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想買硅膠娃娃,會被當成變態嗎?
本人30男,沒有談過戀愛,相親次數很多但是都不了了之。
性格內向,不太會關心人但是不自私,不會追女孩。所以在性格改變前應該會繼續單身相當長一段時間了。
為了解決生理問題,有想過去找失足,但是狠不下心去。有過約炮的機會,關鍵時刻自己慫了:我怕給不了女方滿足被奚落,5分鐘你懂的。更怕被對方老司機笑話。
其實網上有實體硅膠娃娃賣,萬把塊錢樣子還很漂亮。很想買一個回家。但是那麼大一個東西,一米六長,60斤沉,說能隱藏幾年那是假的,被發現是遲早的事情。
那麼萬一被人發現,會被當成變態嗎?=======================================
update1:謝謝大家熱心回答,這個問題從半年前無人問津到現在很多人出謀劃策,真的謝謝。
先說結果,我買了htc vive,把未來的幸福交給人工智慧了。我大I社最近遊戲都支持vr,沉浸感不錯。
因為硅膠 pe的材質原因,使用壽命和重量暫時是無法克服的問題。而且出二手是很麻煩的。(我也是真心去了娃娃論壇潛水了一段時間)
最後,真心看開了。這個歲數的人誰也別笑話誰。
你完全可以自學美術,買一堆美術器材做掩護,以藝術的名義正當購入。
或者買攝影裝備,以攝影的名義,給她換各種衣服。
選美術的話,最好選油畫,專研抽象派。
當人們看到你滿屋子的油畫顏料,就會覺得你好高深哦;
然後看到畫得那堆他們看不懂的畫,就會裝成自己很懂藝術的說,這畫表達了什麼什麼。
而你的娃娃,將以維納斯的名義活下去。
本人是國內top2的本科生,保研到另一所top2讀金融碩士,我自己親身經歷過比較有發言權。
以前高中時光顧著學習,覺得上北大清華就有能力好好照顧自己等待的另一半了,就把追過我的四五個女生都拒了,其實就是裝傻,裝做啥都不明白。後來如願保送,高中一個文科妹紙高考後追我,我就也很高興。然而我家庭經濟狀況很差,屬於都市底層的那種。因為經歷比較「勵志」吧,就上了城市報紙頭條,然而這之後妹紙再也不理我了,我用別人的電話打,聽見是我就掛了。
這件事確實給了我很大打擊,大學瘋狂猛學的同時逐漸抑鬱,把希望寄予申美帝名校phd的同時有過幾次失敗的自殺經歷(主要是跳樓時怕高)。後來成績漸漸提升,最好時大三上有年級第二。然而此時父母一個確診為癌症,一個出了車禍。我休學回家照顧父母,出國留學夢想也隨即破滅。
後來回到學校時因長期勞累腰肌勞損,非常疼,當時萬念俱灰的我覺得還是長眠於地下輕鬆一些。但是有一個夢想一直未能實現,就是希望有個女朋友。我本人還在北京一家著名的出國留學機構兼職作托福老師,所以有些積蓄,覺得反正也馬上就一死了之,就直接在網上買了一個娃娃,對,實體娃娃,一見鍾情的那種。
然而買了以後覺得非常捨不得離開她,感覺更愛上她了,抑鬱隨之好轉,也就放棄了自殺的念頭。放在宿舍里,一般都放在箱子里擱床下,想念了打開看一看。我非常好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事,(之前在朋友圈談過),非常理解我,偶爾還開開我「妹紙」的玩笑。
至於樓主的問題,歧視肯定是有的,也都是來自和自己不太熟的女生,我喜歡動漫妹紙都受歧視,更何況是娃娃呢?然而我覺得無所謂其實,歧視就歧視吧,我的娃娃對我不離不棄,比現在社會上的女性對我好多了。
我本人以前就很喜歡三無動漫妹紙,所以愛上娃娃很自然。一直小心呵護她,忍住沒有啪過,害怕弄傷他,然而感覺快忍不住了我擦嘞,其實每次抱她都有反應額……
