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的西方對比當時的中國,在軍事上有哪些優勢?


謝邀,清朝兩次雅克薩之戰大家都知道,但是第一次雅克薩之戰之前的烏扎拉村之戰的可能很少:
烏扎拉村之戰:中俄第一次軍事對抗,這場仗清軍以絕對優勢兵力被俄軍哥薩克給打得落花流水,有了其後的第一次雅克薩之戰。

這是哥薩克來的時候。

兩次雅克薩之戰的最終結果,初中歷史教科書上有。不多廢話。

第一次雅克薩之戰中其實有三點值得注意:
1、第一次清軍對俄軍(烏扎拉),清軍以近乎三倍的兵力圍攻俄軍,採用的是傳統的清軍弓箭+火炮+三眼銃的打法,因為清朝剛剛開國,離明朝滅亡也不過十年,可以認為是清軍對付明軍堡壘已經打順了手的戰術,慘敗。
2、清軍增援以後,和俄軍對峙,這次採用的是火炮+火繩槍對射的打法,這一次有進步,但是沒佔到優勢,到冬季以後被迫撤兵。
3、清軍採用朝鮮鳥槍兵,和俄軍在江面遭遇,因為火器數量佔優勢,這次獲取全勝,但是也是慘勝,因為鳥槍不能完全壓制俄軍火器。

清軍和朝鮮在此戰中火繩槍的水平,基本上在西方1550~1600年間的輕型火繩槍水準。
哥薩克裝備的火槍,大致上是重型火繩槍和非常少的燧發槍(型號存疑),但是數量上佔據劣勢,基本上在西方火器1600~1650年間的水準。
即便在單兵火器上,雖然嘴上說沒有多大差距,但是現實是實實在在的有起碼半個世紀的差距。

在戰術上,八旗軍隊已經是東亞素質較高,軍事紀律較強的部隊,然而比之俄軍兩次雅克薩之戰所表現出的兇悍和頑強仍然可以說估計嚴重不足,遠遠超出了中國軍隊對於軍紀和頑強程度的認識,烏扎拉村之戰中清軍指揮官低估俄軍反撲能力,錯誤的誤判俄軍在承受一定傷亡後可以抓俘虜,實際這種錯覺來自中國自古以來對陣雙方,在一個較低的傷亡率即可造成崩潰的經驗。這種經驗對於整個東亞地區都比較適用,但是當針對目標變成了西方火器(武裝)團伙的時候,就沒有作用,此時的哥薩克應該還是冷熱兵器混裝,先進火器比例還不高,即便這樣,烏扎拉村之戰就是這樣兩支武器差距在50年左右的軍隊,在實戰中表現出來的驚人的傷亡比,已經在鴉片戰爭前近兩百年,就為中國軍隊敲響了警鐘。

在堡壘攻防戰中,俄軍採用的的西式堡壘建築技術更是完全顛覆了清軍對軍事堡壘的認知,因為這個主要涉及第二次雅克薩之戰,這裡就不多說。

所以說,和一般觀點不同,即便是不算大的火器和技術代差,也造成了驚人的可怕情景,只不過第一因為衝突烈度不高,還沒有引起清廷對西方單兵火器發展的進一步重視;第二,清廷在雅克薩之戰中吸取教訓,開始後金以後第二輪鑄造加強威力火炮的高潮,使清軍火炮在17世紀晚期基本達到西方17世紀初期的水準;第三,其後對準噶爾汗國的戰爭,清軍進一步提升火器水準,在18世紀中晚期使線性陣列的水平,在乾隆時期基本達到西方17世紀中期的水準。但是這正是封建軍隊最終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奧斯曼土耳其混成軍隊也類似)。因為再後面西方火器的零部件化水準和工業化生產,是依靠封建經濟條件下的熟練工匠和一般非專業化工具,低精度工具很難達到的高度。或者換個方式說,正是滿蒙八旗軍隊後來150年的對內、外戰爭高水準英勇表現,給帝國的中央一種錯覺:只要足夠英勇,人數和武器數量足夠,輔以經過改良的火器(相對於自身而言),即可戰無不勝。

