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母語人士眼中的中國英語教材是怎麼樣的?
例如一些語法和生詞, 課本裡面人物的對話, 會不會有讓人感到很彆扭 不符合平常的口語習慣, 甚至有明顯問題的地方?
得看是什麼出版社。
有一次我在王府井書店買書,順便看了一下幾個英語教材。 有的好像是從一本1950"s的英語書編出來的,好多單詞自己都沒用過。
算比較刻板吧。跟我們說得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當然也得看老師怎麼去教。
這是出國/交外國朋友的重要性- 這樣才能學習最地道的英語。
不知道是哪個編教材的,起了這麼經典的兩個名字,李雷,韓梅梅。
外國人怎麼看我不管,在我幼小的心裡有三對情侶,晴子小姐與櫻木同學,周杰倫與蔡依林,李雷與韓梅梅。他們最終都不是陪伴彼此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個,卻都在我們最美好的青春中燦爛過。
他們沒有在一起。是的,令人嘆惋。我一度幻想櫻木同學現在日本籃球的最巔峰,跟晴子相擁而泣。我也一度以為,能配得上周杰倫的就只有蔡依林。更加認為有人問出How are you, 哪個中國人不說Fine, thank you, and you? 我就想上去揍他!
可惜,這一切都消散在了風裡。
終有一天,韓梅梅和李雷,兩個不再年輕的人,會在某個無師自通的夜裡相見。他們互相問候著,如果不是戶口問題,如果當年李雷不向雙胞胎妹妹Lily 說nice yo meet you,如果不是韓梅梅劈腿白人Jim,如果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重來。。。。
可惜沒有如果,沒有人配的上如果,他們只能在這個夜裡懷念著彼此。可能在某個平行時空里,李雷問韓梅梅I go to school by bike, what about you時,韓梅梅答出I go to school by your bike.兩個人就會明白彼此的心意,而不是說出I go to school on foot這種絕情的話。他們會不會就在一起了呢?
不知道教材 只知道試卷
有些為了迷惑學生出的四個選項看上去差不多比如contract contrast這種
外國人看這種題目相當於我們中文的
下列哪個是球星?
牡丹 喬丹 金丹
我記得很久以前初中英語第一課學的一句話是 how do you do!
從此之後快20年沒聽過,沒見過有外國人說
後來看一部背景是二戰的美劇才偶然出現這句,恍然大悟
--------------------------------------------------
這句話並不是不能用,只是用法有些古老,就好像一個外國人見面操著不流利的漢語跟你說 萬福金安。你估計也會覺得有些詭異。
無論什麼語言,每段時間都有特定背景下的流行辭彙,八九十年代有個詞「瀟洒」,使用範圍之廣,頻率之頻繁遠超想像。現在要是有外國人忽然問你今晚去瀟洒?顯然就不如今晚去嗨更接地氣,體會一下。
然而教材上的句詞滯後性比較強,我們會學二三十年前的外國人說話,又學不到現在時髦的詞句,自然就顯得呆板了。
另外還有一些詞語在很短的時間內,詞性會發生巨大轉變,十年前要是我跟你說,你媽真是個奇葩,你也是個極品,估計你還挺開心。私以為大多數國內(尤其是大陸)的英語教材壓根就不是用來學英語的,死規則太多(很多重點都是稀里糊塗地,糊弄一下,沒老師教根本就學不下去,況且個別老師自己都沒搞清楚,完全照本宣科地教著,學生都聽得雲里霧裡的),這些教材"勉強"用來考試還差不多(最鬱悶的是。。應付考試還得自己另外買題做)
跑題了。。給外教看過部分教材額,其實大部分還行,就是有些用法不太常用
用教材積累辭彙和片語短語搭配之類的還是不錯的,至於口語教材。。實在無力吐槽
其實回頭看看教材還真挺好的,可惜高考指揮棒啥的,還有奇葩的課時安排,讓中學的教學對說寫兩方面欠缺太多,很多連課本的配套錄音都不給學生(學校還規定不能用任何電子產品),好好的教材浪費了。
在不符合日常口語習慣這一點上還是挺普遍和明顯的,對話搭配比較死板啊,明知故問啊,語法問題倒是比較少,畢竟是經過編輯的,但很遺憾的說,教出來英語是不怎麼地道的
推薦閱讀:
※外國人對中國的少數民族了解多少?
※碰到老外搭訕該不該給聯繫方式?
※怎麼樣才能追到外國女生?
※Facebook上的歪果仁不喜歡和陌生人聊天嗎?
※為什麼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居住或工作後就變成所謂的「中國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