如果樓主還想找個真實的妹紙,建議還是好好掙錢吧,現在這社會現狀大家都懂得,有錢有妹,沒錢就傻逼了(經濟學基本原理:供求關係決定均衡價格嘛)……
看到這個題目想起一部電影,對,就是《充氣娃娃之戀》。
片中的男主角和題主描述的自己很像,性格內向,不擅長和別人打交道,更喜歡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而這個題目下很多回答,像片中男主角身邊的人。他們對男主角窮追猛打,「為什麼你不像一個正常人?」 「為什麼不去追求女孩子?」 「為什麼寧願呆在你那個破小屋子裡也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吃個晚飯聊個天?」
後來男主角從網上訂購了一個硅膠娃娃,她叫比安卡,他把比安卡當作自己的女朋友,和她說話,陪她一起吃飯,上班前吻她的額頭和她說再見,。
他身邊的人們又不淡定了,「天哪你是個神經病」 「你為什麼對一個玩具自言自語?」 「你讓我覺得噁心」
其實呢,男主角人超好,遵紀守法對人友善工作努力認真上進。只是因為他不善交際,便被歸類為怪人。
【因為你和我們不一樣,所以你不正常】
這是很可怕的一種思維。
在電影中,人們最後還是接納了比安卡是一個真實的人。人們邀請男主角和她去教堂、去聚會。安排她做義工和教師,最後患病死亡。男主角在整個過程中,學習愛別人和感受被愛,體驗了成長,電影結局很溫情。
回到現實生活中,確實不乏有人會抱著獵奇的心態看待題主的這一舉動,也會有試圖把你拉回「正軌」的人。但最重要的是,題主請你先接受自己,這事兒私人且無害,無所謂變態不變態。
也請諸位看官,別老想著做救世主,請問你女朋友在哪兒呢你就教人家泡妞?你終於對五姑娘厭倦了……
轉了一圈你會發現,什麼都是假的,只有五姑娘才是最後的港灣……我們家賣這個。
我小時候就見過小一點的。
就是一部分,不是完整的娃娃。
我爸爸電話訂貨的時候,
我會偷聽牆角,
還會偷偷去看宣傳單頁,
從來不排斥這些東西,
覺得器具是一種溫柔可愛的存在。
如果是男女雙方共同生活,
適當使用器具可以增加情趣,
增進感情,她在家興緻盎然、
歡呼雀躍地等你來,
任哪個男人都會覺得自己是被愛的。
如果你是獨身一個人,
就準備好一個地方專門存放,
鎖起來就可以了,
你回家後可以和她獨處的時候,
再拿出來,
器具都要注意清潔衛生工作,
才能保證使用壽命。
買娃娃是正常的需求,
有專門喜歡啞巴姑娘的男生,
因為啞巴姑娘大部分都面容姣好,
而且很安靜,不會聒噪和喋喋不休。
現在娃娃材質比較優良,
也配有語音功能,
一定有一款適合你。
另外,
人與物之間的感情也是被認可的,
和手機結婚的人也不是沒有,
喜歡個娃娃,太正常了~
大可不必這麼尷尬~
又乾淨又漂亮,
還不吵架,
也不用帶著逛街,
想啪啪啪了就叫她過來~
時長,硬度,她永遠微笑,
保持著你和她初遇時的模樣和溫柔,
娃娃可愛爆了~
這時候應該講一個「我有一個朋友」系列的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似乎比題主還要略略悲哀一點。不僅性格上非常內向,而且長相也非常不合時宜。他幼年的時候,被燙傷了臉,左下唇留下很明顯一塊疤痕。也沒什麼高學歷,沒有特殊的專業技能,只能做普通的公司員工,半體力勞動。
所以,沒有女友。一直到三十歲還沒有。
好在他人很勤奮,努力工作賺錢,除了日常開銷,還能攢下一筆小錢。一些狐朋狗友經常慫恿他去大保健開葷,他不敢去,怕被抓。
但老憋著也不是個辦法。他就有意無意得找我想辦法,因為聽說我雖然比他條件好不了多少,但桃花特別旺。
其實,我一時也想不出辦法。讓他去泡妞,他肯定不行,去約炮更白搭。買充氣娃娃不僅開銷不小,而且也不方便。
