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在哪些方面過於繁瑣?

最近學日語覺得有些語法真是繁瑣。反過來看漢語,作為中國人本身,可能沒有意識到一些語法比較煩,那研究漢語或者外國人,對於漢語語法有哪些繁瑣得讓人想吐槽的地方?


關於剛剛和 @波斯基 談到的漢語通名和專名的問題,思考了一下,我想在這裡開一個地方,寫下自己的小看法,大家來一起討論。
我覺得漢語中的專名和通名在使用上確實與外語(主要是英語)有所不同,讓老外覺得「過於繁瑣」,這點符合提問。
(以下是詳細討論)
--------------------------------------------------------【名詞解釋】-----------------------------------------------------------------
首先解釋相關名詞:
「專有名詞」:專有名詞是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詞(通常簡稱「專名」,與下面的「專名」含義不同,在下面的討論中為區分我不用簡稱)。有兩類:

  1. 不用加通名直接使用的專有名詞,如「曹操」。(以下我竊稱「普專」)
  2. 需要加通名配合使用的專名名詞,如「淮河」。(以下我竊稱「特專」)

特專由兩部分構成:

  • 「專名」:指某些專有名詞中(特專)反應個體屬性的部分例如「淮河」中的「淮」。
  • 「通名」:指某些專有名詞中(特專)反應類別屬性的部分,例如「淮河」中的「河」。

-----------------------------------------------------【漢語專有名詞】-------------------------------------------------------------

  • 在古代漢語中,需要表示的專有名詞比較少,且文言中一個字即為一個詞,所以古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多為普專(強調一下,是大多,不是全部,也有特專。如「荊州」,「荊」為專名,「州」為通名)。
  • 但是,很多單字的專有名詞在使用時其偏旁部首「形聲」特性可直接從字中分辨「專」和「通」(通的部分為字的「形「,專的部分為「聲」)。
    例如:「河」(專指黃河)。
    (強調一下,並非所有專有名詞都是單字,只是文言重專有名詞多為多單字)

@波斯基 在他的答案的評論下問了 @李遙這個問題: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請問「鯤」「鵬」是物種還是專名?

「鯤」「鵬」基本上也就是我上面說的情況。

剛剛思考、理解了一下,我覺得,古人對專名和通名沒有嚴格的區分,這不影響當時的理解。到現在,大多數使用漢語的人,對漢語中的專名和通名也沒有太大的概念,但這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影響理解

  • 隨著發展。新的專有名詞的出現不再選擇用特定的偏旁部首重新造字,而是使用已有的漢字組合成詞語作專名,而且選用的詞語被賦予了更深的含義,更多地不再提及其種類本身。這樣就造成了光看專有名詞很難分辨其所屬種類。

(關於賦予更深的含義舉例:5·12大地震後,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被命名為「永昌」。)

  • 所以在專名後加上通名來組成一個專有名詞來表明其所屬種類是個不錯的選擇。
  • 隨著時代發展,各種需要給予專名的東西越來越多,特專也就更普及地使用了,到了現代,一般的專有名詞都是特專。以下舉例:
  1. 生物名稱:三文魚、樟樹、金絲猴……
  2. 行政區劃:英國、法國、北京市、廣東省、恩施州、加利福利亞州、東京都、亞洲……
  3. 地理稱謂:黃河、長江、洞庭湖、淮河、泰山、珠穆朗瑪峰、太平洋、尼加拉瓜大瀑布……
  4. 書刊報紙: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羊城晚報、泰晤士報……

……不勝枚舉……
--------------------------------------------------------【漢英區別】-----------------------------------------------------------------
漢語和英語關於專有名詞的區別在於:

  1. 英語的任何專有名詞都可用首字母大寫的方式作標記
  2. 英語中專名前可加「the」作標記
  3. 英語中大多數專有名詞是普專,不帶通名;現代漢語中大多數為特專,帶通名
  4. 作品名英語印刷體一般採用斜體,漢語中則加書名號
  5. 漢語的專有名詞大多有寓意,難識別
  6. 隨著語言的交流,全球化趨勢加深,兩種語言的專有名詞使用情況可相互影響

--------------------------------------------------------【明顯例子】-----------------------------------------------------------------
英語用「普專」,而漢語用「特專」的明顯的例子:

