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派和新古典學派還有凱恩斯學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這些有對錯之分嗎?為什麼現在大都信奉西方經濟學?
古典學派和新古典學派還有凱恩斯學派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這些有對錯之分嗎?為什麼現在大都信奉西方經濟學?記得以前看書說經濟學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因為沒有一條可以放之四海任何時期皆準的定律。
嚴格說來,是沒有對錯之分的,但是可以知道哪些更實用於現實經濟。你說:「看書說經濟學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因為沒有一條可以放之四海任何時期皆準的定律。」這明顯是所謂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論調,人們不喜歡馬克思經濟學,好不好用先不說,馬克思的學說在中國被封為「神",似乎一切的學問都要經過馬克思主義的驗證才行,馬克思主義被官方當做一切的學問的標尺,這一點引起人們的反感,就算他能用,人們也厭惡。而另方面,所謂「西方經濟學」這個說法是荒謬的,因為沒有「東方經濟學」,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要學習現代經濟學,但是又要「批判」地學習,開始起名叫「資本主義庸俗經濟學」,但是發現太難聽了,就叫了個不倫不類的「西方經濟學」。所謂的「西方經濟學」就是現代經濟學,相比古典經濟學,更適用於現實經濟。
現代經濟學應該是從邊際革命開始的,用一種「邊際」的思想研究經濟問題,包括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而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又是兩類。現代經濟學來源於古典經濟學。代表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目前那個理論佔上風說明其背後的階級佔上風。
不是經濟學的學子,也沒認真讀文獻,冒險答一發。
經濟學作為一門無法被證偽的「偽科學」(Popper),其理論本沒有對錯之分,只能說哪一種在當前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能夠得出最優的解決問題方案。我猜測新古典主義出現最晚,其出現正是為了解決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問題,應當是最合適的理論框架吧。
另外,把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學說與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在經濟領域內適用性比較,其實對前兩者並不公平——因為後兩者是真正為解決經濟問題而提出的學說,而前兩者本身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哲學/認識論層面。古典經濟學自不必說,亞當斯密在世時還沒有經濟學這門學科,他著書時主要想法是討論人性與道德,而不是經濟問題。其著作更多也在於哲學層面的思辨,並沒有經驗主義數據支撐其論據。
同樣,馬克思最重要的學術貢獻也在哲學,他的政治經濟學更多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經濟學說,並非用來解決經濟學問題。其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對資本主義社會體制的批判,提醒人們關注弱勢群體,關注資本主義體制下不公平現象。從另一位馬克思(Max Weber),Frankfort School(e.g. Habermas),Birmingham School,Glasgow Media Group,乃至於還在世的Chomsky這樣跨界的Bug級學者,都是他的繼承人。其學術主張在現今學術界Sociology/Cultural Studies廣泛接受,繼承,並繼續發展其學術理論。這也是為什麼西方人文社會學科學者在政治光譜中往往偏左。
然而把這樣的哲學層面的思考,用於解決經濟領域,特別是其批判的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經濟問題,原本就並不合適。先不論馬克思對於商品價值的考量過於簡單,甚至不適用於19世紀;在一百多年後,數字經濟Attention Economy蓬勃發展的今天,Attention成為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的時代,更不可能直接被用作分析工具。但並不能因此貶低馬克思在哲學領域的貢獻,他提醒我們,資本主義體制永遠優先服務精英階級,永遠存在不平等,需要人們為平等而奮鬥(當然,我認為共產主義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錯這個說法只是後人在不斷總結前人經驗和結合實踐證明的情況下對前輩總結出來的理論做的判斷,但是這種判斷並不是絕對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後續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的方面出現,突破人們已經形成的固定思維,對此,又會有人總結出新的和更完整的理論