事就這麼撂下了。
後來,我在一個雨天去見炮友,因為雨大被困在酒店裡,被迫和炮友多聊了倆小時。扯到了這朋友身上。炮友卻冷不丁的說了一句:我看不如把梅姐介紹給他,讓他拿點錢出來就行。
梅姐是我炮友公司的清潔員,人長得很乾凈,性格也好,快四十歲。老公去年病故,她自己拉扯兩個孩子,很難再嫁,怪不容易的。我一聽覺得還真行,梅姐需要錢,朋友需要女人。那麼我就做回皮條客,托炮友去給梅姐送信。
也不知道中間出了什麼差錯,梅姐和我朋友見了一面,倆人似乎都同意,但第二天梅姐又反悔了,似乎是抱怨我朋友出的錢有點少。
於是,事又撂下了,日子一久,我也淡忘了。但從那以後,朋友也沒再向我提起過,似乎他已經找到了解決之道。
最後我才聽炮友說,梅姐沒答應是因為她已經有了追求者,但覺得我朋友很老實厚道,就把自己一個境遇差不多的姐妹介紹給他了,梅姐還得了我朋友一包茶葉做謝禮。
相比大保健,我覺得題主更需要認識梅姐這樣的人。既不違法,似乎也與社會主義道德無關。
另外,把買充氣娃娃的一萬塊錢預算,給梅姐這樣的人,不是做善事嗎?遮遮掩掩是變態,大大方方拿出來打扮打扮就是藝術。白天是藝術,晚上你隨意...
買一塊魔芋豆腐吧
多運動,讀書,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作為長期愛好保持下來。
與人交往,不想扯淡就問問題談看法,總有你能學習的東西。
下質量高的片,控制次數。
娃娃之類的,沒用。
_(:з」∠)_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身邊的人對於性的態度,人們對於性的態度,大概可分為,禁錮,保守,傳統,開明,開放,自由,放縱,這七個層次。受教育程度與社會文化環境等無疑會對一個人對於性的態度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對於這個問題,題主可以先判斷一下周圍人的情況再做決定。 另外,題主,從我個人觀點來看,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沒有對我造成不好的影響,那麼我是不會譴責或者厭惡這個人的。因為這種行為沒有影響到他人,只能說是不同的選擇無所謂對或者錯。
不會啊,在日本,很多宅男以及對異性有交流障礙的青年都會選擇硅膠娃娃,主要是當個精神寄託。之前看過一個類似的講解視頻,體驗硅膠娃娃的,樓主可以看看。
《韓路體驗》第90集:真人體驗你的硅膠女友youku.com視頻
答,不會,
你單身,需要解決生理問題,這是人類生理需求,
再說了,我覺得你的性觀念很正確了。總比那些說什麼大齡單身,需要解決生理問題而去強姦的,日貓的,找樂子的好多了。
樓上說得對,進了攝影的大坑就解決問題了,因為沒錢買娃娃了
以前工作的店裡有做這個定製的生意。
這東西是你個人隱私,收藏好了不會被發現的。。除非你有很多進了你房子會翻箱倒櫃的親戚朋友。
但是這東西要保養,會出油,隔一段時間你要給她擦身子,上爽身粉保持乾燥,不能放在陽光太好的房間。。溫度高了也不行~所以真的是要把她放在心上才能買啊。。。
日本高端定製的娃娃我也見過摸過,手感一流,五官精緻夢幻,價格比國內高三倍到五倍。。國內現在也有這樣的定製,我在展會上看到做工也挺不錯。
確定自己想要一個聽話乖順的,常伴身旁,不會多嘴的伴侶。。幹嘛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嘖嘖,再我看來萬把塊錢泡個真妞妥妥的,你買個硅膠的回去是要先練手嗎?