  1. 報紙書刊:Time(漢語譯作《時代周刊》,加通名「周刊」;The Times(漢語譯作《泰晤士報》,加通名「報」)
  2. 車船名字:Titanic(漢語譯作「泰坦尼克號」,加「號」,雖然號算不上明顯的種類,但它確實用來表明了這個東西是一個交通工具,現代漢語中只在交通工具中使用「專名+號」的專有名詞。例如「天宮一號」,而其翻譯成英語則為「Tiangong-1」)
  3. 月份:July(七月),月份的表示漢語中都加「月」通名
  4. 國家名稱:英語中每個國家都有一個專名,然後全稱會加上其屬性。早期的漢語翻譯其他國家名稱有諸如法國、英國、美國等特專,後期多為英語普專直接音譯

(想起來了我再加)
--------------------------------------------------------【重要結論】-----------------------------------------------------------------
如今,對於有些音譯之後名字太長的「普專」,我們也有用「取首字作專名+通名」來簡稱該專用名詞的習慣。(在特定語境下)
如:

  1. 馬來西亞——馬國
  2. 加利福利亞州——加州
  3. 貝克漢姆的弧線(球)——貝氏弧線
  4. 馬爾維納斯群島——馬島

其實上面我說了這麼多,不管普專也好,特專也好,只要在自己的語言中,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能夠特指某事,區分各自,不產生歧義的詞就是好的專有名詞,不必太深究。


謝謝各位瀏覽,自己的妄斷有錯或出現錯別字、數據錯誤,還請知友指正。


「了」字的位置

以前見過不少外國人對這個掌握不好。比如英語中,對於過去時態,只需要把動詞變成過去式的就行了,完成時態就用過去分詞,但是在漢語里的規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有時候需要加「了」,有時候不需要,「了」字的位置不一樣還會影響意思。

比如 I ate eggs yesterday, 可以翻譯成 「我昨天吃了雞蛋」,也可能就要翻譯成 「我昨天吃雞蛋了」,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比如 what did you say, 可以翻譯成「你說什麼」,也可以翻譯成「你說了什麼」,還可以翻譯成「你說什麼了」,三者也是不一樣的。

還有 I did something,可以翻譯成「我做了一些事」,但是不能說「我做一些事了」。

這些估計都不是可以通過只學語法來掌握的,表達的方式比英語要多很多,對漢語初學者來說應該是比較「繁瑣」,比較難的。


東亞和印歐、閃語複雜的方式不一樣,「繁瑣」是對外人而言,對母語人來說這叫「細膩」

印歐語、閃語那種「我吃 你吃 他吃 她吃 我倆吃 你倆吃 他倆吃 她倆吃 我們吃 你們吃 他們吃。。」,這種叫做「原始思維」,黑非洲、大洋洲、美洲的原始部落基本都這味兒。東亞人的原始祖先也是這麼講話的

==&> 大概就是分獵物、分果子需要很計較這些(猜測)

中國人學這類語言,會被這些「原始思維」搞到很崩潰

東亞的語言,以漢語和日語為例,由於原始詞綴崩潰,「實詞虛化」大門開啟

進化出了另一類眼花繚亂的東西,也就是助詞句型,而且這類東西,中日還在不斷更新換代

舉幾個例子,中日共有的

A、實詞=&>形式名詞=&>助詞

漢語:「物」(東西)=&> 「嘛/么」,動詞+表原因;名詞+表主題;

==&> 我喜歡看書嘛;我嘛,喜歡看書

「的話」=&>動詞+表條件;名詞+表主題

==&> 你不去的話,沒機會了;這個合同的話,有很多問題(最近辦公室高頻句型)

「所」=&> +動詞,古漢語=名詞化「魚我所欲也」,現代漢語=表強調「這就是我所愛的人」

日語:「場」(地方)=&>「ba」動詞+表條件;「pa&>ha&>wa」名詞+表主題

「to」,動詞+表條件;「to itte、tte」,名詞+表主題(戰後的新日語)

「物」(東西)=&> 「mono」,動詞+表原因,跟「嘛」高度接近,而且都有點女性語

==&> どうしてもあたし行きたいもの(反正人家想去嘛)

==&>子供だもの,無理はないよ(小孩子嘛,很正常)

「所」(地方)=&>「tokoro ga」,動詞+錶轉折

B、語助詞

漢語的語助詞分甲乙丙3類,甲=語法時態系,乙=疑問祈使系,丙=態度情感系,

搭配的時候要按甲乙丙的順序,可以組合出N種搭配(好了嗎?好了吧?挺好呢吧?)

日語情況類似,語氣詞經常互相疊加搭配,どうしたらいいのかな(怎麼辦呢?)