最終到鴉片戰爭時,依靠人力和數量優勢,已經不能掩蓋戰術上的相對代差,以及武器的決定性代差


我也要寫篇長篇歷史類乾貨了。

其他答主說得挺不錯的,不過沒人講海戰。其實我國17世紀和西方的航海技術差距那是遠大於陸戰差距的。海戰技術是個超大的話題,我沒法展開,這裡就講一下導航術的差距。這也是中西方海軍技術中差距最大的。導航對於艦隊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講。

17世紀歐洲的導航技術沒有相應的天文學基礎積累根本發展不起來。而在大洋上沒法做到較為精確的導航,就和送死沒什麼區別。無敵艦隊慘敗於英國時候,很多戰艦都是撤退過程中導航出了偏差,結果觸礁沉沒的。

我國17世紀導航術水準,基本可以以鄭和下西洋的技術為準,直到鴉片戰爭都沒長進。主要技術有兩個:海道針經和過洋牽星術。聽起來名字很高大上,其實非常simple。

所謂海道針經,就是通過無數次實驗,記錄下從一個港口到下一個港口需要沿什麼方向走多少公里,中間有幾次變向。也就是試出來的航路。一個標準的針經翻譯成白話文基本就是這樣:「出港東偏南15度走20海里,再轉東偏北走50海里,再轉....」。如果你問中間因為風浪偏離航向,或者走歪了怎麼辦...好像沒辦法了。所以鄭和的船隊一直都是沿岸航行,走一小段就要靠港重新確認位置。

《鄭和航海圖》中「太倉港口開船用丹乙針一更平吳淞江,用乙卯針一更到南匯嘴。」就是說「太倉港口開船用105 度方向,一更(2.4小時)時間到吳淞江,再往97.5 度方向航行,一更時間到南匯嘴。」下圖羅盤中的乙和卯大家都能找到吧。

另一個技術叫過洋牽星術,其實就是類似於西方的等緯度航行法。就是看北極星之類的標誌星體高度確定緯度。如果在海洋中迷失了,那可以按照同一個緯度進行等緯度航行,這樣一來總能見到陸地。哥倫布就是這個思路發現的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也用了這個技術。不過麥哲倫更進一步,發現了南半球的標誌性導航天體南十字星,讓人類第一次能在南半球導航(這個發現如此重要,以至於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南半球國家國旗上都是畫有南十字星)。不過在17世紀,這種航行方法已被西方淘汰了。因為一支艦隊想在茫茫大海中準確找到敵方港口和自己位置,還需要知道經度。

而17世紀中晚期的西方的先進導航技術,當時的中國人是學不來的,即使你是穿越者也不行。因為17世紀末期,西方人之所以能在大洋中確定經度,運用的是月距法。我直接引一段網上的描述了:

這種稱為月距法的原理大概如下,首先,由天文台把各恆星的位置繪製成精確的星圖,然後每隔 3小時 觀測、記錄月球在恆星間的位置,製成表格出版。在海上使用的時候,航海家必須觀測月球與特定亮星間的相 對位置,然後根據天文台的表格計算出格林威治時間。一直到17世紀中葉,這個方法還只是紙上談兵,因為實際上要克服的問題很多:例如由於缺少觀測數據,當時尚不清楚各個恆星的位置,也不了解月球運動的規則,更缺乏能在顛簸的船上精確測量角度的工具。

月距法的前提條件,是你需要見一個天文台,然後利用牛頓定律,預測月球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位置。每個三個小時做一次預測。然後航海家從天文台拿到預測出的星圖之後,對照星圖和實際星空中月球的距離,來計算標準時差。從而確定經度。月距法和傳統導航術差距說是吊打也不算誇張。人家可是能同時確定經緯度的。

西方艦隊導航技術完爆中國的第二點就是精確地圖測繪。雖然我們可以說我國古代的過洋牽星術和西方的緯度航行法是一回事。但是實際上我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們不懂經度緯度的意義,只是知道在這個位置星空應該是這樣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因此想要繪出精確的地圖幾乎不可能,畫出來的地圖都是抽象派。