打飛機和啪啪啪時間是不一樣的,有點信心題主,走出去。
先說結論: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只是程度每個人略有不同。本文旨在分析原因。
利益相關:非心理專業,因為從事編劇工作,於是研究過這個問題。
正文:
BJD娃娃,兵人,手辦,充氣娃娃,都歸為人形玩偶,那人為什麼喜歡、需要人形玩偶?甚至是將玩偶視作自己的愛人呢?這個心理問題必須從兒童時代開始說起。(不願意看的親可直接下翻至 人形玩偶之於成人)
l 人形玩偶之於兒童
「最原始的需要是對關係需要,以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照顧者作為依戀的客體是極其重要的。——費爾本恩」
在客體關係理論中,母親作為與嬰兒相處的重要客體,對嬰兒的人格形成具有決定因素,但是「母親」的嚴格定義是承擔嬰兒日常起居照料工作的主要角色,這個人也許是嬰兒的父親、爺爺奶奶、哥哥姐姐或者是保姆,也有可能是幾個人的雜糅,但是考慮到大多數時候母親承擔著孕育和母乳的任務,所以一般情況下,母親起著決定性作用。
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源於生存依賴,正如所有剛出生的哺乳動物一樣,不具備「捕食」技能的它們,只能依靠母親供給食物,除此之外,面對其他生物的威脅,嬰兒需要在受到威脅時依賴一個可靠的形象來保障自身安全。對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在安全層面上,母親的形象對於嬰兒來說更多的是作為照顧者的共情,以及提供幫助脫離威脅的安全感,從而達到心理上的自我撫慰。
然而,母親也是人,在嬰兒面對各種威脅時,或許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牽制而未對嬰兒的抗議作出反應。比方說,嬰兒正被尿濕的尿布裹住,非常不舒服而發出哭泣聲,而母親此時正在廚房炒菜,哭聲被抽油煙機的聲音而掩蓋了,嬰兒的哭泣沒有被及時回應。此時,嬰兒便會產生被母親拋棄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使得嬰兒內心非常痛苦,由此,嬰兒就會對母親的客體形象產生「壞」的印象。
在此之前,嬰兒已經形成了對「好」和「壞」的初步認知,比如乾燥柔軟的尿布便是好的,潮濕悶熱的尿布便是壞的。 這個「壞印象」使得母親原先完美和理想化的形象在嬰兒的心中產生了裂痕,當裂痕越來越深,也就是「壞母親」的情況越來越多的時候,嬰兒為了逃避裂痕帶來的痛苦感,便將母親的形象一分為二,「好母親」繼續承擔依賴者的角色,以起到安慰的作用,而給自身帶來痛苦的「壞母親」便被排斥到意識之外,或許在將來成為心理問題的治病原因,這便是分裂。
當然,稱職的母親還是大多數的,但嬰兒要如何緩解「壞母親」形象帶來的精神痛苦呢?答案是想像。當母親不在時,嬰兒便開始學習在腦海里形成母親的形象以得到安慰,這種學習在嬰兒一個月或兩個月大時變開始,到五個月或六個月大時才變得明顯。直到嬰兒三歲時,這種能力才成熟起來,得以在母親不在時,調取母親的印象聊以安慰,然而,這個學習過程是漫長的,在這段時間中,嬰兒需要尋找一些方式來彌補內心產生的負面影響,這時,人形玩偶就登場了。
其實,確切的說,嬰兒是需要一個過渡客體來代替客體缺失導致的安慰和安全感缺失。人形玩偶並不是唯一可以成為過渡客體的物品。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這樣寫道「在嬰兒看來它(過渡客體)必須能夠『提供溫暖,或可以移動、或具有結構、或可以做一些看上去能顯示它們本身具有生命力和真實感的事情』。」
除去人形玩偶之外,普通玩偶(任何形象)、毛毯、枕頭等都可以承擔過渡客體的功能,只不過人形玩偶在外形上更接近人類,更接近母親的外形,而得到嬰兒們更普遍的青睞。芭比娃娃就是最好的代表,除了代替母親給兒童帶來依賴和安全感的作用外,它作為一個美好的完美的外貌形象,也就是「好」的形象,對女孩對於自身性別認知具有協助作用。