近幾年,(甲+丙)誕生了=&>「好的啊&>好噠」「好的呢」(你不能講 好嗎了、好呢的)

除了助詞句型,漢語和日語在描述機能上進化的非常複雜,漢語的量詞就不用說了,

中日共有的還有:

C、形容詞 vs 狀態詞,硬分成2~3種,語法規則完全不同

漢語:形容詞:高,矮,胖,瘦;狀態詞:挺胖、胖乎乎、瘦了吧唧

==&>我胖,他瘦(對比,大多數情況);我挺胖的,他胖乎乎的(可單獨成句)

日語:形容詞A類、形容詞B類、狀態詞

==&> 副詞化:高く(+ku)、靜かに(+ni)、ちゃんと(+to)

D、音樂詞

漢語:歷歷,萋萋,獵獵,煌煌,浩浩,霏霏,綿綿,踽踽。。。

日語:Hiyaya(清涼),Yawara(柔軟),Sasaya(細小)。。。


一個量詞系統足夠逼瘋所有非漢語國家……話說漢語母語的我們都經常犯暈啊。


以下這些東東是否能勾起大家童年的回憶,有興趣的可以試試……偷笑ing


漢語中疊詞結構應該夠非漢字文化圈的人喝一壺了。

特別是疊詞結構中的雙重疊詞與部分疊詞。

單疊詞英文中也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haha,nonono,但以下疊詞對非漢語圈的人來說就非常麻煩了:

雙重疊詞,比如說熱熱鬧鬧,歡歡喜喜這種,還有意思意思,開心開心這種。

部分疊詞,種類比較多:

AAB,談談心,聊聊天,耍耍賴;

ABB,風蕭蕭,情深深,雨蒙蒙;

ABA,動一動,走呀走,擼啊擼;

AABC,冤冤相報,多多益善,井井有條;

BCAA,千里迢迢,風塵僕僕,日月昭昭;

ABAC,一板一眼,糊裡糊塗,要死要活。


繁瑣和豐富往往是同等的,漢語繁瑣在於可以疊加眾多形容詞副詞狀態詞虛詞等等,而印歐語和閃語則往往不能這麼做。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


很多印歐語裡面有 「虛擬語氣」 這種語態,這種語態是以 「時態」 的形式來體現的。但是漢語本身沒有 「時態」 這種語言形式,所以不少學漢語的人一開始都不會說。就連 TED 上都有可笑的人認為,「因為越南語沒有虛擬語氣,所以無法表達 』我要是有一百萬,就去買輛車『 這種意思。What interesting grammar forms exist in other languages but not in English?

比較兩個動詞。比如,我比你跑得快。讓人煩的原因就是很印歐語的模式不太一樣。比如,英語要比較兩個動詞,是用兩個句子來對比。He runs faster than I do,而漢語裡面雖然隱含的模式和英語一樣,但日常對話中會省略掉關鍵的動詞對比部分。「他跑得比我(跑得)快」。Chinese (language): How do you make comparisons in Chinese with two verbs?

其實,對於形容詞/副詞的比較,他們也有點搞不清。How does one construct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phrases in Chinese? 原因就是漢語中獨特的比較句式。

合成詞問題。漢語裡面,合成詞的意思可能和這個詞的組成部分各自的意思有點不和,比如 「大人」,意思是成年人。但 「大」 +「人」,在英語人士看來,是 big +person,而 big 在英語裡面有 「個頭大」 的意思。Words: How do you make compound words in Mandarin when two words often makes a new meaning together?

也許還有很多,目前我只找到以上這些有代表性的。


懂點語言但不懂語言學的人,當這是一個調查題,陳其可否。
我有個猜想是:「語法」意識甚後於漢語的形成,這和我們的音節密度、換氣頻率有關。
因為我們音節非常稀鬆,換氣相當低頻,所以說起話來,大珠小珠落玉盤;語序變換可以很自由,更要命的,可以隨其節奏任意加減一些位元組,當其成了習慣,就更是出來一些現象,如四字詞、四字句成串,否則就說不出口了;如凡說到形容詞,前必加個「很」字,否則就別有意味:

她很美。(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她美。(卻是聲明一種本質)
她是美的。(更像揭示本質,甚至以她來定義「美」)
她是美的。(丑的那個是她妹妹……)

所以這樣簡單的表達,就涉出這麼多的語氣暗示之微,然而方向不同,於是咫尺千里。我不知道這現象,算不算語法份內;但若語法學家試圖從語法去給出解釋,只能越理越繁難。

因為那幾個例子,造成的意味的區別,不在於「語法」理解的「法」,而在於位元組吐露的習慣度。「她很美」最順嘴,也所以最平常;「她美」最果決,也所以最接近斷言、定義;「她是美的」,則gentle and subtle了許多。

與之相比,She"s beautiful; She"s very beautiful,---- 這音節密度與換氣頻率簡直無殊,所以當然在意味上毫無差別。

錢鍾書提到過我們會有「不忿」恰好表達「忿」的習慣。不知漢語究竟是怎麼一個樣子,從geography到geology,他那裡可有過一些俏皮但是深刻的解釋?


