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形而上學定義為與辯證法相對的、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本人今年高三,讀過一點點哲學類書籍。記得曾經讀到過形而上學是研究世界本源的學科。可學校的政治老師卻給出了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說法,感到很困惑。因此想請教一下請問這個說法是從何而來且以何為依據的?


詳細的敘述建議閱讀 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直接回答一下問題,也是那個答案里我沒有貼出的引文。

形而上學被這樣不加解釋地定義為與辯證法相對的東西,直接來源應該是蘇聯 1938 年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第四章「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在斯托雷平反動時期,布爾什維克正式形成為獨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1908—1912)」第二節「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節據說是斯大林同志親自撰寫的……

其中說「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方法的基本特徵是」(四個要點):

  1. 同形而上學相反,辯證法不是把自然界看成彼此隔離、彼此孤立、彼此不依賴的各個對象或現象的偶然堆積,而是把它看作有聯繫的統一的整體,其中各個對象或現象相互有機聯繫、依賴、制約。
  2. 同形而上學相反,辯證法不是把自然界看成靜止不動、停滯不變的狀態,而是看作不斷運動和變化、不斷更新和發展的狀態,其中始終有某種東西在產生和發展;某種東西在破壞、衰頹。
  3. 同形而上學相反,辯證法不是把自然界看成簡單的增長過程,看作量變不引起質變的過程,而是看作從不顯著的、潛在的量的變化到顯露的變化,到根本的變化,到質的變化的發展,在這種發展過程中,質變不是逐漸地發生,而是迅速地、突然地發生,表現為飛躍……
  4. 同形而上學相反,辯證法的出發點是:自然界的對象、自然界的現象含有內在的矛盾,因為它們都有其反面和正面,都有其過去和將來……對立面的鬥爭,新東西和舊東西的鬥爭。

這種敘述能夠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費爾巴哈論》里找到文本依據。比如《反杜林論》里有這樣的話:

在形而上學者看來,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應當逐個地和分別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變的研究對象。他們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他們的說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話。」在他們看來,一個事物要麼存在,要麼就不存在;同樣,一個事物不能同時是自己又是別的東西。正和負是絕對互相排斥的;原因和結果也同樣是處於固定的相互對立中。

再往上,還能在黑格爾用自己的辯證法批評傳統形而上學那裡找到文本依據。但是有一個區別是,黑格爾是知道形而上學是什麼東西的(籠統地說就是對世界實在的基本觀點,更籠統地說就是哲學本身,具體來說是當時德國盛行的沃爾夫體系解釋下的形而上學),恩格斯大概也是知道形而上學的本義的,但到蘇聯教科書這裡,形而上學的本義消失了,這導致後來學哲學的人不知道形而上學本來是什麼意思……

另,@葬紫夜 所說的易經上說的「形而上者謂之道」並不是形而上學的定義,只是明治時期的日本學者借《易經·繫辭》里的這句話的「形而上」來翻譯 metaphysics 這個外語詞(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用「形而上學」翻譯 metaphysics 是 1881 年井上哲次郎編的外語詞典《哲學字彙》,見下圖)。國內有書說是嚴復翻譯的應該是以訛傳訛,只能說以前學術圈信息不發達……

感謝昨天看到的 @劉二鼎 的答案,讓我知道了這個 國立國會図書館デジタル化資料。-
2013 年 11 月 18 日第一次回答
2014 年 2 月 16 日最後修改


陳春文(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科學?經濟?社會》雜誌主編。甘肅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後現代還是後形而上學?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晚上19:00 一號教學樓一大教室

先說後現代這個詞,後現代,意指超越現代性。現代性,以價值中立,精確可靠的科學及其技術為代表。

自啟蒙時代以來,一直對有科學的崇拜,認為科學知識能取代一切其他知識。

科學技術的中立,被認為是它的最大優點。比如心理學,研究人的腦部活動,不需要考慮人的想法,研究結果也沒有對和錯,是什麼樣的結果,就是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自然狀態,自然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

但是一些研究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比如以前談到過的庫恩的「範式」一說,他的科學史研究發現,科學並不是一直往前深入的,而是一個範式取代另一個範式(範式可以理解為一個理論群,來自某個科學團體的共同創造)。

比如,社會學研究,在社會研究上保持價值中立很難,社會本是人類的創造物,如果你跟自然科學一樣,僅僅研究現狀,而不提供更深的建議。那麼你就是在維持現狀。所以一般社會學家主張介入社會現實,來改造社會。

當發現科學技術,是具有「意識形態」的,是有價值取向的而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價值中立,於是就有了後現代性。

