公投,選票長這樣:
「大德意志帝國議會公投選票:你是否同意在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三日奧地利與德意志帝國重新合併,且認可我們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所列條款?」,同意的選項在中間且較大——不要問我為什麼是「重新合併」,我也不明白。公投的結果是 99.75% 的奧地利人和 99.02% 的德國人同意合併。
二戰結束後,奧地利以「納粹的第一個受害者」身份再次宣布獨立,並於一九五五年在蘇聯施壓下宣布「永久中立」——但它畢竟不是骨子裡中立的瑞士,還是禁不住誘惑在九五年加入歐盟。而奧地利人也在戰後構建起自己的國族認同,深刻地明白了身為德意志人,還是可以不做德國人的道理。
—抬—眼—發—現—游—戲—已—進—行—到—二〇一六—
未來的奧地利與德國還有合併的可能嗎?Jein——德語 Ja 和 Nein 的合成詞,或許可以成為這個問題的答案。過去五十年中,歐洲一體化進程使得歐洲各國的聯繫更加緊密,雖然里斯本條約讓歐洲成為統一聯邦國家的夢想受到重挫,但歐洲國家之間的邊境也變得比過去數百年間的任何時候都更容易逾越,從而出現了不少地區性的小團體,比如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常以 Benelux 的身份共同進退,其歷史比歐盟還要長一點;語言互通的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也因為日漸緊密的經濟聯繫常常被合稱為 DACH(德語「屋頂」)區域。三者之中的瑞士是個獨善其身的孤立主義者,所以德國和奧地利就顯得格外親密。如果對設計不敏感,驅車沿著 E45 或者 E533 穿越兩國邊境時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特別之處,而在因斯布魯克與慕尼黑的所見聽聞之差異還不如慕尼黑和漢堡;在奧地利開個小公司把業務拓展到德國幾乎是完全不用動腦子的事情,沒有任何語言、國情或者制度上的障礙。可以說在兩國公民乃至歐洲公民的實際生活體驗上,兩國跟合併了沒什麼兩樣。但是在政治上,兩國仍舊是分離的實體,執行著互不干涉的政策,雖然每個德國大黨都能在奧地利找到對應物——SPD 對應 SP?,CDU/CSU 對應 ?VP,FDP 對應 NEOS,綠黨對應綠黨——但兩國政治的差異也相當明顯,總體上目前的奧地利比德國偏右許多,右翼民粹的奧地利自由黨在世紀之交曾經兩度成為聯合執政黨,今年(二〇一六)更是差一點選上總統,相比之下德國的右翼就小兒科很多。
相信在我的有生之年裡,德奧不可能在政治上合併,但如果歐盟出於某種外來壓力或內在契機進一步深入整合,德國與奧地利從國家退化為歐洲聯邦內單純行政區域的話,「是否合併」這一問題也就隨之消解,或者說,它將在更高的層面上得以實現。
(本文主要歷史事件及觀點參考自歷史著作 Iron Kingdom: The Rise and Downfall of Prussia, 1600-1947,作者 Christopher Clark,鏈接 http://amzn.com/0674023854 ,以及電子遊戲《歐陸風雲》、《維多利亞》、《拿破崙:全面戰爭》。如無說明,插圖來自維基百科。)問題的關鍵在於怎麼理解德國統一
在很多人心目中,全德意志從上到下人人心向一個統一的祖國
然後「Boom」的一聲,在全德意志人民的共同期盼下,俾斯麥帶領英雄的普魯士統一了德國
中國人對於國家統一有這樣的期待是很正常的
在這種語境下理解德國統一自然會對於排除奧地利的方案感到奇怪
說好的全德意志人民心向祖國呢?
但是,從1815年德意志邦聯成立到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這期間的歷史遠不是這麼簡單可以理解的,什麼全德意志人民一心嚮往統一的情況從沒出現過,德意志的統一是德意志各邦國之間撕逼的結果。
以下重點講德國統一牽扯到的兩個問題
A. 要不要統一的德意志?
德國各邦國的君主,特別是小邦的君主,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從來是「不」。
用一個詞來形容德意志各邦國的君主,就是自私。
什麼民族大義,什麼統一的德意志,沒人care
為什麼各小邦的君主不想德意志統一?
