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英美為何要組織諾曼底登陸?

坐觀德國蘇聯在歐洲大陸上混戰,哪一邊不行了就悄悄拉一把。最後弄出個德國蘇聯兩敗具傷的結果,再出兵歐洲,掃平德國蘇聯,不行嗎?


如果英美有能力控場到「哪邊不行就拉一把」藉此消耗蘇聯的實力那當然可以,問題是沒有,無論從歐陸戰場的局面還是自身實力都沒有。實際上蘇德雙方的實力在經歷兩年多的血戰後已經持平,德國節節後退,已然不可能吃掉蘇聯,但蘇聯的人力資源已接近極限,如果繼續跟德國打在烏克蘭的那種消耗戰,血被放干不是沒有可能,畢竟一個季度死四五十萬軍人的這種慘烈沒有多少國家能夠承受。事實上,強悍如蘇聯,在哈爾科夫反擊戰後庫爾斯克戰役前也不是沒考慮過與德國談判,那還是有英美盟友並肩作戰的時候,如果英美公開的或者跡象明顯地坐山觀虎鬥,蘇德和談成功的幾率很大,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失去美援後蘇聯戰局在一兩年內崩潰,無論哪種局面都是英美不願意看到的也是自己不可控的。
再說自身實力,如果德國能夠從東線騰出手來,那西方盟軍想光復西歐那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要知道1944年夏東西線雙線的勝利是基於兩線對德軍兵力的相互牽制上的,強如美國也不能保證單打獨鬥能登上西歐擊敗德國,更別說單獨橫掃德國蘇聯,那要再死多少人才能做到?所以給蘇聯輸送武器物資原材料,同時開闢第二戰場聯手打敗德國才是正確的。
並且共產主義蘇聯成為美國的心腹之患那也是二戰結束以後的事情。


戰爭時期,參戰國的國民,有什麼樣的情緒都不奇怪。但到了幾十年後的今天,還把這些情緒拿出來,當成正事來解讀歷史卻是有失偏頗了。
可惜大家也只喜歡這種有趣的答案……

要理解歐美政策和情緒,最核心的一點,便是1943年卡薩布蘭卡會議。
在會議的最後幾天,羅斯福總統對記者公開說出,三個軸心國都得無條件投降。

這一句話,對所有第一次聽到的人來說,都產生了深深的震撼。丘吉爾,鄧尼茨,日本那些喜歡寫日記的諸多將領,都留下了翔實的記錄,自己是如何反覆咀嚼這一言辭背後的意義。

這份聲明,按照當時新聞記者的渲染,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而事實也幾乎如此,這一聲明等於要求戰敗國不僅僅放棄保障其領袖的人身安全,或者政府的存續,某種意義上說,是直接否認了戰敗國作為一個整體在未來存在的可能性。所謂 圍三闕一在歷史上為數眾多的滅國戰中,征服的一方也要麼給戰敗一方的領導階層一定的條件,某些地位的承諾,以換取抵抗力度的減輕,而無條件投降這一理念的提出,實際上將會,而且也的確會引發戰敗一方最激烈最絕望的抵抗。如鄧尼茨所言,你怎麼能指望一個人,當他的敵人對他說,如果你放棄戰鬥,躺到投降,我們就把你割成四塊,任意處置。有哪一個人,聽到這樣的條件,不會奮戰到底?

所以回過頭來,我們看羅斯福在43年初,提出這一個設想的時候,在瓜島和斯大林格勒戰役剛剛結束,德日主力尚且完整的時候,沒有一個盟軍登上歐洲本土或日本領土的時候,就不懼兩個軸心國最瘋狂的反抗,提出了如此嚴苛的條件。當我們考察這些歷史事實,得知這一設想得到了盟國高層普遍的同意,美國財長甚至開始認真的規劃如何將德國變成只有農業和牧業。
我們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至少在卡會議時期,盟國就已經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勝利將是毫無疑問的,而接下來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重新規劃戰後的世界版圖。

所以並不存在兩敗俱傷的選項,蘇聯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儘快恢復自己的實力以便讓紅軍佔領更多更好的地方,因此需要美國的資源,美國則是要用更少的人命佔據更好更多的地方,也因此需要蘇聯的人命。這本身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你說得很對,他們就是這麼乾的,所以才會1937年前綏靖,被打臉後一直拖到1944年蘇軍反攻勝利在望時才趕緊來下山摘桃子。


正經回答樓主的問題:
1.在法國北部平原登陸並與德國決戰這一作戰計劃,實際上早在法國戰役失敗的時代便開始謀划了。美國參戰後,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combine chief of staff CCS)制定了42年登陸法國的「體育家」計劃,43年的「痛擊」計劃和44年的「圍殲」計劃。43年5月Frederick E. Morgan中將便受命成為盟軍最高司令部參謀長,開始謀劃諾曼底登陸。綜上,44年的諾曼底登陸不是,顯然也不可能是一時興起而為之,而是早有準備有條不紊的工作。