上次有人要跟我證明馬克思理論的正確,還列舉了馬克思的等式。
我一看那個等式就樂了,描述價格的公式,居然只與成本有關,完全不涉及需求這個因素。這就好比包餃子只用面不用餡,那包出來的是饅頭。
看到這裡我明白了,馬克思的推論是存在偷換概念的,這一點嚴謹一些的人就能看出來。
馬克思經濟學只會說出價格圍繞價值波動,意思就是兩者有關係,但具體算不出來。其實這很好理解,為啥價格要波動?因為需求在變。要是不考慮需求,當然就沒辦法去計算價格波動。
而西方經濟學引入了需求(需求曲線)的概念,同時也兼顧成本(供給曲線),兩者結合,最終算出均衡價格。
可以說,相對於西方經濟學,馬克思經濟學只是半成品的經濟學。依靠這個半成品的經濟學,馬克思得出的很多關於資本主義的結論,都是片面的。
如「劍橋資本爭論」揭示的,新古典這種技術關係的經濟學的所有定理只能在單一產品模型或者不涉及貨幣的模型才能成立,一旦涉及非單一產品模型,新古典的所有基礎定理都不能成立。
如:新古典的一個核心命題是(尤其是教課書上)要素(勞動和資本)收入等於他們的邊際產品。因此,工資等於勞動的邊際產品,利潤率等於資本的邊際產品。
但是現實中無論資本、工資都不是一個實物概念,在這裡異質的資本品要加總成本一個貨幣計量的資本,但是資本量的測量意味著加總完全不同的實物,比如加總卡車和激光。正不能把蘋果和桔子這樣的異質品相加一樣,我們不能簡單的把資本品相加。
拋開這個含義上加總的的悖論,都還有致命悖論,因為資本品的貨幣量值依賴於利潤率,而資本的利潤率又等於資本的邊際產品,在這裡資本的計量都沒有確定,又如何確定資本的邊際產品?在這裡出現了循環論證的悖論。
拋開新古典的理論是否是完全的競爭(完全的技術競爭)不說,在這裡競爭不競爭已不重要了,因為現實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實際變數,根本就不能證論為新古典理論中的實物,即便一個行業達到利潤率為0的情況,也不能反映為新古典這種技術關係的模型中的應該供給最優產量。
現實中,資本的利潤率有一種下降的趨勢,新古典的理論看似能解釋這個問題,但也是單一產品模型的邏輯。依照新古典生產理論,使用資本量的增加應該導致利潤率的降低(邊際報酬遞減)。正如斯拉法指出的,利潤率的一個改變會改變資本量,且以高度非線性方式:利潤率的一個增加或許使上車增加的價值超過激光,從而導致一個更高的利潤率。這種分析進一步意味著一種要素的密集使用(不光資本,還可以是別的要素),或許會導致這種要素的高價格而不是你價格。
————————
在新古典的理論中,所謂他們所謂完全競爭,就等於說沒有競爭(積累式競爭),因為利潤才是資本的唯一目的,而不是所謂的需求。
20世紀三十年代在西方經濟學界因寫《不完全競爭》而一舉成名的羅賓遜夫人,在看過《資本論》後,居然完全否定掉自己的理論和新古典的微觀基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完全競爭,只不過不是新古典那種技術為主的競爭。並且新古典的微觀基礎的所有定理只能在單一產品模型成立,一旦涉及非單一產品模型或貨幣時,對新古典理論是致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馬克思理論中的資本主義均衡,是資本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均衡,同樣競爭也不是什麼技術為主的競爭,而是積累式為主的競爭。
現實中,等量的資本必須有等量的不低於平均利潤率的利潤,否則金錢就會縮水,資本就得破產。因此資本之間隨時面臨著資本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為主的競爭,而不是同行業的這種所謂的技術競爭。積累式競爭導致資本之間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的社會支配秩序均衡。
正如房價上漲,其它行業的資本,就會通過積累式競爭來對抗,如直接漲價,當不能直接漲價時,資本就會壓縮產能,開除一定的工人,出售利潤率較低行業的一部分資產,同時擁入或者夠買利潤率較高行業的資產,這樣低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上升,高利潤率行業有所下降。同樣通縮也是如此,只不過通縮時存在大量的失業率,通縮時,資本會直接看得見的形式壓低工資,或者增加相工資下的工資時間。
