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還沒有建瓊州海峽大橋,什麼時候會建?
海南跨海大橋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地質條件複雜
瓊州海峽附近屬於地震活躍區域,跨海大橋建設難度大。連地質條件較好、建設難度較低、橋樑跨度較小的粵港澳大橋都曾遇到技術障礙而多次長時間停工,更何況海底條件更為複雜,水深更大、技術要求更為嚴苛的瓊州海峽?
1898年以來,地球上所有4級以上地震的分布圖。
2、颱風影響。
南部沿海每年都會遭遇颱風,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暫時無法建成抗12級以上颱風和抗浪n米以上的跨海橋,
3、戰爭疑雲
南海形勢敏感,雷達覆蓋有限,海防力量不足。建設如此幾百億的大型工程,可能幾萬塊的炮彈就灰飛煙滅。
4、建跨海大橋還是海底隧道尚在爭議
5、嚴重影響航運。
橋高度不夠,就會限制行經的各類船舶。夠高了,所有的橋墩都得抬高,成本翻番不說,安全性直線下降n個檔次。
如果個別路段抬高几百米建立拱形,橋的受力、風阻又有不同影響,嚴重影響整體規劃和設計。
對了,指示燈塔、航道指引全部需重新規劃建設。每一小項目的工作都是幾十億的成本,而且無法很難更改。
還有,我們再看看號稱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其跨度、工程量等根本無法跟想像中的瓊州海峽大橋相提並論,其設計、施工難度已經超出工程師想像了。
專訪裴岷山:港珠澳大橋背後的故事
規模最大,施工設計的難度最大,建造標準最高,環保要求最高:所謂規模最大,像跨海工程,整個全長是50公里,整個投資有1000億左右,這應該說的在中國的公路交通工程歷史上是到目前為止是規模最大、投資最大的一個工程。那麼設計施工難度大,這個主要是因為我們這個港珠澳大橋包含了橋樑、隧道、人工島,是一個綜合性的土木工程。過去我們說杭州灣大橋也好,青島海灣大橋也好,包括舟山連島工程也好,都是單一的橋樑工程集群,港珠澳大橋它是一個多項結構工程的一個集成工程,所以說我們說它的難度是最大的。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意外事故致1死10餘傷(圖)|港珠澳大橋
粵港澳大橋的前世今生
1983年,港商胡應湘率先提出興建連接香港與珠海的跨境大橋。
1987年,珠海開始醞釀開闢珠港跨海通道。
1992年3月,預可行性研究正式展開,《伶仃洋跨海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開始編製。
1997年12月30日,伶仃洋大橋項目獲國務院批准立項。
2002年初,伶仃洋大橋因故遲遲未建,香港商界再次提出建橋事項。
2003年7月,國家發改委論證報告完成,確定興建粵港澳大橋。
2005年初,確定單Y橋型和港珠澳三地落腳點。
2009年10月,國務院批准粵港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9年12月15日,粵港澳大橋正式開建。
預計2017年建成。
大約34年,從真正列入工作進程的92年算,差不多花了25年。
所以,參考粵港澳大橋的建設進度,我們可以想像,從目前粵海大橋的查無音訊,未進入實際勘探階段來說,即便樂觀估計,要編製可行性研究報告也是2025年左右的事,待國務院發改委論證完畢,差不多又需要十年,也就是2035年左右才會明確方案。
到時候考慮到技術進步、資金充裕的話,工期無延誤等因素影響的話,5年可以建成。
大概就是2040年左右有望建成瓊州海峽大橋。
家祭無忘告乃翁啊。
說到這裡,反正我個人認為,瓊州海峽建大橋不如建海底隧道。雖然目前從技術上就遙不可及,但不必為了擔各種風險而硬上跨海大橋。我們國家會絕對會優先建設大連煙台海底隧道,積累技術、經驗,而後才考慮瓊州海峽隧道。
但是很遺憾,大連煙台海底隧道被斃掉了。
————————
2017年10月最新動態:
未來海口至湛江高鐵過海傾向於高鐵加輪渡方式_海口網
21世紀交通部主持規划了「4918」高速公路網,在相關高速路網上要打算建設的跨海大橋有渤海灣跨海大橋,青島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台灣海峽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和瓊州跨海大橋。這每一座橋樑的建設都可以算是世界工程。具體是否建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技術可行性,資金問題
及經濟可行性 ,政治問題。
1.
