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對噪點嗤之以鼻,卻對顆粒鍾愛有加?
應該沒人喜歡噪點吧,這點毋庸置疑,而同數碼與之相對的膠片上所帶有的顆粒,卻被很多人推崇,以至於作為數碼仿膠片操作的總要一步,加顆粒=膠片味。
不解。
都是影響畫面觀感的干擾因素,為什麼人們可以容忍甚至喜愛顆粒,但無法忍受噪點?
顆粒和噪點都是瑕疵無可厚非,不過噪點往往都比顆粒難看。原因有幾個:
1.是在使用低劣的降噪演算法時(例如JPG直出),彩色噪點不可避免,非常難看。
2.數碼感測元件的噪點頻率很豐富,有細膩的高頻也有粗礦的低頻,尤其是這種低頻雜訊,非常地難看,像一塊塊翔塗抹在畫面上。
3.即使只保留了細膩的明度噪點,後期處理中多少會有銳化流程,這就會讓明度噪點產生大量Halo,像雪花一般鋪天蓋地。
4.大家看到的數碼相片基本都是降噪過的,因為沒處理過的高感RAW是很可怕的。在高感圖降噪過程中圖像的色深和細節開始下降,而對於膠片來說,顆粒對色彩和細節基本沒有影響。
而膠片顆粒,形狀隨機,也不分那麼多頻率,沒有數碼的高頻的戳眼感,也沒有翔一樣的低頻塊,只要量不是太大,對肉眼來說都不是很難接受的。
我一直覺得數碼相片在乾淨的情況下(高感要降噪乾淨以後)加一點點顆粒還是不錯的,可以增加質感,還可以起到一定dither作用減少斷層現象出現。
這個一點點,在LR里加5~10就夠了,鋪天蓋地的顆粒我也不資詞。我也有膠片情懷,但是我更喜歡中大畫幅的細膩感而不是135的粗糙感。
卸了個腰了。。。
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肉眼可見顆粒成了膠片必備的東西。。。
請問你們看到顆粒了嗎?
人類不是不喜歡某種事物;而是不喜歡不被掌控的事物??(手工創造的叫藝術,自然形成的叫奇葩)
多年來習慣了超細顆粒所以同樣也無法忍受底片的顆粒感
我有張圖,把噪點變成了星空
圖不見了⊙▽⊙。
因為曝光1/100s的顆粒和10s是一樣的。
而且膠捲的顆粒沒有噪點那樣硬,影響畫質。
可能是因為疏離感?
————————————————許多年後
人們用著高感無敵的相機拍攝乾淨漂亮的夜景
然後添加了「古典數碼「風格的濾鏡
滿屏的噪點
大家都說
好有味道
噪點跟顆粒是兩回事
因為噪點對畫面的損失遠比顆粒要大。
順便一提,昨天我剛剛拉黑一個在討論膠片電影的問題下拚命鼓吹數字有多麼多麼好的
就是有人喜歡榴槤討厭臭豆腐。
推薦閱讀:
※想學人像的後期,這幾本書可以嘛?
※Instagram 用於濾鏡效果示意的熱氣球照片有什麼來頭?為什麼用它做示意?
※照片處理是用Photoshop還是Lightroom合適?
※这张照片怎么处理会更好?
※人像照片後期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