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現在是否出現大問題了?

現在講新常態是不是間接承認我們目前無法維持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一些欲拒還迎的刺激政策怎麼解釋?現在又出台了七萬億的基建刺激方案,怎麼看?


謝邀@丘金宣。這個問題涉及的層面比較廣,在這裡我就簡單論述一下吧。

---------------補充分割線---------------------
看了大家的評論,補充回答一些問題。
1.有知友提出農業稅的取消並沒有帶來農民生活改善的問題。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補充回答。
農業稅雖然取消了,但是國家對於農民並沒有真正的利好政策。為什麼農民的生活水平在稅收減免的情況下並沒有得到改善呢?

我們來看一下相關的數據,06年的數據,中國農民每年減負120元左右,我們這裡不去論述官方的通貨膨脹率,答主認為並不可靠。但可以肯定是,稅收減免間接給農民帶來的收入會被高通貨膨脹完全的稀釋掉。

另一方面,國家依然通過低買高賣的手段從農民手中收購農產品,繼續壓低了農民的利益,使真正的利潤並沒有流向農民。這也是跟國家的政策有關,壓縮農民的利益,迫使廉價的農村勞動力外流,幫助發展城鎮化。

其次,農業稅的取消會帶來負面的影響。農業稅的廢除直接造成了鄉鎮兩級財政緊張,容易導致增加行政費用,拖欠農民債務等形式的收費變相轉移,造成農業成本的間接增加。政府相關農業生產服務職能作用範圍的縮小,使農業增收的產業,應對災害的能力以及規範農產品市場的能力下降。

再者,中國長期以來都是以農哺工的經濟模式。這就直接造成了農民利潤被壓縮,財富資產流向工商業的結局。這種模式並沒有錯誤,發達國家的行進道路也是基本按照以農哺工的模式。但在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必然需要由以往的以農哺工轉變到以工哺農,幫助農業,農村的發展。通過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增加農業生產的供給量以此平抑市場價格,縮小剪刀差,從而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

最後因為各種既得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牽扯,也使農民難以得到真正的利好政策的福利。比如,國家之間已經頒布了允許農民在自有土地上的房屋建設,宅基地住房能夠大大的減輕農民的住房壓力。但當地政府為了土地拍賣所得到的財政收入,將農民自建房屋劃為違章建築,最終徵收農民的土地,進行拍賣,增加財政收入。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農業稅取消之後,農民生活仍然沒有得到改變的主要原因。

2.關於知友所問,李嘉誠外逃和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問題,在這裡發表一下個人觀點。知乎上的大神輕噴。
首先,香港是一個資本型的市場,經濟的主要構成也是靠房地產和金融。缺少了良好的實體經濟的支撐,會在未來給香港帶來資本輸出外流的局面。只有良好的實體經濟支撐,才能穩定的帶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資本的外流和輸出必然會使香港的房產進入理想時代,房價也會呈現下跌的趨勢。因為泡沫不會永遠膨脹,刺激政策不會永遠有效,提前判斷香港的房地產局勢,即使的撤離資產,是個明智之舉。

關於人民幣匯率下跌這個問題,可以去理解為美元匯率上漲。美國財政緊縮政策,迫使全球資金迴流美國,這是美國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打擊的手段,尤其是中國。通過資本的迴流,迫使資產的貶值,最終低價買入資產,壓縮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空間和資產規模。還能起到穩固美元全球地位的目的。通過資金迴流,帶動美國製造業的發展,穩定美國經濟,因為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

----------------補充回答完畢分割線-----------------

首先陳列一下目前中國所面臨的經濟層面問題。
1.人口老齡化
在面對逐漸喪失人口紅利的同時,人口撫養負擔也在逐步加重。而因為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在中國尤為尖銳。一方面由於未富先老的經濟局面,使國家有充足的財力去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另一方面,過早的人口老齡化對中國調整經濟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成為了中國在由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過渡到內需拉動經濟的模式下的巨大阻力。沒有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致使消費市場間接的失去了佔比總人口10%的65歲以上消費群體。其中的市場價值可想而知。

相關解決辦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支持健康養老產業的合理商業化發展,拉動老年人消費。