2.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一定要擊敗納粹德國?為什麼不能保留之?因為對美國而言,「謀求世界霸權」不是一個可以讓士兵去死的理由,「德國/日本對美宣戰」才是。美國的孤立主義勢力之強大遠不是今人所能想像,41年10月31日美軍驅逐艦DD-245 REUBEN JAMES 魯本.詹姆斯 在格陵蘭海域被德U-562艇擊沉,孤立主義集團對此的反應是:羅斯福是SB。

3.有個說了不知多少遍的問題,我願意再重複一遍:不要用後人的眼光去評估當時的人。
在許多政治文獻,尤其是英美冷戰時代政治文獻的描述中,羅斯福是被斯大林忽悠的「昏君」,丘吉爾是明察秋毫卻無能為力的「忠臣」,但實情遠非如此。無論是分割德國的計劃(丘吉爾計劃將普魯士從德國剝離),還是堅持要消滅納粹德國(「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獄,我會在下議院為魔鬼說幾句好話」)都是丘吉爾首先提出來的。而盟軍之所以拖到44年才遂行諾曼底登陸,恰恰是羅斯福堅持要讓美國陸軍在1942年與德軍交戰的計劃所致。


你信不信越南3個月打到北京,半年滅亡中國?納粹德國在二戰初期的成就就有這麼大。

你知道當時的人怎麼看德軍的嗎?
外星軍隊。
這話我最早見到,是CC的製作人談NOD的原型,後來發現在歐美這種看法很普遍。

德國一戰打了4年都沒拿下法國,二戰打了一個月就拿下了。拿破崙雖然到了莫斯科,但戰績遠遠不如古德里安他們輝煌。當時的盟國,毫不誇張的說,完全精神失常了。丘吉爾和蘇聯的關係,你就想像本拉登和美國就對了,德國侵入蘇聯後,丘吉爾公開宣布:「如果俄國是地獄,那我現在就開始為撒旦辯護。」

盟國在41年時制定的各種戰略,基本上都可以歸結為末日方案,哪怕同歸於盡也在所不惜。斯大林一直要求盟國在42年搞諾曼底登陸,他不知道盟國打不過嗎?他當然知道,但是情況已經危機到不能用合理性來計算戰略了。美英在42年開始戰略轟炸也是同樣的道理,75%的傷亡率,其實就是自殺襲擊,但是美英高層一直沒有動搖。盟國在44年以前的戰略,大致都出於這種心理——抓住稻草然後淹死,起碼比什麼都不做死掉強。

而44年時的盟國,也僅僅是驚魂稍定而已,精神狀態根本不穩定。市場花園的失敗和阿登反擊戰對樂觀派打擊極大,當初談論聖誕節回家的樂觀派也開始談論46年的戰略安排。美國空軍在75%傷亡的時候都沒有轟炸德國居民區,但是在徹底控制歐洲天空後反而開始轟炸平民,因為他們不知道德國反擊的能力和毅力到底來自哪裡,很多人開始懷疑是不是要把德國人殺光戰爭才能結束。

實際上不止盟軍有錯覺,德軍自己都有錯覺。春醒行動前,希特勒在國防軍早已威信掃地,但當部隊集結進入陣地時,士兵們驚呼:在1945年3月,元首還能組織起如此強大的一隻軍隊,那元首就可以做到一切!

與之類似的還有對日方案,羅斯福為了求蘇軍進攻日本,都跪舔斯大林無數次了。美國在42年教材里寫的日軍士兵的形象,稍微修飾一下就可以演《第一滴血》了,為了避免日本登陸,美國西海岸大量工業部門遷移,你要是告訴當時美軍將領日本會在45年投降,保證會被扔進海里餵魚。


@孟德爾同志的高票答案並未回答到點子上

「坐觀德國蘇聯在歐洲大陸上混戰,哪一邊不行了就悄悄拉一把。最後弄出個德國蘇聯兩敗具傷的結果,再出兵歐洲,掃平德國蘇聯,不行嗎」

請問題主是否知道有個東西叫「綏靖政策」,有個東西叫「禍水東引」?
當年張伯倫達拉第之流就是這麼想的
想讓德三一路向東和毛子撕逼,自己好坐收漁利
——於是不惜賣了捷克,賣了波蘭

結果呢?
蘇德互不侵犯是什麼?
北歐、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又是怎麼完蛋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
歐洲爆發二戰,就是「坐觀德國蘇聯在歐洲大陸上混戰……最後弄出個德國蘇聯兩敗具傷」這一投機政策徹底破產的結果

結果題主居然還以為可以在二戰期間繼續搞這個「坐觀德國蘇聯在歐洲大陸上混戰」?
就不怕張伯倫達拉第和丘吉爾戴高樂晚上來敲你門么?(滑稽)


再不反擊開闢第二戰場 斯大林就能把倫敦也給解放了


就是因為張伯倫想控場丟了法國,然後丘吉爾這個戰爭狂人才上台。

因為空軍大發展,英國已經沒有控場的資本了,一天三遍炸倫敦,還想著控場?多控一天就多炸一天,回頭怎麼和選民交代?你說為了控場,必須犧牲五十萬倫敦人?也不怕被倫敦人打死。