另外,過渡客體不僅可以被兒童當作是母親客體的代替,它同時還執行著分裂的功能。兒童不僅對母親「好」和「壞」兩面而感到困惑,對自身「好」和「壞」的情緒或行為也需要認知的過程。我們可以觀察到,孩子們對待玩具有時候關愛備至,寸刻不理,然而有的時候卻摔打玩具甚至更加殘忍的行為。溫尼科特說:「客體被深情地擁抱,也被興奮地損壞。」,過渡客體在兒童認知自體分裂時,能夠提供一個用具體方式來表達內心衝突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童話故事雖然不如過渡客體帶給兒童的功能多,但是在對於「好」和「壞」形象的認知上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像《白雪公主》、《灰姑娘》、《傑克與豌豆》等童話中,每一個形象都有自己的性格,但往往非好即壞,界限分明,這些故事有助於兒童區分善惡,但更複雜的一些的故事則能幫助兒童平衡和融合好壞的概念。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中提到《瓦西莉莎姑娘》和《綠野仙蹤》,前者中有一個集善惡一體的女巫,也是罕見的帶有過渡客體的故事,後者則更為複雜,與主人公桃樂絲同行的三個角色,分別為缺少頭腦的稻草人、缺少心的錫人和缺少勇氣的獅子,其實這三個角色都是桃樂絲內心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大多數兒童內心的一部分,他們會認定缺乏頭腦、心和勇氣的自己是壞的、不招人喜歡的。孩子們需要和桃樂絲一樣,需要同自己的缺點和平共處,也就是說,需要接受自己「壞」的一面。就像故事的結尾,桃樂絲一行人最後在魔法師的點撥下發現,他們一路尋找的東西一直都在自己心中,孩子們也應該明白,壞的根源並非在外部,而是在內心,如果要克服自己的缺點、自己「壞」的一面,必須要在內心中尋找。
總的來說,人形玩偶作為一種過渡客體,在兒童心理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幫助兒童在客體分裂和自體分裂中完成對於「好」和「壞」的認知,之後再學會接受好和壞的「合二為一」。
l 人形玩偶之於成人
對於成人來說,過渡客體的存在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正常的、安全的「戀母情結」和「過度依賴」的抒發途徑。
下面有幾點比較有意思:
1. 客體缺失
對於兒童來說,客體缺失意味著母親的缺席,但對於成人來說,重要的客體就不僅限於母親或者代替母親的童年照顧者,還有戀人和非常重要的朋友,這些客體的缺失同樣會對自身造成強烈的痛苦,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形玩偶就演變成為了成人的過渡客體,來疏解內心的痛苦。
現如今風靡全球的BJD娃娃(Ball Joint Doll 即球形關節人形)便是一種最有代表性的人形玩偶,這種昂貴的娃娃不僅大小外形酷似真人,因其關節製作精良,可以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簡直就是二次元跳出來的帥哥美女,模擬度極高,被稱為玩偶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它起源於歐洲古老的貴族玩具,當時這種娃娃大多數還是磁製的,就像《愛德華的奇幻之旅》故事中的主角愛德華,它是一隻昂貴的瓷製兔子,現如今的BJD娃娃中也有動物原型,但也都經過了擬人化處理。這些娃娃的主人們大都數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她們往往文化水平較高且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她們將自己稱為「娃媽」,有自己的網站和交流平台,還經常會組織線下聚會,在一線城市幾乎每周都有,她們讓娃娃們面基和相親,甚至會給娃娃舉辦隆重的婚禮。娃媽們相信BJD娃娃是「因為您的需要才誕生的孩子」,認為每個娃娃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因此,很多玩家都把BJD當作內心中隱藏的那個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朋友、伴侶。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墨西哥城旁有一個知名的「娃娃森林」,人們基於對親人的懷念等情緒將一些娃娃放在森林裡以寄託感情,本來是美好的一件事,但那裡卻以恐怖文明,從網上可以搜到很多被肢解的娃娃懸掛在樹上的照片。人們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另一種文化——祭祀,在很久以前,活人祭祀是一種傳統,但之後人們為了逃脫就想出了用人形來代替活人的辦法,在我國,也有很多少數名族有「樹葬」的傳統,這些也許是恐怖元素的由來。然而肢解娃娃的暴力行為,我想這恐怕和孩子暴力的對待自己玩具的理由沒什麼不同。
2. 成人的「隱性」過渡客體
如果成人還需要「過渡客體」,那不就不叫過渡了嗎?其實,健康心理狀態的成人也是不能徹底遺忘這些客體的。