技術可行性:目前跨海大橋的建設上部結構從技術上來說都是能夠做到的,一般這種級別的橋樑基本都採用懸索橋橋型,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跨境懸索橋是義大利的墨西拿跨海大橋,主跨3300m,一跨而過。建成的最大跨進是日本明石海峽大橋,主跨1991m(因為地震兩側橋塔離開1m,所以我們確實應該學習日本的技術,震而不倒)。跨海大橋的技術難點主要集中在深水基礎的施工和抗風抗震上。以前看到相關資料瓊州海峽好像比較深,每年有段時間海流很急,以及颱風,地震等等。這些在橋樑建設之前都需要大量監測分析的數據,非一日之功。
2.資金問題:像這樣的跨海大橋一般都需要200個億左右。錢從哪來,建成之後怎麼回收,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那廣東的火車還是要坐輪船去海南島的。目前杭洲灣跨海大橋已經建成,36km,投入大概200億,浙江人比較有錢,建設中引入了民營資本。這是創舉。再就牽涉到經濟可行性,想長三角,珠三角都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在這些地區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相當迫切,而且一本萬利。但是海南的經濟體和廣東雷州半島的經濟發展還沒有那麼發達,國家對其定位也不是很高,所以這也是瓊州海峽大橋修建沒有其他大橋急切的原因。交通部門就把計劃往後推。
3.政治問題在瓊州海峽大橋上可能好一點,但是像台灣海峽大橋,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都涉及到政治問題,如何出資,各方如何管理都比較發雜敏感。
當然,我作為一個橋樑工程師,如果能參與這樣的偉大工程倍感自豪,我有同學參與了港珠澳大橋的 建設,真羨慕他們。最後預祝中國早日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也祝瓊州海峽大橋早日通車,造福一方人民。
個人感覺,無論是什麼原因,瓊海海峽交通通道的遲遲不開建對於海南島來說,絕對是一個很遺憾的事情,儘管很多島民們對此並不自知,甚至堅決反對。
海南島的自身條件決定了其經濟發展要向真正的走入「快車道」,是離不開「外來流量」的,這一點和」互聯網經濟」有某種異曲同工之妙,就島內而言,能夠佔據「流量入口」的城市(也就是建有機場的城市)如海口,三亞和2015年建成之後的瓊海將毫無疑問佔有先機~但僅靠飛機和輪船,始終還是無法改變海南島「孤島」的客觀現實,而這個客觀現實,無論島內的很多民眾如何用「碧海藍天,鳥語花香」來浪漫化之,都會嚴重製約海南島的發展。
而且很多島民也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於海南島的發展而言,是存在一個「機會窗口期」的:
第一個窗口期是源於內地政策的相對保守,而海南島可以作為特區顯現其優勢,但可惜,海南島沒有很好的抓住這樣一個窗口期去打通最大的發展瓶頸,也就是「孤島效應」,因此即使能夠拿到一些政策可以「先行先試」,但因為不像深圳,香港那樣緊緊依靠內地的龐大市場,因此孤島沒能夠趁勢而上的將這樣一個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動力,熱鬧了一陣之後,也就後來乏力了~現在再給海南島什麼諸如免稅自由之類的優惠政策,也都一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原因也還是一樣:因為和內地沒有一條臍帶,因此相關優勢也就和內地無關,從而導致該優勢也就不能夠化為海南島發展的動力。