2.農村和城市的不均衡發展
農村和城市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為發展城市,首先需要的是調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湧向城市,但農村勞動力的可支配是必須建立在農村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下,才符合基本的人口流動趨勢。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之後,百廢待興的時期。政府的政策是通過提高農村生產效率來間接致使勞動力過剩。高效的生產效率必然會帶來利潤的增長和農民收入的上升。但農民收入的上升會阻礙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所以,國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去限制農民的收入,也就有了後來的三大「剪刀差」。中國目前的城市收入和農村的比值已經高達6:1,其它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這一比值,一般不會超過2:1。由此可見,收入不平衡已經非常尖銳了。

相關解決辦法:農民減稅(國家已經取消了農業稅,從此中國再無農業稅)
財政補貼,通過財政補貼,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同時平衡農村和城市的發展

3.房地產泡沫持續膨脹
房地產泡沫可以算是中國經濟下的畸形產物。幾次土地改革,也是逐漸把房地產行業推向高位的原因。在沒有完善金融體系的支撐下,中國是必然不敢捅破房地產泡沫,並對房地產虛擬經濟進行深化改革的。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裡,房地產不但扮演了提升當地政府業績的角色,也成功的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這一切的結果都是因為政策導向,而並非自然的市場選擇。在政策全面引導經濟的模式下,必然會使這個龐大的泡沫不會被輕易捅破,並會繼續華美的膨脹。而捅破如此巨大泡沫的後果也是難以想像的。

相關解決辦法:完善金融體系,支撐房地產發展,已完善的金融體系去承擔和緩衝房地產泡沫破裂造成的經濟衝擊(關於房地產泡沫持續膨脹的解決方法,本人實在不敢斷言,其中涉及的東西太多,不論如何改革,總會造成經濟的巨大損失)

4.製造業的持續低迷和良機錯失
樓市和股市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下,已經成為了企業和個人的首選投資方向。搞文化的做地產,賣快餐的做地產,搞金融的做地產,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了企業撈金的搖錢樹。超高的回報率,在使企業和個人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大大的限制了製造業實體經濟的發展。遠高於實體經濟的回報率以及較短的回報周期,致使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湧向房地產行業,從而導致了中國製造業實體經濟的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滯後的局面。也間接的倒置了人才的流失和人力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局面。由於沒有好的產業結構和配套的生產模式,在利潤鏈底端通過價格競爭苦苦掙扎的製造業已經進入到了步履維艱的局面。

相關解決辦法:對製造企業減稅,將資金還於企業。幫助企業實現利潤增長,同時提升就業人員的工資待遇,將人才留在製造業。製造業與教育合理共推商業化,配合大學提升自身核心技術,吸引優秀人才,完成產業升級,同時給予相關院校科研成本,為企業服務,達到雙贏。

5.小微企業的融資難,生存難問題
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貸款難會間接導致失業的社會問題。同時也對調整經濟結構,依靠內需拉動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獲取經營自己渠道的狹窄與途徑單一,嚴重的壓縮了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會直接引發公司倒閉,就業市場縮水等問題。

相關解決辦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放寬借貸標準,對小微企業提供減稅,甚至免稅的政策支持。

6.畸形的城鎮化進程
地方政府刻意追求所謂的城鎮化,通過擴大投資,興建土木去促進城鎮化發展。過於追求短期業績的突顯和生產總值的提升,而沒有合理的通過產業調整帶動城鎮化發展,致使產能過剩,通貨膨脹,房價飆升等問題。

相關解決辦法:合理髮展城鎮化,用產業布局和調整,完成城鎮化,而並非一味的投資建設。

7.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下的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m2貨幣的超發,政府不能接受通縮,只能持續推動通貨膨脹。「保增長,調結構」的不現實。

相關解決辦法:將過剩產能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合理開發欠發達地區,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最新的中國馬歇爾計劃也是解決產能過剩的辦法之一,但此「馬歇爾計劃」非彼馬歇爾計劃,其中的實施難度和實施環境與當年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還是差別很大的,此處就不論述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論述)

8.國際貿易中的被動局面
雖然國際貿易幫助中國迅速發展和崛起,但其背後的隱患確是非常之大的。美歐國家對中國的貿易綁架,一邊在消費著中國低廉的產業,抑制著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另一邊對禁售中國急需的核心技術及產品。迫使中國大量的外匯難以消耗,最終只能通過購買美國國債,歐洲各國國債達成經濟制衡和平衡。

相關解決辦法:人民幣國際化,增強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
真正開放貿易,設立自貿區,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逐漸完成資金自然迴流,
而非通過央行發行貨幣購買外匯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來盤活經濟。
取消結售匯制度,該用留匯制度,讓企業和國家可以自然消費外匯