另外樓主可以參考這個問題.和你這個稍稍有些不同
同盟國在二戰後期對德國的問題上犯下了嚴重的戰略失誤嗎? - 歷史
-------------------------------------------------------------------

來用漫畫給書記補個圖吧《次元艦隊》
大約是這種效果


再不登錄冷戰的前線就不是德國而是英吉利海峽了╮(╯▽╰)╭


D-day的時間節點要清楚啊,那個時候蘇聯紅軍已經開始東線反推了,之前斯大林一直要求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給德軍施壓緩解蘇軍壓力盟軍一直沒動作,到了蘇軍開始全線反擊時,這個時候第二戰場必須得開啊,不然到時候就是紅色歐洲了.....所以從利益博弈的角度,盟軍一定程度上坐看了蘇德的互相消耗,但同樣在結局快定的時候迅速出擊,增加戰後籌碼


44年的時候不管是太平洋戰場還是歐洲戰場,盟軍和蘇軍都開始反擊,而且佔據了很大的優勢。這個時候無論哪一方都要考慮勝利之後自己能獲得多少利益。且不說英美在之前做了多少登陸準備,單單從防止蘇聯人控制整個歐洲的角度出發,登陸都是有必要的。


首先,蘇聯人1944年的時候已經開始反攻德國,英美當然不能坐等歐洲被共產主義覆蓋了,同時,他們的利益在歐洲


為了避免蘇聯獨立打到德國,不然之後面對的可能是赤化的歐洲了


和美國投下原子彈一樣,目的當然要快速的結束戰爭。
其實在1941年的時候斯大林就給丘吉爾提議夾攻德國,但當時美國還未參戰,英國實力不夠,從某種程度上說,諾曼底登陸只是被推遲的行動。
然後在戰爭初期蘇聯也只是想著扮演一個觀眾角色的,然後被德國套路了,這個例子也給了同盟國事關己身,儘快拔出毒瘤的覺悟。
另外,德國在歐洲開闢的領土越多對英國的威脅越大,美國也有很多士兵被抓到了集中營,從很多事例上來看,這點美國是不能忍的。


二戰一個自然進程就是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已經形成了同盟國和軸心國兩種勢力的大決戰。無論是內政外交,英美不可能既和蘇聯聯盟,又和蘇聯對峙。這不是簡單的雙邊關係,而是有邏輯和延續性的多邊關係。二戰中後期依靠吊炸天的軍工實力美國單方面能夠決定戰爭走向,但是美軍的軍事存在並不是遍布全球,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消滅蘇聯。更何況消滅了納粹德國,發法西斯的正義之戰就結束了,再進行一場戰爭就是為世界人民所反對的不義戰爭了。後來的歷史也證明,用冷戰消滅蘇聯需要46年之久。

再微觀來看諾曼底登錄的歷史背景。德國在1944年的兵力部署是蘇聯前線約180個師,佔全部兵力的60%。而在盟軍登陸的諾曼底僅部署了6個師,占其總兵力的2%,說諾曼底是德國在歐洲的軟肋並不過分。此前,1943年初,美軍在瓜島、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已經取得了戰略勝利,反攻歐洲只是時間問題。諾曼底登錄是戰爭邏輯下的自然結果。


如果不出兵,歐洲就都是紅軍的了


題主談到的是「所謂拉扯」、「所謂消耗」,其實是與大英帝國二戰早期所秉持的四平八穩的策略(在地中海外圍不斷消耗蠶食德國力量)很相似。

但是美國不這麼看,美國從來認為戰爭時期平穩的戰略效率低下,特殊時期就應該「不破不立」,深受大工業生產影響的美國軍方主張,大規模部隊大批次投入軍隊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所以醞釀了此次登陸。

事實證明這種「不破不立」確實要更高效一些。


開始英國也是這麼想的,可是1945年的戰局已經是一邊倒了,英美如果不出兵,真的可能會有俄國人把紅旗插上埃菲爾鐵塔


不謝邀 反正沒人邀我
題主和回答者都犯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那就是主觀上認為"英國和法國有權自主決定登陸的時間和位置"。
而事實是,此時的英法已不比當年,世界的話語權牢牢的掌握在美蘇手中。明面上,國際反法西斯同盟進入戰略反擊階段。暗地裡,美蘇已經開始規劃戰後的有利於自己的世界秩序。而規劃新的世界秩序的前提,就是推翻有利於英法德等國舊秩序。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不必多提。雅爾塔會議制定的雅爾塔體系至今仍深刻的影響著亞洲。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日本小伙求婚成功,中國岳父現場哭暈?
日本好用的化妝品?
如何評價自64年開始的50後北海道才有了第一條新幹線?
日本旅遊簽證一定要有存款證明才能辦嗎?多少存款才行?
日本新幹線為什麼不安檢?

TAG:日本 | 歷史 | 戰爭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