第二個窗口期是內地的經濟快速發展之後所導致的一個旅遊熱潮,這個旅遊熱潮的最大效應就是催生了三亞的迅速崛起,毫無疑問也的確給海南島的發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隨著未來5年之內,東南亞各個國家對於中國的免簽成為大勢所趨,以及旅遊的升級換代,這一熱潮將會面臨逐漸消褪的風險,或者至少是很難再有更大的發展了。
第三個窗口期是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內地污染的嚴重,海南島以其環境的優勢成為了不少人南下養老的選擇,應該說,海南島,特別是瓊海的樂城項目為此還是提前做了一些布局的,但同樣,這一個機會,也有其窗口期,那就是伴隨著中國內地的經濟完成轉型升級與技術進步,很多大城市也會走完如西方各國一樣的發展歷程(工業化早期污染嚴重,然後逐漸環保),而一旦這個進程完成,內地大城市如北上廣深的環境恢復到一個「可接受」的合理區間,海南島的比較優勢就會迅速下降~
因此海南島真的需要抓住這樣的窗口期,仔細思考如何能夠利用在這樣的一些機會,將外來的流量經濟有效的轉化為海南島內生的可持續發展動力,如何能夠在此期間重構產業布局,否則,一旦錯過,海南島的熱度褪去,即使守著一方藍天碧海,不能將其轉化為經濟價值,不也是一種悲哀么?而在這個整體布局中,儘早打通海南島與內地的交通瓶頸,改變海南島的「孤島地位"是具有戰略性的關鍵一步,這一步不邁出,那麼說到底,海南島作為孤島所能提供的就還是「新鮮感」罷了,一旦這個新鮮感過去了,很多東西也就不值錢了~我在谷歌地圖看了看。。。怎麼說呢。。。兩岸最近的地方只有20多公里。。。所以其實長度方面並不是什麼難題。。。問題是那個地方水流啊地質啊颱風啊都不好解決。。。當然挖海底隧道也是很吼的。。。但是問題是這個海底隧道要多少錢,以及地底夠不夠結實之類的問題太多了。。。
說到底還是錢。。。(趴)一個旅遊城市,感覺果然還是。。。不太。。。那啥的。。。剛才海南回來,這次回來選的是坐船渡海,思考了一下為什麼不建跨海通道,還是需求量達不到,
1.洋浦港吞吐量不到1千萬噸,洋山港吞吐量7億多噸
2.過海客流量甚至沒舟山去普陀山群島的人多,而實際上過海的話,使用高速客船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半小時就能過海、、
3.管理混亂,上船後等了2個小時,海口港還是貨港,要開的時候另外一條船進港,結果多等了一個小時(本來只要等一個小時的),下船的時候,沒有xuan梯直接下入,非要等車下完後才下人,結果又等了一個小時,船開動的時間才1小時4時分,總計耗了差不多5小時
海口港完全可以把貨運功能移至洋浦港,只讓海口港跑客輪,但沒有,海口港還是貨港。
4.順便說一句,海南東西環高鐵都建成運營了,但是鳳凰機場高鐵站與美蘭機場高鐵站停靠班次太少,下面縣市的坐飛機還得靠機場大巴,其實,鳳凰機場高鐵站與美蘭機場高鐵站完全應該做到半小時停一班動車,這樣全海南省要坐飛機都可通過高鐵到達機場
看圖說話。
鋼板大橋可建成,先打海底橋樁墩,中間高,能保證過大船,兩邊低,1、先用幾千條鋼絲線往橋墩上通過並拉直固定再行斜式編織,計算其承受力,並把鋼板通過這條鋼絲橋焊接在一起,那麼就成了整座鋼板橋了。
以後要建的,支持北部灣城市群建設
應該建,但是這麼大一個工程要多久阿
哪怕最後建,很可能建的是鐵路隧道
應該建
海航集團不是要哭了
謝沒邀,有船的,無所謂~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高速路上倒車的行為?
※日本的鐵路運營模式是如何的?有哪些我國可借鑒的地方?
※日本最早發展高速鐵路,也有技術儲備,為什麼還不如剛發展幾年的中國 CRH 高速列車?
※世界各地有哪些好的機場設計?
※哪些国家的城市规划堪称典范?