-------------分割線來了---------------------
以上內容的解決辦法,只是單純的常規辦法,其中涉及的層面之廣,很多辦法需要單獨深刻的討論,需要結合中央政治,地方政治,國際勢力等多方因素去綜合論述。在此,答主就不詳細論述了。

----------------又是一條分割線,感覺萌萌噠-------------
簡要論述完了中國經濟的幾大問題和相關的解決辦法,現在我們回到開題。新常態是不是預示中國無法繼續高速的經濟發展。回答是肯定的。投資導向拉動經濟增長一直以來都不是一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面對產能過剩,通貨膨脹,貪腐嚴重等問題,中國如若想安全的過渡到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降低經濟增長速度是必然的結果。還富於民,解決社會問題,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等是保證內需拉動經濟的必然因素。

那麼再來談一下「7w億的經濟刺激」,因為國家已經否認了這一說法,所以我們目前假設「7w億的經濟刺激」確實存在。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需要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國家還要推行7w億去刺激經濟的增長呢?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1.穩定股市和樓市
經濟發展的極速下行會使樓市和股市受到很大的波及,不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先不說銀行需要承擔多少的壞賬,光股市這一塊兒就會有多少的股民一夜之間財富蒸發。所以,為了不造成一夜之間的泡沫破裂和民生問題,穩定股市和樓市也成為了無奈之舉。

2.提振投資者信心
提振國際投資者的信心,保證資金的不外流。在中國經濟下行,美國財政緊縮,貨幣升值的環境下,已經有大批的資金開始外流。7w億的刺激,無異於給投資者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3.為國家大戰略「一帶一路」鋪平道路以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我們可以7w億的項目包括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涉及到了兩大類,一個是民生保障,另一個就是自然能源。通過對健康養老服務的投資,可以通過國家的力量提升社會保障體制,同時催生健康養老產業的商業化發展,由此激活老年人的消費。自然資源及交通的投資,是為了更好的支持「一帶一路」大戰略的推行,通過資源貿易,強化中國在亞太和歐洲的國際地位,從而促使人民幣國際化的順利進行。

4.地方政府的表現機會
另外也不排除,在中央權利下放的基礎上,通過7w億的基建刺激,給予當地政府展示業績和表忠心的難得機會。


-------------------最後的分割線,累覺不愛-------------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希望中國的經濟能夠平穩著陸,經濟調整能夠高效完成,真正做到還富於民。感謝邀請回答@丘金宣。


政府的目標就是要保障經濟持續、快速、平穩發展。(然後找個手段把成果收割掉,不亦快哉)
當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不給力的時候,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肯定癢啊,於是有了7w億。

中國經濟到底是什麼樣?一句兩句絕對說不清楚,從一個工科生角度出發,從下面幾方面簡單闡述一下個人的分析吧

1,先說gdp增長率,7w億的基建投資當然會為GDP增長率持續供血。但是這7w億的投資效率絕對不會高,有些投資是規划出來的,不能長期持續得到回報。
影響:把未來的需求拉到現在提前建設,未來發展乏力。未來怎麼辦?只能到時候再說。沒辦法的話,只好經濟下行!

但現在就不刺激了會更好嗎?
那經濟會從現在開始節節敗退,一蹶不振。因為投資貿易消費這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都是有慣性的,降下來再增長上去真特別難了。

2,人口紅利出現拐點,下行。步入老齡化社會。
影響:創造價值的人少了,需求也少了,相互作用經濟會更下行的。

3,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政府放水,富的肯定是本來就富的人。窮人沒有紅利,更窮。貧富差距大,會導致需求的畸形,不利於社會效率。

4,利率不市場化的前提下,民間借貸蓬勃發展。

5,三線以下城市房產,現階段有價無市,以後會持續下跌。原因:城鎮化的乏力,農村小城鎮人口要麼留在農村小鎮,要麼去大城市打拚,誰去在三線城市買房住閑
二線城市房價平穩微跌,二線城市房屋供應量是大於需求的。所以會微跌。
北上,政策放開的話,房價絕對上漲,看政府想怎麼調控打什麼牌了。
廣深,平穩。

6,控制通貨膨脹,保持勞動的國際競爭力,p民工資沒法大漲。苦的還是p民啊,艹尼瑪。p民只能更p了

對策:手裡沒資本的先積累一筆資本。手裡有資本的,讓資本靠近資源獲得可觀回報。千萬別蒙著頭天天工作,要知道我偉大祖國,不管是當年的長征上山下鄉國企下崗還是這個十年的房價上漲,都把p民收割的只剩一把年紀了!