下邊是維基詞條「過洋牽星術」中,鄭和海圖的一段描述,很好地體現了我們只觀測到現象,而不知道原理。實際上這麼大段的描述,在西方地圖上一個經緯度坐標就能搞定了:

  • 「忽魯謨斯回來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水平線上17度36分),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水平線上11度12分),看西南布司星八指平(水平線上12度48分)丁得把昔,看北辰星七指(水平線上11度12分),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水平線上11度12分),看西北布司星八指(水平線上12度48分)。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平水(17度36分)。丁得把昔過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水平線上11度12分)。

海道針經和地圖測繪,牽星術和月距法。這差距可以用吊打形容了


實際上16世紀初,西方已經在軍事科學領域確立了絕對優勢,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在義大利的長期戰爭,使得雙方軍事組織和工程學都達到了很高的高度,或者說,已經將戰爭變成了會計師和工程師的戰爭。
雙方在城市攻防作戰中,學會了地形測量,地圖繪製,工事構築和長期作戰的後勤支持,而這些能力,中國軍隊第一次掌握,是在曾國荃圍攻安慶的戰鬥中,才算達到了義大利戰爭的水平。

從武器上來說,直到1840年,中國的火炮使用水平也沒有超過1494年查理八世翻越阿爾卑斯山所攜帶的炮隊(大口徑前裝炮和移動炮架的結合),更不可能跟摩德納大炮公爵比,和可以機動靈活把野戰炮當步槍用的古斯塔夫(可以在野戰中機動的中等口徑火炮),更是天壤之別了。
明清兩代可以用於野戰的火炮,實際上基本都是15世紀水平的後裝炮,也就是網上吹噓的所謂神器佛郎機。如果這玩意是神器,西洋人是蠢的,就放棄了?


武器上

1,17世紀上半頁。中國鳥銃是輕型火繩槍,而歐洲人使用的是重型火繩槍,雖然都是火繩槍,但是歐洲火繩槍在射程、威力上都有優勢

2,17世紀,中國野戰火炮除了佛郎機,基本就是仿製的英國艦用18磅加農炮,這些火炮要麼太重,不方便野外使用和機動,要麼就是太落後,射程不行。。因此如果野戰,面對機動相對方便的西方6磅 野炮,明清炮兵肯定要下風。

3,17世紀下半頁,歐洲發明了早期燧發槍。在射擊條件上大為放鬆。射速也有提高。
同時發明了原始的刺刀(是荷蘭殖民者從馬來人得到的啟發),然後法國軍事工程家沃邦元帥改進了刺刀。因此如果發生白刃戰,面對刺刀陣,明清一般是會輸的。

4、17世紀中國軍隊的精銳步兵裝備的還是布面鐵甲,扎甲,鎖甲或者鏈甲。而西方重裝步兵很多裝備胸甲。防護肯定是後者更好。 更何況西方有很多龍騎兵(也就是騎馬步兵),機動性與火力都強於明清步兵