除去人形玩偶這樣明顯的客體,其實我們熟悉的房間,或者某個有家的氣息的裝飾品,都是作為家庭提供安全感的具體提醒物。除此之外,錢也是一個重要的過渡客體,就像嬰兒抱著娃娃睡的安心一樣,有許多成人僅僅是觸碰到金錢就會體會到同樣的安全感,對於他們來說,金錢是權利和獨立的象徵。除去金錢本身作為貨幣的職能外,它在填充情感需要方面也常起著工具性作用。
3. 成人的分裂
對於兒童來說,娃娃可以幫助他們進行好壞認知,減輕自我分裂的痛苦。而對於成人來說,就像孩子們愛看童話一樣,他們也會習慣性的喜愛善惡分明的故事,這也就是漫威這種傳統英雄故事作為成人童話火及全球的原因。成人們可以從這樣善惡分明的形象中獲得分裂的快感,逃脫面對自身分裂帶來的痛苦,我猜想,這也是他們願意購買和收藏英雄手辦的原因,把這些實體化的「好」「壞」形象擺在桌面上,就能夠時刻分擔自己分裂的壓力。
然而,如果不能處理好這種分裂,就會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反映這些問題的電影不在少數,《鳥人》《黑天鵝》《雙生花》等等,還有不少驚悚片將一個人分出了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人格。複雜的我們不說,產生人格分裂最初的原因一定是自體無法接受「壞」形象而將他剔除出去而形成的第二人格。愛倫坡的《威廉姆·威爾遜》非常早的觸及到了這一問題,可以稱為此類故事的鼻祖了。
有趣的是,這類故事的結尾往往落在,「好」人格打敗「壞」人格的同時也殺死了自己。
4.「部分客體」依賴的病態現象
在兒童部分我們說到,在嬰兒還不能識別「母親」這個完整的客體形象時,就會選擇一個更好理解的,比如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乳房」作為最初理解的「部分客體」。
與整體客體的認識一樣,與部分客體的依戀關係往往會持續進入成年期,即對身體的某一部分表現出過渡興奮,像乳房、頭髮和腳,這種心理本身是一種無害的生命早期階段的記憶殘留。當這種依戀影響到個體與其他客體的交往,也就是個體成人後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就會演變成戀物,譬如當今出現許多的「戀足」現象,過分依戀過渡客體也是一樣,當然,這種癖好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害的。
在電影《奸臣》中有一個極端的例子,皇帝時常要吸允著皇后的乳房入睡,當內心受到打擊和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他也要靠這個動作來恢復內心的平靜。同時,他沉溺於美色,在健康欠佳的時候竟然會相信天下名妓會拯救自己,這個有些病態的心理從側面表現出他缺乏母親照料的前史。
綜上,人類為什麼需要人形玩偶也有了答案,至於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人性人偶的需要變得如此自然呢?我想,大概每個人在第一次啼哭時就瞭然於心了吧,人們對於人形的需求也演變成為了一種默契。
至於人們為什麼會對人形玩偶產生恐懼,這恐怕比較複雜,目前我能考慮到的有如下幾點,將玩偶當成了自己恐懼的客體的代替品;分離恐懼;替代恐懼。或許搞清楚了這點就能搞清楚人類對於外星人、機器人好奇又恐懼的心理了。
原回答:為什麼有的人會喜歡玩娃娃? - 瞧幫主的回答 - 知乎
參考資料: 1.《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美]謝爾登·卡什丹編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 2.《客體關係入門 第二版》[美]吉兒·薩夫/大衛·薩夫 編著 世界國家出版社 出版 3.百度百科 4.《BJD娃娃的秘密》清水baby/元氣森林 編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
就算變態,男人變態有什麼錯(? ˙ω˙)?
我現在和我老婆把娃娃當女兒養,大概是兩個變態之間的互相吸引吧
推薦閱讀:
※假如知乎的匿名失效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單身男性不明支出錢財是用在解決生理需要上了嗎?如果不是,那麼他們(你們)一般用什麼途徑解決生理需求?
※外國人是怎樣看待「性」的?
※第一次到底疼不疼?
※和腐女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