日語不是語法繁瑣,日語是表達低效。
可以看做是在漢語影響下走捷徑付出的一點代價


一個烹飪方法,就讓歪果仁崩潰了。煎、炒、燒、燉、煮、炸、溜、煸、熬、燴、燜、煨、汆、涮、蒸、熏、烤、熗、拌、鹵、醬……國人大都能分的清什麼意思,但你讓外國人看清炒、爆炒、小炒、紅燒、白燒、干燒、干煸、干炸、油爆、蔥爆……是不是暈。

中餐的菜名大都帶上烹飪方法,而西餐大都只標食材名。在翻譯中文烹飪方法時,你就會發現中文太特么細膩繁瑣了。


我是學漢語言文學的,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上個學期我把現代漢語這本書背的滾瓜爛熟可我還是只考了74分呵呵呵,分享這些圖片讓你們看看漢語詞語的分類……考試重點


所有的答案目前看起來都很簡單。


動詞名詞之間沒有很清晰的界限,比較考驗經驗積累.

比如 「兩」 「二」 「雙」,這是一個最典型的坑,非母語者想垮過去只能多積累

還有量詞過多,一匹馬 一匹布 一隻雞 一隻手.

覺得漢語簡單好學的大概是忘了小學語文的作業本一般內容是最多的


漢語不存在系統的語法,但是說漢語原始,這個說法說不過去。漢語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經過一段曲折語的時期,即辭彙有複雜的曲折變化。這個觀點高本漢在『漢語的本質與歷史』中有很精彩的闡述,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而且語法簡單絕不證明原始,反而是古典語言此現代的語言語法更加複雜。如古希臘語比希臘語,拉丁語比現諸拉丁族的語言等等。
不存在系統的語法不表明它對於非母語者來說就簡單。漢語語法的不系統可能正是漢語語法的複雜之處,比如英語中,各種詞性的詞在句子中的成分是穩定的,但漢語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詞性課言,這對於學漢語的外國人來說,造句會是個困難。試想下,操英語的人中習慣了句子是一排作為,什麼詞語能坐什麼位置都固定了,而漢語卻沒有這種規定。另外,漢語沒有時態,這也可能是一個複雜的點。因為語言是一種思維習慣,習慣了說話帶時態的老外可能會在說話中無法擺脫時態,如有個土耳其的朋友,說漢語時會經常帶「著」,「過去」這種令我們感覺很不適應的詞,比如我們問,你為什麼吃那麼少,他說,我過去吃過晚飯了。你在哪裡?我坐著在你們學校的門口。 等等之類的句子屢見不鮮。
所以,我們覺得別人語言複雜是因為我們的需要缺少相對應的語法,同理,別人也會覺得我們的語法有複雜之處因為我們的需要缺乏他們所習慣的,如曲折變化,時態,或者擁有他們所缺乏的,如複雜的量詞。


歪個樓,說個乒乓球相關的。中國乒乓球這麼厲害,和精準(繁瑣)的漢語形容是有關係的。以下列舉不一定很專業,但口語中大家還是經常使用的。

搓球,就有擺,劈,捅,撇,晃撇,快搓,慢搓。
挑,有輕挑,晃挑,爆挑,翻挑。
起下旋有掛,吊,沖,蹭。
上旋對抗的就更豐富了。反手,彈,敲,擋,撥,拉,撕,打擊/摩擦比例依次降低。正手,拍,攻球,快帶,拉,撲,圍,捂,摁。還有各種神一般的切,側切。這些詞真的,精確簡明,並且非常傳神。


對於高手而言,即使是同一個動作系列,擊打摩擦比例不同,擊球位置不同,擊球時間點不同,發力程度不同,發力部位的不同,都是很重要的區別,而漢語能對以上變化作出最精鍊而準確的形容。可以說,聽懂漢語的這些乒乓球語言,你基本就會打乒乓球了。我水平不行時,覺得這些亂七八糟的詞都是些什麼玩意。現在球進步了一點,才發現中文真是博大精深。