5、騎兵滿清使用的是棉鐵甲。比西方同時期的四分之三甲也要差一些。而且西方騎兵一般還配備手槍。

6、海軍方面,,1000噸的,搭載40門火炮以上 速度更快的使用橫帆 的風帆戰艦面對 東亞的 福船、廣船,基本上是碾壓。。東亞如鄭成功,只能用火攻船集火攻擊之。


軍事技術方面

1、莫里斯方陣、古斯塔夫方陣 肯定是比明清戰鬥意志不強的軍陣更優秀。至於鴛鴦陣,沒比過,不過火力密度無法與西方方陣相比

2、西方國家在步兵炮兵配合方面優於明清。

3、西方的棱堡體系是相比東亞堡壘更優秀的軍事防禦工事。。

4、西方國家當時擁有更好的軍事訓練。僱傭兵制度也優於明朝的衛所、清朝的八旗、綠營等世兵制度。雖然明朝也有少數精銳家丁,清朝有精銳巴牙喇

5,使用了水力機械的軍事工業優於傳統的鐵匠工藝,能製造更好的武器。更何況明朝的匠戶制度還有負面影響

6,近代數學對西方炮兵有加成作用。西方炮兵有炮兵測量技術教學。而明清炮兵還是傳統的師傅帶徒弟

海戰方面。。荷蘭在1620年代在東亞四處為患。史稱紅毛之患。。明朝無能為力。 後來靠鄭芝龍以絕對優勢兵力擊敗之。

防禦戰方面。 鄭成功攻打台灣荷蘭人堡壘赤嵌城。以25000人圍攻1600人八個月,最後是靠切斷水源使荷蘭人投降。 這很體現棱堡作用

陸戰方面。除了雅克薩等戰役。1647年,曾經有一支三四百人的葡萄牙僱傭軍,成功幫助南明防守桂林。挫敗了滿清重騎兵的衝鋒。


你能想像,康熙朝動員上萬軍隊才能攻克一個雅克薩嗎?
這個雅克薩不是它:

不是它:

也不是它:

而是它:

雅克薩的守衛者也不是他:

而是他:

葉爾馬克帶領哥薩克八百名掃掉了西伯利亞數個汗國。


謝邀。
在軍事科學這個範疇內,17世紀歐洲並不領先我們。他們在18世紀有了飛躍發展,並超越了其他地區。

論軍事優勢,從當時而言,在17世紀歐洲的軍事技術並不相對中國更有優勢。無論是戰術群的使用,戰役組織能力,大戰術(陣法)的運用,歐洲和中國相比都可以說是各有優劣,都各自具有自己的特點,擁有發揮自己優勢的方法。其中,在戰役組織能力上,中國還更勝一籌。因為中國擁有進行大規模軍事動員的能力,以及深厚的大軍團作戰的傳統,有萌芽期狀態的類似總參謀部的組織機構來策劃協調。

在17世紀,歐洲歷史上出現了一次(也是中世紀到近代之後第一次)全歐參與的大混戰,這就是很多軍事愛好者經常談到的三十年戰爭。這次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歐洲各國的軍事技術的發展。

荷蘭因為要從西班牙的控制下爭取獨立而建立了共和國,之後著名的軍事家莫里斯領導了荷蘭軍隊,從而開始了著名的「荷蘭改革」,並由此建立了「荷蘭戰術體系」。

歐洲人認為,荷蘭體系是近代軍事系統的鼻祖,這是有道理的。但荷蘭體系並不比同時期我國的體系更先進。問題在於之後快速發展起來的西班牙體系(改)、法國體系、瑞典體系(荷蘭改)等等,互相反覆刺激,之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之後又經曆法國大革命、民族戰爭的刺激,國家之間的戰爭進入到全民總動員的階段,參謀-指揮體系開始脫離其萌芽期,而進入快速成長並成熟的時期。這些成果徹底把中國最後一點在戰役組織能力方面的優勢和傳統經驗給碾壓成了渣。

所以,最關鍵的飛躍,就發生在18世紀,而不是17世紀。


幾乎所有答案都是說陸軍。想必大家都公認,在17世紀中國已無能力與西方在海上爭雄了。

事實確實如此。

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是最後一次巨大規模的帆槳戰艦海上決戰。參戰雙方一方是奧斯曼土耳其,222條排槳戰船、56架快速排槳船,另有小型船隻等,13000名水手及34000名士兵。另一方是以西班牙為首的天主教勢力,主要包括威尼斯109艘排槳戰船和6架加萊賽戰船,西班牙80艘排槳船,教皇國12艘排槳船,熱那亞、薩伏伊、馬爾他各三艘排槳船,還有數十艘私人戰船,近13000名水手,10000名西班牙步兵,7000名德意志士兵,6000名義大利士兵,5000名威尼斯士兵。

雙方共計不少於500艘戰艦,接近90000人的大軍,在海上鏖戰。

1652~1674年的英荷戰爭,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海戰。參戰雙方本土雖然偏處北海一隅,各自勢力卻遍布各大洋,而且都是以航海立國的海洋國家。戰爭涵蓋了從戰艦單挑到艦隊決戰各種規模,從港口封鎖到遠洋征伐各種方式,從港口到航線到艦隊各種作戰對象,內河近海遠海大洋各種作戰區域。據說在第一次英荷戰爭中,雙方作戰次數已經超過此前世界歷次海戰數量總和。不管是作戰的時間、空間、影響,都已經初步呈現出總體戰的萌芽。