提到經濟,很多人就開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判斷和分析,依靠的應該是數據來源,背景,現象,個人的觀察,而不是把看到的材料七拼八湊,寫出一篇看似有理有據的長篇大論,甚至夾雜著「我感覺」之類的主觀臆測。
回到問題本身,關於中國經濟是否出了大問題,很難判斷。
首先是定義不明,什麼情況下算是出了大問題。GDP增速下降幾個百分點?M2和GDP的比值?還是就業率?行業狀況?
其次,恕我直言,這個話題太大,知乎上恐怕沒有一個網友有資格回答,或者是建立在翔實可靠的材料上,給出精準的判斷。
在這裡我也提一個問題,中國經濟面臨的是通縮還是通脹?
事實上,關於這一點的分歧相當大。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對中國經濟的走向了如指掌,或者是覺得有關於經濟方面的問題不像編程和一些工科領域,需要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的支撐。帝都之中,人人都是政治經濟學家。
姑妄言之。


中國經濟沒啥問題,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大部分人期盼著「崩潰」
2015年中國將投入7萬億加強基礎建設,這與2009年4萬億基建刺激方案有何不同?預計成效如何? - 比的原理的回答


談談媒體盛傳的7萬億投資計劃:

1)7萬億是多少?

2013年末,中國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4.76萬億元,7萬億相當於居民儲蓄餘額的15%;

2013年,全國GDP56.8萬億元,7萬億相當於GDP的12%;

2013年,廣東省GDP6.2萬億元,7萬億相當於廣東省GDP的1.1倍;

京滬高鐵總長度1318公里,總投資2209億,7萬億相當於建32條京滬高鐵。

2)新增投資、投資年限

媒體報道的7萬億中,不是現在才出台的投資計劃,大多是以往就有的計劃。

這幾萬億的投資,不可能一年投完,預計投資期限為3年。

3)投資方向

根據披露,最大方向為交通設施,其次為能源、電力。

可能分配:

4)交通投資,有無必要

投資交通設施有無必要?長遠來說,很有必要。

A.鐵路/高速鐵路 美國2007年鐵路里程226427公里,而中國目前鐵路里程100000公里。

美國人口只有中國的1/4,而鐵路里程是中國的2倍多。如果中國人均鐵路里程達到美國水平,那是多少?981000公里。而目前是多少?100000公里。還有多少空間?88萬公里。

不能簡單的說,目前興建的鐵路/高速鐵路是過剩的。

高鐵投資回報 高鐵回報周期不算長,有利可圖。京滬高鐵總投資為2209億,平均1.67億/公里。2012年客票收入173億元,按這個收入,13年收回投資。武廣高鐵2012年收入97億,12年收回投資;廣深城際2013年收入24億,8.5年收回投資。

B.機場 中國機場數量與美國依然很有差距。而麥肯錫預計,未來10年中國航空客流將激增3倍。對機場的需求也是客觀存在的。

C.地鐵 當前上海地鐵運營里程全球第一。根據中國北車的文件披露,估計內地城市到2015年,地鐵里程將達3000公里;到2020年,里程達6200公里。目前看軌道交通是很多城市迫切需求的,尤其對於北京上海這樣的巨型城市。

5)資金來源

這可能是有別於四萬億的地方。中央意思是引入民間投資。

不過實際操作上,估計依然是大企業、大銀行瓜分。

08年4萬億元資金來源:中央政府投入1.18萬億元,希望以此帶動全社會投資4萬億元。

這次並沒有開閘放水,無論鐵路總公司、各地方政府,資金來源都是很頭疼的問題。

也正因如此,經濟刺激效果預計會大大弱於08年。

6)對4萬億的評價

現在看08年底的經濟形勢,可能沒有這劑強心針,中國經濟就死了。

不能說事後造成了不好的結果,就否定當時的措施。

不能因為這劑強心針造成心臟病的負作用,就否認把人救活的事實。

「當時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好。從工業來看,2008年6月份,當月工業增加值增幅16%,接著像過山車似的急劇下滑,16%、14%、13%、10%、8%、7%、6%、最低到了2009年1、2月份,工業增加值增幅僅為2.8%。