因為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就意味著他們要交出自己的權力。
德意志的統一肯定是普魯士或奧地利這兩個大邦國主導的,這些小邦國只有被吸收的份。
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意味著他們自己的領土就會變成統一德意志之下的行政區,而這是德意志的君主們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各個小邦國從頭到尾都是心理上抵制德意志統一的
那麼普魯士和奧地利呢?
這兩個大邦國為什麼也不願意看到德意志統一?
對於普魯士來說,直到1858年腓特烈·威廉四世中風,未來的德皇威廉一世開始攝政為止,沒有普魯士國王願意正面挑戰奧地利的權威,而奧地利的意志一直是打壓德意志統一的思潮,普魯士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作為
奧地利反對德意志統一的邏輯其實也很清晰,看一下奧地利帝國的種族構成便知。
這張圖是奧匈帝國的了,奧地利帝國時期義大利的領土更多,沒有波斯尼亞,但是種族構成還是一樣複雜。
德意志的民族主義是民族主義,奧地利帝國境內其他各族的民族主義也是民族主義啊。
奧地利在這一點上一貫秉持著「不管是誰的民族主義我都要打死」的心態,所以奧地利對於德意志的統一是堅決反對的。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都能看出來,德意志各邦國的統治階級基本沒人想統一德意志。
B. 怎樣統一德意志?
為什麼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四世不願意接受法蘭克福議會送來的皇冠?
一是因為他不願意觸怒奧地利,二就是他不願意接受施捨來的皇冠。
而最後的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統一的德意志,不如說是放大的普魯士。
民族主義是由法國傳播而來的,同時帶來的就是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
而德意志各邦國對這三個詞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感冒
1848年的革命浪潮帶來的法蘭克福議會正代表了這個德意志君主們厭惡的法蘭西思想
所以這種一群人坐在一起開會統一德國的形式是不可能實現的
只能是普魯士或奧地利以武力的方式統一
而奧地利又自始至終反對德意志統一
但是奧地利在德意志境內有著絕對的影響力
自然普魯士在統一德國的過程中要把奧地利徹底打敗然後排除出去
C. 為什麼之後德奧不合併呢?
奧地利旅行小貼士:永遠不要跟一個奧地利人說他/她很像德國人
「奧地利才不願意降低身段和沒文化講話難聽作風粗野的德國合併呢口亨」
謝邀,前面的回答已經蠻全面了。我補充一些民族主義方面的內容。毫無疑問,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戰爭是立足於自身霸權的,俾斯麥是典型的普魯士本位主義者,對德意志統一本來是嗤之以鼻的,不過他認識到了民族主義年給普魯士帶來非常大的利益,所以就利用民族主義進行兼并戰爭,從這個角度說,王朝戰爭本質上也是普奧爭霸戰爭,普魯士既然想建立自己的霸權,奧地利自然是要打敗的,而且普魯士本來有進軍維也納的機會,但俾斯麥局限於讓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這也是俾斯麥外交才能的體現。另一方面,由普魯士來領導德意志的統一也是民族主義的期盼,而奧地利在這方面就遜色許多,約克將軍邁出了普魯士正規軍反抗拿破崙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普魯士全國上下的反法浪潮,志願軍後備軍勇赴戰場,普魯士為德意志的解放付出了極大犧牲,而且有許多志願軍本身就是非普魯士人,所以普魯士就這樣喜當爹了。