中國與此對應的有1633年的料羅灣海戰。明末海盜魁首鄭芝龍,據說擁有50艘大型戰船(據荷蘭人記載鄭芝龍當時主要戰船配有16至36門炮,大小不明)100艘火船,對抗9艘荷蘭戰船(每船數十門炮)和數十艘海盜船,戰鬥結果是荷蘭戰船一沉一被俘,其餘的殺出重圍跑了,事後的和談中鄭芝龍還大致同意了荷蘭人的貿易條件。荷蘭東印度公司出動的9艘戰船算是中西方海上勢力在這段時間的最大規模碰撞,然而中國水師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無論是在戰場還是談判場,荷蘭人一直穩定控制台灣超過二十年。


日益垂暮的老人和朝氣蓬勃的青年的對比 17世紀西方早已經開始了軍事近代化,自中世紀後期開始的軍事革命在經過了文藝復興的加工和王朝戰爭的實踐之後,歐洲列強的近代化軍隊已成雛形並且正在迅速發展。這樣的近代化軍隊無論是在軍事技術上還是軍事制度和戰術思想上對還處於封建時期的軍隊而言無疑是噩夢般的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683年的第三次維也納攻防戰。
反觀同時期的中國,大萌朝在17世紀中葉就壽終正寢遂不提,取而代之的大青果的軍事技術則也是在大萌的基礎上緩慢發展(以火器為主)。但無論如何,在清英戰爭之前,無論是大萌還是大青果這兩個人類封建社會的所能達到的頂點的軍隊,都不可能和歐洲近代軍隊相提並論,這兩者的差距早在1840年之前很久就已經悄然拉開了。
然而因為國內的歷史民族主義和魔幻主義盛行導致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在1840年之前的任何朝代都是足以問鼎世界的超級帝國,尤其大萌因為各種原因更是儼然成為了足以嘴吃西荷拳打英法腳踢神羅臀坐奧斯曼的存在。然而客觀地橫向比較,大萌朝的科技真的「世界第一」么

先碼到這


我大明石炮,取材簡便,威力巨大,八百里開外,一炮打爆敵方狙擊手,戚繼光用了都說好

我瑞典皮炮,輕巧便攜,以柔克剛,發起瘋來連自己人都炸,古斯塔夫用了都說好


莫卧兒:你們都是渣渣

同時期蒙兀兒大炮領先明朝500年_歷史吧_百度貼吧蒙兀兒王朝的巨型移動火炮,射程達80公里 _土豆_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參照系戰爭選幾場,17世紀後期好了,1683年第二次維也納之圍,哈布斯堡的皇帝嚇的跑了,波蘭國王、德意志諸邦國,少量西班牙、義大利城邦軍隊對奧斯曼十五萬;1686-1689雅克薩清軍打俄國的幾百人遠征隊;1676第二次俄土戰爭。
這時代的俄羅斯,彼得一世的改革尚未開始,對比西歐處於落後,軍隊仍不夠專業的階段,被瑞典吊打的水平,已經可以開始吃內耗嚴重的大波波的豆腐,但偶爾還會被反推,可以主場防反打打奧斯曼,比起百年前面對巔峰土軍只求能守住已經進步不小,但奧斯曼弱么?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多兵種,重視火器與攻城能力,匈牙利或猶太人們的工程師與火炮專家,熱那亞或時叛時順的北非水軍,也保有游牧向來的騎兵優勢與傳統,加入了塞爾維亞騎士,大規模戰役組織動員能力,科技上,體制上開始落後,但明顯短板是沒有的,與之相似的大清,軍事技術上很難說超過這位;另一個陸軍大魔頭法國(路易十四治下已經可以養得起四十萬近代軍隊),因為長期和奧地利不對付,土耳其人的入侵和它的長期鼓動與唆使分不開,維也納之圍處在看笑話的位置,巴不得哈布斯堡家族完蛋才好,但歐陸其他戰役,早期是蹂躪各國,後期面對整個西歐的絞殺才漸漸力不從心,差距自行想像。
海軍有高票答案說得很好了,技術積累,觀念,方式上落後很多了,西歐各國海軍傳統與實力爆棚的黃金聖鬥士太多了(什麼是海軍傳統?你普通人上海船,先吐個七葷八素,起都起不來,能有足夠數量的合格體質的水手再說,有了規模龐大的金字塔底部的水手,快點積累個十幾二十年經驗,才有可能是出色的船長,有足夠的船長,才有可能出指揮名留史冊的海戰的艦隊司令),明、清靠主場近加絕對數量優勢收拾下海盜還湊合,吃荷蘭千人級別的台灣駐軍都費勁,英、法、荷、西人家16世紀後期已經開始全球亂斗。