「應對危機採取的措施,只是在特殊情況下採取的特殊辦法,而不是常規措施。在當時經濟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下,用通俗的話說,這些措施是強心針,否則經濟就有可能崩潰。溫家寶四萬億決策內幕曝光 財長叫苦沒錢

7)經濟增長率

我覺得大家要對經濟增長率要有一個基本認識,即5%、6%都是很高的。建國後的增長率,倒退的年份有,增長1%的年份有,增長3%的年份也有。美國近七八年增長率一直在2%左右。

所以中國經濟增長率到中低檔,6%左右,也不是什麼大事。

8)產業升級

不可能說升級就升級了。小米毛利率超過蘋果,這一天估計近10年看不到;紅旗汽車銷量超過大眾,這一天估計近20年沒希望。

不過有些行業、有些產業還是有優勢的,比如華為中興的通訊設施,中國高鐵,中國的工程機械。還有中國的電動車、電動飛機,在內燃機時代落後,現在不需要內燃發動機了,現在電氣化時代可以領先。

還是要慢慢來,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當年也經歷過賣苦力階段,想一蹴而就,上來就出口高新技術,不可能的。


1、新常態是指,不再保十保八,因為保不住,只好承認七甚至更低的事實。
2、保是個滑稽的動詞,在其他國家,沒有聽過有「保」經濟增長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增長和衰退是動態的,全由市場決定;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事情都由人為控制,因此才有保這麼一說。
3、能保住嗎?我們習慣說,我們過去三十年走過了西方一百年的路。其實,這三十年只是讓以前只能種地的農民,能更自由地去工廠打工而已。純粹是體力勞動,因此顯得更快。但下一步的腦力勞動,沒有「百年樹人」,如何來保呢?

**********************************
補充解釋:
4、什麼才是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2009年時代周刊封面人物——中國工人。他們在低人權低薪資環境中,常年累月,積少成多,創造了巨大的國民財富。但他們在不合理分配方式下,只分享到極少部分成果。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任勞任怨,因為過去更差。
5、怎麼才能維持經濟增長?
支持工人才能維持經濟增長。只有工人從基礎的體力勞動,升級為附加值更高的腦力勞動,創造更多財富,經濟才會持續增長。當然,最終的增長,制約因素很多,但國民整體素質(是指真正的素質,而非宣傳教育下的素質)最為關鍵。
6、基建能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嗎?
基建的邏輯,是模仿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大蕭條時羅斯福新政的邏輯。對此,弗里德曼的《美國貨幣史》徹底否定了羅斯福新政的正面作用。其邏輯是,大量工人失業,國家投資基建,使大量低端工人就業。但美國大蕭條,此前的證券泡沫破裂,市場產生的自然反應。當泡沫被擠出之後,自然又會進入增長渠道。但國家投資的基建,因為不是市場的需求,而是領導的需求,因此反而延緩了經濟的復甦。
7、為什麼要經濟增長?
這問題看似很傻,卻有深意。因為經濟增長,總是關涉到具體人或組織的榮譽以及其他。比如柯林頓執政時期的經濟繁榮,個人作用自然不可忽略,但市場周期才是大勢。而自蘇東劇變後,烏托邦的徹底垮塌,導致經濟增長成為唯一的合法性來源。因此,維持表面的、即便是假象的經濟增長,也會有巨大的組織利益。這是一種激勵,在沒有制約因素下,激勵最後就變成了現在的,病人吃藥打針已經沒有用了,卻還在打針吃藥。


放心,帝國的經濟雖然腠理、肌膚、腸胃已經爛成渣了,但是感謝帝國開國者們留了個好骨架吧,帝國統治者不要臉無下限起來,還是能夠勉勵撐很長一段時間。除非刮掉帝國所有的腐肉重建整個身體的外部內部系統,不然帝國的經濟永遠是會存在「大問題」的,直到腐肉把骨髓也侵蝕掉為止。

當然以現有的醫術想要達成上面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所以帝國的問題根本就是無解的東西,也沒有值得關注的價值。反而,你需要不斷的關注大洋那一頭的美帝,而有趣的是,美帝的癥狀恰恰與帝國完美的相反,美帝表面光鮮,CT下面內在看似也不錯,但是,在CT亦無法看到的深處,美帝的骨髓已經開始爛了。司命已屬,即使扁鵲再世,亦無葯可醫。