馬克思經濟學可以說是所有經濟學中,唯一的完全轉向人支配人的權力關係分析,與使用價值相關的技術關係被馬克思分析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與利潤率的關係,從而徹底剝離掉;而新古典是完全轉向技術關係的分析。很多人認為馬克思經濟學錯了,但問題是大多數人把馬克思的概念搞錯了,一旦把其理論拜物教化,怎麼比得過拜物教邏輯完美的新古典。但是新古典理論在解釋市場經濟(資本主義)時,技術關係的邏輯面臨著致命的悖論。
在馬克思的經濟學中,通過商品之間按相同勞動量的比例進行交換(這個涉及剩餘均衡推導),從而推出價值(交換價值)是某種人類勞動本身。而價值是某種人類勞動本身,進而得出它的含義代表了權力,而不是財富、蛋糕,從而整個古典經濟學被馬克思批為商品(貨幣)拜物教。而價值代表了權力。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是資本家,我驅使一個女工1小時的勞動,我可以讓她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也可以讓她用鋤頭挖土1小時,還可以讓她脫了衣服給我跳裸體舞1小時,即女工在這1小時內行為(勞動)屬於我使用,而不屬於她,這就是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在這種權力關係中,根本不涉及具體的實物(使用價值)生產,因而找不到像新古典那樣生產具體蛋糕的邊際生產力。
像什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概念,很多愚才都代入到價值是實物,勞動生產了多少多少實物的邏輯中!然後他們又用供求關係來指責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有離譜。而事實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應該代入到價值是某種人類勞動本身的邏輯與統一利潤率均衡中。即代入到商品之間按相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與平均利潤率的剩餘均衡邏輯中,也就是資本有機構成相同時,資本家的商品如果價格低於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尺度交換那麼利潤率就會低於平均利潤率,資本就會縮水或者破產,這樣必然引起壓縮產能,出售利潤率較低資產,夠買利潤率較高行業資產,這樣以保持不低於平均利潤率的金錢積累速度,否則資本就會縮水或者破產。在資本有機構成相同時,這樣價格就圍繞著價值的交換尺度波動。
而如果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價格就不再圍繞價值波動,而是圍繞生產價格波動。但總價值=總生產價格,總利潤=總剩餘價值。
權力(社會)關係與技術關係進行分析,完全可以得出市場經濟的成本標準的不同結論。
從權力(社會)關係上進行分析的馬克思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成本是花多少錢用多少錢代表的對工人勞動時間直接或者間接的交換比例。正如用相應的工資去交換工人更長的工作時間,或者相應工作時間下給工人更低的工資,資本的成本才更低;同樣機器、原料等資本品上的成本也不是什麼技術關係上的磨損消耗,同樣是花多少錢用多少錢代表的交換比例,資本反映為生產中對勞動力的一筆預付,目的是為了榨取剩餘勞動(剩餘價值),如假設:資本家支付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是4小時,而資本家實際驅使工人勞動8小時,那麼剩餘價值(剩餘勞動)=8-4=4小時,在這裡同樣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只涉及人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關係,企業虧損時,只是剩餘價值未能轉化成利潤,但系統整體總剩餘價值=總利潤,總價值=總生產價格。
(現實中的貨幣工資,反映為勞動力的價格)
馬克思認為只有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或者社會像一個人使用自身的勞動時間一樣使用社會的總勞動時間,不考慮任何社會組織的利贏與否,只考慮總勞動時間的節約時,那麼生產的成本才反映為技術關係。
而新古典確認為市場經濟中的成本反映為技術關係上的成本。
至於資本主義中的實際變數,成本核算代表的是技術關係,還是權力關係。
大家自己去思考吧?有幾個人提到了所謂劍橋資本爭論,我還特意去查了一下,發現這是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凱恩斯學派之間的爭論,和馬克思的理論一點關係都沒有。某些人用這個事件去吹噓馬克思理論,簡直可笑。
這就好比兩派人在一起爭論AK47和M4哪把槍更好用時,第三派拿著彈弓出來說,你們都是垃圾,我這個才是王道。