謝邀。
怎麼會有人請我這僅僅三個粉的來答這麼大的題目?我可真駕馭不了。
不過我的基本觀點是西方存在優勢,而且肯定不止一個方面。
最後,丟幾張圖走人。
白皮1583年的出版物配圖

十七世紀的明代出版物配圖,第一張本土產物,第二張西洋產物


軍事工程完全領先,海戰完全領先,中國的火槍和炮兵主要山寨西方。
陸軍野戰的話,西班牙步兵團和尼德蘭的莫里斯橫隊的戰鬥力超過明清鼎革時期所有步兵。明軍也有堅強的步兵方陣,比如秦良玉的白桿軍,問題是人家瑞士人15世紀就有這水準,至於清軍下馬步行突擊之類的在西方橫隊火力面前是浮雲。
唯一有點看頭的恐怕是八旗騎兵,不過滿八旗入關才五六萬....到17世紀末燧發槍和刺刀結合的時代,歐洲萬騎衝鋒已經賽過清了。
對了前面童貫史實搞錯了,西方火槍手們的第一個戰術體系是西班牙,之後才是尼德蘭,繼而是三十年戰爭中的古斯塔夫。
如果17世紀的中國軍隊和古斯塔夫們打三萬人會戰,恐怕不會比奧斯曼強。


跑個題,說的17世紀,又強行帶上16世紀,還重型火繩槍。。。那不就是更長更大一點火繩槍。因為攜帶不便也不普及,還得背個支架,一點不實用,很快就被淘汰了,說的還好像明朝沒有似的

還把支架槍和刺刀一起說,2米的槍上掛刺刀,這畫面…


康麻子在位61年,中國造了多少大炮?一百多。

英荷第二次大戰,兩個撮爾小邦動用了多少大炮?5000左右。

你體會下。

英荷第二次戰爭發生在康麻子上位早期。


紅夷大炮,明末神器


從技術基礎方面說雙方差距不大,西方因為長期戰爭在組織和技術應用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其中在海軍上優勢更為明顯。但如果當時就廣泛接觸,並且有切實的戰爭威脅,中國追上西方的戰爭水準會很快。
真正拉開代差的是18世紀,西方現代科學體系慢慢建立,並出現了革命性的動力--蒸汽機。


光是英女王的龍騎兵就足以把老舊的八旗虐出翔了


質量上的優勢吧~
首先 歐洲這個概念很大,從老舊落伍的俄羅斯到古二爺麾下的瑞典軍團 都可以稱為「歐洲」
而且 發生戰爭地點 野戰或者守城戰 水戰 等等形式都有巨大區別。
僅僅以陸戰為例,我們以西歐野戰為例
事實上 這一時期,東亞能夠動員的局部兵力相比較還是能夠達到比較大的規模的~
大部分中外戰役都是通過 絕對數量的兵員武器 或者切斷後勤 對數量有限的殖民軍團進行作戰
(然而 普遍戰績不佳 我看到的大部分明穿小說 ,幾乎走得都是歐洲軍隊的道路,事實上 除了頭髮黑 皮膚黃以外,他們和17世紀 乃至18世紀的歐洲軍隊師出同門)

歐洲軍隊能打的一點是高密度的戰爭所逼迫,因為僱傭兵那幫王八蛋靠不住,便建立常備軍
因為大規模常備軍缺乏兵員 所以建立起動員兵制度,因為高烈度戰爭需要高素質的兵員 便進行高強度訓練,高強度訓練需要讓士兵吃好喝好 不然分分鐘反他娘,便建立起完善的後勤體系。