老外怎麼形容這些精妙變化?不很了解。但他們很難造出新詞來對這些精妙變化作準確簡明的形容。要不然就必須很費勁地解釋這些細小差別。跟外國人打了一些球,日常溝通沒問題,但一旦教他們的時候還是感覺中式的這些乒乓語言難以翻譯。我打賭,老外學個十年中文,也弄不懂乒乓中文。

好像有點偏題了,大家看個意思就行吧。


稍微有點相關的怒答一波兒昨天老師上課的例子。
漢語的很多語法連語法學家都很難解釋。
一個很簡單的漢語句子:"他是對的。"
一般認為,"X的"短語,是把動詞形容詞變成名詞形式,比如"好的""吃的""玩的"這些,但在這個句子"他是對的"中,卻不能這麼認為,因為這裡的對的指的並不是他這個人;針對這個,有語法學家認為,"X的"短語還具有指稱作用(朱德熙),這裡的"對的",指的是主語"他"所具有的的"觀點"或者"看法"。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他是對的""你是錯的"這樣的句子,只會告訴外國人,這是固定搭配,沒法跟他們詳細解釋為什麼。
相對於英文的固定搭配,中文的固定搭配更多更複雜(只是我的猜測),比如漢語中名詞做謂語的現象:"今天星期天""昨天四號"印歐語系的老外就會覺得很不可思議。


不是專業,外行不瞎扯誤導了。

從發展過程說幾句,純娛樂。

1,中文發展時間久遠,雖然詞義發音語法都變了,可是古籍仍然在那,也影響著語言,這麼長的發展進化,很多東西積累起來就會很複雜。
修一部文物老爺車,比新車保養麻煩的多。

2,中文的語法,好像是二十年代幾個語言大師(趙元任?)留樣回來,根據英語德國語法的框架套出來的。
您想想清朝末期的八股文,怎麼會知道「名詞動詞形容詞主謂賓定狀補……」這些都是意譯出來的。

3,實際看,我們語文教學,語法成份有多少?如果不典型,您知道新加坡的華語教學,語法怎麼要求的?沒要求!
可是同樣的,學英語能不要求語法么?
也是側面說明,語法的完善和可操作性。

4,各位專業的老師,不知道您自己有沒有給本科以上的講過語法,特別是各種「虛詞」,如果有您有沒有崩潰的感覺?
當然,您都是高人,反正我遇見的幾位非常優秀的漢語專業博士+某大學語言專業院長,給我們上課,都這感覺:「你們不要挑戰我,舉反例太容易了」。
真的,這位教授水平相當厲害,我很尊敬他的。

題外:

我個人覺得最暈的是副詞,量大變化多不穩定(剛規範口語又變了)。

舉個例子:剛,剛剛,剛才。
剛剛的事,我就忘了。
——按語法,典型錯句吧?可是明明長江以南大部地區有降雨,阿不,有這樣說。
——有這樣說。也是病句吧?
說不對您聽得很明明白白啊?
——這尼瑪又是倆病句!


漢語是一門原始語言,原本幾乎不存在語法。的得地是白話後學習西方語法出現的,我們學古文,生造出來定語後置狀語前置,古代沒概念,什麼主謂賓動詞名詞形容詞,古代一切皆可,隨意。
所以,漢語語法最簡單。作詩的語言,朦朧美。
表意,太差勁。辭彙和語法都天生欠缺。


表被動的被字句、把子句;了1 了2;量詞;七種補語


漢語的繁瑣之處,有不少是在其它詞根語或愈加「詞根語化」的語言中也存在的,最典型的就是人稱代詞系統、量詞、助詞。如果自己意識不到漢語普通話有這些難點,學其它的詞根語言時就能深刻體會到了。比如說學粵語泰語的話,量詞和助詞真是一點也不簡單(雖然目前我還沒發現任何其它語言的量詞比普通話更豐富的),泰語的人稱代詞直到現代也還是保持了複雜的特性。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雖然很多人會忽視。 我發覺現代漢語書面語的標點符號很多且很規範,而且我現在也還沒看到其它語言使用比它更複雜的標點符號。按理說,標點這套符號系統是西方在近代傳入的,可是為何中國如此重視...


推薦閱讀:

滬江網校的使用感受?
給陌生的外國人發英語郵件要注意些什麼?
對母語非英語的人來說,什麼叫英語好?相應地,怎樣提升英文水平?
bye 就是再見的意思,為什麼前面還要加個 good ?
為什麼漢語裡面的吳語粵語等被視為方言?英語德語以及其他北歐語言也才隔開了一千年,就是獨立語言了?

TAG:英語 | 漢語 | 語法 | 日語 | 漢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