而關注美帝的原因在於,帝國這幅好骨架得以存在的前提是:美帝深刻且無處不在的外在威脅。當龐大的外部巨人倒下去的那一刻,好骨架失去了存在的前提,那麼一堆生蛆的腐肉轟然崩塌,該是一副怎樣的讓人覺的污穢噁心的場面。YY一下,那個場景真好看。


是的。一切數據表明2014與2015將截然不同。
2015是一個劇烈變革的拐點。

——————————————
增補,
從100年來世界通用的基本經濟學原理看社會上的現象就可以知道現在的經濟狀況:
經濟越蕭條,娛樂行業越發達。
以及:
濟越低迷,網購越旺盛。

為什麼?自己想。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現在正是一個極大的經濟模型,一般人都是不能真正去分析理解的,等一切結束以後才能馬後炮的來做最後解析,在之前,一切都是「放屁」。哈哈哈


我覺得這幾年經濟不會太好,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吧,一起探討。

從產業結構看,中國人均耕地少,土地貧瘠,所以肯定不能依賴農業。這意味著農業人口得大量轉到城市,但是城市低端製造業在競爭中(特別是面對東南亞國家)節節敗退,不容易吸納就業。國內高端製造業本來不多,農民一時也應付不了。互聯網、金融等服務業和他們更沒關係。歸根結底,我們國家經濟的前途在於製造業,不是農業不是金融也不是互聯網,金融我們是看著挺熱鬧,想想紐約倫敦芝加哥蘇黎世這些競爭對手就明白了差距更大。至於互聯網,估計很多人會不同意,互聯網對一個國家的商業有負面影響,互聯網越發達的國家,商人的平均利潤率越低。我們沒有阿里巴巴沒有平安銀行其實問題不大,但是沒有華為格力這些企業和他們的文化價值觀、人才儲備,很麻煩。

房地產有些許透支了,不過,我不覺得房地產有太大的問題。為什麼會有問題呢?我們只不過是把父母平生的積蓄都拿來買房了,不管房價高低,整個家庭部門的債務不大。房地產金融這些行業,只要不牽涉到互相借債,最後都沒啥事。大不了覺得不公平:房子漲了,沒買的人覺得不公平,罵人;房子跌了,買了的人覺得不公平,也罵人。現在的房地產政策我覺得剛剛好,其實就是對房地產沒特別的政策。房子的問題,主要是財稅體制的問題,說明白點,是土地的問題。土地問題是政治問題,我不太理解。比如中央一邊出文件打壓房價地方一邊捂著土地不賣,掛出來的土地少,地價高,地王多,房價能跌嗎?不容易明白吧?

還有很多經濟學家談到的人口老年化問題。我不覺得這是個大問題,每個國家的人都是在慢慢變老,為什麼到我們這裡就有問題了?當然會涉及到一些諸如社會保障的難題。我倒覺得我們對年輕人的教育有問題。現在踏踏實實做學問的年輕人不多吧?考試製度被批評很多年了吧?大學幾年怎麼過的?人的一生很短暫,我自己也經常反省,耽誤了很多大好年華。不能忘記,一個國家能發展,最終只能依靠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本(本質上solow 模型也是這麼說的)。我們資源少,人力資本呢?真的,教育是問題,是「重要但不緊急」的問題。之所以不緊急,是因為緊急沒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寫到這裡,想起了小平同志出來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教育!

還有,不要輕易把問題歸結到貨幣政策上,現在掌管貨幣的領導人們的水平比絕大多數人高得多,掌握的信息也多得多。房價漲可不是因為貨幣政策失誤。貨幣政策,我們一般是說通過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來調節經濟。只要是政策,就屬於對經濟用藥。是葯,就有副作用。通貨緊縮,經濟下滑,失業率增加,收入增加,各種壞賬增加;通貨膨脹,吃穿住行的相對價格紊亂,對固定收入的人特別是老人不公平,甚至影響很多人的基本生活。而且,很多通脹是權利引起的,很多通縮是經濟結構引起的。


真是看不慣目前最高票的回答,口氣如此輕率,說「經濟沒問題」的理由竟然是「至少我家的還在提高中」,知乎越來越逗比了


經濟保持7%增長不算差了,就算裡面有水分。說一個陰謀論的觀點:說經濟差也許是為了轉移注意力,畢竟這屆政府要大力改革,很多既得利益者就拿改革有害經濟增長說事,混淆視聽