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人站在西方主流經濟學角度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很多是雞同鴨講。
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稀缺資源的分配,目的是對具體經濟現象的解釋和預測(當然,效果如何就呵呵了,有個梗說10次危機能預測出11次)。
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是什麼呢?是生產關係而不是具體的經濟現象,是經濟的本質而不是表象。這其中即使有一些對經濟現象的結論,也只是副產品。馬克思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那裡。而這種對資本主義本質、對生產關係的洞見,只要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僱傭關係還存在,就不會過時。
只不過現在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語境下,一切經濟問題都歸結為了人與物的技術關係。至於人與人的生產關係問題,幾乎已經成為「禁區」、「鬼門」。
ps:作為金融學專業的馬克思主義者,我是不是和「叛徒」?咩哈哈。。。
這個問題是知乎月經題吧。很多人問這個問題。
經濟學的很多問題,與其說是對錯問題,不如說是絕大多數人相信的問題。經濟學等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就在於變數既多又相互聯繫,很難找出良好的實驗環境或者實例滿足一切要求。因此,經濟學更多時候是看你相信那邊。很多問題正反方面的實例都不少,對於這種不同結果的解釋,是十分有趣的。
經濟學同時也是個不斷吸收的過程。現代經濟學吸收了各家的方法,從古典時代,新古典時代,凱恩斯主義,包括奧地利學派,都已經被今天的經濟學很好吸收。沒有被吸收的部分,要不然是沒有很好的實例支撐,要不然就是無法固定到一個範式來進行研究。
古典學派,新古典學派(New那個)是傳承的。前者的成果被後者由條件吸收,然後形成了new古典。接下來是凱恩斯主義之後進入Neo古典的時代,到今天。經濟學的發展,從來是集百家之長的。
經濟學是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律的,學習的越多,就會越發現這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我們認為很自然的所謂經濟常識,並非是真相。這些定律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和運動路徑。正如Mill所說,如果一個人質疑問什麼在一個國家取得良好結果的政策不能在另一個國家取得同樣的成就,那他應該去學習簡單的多的自然科學。
至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所有部分在19世紀後半期和20世紀一直到70年代都被進行了嚴謹和大量打討論。這些討論深刻塑造了現代經濟學的模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新古典的最大一次反撲是在劍橋資本爭論期間,利用異質品謬誤成功逼迫新古典繳槍投降,但在第二回合又被證明自身也無法避免該謬誤。最後新古典利用奧地利學派的方法成功突圍。奧地利學派實際上被現代經濟學吸收的很好。
今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者依舊有,其中分析馬克思主義利用現代經濟學產生的一些成果,是被主流學界接納的。現代經濟學是有點範式的帝國主義味道,分析方法和框架的確還有待完善,但是離了這個框架卻又難以被接納。
最後,再強調一遍,經濟學是有正確和謬誤之說的,對此要通過完善的邏輯證明和嚴謹的實證研究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最後確立。比如說,奧地利學派的有關經濟衰退的觀點,今天就被絕大多數人所不信任。這個回答中的「正誤」只代表現在的觀點,在未來也可能被更加嚴謹的研究所推翻。
經濟學不是邏輯嚴絲合縫的科學,我覺得他像是人們造的尺。
你的尺量對了現實,這就是你的時代。
可惜,誤差永遠都在。
馬克思測准了革命;
凱恩斯量對了危機。
古典新古典理性預期我覺得都是試著丈量現實,
但是其實是大家在適應現實。
其實我也越學越不明白,
可我再也不信「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了。那個連經濟學都不是。
不同時代不同歷史不同的政治主張,決定了你沒有理解的這些差異
推薦閱讀:
※管理學是不是一定意義上為資本剝削提供便利?
※如何評價茅於軾對馬克思經濟學的評價?
※如何評價鹽業取消專營後百姓感到不滿的情緒?
※問什麼現在很少聽到"剩餘價值"這個詞了,馬克思當時把剩餘價值和利潤做的區分現在看來是否是主觀的?
※馬克思經濟學存在那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