當然,王朝戰爭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大普魯士」,但是對普魯士來說,其巔峰卻不是德意志帝國,而是北德邦聯,北德邦聯是真正的大普魯士,但是德意志帝國真的就是德意志了,普魯士利用民族主義,到頭來卻被民族主義利用。而這也是俾斯麥擔心的,奧地利民族成分龐雜,對德意志帝國這樣一個民族主義國家來說百害無一利,甚至徒增民族主義者的聲勢。個人感覺並非其他邦不想統一,而是不敢統一,這取決於邦國自身的實力,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國力,小邦只能在統一的德意志里充當小弟,所以普魯士才想通過強權統一德意志,從而實現自己的霸權,不過俾斯麥沒有料到的恐怕是普法戰爭的戲劇性爆發使民族主義成了聯合德意志的紐帶,而普魯士也不得不讓位於民族主義,俾斯麥只是用行動證明了,同民族主義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
俾斯麥是普魯士的宰相,要建立的也是大普魯士。
@濤吳 的回答我認為很詳盡,這裡說一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個原因是,奧地利的體量對於普魯士而言太大了。俾斯麥從一開始就沒想著吞掉奧地利,1863年,俾斯麥還拉著奧地利和丹麥幹了一架一起瓜分了易北河地區的三個公國。初期俾斯麥的野心就是帶領普魯士整合這一地區碎片化的諸國。後來因為分贓問題(荷爾斯泰因地區雙方摩擦不斷),鐵血宰相打算打奧地利,國內的人覺得這人瘋了,甚至有反對派還組織了針對俾斯麥的暗殺行動以阻止戰爭。普奧戰爭的結果就是普魯士完勝,俾斯麥並沒有利用這個好機會吞下奧地利而是簽訂了比較溫和的《布拉格合約》,沒把哈布斯堡家逼死。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我覺得他可能是考慮到目前實力不足以吞併奧地利,至少法國肯定是不會心甘情願看到德奧合併。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可能是民族主義。普魯士軍國主義起家,民族主義色彩濃厚。而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在當時可以說是民族熔爐了。強行統一也許會陷入群眾戰爭的海洋。
當時俾斯麥選擇的是小德路線,因為後者的民族矛盾太複雜,強行聚合又增加不穩定因素,而且從最開始的關稅同盟到北德聯邦還有後兩次戰爭,奧地利的參與度都不高且是以平等合作者的面孔出現,關係是很近但還沒到進一家門的程度。反正有多方面的考慮吧
這還不簡單,一開始奧地利是不支持統一的,四分五裂是符合它的利益的。那普魯士想帶奧地利人家也不願意啊,不然為啥要打普奧戰爭呢,就是為了解決誰是老大,誰有領導權的問題。
俾斯麥那時代不允許,一戰敗了,二戰又敗了。現在過得挺好,幹嘛要帶隔壁窮兄弟
這不是德意志帝國,這只是大普魯士
往小了說,哈布斯堡再衰落也不會淪落到甘於和霍亨索倫暴發戶為伍的,俾斯麥也明白這點;
往大了說,兩邊民風民俗相差巨大,北德(嚴格來說普魯士就是東普魯士,連北德都不算)主導的政權能統一士瓦本和巴伐利亞就很厲害了。即使是德奧合併,也有一個原因是當時某黨高層有很多管事的是巴伐利亞人首先看一下奧地利的組成部分,奧地利王國中德意志部分佔得很少(小於20%)。開戰前,俾斯麥許給法國好多好處(好處最後沒有兌現,拿破崙三世被俾斯麥給涮了。而且還惹了一身騷。這才有後來普法戰爭。),才使法國保持中立。如果把奧地利強行納入德二的話,剩餘80%怎麼辦?如果你不管他的話,勢必被法俄兩國納入勢力範圍甚至直接吞併(俄國克里米亞剛敗,估計不會參與。)。如果德二強行吞併剩餘80%的話,估計一戰當時就爆發了(想想新德二=德二+奧地利+匈牙利+大半個波蘭+羅馬尼亞局部+塞爾維亞局部....,地圖上想想就瘮得慌)。如果你是俾斯麥是吃20%還是吃80%?還是一點不吃,把它認為小弟為自己所用?
因為終結者家族的故鄉在奧地利(州長是奧地利人)
推薦閱讀:
※誰吃過德國的豬肘子?好吃嗎 ?
※德國人的嚴謹性,以及德國製造的可靠性,是否被中國人「神化」了?
※學生辦理德國旅遊簽證自己辦好,還是旅行社代辦,面簽怎麼搞?
※尼采如何看待馬克思?
※如何辦理德國訪友簽證?怎樣提高出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