在後現代社會,人的一些主觀因素,主觀看法被引入科學研究中。在後現代社會,價值開始依賴於個人,即個人的價值是作為研究的一項重要考量因素。

後現代社會,是個體化的社會。當我們往科學技術中引入價值時,不再引入傳統的道德價值,傳統的價值,而是基於個人的一些價值,比如政治學研究個人偏好問題。

而講座題目,把這些現象解釋為後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即對世界的基本構造(構成單元及其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比如經典力學把世界組成看做是有原子分子這些實體構成,而量子力學卻認為世界是由糾纏再一起的量子構成,它到處運動,飄忽不定,只有在測量的那一瞬間,它才被限定。

後形而上學,大抵是對世界基本構造的再認識,即意識到人並不是作為旁觀者觀測世界,而是當事者接觸世界。

講座大概會講亞里士多德,講柏拉圖(形而上學的源頭),會談海德格爾(他是研究海德格爾的)。
是超越現代性,引入價值。還是重新界定世界的本原,創造新的形而上學,且看他怎麼說。

陳春文,是個胖子,不像個學哲學的。我大二時,初接觸哲學,看過他的一本書《回到思的事情》,艱澀難懂,看完跟沒看似的,但覺得高大上。在大四學哲學的時候,看做他的公開課課程。課程講得很慢,他說話也喜歡用詩性語言,德語發音不錯(那時,我還有點衝動想去學德語呢~)。整個課程,五六節課,就記得那個關於真理的「林中路」隱喻。(樹林中一些樹倒下了,空地顯現,一些樹長成了,空地現實。真理也是如此,被他物遮蔽,我們做的就是去蔽就是)。

現實——消失

陳春文的那個講座,主要內容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樣。講著倒讓我回想起一點他寫的那本書《回到思的事情》。他的講座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介紹後現代與後形而上學的名詞由來,很淺。後部分是講解了一首詩(類似詩歌鑒賞)(本來要講兩首,但他覺得沒時間,只講了一首。)

他講的很好,我也如霧中看人,聽懂了個大概。但一些概念,名詞的歷史背景,沒有了解,感覺水很深。
隨便整理點東西,大家隨便看看吧~

首先,他談到了物理學的危機,波與粒子的問題。波的現象不能解釋粒子,粒子的現象不能解釋。1900年,普朗克發明了量子這個概念,然後在愛因斯坦的完善下,質量與能量的相互轉化,開闢了一個新領域——能量問題。打破了牛頓的那個體系,在量子力學之前,物理學以為到了終點,物理學家只能拾牛頓之牙慧。

同樣,在哲學也遭遇到了危機。西方的哲學家為了解決這種危機,有回到先前哲學家的思想的想法。形成了一些流派,比如新康德主義,新柏拉圖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甚至,會有人主張吸納其他文化,比如泰戈爾的詩。

這些文化現象被稱為後現代,後現代只是一個時代描述,它是出現在現代之後,但大家都不知道後現代發生了什麼。所以加個「後」來命名。

而在這種背景下,海德格爾提出了哲學的終結。

回到中國,中國由於近代史的曲折發展,使得中國的任務一直是現代化。雖然中國出現了先鋒文學之類的文化思潮,但後現代在中國一直不是主流。

70.80年代,改革開放時,那是人們對外來文化充滿新鮮感,那時「存在主義」被引入中國,在中國到處都是詩人,大家都熱衷於寫詩。

海德格爾認為「哲學的終結」,是指從亞里士多德為起點的哲學的終結。

他(陳春文)所說的哲學,一直強調是從亞里士多德開端的,細緻地說,是從物理學開始。

亞里士多德的徒弟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把一部分編排為物理學,另一部分不是物理學,但跟物理學類似的編排成一冊,稱為「後物理(metaphysics)」,也就是中文翻譯的「形而上學」。

在哲學的源頭,即亞里士多德,他把存在物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性存在物,一種是生成性存在物。

亞里士多德擱置後者,著重介紹了前者,他主張通過分析(分類,下定義)的手段來對待存在物。

後來的哲學(包括科學)都是這麼做的,然後西方世界成功地創造了一個人造的世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開始服從於標準化,同質化,開始趨同。

這裡可能有點難理解,著重解釋一下。

生產性存在物。比如太陽,本來在人類存在之前,太陽就已經存在。太陽是個存在物,但人不這麼想,人通過日常經驗發現,太陽光很暖,發現太陽光充足的地方,莊稼長得好……於是太陽淪為了人的一個工具,一個用於生產的工具,太陽就是生產性存在物。

太陽不再是一個為個整體的存在物,而是冬天取暖的工具,是讓莊稼豐收的工具……太陽被拆解為若干片段,而不再保持他的完整性。

哲學(包括科學),正是在這種種加屬差,拆解他物,人造他物(把他物功能化),然後創造了一個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一創造,然後這個套路就出現了危機,因為突然發現,沒事可做了。商品可以一樣,人可以一樣(職業化人才),社會到了盡頭,沒有再前進的方向。

