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常有人這麼說,明明知道是有問題的,但是要是跟人解釋的話好像就落了下乘了,求告知如何反駁~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洒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後漢書》
注意到原文里,薛勤是沒有說什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他的反應是「奇之」。(《世說新語》里也記錄了這個故事,內容差不多,一樣沒有那句)
陳蕃後來官至太傅,這個結果足以反駁。他最後結局不好,然而也是死於國事,堪稱悲壯。


屋屋皆掃,何時掃天下?


所有的絕對話的斷言,皆為謬誤。連牛頓三大定律這樣的物理學定理,都只適合特定範圍。更別說這種沒有嚴格控制研究實驗的絕對化的斷言。
這句話只有對一件整體事情的發展有道理,對個人的發展沒有道理

對整體事物來講,整體事物的發展必然是由小事物推動的,打個比方一個工程,有很多子工程。任何一個子工程沒完成,這個房子都不算完工,不能投入使用。所以從掃天下這件事情上來看,必須有掃一屋的配合。但是這個掃一屋的人,並非一定要是掃天下的人。這就是從個人的角度講了,還是一個工程,項目管理員然道還會去親自搬磚扛水泥?難道沒力氣扛水泥就不能當項目經理了?顯然是否定。我們的毛主席,可以算是掃天下的人吧,他指揮千軍萬馬打仗,都是指揮的戰略層次。這種「掃天下」的事情,你聽說過他親自指揮一個作戰部隊參加某次小的戰鬥或者戰役??顯然幾乎沒有,但是這影響他掃天下嗎??不影響。而從戰爭的角度講,戰爭的勝利就是靠一次次小的戰鬥戰役的勝利堆積而成,沒有戰鬥戰役的勝利是不可能就戰爭勝利的。


所以針對事物不同,一句話就有可能有道理也有可能沒道理,不絕對。

當然有的哲學可能超越這個規律,因為很多哲學本身就有嚴格的對象,或者本身就是針對所有事物的。


你見過哪個皇帝是自己打掃皇宮的?


吾生掃一屋,萬事成蹉跎。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其實典故原意並不是如此。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洒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陳蕃反駁的多有力,而且事實也證明,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的陳蕃成為一代鴻儒名。
所以聽三還要聽四,不能斷章取義。


胸不平何以平天下
乳不聚何以聚人心
所以要又平又巨咯?


成大事者不居小節


推薦閱讀:

如何一句話回應/反駁「你是打辯論的,我懶得和你說」這一類話?
如何看待奧卡姆剃刀與安全界的爭論?
口才比文才重要(辯論賽)?
為什麼常常我辯論時很容易想不出話,而寫時卻完全不一樣,有什麼辦法可以改進?
怎樣可以練成辯論奇葩?

TAG:文學 | 辯論 | 口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