中國的經濟有沒有問題我不能斷論。可我想,中國的社會問題不小。。教育,文化等等


…看看美國的QE1 QE2 QE2.5


現在都不提「克強經濟學」了,也不提「壯士斷腕了」,所以你懂的


轉型升級,你妹生存都成問題了還能拿出多少力量去創新呢,創新是很耗資源的,經濟形勢好的時候都沒有轉型,靠倒逼機制真的能成功?
之前中國的高速發展是建立在以勞工待遇,國民福利,自然環境為犧牲的前提下的,已經到了不可持續的地步。
經濟發展的後面是市場機制不健全,政府不作為亂作為,教科文的相對落伍,社會問題叢生,環境生態的不堪重負,城鄉區域的極度不平衡,收入差距的拉大。
這些問題以前積聚著,現在凸顯了,也威脅了經濟發展。
怎麼辦,只有開閘放水一個招了,黔驢技窮,只好慌不擇路。四萬億雖然後患無窮,但是刷刷狗的屁(對某些人某些群體)也是極好的。


看了一堆答案,感覺是一群學政治的在談經濟,希望有專業解答…


1,基礎投資,大部分國民,無法實際直接獲利,對吧!

2,美國曾經說過大概的意思,這些年美國公民的生活水準沒有下降太多,是因為中國貨救了美國。同理,目前大部分國人(一部分買對了房,炒對了股,入對了行,去對了單位的國民除外)生活水準沒太下降,是因為網購。。。但網購是否能長期優惠,再看吧。

3,提高最低工資,對大部分低收入勞動者沒啥用,對吧。政府要漲工資,也只能漲部隊公務員的工資,企業漲工資管不了吧。所得稅減的很墨跡,最近在說社保基數高,打算下調,看吧。09年經濟危機時,某地政府發放市民消費卷鼓勵消費,被叫停。反腐給奢侈消費又降了一下溫。總結下來就是增加收入和促進消費兩頭難。

4,通脹,我不太懂,相信大家都懂。

最後呢,有些高人說,經濟是中國最後的遮羞布,還有人說,經濟的發展最終是確立一個」權「字,物權到人權,所以嘛,中國經濟嗎,應該問,那個階段是比較健康地好一點。。。


作死的膨脹式經濟發展模式,和撕裂的社會構建,和落後而臃腫的權力體系,三者互相拉扯,必有一天會發生斷裂。睜眼看看,你真的認為你個人物質生活的一點點起色,可以補償得了這日新月異如雨後春筍冒出來的新社會問題?

現在大家都可以樂觀自信乃至大肆吹噓,因為沒有人能夠真正預言未來。真正能把未來描述到7分8分那麼準的人,也只有災難過後才被捧上神龕。只要信息的載體依然是人,則最有預見性的警世之言,依然不會比你手機隨手翻到的娛樂新聞更吸引你的注意力。

歷史的節點上最不缺的就是睜眼瞎、盲目樂觀、把瘋狂當能力使,然後被歷史潮流刷刷刷洗白的人群。


維持經濟不一定是好事,增長太快有太多泡沫,現在根本沒辦法在搞基建了,國家都產能過剩了,還希望能夠用亞投行來消化一下產能呢,43號文里也說了基建的管理也從地方政府收歸國家了,地方政府以後就會好好搞民生服務了。這也是政府轉型的一個預告,房地產要消化庫存,不建新樓就不能增加gdp,但是泡沫下去了。這比gdp實在啊,反腐也會暫時抑制很多行業的發展,但是反腐紅利就快釋放了,新預演算法就是很有決心的一個表現啊,所以新常態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不需要惡性增長,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有錯的地方希望指出啦,嘿嘿


中國經濟再不出問題,有些人就要急死了


何出此言呢


一號和二號這一年來都忙成啥樣了啊,你以為這是為啥啊?


推薦閱讀: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這麼厲害,為什麼我們還要學西方經濟學?
你心目中偉大的公司是怎樣的? 目前世界有哪些代表?
有哪些沒落了但還存在的公司?
從澳大利亞本國經濟的角度來看,為什麼要將對中國的所有的進口產品的關稅降為零?
為什麼<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會破產呢,你是如何看待理財,營銷類的書籍?

TAG:經濟 | 中國經濟 | 宏觀經濟學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