所以哲學的終結,要回到亞里士多德。

所以與其用「後現代」這種毫無內涵的名詞,不如用「後形而上學」這種有指涉的名詞來得好。(這解釋有點怪~)

之後,就是詩歌鑒賞。

談到了「目光」的問題。在西方哲學裡,有光的哲學,對光的解釋這個傳統。

目光這個問題,我以前介紹存在主義時,好像舉個薩特的那個例子。

假如你在公園散步,陽光明媚,花香鳥啼,微風草動……一切都很美好,這是一個很恰意的自我世界。但突然,你看到了公園裡還有另外一個人,你的心情就突然低落下去,因為你知道這些美好的風景不僅僅屬於你,也屬於他。

(這種被剝奪感,就是目光的問題~)

當你看別的事物,看別的人,你是基於自己某種意向,某種目的的。你不會是基於他物或者他人的視角來觀察。

你的「目光」剝奪了他人的存在,他人不再是一個存在物,而是一個功能性的事物,被你使用。

在你剝奪了他物,他人的存在時,他人(物沒有意識,沒有這種能力)也剝奪了你的存在。

當你成為他人的功能性事物,比如當個好學生,是因為別人認為這是好的。你就不是存在物,淪為了他人的符合他人心靈圖像的某個要素。

當然,你可能受此啟發,當個「是其所是」,拒絕對話,保持自己的「恆真性」,成為一個自在自為之物。結局有兩個,要麼成為尼采所謂的超人(引領時代潮流),要麼成為葉良辰(你若執意如此,良辰不屑陪你玩玩~)
更好的理由是: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人格感的人普遍比沒人格感的人過得不幸福~

然後談到知識,我們的知識,或者說真理,都是基於一些假設的推論,知識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到達這個邊界,就像一個圓,起於此,回到此。。。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之後是提問環節~

Q1:(我提問的)亞里士多德的分類(生產性存在物與生成性存在物)與我在其他書籍上看到的分類(自然物與人造物)有什麼聯繫。

陳教授似乎有些高估我的接受能力,講了好多。但沒聽太懂。他的回答大致如下:在亞里士多德的時代,那是神與世界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是神,太陽有太陽神,山有山神。神把事物顯現到感官層面被人認識,所以生成性存在物,是神的領域,不被亞里士多德討論。人只能認識生產性存在物。
而自然,來自羅馬的拉丁語,指的是人掌握語言能到達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大家公認的存在的背景。這個自然跟中國傳統的自然一詞不一樣,它是人工化的東西。自然與科學,自然是科學的研究對象。

Q2:我有點好奇,您跟研究哲學的同行日常是否會有交流,會開家庭party之類的活動?

這個問題,他也有點誤解。
不過答案是令我滿意的。
他說他認為「詩思同源」,解釋詩跟搞哲學沒有矛盾。他是搞哲學的,他的觀點影響他那一片的文學界的觀點。於是他擔任了文學主席一職。文學到深處,是要懂哲學的,哲學是道檻,能夠淘掉那些淺顯的文學。

Q3:現實性的問題,有什麼?

他的回答是,不要過於關注現實,要學會創造現實。我們總是在別人的期望中,覺得該怎樣,而不脫離自己的環境,去想我能創造怎樣的現實(這是我自己編的,他的答案也類似,存在主義式的看法,人活著不僅僅是慾望的滿足,還有創造)。

陳春文老師的最後一句話是「水我就不喝了,我現在急著出去抽支煙~」

「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

太陽作為取暖的工具,作為光合作用的工具,這些功能讓它成為了知識的要素。而這些知識,永遠不能把太陽當太陽來解釋,功能性解釋,只是肢解了太陽,而不能保持它的完整。知識是有假設,是有邊界的。在邊界之外,是每個獨立的存在物存在的世界,存在物之間沒有聯繫,是人塑造了這種聯繫。(在此,真理=知識,真相=知識之外的,不能被知識解釋的東西。)


形而上學有幾種定義,一種是易經上說的,形而上者謂之道。還有就是
與辯證法相對的、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這是黑格爾說的,馬克思繼承了他的說法。


康德純批序言裡面就批判形而上學是孤立的了


推薦閱讀:

「哲學就是科學的世界觀」這種說法對嗎?
馬哲中「主觀能動性」是否是目的論的?
為什麼萬物皆有兩面性,而馬克思主義卻沒有局限性?
劉慈欣有沒有歷史唯心主義傾向?
政治課本上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到底是指什麼?

TAG:哲學 | 形而上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