簡而言之,都是生活所迫啊@( ̄- ̄)@
另外,那幫歐洲殖民者很多也是被逼出海謀生的,提著腦袋的夥計~
舉個例子,唐朝和北方游牧民打仗,大統一的時候 往往是輸少 平多 贏幾乎沒有(非要抬杠 把擊退也算贏的話)而到了藩鎮時期,盧龍鎮一個藩鎮,經常性打勝仗,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戰敗,沒人會給他們兜底,拚死一戰或許十死一生,逃避作戰他們百死無生。
而對面的殺良冒功的那批(略)


很感興趣的話題,拋磚引玉一下吧。

那時的科技實力東方是遠勝西方的,但是在科技實力向綜合國力轉化方面,清朝做的很差勁,仍然依靠農耕貢獻產值,一段時間科技成長緩慢。

軍事自不必說,放棄了明朝開發的科技樹,「鄭和」寶船消失了,熱兵器發展停滯了,武備建設也鬆弛了。此消彼長,在17世紀的全球殖民貿易時代,不僅是軍事,整個國力都在被西方趕上和超越。

清朝的軍制長期以來都是八旗子弟上馬征戰、下馬治民,兵農合一。後來坐了江山,雖然不太務農了,但當兵退化成了八旗世襲的權利,嚴重削弱了戰時動員能力和戰鬥力。戰術也以傳統的步騎結合為主,火器從來只是輔助。同時代的西方,開始逐漸擺脫中世紀落後的騎士制度,傳統的僱傭兵開始轉化為國家控制和領導的職業軍人。戰術中吸納了火槍和大炮逐漸取代了冷兵器,長槍短炮的步兵大隊作戰方式開始成為主流。

總的來說,在17世紀,東西方如果直接軍事對抗,勝負也許難以預料,畢竟綜合國力清朝還是遠遠超越世界其他國家的。但是發展的趨勢是東方走下坡路,西方走上坡路。


我個人覺得差距是全方位的…
其他不說,光炮兵上就甩了幾個身位。不僅是在硬體上(火炮),也是在軟體上(炮兵技術)—大歐洲撕逼那麼多年,早就把戰爭往專業化技術化發展了。


梭堡,大帆船,別的沒什麼特別大的領先,再就是軍事制度不像中國軍事制度腐化那麼快,畢竟族兵制也好,衛所制也好,都完全談不上「市場化」,而「專業化」又因為貪污與不重視迅速衰落;至於方陣,火器什麼的,全方位比較火器可能有領先,主要是火炮數量上,雖然同樣是西方炮,不少西方傳教士認為清康熙平三藩是一場便宜的戰爭,主要是清朝對炮的製造與需求沒那麼大,火炮相對西方少;至於方陣和火槍兵,準噶爾清朝基本就完全和當時西方沒區別,康熙還腦洞巨大要求八旗像當時的歐洲騎兵一樣當馬上火槍手(古斯塔夫時馬上槍手又被歐洲認為不合時宜了)


明代《武備志》中描寫了很多武器比如五雷神機相當於現在的左輪手槍
而且中國人一向善於研究,當俘獲了葡萄牙的大炮後中國就很快仿製出來了,而且還比原件要好。
從此明代弗朗機成功實現國產化,並且達到十六世紀國際先進水平。
很快我們中國又研製出了小弗朗機,全長90厘米,跟現在的迫擊炮差不多。除此之外還有馬上弗朗機,這個就更小了,只有70厘米,可隨騎兵的快速移動而發射,具有很強的威懾力
就舉這些例子吧,明代火器厲害的還多,當初日本打高麗的時候,明朝出兵救援就帶了許多火器,結果把小鬼子打的不要不要的


推薦閱讀:

「花姑娘」一詞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發明的?
汪精衛到底有沒有曲線救國?
《八一軍旗永向前》被反駁是後來演繹,若屬實,如何看待出來「承認」的插旗戰士及後來挺身出來說出實話的人?
二戰沒有國軍的正面戰場,中國單靠游擊戰能堅持到二戰勝利嗎?
張學良到底是怎麼的一個人?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軍事 | 戰爭 | 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